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3900000034

第34章 故乡情怀

父亲送我踏征程

父爱,是一种最浓的亲情,能在我的心灵里向外散发着眷恋乡情的光辉。随着父亲离开我们的岁月愈加久远,它愈会深埋在儿女亲情的“土壤里”,不断地生机、生长,最终会走向圣洁。

父爱,又好比一架珍藏在我心中那远古的琴弦,常在我的胸腔里震颤,余音总在心头缭绕,稍加弹动,便成一曲震撼心灵的宏响……

从19岁参军开始,我就离开了家乡,离开了养育我的父母。在部队服役三年过后,休假探亲,看望年迈的两位老人,就成为生活在都市里的我,心中常念的一个夙愿了。

可是,我每次回家探望父母,总有一种隐隐的不安,在我的心头里萦绕。

记得我第一次休假到家时,父母欢天喜地,乐得合不拢嘴。问寒问暖的,水果饮料摆一堆,像招待远方的客人。从进门那一刻起,母亲就琢磨做什么饭,父亲则不声不响出了门,没多大工夫,就采购回大包小包的,吃的用的,应有尽有。

母亲对我说:“不管谁来你爸都这样,他高兴就由他去。”话虽这么说,可父亲已过60岁了,让他为我忙碌、操劳,心里着实不安。

娶妻成家有了女儿,我尝到做父亲的幸福、也体验到了做父亲的艰辛与操劳。我只是一个孩子的父亲,可父亲却养育了我们兄妹10个孩子,这在温饱还未解决的年代里,其操劳与艰辛的程度可想而知。为了一大家人的生活,父亲一年四季在庄稼地里劳作,春种秋收,夏锄冬藏。父亲养大了两代人,自己却老了,头发白了,本来很强壮的身体,却明显地在消瘦。

父亲开始注重保养,劳逸结合。总之,父亲开始把自己的晚年生活,安排得有条有理有规律,但家里每每来了人,父亲的生活规律自然就被打乱了。

最令我不安的是每次走,父亲都要执意送我。看到年迈的父母因我的归来而更显忙碌,我再三劝阻:“爸,别送了,我自己走就行,包又不重。”父亲固执,他想干的事儿,谁也拦不住。“走吧,没事,把包放车上。”父亲早把自行车停在了门口,于是我和母亲在后面走,父亲骑车在前面行,走一段停下来等我们,走走停停,离家越来越远。我几次劝母亲回去,母亲总说再走走,然后一遍遍地问我什么时候回来。我说:“很快,有空我就回来。”其实,连我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有空,“很快”,到底能有多快。

直到父亲发了话,母亲才停住脚步。离别总让人伤感,我知道身后是母亲依依惜别的目光,我不敢回头,怕自己控制不住的泪水滚下来。

自行车在凹凸不平的土路上颠簸摇晃,两边是高大整齐的白杨树。

父亲尽量绕过那些坑洼,我紧紧追赶父亲,想在上坡的地方推一把,到了稍微平坦的路段,父亲把车停住说:“上来吧,我带你一段。”

虽然父亲身体还算硬朗,可是,以他的年纪骑车送我已属不易,再带人未免不近人情。我不上车,父亲就在路中央等,我超过去,他又拦在前面:“没事,上来吧,骑得动。”几次三番,我实在拗不过父亲,只好跨上车。自行车突然负重,行驶一下子艰难起来,我在车上如坐针毡。望着父亲花白的头发,想起小时候父亲回家,牵着我和弟弟的手到山上去玩……

如同有生就有死一样,父爱也不能尽享久远,如今父亲已离开我们七年多了。

没有了父亲,我的心灵一刻也不能安宁。父亲不能再来送我,当我自己走过那条长长的两旁长满白杨树的土路,没有父亲陪伴,没有父亲帮我拿行李,也没有父亲帮我买票,更没父亲管我在路上吃什么……看站台上人如潮水,却都与我无关。当火车驶离站台,渐行渐远的站台上再也找不到为我守望的身影,我的心是那样的凄凉和孤单,想着想着,我不禁泪流满面,泪水打湿了衣襟。

一次,休假归队离家时,我悄悄说服母亲,趁父亲不在,我赶紧自己走。习惯于享受父亲那份关爱,那一天真的来临,心会经不起伤害的。果不然,走到半路,父亲气喘吁吁地追上来,把车停在前面,对我说:“快把包放车上,上车!”

父亲是“哥伦布”,把我带到了“新大陆”上去。

父亲送我踏征程,不仅仅是亲情的表达,对我在人生旅途上,是一种希望、一种寄托和一种激励。

从参军入伍到转业到地方工作,每一个单位,每一个岗位,我都常记父亲的嘱托,立志做个好人,工作岗位争创佳绩,入了党,提了干部,还成为了业余作家,在部队时多次立功,到地方后,工作业绩特别是文章写作上,也多次受到省和国家级表彰与奖励……

我慢慢地、慢慢地体会到,所谓父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他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你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你用背影默默告诉他:不必送。就这样,生与死,离与别,父亲用“送”透露出父爱内心那片最不甘愿的柔情,微妙而细腻,无奈又难舍……

父爱啊,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我深情回忆亲情时,那含泪的微笑啊!

我常想,伟大的父爱也许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这力量就是儿女在人生路上的强大动力。要是没有父亲一次次送我踏征程,没有父亲嘱托做动力,我在人生奋进的道路上,是不可能取得这些沉甸甸的收获的。

关注留守爹娘

社会变革带来了社会进步。

社会进步,也常常打破人们以往的生活规律,就像婴儿出生前的阵痛一样,在所难免。

刘大爷今年61岁了,在农家院生活了一辈子。过去,老人一家三代人合家欢乐,幸福团聚的日子,如今却成为老人记忆中的历史。

刘大爷有三个儿子,早年一家子人在一起,虽然生活较为清贫,但也其乐融融。慢慢地,老大、老二去城里打工了,老三也到城里读书去了,原本喧闹的农家小院子,就剩下了相依为命的老俩口。现在,孤独的老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出门一孤影,进门一盏灯。有许多这样的留守老人,特别是在交通不便,生活贫困的偏远地区,几乎是十室九空。老人不仅看家望门照料自己,承担起家里家外全部重担,还承受着远离儿、妇,一家人天各一方所造成的亲情孤独的袭扰,这,已成为中国农民家庭最典型最有普遍性的问题了。

据权威部门统计,目前我国65岁以上的农村留守老人近4000万,80.9%的留守老人依靠自己的劳动自养,但从事农业生产或其他副业的自我劳动收入,往往只够或不足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很多留守老人不仅承受繁重的劳动负担,还要肩负抚养孙辈的压力。在获得子女经济支持的留守老人中,76%的老人全年获得的支持少于500元。另外还有18%的留守老人没有获得外出子女的任何经济供养,甚至反而还要因为照看孙辈而外掏腰包,增加自己的经济负担。

然而,留守老人对外出子女经济供养和生活照料的满意度都非常高。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是“儿行千里母担忧”,老人总为子女着想,对于子女未尽孝道的责任,总能给出自我满意的解释;而子女只要在这方面做了一点一滴的事情,他们就会非常感动、非常满意。

63岁的王玉臣老人和老伴负责家里和山上的农活,还要照看三岁的小孙子,农忙时连口饭都顾不上吃,累得他晚上躺在炕上直哼哼。可他逢人还讲:“只要儿女过得好,就是再苦再累也高兴。”

三春不赶一秋忙。每到秋收季节,远在城市打工的儿女们能回家帮父母收庄稼,那是老人再奢望不过的事了。可每到这时,留守的老人们,都是亲戚帮亲戚,乡邻帮乡邻,以有效地解决劳动力紧张、人手不够用的难题。

即便这样,农忙时的老人,也不得不超时超负荷地在地里劳作。他们饿了嘴里填口馒头,渴了喝口白开水……一干就是一天,累得直不起腰来,有的干脆就坐在地上干活,或趴在垄上劳动,那种艰辛与苦劲儿,让人无法想象。

如果说忙家务干农活,是留守老人的沉重负担,那么,情感上的孤独,则是老人们最难忍受的一个牵挂。对留守的老人们来说,精神上的赡养是最重要的需求。而外出务工的子女,普遍只把赡养义务理解为物质供养,忽略了对父母的精神关怀。据权威调查资料显示,外出子女9~12个月才回家一次的留守老人占59.4%,而一年以上才回家一次的达21.3%。这些子女中,有一大半的人回家停留的时间少于半个月。留守老人与外出子女的电话联系呈现单向性,54.7%的老人与外出子女的通话时间通常不超过3分钟,46.9%的老人半个月以上才和子女通话一次,而通话内容会涉及心理交流的只占9.0%,还有10%的留守老人与外出子女之间并无任何联系,情感沟通和互动联系彻底中断。

留守在农村的老人,农忙季节,总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长年怀着对亲人的思念、对生计的无奈、对烟柳繁花的躲闪与向往,以孱弱的身躯守护着全家人的共同桑梓,用种地劳作的粮食,填充着城乡人空洞的腹腔。而得到的,常常是冷漠,是轻蔑,是儿女无法承欢膝下的痛楚,是夫妻经年离散的苦涩,也是城里与农民工打交道时,“小鱼吃虾米”的受惠者。尽管如此,他们却慈父圣母般宽恕着一切,默默地、任劳任愿地与岁月坚守着……

我们再看看城里的老人,看看城里的人,看看城里那些不安分守己的人,我们的怜悯心、同情心就会更加强烈,就会更感到在心理上、道义上的不平:比起城里那些游手好闲、听命由天的人,留守老人更懂得珍惜;比起那些得理不让人、无理辩三分的人,留守老人更明白事理;比起那些贪欲膨胀、依红偎翠的人,留守老人更知道廉耻;比起那些穿金戴银当街粗口的人,留守老人更讲求义礼。在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奔向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农村留守老人所呈现的高度,并非某些貌似尊贵的人所能企及。基于此,我们完全有理由给予农村那些自食其力的留守老人,给那些赐予我们质朴纯真、清爽明净的留守老人,以基本的理解与尊重,让他们能够获得应有的权益。

但迄今为止,留守老人问题还没有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更缺乏相应的社会关爱措施。农村,不仅是我们生生不息的物质生活源泉,而且是我们念念难舍的精神家园。解决农村留守老人的现实问题,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关系到这些留守老人自身的晚年幸福,也影响到孙辈的教育,更牵动着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健康发展,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虽然我是生活在省城里的一名处级干部,可本质上,我也是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后来因参军走出了庄稼院的一个农家子弟。我的父母,都是典型的农村老人,尽管他们都已离开了人世,但那埋藏在我心里的深切思念,常常穿透了岁月的阻隔。每当我在街上看见和父母一样慈祥、一样体态的老人,看到老人在马路边蹒跚而行或弯下腰去拾什么东西的时候,我就总以为那就是我的父母。所以,农村留守老人的喜怒哀乐,他们的需求与困惑,能自然地吸引我的目光,并深深地牵动着我的心。我要特别对他们问声好,向他们致敬!并借用海子的诗献上我对他们的美好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同类推荐
  • 楼之诗

    楼之诗

    《楼之诗》极富特色,无论是其内容和艺术传达都富于个性特色。兹拈出数点,以概其余。
  • 世界大串联

    世界大串联

    一个国家封闭或是开放国策的最终承受者,总是芸芸众生的老百姓。与历史常常有拥抱的大人物的喜好相比,其实小人物们的爱恨欢歌,相聚离散,更能传递出所谓中国改革开放波澜壮阔、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本书分四个部分,反映改革开放初期的出国潮及这批新移民在美国的生活体验的是《世界大串联》和《移民美国》;描写上世纪八十年代躁动的中年男女们的婚姻、家庭风景的有《秋天的变奏》和《你的秘密并不秘密》。作者视线从以往关注历史、政治、文化,转为当代经济生活中平凡的人和事,文字保持一贯的冷静、客观和犀利,真实触摸时代脉搏,有振聋发聩之警示。
  • 呐喊(鲁迅作品精选)

    呐喊(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读者精品(人生点滴)

    读者精品(人生点滴)

    人真正生命的诞生个人生存的时候,当努力造成幸福,享受幸福;并且留在社会上,后来的个人也能够享受。递相授受,以至无穷。
热门推荐
  • 纯情妖王耍无赖:狼女暴走

    纯情妖王耍无赖:狼女暴走

    【本故事纯属虚构】不要用你那大眼睛温情的看着我,不要用你那迷人的笑容迷惑我,没用的!风流过后不认账,门儿都没有!焰修抱着唯一的证据——儿子,看着气急败坏的灵蓉:“孩子他妈,做狼要厚道,把我吃干抹尽就得负责!”神马,该死的焰修,竟敢倒打一耙,在人界将她吃干抹尽不说,回到狼界居然还抱着贼溜溜的小娃要她负责,可恶!可恶!本文乃是《(完)六宫粉黛无颜色:狼女玩转天下》的下部,上部为【人间卷】,下部是【狼界卷】引用一个亲的评论:“老子和宝宝都很腹黑,不过他们虽然腹黑,但是他们都挺可爱的,两个人都想绝对的占有女主,老子想占女主,那是因为女主是他最爱的女人。宝宝还想娶女主娘亲,,真搞笑。不过本书就是因为这对搞笑又腹黑的父子俩才更有意思。”
  • 拿破仑(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拿破仑(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一口气读懂经济学3

    一口气读懂经济学3

    “一口气读懂经济学”系列中最值得玩味的经济学新体验,成人与儿童都能读懂的经济小说。书中用小狗皮皮的视角,结合人们日常的经济行为。分析出经济学中最质朴的原理,带你轻松享受阅读之旅。
  • 盗梦空间

    盗梦空间

    一部好莱坞大片《盗梦空间》使这个伴随我们一生却往往被忽视的神秘领域——“梦的世界”成为了焦点。本书用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语言,带着你和解梦大师一起揭开梦的神秘面纱,认识梦、了解梦、解释梦、利用梦,在梦的空间里自由徜徉,快乐飞翔。
  •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哈克贝利是一个聪明、善良、勇敢的白人少年。他为了追求自由的生活,逃亡到密西西比河上。在逃亡途中,他遇到了黑奴吉姆。吉姆是一个勤劳朴实、热情诚实、忠心耿耿的黑奴,他为了逃脱被主人再次卖掉的命运,从主人家中出逃。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姐儿门前一棵槐

    姐儿门前一棵槐

    这是一部战争情感小说,是一个将军惊心动魄的情爱史,是一个女人感天动地的美德书。在战争中荣升为将军的人,背后都站着一个伟大的女性!她们是中国革命最高贵的牺牲。本书温婉细腻地讲述了将军(牛儿)和妻子郑秀云与前妻凤儿之间的恩爱情仇,在苦难和尊严的人性挣扎中,一番儿女情长,几多尘缘未了,母性的自尊和宽容之美,读来催人泪下,扼腕叹息,如一幅优美的风俗画。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锦上花

    锦上花

    安国公府的五小姐知书达理,貌美如花,还做得一手出神入化的药膳,不只把病弱的兄弟养得白白胖胖,还调理好了老皇帝的陈年旧疾。人人都说,五小姐前程似锦,将来必有不得了的造化,前来求娶者恨不得踏破国公府的门槛,谁料她纤手一指,却嫁了本朝最恶名昭彰的京城一霸。这是一对互相嫌弃的冤家从相杀到相爱的有趣故事~
  • 彼时少年

    彼时少年

    许多灵感与文字都是在深夜里涌现出来的。它们仿佛是暗黑天幕下不经意绽放的烟花,绚丽而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