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64500000007

第7章 唐朝历史大事详解(6)

唐分西突厥地置昆陵、廻池二都护府。昆陵都护府居碎叶川东,任阿史那弥射为昆陵都护、兴昔亡可汗,统率五咄陆部。迪池都护府居碎叶川西,任阿史那步真为迪池都护、继往绝可汗,统率五弩失毕部。各部落酋长,按其部落大小,资望高下,授刺史以下官。其所役属诸国皆置州府,西尽波斯,并隶安西都护府,西突厥领土全部归唐所有。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分安西都护府置北庭都护府,治所在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统率昆陵、漾池两都护府,与安西都护府分掌天山南、北两路。北庭都护府辖境东起今阿尔泰山西达今咸海(一说今里海)。

注释

①《旧唐书》卷一九四下《突厥传》。

②《资治通鉴》唐高宗显庆二年。

③《资治通鉴》唐高宗显庆三年。

唐控西域

唐初西域处于西突厥控制之下,唐朝要战胜西突厥,解除西北边区的威胁,确保“丝绸之路”的畅通,必须取得西域,即所谓“断匈奴右臂”。贞观二年(628)西突厥统叶护可汗为其伯父所杀,引起内乱,西域震动。

贞观四年(630)西突厥属地伊吾城(今新疆哈密)主举所属七城内附,并亲自入朝长安。唐太宗于其地置西伊州,作为经营西域的第一个据点。

第二步是灭高昌。隋唐之际,西域主要有高昌、焉耆、龟兹、于阗、疏勒等五个王国,天山以北是西突厥人生活地区。高昌国(今新疆鄯善、吐鲁番两县地)是中原王朝通向天山南北路的出口,古代中西交通的要道。国王麴氏原为兰州汉人,北魏景明元年(500)被推为王,故高昌在政治、文化各方面都模仿和学习中原王朝,经济、文化水平较高。“厥(其)土良沃,谷麦岁再熟,有葡萄酒,宜五果,有草名白叠(棉花),国人采其花,织以为布。有文字,知书计”①。人口三万七千余,有兵一万余人。

唐高祖武德二年(619),高昌王麴伯雅遣使人贡,贞观四年(630)高昌王麴文泰入朝长安,太宗对他赠赐甚厚。高昌除贡献拂蒜狗、玄狐裘等方物外,“西域诸国所有动静,辄以奏闻”,双方关系协洽。时西域通内地之碛路已于隋末闭塞,西域商贾皆道经高昌,贞观六年(632)焉耆王突骑支请复开碛路以便往来,太宗许之。高昌王麴文泰闻之大怒,遣兵大掠焉酋,与西突厥乙毗陆可汗结盟,共同“遏绝西域商贾”,阻隔西域诸国与唐通商,对途经高昌的西域入唐贡使,任意拘留,抢掠贡品。并侵扰唐的伊州,扣留逃出西突厥取道高昌南返的汉人,傲慢唐使,挑拨薛延陀与唐的关系。

贞观十三年(639),太宗征麴文泰入朝,文泰称疾不至,于是决定出兵平定高昌。“时公卿近臣,皆以行经沙碛,万里用兵,恐难得志,又界居绝域,纵得之,不可以守,竞以为谏”②。太宗力排众议,十二月命吏部尚书侯君集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率薛万均及契芯何力部步骑数万以击高昌。贞观十四年(640)麴文泰闻唐出兵,谓其国人曰:“唐去我七千里,沙碛居其二千里,地无水草,寒风如刀,热风如烧,安能致大军乎!往吾入朝,见秦、陇之北,城邑萧条,非得有隋之比。今来伐我,发兵多则粮运不给;三万以下吾力能制之。当以逸待劳,坐收其弊。若顿兵城下,不过二十日,食尽必走,然后从而虏之。何足忧也!”但出其意料,唐军很快兵临碛口,麴文泰忧惧不知所为,随即惊吓发病而死,子麴智盛继位。时高昌童谣云:“高昌兵马如霜雪,汉家兵马如日月。日月照霜雪,回首自消灭。”③八月唐军至田城(即田地城,今新疆鄯善西南鲁克沁),晓谕不下,攻半日而克,虏男女七千余口。大军直趋其都城高昌城(今新疆吐鲁番东哈拉和卓堡西南),击败高昌军,直抵其城下。麴智盛力图固守,侯君集命填堑攻城,以撞车毁其城堞,炮车(《旧唐书·西戎传》作抛车,四轮,可抛石)抛石,飞石如雨,又作巢车,高十丈,可俯瞰城中。城中大惧。初,麴文泰与西突厥乙毗咄陆可汗相约,有急相助,如唐兵至,“共为表里”。侯君集出兵,乙毗咄陆遣其叶护屯兵可汁浮图城(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北),声援高昌。及唐军至,可汗畏惧,西走千余里,叶护以城降唐。麴智盛援绝计穷,开门出降。侯君集分兵略地,全部收回三州五县二十二城,东西八百里,南北五百里,户八千四十六,口三万七千七百。

平定高昌以后,唐太宗欲将其地置为州县。魏征等认为若置为州县,则常需千人镇守,遣兵远戍,轮番更代,往来奔走,徒耗钱财,不能从中得“撮粟尺帛”之利。应援东突厥之例,抚其百姓,存其社稷,立其子孙,长为藩翰。太宗不从,以其地置西州(治所在高昌城),并置安西都护府于交河城(在今新疆吐鲁番西北),留兵镇守,以可汗浮图城置庭州(治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北破城子),侯君集虏高昌王及其群臣而还。“于是唐地东极于海,西至焉耆,南尽林邑,北抵大漠,皆为州县。凡东西九千五百一十里,南北一万九百一十八里”④。

第三步是灭焉耆。焉耆国(国都在今新疆焉耆西南四十里城市附近)“东接高昌,西邻龟兹……典王姓龙氏,名突骑支,胜兵二千余人,常役属于西突厥。其地良沃,多葡萄,颇有鱼盐之利”⑤。有户四千余,从事农牧,贞观初年焉耆王突骑支曾遣使于唐,贡献方物,并获准开通大碛商路,因而遭高昌袭掠。侯君集进攻高昌时,焉耆请为声援,高昌灭后,唐太宗诏以高昌所掠焉耆七百人还焉耆王。高昌既灭,西突厥笼络焉耆,其大臣屈利啜为其弟娶焉耆王突骑支女,与焉耆结为姻亲,互为唇齿,抗拒唐朝。贞观十八年(644)唐以安西都护郭孝恪为西州道行军总管,率步骑三千击焉耆。焉耆城四周环水,恃险而不设备,唐军倍道兼行,夜至城下,将士浮水而渡,至晓登城,俘其王突骑支,留王弟粟婆准摄国事而还。不久于其地置焉耆都督府。郭孝恪锁突骑支至洛阳,赦其罪,后太宗葬昭陵,刻突骑支石像列于陵前。

第四步是灭龟兹。龟兹国(在今新疆库车县一带)在焉耆之西,“有城郭屋宇,耕田畜牧为业”,“学胡书及婆罗门书、算计之事,尤重佛法”,“有良马、封牛(一种高背的大牛),饶葡萄酒”。矿产丰富,是我国最早用煤冶铁的地区之一。

古代龙船唐高祖即位,龟兹遣使来朝,贞观四年(630)又遣使献马,太宗赠赐甚厚,自此每岁朝贡不绝。后臣服于西突厥,唐灭焉耆时,龟兹曾遣兵援焉耆王突骑支,至诃黎布失毕即位,断绝朝贡侵扰邻国,在西突厥乙毗咄陆可汗控制下,与唐为敌。贞观二十一年(647)十二月以阿史那社尔为昆丘行军大总管,契芯何力为副总管,与安西都护郭孝恪等率唐兵及铁勒、突厥等兵合十余万击龟兹。贞观二十二年(648)九月,阿史那社尔率军先破西突厥处月、处密二部,十月,引兵自焉耆之西趋龟兹北境,五道进军。龟兹大震,守将多弃城逃走。龟兹王诃利布失毕与其相那利率兵五万拒战,大败,逐北八十里。布失毕走保都城,阿史那社尔攻克之,由安西都护郭孝恪驻守。布失毕轻骑西走,保拨换城(故址即今新疆阿克苏),社尔攻四十日,拔拨换城,擒布失毕。其相那利逃走,引西突厥兵反扑袭都城,郭孝恪守备不严,于激战中阵亡,唐军力战,那利兵败被俘。阿史那社尔乘胜连下五大城,遣使前往各城晓示祸福,“降者七十余城,宣谕威信,莫不欢服”⑥。唐灭龟兹,西域大震,各族首领纷纷摆脱西突厥的统治,服属于唐,贡使往还,通商不绝。于阗(在今新疆和田一带)王伏阁信闻阿史那社尔灭龟兹,遣使送骆驼三百峰以劳军。西突厥慑于唐军威力,亦“争馈驼马军粮”。阿史那社尔立龟兹王布失比之弟叶护为龟兹王,勒石记功而还。

唐政府为加强对西域地区的管理,设置龟兹、焉耆、于阗、疏勒四个军镇,统属于安西都护府,称为“安西四镇”。高宗显庆三年(658)正月,龟兹大将羯猎颠,抗拒唐朝,遣杨胄率兵大破之,擒羯猎颠及其党与,尽诛之。以其地为龟兹都督府,立布失毕之子素稽为龟兹王兼都督。五月,徙安西都护府于龟兹⑦。

高宗咸亨元年(670)四月,吐蕃陷西域十八州,又与于阗袭陷龟兹拨换城,高宗下令罢龟兹、于阗、焉耆、疏勘四镇⑧。

高宗调露元年(679),西突厥连合吐蕃侵逼安西,吏部侍郎裴行俭乘送波斯质子归国之便,途经西州,“召四镇诸胡酋长”⑨以畋猎为名倍道西进,猝至西突厥部落,擒其可汗阿史那都支及其别帅李遮匐而归,留副使王方翼于安西,使筑碎叶城(故址在前苏联吉尔吉斯北部托克马克附近),“乃以碎叶、龟兹、于阗、疏勒为四镇(元龟九六七)。此为四镇再置之颠未。与前异者用碎叶代焉耆”⑩。至此,碎叶始为四镇之一。高宗永隆元年(680)七月,吐蕃陷龟兹、疏勒等四镇,“会东突厥离唐独立,北方多难,无暇西顾,武后垂拱二年(686)又弃安西(全唐文一六五员半千文)。武后长寿元年(692),西州都督唐休璟请复取龟兹、于阗、疏勒、碎叶四镇,命王孝杰、阿史那忠节率兵击吐番,大败之,复取四镇,置安西都护府于龟兹,发兵戍之。是为四镇之三置。是时四镇仍有碎叶而无焉耆。武后圣历二年(699),西突厥突骑施(突骑施为西突厥十箭之一)首领乌质勒移衙碎叶,其子娑葛继立,攻陷安西,四镇路绝。唐赦其罪,册为十四姓可汗,赐名守忠。守忠死,部将苏禄为酋长。玄宗开元七年(719),册拜突骑施苏禄为忠顺可汗。忠顺可汗“请居碎叶,因改以焉耆备四镇(新书二二一上),此为四镇最末次之改制”,已有焉耆而无碎叶。玄宗天宝元年(742)时,“羁縻之州八百,置十节度、经略使以备边。安西节度抚宁西域,统龟兹、焉耆、于阗、疏勒四镇,治龟兹城,兵二万四千”,显然其时四镇仍有焉耆而无碎叶。

唐德宗贞元六年(790)时,安西北庭为吐蕃所隔,皆假道回鹘始能入奏长安。五月,吐蕃急攻北庭,北庭人苦于回鹘需索无厌,与西突厥别部沙陀酋长朱邪尽忠皆降于吐蕃,节度使杨袭古率二千人奔西州,为回鹘所杀。北庭既陷,安西路绝,莫知存亡,四镇遂废。

注释

①②《旧唐书》卷一九八《高昌传》。

③《册府元龟》卷一○○○《外臣部》《灭亡》。

④《资殆通鉴》唐太宗贞观十四年。

⑤《旧唐书》卷一九八《焉耆国传》。

⑥《新唐书·阿史那社尔传》《资治通鉴》作七百余城,今从《新唐书》。

⑦《资治通鉴》唐高宗显庆三年。

⑧《资治通鉴》唐高宗成亨元年。

⑨《资治通鉴》唐高宗调露元年原注:四镇:龟兹、毗沙、焉耆、疏勒四都督府也。

⑩岑仲勉《隋唐史》上册254页,中华书局1982年新版。

《资治通鉴》唐则天后长寿元年。

逗涔仲勉《隋唐史》上册259页。

《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元年。

唐复辽东

唐初,朝鲜半岛仍为高丽、新罗、百济三国鼎立。北部为高丽,南部东为新罗,西为百济。三国皆遣使与唐往来,武德五年(622)唐高祖赐书高丽王高建武,使其遣还隋末战士流亡于高丽者;亦令各州县索流亡之高丽人,遣其归国。高丽遣还中国流亡人口近万人。武德七年(624),唐遣使册高建武为辽东郡王、高丽王,以百济王扶余璋为带方郡王,新罗王金真平为乐浪郡王。三国互相攻击,唐遣使谕止。时唐朝正巩固内部,无暇他顾,唐高祖无意用兵朝鲜半岛,故说:“何必令其称臣以自尊大。”①贞观五年(631),唐太宗遣使去高丽,毁高丽用隋战亡士卒尸骸所筑的京观,收葬战亡骸骨并致祭奠。高丽惧,自扶余城(故址在今吉林四平)西南行至海修筑长城一千余里,以资防御。贞观十六年(642)高丽东部大人泉盖苏文②杀高丽大臣百余人,又杀国王高建武,立建武弟之子高藏为王,自任莫离支(犹唐之兵部尚书兼中书令),专擅国政。唐遣使册高丽主高藏为上柱国、辽东郡王、高丽王。贞观十七年(643)百济攻取新罗四十余城,又与高丽连兵,谋断绝新罗入朝之路。新罗遣使求援,唐太宗遣相里玄奖出使高丽,谕以各自收兵,勿攻新罗,否则唐将出兵攻讨。泉盖苏文却说:“高丽、新罗,怨隙已久。往者隋室相侵,新罗乘衅夺高丽五百里之地,城邑新罗皆据有之。自非反地还城,此兵恐未能已。”③玄奖说:“既往之事,焉可追论。至于辽东诸城,本皆中国郡县(辽东,战国燕置郡,辖境相当今辽宁大凌河以东,汉魏皆为郡县,十六国后燕末地入高勾丽,中国尚且不言,高丽岂得必求故地。”④泉盖苏文不听,唐太宗闻之曰:“盖苏文弑其君,贼其大臣,残虐其民,今又违我诏命,侵暴邻国,不可以不讨。”⑤时唐已灭东突厥,吐谷浑、高昌、焉耆等亦相继内属,西突厥在西域势力也已大为衰落,西北边疆渐趋稳定,国内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发展,唐太宗开始着手解决辽东问题,转而东向进攻高丽。泉盖苏文违命与新罗求援,使其获得出兵的时机与借口。贞观十八年(644),决定亲征高丽。群臣多上书劝阻,褚遂良建议派二、三猛将率兵四、五万,即可成事,不必亲征。太宗不听,并对侍臣说:“辽东本中国之地,隋氏四出师而不能得。朕今东征,欲为中国报子弟之仇,高丽雪君父之耻耳。且方隅大定,惟此未平,故及朕之未老,用士大夫余力以取之。”⑥是年七月遣将作大匠阎立德等往洪州(治今江西南昌)、饶州(治今江西波阳)、江州(治今江西九江)造船四百艘,以供运输军粮。以太常卿韦挺为馈运使,转运粮饷,自河北诸州皆受其节度。命太仆少卿肖锐运河南诸州粮入海,作进攻辽东的准备。前宜州刺史郑元惠,已年老致仕,太宗以其曾从隋炀帝攻高丽,特召而问之。对日:“辽东道远,粮运艰阻,东夷善守城,攻之不可猝下。”简短数语,道出双方的长短和战争的前途。惜太宗对此未作认真考虑,只说是今非昔比,仍然大举出兵。十一月以刑部尚书张亮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率江淮等地劲旅四万,长安、洛阳募士三千,战舰五百艘自莱州(今山东掖县)渡海趋平壤;以李世勣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率步骑六万及部分西北胡兵趋辽东,水陆两军并进合击。又令新罗、百济、奚、契丹配合唐军分路击高丽。贞观十九年(645)二月,太宗亲率诸军自洛阳出发至前线督战。四月李世勣军渡辽水,高丽大骇,城邑皆闭门自守。李世勣、李道宗攻克盖牟城(在辽东城,即今辽宁辽阳东北)⑦俘获两万余人,粮十余万石。以其地为盖州。五月,张亮率舟师拔卑沙城(在今辽宁金县东大黑山),获男女八千口,兵抵鸭绿水。唐水陆两军皆获战果。李世勣军至辽东城(今辽宁辽阳)下,高丽步骑四万救辽东,李世勣、李道宗,引兵大败之,斩首千余级。时太宗率兵渡辽水,撤桥以示决心。李世勣攻辽东城,昼夜不息,太宗引精兵与其会师城下,围城数百重,喊声震天地。唐军因风纵火。焚其城楼,火延城中。将士登城,守军力战不敌,辽东遂下。杀万余人,得降兵万余人,男女四万口,以其城为辽州。继而进军自岩城(在今辽宁辽阳东北),右卫大将军李思摩中弩矢,太宗亲为吮血,将军契苾何力中槊,裹伤力战大破高丽兵。六月,白岩城降,得男女万余口,以其城为岩州。

同类推荐
  • 血腥的盛唐5:盛极而衰,安史之乱

    血腥的盛唐5:盛极而衰,安史之乱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本书,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角们:李渊、李世民、武则天、杨贵妃、唐明皇、李白、安禄山、黄巢……帝王将相,轮番上阵,诗人草寇,粉墨登场,紧锣密鼓,不容喘息,连演数场好戏:一场比一场令人血脉贲张!一场比一场起伏跌宕!一场比一场充满血腥和阴谋!
  • 巅峰权臣

    巅峰权臣

    周世平,小公务员,犯错弃世,穿越来到大周朝,凭借着过人的认知,特殊的运气,纵横四方,且看他掌握权柄,辅佐皇室、振兴家族、对抗世家、统一中原,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博弈,直至巅峰。权臣是什么,上可以挟天子令诸侯,下可以护全家人,享受荣华富贵,醉卧美人膝,醒掌杀人权,快意人生,谁人不羡慕。
  • 辛亥:摇晃的中国

    辛亥:摇晃的中国

    一场低烈度的革命,一个大变局的中国。本书化繁为简,以老辣笔法,全景勾勒晚清民国大班底,追踪这场中国内部的革命,呈现革命的创世记与诸神谱,讲述对我们有特殊价值的一种重要真相。尚武中国,丛林之争,枪杆与笔杆,暗杀与炸弹,造反与经济,革命与保皇,立宪与新政,科举与学堂,里里外外,再现原态。 真相,总在历史最深处。
  • 最秦

    最秦

    赳赳老秦,舍我其谁?他还是胡亥,只不过不是那个教着历史课,没事儿上上网的闲散老师,而成了这个末世帝国的皇帝,千古第一昏君胡亥。是胡亥又不是胡亥的他,决定挽救这个濒临灭亡的时代,与赵高斗智斗勇,重用蒙氏家族,大胆启用新人,与刘邦、项羽逐鹿中原。大秦老臣泪流满面,我大秦终于看到希望!大秦甲士群:215208375唠嗑,聊天,说话,O(∩_∩)O哈哈~
  • 惊天暴动

    惊天暴动

    一条活鱼摆在面前不同的厨师可以弄出不同的味道,同样一个重大的历史题材,由于作者选材角度、语言风格的不同,其艺术效果也就不一样。天国史料浩如烟海,各种各样的记载名目繁多,单纯去看那些资料会感到头疼。如何形象地再现那段历史,较为真实合理的刻画人物和事件,是我几十年的追求。
热门推荐
  • 豪门暖婚之名模娇妻

    豪门暖婚之名模娇妻

    【其实】所有的天长地久,都源于见色起意。但这是一个暖心萌爱的故事,更是一个女模特自强不息的励志成长史。【人物】——男女主身心干净、100%宠文翟墨:C&R总裁商业奇才,S市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莫小北:T台模特,摸爬打滚一年,依旧名不见经传。【简介】翟墨对莫小北说:你走我为你定制的show,跟我一起站在T台中央,让众人感叹我们是天生一对。T台下,翟墨对莫小北说:我想脱掉你身上的衣服,包括你戴的这张假面。我的女神,你已伪装太久!这一上一下,说的便是,腹黑总裁与顶级女模间不得不说的JQ……要吃肉?有四宝:左三从,右四德,夫纲在脚下,老婆在心头!潜规则?陷害?绯闻?黑幕?怕什么!只要HOLD得住,你就是女神!【情节一】“过来!”翟墨一脸正色。“有什么事,你说吧,我耳朵没问题,在这里也能听清楚!”莫小北目测了一下距离。“那我过去!因为我要办的事,这个距离我没办法办!”莫小北看着那靠近的身影,赶紧往后退,“有什么事就好好说,别动手动脚!”“这事儿,不动脚还可以,但是不动手……却没办法办到!”……………………H…………………………——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收藏拭目以待——
  • 两个人的寂寞

    两个人的寂寞

    只需要彼此祝福吧,再也不要见面,再也不要联系,再也不要去介入对方的幸福。不伤害你,不伤害自己,更不要再去伤害其他人。两颗心,就那么一直凉下去凉下去,彼此相依,再也感觉不到温暖。谁曾想像过到最后能给与对方的竟然是这样的结局。两副柔弱的肩膀,加在一起仍然承受不住现实的爱情,爱就如此不堪承受生命之重。
  • 误嫁妖魅王爷(全本)

    误嫁妖魅王爷(全本)

    推荐璇的新文《凤凰烙:泣血冷妃》http://m.pgsk.com/a/288564/一场阴谋与背叛中,他娶了她的姐姐——大将军的嫡长女,而她却嫁给了他的弟弟——世人皆知的断袖男子,妖魅王爷。以为得了一份宁静与安详,却又是谁扰了这份平和,硝烟起、战火飞……他眼中的冰寒化作了戾气,踏江而过:“今生,我定要让她成为我的后,不然,我便踏平你水悠国!”他掩去了自己的柔情,披上战甲,直逼城都:“除非皇上放她与我走,不然,我现在便攻进城去!”他阴沉的眼中带着点点的笑意:“我已放手一次,这次绝不,除非我死!”妖娆的凤眼凝聚着一份坚定:“你是我的王妃,我定要给与你幸福,不然,不然我颜面何存……”在这场动荡中,终是谁错过了谁,谁又赢得了谁的心……心在痛,却无血可以滴,只因那凤血早已寻到了自己的主人。
  • 瓦城上空的麦田

    瓦城上空的麦田

    她没有回过头来。 她说我怎么知道呢?不回来就又是忙呗。那种白云好像在慢慢地飘,又好像总是一动不动。李四说他不喜欢她这么回答。那种白云在瓦城是永远看不到的。哪一年她总是一句,望着远处的一朵白云。他老伴经常看着那种湿漉漉的白云发呆。李四说,好像她已经习惯了,他的老伴当时正一动不动地望着远处,她无所谓了,那是一朵湿漉漉的白云,她好像已经不于期盼着他们的回来……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才的激情与感悟

    天才的激情与感悟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尼采以及他的人生哲学,遭到了一些人的歪曲和误解,为了让现代读者摒弃错误的观念,更好地了解尼采,我们重新编译了这本论文集,旨在帮助广大读者理解先哲意在改变人类思想面貌的人生哲学与审美观,重塑一个美丽的,而非面目狰狞的尼采。就像他的思想一样,他的一生是其作品的最好注释,很少有人能潜心参悟他的作品,但大多数人都非常欣赏他的近似癫狂的酒神精神。人生难免有不得意的时候,人生无法回避悲剧的冲击,只有那些富于激情的表现,才是美丽动人的东西。
  • 7-11连锁业真经

    7-11连锁业真经

    保持畅销品的齐全。7-Eleven便利店的主要顾客群为年轻人,那些年人对7-Eleven的评价就会一落千丈。7-Eleven的重视信誉程度由此可见一斑。因此,只要食品一过食用期限,适时订货、迅速交货,年轻人对电视的商品广告极为敏感且反应迅速,是7-Eleven奉行的宗旨之一。如果店主在广告刊登后,鲜度管理:7-Eleven特别注意产品的新鲜,没有进货,立即从陈列架上撤掉进行丢弃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冷血王妃要下堂

    冷血王妃要下堂

    本文女强文,女主冷血而又强大。过程美男多多,但结局是一对一完美收场。堂堂一个财团女总裁,爱上一个从小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不顾所有人的反对,抛弃属于自己地位、财富跟他在一起。结果最后落下新郎结婚,新娘却不是她的下场,而这个相貌堂堂的男人只给了她一句,因为她一无所以,配不上他。再可笑的是,那个新娘居然还是她最亲爱的妹妹。在不凡的身世背后,谁又能猜想到她居然会是被拿来利用的生化人呢。爱人的背叛,妹妹的背叛,让她心灰意绝。不惜暴露一身的异能,亲手将负心人解决,没想到最终自己还是死在妹妹的枪口下。一转身物是人非,她居然变身成第一首富家最不受宠的三小姐。因前面两个姐姐不想嫁给一个白痴王爷,最后一家子将她推下火坑。好,不就是个白痴吗?正好,嫁就嫁,傻了没人管更好,想咋的就咋的。但老天好像偏偏跟她作对似的,让她发现了天大秘密。这王爷根本就不傻,装的。场景一:女人,你这是什么意思?王爷你不识字吗?下堂书,从今天起我柳三银便不是你李傲天的女人。以后老娘爱干吗就干吗,你无权利再过问,反正你也有新的情人了,少一个女人对你来也就像少一件衣服一样。可有可无,你就当没见过我就行了。李傲天火大的将这个吃醋的小女人,狠狠的扛了起来,气势汹汹的往床上一甩。救命啊,放开我。推推妖自己的新作:《凤戏七龙》《一等契约》推好友靓书:《猛女拐夫》收藏,票票,评评多多益善,走过路过千万别错过哦。妖妖新开了个群,欢迎大伙加入哦:QQ:454967882敲砖石:冷血王妃要下堂感谢以下亲亲给偶送的钻花:司徒苡钻钻一枚招招入宝花花三枝
  • 温熙的后院

    温熙的后院

    温熙,土著女一枚,嫁于当年某年新科探花郎林晋。成亲五年多,附带穿越人士庶长女一名,重生人士妾氏一名。故事始于老公撞死了人……而那被撞死的,偏偏是她青梅竹马的玩伴。只是,从那日起,她发现,自己老公也不正常了……温熙道:“我的后院,我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