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64500000008

第8章 唐朝历史大事详解(7)

六月,太宗自辽东出发,进军攻安市城(今辽宁海城南营城子)。高丽北部耨(nòu)萨(类都督)高延寿、高惠真率高丽、靺鞨兵十五万救安市。直抵城东南八里,依山布阵长四十里。李道宗建议:高丽倾国来战,平壤守备必弱,愿率精兵五千,取平壤覆其根本,余众可不战而降。太宗未用其策,亲自指挥李世勣、长孙无忌等诸军鼓噪并进,奋击安市救兵。适雷电交作,薛仁贵著奇服,大呼陷阵,所向无敌。大军猛攻,高丽兵大溃,斩首二万余级。高延寿、高惠真率余众三万六千八百人请降。太宗对二人说:“东夷少年,跳梁海曲,至于摧坚决胜,故当不及老人,自今复敢与天子战乎?”⑧是役获马五万匹,牛五万头,铁甲一万领,高丽举国震动。薛仁贵以功拜游击将军。太宗写信给太子和留守大臣高士廉等说:“朕为将如此,何如?”⑨

太宗以安市城险兵精,守将善战能守,谓李世勣曰:“建安(在今辽宁营口东南)兵弱而粮少,若出其不意,攻之必克。公可先攻建安,建安下,则安市在吾腹中,此兵法所谓‘城有所不攻者也。”⑩李世勣以为军粮皆在辽东,若越安市南攻建安,恐被截断粮道,遂先攻安市。七月,太宗徙营于安市城东岭,八月徙营于安市城南。高丽凭城坚守,人自为战,唐军久攻不下。九月,高延寿、高惠真献计先取乌骨城(在今辽宁丹东西北),其他小城必望风奔溃。然后收其资粮,直取平壤。群臣亦皆赞同,独长孙无忌以为天子亲征,必取万全之策,建安、新城高丽军犹有十万之众,若先攻乌骨,易致腹背受敌,不如先破安市,再古代皇帝取建安,然后长驱直人,始为万全之策。诸军继续猛攻安市,李道宗督众于城东南筑土山,高出城墙数丈,俯视城中。高丽兵出城夺据土山,唐军攻之不能下,李道宗伤足。太宗以辽东气候早寒,草枯水冻,且粮食将尽,大军难于久留,九月下诏班师,渡辽水。十月太宗人临渝关(故址即今河北秦皇岛市东山海关),十一月至幽州。是役计拔玄菟、盖牟、辽东、白岩、卑沙等十城,徙辽、盖、岩三州户口七万人人内地,斩首四万级,战士死者近两千人,战马死者十七八。太宗深悔之,叹曰:“魏征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并对薛仁贵说:“朕诸将皆老,思得新进骁勇者将之,无如卿者,朕不喜得辽东,喜得卿也。”

贞观二十年(646)三月,太宗始还长安。高丽王高藏及莫离支泉盖苏文虽遣使谢罪,但仍侵攻新罗不止。贞观二十一年(647)太宗将再攻高丽,朝臣建议:高丽善守城,短期难于攻破,不如派遣偏师,轮番攻扰,使其民不得耕种,数年之间,千里萧条人心不固,鸭绿江以北可不战而得。太宗用其议,三月以牛进达为青丘道行军大总管,率兵万余人,泛海攻高丽。以李世勣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率三千人与营州都督兵自陆路攻扰。贞观二十二年(648),太宗见高丽困弊,准备明年发大军三十万一举灭高丽。有人以为大军东征,须备经岁之粮,陆路难于运载,必由水运。剑南道(治所在今四川成都)百姓富庶,应令其造舟舰。于是太宗派人于剑南道伐木造舟舰,大者长百尺,宽五十尺。剑南道所属雅、邛、眉三州僚人苦于造船之役,群起反抗,遣张士贵、梁建方率兵二万前往镇压。蜀人苦于造舰之役请纳船庸(一船一艘,庸绢二千二百三十六匹)雇潭州人造船。“州县督迫严急,民至卖田宅、鬻子女不能供,谷价踊贵,剑外骚然”。贞观二十三年(649)唐太宗死,战事暂时停止。

唐高宗永徽六年(655)高丽与百济、靺鞨连兵,侵新罗北境,攻取三十三城。新罗王遣使求援,高宗遣程名振、苏定方等发兵攻高丽,杀获千余人,焚其外郭及村落而还。显庆五年(660)百济得高丽支援屡侵新罗,新罗王金春秋上表求救。三月,以左武卫大将军苏定方为神丘道行军大总管,率水陆军十万渡海攻百济;以金春秋为蜗夷道行军总管,率新罗兵配合作战。八月苏定方破百济兵于熊津江口,杀数千人,余皆溃走,唐军水陆并进,直指其都城。百济倾国来战,又大败,死万余人,百济王扶余义慈及太子扶余隆逃至北部边境。苏定方围其都城,国王次子扶余泰自立为王,率众固守。太子隆之子逾城投降,百姓皆从之,扶余泰不能禁,唐军登城,扶余泰开城请降,国王、太子及诸城主皆降。以其地置熊津等五都督府,分统其原有五部,三十七郡,二百城,七十六万户,以其酋长为都督、刺史。留刘仁愿等驻守百济,苏定方等转攻高丽。龙朔元年(661)百济人起兵抗唐,立故王子扶余丰为王,收复大部国土,唐将刘仁愿、刘仁轨守熊津城。龙朔二年(662)苏定方久围平壤不下,解围班师,高宗以“平壤军回,一城不可独固”,令刘仁愿、刘仁轨撤往新罗。刘仁轨以为欲灭高丽,必先诛百济以牵制敌军。今平壤既解围班师,熊津又守兵尽撤,百济余烬复燃,高丽何时可灭?刘仁愿、刘仁轨守熊津城不走。龙朔三年(663)高宗遣孙仁师率兵渡海助之。百济王扶余丰引倭国救兵以拒唐军,孙仁师与刘仁愿、刘仁轨合军,遇倭兵于白江口,四战四捷,焚倭船四百艘,烟焰冲天,海水皆赤。百济王丰逃奔高丽,王子等率众降。唐军占领百济全境。联合新罗威胁高丽南方,高丽处于腹背受敌之困境。

乾封元年(666)五月,高丽泉盖苏文死,长子泉男生代为莫离之,其弟泉男建、泉男产起而争权。男建自为莫离之,发兵讨男生,男生遣其子献诚到唐求救。六月以契苾何力为辽东道安抚大使,庞同善、高侃为行军总管,率兵攻高丽,使泉献诚为响导。泉男生率众与庞同善会合。十二月以李陋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兼安抚大使,庞同善、契苾何力并为辽东道行军副大总管,水陆诸军总管统归李勣指挥,河北诸州租赋悉送辽东供军用。乾封二年(667)九月,李勣军攻克新城,泉男建遣兵袭唐营,左武卫将军薛仁贵击破之。高侃进军金山,接战失利,高丽乘胜追击,薛仁贵引兵大破之,斩首五万余级,连克南苏、木底、苍岩三城与泉男生会师。总章元年(668)二月,薛仁贵率三千人攻扶余城,大破之,杀获万余人,遂克扶余城。扶余川中四十余城皆望风降服。九月李勣会诸道军进至鸭绿江,大破高丽守军追奔二百余里,沿途诸城相继逃遁或投降。契苾何力引兵先至平壤城下,李勣大军继至,围平壤月余。高丽王高藏遣泉男产率诸首领九十八人降。泉男建继续抗拒,出战屡败,唐军登城,泉男建自刺不死被擒,高丽全境皆平。计五部,八百七十六城,六十九万余户。置九都督府,四十二州,百县,置安东都护府于平壤以统之,以其有功酋帅为都督、刺史、县令。以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检校安东都护,统兵二万驻守。

总章二年(669),高丽民众起兵反唐,令迁高丽民三万八千二百户于江淮之南及山南、京西诸州空旷地,留贫弱者使守安东。咸亨元年(670),高丽酋长剑牟岑立高藏外孙安舜为主起兵反唐。以高侃为东州道行军总管,发兵讨之,安舜奔新罗,此后高侃、李谨行不断用兵高丽。新罗王法敏既纳高丽逃亡民众,又占据百济故地,领导朝鲜半岛人民反抗唐朝。上元元年(674)以刘仁轨为鸡林道大总管,李谨行副之,发兵攻新罗,新罗乃遣使入贡。仪凤元年(676)迁安东都护府于辽东故城,迁熊津都督府于建安故城。仪凤二年(677)以高藏为辽东州都督,封朝鲜王,遣归辽东安辑高丽余众。以扶余隆为熊津都督,封带方王,遣归安辑百济余众。皆由安东都护府统率。高藏谋叛召还,扶余降不敢归故地,高丽、百济遂亡,新罗逐步统一朝鲜半岛。开元二十三年(735)新罗遣使于唐,唐赐以高丽膹水(今大同江)以南地。唐末五代初,朝鲜半岛再分裂为新罗、高丽、后百济,五代后唐时,高丽并新罗灭后百济,统一朝鲜半岛。

注释

①《旧唐书》卷一九九上《高丽传》。

②姓泉名盖苏文。旧传作“西部大人”。今从《实条》。

③《旧唐书》卷一九九上《高丽传》。

④⑤《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八年。

⑥《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九年。

⑦据《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九年胡注及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五册50—51页。另一说: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三册350页作今辽宁盖平县,《辞海·地理分册·历史地理)244页作今辽宁盖县,并注明辖境相当今辽宁盖县、庄河县、岫岩县及营口市部分地区。这样盖牟城不仅跑到了辽东城西南,而且也跑到了安市城(今辽宁海城南营城子)西南。已达渤海沿岸。李世勣军于645年四月戊戌自通定镇(在今沈阳西北辽河西岸)渡辽水,副大总管李道宗兵逼新城(今沈阳东北),他们活动于辽东城东北。四月壬子李世勣、李道宗攻盖牟城。在渡辽水后十三天,即越过辽东城、安市城南下至今营口一带去攻盖牟城,无可能也无必要,后说当误。

⑧⑨⑩《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九年。

⑩《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

《资治通鉴》唐高宗龙朔二年。

诸城位置参阅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五册50、5l页。

唐代“职官未实授之时、则上冠‘试’、‘摄’、‘权’、‘判’或‘检校,等字样以示别……中唐后,‘检校’犹之虚衔,用法与初唐不同。”(岑伸勉《隋唐史》下册557页)例如《资治通鉴》6323—6338页载:661年三月“诏起刘仁轨检校带方州刺史”,因功于663年9月“加仁轨六阶正除带方州刺史”。

实施均田制与租庸调法

均田制始于北魏孝文帝太和九年,北齐、北周沿袭采用,隋更将其推广至江南地区,经历各朝的发展变化,集中表现于唐朝。

隋文帝开皇二年(582),颁布新令,继续均田①。“及颁新令,制:人五家为保,保有长;保五为闾,闾四为族,皆有正;畿外置里正比间正,党长比族正,以相检查焉。男女三岁以下为黄,十岁以下小,十七以下为中,十八以上为丁,丁从课役;六十为老,乃免。自诸王以下至于都督,皆给永业田各有差,多者至一百顷,少者四十亩(《通典》作三十顷)。其丁男中男永业露田,皆遵后齐之制(即一夫受露田八十亩,一妇受四十亩,奴婢受田数与良人同。奴婢受田者亲王限三百人,逐品递减,八品以下至庶人限六十人。丁牛即壮牛一头受田六十亩,牛数不得多于四头。又每丁受永业田二十亩种桑或麻。齐制奴婢不受永业田),并课树以桑榆及枣。其园宅三口给一亩,奴婢则五口给一亩。京官又给职分田,一品者给田五顷,每品以五十亩为差,至五品,则为田三顷,六品二顷五十亩,其下每品以五十亩为差,至九品,为一顷。外官亦各有职分田。又给公廨田,以供公用”②。

农民受田,一夫一妇合计为一百四十亩。其中露田,计口分配以种植谷物,必须还受,年及课则受田,老免及身没则还田,奴婢、牛随有无以还受。永业田,分给男子以种植桑麻树木,作为世业可传于子孙,不在还受之限,相当于北魏的桑田、北齐的桑田或麻田。按北魏桑田得买卖有余或不足部分。永业田在一定限度内可以买卖。当然,法令规定的农民受田数额,只是受田的最高数额,实际受田都不足。

官吏受田除永业田及其所拥有的奴婢受田外,另有职分田也称“职田”,以其田租收入作为官吏俸禄的一部分。还有公廨田,始于开皇十四年(594),时“台、省、府、寺及诸州皆置公廨钱,收息取给”③。工部尚书苏孝慈以为官民争利,非兴化之道,上表请罢之。“诏省、府、州、县,皆给公廨田。不得治生,与人争利”④。拟以公廨田所收地租充作官署办公经费以代替公廨钱的放债扰民。职分田、公廨田只充作在职时的俸禄和办公经费,要更代相付,不准买卖。

按上述规定隋代官吏受田最多的如亲王,计永业田一百顷,职分田五顷,奴婢三百人假定男女各半可受田一百八十顷,合计二百八十五顷,相当于一对普通农民夫妇受田一百四十亩的二百倍。此外,皇帝还常将大量田宅赐予官僚贵族,官僚贵族并进而掠夺农民的耕地。如隋文帝因杨素平陈有功,“拜(杨)素子玄奖为仪同,赐黄金四十斤……公田百顷,宅一区。……(开皇末年),并赐(杨素)田三十顷,绢万段……索(贪)冒财货,营求产业。东西二京居宅侈丽,朝毁夕复,营缮无已。爰及诸方都会处,邸店水硙,并利田宅,以千百数”⑤。正因官僚地主占地过多并继续掠夺农民的耕地,而封建政府的屯田和营田又占去大量土地,并不是把所有的官田荒地都用以均田进行还受分配,故农民受田不足的情况愈来愈严重,开皇十二年(592),因天下户口日增,关内、河东、河南、河北地区地少人多,衣食不给,“帝乃发使四出,均天下之田,其狭乡每丁才至二十亩,老少又少焉”⑥。均田制施行得很不彻底,但均田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土地兼并和豪族势力的发展。如大贵族宇文述掠夺民田,李圆通“判字文述田以还民”⑦。杨索的田宅多在华阴,左右放纵不法,华州长史荣毗“以法绳之,无所宽贷”⑧。对农民按口受田,狭乡分田虽少,但亦聊胜于无。隋文帝时经济繁荣,均田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大业五年(609)隋炀帝诏天下均田,均田情形史籍无载,诏书恐是一纸空文。

唐朝建立之初,承隋末大乱之后,土地荒芜,人口锐减,灾荒遍地,农业凋残。贞观六年(632)魏征谏阻太宗东封泰山时说:“……承隋末大乱之后,户口未复,仓廪尚虚,……且陛下封禅,则万国咸集,远夷君长,皆当扈从;今自伊、洛以东至于海、岱,烟火尚希,灌莽极目,此乃引戎狄入腹中,示之以虚弱也。”⑨就是到高宗显庆二年(657),许州(今河南许昌)、汝州(今河南临汝)一带,还是“田地极宽,百姓太少”⑩。为安辑流亡,重新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以巩固封建统治,武德七年(624)四月,沿袭魏、齐、周、隋的均田制,加以修改,颁行了均田令。开元时,再次修改均田令,重予颁行。唐代均田制主要内容如下:

“凡男女始生为黄,四岁为小,十六为中,二十有一为丁,六十为老。每一岁一造计账,三年一造户籍。县以籍成于州,州成于省,户部总而领焉”。(造户籍时,里正责成户主呈送“手实”,报告本户人口、年龄和土地亩数,并保证没有隐漏。计账是依据户籍等编造的,向尚书省报告州县户口及来年要征的课役;征税数目,皆需“书于县门、村坊、与众知之”。——引者注)

古代战争“凡给田之制有差:丁男、中男以一顷(原注:中男年十八以上者,亦依丁男给);老男笃疾废疾以四十亩,寡妻妾以三十亩,若为户者则减丁之半。凡田分二等,一曰永业,一曰口分。丁之田二为永业,八为口分。凡道士给田三十亩,女冠二十亩,僧尼亦如之。凡官户(据《唐六典》六都官郎中员郎条:凡反逆相坐,没其家为官奴婢。一免为番户又称官户,再定为杂户,三免为良人。——引者注)受田,减百姓口分之半。凡天下百姓给园宅地者,良口三人以上给一亩,三口加一亩,贱口五人给一亩,五口加一亩,其口分、永业不与焉(原注:若京城及州县郭下园宅,不在此例)。凡应收授之田,皆起十月,毕十二月。凡授田先课后不课,先贫后富,先无后少。凡州县界内所部受田悉足者为宽乡,不足者为狭乡。”

同类推荐
  • 掌上帝国之战国时代

    掌上帝国之战国时代

    沙场点兵,挥斥方遒,指点江山,坐拥美女。教你如何逆袭高富帅,斗智斗勇变男神。一看就根本停不下来的战国时代。
  • 民国的角落:嬉笑怒骂民国人,闲言碎语大历史

    民国的角落:嬉笑怒骂民国人,闲言碎语大历史

    张鸣老师有关民国历史的文化随笔,以另类的视角和举重若轻的笔触,将民国时期历史中的大小人物和各色轶事生动勾勒,鲜活展现。本书是别样的辛亥与五四、军阀那些事儿、民主与选举的变奏,引领读者反思中国封建文化、西方文化给中国历史、给国人,乃至当下的社会带来的影响。
  • 一百个理由

    一百个理由

    在当今的世界环境里,对于中国来说,面对如一只海龟般趴在太平洋风涛里、总是令人难以琢磨的日本,需要警惕,需要谴责,也需要和平共处。《一百个理由》中,作者引用丰富例证想要说明的是:中国有一百个理由谴责日本,也有一百个理由与日本和平相处。中国欲一扫近代以来的耻辱与颓唐,走向民族的全面复兴,非得通过日本这道心理门槛;在很大程度上,这道门槛将考验中国能否成为一个成熟的现代国家。与此同时,日本要洗去孤独与暧昧,成长为世界性大国,更是绕不过中国这道道义门槛;在某种意义上,这道门槛成了判断日本能否重铸为一个政治诚信国家的试金石。所以,这一百个理由,给中国,也给日本。
  • 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中国帝王后妃陵墓之谜

    中国帝王后妃陵墓之谜

    本书以文献资料为依据,以考古发现的实物史料为佐证,综合前人研究,对历代帝王陵墓的体制特点及其发生、发展和盛衰演变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介绍,力图将本书写成融学术性、知识性于一体的历史知识读本。
热门推荐
  • 原来宋词可以这样读

    原来宋词可以这样读

    宋词佳作汗牛充栋,美不胜收,千古流传,脍炙人口,受到一代又一代 读者朋友的喜爱。作者在本书的编撰体例上力求创新和突破,除原词外,更加入对作品的解读、注释,并由作品的内容引申到历史人物、风俗习惯,传说典故等。文字深入浅出,生动活泼,优美精当,有助于读者在掌握原词的美学内涵、陶冶性情的同时,对作者、作品的历史文化背景等方面有所了解。在书的版式上注重视觉形象与词境交相辉映,触发读者的通感。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世界古代文学发展概论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世界古代文学发展概论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金玉良缘:妃你不可

    金玉良缘:妃你不可

    从此一路追随一路赖,请勿模仿,亲亲小嘴。还时不时提议去房里把米饭做熟,她是异界一缕灵魂,逍遥自在,某王爷笑的一脸无害,第一次见面就调戏她,让她看免费的限制级画面,“我都说了,动不动就牵牵小手,搂搂小腰,这辈子非你不可!”--情节虚构,却不想遇到了一个无赖的王爷,第二次闯入她闺房翻出了她的红肚兜
  • 行为改变思想

    行为改变思想

    威廉·詹姆斯观察人们的情绪和行为联系时,发现了“表现”原理,认为人们可以通过对某种行为的表现而获得相应的情绪感受。本书以“表现”原理为核心,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地阐述了行为是如何影响人的认知,改变认知,改变思想的。本书充满世界著名哲学家,思想家在行为与思想方面进行的经典实验和案例,开阔了读者视野,令人耳目一新。同时,生动地列举出日常生活中人们的各种行为对思想情绪产生的影响,使人们更容易反观自己的行为,有目的地改变自己的行为,从而使得自己越来越靠近预设的目标。
  • 重生之杀死公主

    重生之杀死公主

    在重生回到过去之前,如果你还有三天的时间留在阳世,都能让人活的更加潇洒,你打算做些什么?安阳公主比较倒霉,第三次等等。安阳公主重生的时候,她在自己的灵堂上,也许你还需要第二次,发现了一个秘密……,不是每一次的重生。发现自己还能够以魂魄的姿态在阳间先逗留三日
  • 中国就像棵大树

    中国就像棵大树

    中国就好比这一棵树,虽被斩伐了许多枝条,但是新生出来的比原有的更多,将来成为比原来更大的大树。中国将来也能成为比原来更强的强国。
  • 金融公司不会告诉你的真相

    金融公司不会告诉你的真相

    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典型的案例,为你揭示一些金融市场中不为人知的内幕,揭开他们神秘的面纱,精彩的点评帮助你解开金融投资中的一些困惑,让你在金融市场的游戏中稳操胜券。
  • 倒霉穿越之乞丐娘子

    倒霉穿越之乞丐娘子

    看帅哥也能穿越?还当上了乞丐!我靠!这是什么人嘛!请我吃了一顿饭,就要我嫁别人!听说还是个快要挂掉的人。虽然知道天上不会掉馅饼,但我依然相信还是有好人的。结果......“唉~忍忍就好了。我忍”当丫鬟总比当乞丐强!!看无才无能的唐灵如何带着三毛在古代混!!
  • 月小似眉弯

    月小似眉弯

    她曾经倒在血泊中,与夕阳同醉,与天地同眠。她沦为个歌妓,不媚不艳,却名动金陵。她摇身一变成为王侯千金,入得宫中,平步青云,却卷入更大的浪涛沉浮里。一个本性淡泊善良的歌妓,变成一位酷冷无情的嫔妃。一个宠冠后宫的昭仪,却成了没落前朝的公主。有九五之尊的英明帝王为她自盲双眼,有温润如玉的世外高人为她堕入红尘……镂金错彩、富丽堂皇的宫殿,却流淌着滚烫的鲜血,埋葬着嶙峋的骸骨。有情意,有仇怨。是人为的策划?还是宿命的安排?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