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05600000017

第17章 脏腑功能及以顺为养(1)

《黄帝内经》告诉我们一个事实:人体是自然的产物,秉承天地阴阳二气所化生,其化生的顺序是先化生人体脏腑、四肢百骸的“硬件”,再输入“五行”的“系统软件”,这样人体就按照天地“阴阳四时五行”运动规律开始了个体的生命旅程。当人体脏腑等有形的器官磨损、精化气消耗殆尽时,人的生命就结束了。

如果我们懂得在这个过程中,节省能量、减少磨损和无意义的精血消耗,我们就能提高生命运行的质量,有效地延长寿命,这就是中医养生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中医养生的一大原理是“以顺为养”,意思就是要顺应规律。第四、五章大体说明了五行规律及其在天地间的表现形式,说明了人要顺应自然规律的客观必然性。由于人体结构与天体结构的“天壤之别”,五行规律在人体内部具有自身特色的表现形式。本章旨在通过了解人体脏腑的功能习性,把握以顺为养的原则,把养生落到实处,从而贯通中医养生原理。

人体小宇宙观让我们知道了脏腑之间的五行生克制化关系,中医的脏象理论为我们了解人体脏腑功能打开了方便之门。“藏象”一词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古文“藏(zàng)”通“脏腑”。明朝张介宾注曰:“象,形象也,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脏象理论,讲的是人体内有脏腑,而必有其功能征象表现于外。中医的脏象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部分,也是中医养生原理的核心。了解每一脏腑本身的功能、习性,无论对医疗还是养生都是至关重要的。

人体的脏和腑功能有别,脏秉天地之阴而静,故能藏(cáng);腑秉天地之阳主动,故能运。所以,脏象所讲的是以脏腑为核心的整体功能系统,它反映的是脏腑之间、脏腑与其他组织器官、包括自然界的广泛联系,与现代解剖学所讲的脏腑概念不同。所以,“有诸内,必行诸外”,是中医望诊的客观依据。

脏象理论的核心是在整体观和阴阳五行架构的基础上研究人体结构及其功能的学问。它包括两部分:一是脏腑功能、病理变化与身体器官之间的相互关系;二是精、气、血、津、液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为了编排和叙述的方便,笔者把这两部分分成两章叙述。另外,经络系统是人体脏腑间、脏腑与器官间的信息联络和精、气、血、津、液的输送通道,在《中医基础理论》中,属于“经络学说”的部分,因不是“养生原理”的重要内容,故与第七章一并简述为“经络与精气血津液”。

《中医基础理论》的“脏象学说”对人体脏腑的描述细致入微,而笔者只想从养生的角度,遵从《黄帝内经》的本意,摘抄部分内容,结合笔者读书笔记,努力用通俗的语言,让百姓大体认识中医理论之脉络,为具体的养生实践提供帮助。

一、五脏六腑的功能习性

脏腑是人体内脏的总称。脏象理论按照脏腑生理功能特点,将其分成脏、腑、奇恒之腑三大类。脏,即肝、心、脾、肺、肾,合称五脏;腑,即胆、小肠、大肠、胃、膀胱、三焦,总称六腑;奇恒之府,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为便于公众理解,从科普的角度将五脏六腑联系起来介绍。

《素问·五脏别论》中说:“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泄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故曰:实而不满,满而不实也。”其中脏器的“满、实”是指精气而言,腑的“满、实”是指水谷而言。这段话是说:五脏的功能是藏精气而不泄,而六腑则主要是传化水谷,排出糟粕。所以,五脏的特点是体阴而用阳,“藏而不泻,故满而不能实”,实了,就影响脏的气化功能;六腑的特点是“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满了,就没有运化的空间了。根据这个特点,我们可以知道脏以藏(cáng)为主,多以补为顺;六腑以通为用,多以通泻为主。又从脏的“藏而不泻”而属阴,腑的“泻而不藏”而属阳可知,脏腑之间是相互为用的表里关系。《灵枢·本输》中说:“肺合大肠,心合小肠,脾合胃,肝合胆;肾合膀胱”,说的就是脏和腑的表里关系。

(一)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1.心脏的功能概述

心,位居胸中,有包络围护于外,在五行属“长”,赋像为火,为阳中之阳,同于夏气。其主要功能是主血脉(推动血液行于脉道)、主神明,是统领五脏六腑的“君主”。其经脉为手少阴心经,下络小肠,与小肠为表里。其功能概括如下:

2.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1)心主血的阴阳运动。心在五行属火(长),心阳具有宣通、化气的功能,俗称心气,起温煦、推动血液(心阴,也称营血)运行(长养百骸)的作用。心气充沛,血液才能在脉道内正常周流不息营养全身,而见面色红润光泽、脉象和缓有力。营血充盈是心气充盈的基础,如血虚盈亏、心气不足,则血流不畅,内见脉细涩无力,外见面色无华、灰暗,甚则可有唇舌青紫、胸痛如刺等气血瘀滞的证候;心阳虚,则阳不卫外而自汗;心阴虚,则阴不内守而盗汗。

(2)心主神明而统领脏腑。心主神明是指心脏是人体精神活动的主宰,而统领五脏六腑,是通过影响“五神藏”而实现的。脏象学认为,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归属于五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心在“五神藏”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素问·天元纪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忧、思、恐。”《灵枢·本神》说:“所以任物者谓之心。”任,乃承受、担任之意。说明心具有接受外部事物的本能。故“心为五脏六腑之主,而总统魂魄,兼该志意。故忧动于心,则肺应;思动于心,则脾应;怒动于心,则肝应;恐动于心,则肾应;此所以五志唯心所使也(张介宾《类经疾病类》)。”因此,心主神明的功能正常,对事物所反映的“喜、怒、忧、思、恐”就不至于惊动对应的“神、魂、魄、意、志”进而伤害五脏;反之,就会因为七情不能自控而太过,惊动“五神藏”伤害五脏,就会出现失眠、多梦、惊恐、多疑、神志不宁等魂不守舍的证候,甚则出现狂妄谵语、神昏不明、是非颠倒等精神疾患。

(3)心主血而藏神,二者密切相关。营血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营血充盈就会心气充沛,人的精力旺盛就会精神振奋、神志清晰,对是非就有正常的辨别能力(这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所指的“物质决定精神”)。否则,人的气血亏虚,精神状态就会受到不良影响。同样,人的情志太过会耗伤心阴,使气血亏虚影响脏腑功能。比如,心在志为喜,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喜乐太过,就会伤害心神;大怒、悲伤、惊恐之后,魂飞魄散使人昏厥;过度忧思使人伤脾不思饮食,进而伤害实体脏腑。这都说明精神对物质身体具有反作用。

(4)心与心包络。心包络在《黄帝内经》中称为“膻中”,是心外围的包膜,具有保护心的作用。外邪侵袭于心,包络代心受邪。在病变时,心包受邪所出现的病症和心脏受邪病变一致。心包络畅通才能保持与诸脏腑之间的信息沟通,从而表达“君主”的喜乐与忧愁,故为臣使之官。

(5)心与四时气候的关系。自然界的四时气候与人体五脏相通,其中,心气通于夏气。《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夏三月,此谓蕃秀,晚睡早起……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逆之则伤心,奉收者少,冬至重病。”说明心与夏气相应的关系。夏季君火当令,内合于心,若逆于夏气,则多见心病“太阳不长,心气内洞。”

夏季的火热为万物生长提供了充足的能量,植物光合作用旺盛;人的心阳也要充分张扬,各器官充分工作使“华英成秀”孕育精华,为肺的收降提供物质准备,否则,冬天人就要得重病。

3.小肠与心为表里关系

小肠为受盛(chéng)之官。小肠位于人体下腹部,在五行属“长”,赋像为火,在经络为手太阳小肠经。小肠在幽门与胃相接,在阑门(阑尾)与大肠相接。

主要功能是“受盛化物”、分泌清浊。所谓“受盛”,就是受盛腐熟的水谷;“化物”

就是进一步分成清浊两部分。清者为水谷精微,上输于脾;浊者为糟粕,归入大肠;多余的水液,渗入膀胱以为尿。正是由于小肠的“化物”功能与尿液有关,因而有“小肠主液”之说。

小肠经属小肠,上络于心,与心为表里。如心有实火可移热于小肠,使小肠泌别清浊功能失常发生水泻,可见小便短赤、尿道灼热疼痛、甚至尿血的症状。

若小肠有热也可循经上熏于心,可见心烦、舌尖红赤、口舌生疮等症。

(二)肺为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1.肺脏的功能概述

肺居胸中,护在心脏“君主”之上,故称相傅,相当于帝王身边的丞相。又因其位最高被称为“五脏六腑之华盖”。因肺叶娇嫩易于受邪,又有“肺为娇脏”

之说。肺在五行属“收”,赋像为“金”,为阳中之阴,具收降之气,同于秋气。

肺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气、司呼吸、主治节、朝百脉,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

其经脉为手太阴肺经,下络大肠,与大肠相表里。肺的主要生理功能概括如下:

2.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1)肺是人体与自然气体交换的直接通道,吸进新鲜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调节人与自然同步变化,适应二十四节气,是天人合一的第一通道。在上一章中已经明确讲述,此处从略。

(2)肺的宣发与肃降相辅相成,对立统一。肺主治节的功能,是通过宣发和肃降完成的。没有正常的宣发,就不能很好的肃降;反之肃降不利,也影响正常的宣发。肺有宣有降才能使气道通畅、呼吸均匀;才能使气血、津液布散全身以便充肌、泽毛;才能使水湿下输膀胱,而无水饮停滞之患。若宣降失和,则会出现肺气不宣而胸闷喘咳、鼻塞无汗等症;肺气不降而气逆咳喘、咳痰、咳血、便秘等症状;影响“通调水道”功能的正常,而出现水湿停聚、痰饮,甚至水肿等症状。故《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说:“诸气膹郁,皆属于肺。”

肺的宣发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将废气排出体外;通过宣发卫气,调理腠理开合,抵御外邪;将水谷精微布散周身。

(3)与四时气候的关系。肺通于秋气,《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秋三月,此谓容平,……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秋天燥金收降之气将大气的阳热收藏于地下,人的肺与之相应,收摄人体精华贮藏于肾,是气化精的过程,为过冬做好准备。

3.大肠与肺相表里

大肠居于下焦与小肠在阑门相接,下出肛门(也称魄门)。在五行属收,赋像为金;其经脉为手阳明大肠经,上络肺,与肺相表里。其主要功能是承接小肠泌别清浊后的食物残渣,吸收有用津液后,化糟粕为粪便排出体外,故有“大肠主津”之说。

肺与大肠的关系:二者经脉相连构成表里关系,在功能上互相影响相辅相成。

肺气正常肃降大肠才能正常传导,大肠传导正常肺气才能肃降。此外大肠的传导功能还与肾的气化有关,所以有“肾司二便”之说。

(三)脾胃为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1.脾的功能概述

脾胃是人体出生以后负责营养供应的器官,故称人体后天之本。在《黄帝内经·灵兰秘典论》中共称为仓廪之官,也就是负责给养的官。脾居胸膈之下,位于中焦,五行属“化”,赋像为“土”。其主要功能:主运化、统摄血液、主升清气,同于长夏,以升为顺,喜燥恶湿。其经脉为足太阴脾经,属脾络胃,与胃相表里。其功能概括如下:

2.脾为谏议之官,知周出焉

脾为“双天官”,在《灵兰·秘典论篇第八》中合称“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说明脾胃合作是主管消化食物、供应人体能量的器官。在《刺法论》中又提到“脾为谏议之官,知周出焉”。谏议之官是封建君主为时刻掌握文武百官的情况而设立的监察(知周)之职。这个职位有个基本素质要求是刚正不阿,敢于谏议直言才能不辱使命。脾发现人体这个“国家”出现异常或入侵者时,将信息通过“臣使之官”上报“君主”,君主协调诸脏腑解决异常。对于入侵者,则由“将军之官”肝通过“战斗”来解决(这与现代医学的“肝为最大的淋巴系统”,是负责解毒、免疫的器官不谋而合)。“谏义之官”形象地说明了脾在人体内的功能及习性:脾为刚脏,喜燥恶湿。人体邪气侵身或内伤致病时,最初的不适都是由脾来感应的,这个功能失灵才有“病入膏肓而不知”的结果。

3.脾与四时气候

脾主长夏应湿气是指农历六月濡湿季节,湿热交蒸,最易影响人的脾胃功能,人容易“洞泄寒中”,即腹泻等症。此外“脾属土,治中央,常以四时养四脏,旺于每季之最后的十八天”,故有“脾旺四时”之说。四季之末脾气旺盛,心、肝、肺、肾四脏得养。脾主运化的功能对人体至关重要。李忠梓在《医宗必读》中说:

“一有此身,必滋谷气,谷入于胃,洒陈于六腑而气至,和调于五脏而生血,而人资之以为生者,故曰人后天之本在脾。”

4.胃为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胃居中焦,在五行属阳土,与脾以膜相连,其经脉为足阳明胃经,属胃络脾,与脾互为表里。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纳和腐熟水谷,以降为顺,喜润恶燥。

5.胃为水谷气血之海、五脏之本

饮食经胃腐熟初步分清浊,其清者水谷精微通过脾的运化而营养全身,其浊者下传小肠进一步泌别清浊。所以,人体气、血、津、液的化生都来源于胃纳水谷,又被称为“水谷气血之海”。《素问·玉机真脏论》说:“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说明胃气的有无、盛衰关系到人体生命的存亡。李东垣在《脾胃论》中说:“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生也。”中医治病、养生很重要的一条原则就是“保胃气”,故有“人以胃气为本”,“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亡”,“胃气一败,百药难施”等说法。

6.脾与胃的关系

以膜相连,经络相互络属构成阴阳、表里关系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胃腐熟水谷,脾行津液,二者共同完成食物消化吸收及输布脾气主升,胃气主降,升降相因,故脾胃为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燥湿相济,阴阳和合。脾为阴脏,得阳则能生化;胃为阳腑,得阴则能纳腐脾与胃一阴一阳,一纳一运,升降相因,燥湿相济,在生理上相互为用、相互制约,在病变时相互影响。如脾失运化,则胃不受纳,出现食少纳呆、不思饮食。若湿困脾土,脾气不升,则胃气不降,影响胃的受纳与通降,出现脘腹胀满、恶心呕吐等症。反之,若食滞胃脘,胃失通降,则脾不升清与运化,常可出现腹胀、泄泻等症。

(四)肝为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1.生理功能概括

肝位于腹部胸膈之下,右胁之内,在五行属“生”,赋像为木,同于春气。肝为刚脏,主动主升。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藏血和主疏泄。其经脉为足厥阴肝经,属肝络胆,与胆互为表里。

2.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1)肝藏血而主疏泄。藏血是疏泄的基础,疏泄是藏血的功能表现。肝的疏泄功能全赖血之濡养,肝血的濡养作用又依赖肝的疏泄功能才能发挥,二者密切相关。后世医家将肝的这两个功能概括为“体阴而用阳”。体阴是言肝藏血,用阳是指主疏泄。“体阴”与“用阳”相互协调,肝的生理功能才能正常。若二者失调,则肝病发生。

(2)肝为将军之官肩负守护人体这个“国家”安全的职责。现代医学证明,肝是人体最大的淋巴系统,担负着消灭入侵之“敌”等解毒、净化血液的功能,这与将军之职不谋而合。说明古今科学是相通的,只是描述的语言不同而已。

3.肝与组织器官的关系

同类推荐
  • 失眠(贴心大夫丛书)

    失眠(贴心大夫丛书)

    这套丛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通俗性:采用大众语言讲解医学术语,患者及家属能看得懂,并以生活“比喻”帮助了解;2实用性:学以致用,用得上。一人读书,全家受益,成为“家庭小医生”、左邻右舍的“健康小顾问”;3科学性:不仅知其然,还要了解其所以然。通过临床病症的表现,讲基础理论,理论与实际结合。贯彻“一分为二”的两点论讲解、诊断和治疗,避免绝对化不会使群众无所适从;4权威性:这套丛书的作者,都是具有丰富的经验的临床医生,其中多数是某一专科的专家,并介绍了他们所在单位、姓名、联系方式、出诊等时间等,便于联系,又成了就医指南。
  • 不生病的生活习惯(全集)

    不生病的生活习惯(全集)

    人人可能生病,但不要因为无知而生病;人人希望健康,那就从不生病的生活习惯开始。研究发现,我们每天高达90%的行为都是出于习惯。什么最可怕?艾滋病?核武器?癌病?瘟疫?错,是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和方式最可怕!本书将告诉你什么是不生病的习惯,让你克服不良习惯的惰性,方便快捷地改善健康状况。
  • 儿科病居家调养保健百科

    儿科病居家调养保健百科

    儿科病,怎么防治?怎么调养?最好的医生是父母!各种儿科病是怎么发生的,您知道吗?儿科病发生前有哪些征兆,作为父母,您心中有数吗?饮食调理、经络调养、日常保健、预防护理,父母怎么做才能使孩子生病少吃药,并得到有效治疗呢?宝宝居家调养,您的心中是否一清二楚?细节决定成败,健康来源于生活态度。孩子的健康,就在您手中!
  • 对症足部特效疗法治百病

    对症足部特效疗法治百病

    人的足部就像一个取之不尽的宝库,其中密布着经络和穴位,并隐藏着心脏、肝脏、肾脏等反射区,长期坚持对足部经络及相应脏腑反射区进行良性刺激,不仅可以改善亚健康状态,还可以对某些常见疾病起到明显治疗或者辅助治疗的作用。此外,观察足部的变化可以为自己做个体检,及早发现身体脏腑的病变,为及时治疗争取时间。为了方便读者从速对照学习,本书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了足部与健康的关系,教读者怎样通过观察足部进行疾病自查,并针对常见不适症状推荐了按摩、刮痧、拔罐、足浴、艾灸、药敷、保健操等对足部施术的特效疗法。
  • 支气管肺病居家调养保健百科

    支气管肺病居家调养保健百科

    支气管肺病,怎么防治?怎么调养?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支气管肺病是怎么发生的,您知道吗?各种支气管肺病的诊断、病因、危害,您心中有数吗?食养食疗、运动锻炼、药物治疗、经络调养、验方防治,怎么做才能远离支气管肺病?怎么做才能有效治疗支气管肺病?居家调养,您的心中是否一清二楚?细节决定成败,健康来源于生活态度。健康,就在您手中!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至尊嫡颜

    至尊嫡颜

    一朝重生,翻手为云,扭转乾坤,继母嫡姐渣男统统见鬼去!玩心思,耍手段,施毒计,难道就你们会?重生复仇路,活出精彩人生!只是,男人心,海底针,某个人,怎么甩都甩不掉呢!这可如何是好!
  • 坏坏宝宝腹黑爹

    坏坏宝宝腹黑爹

    “凌小姐,你心肠真好,一定是天使降临人间!”教会孤儿院的玛丽亚修女感动的对正在给孤儿们分发玩具的凌小小说着话,一边不断的在胸前划着十字,“凌小姐,主一定会保佑你的!”“院长,都跟你说了多少次了,叫我小小说是了,跟这些孩子们呆在一起,我也很开心的!”凌小小分发完最后一个玩具,看着兴奋欢快的孩子们,也同样开心的说着话,只是,凌小小却没有忘记,狠狠的瞪一瞪身边的同学兼男朋友兼保镖兼小工的欧阳……
  • 封灵师传奇:宿舍有鬼2恶灵游戏

    封灵师传奇:宿舍有鬼2恶灵游戏

    305寝室的恐怖传闻,恶魔契约的交易,消失的日记,受害者身边接二连三的恐怖事件,奇怪的借读生……灵异事件不断折磨着高三毕业生李馨,昔日好友逐渐变得陌生,隐藏的凶手步步逼近。仇恨、嫉妒、阴谋,离奇事件反复上演,究竟谁才是真正的恶魔?眼看事实真相就要揭露,所有的猜测和推理全被推翻,怀疑对象一个个莫名死亡,她又该如何自保?
  • 教你学击剑(学生室内外运动学习手册)

    教你学击剑(学生室内外运动学习手册)

    体育运动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人的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室内外体育运动内容丰富,种类繁多,主要项目有田径、球类、游泳、武术、登山、滑冰、举重、摔跤、自行车、摩托车等数十个类别。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狂傲第一夫人

    狂傲第一夫人

    穿成丞相府痴傻疯癫的大小姐风落霜?带着聘礼去求亲,却一命呜呼?哼,重生后的她,还有那么容易被欺负吗!御赐皇商又如何,拜堂当天,她留下一块板砖外加一纸休书,跑到江湖逍遥快活行医救人!那个男人找到他,大吼道:“女人,你再敢逃跑!我就跟你同归于尽!”
  • 气场人脉掌控术

    气场人脉掌控术

    本书通过对众多人际关系中的典型案例加以分析,来揭示其中所蕴涵的气场掌控技巧和秘诀。在本书中,我们将看到亚伯拉罕·林肯如何获得民心,又是如何把敌对者变成最忠诚的支持者;比尔·盖茨是怎样在人脉资源尚不算丰富的事业起步阶段签到了跟IBM的第一份合约;沃伦·巴菲特的投资哲学为何难以复制,他又如何利用人脉反败为胜。诸多经典案例说明,那些杰出的成功者们往往善于运用强大的气场来充分发挥人脉的作用,并最终获得一种走向成功的神奇力量。
  • 腹黑皇上来逼婚:女人我只想宠你

    腹黑皇上来逼婚:女人我只想宠你

    【全文完】“忠心于朕,朕许你六宫无妃!”高位上的他眼眸里隐匿的是霸道的邪魅。“天堂地狱,本王也要与你同在!”堂堂一国的王爷,竟然霸道的将已为皇妃的她揉进怀里。“主人,我活着,你活着;我死了,你也得活着!”有着琥珀色眼眸的温柔男子深情款款的望着她。当绝情冷血的杀手掉入一群美男的陷阱里,究竟是她成为了别人的棋子,还是别人臣服于她的石榴裙下?
  • 绝世嚣张妃

    绝世嚣张妃

    她,洛克帝国司徒府最受宠爱的六小姐,因一次意外而亡,当她再次重新睁开眼睛时,她已经不再是她,而是21世纪生杀予夺,唯我独尊的雇佣兵——司徒纳兰。“你,给我笑一个。”他看着她霸道的命令道。“能让我为他笑的人已经死了,你,想死吗?”她冰冷的眸子没有一丝温度挑衅地看着他淡若轻风的说道。当强者遇上强者,冰山遇上冰山,硬对硬,狠对狠,腹黑对腹黑,谁才是征服者,被征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