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36000000008

第8章 东北商人(1)

重酒重友。钟情于“大”割舍不了“小”

也许是得缘于“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传统,东北人什么都看中一个“大”,打架要胆大,喝酒要碗大。过于火爆的脾气不知吓走了多少客商,但对于讲义气的东北商人来说,只要敢喝酒,能喝酒,感情到位,生意场的事就好说。钟情于大的东北人在经商方面又显示出其胆小的一面,商品意识不够强,外地人总能抢在东北人之前开拓商机。因此,外地人都觉得东北人的钱既不好赚又好赚。

1.东北商人有脾性:打架胆大,经商胆小

东北人大都性情火爆、豪爽,随时一副备战模样。殊不知,商场如战场,又不同于打斗场。东北人踏入商界,便显得准备不足,难以适应,面对一向陌生的市场,不由得一阵惶恐。故有人给东北人打了一个比喻:“打架胆大,经商胆小”。

提起东北人,人们习惯于以出产于此地的大型食肉猛兽——虎来喻之。东北人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虎”气,敢说敢闯敢干,令人惊惧。

台湾的柏杨先生在《丑陋的中国人》一书中,曾大胆揭示了中国人的若干民族劣根性,其中有这样一条:“只要瞪他一眼,马上动刀子。”这一点在东北人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不仅动刀子,还能抡斧子。在东北,无论是城镇,还是乡村,两个人为一丁点小事儿,三句话下来,立刻动手,仅仅拳脚相加还是“文明”的,尽管这样,某些无聊的看客还会觉得没劲。不似南方人,两个人吵架,就只是吵,多为君子状,“君子动口不动手”,而且越吵双方走得越远。笔者曾在南京见到过两位年轻人在马路上吵架,结果,两个小伙子光说不练,几欲动手,也不过是虚张声势而已。其中一回,差一丁点儿真的要动手了,却被一位围观的纤弱女子在他们当中一站,两只像笛子粗细的胳膊一支,就轻易地把他们分开了。这种事若是在东北,大约早就刺刀见红了。

在生意场上,即便是做正道买卖的东北人,也时而显露出一股“匪气”,大概是秉性难移。有位安徽朋友,专做图书生意,精明干练,在书商界也算小有名气。有一次,他专程到沈阳洽谈生意,从一东北书商那里订购了一批紧俏图书,双方商定,一个月后付款。事后,这位安徽小老板因涉嫌倒卖淫秽书刊,被有关部门处以重罚,书店被查封,因债台高筑而无法按期向对方付款。东北书商耐着性子等了两个月,仍不见任何音讯。不免大动肝火。心想:咱爷们岂能让这小安徽耍了不成。于是,约了几个铁哥们,都是五大三粗的关东汉子!从沈阳启程直奔芜湖,找到安徽老板家里。刚进家门,几个东北汉于便把房门反锁上,将窗帘拉严,房间里的光线顿时暗淡下来,东北书商二话没说,将桌子一拍,指着小安徽的鼻子吼道:“你小于还想赖账吗?咱爷们是好欺负的嘛?今天不交钱就有你好看的。”安徽老板哪里见过这阵势,早已吓得面如土色,魂飞天外了,不停地哀告对方:“几位老兄,请高抬贵手,只要放兄弟一马什么都好商量。”随后,让家人赶紧四处借款,忙活了半天总算凑足了数目,双手交给对方。东北人接过钱,点清数目,二话没说便扬长而击。

这显然是一种土匪作风。

或许有人不服气说:“东北人善打架,其他许多地方的人也爱打架,有什么不同啊?”只要你稍加留意便不难发现,东北人打架是一个“猛”字,一个“虎”字,外地人似乎缺了这两点。比如说,打起架来,东北人一定要就近找到武器。如果地上有砖头,决不会拣土块;地上有铁棒,决不会拣木棒;地上有斧子,决不会拣镰刀,反正是一定找能解决问题的。而在攻击的部位上,也是我准要害:如果能往脸上打,决不打屁股;如果能打心口,决不打腿部;如果能抡拳头,决不抡巴掌。说东北人豪放,不服也不行。

其实,东北人的“虎气”往往同“匪气”、“霸气”联系在一起。有人说东北是:三人行必有一匪。这在上世纪初确是事实。从清末开始,满州地区便出现了众多的匪盗,许多人拉帮结伙,招兵买马,各霸一方。不少百姓也卷入了匪盗活动之中,以至于许多地区匪民难分,几乎家家都与土匪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后来,解放军在东北剿匪时,“挨家抓可能伤着好人,厢家抓可能漏掉坏人”,由此可见其猖獗程度。

时至今日,不少东北人仍是匪气十足。近几年在俄罗斯的中国倒爷中,东北人占了大多数,这些人胆子大,敢玩命。一位俄方翻译曾说:“近几年闯俄罗斯梦想发财的人不仅胆子大,手也相当黑。”他描述,由于前苏联的消失,使俄罗斯各项法律极不完善,加之生活的贫困,确实出现了一些谋财害命的涉险之徒,但是死在俄方的一些中国人,决不都是俄国流氓做的,相当一部分是钻俄法律的空子,同胞自残。这些亡命之徒在俄期间做无本生意,铤而走险,有些人转眼之间就腰缠万贯。

其实,打架胆大并不是什么好事,但经商胆小也不是什么好事。

东北一些人中,小农意识占上风,如若他们仅有一点市场意识也是小农级别的市场意识。

某地区千方百计抓经济,上项目,又集资又贷款,忙活了半天,到头来项目不仅没上去,反倒亏损了不少。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排除管理因素外,一些东北人的短视是致命的弱点。抓项目上项目,抓在手上的都是一些短线产品。工厂刚刚建成,产品就没了出路——市场早已饱和。短视使东北一些地方的上业步履维艰,屡陷困境,好不容易上了一个项目,没几年就栽了进去;再上一个项目,还是难逃此劫,他们缺乏南方人的那种胆识和魄力。

改革开放10余年,南方人确实比北方人看得准、看得远,所以就“心眼活”,所以就“胆子大”,所以就“富得快”。1981年,深圳农民人均收入还只有152元,而到了1991年,就达到了2270元,10年间增长了14倍。南方人一直保持着勇于走出去的传统,敢到外地去“捞世界”。正因为有这股闯劲,南方人不仅信息灵、反应快,账也算得精。比如两个人合伙做买卖,一些北方人往往是盯着对方手里的钱,看人家赚去多少,而南方人却是掂量自己手里的钱,看是不是比过去多。这显然是观念不同造成的差异。

胆大的东北人不仅在“商”字面前变得胆小如鼠,甚至会吓破胆。

据报载,一位在机关坐了20几年板凳,当了20几年科长的老先生,在1993年,因为领导派他带领一部分人下海创业,竟吓得当场休克,魂飞魄散,送医院抢救长达半小时之久,可为一叹。

还有,东北的个体户比南方的个体户在经商的胆量上就差一大截。东北的个体户差不多都是小本经营,小打小闹,小富即安,没有多少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即使有,也只是在心里盘旋一番拉倒,很少付诸行动。因此,东北的个体户很少能成为大款大腕,也很少能产生几个称得上“私营企业主”的。而南方的很多个体户,开始也是小本经营,小打小闹,然而后来他们就逐渐干大了,而且越干越大,不仅仅摆个摊位,还要开家商店,办家工厂,产品也能创出品牌,远销大江南北,甚至销往国外。

东北人听说广东某公司广告宣传费动辄上百万千万,便惊得目瞪口呆:“南方人真胆大!”豪爽胆大的“东北虎”在“商”字面前竟变得如此谨慎畏缩!

南方人的胆气和魄力令东北豪客望洋兴叹、望尘莫及。即使是同时起步,转眼间便相去甚远,着实该令东北人多多反思。

2.东北商人出手大方,对“大”情有独钟

豪爽粗犷的东北商人身上仍有“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遗风,他们对“大”字情有独钟,做就做大生意,干就干大事业,这种求大之风无疑是作茧自缚。

在东北人看来,上海人精明能干,但过于小气,斤斤计较,这与黑土地孕育出来的关东大汉那种豪爽的性格自然有很大差异。东北人到外地旅游、经商往往出手大方,不在乎别人算计自己那几个小钱,“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朝没酒现掂对。”有时难免显得过于铺张。

东北某地有位做木材生意的老张,很少出远门,一次应朋友之邀到东北谈一笔生意,不料马到成功,事情办得异常顺利,老张自然喜出望外。按东北人的规矩,请客喝酒吧。于是就把几个湖北人找来说,咱们去撮一顿。哪家饭馆好?湖北人说,某川菜馆好。到那里,要过菜谱,老张看也没看就扔给了服务员,叫你们老板来,能做什么菜就上什么菜。然而张罗了半天,端上来的菜没有几遭像样的。最让老张生气的是,菜少得可怜——全都装在小碟子里——不是东北的大盘,这不是扫兴吗?老张一时愤怒,唤出老板,老板连连作揖说,这里全这样,老张放眼一看,旁边的客人确也如此。两三个碟子,慢慢地斟饮——也正朝这边探望,像发现了个百万级的阔佬。老张的气一时难消,令老板每样菜上了个重样,重重叠叠地摆满了一大桌子——好大的气派。

老张事后常常提及此事,见人家说湖北人小气。无独有偶,有位朋友在东北一家不算小的企业担任管理科长,所谓科长无非是厂长手下的一个办事员而已,大事小事厂长一人说了算,“科”而不“长”,有权使不出,一气之下去了深圳。听说前一段衣锦还乡,摇身一变成了腰缠万贯的大款。为了表示一下哥们儿义气,在长春一个较好的歌舞厅设了一桌宴席,好气派,一下子就花了一万多,令靠工薪收入的友人瞠目结舌。

在东北的一些城市里,满街满城的都是小吃部。在北京、南京的饭店、小吃部尽管也不少,但生意远不如东北的红火。在北京,有不少本地人、外地人开的饭店,但饭店的生意往往很冷清,食客不多,他们吃饭喝酒的时间也没有东北人的长。东北人经营饭店,也自有一套办法。尽管东北人大方,个人请客的也不少,哗哗地往外甩票子,但饭店一定要有地理优势:一是在闹市区,过往来去,行人聚集,自然有钱可赚,生意不会冷清;二是在工厂机关附近。如果能跟单位挂上钩,保你饭店兴隆。如果是星期天,靠近单位的饭店总是人满为患。

一位饭店老板深谙此道,满满地叫一桌子的,定是公费无疑;喝酒人杂,气氛浓烈的,必是公费无疑;拿支票要收据的定是公费无疑。而对公费,老板也必是别有一番照顾,算账时多加10块20块,绝对没毛病——没有人会来核对账——公家的钱,谁来装小气鬼?生意便分外红火。

难怪外地人争先恐后地涌入东北开饭店。如今在东北的任何一个中小城市里,都能找到全国各地不同风味的餐馆,川莱、粤菜、鲁菜、苏菜……应有尽有。外地人抓住了东北人铺张大方的毛病,狠劲地赚钱。

凡到过哈尔滨的人都知道,哈尔滨所有餐馆的菜码都很大。不仅盘子大,而且量也足。同样一盘菜,哈尔滨都能大南方三倍以上,而且价格相对低廉、公道。从这一点似乎也能看出东北人豪爽、粗犷的个性。这也许是当年祖上“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遗风。

哈尔滨人不仅饭量大,而且喜欢海吃海喝。就连城里的每一种主食,个头也都很大。据说哈尔滨的面包像锅盖,这倒是真的。不仅面包,馒头的个头也很大,一般是20克一个。油条又粗又长,最长的有0.5米,手腕般粗。发糕烧饼之类也都硕大无朋。饭碗也大,盘子也大。若身临其境,您能感受到哈尔滨人某些大方豪气的特点。

哈尔滨人对“大”字有一种天然的喜欢。如果外地人在哈尔滨推销产品,加上一个“大”字,效果肯定会更好。

东北人不仅是铺张的好手,而且极不愿掐小钱。大钱挣不来,小钱不愿挣,全让外地人给赚了。

有位哈尔滨朋友,已到了而立之年。仍是一事无成,每天却都在大张旗鼓地张罗着要干大事,今天要贷款100万,明天又要贷50万,后天又不贷款了,要白手起家,每天都是从这儿晃到那儿,从那儿晃到这儿,酒喝了不少,话说了不少,牛吹了不少,可一件实事没做,看着都让人着急。你要跟他说,你跟那南方人学学,脚踏实地,起早贪黑地干点正事实事,他立刻就会把脸一扬,鼻子翘得老高,狠狠地发出一个声音:“呸,我跟他们学,卖那个傻力气,没门。我宁可饿死,也不受那个累。”

这几年在东北一下子拥进来那么多的外地民工,修鞋、捡破烂、摆小摊、卖小盆、卖小兜,还有那么多人在出苦力搞建筑。东北人眼睁睁地看着人家把钱装进口袋,却懒得动弹。修鞋嫌丢人,捡破烂嫌埋汰,摆小摊嫌钱少,搞建筑嫌太累,似乎没有一件工作符合东北人的意愿。沈阳市有一个工人,家境十分窘迫,豆腐没涨价的时候,天天靠吃豆腐;豆腐涨价了就天天吃咸菜,过得好可怜。有人问他家的女人,怎么会混到这个程度。这一一问倒好,激起了她的满腔怨言,她哭诉着说,她那个挨千刀的丈夫,厂里几乎长年放假,开不出工资,他又不争气。置办了个三轮车,出去拉脚,可干不上个三天两天,就想撂挑子,嫌累,还爱喝点儿酒,摸个麻将。按理说,拉脚很挣钱,每天怎么也弄个二三十元,可他就是不愿干。有钱不挣。这在南方人看来,简直就是不可思议。有人问一个从山东过来的汉子,他十分欢快地蹬着三轮车满街跑,他说:“东北的钱可真好挣。只要动动腿,钱就进腰包。”这位山东大汉开春以后在家种完地,抽空来东北挣点钱好还债,到了6月份还要返回山东老家收麦子。他实在喜欢这个地方,这个富得冒油的地方。

在延吉这座小城,有一个“外埠人劳务市场”,说是外埠人,其实就是南方来的民工,有几百人。他们每天在市场内等待着有人去找他们干活,而他们从来就不用发愁没有活干。这个小城市有个特点,就是稍微有点钱的家庭,不管什么活都去找这些民工帮忙。比如说,把一只煤气罐从一楼搬到五楼,给三块,干不干,如果民工同意就一块走,不同意再加两块。总之,即使是一些力所能及的活也要找民工,所以民工的队伍便不断壮大,而队伍中却不见东北人。

东北人是不屑于干这些小活的,或者说,东北人是不屑于干这样的低贱活的。

3.无酒不言商,谈生意论感情

东北商人一向把“宁伤脾胃,不伤感情”奉为酒场上的座右铭。东北商人喜欢喝酒,也会喝酒。对于东北商人来说,做生意和喝酒是密不可分的,无酒不谈商,许多大生意都是在酒桌上拍板的。

在与东北人做生意时,经常能听到这样一句话:“别谈钱,一谈钱感情就远了。”尽管这只是一句客套话,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东北人重义轻利的心态。一位长期与中国人做生意的意大利客商私下里曾说:“跟上海人谈买卖很累,跟东北人做生意倒挺轻松。南方人精细且斯文,北方人粗放而率直。”

东北人讲义气,重交情,和东北人谈生意最好先联络感情,只要感情投资到位,没有办不成的事。而感情的深浅又往往用喝酒来衡量。“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在这里,如果你能喝酒,甚至你虽然不能喝酒,却敢于硬喝,一切都豁出去了。你会得到某种报偿的,比如赢得其他人对你的信任,认为你是一个实在的人,一个可交的人,你以后有什么事要办,一切都开绿灯,一切都为你提供方便;而那些不能喝酒,或者坚持不多喝的人,会引起在座人的反感,认为你不真诚、虚伪、心跟太多,不可交,今后你要办什么事情,都不会一帆风顺的,怎么办?喝吧!舍命陪君子。

同类推荐
  • 绵州神游

    绵州神游

    详细描述了四川省绵阳市人文历史状况,为了解绵阳提供详尽资料。
  • 古代战役

    古代战役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战役》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古代战役的有关内容。具体内容包括:先秦时期的战役、秦汉时期的战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战役、隋唐五代时期的战役、宋元时期的战役、明清时期的战役等。
  • 文明的故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文明的故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文明的故事》乃威尔斯代表作中之代表作,被称为“世界之书”,凡有文字的地方即有《文明的故事》的译作,这几年来畅销多达千万册以上,乃介绍人类历史、文化的经典之作。
  • 山西戏曲名角

    山西戏曲名角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山海经大全集

    山海经大全集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记载了五百多座名山、地理位置,三百多条河道的名称、河流发源地及流向,四十多个国度以及远方异民的习俗,一百多个神话人物,一百多种药用动植物,四百多种神灵怪兽,并保存了大量珍贵的远古神话传说。本书给读者提供了准确的注释和译文,并配以各个朝代精彩的插图。原典、注释、译文与插图有机结合,使读者毫无障碍地阅读这部经典,畅游在《山海经》的神妙世界中。
热门推荐
  • 霸道的相亲对象

    霸道的相亲对象

    此文已入半价^^^^索嘉琪,一天之内,她差点被车撞到,好友反目成仇,亲亲男友背叛了自己……而这一些都是拜一个叫聂齐枫的人所赐。卑鄙的逼使她成为他的仆人,伺候他大少爷,当她带着仅有的自尊逃出他的地地盘时,老天竟然又给她开了个天大的玩笑,被逼的相亲对象竟然是他。对上父亲那贪婪的面孔,他毫不犹豫的答应了父亲的请求。像个被玩弄的小丑一样她又落到那个恶魔的手里,霸道的把她禁锢在身边。本以为当他们有了名份,一切会好起来,那知道才是苦难的真正开始……带着欠意忍着他的折磨,真相大白后,她才是最无辜的受害着。伤过了、痛过了,即使他忏悔,恳求她的原谅,她依然选择了离开,此生她只想远离这个让她受尽凌辱的恶魔。几年后再次相遇他还是一样的霸道恶魔,休想再伤害到她包括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即使也属于他她绝不会让他得逞的……片段之一:“女人,你最好给我乖乖呆在家里,否则别怪我不客气。”怒拍着桌子,聂齐枫指着被甩到地上的女人怒吼道。“我是人,不是东西,我有自由的权利。”倔强的撑起摇摇欲坠身子,索嘉琪用顽抗的眼睛回瞪着发怒的男人反抗道。“你不配作人,只是我聂齐枫买来的东西。”一把拎起女人的衣襟,聂齐枫冷冷的道。“女人,记住自己的本份。”拍拍松开抓住她的手,嫌恶的大步甩门而出。留下独自哭泣的女人,她只是一件买来的东西片段之二:“求求你,放过我吧。”不顾自己身上凌乱的衣服,跌跌撞撞的抱着自己的腿哭求道。“放过你,休想!”冷漠的把脸凑到她面前,一脚踹开抱住自己的人冷冷的道。“为什么,为什么?”望着那冷漠的背景,索嘉琪绝望的问道。“这是你们欠我的,必须偿还我。”背对着女人,聂齐枫一字一句的道。“是你们欠我的,必须血账血还。”愤怒的瞪着凌乱不堪的女人,男子毫不怜玉的冷言道。用力的摇着头,不顾身上传来的痛处,她真的不欠他的。片段之三:“那个叔叔好帅的。”小女孩着迷的看着远处的那个人说道。“妈咪说越是帅的人越是恶魔,不要被他的外表迷住了。”敲了小女孩的头一下,小男孩认真的说道。“你们在讨论我吗?”男人蹲下自己问道。“是你?”害怕的把两个斗嘴的小人护在身后,警戒的看着男人。***************************************此文乃现代文,走虐路线,一天至少会一更,偶尔会爆发一下。喜欢的话请收藏+票票+留言
  • 锁红颜

    锁红颜

    月光浅浅的撒着,现在,已经入夜了,那洋洋洒洒的月光还是那样,给如梦如幻的感觉,月亮冰盘似的悬在空中,再加上深蓝色的天幕点缀着的三两点寒星,把整个夜衬托得格外的静谧,清幽,以及萧瑟。
  • 恰逢星光璀璨时

    恰逢星光璀璨时

    哥的新书《霍先生结婚吧》正在连载中,敬请关注!一场精心设计的豪门盛宴,未婚夫单膝下跪跟她的妹妹求婚,她被剥夺继承权,成为席家联姻的筹码,打包送入虎口。她心寒似铁,一刀穿肩而过,葬送所有恩情,转身找上他——慕煜尘,低调凉薄,Z市权倾天下的高冷贵,盛世集团掌权者。她说,慕煜尘,我们结婚好吗?他从文件里抬头看了她一眼,蓦然起身。“你去哪里?”“走吧,迟点民政局就要下班了。”婚后——“夫人,履行义务吧!”事后——“慕煜尘,你这个假正经!奸商!”哥的读者交流群【北川云宫VIP群】群号:253264366
  • 一吻定情:恋上蜜糖夫君

    一吻定情:恋上蜜糖夫君

    拐错男人进错房,她本想拍拍屁股溜走,无奈还没跑就被抓住,“女人,你在找死!”他凌冽的眼神仿佛万千刀刃射入她心,谁能想到前一秒要杀她的人,下一秒竟然要娶她做娘子?原本桀骜不驯、冷酷飘逸的男人一下子变身黏人的棉花糖?拜托!她身上还有艰巨的任务,要拐一群美男回女儿国,这下好了被妖孽缠上,她还怎么进行她拐男人回去的光荣任务?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学会和领导相处

    学会和领导相处

    与人能好好相处,靠的是技巧,与领导相处,更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每个人都有直接影响他前程、事业和情绪的领导。你能与领导和睦相处,对你的身心、前途有极大的影响。对于一个职场中人来说,一个欣赏你的领导会充分地帮助你一步步地成长,为你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石。
  • 天降金龟:抓不住的青春

    天降金龟:抓不住的青春

    大二的时候她热情地做了某集团宣传的炮灰,被社会上的重重陷阱吓住了,于是心灰意懒,奋力考研,只为晚一点踏入外面的世界。只是没想到刚考完究生,就被老娘诳回家相亲,竟然是要介绍给她一个海龟;坚决不要相亲,坚决不要小开,坚决要搅黄见面会……只是……只是为什么老妈老弟的眼神怪怪的,难道昨晚发生什么了么!!!老妈说:既然如此,就定了吧,我看看哪个地方度蜜月最High……老弟说:姐呀!我咋就没看出你就这么开放捏,枉费我为搅黄你的相亲付出了那么多……什么,十七年前?她怎么毫无印象!有问题,一定有问题……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闺宁

    闺宁

    谢姝宁死了。同幼子一道死在了阳春三月里。可眼一睁,她却回到了随母初次入京之时。天上白茫茫,路上雪皑皑,年幼的她被前世郁郁而终的母亲,和早夭的兄长一左一右护在中间。身下马车摇摇晃晃,正载着他们往她昔日噩梦驶去……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