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76500000013

第13章 第一讲 文化政治的概念:比较与可比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法(10)

杰姆逊大家都知道。他著作等身,但他的书都不太容易读。他对后现代现象有一个系统的、庞大的阐释体系,其要点是:后现代说到底,就是thebecomingculturaloftheeconomicandthebecomingeconomicofthecultural。这句话也好译也不好译,翻译成中文很容易造成误解。经济的变成文化的,文化的变成经济的,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这个becoming翻译起来有点麻烦。但它的意思是清楚的。经济因素现在化入了文化因素,文化因素化人了经济因素。文化是最大的经济,经济是最大的文化。这就是后现代。复杂一点的译法就是:后现代的特征,在于经济的因素融于文化,而文化的因素融于经济,它们彼此在对方的领域实现了自己。

杰姆逊是马克思主义者,他对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分析带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特征。直观上,这个命题指向大众消费社会的一个基本日常现象:每天我们都能感受到广告、符号、各种各样的形象,从身体和性的层面上都能感觉到的,这当然是一种赤裸裸的经济关系,但这种经济关系早已经作为“文化”而渗透进我们的“无意识”;反过来讲,我们的无意识也已经被“开发”,被商业化了。商家在卖鞋和香水时,总会雇人做许多非常性感的广告,会有种种有关“生活方式”和“自我感觉”的新说法。在这种广告语言和形象的包围下,你会觉得城市空间都改变了,生活世界改变了,生活哲学也随着改变了。你会忽然发现,自己其实已经生活在一个现代的、新潮的世界,下班路上迎面看见一个广告画上半裸的人体,听到一首流行歌曲的节奏,就会觉得有种莫名的兴奋,对未来都产生出一种新的、白日梦式的想入非非。这种“文化”,却是经济因素在潜意识层面上造成的“震惊”。它虽然作为形象出现,却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和政治态度。比方说,刚才那个受了点刺激的上班族,可能就会由此换工作,从左派变成右派,或从右派变成左派,或想去做减肥美容手术,或由爱国变成亲美。

当代资本主义消费本身既是经济行为,又是文化行为,这早已不是尼采和韦伯意义上的文化了,但确实是我们眼下的一个重要的文化问题。当今资本主义形态是让经济通过文化产生对新的生活、对自我等一系列人性的遐想,从而让人在被赤裸裸的经济逻辑决定时感到自己生活在一种自由的、文化的状态中。从单纯经济学上讲,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技术高度发达,生产能力过剩,利润实现的主要障碍是消费不足。所以它需要文化来把消费欲望生产出来。这样的文化本身也就成了经济活动的一部分,是法兰克福学派所谓的“文化工业”。当经济变成一种文化现象时,文化也变成了一种经济性的、市场的现象。经济现在是作为文化被经营的,文化也是作为经济来经营的。美国现在出口的最大的商品是什么?是文化,是它的image,即美国形象。按照目前市场产品门类细分来看,美国出口的最大宗产品不是技术、军火、工业产品,而是食品(麦当劳、可口可乐)、香烟,音乐、电影等。广义上的foodindustry和流行文化制品,包括音像制品、时尚、品牌,这些都是文化。文化就是经济,经济就是文化。如果我们把后现代和全球化狭义地理解为美国化,这是一个近乎透明的观察,是一个非常直观的东西。

在我看来,杰姆逊对后现代话语的批判既是他认识论的核心也是他政治态度的核心。杰姆逊的后现代话语在他的主要著作《后现代主义: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的标题中已经具体化和通俗化了。这个辩证的表述方式表明,他是一个丰富的思想传统、特别是法兰克福学派的思想继承人。现在,在学文学的人里面,“后现代主义”是“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这个公式大概尽人皆知,以至于我们在做出各种各样的分析和评论时,常常忽略了杰姆逊的辩证思维所要求的理论准备、分析步骤和最终的政治性评价。

杰姆逊在《后现代主义》这本书的结论里谈到,研究后现代文化时最好先不要急于作判断,先去体验一下。他曾讲到他很喜欢美国后现代的食品。以前美国人吃得十分单调,现在则什么都有,泰国饭、埃塞俄比亚饭等等。录像,特别是数码录像技术的普及取代了传统电影的垄断,流行音乐更有层出不穷的风格。在某种不加思考的、纯粹身体性的反应和官能享受上,杰姆逊好像挺喜欢后现代的。他甚至说感觉到厌恶或喜悦是一切理论分析和价值判断的起点。所以康德所讲的纯粹理性、道德实践和审美判断三个领域的区分和自律性好像在杰姆逊的后现代主义文化批判里重新出现。对审美的过程一定要去体验,然后再去分析这是怎么一回事儿。从概念上、从现象上做客观的、技术的分析,最终才可以作判断。所谓判断,就是好的坏的,这是资本主义的,这是消费主义的。做一个价值的、道德上的判断。而这三个层面,不是要把它合在一起,而是要把它分开。要像康德一样,把不同的范畴分开。承认它内部的自律性。康德的自律性是要扩展资产阶级主体的内涵,而杰姆逊的自律性则是要扩展当代批评意识的经验范围和理论空间。但两者形式上的相似性很明显,都是要求尊重不同人类活动领域的特殊性,防止某种抽象原则把问题混在一起作简单化、概念化处理。

杰姆逊的方案并没有在后现代游戏式的无差异表层上将文化与经济融合起来,也没有采用全球化之类的通用标签来进行历史情景分析。杰姆逊坚持认为,我们必须格外留心包括经济和文化、市场和力比多、基于生活方式的消费及其对“主体性”的意识形态表达在内的各种结构分化的力量,在许多因素中,毫不含糊地把经济因素摆在首位,并且同样毫不含糊地强调对文化的意识形态理解,将文化看成是一种具有显著历史性、同时在历史上又具有全新品质的资本主义活动方式。

毫无疑问,在将后现代和全球性当作自明的东西相提并论之前,必须首先寻找其历史机制。在理解这种历史基础时,有必要脱开以后现代主义和全球化的名目而为我们所知的那种意识形态补充和文化庆典。全球化和后现代,我们所说的大部分是意识形态的celebration,狂欢。庆祝全球化是一种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问题,是词语的狂欢节。首先要弄清楚它到底是什么东西。它的历史条件是什么,它的历史内在要素是什么?如果要达成这种理解,就必须专心致志地解读各种社会、文化和文化政治构成物,因为无论在概念的层面上,还是在历史的层面上,这些构成物都先于后现代——全球性话语的霸权。这种话语表述了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普遍要求。

那个按后现代主义和全球化思路构想出来的物质、社会和政治世界究竟由哪些因素构成呢?事实上,研究后现代主义和全球化的学者,尤其是从事文学和文化研究的学者甚至不愿意提及这些构成因素,这仅仅表明了意识形态——文化氛围的浓厚密度。例如,人们不再感到有必要从通讯或者信息技术之类的更平淡的视野去研究后现代和全球化的条件;事实上,正是通讯或者信息技术使现代商业、金融和交易的模式发生了变化,尽管结果很不平衡,转变的方式也十分有限。但是,正如杰姆逊指出的,所有这些技术转变都要以“商业决策”这种精明的逻辑为基础。“商业决策”并不是什么新玩意儿,它与资本主义一样古老。资本主义发展长期处于不平衡状态,在许多情况下,这种不平衡还在进一步加剧。在当今世界上,财富和权力空前集中。于是,后现代和全球性就变成了市场的自我确认。后现代和全球性都是新的商业运作在市场调节上的自我肯定,造成了很多文化上的假象。背后的商业的逻辑,金融的逻辑,政治的逻辑,和古典资本主义逻辑相比,变化不是非常大。韦伯有一个观点,即“祛魅化”的世界:本来我们生活的世界上有许多的魔力和神秘,如,传统、宗教、家庭。但忽然世界好像变得赤裸裸了,充满了金钱的关系,利益的关系。以前你看见一个庄园,它就是一个庄园。你会从审美角度观察,或把它作为自然景观的一部分。可是现代人一定要意识到,规定这个庄园的事务跟庄园本身的物质性没有任何关系。因为你不知道庄园的财务状况怎么样,它的按揭是怎么回事,它的前一个主人是谁,现在的主人是谁。这是这个庄园的秘密,是我们不知道的。如果你发思古之幽情,就完全生活在这个现代性世界之外。古城堡后面的复杂或简单的金融转账、物业管理等运作是这个世界的结构。

纽约世界贸易中心的双子大厦被炸后,位于曼哈顿中城的帝国大厦变成全市最高的建筑。我回国之前在《纽约时报》上读到,它原先的业主把它卖掉了。奇怪的是,这幢一百层的摩天大楼只卖了五千五百万美元。纽约大学法学院正在格林威冶村盖一个新教学楼,不过九层,造价已达九千八百万美元,几乎是帝国大厦的一倍。纽约地产商DonaldTrump盖了许多时髦的高楼,其中一个在联合国旁边,最高层两千多平方米的楼面,要卖六千万美元。时髦大楼的一个楼层要比整个帝国大厦还贵,这是怎么回事呢?不是有市场经济和“看不见的手”吗?可正是市场经济,可以通过钱的逻辑把事情推到常识的反面。其实,按最保守的估计,帝国大厦的价值也不应该低于四亿美元。但一栋楼的市场价格不是看这栋楼本身值多少钱,而是取决于你能实现的利润,在这里就是看你每年能收多少房租。帝国大厦的产权很分散,而且很早就承包给一个地产商。它每年的纯利润不过是二百万美元。按照商业的逻辑它就值五千万。有人出价,物主马上脱手,没有任何的惊讶和伤感。

实际上,在当代西方大都会和富裕中产阶级郊区,多样性、自由和普遍性是以经济自由、市场自由,特别是消费主义“自由”为基础的。在文化、价值普遍性的外表下,西方生活世界内部面临着财富分配的不平均、社会领域的萎缩、国民政治热情的减退和价值领域的分裂。就是说,不同社会群体基于自身利益、身份的不同,普遍主义话语形成了不同的关系。而在西方和非西方社会之间,社会差异被民族国家(国界、社会制度、法律、宗教、语言、文化)凝固和加强。事实上,没有任何西方国家愿意或能够把公民权保护下的“普遍人权”给予别国公民,就连对自己的公民,这种法律的平等保护在实质上也是受阶级、收入、教育水平、种族、性别、性倾向等等社会差异的限制的。

就此而言,如果要了解作为意识形态的后现代主义和全球化,就必须考虑到如下问题:两者如何在西方都市中心和西方以外的其他镜像城市生产出日常生活?像纽约、巴黎、东京、香港这样的城市,能够在世界其他地方产生出自己的镜像。镜像是实的,它能在上海,或更小的城市生产出整个日常生活来。在这方面,我们所说的后现代全球性或全球化后现代性不过是指一种被彻底纳入资本主义生产和消费系统的生活方式的普遍性、相似性和标准化。在这个意义上,没有任何普遍性,而只有标准化。维持着这个世界的“后现代”表象的是我们这些生活在第一世界中的人认为理所当然的管理和服务的效率和便利。

世界变成了地球村,但这个地球村对什么人才是真实的呢?是从伦敦到纽约,甚至第三世界国家,住同一个牌子的旅馆,在同一家银行的遍布世界的自动取款机取钱,用相同的交通工具。这种“世界公民”的活动完全在一个自我封闭的全球性管道系统里。因特网哪里都有,现在的技术大概可以保证你在非洲草原上或喜马拉雅山里也可以上网。但网络是不是就代表全球性?目前不上网的人口究竟是多数还是少数?他们是不是这个全球化的世界的居民呢?

你不能不承认这个管道系统四通八达,覆盖面很大。但这并不是全球性,它只是哪儿都有。哪儿都有花旗银行,都有可口可乐,但不是说花旗银行和可口可乐有普遍性,这是两个问题。

资本主义的无所不在,是不是就是资本主义的普遍性?这个问题虽然简单,但也很关键。对已经进入全球化的世界,和未进入全球化的世界,已经进人后现代的世界,和没有进入后现代的世界,划分的准确的标准实际上是效率,消费的方便和效率。如果你到处刷卡,突然在一个地方你要付当地的现金,你就碰到了某种边界,某种不均衡性。

如果这种均匀的、同质的、标准化的世界就是后现代、全球化,就是普遍性的体现,那么这种普遍性就是非常成问题的,就是一种欺骗。毫无疑问,即使将这个“全球空间”称为“不连续的连续性”——有人喜欢用这种词来既描述全球化的整体性,又描述其内部的不均匀性,或分散性,或“分散的同质性”:同质性又是多元的、多样的——那也是一种委婉的说法,并不能取代严格的分析。这个“全球空间”的日常经验有赖于、取决于对整个系统的彻底认同,在这一点上没有模糊性,没有讨价还价可言。任何人都不能偏离这个系统,否则他/她就会被抛在机器和技术,以及它们所提供的安全感和认同感这个“巨大的架座”(thegiganticenframing,海德格尔语)之外。现代生活之所以可怕,之所以存在危机,是因为我们的生活处于悬空状态。生活在巨大的机器和技术的系统里,整个世界充满了一系列管道,就像Matrix(《骇客帝国》)一样。一旦想像的世界崩溃了,“真实的世界”也就结束了,因为它本来就不存在。这个电影在美国非常轰动,先是年轻人看得入迷,然后是我们这些搞文化批评的人发现有许多值得讨论的东西。

同类推荐
  • 所念人,所感事

    所念人,所感事

    我们真的要过很久很久,才能够明白,自己真正怀念的,到底是怎样的人,怎样的事。有时候,以为爱情可以填满人生的遗憾。然而,制造更多遗憾的却偏偏是爱情。有时候,回头看看身边的人和事儿,方能彻底理解生活,方能在旅途中长大。一个城市,几个男女,几段爱情故事,落幕!
  • 解放天津(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解放天津(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本书以纪实手法纪录了毛泽东声东击西诱敌固守围而不打,蒋介石试图拉傅作义南撤,以加固长江防线。傅作义主张“固守平、津、塘依海作战”。由此为解放军创造了战机。林彪天津还未开战就坦言胜券在握,用鲜血钻穿“铜墙铁壁”活捉陈长捷……
  • 徐志摩诗文集

    徐志摩诗文集

    被称为“中国布尔乔亚开山的,同时又是末代的诗人”的徐志摩,是一位独抒性灵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一生,致力于追求“爱、美、自由”,这成为他诗歌的主要内容和基本主题。本书精选了徐志摩最具代表性的诗歌和散文,在诗情画意中感受作者那诗人的气质和文人的儒雅,尤其是那自由浓厚的浪漫气息,独具神韵的唯美意象,幽雅清逸的语言风格,读来更是让人沉醉。在欧州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徐志摩,不仅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也是独具风格的散文家。比起诗歌,他的散文更直接、更全面地反映了他的复杂思想和人生态度。他眼界开阔,兼收并蓄,散文更是融合了东西方散文小品的特性和风格,在中国现代散文的园地中自成一家。
  • 推窗看云

    推窗看云

    收入本书中的上百篇短小精粹之什,带着诗人特有的观察生活的敏锐视角与状物言情的优美笔触,说古道今,佳作迭出,遣兴抒怀、率性为之,心随意到;融知识性于文史杂谭,寓幽默感于世事评说。引人注目。随作者“推窗看云”——看云舒云卷,近几年驰骋于散文、随笔领域,云走云停,由方寸之地可见大千世界,诗人徐康,于尺幅之内可窥人间万象。它带给您的将是文化的蕴藉与知识的濡染,生活的色彩与深长的思索……
  • 季羡林作品(精选)

    季羡林作品(精选)

    季羡林作品精华本,精选了著名学者、作家季羡林先生一生的散文作品,从写人(《赋得永久的悔》)写物(《海棠花》)写景(《清塘荷韵》),到抒怀(《人生》《八十述怀》),不一而足,从各方面展现了当代大家的文化风范。文字晓畅,情感真挚,对青少年有非常好的引导作用,也是品味人生,抚慰身心的良方。
热门推荐
  • 亲爱的敌人

    亲爱的敌人

    《亲爱的敌人》以父女情感为主线,描述单亲家庭中父女之间所发生的感人故事。是穆仰天与童云一见钟情结为伴侣,生下美丽的“天使”穆童。在一次交通事故中童云去世,突如其来的打击使父女俩人产生隔阂、误会。穆童以各种坏招阻碍女性对父亲的接近,父亲因为爱女儿和怀念妻子放弃了一次次择偶的机会,俩人成为“亲爱的敌人”。但当穆仰天患脑癌不久于人世时,父亲用生命的最后时刻为女儿操办一切,而女儿突然长大挑起照顾父亲的重担,二人的心真正走到了一起。
  • 虹影幻缘

    虹影幻缘

    魔影宫护宫弟子蓝裳,聪明善良,痴恋大师兄赤烟,而赤烟的心,停留在了小师妹紫苏的身上,紫苏的父亲,魔影宫主君色,又对蓝裳情有独钟……当魔影宫与冰川雪府二十年战约到期,蓝裳的聪明与执着致使她旋进了神魔二界爱与恨的纠缠,情与仇的纷争之中,最终才发现,隐藏于她身上的不为人知的秘密………
  • 变龙史

    变龙史

    筋脉堵塞不能练武的黄龙,巧遇龙家掌门人,又得龙家绝学《圣龙决》,从此飞龙上天,一发不可收拾!龙老爷子更将爱孙女龙秀许配与他,希望他将龙家绝学发扬光大!然而英雄爱美女,更爱江山!黄龙不甘于此,他始终坚信——命运,不能决定他的一生!他天生不是池中物,一遇机缘便化龙!
  • 夫君不乖

    夫君不乖

    可怜女主无辜穿越到女尊世界,不料被迫装成男人,练就绝世武功,还收了一大堆绝世美男。本文不小白,搞笑加点玄幻色彩,喜欢的女尊文的亲们,可千万不要错过啊!前世的情,后世的债,原来人死之后真的有天使。死在男人手里,也算是一大笑话,死了却也不安分,揍了天使,砸了轮盘,于是不小心穿越了。死了,又活了,遇见了‘天人’。天人说,你个登徒子。我说,我哪敢!天人说,我是男的。我知道。天人说,我的清白。拜托,我不就偷看了几眼嘛?天人说,你不许走。好,那咱就不走。天人最后说了,你要对我负责。啊,原来,这看男人也是罪过…女尊文,NP……好这口的定要来支持啊。感谢亲爱的宝宝,为我做的封面,实在是太赞了。推荐新文:痞女修仙传,,水宣给花生建的群:104863278,大家有兴趣的来啊,另外非常感谢水宣!
  • 长相思

    长相思

    她,一个淡如素栀的清丽女子,却忍受着命运的劫难。与他相识相知,以为找到了托付终身的良人,却发现自己不过是别受手中一颗谋权夺利的棋子。情伤之后,她步步为营,带着对他的爱与恨走上一条不知结局的路。相府千金祝素栀,寄居王府的沈素素,倚身青楼花动天下的阿凉,驰骋沙场的军医凌霖……在多重身份中她是否迷失了自己。他,幽深如同暗夜苍穹,不知无情还是有情。他拥有着君临天下的豪情,有着翻云覆雨的权势,却不知道该如何重新走进她的心里。他不知道,一步棋错满盘皆输。从放手的那一天开始就注定着这错过是一生的……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你本是龙:激发你的成功潜能

    你本是龙:激发你的成功潜能

    每个人都具备成功的潜质,都能成为“龙”。然而,为什么总有人“翻下龙种,收获跳蚤”?其实,只要你掌握了激发潜能的方法和原则,你就能创造生命的奇迹,塑一个成功的自己!请相信:成功(机会)只青睐有准备的人!人生最大的挑战就是挑战自己!挖掘成功的潜能,找回本应成功的你。
  • 倾城泪,雪胭凝香

    倾城泪,雪胭凝香

    为一场恶意的阴谋,她与他擦肩而过,无缘夫妻。在一次刻意的安排,他对她一见钟情,从此,爱恨缠绵。******他疼她入心,爱她入骨,她却利用了他,从他的怀中,钻到了另一个男人的心里。他冻心绝爱,她却又跑回来,霸爱劫心,使他陷入爱与恨的纠结之中。她说,她心已不爱,为何?会放下他去追随着她从前的依恋?他说,他的爱已成恨,那为何?却又撇下江山,拼死相救?******她一身男装,伴君身侧,一朝突然晕倒,男儿之身,却惊现喜脉,顿时,众说纷纭,这是谁人下的种?五年之后,某一萌宝出现,“娘!外面有一个长得像我的人来找你!”“臭小子!别以为每个长得帅的男人都是你爹!”简介很大气,内容很细腻,走过路过的亲们,表错过了哟!咖啡不要钱,随便冲个也无妨,若是稀饭,就点一个“加入书架”吧!亲的支持,零香无限滴动力!再表申明,此文绝不会弃!
  • 与花交谈

    与花交谈

    报亭书摊处可见微型小说的身影。,文化市场上出现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许多文学刊物纷纷改头换面。改为专门刊登微型小说或主要刊登微型小说,进入21世纪,有的甚至连刊名也子以更改
  • 失眠(贴心大夫丛书)

    失眠(贴心大夫丛书)

    这套丛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通俗性:采用大众语言讲解医学术语,患者及家属能看得懂,并以生活“比喻”帮助了解;2实用性:学以致用,用得上。一人读书,全家受益,成为“家庭小医生”、左邻右舍的“健康小顾问”;3科学性:不仅知其然,还要了解其所以然。通过临床病症的表现,讲基础理论,理论与实际结合。贯彻“一分为二”的两点论讲解、诊断和治疗,避免绝对化不会使群众无所适从;4权威性:这套丛书的作者,都是具有丰富的经验的临床医生,其中多数是某一专科的专家,并介绍了他们所在单位、姓名、联系方式、出诊等时间等,便于联系,又成了就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