登陆注册
2653000000019

第19章 制定新的游戏规则(3)

连着打压了两名大户,董明珠名声在外。当然,是好名声,不是坏名声。越来越熟悉董明珠的经销商们说,她这个人外表虽凶,内心深处却想帮经销商的忙,和她打交道,心里踏实。

不光是对外坚持诚心公平的原则,就是对内,董明珠也同样坚持她所制定的原则。正是在她的带领下,格力电器的员工产生了一股凝聚力,如果没有这股凝聚力,格力能否爆发出其潜在的力量,也不好说。很多企业也有优秀的企业制度和营销模式,甚至在技术上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可由于企业领导者不能以身作则,带头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以致上行下效,最后导致企业的崩溃,这种状况在企业中也不少见。

规则在规范企业管理及员工行为中的作用不言而喻,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即便如此,规则在企业中受到破坏的现象仍然屡见不鲜。而且,据调查,90%以上规则的首先破坏者是企业的高级管理者而不是一般员工。尽管普通员工破坏规则或违反制度的行为不在少数,但主要原因在于其绝对数量的巨大。如果就规则破坏的人均数量而言,高级管理者要数十倍地高于普通员工。而且,许多普通员工违反规则正是因为高级管理者带头违反规则的示范作用所引起的。由于高级管理者往往正是规则的制订者,所以他们对规则的破坏所带来的负面作用、对组织及规则体系的消极影响无疑是巨大的。

有一次,董明珠走进办公室,看见不知谁带了一堆土特产来,大家正在抢着吃。董明珠一下子火了,她厉声责问:“谁让你们上班吃东西的?”

董明珠话刚问完,下班的铃声就响了。那些忐忑不安的员工都松了一口气,以为都躲过了一劫。没想到董明珠是个认死理的人,别说是提前了半分钟,就是提前了一秒钟都不行。她宣布:刚才吃零食的人每人罚100元!

这件事让大家认识到了董明珠对工作制度的苛刻。当然,也有不少人认为董明珠太不近人情。可董明珠明白,她要是和别人一样太“近人情”,那经营部的工作又要回到以前的懒散状态了。对董明珠来说,工作中是没有柔情可言的,女性领导不是靠“亲和力”来解决问题。制度是铁的纪律,就好像部队打仗一样,在战场上是不能用柔情来解决问题的。只有严格的制度和纪律才能产生高效的工作作风。

也正是因为董明珠这种在工作上严格纪律的作风,经营部很快成为格力公司效率最高的一个部门。这个部门的每一个人都跟着董明珠一起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但是大家都毫无怨言,被她批评过的部属说:“被她批评也甘心,最怕的是她哪一天不在批评你了。”

董明珠的霸道,无论是在企业内部,还是在对外的合作伙伴中,大约都是一种共识。可是,做人如果能够霸道到像董明珠这样无所畏惧,怕也是不容易。霸道也是需要底气的,没有董明珠这样的一身正气,即使地位再高,权势再大,怕也是色厉内荏,底气不足。

现实中,有很多人,特别是手中有了一点点权力的人,也经常会表现出霸道的一面。不过,这些人的霸道,有点外实内虚,色厉内荏的味道。对比董明珠,我们就知道为什么这些人的霸道底气不足:首先他们的霸道不是个性的霸道,不是对自己充满信心的霸道,而是权势的霸道,直白的说,就是狐假虎威,一旦没有了手中的权力,他们就霸道不起来;其次,现实中,很少有人能够像董明珠这样为了原则而做到“六亲不认”,当一个人在威逼利诱面前都能够坚守原则的时候,即使这个人锋芒内敛,也会让人感到一种逼人的气势,这就是“霸道”。

董明珠的霸道就是如此,它是一种由内到外的气势,咄咄逼人,不怒自威。

不过,董明珠的霸道,更多的是对事,而非对人。在她霸道的背后,隐藏着女性天生具有的柔情。

有一个女员工因违反制度规定被罚了100元。这个女员工的丈夫跑售后服务常年在外,她一个人带着孩子过日子,夫妻俩收入都不高,100元对她来讲是个不小的数字。可是,制度不能破,这是董明珠的原则。第二天晚上,董明珠悄悄找到这位女员工,塞给她100元钱。“这是我私人的钱,给你补上。记住,明天一定要把罚款交上去,以后工作不要再马马虎虎了。”董明珠一番话语重心长,令这位女员工激动不安。

因为拒绝了哥哥帮经销商拿货,十几年来哥哥和董明珠翻脸为仇。几乎所有的媒体在采访董明珠的时候,都会提到这件事。而且,几乎所有的媒体对这件事情的评价,就是董明珠坚守原则,大公无私。

董明珠最常说的话是“企业领导要带头讲奉献”。在对待个人的物质利益上,她认为,在工作上永远不要满足,但在生活上要学会知足;国有企业的领导如果没有这一精神支撑就会失去平衡。许多企业家之所以出问题就是太强化个人的利益,而淡化了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与同行业的大企业家相比,就她对企业的贡献来说,个人的收入也许很少很少,但是她走到哪儿,没有人不由之更加敬重格力,这是她引以自豪的最大收获。

3两种规则的碰撞

——格力与国美的较量

2004年,“国美格力事件”一度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事件的内容很简单,就是国美在未经格力允许的情况下,私自下调了格力一部分空调的价格,当时正在北京参加“两会”的董明珠得知消息,感到非常吃惊,她断然下令:停止向国美供货。

国美向来是只有“欺负”别人的分,没想到这次碰到了一个不买它账“刺头”。2004年3月9日,国美北京总部也随之向全国销售分支发布了“把格力清场、清库存”的决定。这一决定像一桶汽油泼在火苗上,使双方矛盾骤然升级,关系急剧恶化。一家是连续9年占据国内空调销售量第一的生产商,一家是有着130多家连锁商城的全国最大的家电零售商。“豪门”厂商的对抗吸引了众多的目光。

董明珠是个眼睛里不容沙子的女人,她意识到这不仅仅是双方对产品价格控制权的争夺,它还关系到双方能不能“诚信”合作。而且,国美虽然实力雄厚,销售网络遍布全国,但在格力的销售额中,它不过占了不到1%的份额。即使没有跟国美的合作,格力的销售额也保持了40%的增长率。董明珠非常清楚在和国美的对抗中自身所占有的优势。

董明珠的强硬反应,显然出乎黄光裕的意料。通常来说,厂家离不开商家,商家离不开厂家,这是一个规律。不过,虽然黄光裕很佩服董明珠自建渠道的方式,他还是认为工厂应该更多地强调技术而非销售。他举了一个例子:松下当初在日本建立了很多自由的营销途径,但到现在看来,都已经几乎不存在了。从这个角度来说,黄光裕认为回到市场上竞争和回到销售途径上来国美这样的专业店是销售途径之一,而且这应该是一个大趋势,一个必然的趋势。黄光裕认为自建渠道只是销售方式的一个补充,不可能成为长久之计。

对黄光裕的观点,董明珠的反应也大出人们的意料,因为董明珠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已经超越了企业利益的局限性,她更多地是从社会责任的角度去反驳黄光裕。她说:

国美跟格力发生的矛盾,并不是个人之间的矛盾,而是观念的矛盾。现在要创造和谐社会,发生矛盾时,我认为应该多考虑行为本身是不是能从自己做起,帮助实现和谐社会。格力始终把消费者利益摆在第一位,而不是今天卖一个低价产品,就认为我的价格最低,我是最好的。现在的商家和厂家都没有暴利,如果都亏损,企业就要倒闭,许多人将面临下岗,这不是大家愿意看到的。企业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不能赚暴利,但不能不赚钱,这就是格力与国美之间的不同观点。我希望跟格力合作的人,都能够成为赢家。同时,也给大家提醒,只要每个人都用诚信对待每一件事、每一个人,那么你就可能是赢家。

其实,格力与国美的矛盾冲突,背后是双方不同的销售模式的较量。格力与国美两种分销体制(“新兴连锁销售”和“传统代理商销售”)的矛盾与冲突在双方的经营理念面前终将不可避免。国美是传统代理商的销售巨头,而格力则通过独创的“新兴连锁销售”模式不断验证着自己理念的正确性。这不仅是双方实力的较量,还是新旧观念的较量。

确切地讲,国美模式是靠供货商的钱,解决了它的贷款,然后用贷款解决了现金流,用现金流解决了上市,用上市回来再杀供货商。这其实是为了自己的利益,破坏双赢原则的做法,与格力用经销商的钱有着不同的意义。

格力与国美之间的较量可谓意义重大。进入新世纪之后,以沃尔玛为代表的超级零售终端的壮大是经济领域的一个重大变化,有人说这昭示着“一个制造商一统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一个零售为王时代的来临。”,尽管据此而言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商业为王”的世纪还为时过早,但和上个世纪相比,制造业和零售业之间的强弱易势却是一个难以回避的事实。格力与国美之间的较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恰恰是这种趋势的现实反映。

这种形势上的变化有着深刻的经济、社会和技术背景,而不应只归功于某一企业的卓越经营或某一企业家的英明领导。甚至可以说,起源于亨利·福特时代,以分工和标准化为特征的制造业在经过了一个世纪的自我优化之后,最终成为了自身的掘墓人。工业革命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商品生产的极大丰富,其后果就是使得消费者力量获得极大的提升。终端正是借助消费者力量,在和上游制造业的博弈中占据了上风。

以沃尔玛为例,现在的一个事实是,给沃尔玛打工成了很多制造商惟一的生存之路,但也是这些制造商难以摆脱的宿命甚至梦魇。不和沃尔玛合作,生存都是问题,若是合作,就要接受对方苛刻的低价策略。即使如此,要是企业不够好,沃尔玛还不考虑合作的事宜呢。

而国内的像国美、苏宁等大型连锁,无疑也越来越变得强势。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的发展实际上是借助外部技术引进,快速走过这样一个从以制造为中心向以商业为中心的转换之路。在工商关系上,80年代和90年代早期,属于物质短缺时期,拥有上游资源和产品供应能力的制造商在工商关系中处于支配地位。而从90年代后期开始,随着制造能力的极大扩张,中国市场上的大部分商品从供不应求转向供过于求,终端企业借助消费者力量逐渐在工商关系中占据了上风,在家电领域,出现了国美、苏宁、大中这样的超级连锁零售终端并迅速扩张。利用供大于求市场中制造商之间的互相制衡,逐渐建立了支配地位。

正是由于这种终端力量的不断强势,中国的众多家电制造商虽然面临着各种苛刻的条件,却又敢怒不敢言。零售商也正是通过收取各种各样的费用,压窄上游制造商来获得利润。可以说,供应商向家电连锁终端交纳的各种费用,越来越大力度地成为其主要利润来源并支撑了他们年收入和净利润的增长,这也使得他们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

国美2006年年报显示,去年净利润为8.19亿元的国美,向供应商收取的各种费用比2005年的4.9亿元增加了89%,达到9.3亿元;这些费用占国美当年总收入的比例,也从2005年的2.74%上升至去年的3.76%。

也就是说,国美在拼命压窄上游供货商的同时,自身的利润并没有按比例得到提升,从长远来看,这对双方的发展都没有好处。

更严重的是,当越来越多的制造商屈服于终端销售力量的强势时,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制造商不得不弄虚作假,否则他们就赚不到钱。直接的后果是,零售业的商业精神开始向上游蔓延,使制造业也开始被一种纯粹追求利润的商业精神弥漫。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种影响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不是好现象。

这并不是危言纵听,政府主管部门也对这一现象有了担忧,并及时出台了《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管理办法》,而在这之前,国家有关部委已经出台了《零售商促销行为管理办法》,可见形势严峻。

在我看来,《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管理办法》正式付诸实施无疑是对弥漫于零售企业并已蔓延至制造企业的商业精神的一次有效打击,也无疑是时代对于工业精神的又一次呼唤。格力近年来的发展经验已经证明,商业精神的泛滥并不能带来经济的繁荣。只有依靠工业精神的回归,才能唤回商业时代的健康发展。

零售行业商业精神的泛滥对上游制造商带来的恶劣影响,从几组数字就可看出:

信息产业部公布的数字显示,2005年中国家电业的赢利率为0.61%,已经濒临亏损的边缘。而从家电零售企业报表来看,即使一些企业在2005年达到历史最高营业额的同时,利润率也不过2%多一点,这其中还包括来自供货方的巨额进场费、促销费,以及漫长的付款账期为这个微薄的数字贡献了高达两成的力量。

即使这样,对比国际家电零售连锁盈利5%以上的标准,这个利润也不能算是理想的状态。这也充分印证了在以往的交易游戏中,渠道的控制者从制造企业身上攫取利益的同时也并没有成为真正的赢家。而商业精神也并没有在这些举动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荣光。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社会分工合作的商业思想会把制造企业和零售企业安排在产业链条上不同的位置。制造企业将更专注于产品的研发与生产,而零售企业则更专注于渠道和服务。似乎双方各自独立而且相对专业。

但在商业精神的引领下,零售企业出于对利润的苛求,已经将成本转嫁到了生产企业。采购价格的压低,附加费用的提高,商品回款的挤占,使得企业在资金链条上时刻处于紧张的状态。在此状态下,企业无法奢言最大限度地把人的力量和智慧从单纯的商业交换吸引到创新领域,最终只会用纯粹的“商业精神”来决定发展思路,追逐短期利益。这样简单的利润标尺只能将企业推向价格战、同质化、产能过剩的泥沼,而不能真正打造一个品牌。

在生意场上有一句名言叫“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恒的朋友。”零售业在挤压制造业获取自己利益的同时,也将自己排挤在了更大的利润之外。格力撤出国美,对格力的影响微乎其微,但对零售行业带来的损失却已不仅仅反映在利润上。

随着格力撤出国美,对自有渠道的深入探索,更多不满于零售业的制造企业也在摸索着同样的道路。TCL的幸福树、美的4S店、海尔的3C专卖店以及创维、三星等都在建立或正在摸索构建自己的销售渠道。可以设想,如果一味逐利的商业精神继续蔓延,输掉的将是对弈的双方。

同类推荐
  • 学会管理、学会营销(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系列)

    学会管理、学会营销(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系列)

    本书是目前针对管理这一主题最综合全面的一本图书,内容涵盖了今天的所有管理人员需要了解学习的有关管理的方方面面的知识,不但有实践的经验,还有日常面对问题的解决方案,以及雇佣与解聘、员工激励、委派授权、沟通、团队建设与管理、员工发展与训练等在当今商业社会管理人员需要了解的知识。
  • 资本大鳄

    资本大鳄

    “资本”这个词原本的含义,是指用来获得更多财富的财富积累,包括现金及固定资产。在当今社会,它的含义已经被得到了扩充。
  • 零售企业管理制度表格流程规范大全

    零售企业管理制度表格流程规范大全

    从思想上来说,管理是哲学的;从理论上来说,管理是科学的;从操作上来说,管理是艺术的。然而,不论管理是哲学的、科学的还是艺术的,首先它都需要健全规范的管理制度作为支撑。制度是一切管理运行的标尺与准则,因此,建立一套体系完备、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表格在现代零售企业管理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总结了许多成功零售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与做法,借鉴了同类书籍的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编写了《零售企业管理制度表格流程规范大全》。
  • 经商百诫

    经商百诫

    商人所置身的社会和周遭环境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而商人必须不断地充实和改进自己,才能适应这种变化。商人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地位正在日益强化,这不仅仅是因为商人的行列中新的冒险者的不断涌现,而且也得益于财富的大量积累。后者是当今社会庞大的企业规模和庞大的市场的必然产物,它为商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商人成为对社会有着独特贡献的人。面对金钱的诱惑,一些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准备下海“捞”一把,他们只看到了利益,没有意识到商场中的危险。
  • 中国式带队伍

    中国式带队伍

    《中国式带队伍:带队伍就是带人心》立足于中国人的特性,充分发掘和利用《易经》中的团队管理智慧,畅谈带队伍必须解决的分工协作、合理授权、协调沟通、文化建设、领导激励等问题,化成了可落地、可执行的解决方案。方法持经达变,案例典型接地气,见解深刻独特,可读性极强,是本书最大的特色。
热门推荐
  • 妃常穿越:丑妃也妖娆

    妃常穿越:丑妃也妖娆

    寂静的产房里。“程医师,少爷有令,孩子绝对不留!”“那大人呢?”“不留……”最终孩子化为一滩血水,泪水在顷刻肆意蔓延,淹没炽热的心间。一个灰姑娘变身豪门少奶奶,却死在自己丈夫的阴谋下。一朝穿越,沦为星月国奇丑无比的公主,先后出嫁三次,新郎死的死,逃的逃,谣言四起。奇怪的是,风辰国居然来提亲,皇上要纳她为妃。见到有断袖之癖夫君的那一秒,她发现他居然是她的前夫……自此,她成了他的丑妃,祸乱后宫。********************************他修长的手指划过她的面颊,霸道地说:“你生是朕的人,死是朕的鬼,一辈子也别想逃出朕的掌心!”她淡然地笑了,毫不在意:“我不爱你,从来没有爱过,从来世到今生,唯一留下的只有恨……”他惊了,为什么得到她的心,比占领一坐江山还难?*******************************N年之后,无情谷在江湖上掀起一阵血雨腥风。“和我回宫吧!我一直在等你……?”他拉下她的面纱,满是疼惜。“公子,你认错人了!”她淡然一笑,牵着一个小女孩毅然离去。爱或者不爱,情归何处?亲们,作者耗费脑细胞创作,希望大家多多收藏,推荐,留言啊!鞠躬——————————嘿嘿!有任何想法可以留言!再鞠躬—————————嘿嘿!视频宣传:http://m.pgsk.com/m.pgsk.com?ztables=main&tables=C&pagenum=23&id=4768605&BID=48&bname=&TITLE=%A1%BE%D0%C2%C8%CB%D0%FB%B4%AB%A1%BF90%BA%F3%D0%B4%CA%D6%C8%C3%A1%B6%B3%F3%E5%FA%D2%B2%D1%FD%E6%AC%A1%B7%B2%BB%CA%C7%C3%CE《左手边的幸福》http://m.pgsk.com/a/322896/
  • 管子

    管子

    《管子》是我国古老的先秦时代的一部重要典籍,是管仲学派的一部作品总集。该书内容庞杂,年代久远,流传中多遭窜乱,自西汉刘向“定著为八十六篇”之后,李唐以前已缺失十篇之多。《管子》内容博大精深,主要以法家和道家思想为主,兼有儒家、兵家、纵横家、农家、阴阳家的思想,更涉及天文、伦理、地理、教育等问题,在先秦诸子中,“襄为巨轶远非他书所及”。可以说,它是先秦时独成一家之言的最大的一部杂家著作,是研究先秦尤其春秋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化等各个方面非常重要的原始资料。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青蛙王子蛤蟆妻

    青蛙王子蛤蟆妻

    他是市长的儿子,有名的黄金单身汉,她却是捡破烂的,还瘸了一条腿。他是天鹅,她是蛤蟆,本来不可能有任何交集,但他穿成了一个小婴儿,被一无所有的她捡了。他没一天不想离开她,她却用自己的一切爱着披着婴儿皮的他,感动了他。当他变回原样,第一件做的事,就是追妻大行动!
  • 抒情散文精品文集

    抒情散文精品文集

    读一篇优美的散丈,优如品一杯好茶,那沁人心脾的芳香令人久久难忘。经典的散文总是闪烁着智慧和哲理的光辉,这光辉如同夜空中的星星,照耀着我们人生的旅程。每个人在走向成熟的路上,都应该沐浴这种思想的光辉,接受这种精神的洗礼。
  • 重生之白莲花升华史

    重生之白莲花升华史

    容如雅是一朵纯纯正正的白莲花,但是最后竟然败给了一个没有一点技术含量的黑莲花,直到被黑莲花给谋害了,容如雅才知道自己原来是一本小说里面的炮灰。好在祖上传下来的传家宝是一个空间并且让容如雅重生了。其实这就是一个白富美级的白莲花被一朵黑莲花谋害以后重生,带着空间然后虐渣男渣女追忠犬的故事。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世界最具智慧性的哲理故事(5)

    世界最具智慧性的哲理故事(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魂帝

    魂帝

    天生缺少命魂的少年踏上一条追求无上修为的飘渺之旅,七星剑下尽数天下苍生,笑声间轻断天下沉浮!
  • 规划人生:唐骏向左,李开复向右

    规划人生:唐骏向左,李开复向右

    现代很多大学生和职场中的人都生活在一种困惑中。即将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们,很少有人能够清晰地知道自己将来要干什么、能干什么。他们不知道自己的需要,更不知道如何去达到自己的目标。很多年轻人毕业后在盲目的状态下匆匆选择了一份职业、一个公司、一位老板,从事着与自己的性格、兴趣和天赋完全不相适应的工作。这样的人生,毋庸置疑,很难取得大的成功,甚至很少有人能够感受到工作带来的快乐,其结果不是一次次跳槽,就是一次次被解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