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72600000016

第16章 联吴抗曹(4)

诸葛亮这番话,有明有暗,有虚有实,有正面分析,有当头棒喝,每一句话都拨动着孙权的心弦。首先诸葛亮并举孙权与刘备,说他们一个“据有江东”,一个“收兵汉南”,都是当代的第一流英雄人物。但如果把诸葛亮这些话仅仅理解为在夸赞二人,那就错了,实际上诸葛亮在向孙权暗示,孙刘联合是有基础的。此为诸葛亮谈话中的明与暗。接着,诸葛亮又指出了刘备失败的原因,是因为曹操吞并了其他一些割据势力,基本平定了北方,既壮大了力量,又少了后顾之忧,刘备力量与之相比过于弱小,无法与之抗衡。此为谈话中的正面分析。谈完刘备,该谈孙权了。诸葛亮为孙权指出了两条路:一条是与曹操断绝关系,以江东吴越之众与曹操抗衡。一条是放下兵器,收起铠甲,向曹操屈膝称臣。当然,诸葛亮的本意是只让孙权走第一条路,所以他指出的所谓两条路,前者为实,后者为虚;前者是正面的劝说,后者是反意激将。最后,诸葛亮一记当头棒喝,向孙权提出了警告:像您这样表面服从曹操,而内心却犹豫观望,情况如此紧急却仍不作决断,灾祸马上就要临头了!

诸葛亮这一番话,强烈地震撼着孙权的情感,也极大地刺激了孙权的自尊心。他毕竟是一个二十七岁的热血男儿,劝降的话他听了不少,但从来没有这样使人如坐针毡的尖锐表达。此刻他在想:给我指两条路,让我选?还是先看看你们的主公吧!他在当阳大败,飘零于江夏,其境况与我相比,简直异于天壤。为什么不给他两条路去选择呢?想到这里,孙权便反唇相讥,问道:“如果像您所说,那你们刘将军为什么不去投降曹操呢?”

诸葛亮料定孙权会有此问,便不慌不忙地回答说:“将军知道田横吧?他只不过是齐国这个诸侯国的一名壮士,都还能坚守大义宁死不受屈辱,而我们刘将军乃皇族后裔,英名盖世,众人仰慕,如水归大海,怎能受此之辱?他是个有高远志向的人,如果大事不成,那是天意如此,他自己是绝不会向曹操投降的。”

诸葛亮这样说,意在启迪和激励孙权。

果然,孙权勃然激动起来:“那我也不能拿着整个吴国以及十万雄兵,去受别人的控制。我的抗曹决心已定!我知道,除了刘将军,没有别的人敢于正面抗击曹操。不过,你们刚吃完败仗,怎能抵御曹操那样强大的敌人啊!”

尽管孙权语气激昂,诸葛亮却从中听出了孙权内心的傲慢与恐惧。孙权对与刘备结盟的态度是傲慢的,他虽口头上承认刘备的抗曹是坚决的,但实际却认为经过长坂失败,刘备已无力抗曹。要抗曹就得依附我孙权,因为我手里有十万大兵呵!孙权要把联盟关系变为依附关系,这一点,诸葛亮是体会到了。同时,诸葛亮也感到了孙权对曹操仍心有余悸。他知道,孙权号称的十万雄兵,是一个夸大了的数字。孙权究竟有多大家底,他自己最清楚,但有一点诸葛亮可以肯定,如果真的与曹操打起来,孙权恐怕连五万兵众也难以拿出。有时候,一个人内心的虚弱与恐惧,往往需要措词上的强硬与夸大来掩饰。

针对孙权的傲慢,诸葛亮说:“不错,我军是在当阳的长坂受到挫折,但抗曹的实力依然存在。现今,陆续归队的战士加上关羽的水军还有精锐甲兵一万人,刘琦招集的江夏郡战士也不下一万人。”诸葛亮说出的这两万多兵马,既是在介绍实力,也是要求平等联合的资本。

针对孙权对曹操的恐惧心理,诸葛亮列举了曹军的三大弱点:第一,“曹操之众,远来疲敝”,听说追击我军时,“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曹军远来疲敝,又违背了兵法的基本原则,已经播下了失败的种子。第二,曹操东下江东,必然要与我进行水战。而曹操兵马,多为北方人。“北方之人,不习水战”。第三,“荆州之民附曹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这肯定会影响曹军的士气和战斗力。

最后,诸葛亮正式向孙权提出联合的建议,并规划出这种联盟所将导致的后果。他说:“如今,您如果确实能派遣猛将统领数万雄兵,与我们刘将军同心协力,那么肯定能将曹操击败。曹操失败以后,肯定要退回北方,孙、刘的势力就会强盛,鼎足分立的形势就会形成。成败之机,就在今日!”

诸葛亮这番纵横捭阖、辞旨畅达的议论,使孙权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刺激,从未有过的清醒,从未有过的明白,从未有过的信心。

诸葛亮甘心追随刘备,以微弱的力量与强大的曹军交锋,即使只剩下一郡之地,仅存二万兵众,也不屈服于曹操。然而与孙权初见,便让他按兵束甲,北面降曹,孙权感到自尊心受到莫大刺激。

诸葛亮的一番宏论,使孙权从犹豫徘徊中猛醒。他清醒地认识到,要生存只有抗曹,犹豫是没有出路的,不是在犹豫中投降,就是在犹豫中灭亡。

诸葛亮的一番宏论,使孙权对敌我双方的优劣长短有如云开雾散般的明白。以前,他只看到自己兵微将寡的短处,没有看到吴越之众熟于水战的长处;只看到曹操兵多势盛的优势,没看到他面临许多困难的劣势。如今,他确有茅塞顿开,恍然大悟之感。

诸葛亮的江东之行,使孙权有了战胜曹操的信心。以前,他很怀疑刘备集团的力量,特别是长坂之败以后,孙权甚至对刘备有些轻视,所以,他对鲁肃建议的反应并不积极。如今见了诸葛亮,不仅那恢宏的议论,那卓越的见识,那精辟的分析使他折服,而且诸葛亮的风采、人格、气质也使他对刘备集团刮目相看。刘备识才、爱才、得才果然名不虚传,他手下人才济济,不也是一种实力的表现么!与他们携手联合,还怕打不败曹操吗?

孙权决定与刘备联合了。

诸葛亮的江东之行成功了。

诸葛亮的成功,在于他天才的外交能力;

诸葛亮的成功,在于他对时局正确的分析。

诸葛亮江东之行所取得的成果,是他“隆中对”第一步成功的实践。

诸葛亮这次出使江东,还见到了他阔别十五年的胞兄诸葛瑾。兄弟相见,说不尽的同胞之谊,道不完的别后思念。孙权见他们兄弟二人如此亲热,突然产生一个念头,通过诸葛瑾把他的弟弟留在江东该多好!于是,他找到诸葛瑾对他说:“卿与孔明同产,且弟随兄,于义为顺,何以不留孔明?孔明若留从卿者,孤当以书解玄德,意自随人耳。”对于自己的胞弟,诸葛瑾是再了解不过了,他知道这只是孙权的一厢情愿,弟弟对所选择的道路是不会改途易辙的。他连试一下的话都没说,径直替弟弟拒绝了。他说:“弟亮已失身于人,委质定分,义无二心。弟之不留,犹瑾之不往也。”

诸葛瑾说的没错,如果他真的找到诸葛亮,诸葛亮也会这样说的。

好像是在考验孙刘联盟是否牢固,又好像是在考验孙权的抗曹决心是否坚定,孙刘联盟刚建立不久,曹操咄咄逼人的气势就传到了江东。这一天,孙权接到了曹操派人送来的一封信,信中写道:

近者奉辞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这是一封逼降信,信中充满了恫吓之词。八十万水军纯系夸张,当时曹操南下兵力总共二十多万,其中还包括荆州降兵七八万人,哪来的“水军八十万众”?“会猎于吴”,意谓若不束手投降,曹军将把东吴作为猎场,把江东之人作为猎物。

当孙权把这封信交给众人看时,立刻在众臣中引起了强烈的震动。

张昭等人主张投降。他说:“曹公是豺虎之人,然而他却有汉朝丞相的名义,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不动就打出朝廷的招牌。现在我们抗拒他,于理反而不顺。再有,从将军的优势看,可以借以抗拒曹操的,就是长江了。今曹操得荆州,尽有其地。当初刘表所建水军,具有蒙冲舰、斗舰数以千计,曹操全部用来分布在长江沿线,再加上步兵,水陆俱下,长江天险已与我共有。敌我双方多寡的悬殊,简直不可相提并论。我以为,若为东吴大计考虑,不如迎降曹操。”

这时,周瑜已经从鄱阳回来,他听了张昭的言论,马上出来反驳:“不对。曹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是汉贼。将军以神武雄才,又倚仗父兄所创事业,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正当以此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何况曹操是来亲自送死,怎能说迎降的话呢?”

周瑜这一番话,说得那些主张投降的人面面相觑。接着,周瑜转向孙权,对他说:“将军,这件事我已经想过,假如现在曹操统治的北方已经安定,曹操没有内忧,能旷日持久,来争疆埸,而且能在水战方面有实力与我们一较胜负,那他还可以与我们交手,但现在完全不是这样。曹操此次用兵,有四点对他不利:第一,现在北方并不安定,再加上马超、韩遂尚在关西地区,这些都是曹操的后患。第二,曹操骑兵,长于野战,吴越水兵,善于水战。如今曹操来到江南,舍去战马,操起舟楫,此为以其之短,就我所长。第三,如今是冬季,天气寒冷,曹军战马缺少草料。第四,曹操驱赶中原将士长途跋涉于南方水乡,水土不服,必然要生病。这四点,都是用兵的大忌,而曹操是冒险而行之。将军擒拿曹操就在今日,请给我一支精兵,进住夏口,保证破曹!”

孙权听着,不住地点头。他联想起几天前诸葛亮对他分析曹兵的状况,与周瑜今天所说有很多地方是一致的,真是英雄所见略同。想到这里,孙权拔出佩刀,猛地向面前的奏案砍去,斩钉截铁地说:“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曹者,与此案同!”

张昭是东吴的老臣,周瑜是孙权兄孙策的挚友和妻妹夫,鲁肃把周瑜从鄱阳召回,对于驳斥张昭迎降主张,坚定孙权的抗曹决心是非常高明的一着。当天晚上,周瑜又拜谒了孙权,对他说:“那些人只是见了曹操的书信,听说他有水步之军八十万,就被吓住了,也不想想是真是假,便主张迎降,很没有意义。按实际计算一下,曹操所率的中原士兵,不过十五六万,且其军已久疲。他所得的荆州之兵,最多也就七八万,并且都怀有二心。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人数虽多,甚不足畏。如果给我五万精兵,就能制服它。望将军勿虑。”孙权听了非常高兴,抚着周瑜的肩说:

公瑾(周瑜字),卿言至此,甚合孤心。子布(张昭字)、文表(秦松字)诸人,各顾妻子,挟持私虑,深失所望,独卿与子敬(鲁肃字)与孤同耳,此天以卿二人赞孤也。五万兵难卒合,已选三万人,船粮战具俱办,卿与子敬、程公(即程普)便在前发,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为卿后援。卿能办之者诚决,邂逅不如意,便还就孤,孤当与孟德(曹操字)决之。

君臣夜见,决策已定。不久,孙权正式任命周瑜为左都督,程普为右都督,鲁肃为赞军校尉,率三万水军,与诸葛亮一起溯江西上,与樊口的刘备之军会合。

赤壁大战的帷幕徐徐拉开。

胜利,就像一坛陈年醇酒,它可以使人心旷神怡,也可以使人神迷智昏。究竟是心旷神怡,还是神迷智昏,就看饮酒人的酒力如何了。

近十年来,曹操讨黄巾、打徐州、诛吕布、破袁绍、斩袁谭、征乌丸,一杯又一杯地畅饮着胜利这坛醇酒。他的心态由清而蒙、由蒙而飘、由飘而乱、由乱而昏。当他品尝着占领荆州这杯胜利之酒时,他真的醉了。

早在占领江陵之初,曹操就得到刘备吃败仗后,带领人马东奔孙吴的消息。当时曹操集团内很多人都认为,孙权慑于我军的威力,必定不敢收留刘备,一定会将他杀了。唯独谋士程昱与众人看法不同。他说:“孙权刚刚即位,还未建立起足够的威望。而曹公无敌于天下,占领荆州,威震东吴。孙权虽然有谋,但独当我军亦不可能。刘备有英名,手下的关羽、张飞皆是可敌万人的猛将,孙权必定会利用他们与我对抗。等到孙权想杀刘备时,刘备已利用孙权站稳脚跟,已经不可能了。”

毫无疑问,程昱是曹操集团中头脑比较清醒的人。曹操本当通过程昱这番话引起对孙刘联盟可能的重视。然而此时曹操并没把刘备、孙权放在眼里,他满以为只要一纸书信,就可以让孙权杀掉刘备,邀功请降。曹操这次却打错了算盘,看错了人。孙权不是刘琮,周瑜、鲁肃也不是傅巽、蒯越!一纸逼降信,仿佛没有送到孙权手里,而是沉到了滔滔江底。曹操万万没有料到,竟敢有人对他如此藐视。他要动真的了!

就在他准备万船齐发,顺江东下时,谋士贾诩也劝道:“明公昔破袁氏,今收汉南,威名远着,军势既大;若乘旧楚之饶,以飨吏士,抚安百姓,使安土乐业,则可不劳众而江东稽服矣。”

不能否认,从长远的观点来看,贾诩的话有一定道理。但在曹操看来,不灭吴国,天下何以得安?不劳兵众,吴国何以稽服?更何况曹操自信,他在荆州这两三个月的准备,已有足够的把握平定江东了。

建安十三年(208)冬,曹操亲率二十余万大军从江陵顺江东下,讨伐吴国。周瑜率吴国水军三万溯江西上迎敌,刘备、关羽、张飞亲率精兵二千随周瑜西上。双方在赤壁(今湖北蒲圻西北)相遇。正如诸葛亮、周瑜等所预料的那样,曹操的水军主要是荆州降兵,是狐疑之众,而曹操从北方带来的兵众,由于水土不服,开始流行疾疫。这大大影响了曹军的战斗力。初次交战,曹军便吃了败仗,退到江北的乌林,与孙刘联军隔江对峙。

曹操此次征伐,也想像兵临襄阳那样速战速决。但是,此次征伐情况与征荆州完全不同。曹操征荆州,兵势如强弩初起,锐气正盛,而对手却软弱无力,不战而降。此次征江东,因出征日久,军中疾疫初起,兵势已进入“再而衰”阶段,而对手却是坚决抵抗且战斗力颇强的孙刘联军。曹操敏锐地察觉到,速战速决是不可能的。他退到江北乌林,出于两方面的战略考虑:一方面屯兵乌林,对部队进行修整,以制止疾疫,恢复锐气;另一方面,借对峙之局势以等待、寻找破敌的战机。曹操是个军事家,他很善于在对峙的僵局中发现和利用破敌机会。想当初官渡之战,曹操就是这样做的。如今的军事对峙,对曹操来说比官渡对峙时更加有利,无论是人数,还是军力,曹军比起孙刘联军都占绝对优势,因此曹军具有打破对峙僵局出击孙刘联军的主动权。

对峙时间越长,越有利于曹军进行修整,恢复锐气,越不利于孙刘联军取胜。这一点,孙刘联军中的许多人已经明白。周瑜部将黄盖经过侦察,发现曹操停泊在长江北岸的船舰,全都首尾相接,连在一起。于是,黄盖便向周瑜建议说:“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周瑜十分赞成黄盖的火攻计谋,于是,二人进一步周密策划了火攻的具体方案。

为了接近曹军战船,以实施火攻计划,黄盖首先派人给曹操送去一封诈降信,信中写道:

盖受孙氏厚恩,常为将帅,见遇不薄。然顾天下事有大势,用江东六郡山越之人,以当中国百万之中,众寡不敌,海内所共见也。东方将吏,无有愚智,皆知其不可,惟周瑜、鲁肃偏怀浅戆,意未解耳。今日归命,是其实计。瑜所督领,自易摧破。交锋之日,盖为前部,当因事变化,效命在近。

同类推荐
  • 民国那些教育家

    民国那些教育家

    书稿详细介绍了六位教育家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并适时地与今天的教育做对比,都认为教育的宗旨是人格的培养,对我们反思教育的功能,都非常爱国又非常重视西方现代教育理论的引进,探讨教师的作用,明确家长的职责,他们是傅斯年、潘光旦、陶行知、叶圣陶、陈鹤琴及舒新城。他们都经历五四新文化的洗礼,寻找教育的出路提供了很好的借鉴。都反对知识的灌输和现代科举制度…… 作者在掌握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本书介绍了20世纪上半叶对中国教育有过重要影响的六位教育家,以通俗易懂、明白流畅的笔触对近现代教育所做的一次探讨
  • 大汉天威:刘邦的草根哲学

    大汉天威:刘邦的草根哲学

    汉高祖刘邦以一介布衣提三尽宝剑崛起于乱世,南征北战,东伐西讨,席卷天下。其间艰苦卓绝难以尽说,其中成败成失耐人寻味。《大汉天威:刘邦的草根哲学》对刘邦的权谋与智慧的评说。
  • 仓央嘉措诗传

    仓央嘉措诗传

    所谓四大皆空,业已被仓央嘉措的诗歌一句一句地清算完毕。很多人都翻译过仓央嘉措的诗歌,一览无遗之际,译者从未敞开胸襟妄加臧否,只是在融会贯通之后别开生面。对于读者而言,那就仁者智者各随其便了。
  • 鬼谷子纵横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鬼谷子纵横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最具影响力的政坛伟人(下)

    最具影响力的政坛伟人(下)

    作家是生活造就的,作家又创作了文学。正如高尔基所说:“作家是一支笛子,生活里的种种智慧一通过它就变成音韵和谐的曲调了……作家也是时代精神手中的一支笔,一支由某位圣贤用来撰写艺术史册的笔……”因此,作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是社会生活的雕塑师。文学作品是作家根据一定的立场、观点、社会理想和审美观念,从社会生活中选取一定的材料,经过提炼加工而后创作出来的。它既包含客观的现实生活,也包含作家主观的思想感情,因此,文学作品通过相应的表现形式,具有很强的承载性,这就是作品的具体内容。
热门推荐
  • 逆天废材三小姐:尊王戏狂妃

    逆天废材三小姐:尊王戏狂妃

    她,赏金猎人排行榜稳居NO.3唯一女杀手,穿越成为同名同姓的季家废物三小姐。世人皆知她是草包废物。孰料再次睁眼,风华无双,霸气狂妄嚣张,传言有误,不可信。他,是炎川大陆尊贵无比,妖孽无双的殿下,睥睨、狂肆、华丽、冷艳。某天,历练中遭遇伏击,妖孽殿下邪魅一笑:爱妃,上,还是跑?某面瘫腹黑女看着一地的高级魔兽魔核,笑得纯洁无比:殿下,你上,我跑!他曾用十世轮回护她一世周全,助她归位;而她自毁修为,抵他十世轮回之苦,等他回归。谁爱得更深,且看下文分解……【双强爽文,欢迎入坑。】
  • 天下为聘:盛宠嚣张妃

    天下为聘:盛宠嚣张妃

    本文女强宠文,一对一,她是现代神偷,一朝穿越,却成了被送上祭台的祭品?废物?只能去死?她要让这帮孙子知道,什么是高智商人种,什么叫霸气侧漏!把她祭水神?对不起,水神被她收了,现在是她跟班小弟。封她太子侧妃?擦,正妃她也不稀罕!让那太子思想有多远就给姐滚多远!不过,谁能告诉她,这到底是个什么世界?她不过就捡了把破烂匕首,为什么一到晚上就变萌正太钻她被窝?还有,那个病秧子美男宫主,他到底有什么本事让整个大陆的百姓敬他如神明?她不过劫持他一回,他便紧跟着她,向她逼婚,美其名曰给她面子。她不要这面子行不行?
  • 怀孕必须注意的365个细节

    怀孕必须注意的365个细节

    情绪是人的反应性心理活动的表现。从性质上说,它可以分为积极的、消极的或不确定的三种状态。这三种状态的形成,与一个人的期望值和实现值之间所表现的关系有着密切联系。比如,有一对夫妇,希望很快地顺利怀孕,但由于某种原因未能如愿,就有可能导致消极的或不确定的情绪状态产生;相反,如果这对夫妇持坦荡、乐观的态度,即使没有及时怀孕,也仍然会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
  • 走失在时空里的恋人

    走失在时空里的恋人

    有没有搞错?身为学生会长的她——平果果,竟然在新学期的招生会上,倒霉地摔进了下水道!是巧合还是意外?她不仅遇到了衣着奇怪的美男子,还误入中国风浓郁的奇异小店。这里,不仅有会说话的兔子,还有拿着钢叉的黑猪……但,最让平果果错愕的是,那位美男子竟然送了一个奇怪的美少年给她!
  • 纨绔凰妃:嫡女不承宠

    纨绔凰妃:嫡女不承宠

    眼神纯澈如水,如婴儿初生。这样的眼睛里,到底藏着什么样的心机?她说,我们相守的时候不相爱,相爱的时候却不能相守。既然注定有缘无分,但愿来生不要在遇见你,不会再爱上你。他看着她的眼睛,什么也看不见,看不透。本是富贵的丞相之女,却流落在外。等到习惯了外边的自由自在,一道圣旨,让她返回京城。她成了王妃,成了皇后,成了世间最尊贵的女人。可她不快乐,因为没有自由。可她很满足,因为在他身边。到了最后,她却发现,一切的一切都不过是他的阴谋......她的荣耀,她的凄惨,都在他的掌握中......
  • 在他怀里撒个娇

    在他怀里撒个娇

    寒月新文:《天才医女:懒妃狠绝色》希望大家继续支持,谢谢大家!【本文略虐,入坑慎重】为救哥哥她被迫与他结婚,新婚夜,他说:“我不是柳下惠,做不到不碰你。”从此她成为他的私养娇妻,他冷酷、霸道、势力滔天,逼走哥哥,迫她怀孕,却在她怀孕三个月时,带着其他女人回来,而那个女人已有孕五个月。她悲愤交加撂下一句:“渣男,姐不侍侯了。”便消失的无影无踪,他邪邪一笑:“女人,在我没玩腻之前,你想往哪里跑。”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邻班有帅哥:繁星似海

    邻班有帅哥:繁星似海

    曾经是“繁星的骄傲”的师情因为爱上同样是“繁星”里熠熠夺目的介海聪而开始隐藏自己的光芒,继而先后换上自虐症和自闭症。为了不让家人和朋友担心,她离开家并和以前“繁星”里的朋友断绝来往,一个人来到了现在的学校,偶然遇见了为了她来到这个学校的高中时邻班的帅哥——樊京,心怀愧疚的她不忍直接拒绝便偶尔与其来往,不久痴情于“繁星的骄傲”的韦盛便找上了门,为她离家出走多年的介海聪也有了下落......介天威变态的教子计划,情敌们的迫害,周毅的复仇,龙影的默默付出使她开始一点点地苏醒......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腹黑王爷下油锅:浴火狂妃

    腹黑王爷下油锅:浴火狂妃

    大胤国风流成性的七皇子成婚,婚撵内绑着当红花魁云纤纤,新娘却不知所踪,只余浓墨狂书:“七殿下床技高超,贱妾不才,不敢领教,献上尤物一枚,仅以此谢罪。”往来宾客皆目瞪口呆,唯有高堂之上左拥右抱的七皇子依旧淡然,捏着手中书信,双瞳幽深似海,嘴角却微微敛起一抹宠溺的笑。◆◆◆◆◆◆叶蓝荞,大胤首富之女,儿时流落青楼,登台接客之日被父亲寻回,从此嫡母欺辱、姊妹打压。她敛去光芒,只求安心度日,却不料因家族宝藏卷入皇室联姻,对象还是恶名远播的七皇子!本以为投其所好,献上美人就可以逃过一劫,却不想还是误入了恶魔的眼。◆◆◆◆◆◆轩辕谌,大胤国七皇子,因风流纨绔,百花丛中笑,人称花谌。母后被害,宁贵妃执掌后宫,朝中权臣结党营私,奸臣当道,为保皇族基业,他敛去风华,荒唐度日,只盼有朝一日怒指风云,重掌江山!原以为他早已足够淡然,可以小心翼翼地收起所有喜怒哀乐,偏偏有那么一个女人,像上瘾毒药,总叫他欲罢不能。天下女人皆赞叹他的俊美,迷恋他的多情,唯有她,占了他正妃的头衔,心里头却时时惦念着别的男人……嫁他之前,她逃婚、献花魁;嫁他之后,她殷勤为他纳妾,自己却跟外面的男人藕断丝连,甚至还要休夫!终于有那么一夜,他醉酒而归,摸索着她紧闭的房门,一脚踹开了门锁,将她温香软玉般的身子摁在怀里,压上床榻,猩红着眸子怒斥道:“叶蓝荞!你别太过分!你是本王的妃!伺候本王是你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