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39600000015

第15章 我专门负责幺蛾子--反意志力(1)

道德优越感是人的错觉和本能需求

如果你读过希特勒的遗书,你会发现他把自己描绘成一个"好人"--受尽委屈、悲天悯人、匡扶正义、英雄末路、死得其所、荡气回肠、正气长存……反正,都是好词儿。所以我说,道德优越感是人的本能,人必须觉得自己很正义、很有道德,人不可能会认为自己是个坏人,人必须拥有充分的理由,维持自己的道德优越感。

如何做到呢?第一个心理策略叫作"选择性逻辑"。人会不断寻找原因,并挑选其中对道德有利的条款作为原因,选择性地忽略掉不利于道德的原因,来使自己的行为合理化,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对的。比如《美国恐怖故事》里一个连环杀手解释道:"我爱她们,她们太纯洁了,而世界是肮脏的,我必须让她们在纯洁受到污染之前离开这个肮脏的世界。"

道德优越感是一种本能,所以希特勒会先做出行为,然后去找论据来解释为什么这个行为是对的。不单是希特勒,人性都是这样的。通过对大脑的脑电波记录,科学家发现:我们会先做出某行为的决定,然后才去找原因来解释这个行为;行为的脑电波,总是比原因分析的脑电波早到。

第二个心理策略叫作"象征性自虐"。坏人们认为自己做的某些事是错的,为了保持罪恶感和道德感之间的平衡,会严厉地惩罚自己,让自己在道德感方面有些盈余。比如,有这么一个连环杀手,每杀一个人就烧掉一幅画--一幅他画的自认为是世界珍品的画,一边烧一边心疼地掉眼泪,以达到自己内心的善恶平衡,最终得出一个错误的结论:自己是一个善良的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一个正义的人,一个赏罚分明、十分公平的人。

道德优越感是一种错觉,自己对自己做善恶的衡量,不可能是客观的。对于这个杀手来说,他认为一条生命的价值等于甚至小于一幅画。想象力丰富的意识,总是为自己的善恶持一杆秤,但是这杆秤只能在他自己的判断标准里成立。

这些荒唐的逻辑和自控力有什么关系吗?有的,失控的人也像希特勒和连环杀手一样在维持自己的美德账户,而且逻辑也非常相似。

美德账户:为什么圣地的犯罪率世界最高

如何充值和消费

梵蒂冈,世界天主教的中心,罗马教廷的所在地,堪称这个世界上最纯净的地方之一,但现在已经成了小偷们的天堂。

梵蒂冈每年要迎来数百万的旅游者,但这个国家只有五百二十七名以牧师为主的人口,因此从统计学上来说,梵蒂冈是世界上犯罪率最高的国家。梵蒂冈只有零点四四平方千米,虽说是国家,但实际面积比一个村子还小。首席检察官皮卡迪2012年年底向教皇提交了一份年度报告。报告上说,犯罪率正呈上升趋势,2012年教皇的刑事法庭处理了二百三十九起案件,创下了历史纪录。其中圣彼得大教堂和梵蒂冈博物馆是众所周知的抢包者和扒手集中的地方,也有一些侵吞财产以及暴力侵犯警察和梵蒂冈官员的案例。在复活节和圣诞节午夜的弥撒之后,清扫街道的人往往可以发现几十个被小偷拿走现金之后扔掉的钱包和提包。上一次在梵蒂冈发生的严重犯罪是1998年教皇保镖谋杀案,当时教皇的一名瑞士保镖谋杀了他的上司和上司的妻子后开枪自杀。

在宗教的核心地,犯罪率却是世界最高的,这很讽刺,也很正常。人们在维持着一个美德账户,用以维持内心的平衡。这个账户里的资金就是美德,可以用来购买堕落而不受惩罚。如果人已经身处上帝的荣光之下,账户里必然已经积攒了足够多的美德资金,所以消费一点儿也就没关系了。

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同样也有这个悖论。武士敬佛却嗜杀,杀一个人就必须去寺庙忏悔一阵子。这个逻辑表明:反正忏悔了就可以了,走出寺庙就可以杀人了,因为我已经忏悔过了。

这个美德账户里存储资金的目的,就是用来购买错误的行为,积攒的美德资金会批准人们做错事而没有负罪感。因此,坚持两小时不刷微博,两个小时后接着刷三个小时;戒烟一天后,抽烟量翻倍;节食一段时间后,奖励自己一大堆食物;已经坚持跑步一周了,就可以休息两周了;看中一件衣服,还价还了三百元,但比计划多花了五百元;看了一下自己的美德账户,一个声音就会响起来:恭喜恭喜,可以花一点儿了……于是,所有的目标都功亏一篑,而且反弹得厉害。

明天会做的美德补偿,也可以给美德账户充值。比如:想到明天自己会有多后悔,想到明天会做得非常好,或者下定决心"明天就改",都能够给美德账号注入新的资金。于是现在就可以挥霍了。明天就戒烟、明天就减肥、明天就开始做计划、明天就开始锻炼……这些明天会做的美德补偿,都可以给美德账户充值,以抵消现在的负疚感。账户持有人也就会一边下定决心戒烟,一边抽得更厉害了。

在所有的美德行为补偿中,最奇特的要数先给美德账户充值再消费的了。比如,一个武士还不知道自己会杀几个人,就先去找法师做三场超度,积攒可以杀三个人的美德力量;一个小偷不知道自己会犯多大的错,就先去找神父赦免自己的罪,然后再去犯罪。某国内反伪斗士经常骂别人抄袭,结果最近被爆料说他也抄了很多东西,国内国外的无所不抄,而他每骂一次别人抄袭,自己就会抄得更多,这和小偷先去找牧师赦免罪后再去犯罪如出一辙;某些贪官总是先大骂贪腐,然后自己再去犯罪,仿佛只有骂过贪腐之后,才有足够的美德力量来抵消下次贪腐时的负罪感。

当委屈成为美德资本

惩罚和指责可以为美德账户充值。被老爸老妈指责"不好好读书,天天玩游戏"时,小学生的美德账户就有了盈余,可以不看书,可以玩更长时间的游戏了。有个微博段子是这样的:"小明上幼儿园,老师对孩子们说:"在床上撒尿的话,第一次罚款三元,第二次五元,第三次十元。"只见小明大声问道:"老师,包月多少钱?有没有VIP年卡服务?""惩罚和指责都可以为美德账户充值,只要有了惩罚和指责,就可以犯错了,不会有罪恶感,不会有账户欠费。

过去受的苦也可以为美德账户充值。我还记得一个贪官落马之后,人们发现,他出身贫寒、奋发图强,名牌大学毕业,没有背景,是一步一个脚印凭着自己对老百姓的功绩上位的。那么,到底为什么他堕落了?他的解释很简单:我小时候受过很多苦,总觉得亏欠了自己。

在所有的美德账户充值中,最经常用到的要数自责了。"备受煎熬"是个好词,一方面印证情绪是一种能量,另一方面可以使自己的美德账户不至于亏空。

把自己放在美德账户里衡量,账户一旦有盈余,就会用没有负疚感的堕落来补偿。不必引用核磁共振成像仪的实验,只需感觉自己的身体变化就知道了。当我们想到美德,以及对的、好的东西,"必须那样做""必须不那样做"的时候,我们的眼部肌肉和面部表情,都能够透露出我们多么不情愿。因此,有了美德积累,人总要做些错事才行,而像卖场的卫生纸和大米这样的日常用品,永远不会激发败家子的欲望,因为这些东西无论什么时候买,显然都是对的。

美德=痛苦=反意志力

弗洛伊德解释这个怪圈时说,人性中同时有求生和求死的两种欲望。反意志力就是自我毁灭的力量,它不仅自毁,还要摧毁环境和世界,将一切化成劫后灰烬,这似乎说,既然自己会毁灭,就拉着整个世界陪葬吧。

《圣经》的研究材料对反意志力是这样解释的:亚当和夏娃本来是天使,偷吃了禁果要被贬到地上,但是他们的灵魂太过轻灵,沉不下去。上帝苦思冥想,就给他们每人装了一个沉甸甸的反意志力,以便让亚当和夏娃的子孙明白,他们一辈子都要积累美德资本,不能有脾气,不能有反意志力,因为他们天生有罪,美德账户永远都不可能满,受多少苦都填不满,所以就尽量受苦吧。想回到天堂吗?那只有靠积攒美德资金才能购买回天堂的车票。所以,虔诚信奉基督的原罪说的人,就没有反意志力,自控起来很方便。但是对于那些不信教的无神论者来说,陷入美德账户,又没有神来搭救,又该如何是好?

这就要说到底是什么激起了反意志力。弗洛伊德说:人们做任何事情,不是为了追求快乐,就是为了避开痛苦。自由意志(按自己的意愿,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是快乐的,不自由的美德(按美德标准,应该做什么就做什么)是痛苦的,所以凡是美德便会激起反意志力。公式如下:

自由意志=快乐

美德=不自由=痛苦=反意志力

我的几个同学,当时一起考心理学,都是因为自己喜欢,现在参加了工作,大部分却都仿佛失去了对心理学的兴趣,一提起来就头疼。这很怪,但很有逻辑:

给钱=对美德的奖赏,

心理学=美德,

心理学=美德=痛苦=反意志力。

有了这个美德账户的人,都会给自己强加一些美德,也就是那些"应当""必须""有责任"做的事情。美德就是禁欲,禁欲就是痛苦,痛苦就违反快乐原则,所以就永远不可能实现。所以,归根结底,错就错在有了这个美德账号。一旦陷进美德账号,我们认为它是好的,就会激起反意志力,让所有的努力统统归零。

但是,吸烟、锻炼、酗酒、拖延、发火和这些美德有什么必然关系,使我们不得不把它们纳入美德账户?它们是"正确的""应该做的""必须做的""对我们有好处的"美德和痛苦吗?不是!这些所谓"正确的""应该做的""必须做的""对我们有好处的"统统都是我们自己强加在吸烟、拖延、情绪失控上的标签,而它们实际上和美德一点儿关系都没有。这些标签还包括"克制""毅力""坚持""忍耐""努力""必须""应该""有责任""一定不能""绝对不可以"等。

谁被谁蒙住了眼睛

1959年的一个实验证明了我们是怎么对自己撒谎的。在回顾这项实验前,要问自己这个问题:情绪脑和理智,谁是老板,谁是被蒙住眼睛的奴隶?因为这个故事里面全都是烟幕弹,所以你不要读得太快,否则很容易被弄晕。

斯坦福大学的弗斯汀格(Festinger)和卡尔史密斯(Carlsmith)教授招募了一批大学生,并告诉他们,这个实验是课程的一部分,需要两个小时,计两个学分。

当A同学和B同学进入实验室后,教授的助手告诉他们这个实验的真实目的:关于预期愉悦度和实际体验愉悦度之间的关系。同时,助手还告之了两人有关实验的规则:A先做一小时,然后离开;B接着做一个小时。A和B的区别还在于,A在实验开始前不知道实验的测试结果,B应该在做之前就被告知实验的结果。

然后A进入实验室,B在另一间屋子里等着。A同学开始干活儿,很快就发现这活儿很无聊。实验助手叫他做这个做那个,比如把线轴收拾起来,归置到到一个箱子里;把一摞撒在地上的纸屑一张张捡起来并叠好;把一堆零散的钉子整齐地摆放在一块木板旁边……这可是工地上的小工们干的活儿,大学生做起来确实非常枯燥、乏味,还很累人。

一个小时过去了,助手对A表示了感谢,同时告诉A说,很多其他的参与者都发现这些杂活儿非常有趣。A带着一脸迷茫与不解向外走去。突然,实验助手错愕地大叫一声,一脸尴尬地告诉A说,你现在还不能走,B在等着进来做实验,但是负责告诉B实验结果--这活儿很愉悦--的C不知道为什么没来,希望你能够接替C的工作。如果你同意的话,不但会有一美元的奖金,还有学分奖励。A同意了。

看在奖励的份儿上,A很违心地告诉B,B将要做的活儿非常有意思。

在B进去实验之后,助手和A进行了交流,因为做过此实验的其他人都觉得很有意思,所以希望A也同样这么想。

又过了一个小时,B的实验也做完了。助手给了B二十美元的报酬,并要求他去找A交流一下实验内容及感想,且一定要告诉A说:"正因为这些活儿这么无聊,所以才值二十美元啊!"想到自己干了同样的一个小时,结果只得到一美元的A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

结果,所有参与实验的A都会坚定地说:"不,那些活儿根本不无聊,而且很有意思啊!你再好好想想,是不是挺有意思的?"

虽然A一开始认为那些工作很无聊,但因为听说所有参与这项实验的人都觉得很有趣,且还能得到奖励,所以告诉了B违背自己良心的话。为了平衡负罪感,A决定让自己真心觉得这些工作是很有意思的;而当被告之B得了二十美元、自己却只得到一美元的报酬时,他就觉得这种负罪感是不应该存在的--因为与B相比,自己所得的利益不过是B的二十分之一而已。所以,A就必须证明自己的美德,并证伪B的感觉:活儿不累,所以赚一美元才正常。

为了支持自己的结论,人们会对同样的事情有完全不同的解读。当决定和结论已经出现的时候,我们就会故意忘记和自己的结论相矛盾的观点,而展示所有支持自己结论的观点,并迅速地调整自己的价值体系,使自己的行为合法。

这个实验有多方面的启示:

1.?世界上充满了各种巧妙的骗术,甚至我们还会自我欺骗--为了使自己看起来没有在美德方面有所缺损,我们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

2.?我们总是先做出一个判断,然后找理由去支撑自己的判断,不惜扭曲自己的价值体系和真实感受。

你有没有对自己不诚实过?

其实,美德是自己对自己撒的谎,是给自己设的局。

美德两方对弈的时候,玩的是一个"零和游戏"。在大多数情况下,一个赢,一个输,如果一方胜算一分,一方输算负一分,那么,美德账户还是可以平衡的。但是,当局者迷。在自控方面,因为你既是这个游戏的参与者,又是裁判,规则由你制定,所以并不公平。

如果陷入自己给自己设定的道德怪圈,你就再也出不来了,在这个美德账户里和自己讨价还价,就像在和一个盲人比色彩识别度。所以,要有自控,就必须注销这个美德账户,别动不动就拿好坏对错来评价自己的行为。

如何注销这个道德账户?倒过来看!

正着看:薪水增加了,每小时工作所得的工资增加了,人们就更愿意加班了。

倒着看:薪水增加了,每小时因休息而损失的工资减少了,人们就更愿意加班了。

正着看:一部高档手机,百分之七十的功能都是没用的;一款高档轿车,百分之七十的速度都是多余的;一堆工作人员,百分之七十是不专心干活儿的;一座商城里百分之七十的顾客都是来闲逛的;一大堆会议,百分之七十是和自己无关的……

倒着看:Iphone要是没有那些功能,你还会买它吗?高档轿车这多出来的百分之七十的速度,是安全感,一辈子这么长,什么事儿遇不到,遇到一件急事儿,那备用的百分之七十就能救急,使你有了可掌控感和安全感;如果你是公司里剩余的、努力干活的百分之三十中的一员,那么恭喜你,坚持下去你一定会干出成绩!商场里那些闲逛的人,也许下一次就成了消费群体……

同类推荐
  • 不可不知的犹太人赚钱智慧

    不可不知的犹太人赚钱智慧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知要经历多少的坎坷。每一次的成功,也许都要经历唐僧取经般的九九八十一难。如果我们的生命真有无限长的话,即使把所有的路都走一遍都无所谓,但事实是生命有限,人生苦短,人生真正能够做事的时间不过是短短的几十年。鉴于此,我们编著了这套《不可不知丛书》,作为读者朋友面对现实生活的一面旗帜,来感召和激励人生,共同朝着美好的未来前进。
  • 理想名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理想名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这些名言警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
  • 做事不能“太本分”

    做事不能“太本分”

    世界在变化,因为变化而精彩。“在路上总比停在旅店里要好”,认真体会这句话,你会发现,它告诉了我们成功的道理,即我们只有不断地努力,进而搜寻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去做事,结果会让你感到惊奇和满足。做事老实死板,执旧不变,缺乏技巧,结果往往难如人愿,即便是目的达到了,沉重的脚步总是落后于人。这怎能称得上是一种成功?两者之间,过程一样,步骤相同,确有云泥之别。
  • 新道德经:人生务必遵循的25个辩证法则

    新道德经:人生务必遵循的25个辩证法则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成就别人也就是在成就自己;生活中,我们除要正视自身的存在外,还非常需要且非常必要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 如何提升执行力

    如何提升执行力

    所以,也是更重要的一面,能力是基础,即要端正工作态度。我们要提升个人执行力,执行力就是把想法变成行动,一方面是要通过加强学习和实践锻炼来增强自身素质,是事业成功的必要条件。,用行动得到结果的能力。个人执行力的强弱取决于两个要素——个人能力和工作态度,另一方面,态度是关键
热门推荐
  • 著名音乐小品欣赏

    著名音乐小品欣赏

    《青少年艺术欣赏讲堂:著名音乐小品欣赏》主要内容包括:G弦上的咏叹调、皇家焰火音乐、小夜曲、G大调弦乐小夜曲、小步舞曲、土耳其进行曲、小夜曲、G大调小步舞曲、哀格蒙特序曲、致爱丽丝、D大调军队进行曲、邀舞、引子与回旋随想曲等
  • 七战拾遗

    七战拾遗

    不生不死,怎样的悲凉?幼年有机缘,有天资,获得了太多的荣耀,然而人心难测,面对血海深仇,他变了。离开熟悉的大陆,一步步艰难的行走,跌跌撞撞,却始终不能停下,他有太多的执念。然而。当他接触到更强的层次,一个巨大的疑惑浮现。那些至强着为什么甘愿不生不死的活着?他们不敢生,用尽办法隐藏自己,封印镇压自己。他们不敢死,那样就会变成罪人。到底是怎样的悲楚。五行练体第一步。修灵第二步。修魂第三步。而之后登临道之极境的七境。心中一丝清明,抛却凡尘往事,对吗?心魔?不,那不是阻挡我摒弃执念的理由。打碎它,还我本来面目!
  • 平淡的重生生活

    平淡的重生生活

    如果,可以重活一次,你会选择怎样的道路?如果,一切可以重来,现在的你会是什么样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有效用人的81个关键细节

    有效用人的81个关键细节

    当领导当到最后也只有“用人”两个字,因为只有用对人才能成大事。本书集结国内外大量成功的用人案例,提出领导者在用人、御人方面要注意的70多个关键细节,让您用人无忧。
  • 异界之绝非神偷

    异界之绝非神偷

    我苏可可堂堂一代神偷,不管是多厉害的高科技还是多牛逼的侦探队,只要是我要的东西就没有是得不到手的!只是天妒英才在本姑娘再次得手后这近视又老花的老天爷居然把本姑娘给逼得穿越了,其实吧、你穿了就穿了,替身就替身吧、这跨时空的爱恋是不是有点不太科学?“娘子、不许去偷别人的东西!”某人在本神偷密谋策划前又不怕死的警告了一下。话说我都认命了,只是这异界里不科学的事情是不是有点太多了?我只想当个安静的神偷而已!
  • 妻为上之嫡女惊华

    妻为上之嫡女惊华

    轰隆,一道闪电从东方斜空劈下后紧接着便是一道道惊雷,哗啦啦的雨声随之而来。倾盆大雨过后,天刚灰蒙蒙亮,青瓦上的雨丝如线条,没能断歇,镇国公府西院长廊上,一道倩影急匆匆的走来,那步伐就跟脚下生了风火轮似的,眨眼便到了眼前。“净梅,歆儿可是醒了?”说着也不待站在门口穿着翠绿花袄的丫鬟应声,便伸手推开房门,急冲冲的走了进去,喘息的叫了声,“歆儿……”净梅忙……
  • 随身空间之末世丧尸女皇

    随身空间之末世丧尸女皇

    本文一对一,女强一男强,宠文,女主狠辣护短,男主腹黑无良,本文讲的是女主从一个普通的上班族变成丧尸之后,如何调教丧尸,压榨丧尸,让丧尸宝宝们弃肉从素,哦,应该是弃恶从善,如果你本来以为自己死的,但你却到的一个种满瓜果蔬菜的地方,你会认为那是天堂?还是地狱?如果有一天你突然醒过来,发现自己的周围像是发生的世界大战你会怎么办?而且当你看到一群丧尸在追着人跑你会以为是世界末日?还是在拍生化危机?想知道我们茹风是什么反应?那你一定要看看,当她醒来看到丧尸在追着人跑的时候,第一个反应拍生化危机,赶紧去找米拉·乔沃维奇要签名,好吧我们女主那脑细胞还不是一般强,她在看到丧尸吃人的时候,还在一旁点评,“这技术还真不是一般的强,看来生化危机又有新突破,”茹风觉得其实做丧尸也不错,你看她饿的那些丧尸小弟马上去抓食物来孝敬她,她冷丧尸小弟也立马找东西来给他取暖,她一有危险丧尸宝宝第一个挡在她面前,反正只要她一有事情,丧尸宝宝都会为她解决,虽然他们找的吃的喝的都不会自己胃口,虽然他们不爱干净,不过都没有关系,茹风想既然你们认自己做大哥,那她便有着义务来改造他们,也是可怜的丧尸宝宝便天天吃的瓜果蔬菜,日日洗的是牛奶香薰浴,穿衣服打领带,只要人会的茹风便会交他们,于是丧尸宝宝的苦逼日子便开始的,茹风,她是尸中皇者,也是这场灾难的导火线,她本事好意救狗,但没想到那只狗还真应那句狼心狗肺,直接将她咬伤,于是茹风丧尸人生就此开始,茹风本来想就这样混吃等死过完自己的丧尸生活,但却突然出现一群美男,而且美男个个叫着喊着说要娶她,茹风这就奇怪的,以前她那些男友个个哭着喊着说要和自己分手,而现在却有人哭着喊着要娶她,看前面的美男为自己打的昏天暗地,但他们却不知道,早就有人走后门将茹风给拐走的
  • 易经 尚书

    易经 尚书

    易经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姬昌编著的《易经尚书》用现代白话对其进行了详尽而又明白的解说。《尚书》是古代的重要文献,西汉武帝时被列为儒家五经之一,是士子科举进身的必读之书。本书给供相关学者参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