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08300000019

第19章 创办平安保险(2)

当时,银行业金融机构大都设有证券部门,从事证券业务。相当一部分银行资金违规进入了房地产、证券等高风险市场。一些金融机构甚至创办、联办经济实体,以银行办公司的优势,收取高额利息。那时,几大国有商业银行中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要挣钱,到海南;要发财,炒楼花。

混业经营被认为是滋生违规操作的“暗箱”。回头来看,当时金融机构自我约束能力和监管层的监管能力均不强,分业经营放得过宽,“防火墙”太低,风险自然很大,监管层“先治乱”的思路是及时正确的。

由此,“分业经营”的杀手锏被祭出——1993年12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1993]91号)明确提出,保险业、证券业、信托业和银行业实行分业经营。

1998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首先被分成了三家公司: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再保险公司。商业性保险公司中,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牧业生产保险公司的寿险业务被分出,并入中国人寿,自身改组为专营财产险业务的新疆兵团财产保险公司,即现在的中华联合保险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剩下的中国平安,成为了一颗拔不掉的萝卜。

事实上,中国平安早在1995年就开始了产险、寿险在经营上的分开,但此次分业的核心问题在于:产、寿资产分离;此外原有平安信托、平安证券的股权安排涉及多个监管部门和诸多法律问题。中国平安和监管层的分歧在于,具体采用何种形式分业。

按监管思路,产、寿险及其他各金融业务的分业经营,意味着产、寿险公司完全没有股权关系。但中国平安坚持认为,这是一种初级或过渡模式,会导致经营主体规模小,成本高、竞争力弱、服务单一,偿付能力低,风险监控能力弱等问题。

中国平安向监管层上报的方案是集团控股模式,即由一个集团公司(或控股公司)全资拥有(或控股)产、寿公司和投资子公司,由集团控股公司对业务、财务、投资、人事、计划和风险内控等重大决策进行统一管理的分业模式。

具体来说,即将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集团公司以投资人的身份控股99%设立平安财险、平安寿险,并控股平安信托,平安信托则持有平安证券股份。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与下属各专业子公司均为企业法人。分业后,集团公司以股权为纽带,通过委派董事组成董事会对专业子公司实施领导、监督和管理。

1998年中国平安全国工作会议上,马明哲在“平安第二个十年远景和战略”的主题讲话中,连提了四个问题:我们在哪里?我们要去哪里?我们应走哪条路?我们如何到达?

问毕,“国际一流的综合性服务集团”几个大字赫然跃入听者眼帘。

不听话的中国平安连续数年在全国保险工作会议上被“点名”。中国平安集团副董事长孙建一回忆,20世纪90年代中期那几年,监管部门在会上做新一年度工作安排时,都会有一段“某某完成分业经营”的句子,这“某某”就是中国平安。因为中国平安年年都完不成,所以年年“被计划”。

即便如此,马明哲也非常坚决,“没有第二条路走”,除了产、寿险两项主营,想要的其他金融牌照决不撒手。

马明哲的策略就是“拖”。按孙建一的说法,“如果监管部门不按照我们的想法来批,我们就一直拖”。

但“拖”的成本很高。

马明哲求见监管部门的领导,碰到“只谈五分钟”就遭拒的尴尬;监管部门甚至明确表示,分业未完成前,不审批中国平安新的分支机构。这对中国平安来说代价甚重——那时,铺设分支机构是各保险公司攻城略地、抢占市场最有效的方式,一旦挖掘新据点,市场规模一日千里;死守几座山头不动,等于倒退。

公司管理团队和中层干部开始有人动摇。

“你成天在外磕头作揖,为了和一个(监管部门)领导说上几句,几个小时站在街上等人家,值不值?”有领导班子成员替马明哲抱不平。马明哲的表态则是:“为了公司长远发展,我宁愿给人下跪!”

在中国平安一次次的尝试中,原国务委员兼中国人民银行行长陈慕华对中国平安的嘱托——“平安要‘办成改革的产物,而不是改革的对象’”——渐渐成为平安高管对外的口头禅。

创新敢为的蛇口精神,再度支撑着平安人走出困难岁月。“如果平安不能走出第二条路来,那还不如当初就不要成立平安,让人保多开几家分支机构。”孙建一说。

全球金融业模式的发展趋势,印证了马明哲最初的判断。1999年11月,美国国会通过《金融服务现代化法》,废除《格拉斯·斯蒂格尔法》,从法律上确立混业经营模式。

那时在国内,随着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即,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模式面临着海外金融机构的严峻挑战。于是,一场“混业还是分业”的讨论在国内掀起,极大地推动了中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实践活动。监管层对金融控股集团的监管思路,从“管制”向“促进发展”悄然转变。

2001年12月7日,中国保监会下发《关于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分业经营改革的通知》,确定了中国平安按保险集团模式进行分业改革——同意股份公司更名为集团公司,并以股权为纽带对其他独立法人的子公司进行管理。

“业务分开,股权不分”——这与老中国人保的“分业”截然不同。它标志着中国平安坚守七年的分业方案经多次修改和完善,核心内容终于获得监管层的肯定。一家“特殊”保险集团公司由此正式获得官方认可,马明哲深深地舒了口气。

2002年4月2日,保监会批准了《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分业经营实施方案》,中国平安的分业构想开始进入实际操作阶段。

中国平安是国内最后一家完成分业经营的保险公司,亦是继光大集团、中信集团后国内第三家金融控股集团。

倔强的马明哲用八年时间跑完一场马拉松,已创造了中国保险业一个不可复制的神话。不过,怀揣批文冲过终点线的他,来不及止步欢呼,因为这场规模空前的中国平安大手术还远未完结。

登陆资本市场

“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抱负和追求。”在马明哲的记忆中,从湛江调到蛇口工作后另一次增长见识的经历是在1989年。作为平安保险经理的他前往美国,参加了一次保险业短期课程。

“在纽约,我第一次听说了摩根士丹利、高盛的厉害,大开眼界。”培训归来,“师夷长技”的念头已在他的心中植下。

平安保险成立初期,马明哲就萌生过海外上市的念头。上市前,中国平安大致经历了三次资本扩张。

1989年9月,平安保险首次增资扩股,引入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深圳市财政局、平安员工合股基金等新股东。

此后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摩根士丹利、高盛两大国际财团于1994年6月参股中国平安,取得13.7%股份。中国平安成为国内第一家外资参股的保险公司。随后,中国平安在国内以每股6元的价格进行私募,完成后股东激增至70余家。

由此,第一轮资本扩张完成,中国平安注册资本金由成立之初的4200万元猛增至15亿元。

第二次资本扩张始于1997年。经银监会(银复[1997]146号)批准,中国平安总股本由15亿股增至25亿股。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继续增持至各持7.63%。值得注意的是,此时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有限公司虽仍是中国平安的第一大股东,但持股量已由17.79%稀释至17.09%。此轮增资完成后,中国平安注册资本增至22.2亿元。

第三轮增资——2002年引入汇丰保险集团——最引人注目。是年10月,汇丰保险集团出资6亿美元,认购中国平安增发的2.47亿股外资股股份,以10%的持股比例跃为平安第二大股东,其资本金增至24.7亿元。

这一举动令市场哗然——中国平安当时每股净资产仅为3.2元人民币左右,汇丰参股价已超过了这一价格的6倍!不过,“10%的持股比例,汇丰还是嫌少。”中国平安集团副董事长孙建一说,当时汇丰选择的是政策上限。

事后证明,这是一次双赢的选择。

汇丰的引入,既奠定了此后近10年中国平安业务发展的基石,也成为中国平安上市的幕后推手之一;而迅猛发展的中国平安之于汇丰,不仅带来了丰厚的股息账面收益,更解决了汇丰在国内扩展业务的网络问题。2005年,汇丰再度以每股13.2港元的价格,斥资81.04亿港元,从摩根士丹利和高盛手中购入两者持有9.91%的股权,持股比例跃至19.9%上限,成为中国平安第一大股东。经过10送10的股本扩张,中国平安总股本接近50亿股,汇丰的持股成本也折至10港元左右。

2004年6月24日,中国平安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2318,融资143.37亿港元。虽然中国平安上市晚于中国人保财险(2003年11月6日)和中国人寿(2003年12月18日),但其仍在当时创造了众多“第一”:亚洲规模最大的国际股票发行,亚洲规模最大的首次公开发行(IPO),2002年以来仅在香港一地上市的规模最大的首次公开发行。

2007年3月1日,中国平安回归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创有史以来全球保险公司最大IPO和当时中国A股市场第二大IPO纪录。

两次上市路演中,中国平安向机构投资者叫卖的亮点,都包括来自麦肯锡、摩根士丹利、高盛、汇丰的国际化标准,以及“保险、银行、资产管理”综合金融集团的本土化优势。这显然和原大股东招商局开放与创新的理念一脉相承,更是数年前中国平安的寿险实验与外脑创新的沉淀。

马氏创新

寿险萌动:打倒友邦

1992年7月马明哲的台湾之行,让寿险进入中国平安的发展视野。

台湾国泰人寿——当地最大的寿险公司,与富邦产物保险同是蔡氏兄弟的家族企业,一样发展30年,并在各自领域担当领头羊。但国泰人寿的资产指标超出富邦一个数量级。台湾归来,马明哲迅速将业务向寿险倾斜。通过走访和研究,中国平安的寿险队伍很快上马。

同年,上海滩保险市场也发生了一件大事,催化了中国平安加码寿险业务的进程。

这一年,中国保险市场正式对外资开放。标志性的事件是美国国际集团(AIG)子公司美国友邦保险有限公司(AIA)重回中国市场。即便是到今天,美国友邦保险在中国的外资独资寿险牌照,也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美国友邦保险以破竹之势席卷上海滩。按那时媒体的报道,1992年11月,美国友邦保险上海分公司总经理徐正广开始了他中国内地的寿险理念第一课,三天后,第一批寿险代理人(上海人称为“跑街先生”和“跑街小姐”)出现在上海大街小巷。

友邦咄咄逼人的态势,让国内保险公司措手不及。

其一,上海本土寿险势单力薄,谈何反攻。

其二,中国人保、中国平安、太平洋保险均以产险起家,重产轻寿,与“寿险重产险”的国际趋势不符,面对以友邦为代表的国际化冲击,不堪一击。

其三,也是最致命的,友邦的杀手锏“寿险个人营销体制”,多数公司从未听闻。那时内地的保险公司,一无代理人,二无完善的个人寿险,寿险业务只靠一些微利团险业务维持。

但马明哲毅然决定迎战。在中资公司中率先看到寿险的重要性,并将上海定位为国内最具开发价值的寿险市场——在这两个关键点上的判断,为中国平安赢取挑战中国人保等大型公司埋下伏笔。

中国平安将1993年设为“人寿险年”,1994年6月,马明哲聘请了台湾中兴人寿副总经理黄宜庚担任顾问(2003年1月曾任平安人寿总经理),并引入郑舜文、董秉琨等富有市场经验的台湾保险经理人,在中国平安内部推广台湾的寿险营销模式。

1994年7月,黄宜庚在中国平安启动寿险营销培训班。第一天听众屈指可数,第二天需要撤掉隔小空间的屏风,第三天听众已挤到走廊。黄宜庚当时大胆预测:“三年后,大陆寿险业务将会超过产险,到2000年,大陆寿险的保费会达到1000亿元左右。”

在当时,这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除了马明哲,多数人肚子都笑疼了。不过,此后市场的发展,一一验证了这位“黄大师”的预言。

中国平安即是鲜活一例。寿险大跃进启动后,中国平安保费收入即从1993年的5.5亿元,猛增到1996年的97.1亿元,其中寿险业务高达71.9亿元,占比74%。

1995年年初,中国平安与台湾国华人寿签订合作协议,国华人寿以营销顾问的形式协助中国平安进行寿险业务建设。2000年,平安还曾推出“龙腾计划”,邀集台湾500名平均经验达8年以上的保险销售经理西进。马明哲将他们布阵至中国平安2800个营业部,先进理念被播撒到各分支机构。

寿险营销体制拓荒上,中国平安创造了国内多项第一。1994年中国平安寿险体制改革实施动员大会上,中国寿险业第一个个人营销体制章程发布,中国第一批个人寿险营销团队成立。1994年7月31日,中国专业寿险公司承保的中国大陆第一张个人寿险保单在中国平安深圳诞生。

正面交锋同时进行着。1994年,马明哲调遣精兵强将抵沪,中国平安寿险业务正式进入上海市场。彼时,友邦已在上海展业一年多,业务员1800多人,保费收入逾亿元。

在第一任分公司经理何志光的带领下,中国平安上海业务突飞猛进,于1995年先于其他中资公司完成产寿分设。寿险保费收入从2.7亿元跃至9.5亿元,市场占有率达33%。1996年10月,中国平安内部数据显示,他们已将友邦甩在了身后。

由于在上海的展业、代理人机制设立与产寿分业都先人一步,到1999年末,平安人寿保费收入近34亿元,占比42%,首次超过中国人寿的30亿元与37%,成为上海寿险业霸主。排在后面的分别是,美国友邦保险约10亿元,占比12%;太平洋人寿6亿元,占比7%;中宏保险8000多万元,占比1%;太平洋安泰人寿约3000万元,占比0.4%。

国际化:引资与引智

在众多民族保险企业中,中国平安有一种独特的气质。

一方面,它不为条条框框所桎梏,敢为人先,叛逆,勇于试错,被认为是不守规矩的“激进分子”;另一方面,它的包容并蓄、诚信务实与总部位于香港的大股东招商局一脉相承,根植于南方,放眼全球,率先实现资本、人才、管理国际化,是国内为数不多较早接受国际标准检验的中资企业。中国平安集团副董事长孙建一将平安集团的特色概括为:国际化标准、本土化优势。

中国平安聘用海外人才始于1995年。当时,中国平安提出,人才国际化是中国平安国际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大胆引进国际一流的专业和管理人才,发挥其作用。

实际上,在招商局蛇口工业区,不拘一格降人才与借脑的思路,最早为袁庚所用。

同类推荐
  • 败走中国

    败走中国

    今天繁荣兴旺的中国市场吸引越来越多国外企业的目光,同时也已有不少中国企业走上了海外扩张之路。进入一个新市场总会面对未知的风险,如果总是依靠自己经历的种种失败来获得宝贵教训,这种高成本的做法是一个企业的“不能承受之重”。“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阅读本书,能够启示后来者少走弯路。
  • 全球大趋势2:被债务挟持的世界经济

    全球大趋势2:被债务挟持的世界经济

    在美国两轮量化宽松和中国4万亿的刺激下,人们普遍预期世界经济将如期复苏。但正如米塞斯所说:“信用扩张确实能导致一时的繁荣,但这种繁荣迟早会归于破灭,导致新一轮的萧条。”世界经济衰退的阴影于2011年年中再次橫扫全球。引发这次恐慌的是再度出现的类似于2008年秋季的违约危机,只不过上次麻烦的制造者是那些金鬲机构,而这一次则是政府债务。 更为麻烦和棘手的是,世界逐渐“老”去,创造财富的人将越来越少,但需要赡养的人口却越来越多。当前的债务问题只能曰益恶化,世界经济被债务挟持……
  • 趣味管理学

    趣味管理学

    本书将管理学方法用讲故事的形式表现出来,对管理知识按照经典管理学逻辑体系进行编排,包括:什么是管理、管理者、规划、组织、决策、经营等内容。
  • 策划那些事儿

    策划那些事儿

    为什么地大物博的俄罗斯近几年大赚石油美元,普京总统却忧心忡忡,如履薄冰?为什么日本在高速公路上一路欣喜狂奔的时候,却在突然之间掉入了一个惊心动魄的大悬崖?……“小样,别以为穿个马甲我就认不出来了。”以史为鉴,了解那些重大策划,让你轻松看透波云诡谲背后的真实。
  • 看清经济新常态

    看清经济新常态

    聚焦两会,看清经济新常态。中国经济是否会进入一个持续衰退期?全面深化改革路在何方?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腹黑邪神狂傲妻

    腹黑邪神狂傲妻

    这些够吗?不,哪能没仇恨啊,为她所用。”又是谁能与神话并肩,为她所有。而在那齐恒山上诞生的闪耀之星——慕容雪鳞,额,财产被姐姐霸占,仇恨拉满了。“冰淇淋,蓝发飘飘,说完了么?说完了走吧!”异世苍南大陆荒战十三年,笑看大陆。*上古神兽,回头一看,已然民不聊生。好好好!既然敢逼我出齐恒山,一双雪瞳能冻结万千事物,成为一枚华丽丽的通缉犯,却亦可分秒灭人于无形,那就该做好承受姐怒火的准备!——————【鳞儿VS金钱】简介无能是无奈滴,自己居然要入狱?!——靠!这是什么情况!“靠!死女人,齐恒山响当当的强盗头子!出门骑神兽,这些杂毛也敢拿来当仇恨!大爷可是上古神兽冰麒麟!”想她慕容雪鳞,内容精彩是必须滴,一招冰炙既能瞬间手到病除,男配优秀,必将携手英雄勇闯天下!且看,是生是死,神话是如何练就的。不高兴了秒别人,她,什么时候轮到别人反抗?*人在大陆闯啊,全在她一念之间!爹爹被二叔杀害,但是,她慕容雪鳞说不够!*至尊剑法,人家是专一的好孩子,高兴了踩别人的,文文是一对一的哦。“…”“冰淇淋!和我杀仇恨去。等啥丫?开看吧!
  • 丫环不好当

    丫环不好当

    一个二十七岁的女人一个倒霉的女人她,罗梦顔,为了找到心爱的男人,跑到观音庙求菩萨,结果睡一觉就跑到古代去了,还是个不知名的朝代……他是龙翔国的皇上的亲弟弟,他不愿意整天呆在皇宫,所以自己建了龙威山庄,他高傲,冷漠,武术非凡,应俊萧洒,是每个女人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孟轩他是不可一世,冷血无情的杀手,却注定栽在某个女人的手上,不可自拔……他生来皇上命,后宫妃子众多,却没有一个是他喜欢的女人……他们之间又会有什么样的故事发生呢?……
  • 调皮公主三胞胎

    调皮公主三胞胎

    什么?双胞胎?那又怎么样,我和我的两个妹妹还是三胞胎呢!还是黑帮老大卓楚的女儿呢!当初妈咪把我们生出来的时候,可是把接生的护士吓傻了,护士还是第一次看见我和两个妹妹这么不一样的孩子呢。我的眼眸生下来就是紫色的,二妹是蓝色,小妹是淡绿色,护士们看见我们眼睛的颜色与常人不同,都说我们是恶魔,真说对了,我和两个妹妹看上去长的如天使般无害,可是性格却如恶魔般搞怪。
  • 乱红颜:妃本倾城

    乱红颜:妃本倾城

    一曲菱歌,君心所系。当年那个遮着面纱的女子,如梦似烟,成了他心头一抹挥之不去的牵挂。四年匆匆,思念无矣。纵使她生得如何娇美,亦不过是一颗棋子,他甚是不屑,更不准下人提及。清梦一场,只是错过。疾步行至天牢,看着躺在地上不能说话的女子,他悔恨不已,为什么偏偏是你?凤凰涅槃,再度相遇。定定的凝视他良久,她柔声道,“人人要结后生缘,侬只今生结目前。”往事迷离,拨开云日。“前朝恩怨,锥心之痛,你当真放得下?”一语如寒冰刺痛着她的心扉,她只淡淡颌首,矮身作揖后莲步离去。
  • 豪门挚爱:宠妻无度

    豪门挚爱:宠妻无度

    【蓬莱岛原创社团出品】“哥哥,抱抱”三岁那年,她张开小小的手臂抬头望着眼前灼灼其华的男子,笑的一脸可爱.然而就是这一笑,让如妖孽,如神一般的顾少卿的心为之一动.也让她这一笑,给丢失了一颗心.他爱她,宠她如珍宝,但是这些却只能以一个哥哥的身份去做.看着她一天天的长大,一天一天的变美丽.他的心开始彷徨无助,开始害怕,于是他便展开一切为她颠覆整个世界也要她成为她的妻.这是一个腹黑超强强大的男银如何得到心爱的人故事.
  • 重生之庶女为妻

    重生之庶女为妻

    生前,赵晴岚是万安侯府的庶出小姐,嫁与毓亲王府的世子为妻。人人说是作为一个庶出的女儿,赵晴岚算是烧了高香才能有这样的造化。却没人知道,这一段婚姻生活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其中的苦不堪言从来不能对外人讲。只是一场不是意外的意外的事故改变了整个故事的发展轨迹,赵晴岚死后意外重生,到了与毓亲王府初定亲的那一年。既然上天怜惜自己的遭遇,让自己从新来过,自己怎么能辜负上天这一番美意,既然有人不能让自己好好的生活,那么自己就从现在开始改变自己的生活。故事由此重新开始:为了自己的将来,不管是嫡姐嫡妹还是庶姐庶妹,只要是对自己的生活有企图,自己就坚决的要抵制。不管是嫡母还是姨娘,只要是想压迫自己,就不能让她得逞,一律勇敢反击。刁仆恶奴要欺负自己,那就让他们知道,脱胎换骨的自己,再不是以前那个可以任由别人欺负的懦弱小姐了。且看一个自强不息的重生之女如何从新开始演绎这一段全新的生活…
  • 三年契约:总裁前妻要外遇

    三年契约:总裁前妻要外遇

    新文连接:《豪门炽焰:总裁的夺爱游戏》http://m.pgsk.com/a/264567/结婚三年,夫妻间该做的事他们一样没少,她以为他的心里有他,幸福的生活让她快要忘记曾经的三年之约—这三年她替她占住楼太太的位置。直到那天,三周年结婚纪念日上,他送给了她毕生难忘的结婚纪念物——离婚协议书一封。“夏颜夕,她回来了,我们离婚吧!”冰冷的一句话,他无情的将她驱逐出他的世界。她输了,输了他的爱,更输了自己的自由。——————当再相遇时……“她是我的……”“她是我的……”两个气势相当的男人,豪不相让的叫着劲。“小夕,你不会离开我的,对不对……”“你不要忘了你曾经的誓言,你说你爱我一个的。”——————“你想要我签字吗?”“是的。”“那么晚上809见!”“你想做什么?”“陪我一夜,这项目就是你们公司的。”邪佞的笑容,霸道的语气,让人逃不开。————————“过来,回到我身边。”恶魔的话语萦绕耳边……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让你感动的300篇快乐故事(影响一生的故事全集)

    让你感动的300篇快乐故事(影响一生的故事全集)

    本系列丛书从感动的视角出发,撷取生活中最受广大读者关注的亲情、友情、爱情、做人、沟通等几大方面的素材与故事,用最优美的语言传递人世间最真挚的情感,用最恰当的方式表述生活中最正确的做人与做事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