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38600000003

第3章 大政(1)

成就大业,不是靠一个人就能办到的,所以图谋大业的人,无不求贤若渴。然而如何选拔人才、任用人才,也是一门需要仔细研究的学问。人各有才,才有参差,要仔细洞察人才的差异,从实践中考察他们的真实才能,用其所长,避其所短,让他们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才能。察相之术,早有记载。富贵在于骨法,喜忧在于容色,古代在选用人才时也会把它作为参考。周公吐哺,刘备三顾茅庐,都已经成为礼贤下士的经典美谈。凡是明君仁主都要珍惜贤能,厚遇有才之人,只有这样君王才能实现宏图大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本卷最后还谈到国家机构。国家机构的正常运行,需要有完善的管理机制,这样,国家才会政治清明,社会才会井然有序。

大体第一

为君之道,去细务,识大体,知人善任,方使上下齐心,政通人和。善于识人用人,是定国安邦的根本。

原文

臣闻老子曰①:“以正理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荀卿曰②:“人主者,以官人为能者也;匹夫者,以自能为能者也。”傅子曰③:“士大夫分职而听,诸侯之君分土而守,三公总方而议,则天子拱己而正矣。”

何以明其然耶?当尧之时,舜为司徒,契为司马,禹为司空,后稷为田官,夔为乐正,人造倕为工师,伯夷为秩宗,皋陶为理官,益掌驱禽。尧不能为一焉,奚以为君?而九子者为臣,其故何也?尧知九赋之事,使九子各授其事。皆胜其任以成九功。尧遂乘成功以王天下。

注释

①老子:春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思想的创始人,著有《道德经》。②荀卿: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世人尊称为荀卿。③傅子:傅玄,字休奕,西晋初年的哲学家、文学家。

译文

我听老子说:“用正当的方法治理国家,用奇诡的方法用兵打仗,用无为而治的方法获取天下。”荀卿说:“对帝王的要求是善于使用有能力的人,对平民百姓的要求是能充分发挥并不断提高自己的做事能力。”西晋傅玄说:“如果能让士大夫忠于职守,听从命令;诸侯能守住自己封地;朝廷三公能够参政、议政,总揽天下大事。那么君主垂拱而待就可以治理好国家了。”

怎么证明这个道理呢?在尧统治的时代,舜任司徒,契任司马,禹任司空,后稷(jì)为田官,夔(kuí)为礼乐官,倕(chuí)做工匠,伯夷管理秩序,皋(ɡāo)陶做判案官,益负责驯化禽兽。这些尧都不会做,为什么尧却能够成为他们的君主,而这九个人对他又俯首称臣呢?因为尧知道这九种官职的工作内容,以此授予每个人不同的职位,使他们的特长能够得到充分发挥,而尧在他们事业成功的基础上称王于天下。

原文

汉高帝曰:“夫运筹策于帏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①;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人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有天下也。”

注释

①子房:张良,汉初三杰之一,是汉高祖的重要谋臣。

译文

汉高祖刘邦说:“在军帐中通过运筹谋划,就能使我们在千里之外的战争中获胜,在这方面我不如子房;安邦定国、安抚百姓、保证军饷充足、粮道畅通,这些方面我不如萧何;统领百万大军,战必胜,攻必能取,这方面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豪杰。而我能够合理地使用他们,这是我能够拥有天下的原因。”

原文

故曰,知人者,王道也;知事者,臣道也;无形者,物之君也;无端者,事之本也。鼓不预五音①,而为五音主;有道者不为五官之事,而为理事之主。君守其道,官知其事,有自来矣。先王知其如此也,故用非其有如己有之,通乎君道者也。人主不通主道者则不然:自为之则不能任贤;不能任贤则贤者恶之。此功名之所以伤,国家之所以危。汤武一日而尽有夏商之财,以其地封,而天下莫敢不悦服;以其财赏,而天下皆竞劝。通乎用非其有也。故称设官分职,君之体也;委任责成,君之体也;好谋无倦,君之体也;宽以待众,君之体也;含垢藏疾,君之体也。君有君人之体,其臣畏而爱之,此帝王所以成业也。

注释

①五音:亦称“五声”。指中国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徴、羽五个音级。

译文

所以说,善于识人用人,是成为帝王应该有的素质;善于解决问题,处理事情是作为臣子应该具备的才能。看不见摸不到的无形的东西主宰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万物,看似飘渺无源头的东西却是事物的根源。鼓发出的声音不在五音之列,却是五音的主导;掌握君道真谛的人,不会去做五官做的具体事情,而是主管具体做事的人。君王遵守这个任人的真谛,官员明白自己要做的事情,自古以来就有。先王知道这个道理,所以使用他人的东西像是在使用自己东西一样,善于这样做,才是真正懂得了做君主的真谛。而不懂得这个真谛的君主就不会这样做,他们不会任用有才能的人而凡事亲力亲为。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用,抑郁不得志,因此很憎恶君主。他们的情绪积累下来,就可能为君主的统治带来隐患,甚至导致政治危机。当年商汤和周武在一天之内夺取夏朝和商朝的所有,他们将获得的土地分给诸侯,天下人对他们无不心服口服;他们赏赐给臣民财物,天下人没有不支持、拥护商汤和周武做天子的。可见,商汤和周武就非常通晓怎样用他人的才能成就自己事业的道理。因此说,能够合理地设置官职是能做君主的前提,能任人以官职,并加以勉励督促是做君主的前提;长于谋划,并乐此不疲也是做君主应该具备的素质;能够有仁厚之心,善待臣民是君主应该有的素质;拥有宽广的胸怀,包容万象是做君主应该具备的素质。如果国君具备了这些素质,让臣民慑服而又尊敬,那么君王就一定能够成就一番大事业。

小结:要想掌握高超的用人之道,必先要做到知人善任。在当今社会企业的管理中,只有了解和掌握员工的特点,合理安排其到相应的岗位上工作,实现能力与工作任务的相互匹配,人尽其才,才能够充分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让工作变得简洁有效。

任长第二

国家的兴旺发达或者颓废衰败,都和人才是否得到正确使用有着密切的关系。人无完人,用人之长避其短,古已有之。

原文

臣闻料才核能,治世之要。自非圣人,谁能兼兹百行,备贯众理乎?故舜合群司,随才授位;汉述功臣,三杰异称。况非此俦而可备责耶①?昔伊尹之兴土工也②,强脊者使之负土,眇者使之推③,伛者使之涂,各有所宜,而人性齐矣。

注释

①俦(chóu):同辈或同一地位的人。③眇(miǎo):瞎了一只眼,后亦指两眼俱瞎。②伊尹:生卒年不详,名伊,商初大臣。本是有莘氏陪嫁的奴隶,后被商汤重用,帮助他灭掉了夏。

译文

我听说辨识人才,考察人才,是治理国家的关键环节。如果不是圣人,谁又能够胜任百行,懂得所有呢?所以舜统管各个部门,根据人才的不同才能分别授予官职;汉朝刘邦在排序功臣时,对萧何、张良、韩信这三杰还给以不同的官职、爵禄。更何况那些和他们不一样的各种人,怎么可能要求他们尽善尽美呢?当年伊尹兴修工程的时候,他让脊背强壮的人背土,让盲人推车,让佝偻的人铺路,这样他们就都做了适合自己的工作,发挥了他们的专长。

原文

管仲曰:“升降揖让,进退闲习,臣不如隰朋,请立以为大行①;辟土聚粟,尽地之利,臣不如宁戚,请立以为司田②;平原广牧,车不结辙,士不旋踵,鼓之而三军之士视死如归,臣不如王子城父,请立以为大司马;决狱折中,不杀不辜,不诬不罪,臣不如宾胥无,请立以为大理③;犯君颜色,进谏必忠,不避死亡,不挠富贵,臣不如东郭牙,请立以为大谏④。君若欲治国强兵,则五子者存焉;若欲霸王,则夷吾在此。”

注释

①大行:古代接待宾客的官吏。②司田:古代负责掌管农田税收的官吏。③大理:古代负责掌管刑狱之事的官吏。④大谏:古代官名,掌谏诤。

译文

管仲说:“举止讲规范、进退合乎礼节、言辞刚柔相济方面,我不如隰(xí)朋精通,请任命他为大行;开辟土地,集聚粮食,最大程度地利用土地方面,我比不上宁戚有能力,请任命他做司田;在广袤的战场上能有序地指挥战车,激励战士勇敢前进,战鼓擂动,三军将士就能勇往直前,视死如归,这方面我比不上王子城父,请让他做大司马;能够明察秋毫,果断地裁断案情,不杀无辜之人,不诬蔑无罪之人方面,我不如宾胥无,请让他做大理;直言敢谏,一片忠心,不怕惹来杀身之祸,敢于对抗权贵方面,我不如东郭牙,请让他做大谏。君主如果只想要治国强兵,用这五个人就可以了;如果想要称霸天下,就只有我管夷吾能胜任了。”

原文

黄石公曰①:“使智,使勇,使贪,使愚。智者乐立其功,勇者好行其志,贪者决取其利,愚者不爱其死。因其至情而用之,此军之微权也。”《淮南子》②曰:“天下之物,莫凶于谿毒,然而良医橐而藏之,有所用也。麋之上山也,大章不能跂③,及其下也,牧竖能追之,才有修短也。胡人便于马,越人便于舟,异形殊类,易事则悖矣。”魏武诏曰:“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耶?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任其长也。”由此观之,使韩信下帏④,仲舒当戎⑤,于公驰说,陆贾听讼⑥,必无曩时之勋,而显今日之名也。故任长之道,不可不察。

注释

①黄石公:秦末汉初五大隐士之一。据传黄石公在下邳桥三试张良后,授与《太公兵法》。②《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刘安子》,西汉淮南王刘安主持撰写。该书在继承先秦道家思想的同时又综合了诸子百家学说中的精华。③大章:古人名,大禹的臣子。《淮南子·坠形训》:“禹乃使大章步自东极至于西极,二亿三万三千五里七十五步。”④韩信:西汉开国功臣,历任齐王、楚王、上大将军,后贬为淮阴侯,公元前196年被吕后斩杀。⑤仲舒:董仲舒,著名的儒学家。其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采纳了此建议,从此儒学开始成为官方哲学,并延续至今。⑥陆贾:汉初思想家、政治家,早年随刘邦平定天下,后被刘邦任为太中大夫,著有《新语》。

译文

黄石公说:“富有智慧的人、勇敢的人、贪婪的人、愚钝的人我们都要使用。有智慧的人,喜欢建功立业;勇敢的人坚持志向,不动摇;贪婪的人根据利益得失决定行动;愚钝的人勇于牺牲。根据他们的不同性格任用他们,这就是用兵的精妙谋略。”

《淮南子》中说道:“天下的物品,没有比谿(xī)毒更凶骇的了,而优秀的医生将它珍藏起来,用来治病。麋鹿上山的时候,连最能走的大章都追不上,一旦它下了山,就连小牧童都能追得上。这是因为不同的环境下,才能会有长短之分的缘故。例如,居住在北方干旱地区的胡人方便骑马,居住在南方水泽之地的越人方便驾舟,因为环境不同,使用工具也不一样,如果反过来,让越人骑马,胡人驾舟,就违背了常理。

魏武帝在诏书上说:“勇于进取的人,不一定有高尚的品德,拥有高尚品德的人,不一定有进取的勇气。难道陈平算得上是品行高尚的人,苏秦称得上诚实守信吗?但是陈平辅佐刘邦奠定了汉朝的基业,苏秦帮助弱小的燕国强大起来。这是因为他们的长处得到了发挥。”可见,如果让韩信写文章、立著作,让董仲舒带兵打仗,任命于公去游说诸侯,任命陆贾去断情裁案,他们一定没有现在这样的成就,也就不会扬名于世。所以,我们不得不仔细思考任人之长这个道理。

小结: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任何人都有优点和缺点,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把一个人的长处发挥得当,甚至发挥到极致的话,往往可以一个人干出几个人的活来,效率大大提高。

品目第三

本节讲的是如何将人才分类,做准确辨识人才的伯乐。

原文

夫天下重器①,王者大统②,莫不劳聪明于品材,获安逸于任使。故孔子曰:“人有五仪:有庸人、有士人、有君子、有圣、有贤。审此五者,则治道毕矣。”

所谓庸人者,心不存慎终之规,口不吐训格之言,不择贤以托身,不力行以自定,见小暗大而不知所务,从物如流而不知所执。此则庸人也。

所谓士人者,心有所定,计有所守。虽不能尽道术之本,必有率也;虽不能遍百善之美,必有处也。是故智不务多,务审其所知;言不务多,务审其所谓;行不务多,务审其所由。智既知之,言既得之,行既由之,则若性命形骸之不可易也。富贵不足以益,贫贱不足以损。此则士人也。

所谓君子者,言必忠信而心不忌,仁义在身而色不伐,思虑通明而辞不专,笃行信道,自强不息,油然若将可越而终不可及者。此君子也。

所谓贤者,德不逾闲,行中规绳,言足法于天下而不伤其身,道足化于百姓而不伤于本。富则天下无菀财,施则天下不病贫。此则贤者也。

所谓圣者,德合天地,变通无方,穷万事之终始,协庶品之自然,敷其大道,而遂成情性,明并日月,化行若神,下民不知其德,睹者不识其邻。此圣者也。

注释

①重器:国之瑰宝珍品。这里指治理国家的重要因素。②大统:统治国家的准则。

译文

国家长期安定、太平,王位稳固长存的关键是正确地选拔人才,任用人才。所以,孔子说过:“人有五类:庸俗的人、知识分子、君子、圣人和贤德之人。如果王者能够清楚地辨认出这五类人,并能恰当地使用他们,就证明他完全懂得了治国的方法了。”

所谓庸人,心中无大志,谈吐中缺少教养,他们不选择贤明的人赖以托身,自己也不努力求生存发展。目光短小,不识大局,也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随波逐流,没有主见。这样的人就是庸人。

所谓士人,有自己的目标,行动有计划。虽然不能完全通晓所谓的“大义”,却也能做到说话有根据,虽然没有处处行善,却也有让人赞叹的善行善举。智慧并非越多越好,重在精通;说话交流也并非越多越好,重在能抓住说话的要领;做事情也不是多多益善,关键是明白做事的前因后果及方法。明白做事的道理,说话妥当,行动有计划,这样,他们的志向就像生命和身体一样很难被改变。所以,富贵对他们没有增益,贫困对他们没有损害。这样的人就是士人。

所谓君子,说话诚实守信,而不避忌讳,常做善事而从来不夸耀,思路清楚,明达事理,说话谦虚和善,行动踏实,坚守原则,自强不息,表面上看去很容易就可以超越他们,但实际做起来却很难做到像他们那样。这样的人就是君子。

所谓贤人,品德合乎礼法,行为符合规范,说的话能够让天下的人信服并被效法,而不会引起人们的嫉妒诋毁,道德思想足能够教化百姓而又不会歪曲了道德的本身。他们能够让天下人都富有,而又不集聚财物;乐善好施,使百姓脱离疾病和贫困。这样的人就是贤人。

所谓圣人,他们的品德足可以和天地相比,变幻无穷,通明世间万物的规律,与万物和谐统一,不违背自然。布大道于天下,使之成为民众的性情。光辉如日月,行为变化若神助。百姓不知道他们的道德到底有多崇高,见到他们也不知道圣人却是自己的邻人。这样的人就是圣人。

同类推荐
  • 理想国

    理想国

    《理想国》不仅是哲学家的宣言书,而且是哲人政治家所写的治国计划纲要。原书共分十卷,主要涉及国家专政问题、独裁问题、正义非正义问题、善与恶问题、教育问题以及男女平权等诸多问题。
  • 中国古代哲学(第九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古代哲学(第九卷)(方立天文集)

    本书沿着上书的思想脉络,围绕闻道之方,系统论述了中国古代名实观、知行观和真理观等认识论内容。本书还结集有关中国古代哲学的文章27篇,分别叙述了先秦哲学、汉代经学、魏晋玄学和隋唐哲学,阐述了中国哲学与唯物辩证思想的内在关联、中国古代唯物主义者与自然科学家的联盟,以及对唯心主义哲学的理论与作用的评价。
  • 敷教在宽:康有为孔教思想申论

    敷教在宽:康有为孔教思想申论

    本书第一次全面、细致地梳理了康有为不同时期的孔教思想,阐明了康有为提出孔教建制主张的理学基础和经学基础,揭示了康有为孔教思想背后的庶民关切和国家关切。就过去的研究而言,历史学界重视中年康有为,大多数研究都是围绕戊戌变法展开的;儒学界则重视老年康有为,关联于民国后孔教会的成立和运作。本书特别强调青年康有为的重要性,即写作《教学通义》时的康有为,认为康有为在《教学通义》中提出的敷教主张规定了他后来孔教思想的基本方向。康有为的孔教思想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认真对待。
  • 中华圣贤经

    中华圣贤经

    《中华圣贤经》汲取先贤的知识经验和思想精华,能够提高您的道德修为和文化素养;告诉您为人处世的真谛;拓展您的人际关系;完善您的言行;诠释为政之道。其目的是使您以阔达的襟怀、淡薄的心态、超逸的性情面对人生,像孔夫子教导的那样去寻找内心的清宁。
  • 左手曾国藩家书,右手哈佛家训

    左手曾国藩家书,右手哈佛家训

    曾国藩,晚清第一名臣;哈佛,西方第一圣殿!跟曾国藩学做人做事,向哈佛汲取精英智慧!古为今用,从曾国藩家书中领悟先哲智慧;西为中用,在百年哈佛园里品读精彩人生!打开家书,在墨香中体悟成长的力量;走近哈佛,在故事中品懂生命的真谛!
热门推荐
  • 有间书坊

    有间书坊

    他家世显赫,天资不凡,十四岁即任弘文馆待诏,是别人口中的天之骄子,却偏偏远离官场,独居杭州,不与人往来;她是芥堂掌舵人,金牌女书商,看透世情,身负振兴家业之重任,却活在家族遗传病的阴影中,人生一片黑暗;一个外表风光无限,内里却早已尝尽孤独,有着不为人知的过往;一个看似世故而坚韧,实则天真而柔软,害怕有天成为旁人负累;当面冷心热、傲气十足的他遇上冷若冰霜、孤僻强势的她,他的世界有了伴,而她看到了未来。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野蛮公主拽恶少

    野蛮公主拽恶少

    【雪熠宫出品】她,夏若沫。有着华丽无人能及的外表。有着豪华奢侈的公主生活。他,崔熙晨。有着帅气酷似张根硕的外表,开朗的性格却因为前女友的不告而别而一夜间变得冷酷无情。直到他遇到她,这个跟他前女友有着那么相似的眉眼。而且要比他的前女友还美的女孩子,他愣住了。她到底是他的代替品还是他的真爱?当他前女友回来跟他说当时的苦衷时,他是原谅她?还是继续与夏若沫在一起?
  • 穿越与邪皇较量:皇后太难宠

    穿越与邪皇较量:皇后太难宠

    穿越了,离奇地成为一个被迫害的未来皇后的替身,而且第二天就入宫当了皇后。没想到,大婚的当天皇帝老公就开始冷落她。不得宠正好,省得跟一帮女人争一个男人。她在深宫如鱼得水,玩得风生水起。什么?皇上生气了?她真的不是有意要气他的啦。
  • 每天学一点管理·文学·哲学

    每天学一点管理·文学·哲学

    这些常识的讲述以知识结合故事为主,重点在以轻松活泼的方式将学科常识经过梳理、选择、确立后分不同角度撰写。每小节的常识点1500字左右,使我们在轻松阅读中获得最精良的文化滋养。
  • 风雨春秋

    风雨春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步入花甲之年的我重操旧业——完成了以共产党领导农民闹革命为题材的长篇小说《血泪春秋》。该书是以两千余人的树林村为背景,全景式展现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土地改革期间波澜壮阔的斗争历程,以及村民们跟着共产党、八路军前赴后继不惜流血牺牲,终于过上了当家做主的幸福生活……
  • 平行空间默默爱:男神争夺战

    平行空间默默爱:男神争夺战

    他是高高在上万人敬仰的男神,她是身患眼疾视力模糊的女屌丝,七年后在医院无意重逢,勾起年少一段惹人啼笑又辛酸悲伤的爱情,倒叙的手法徐徐展开回到那个青春气盛的年代,为了正义与公平,她冒着危险与黑社会老大的女儿宋樱子杠上,两个人之间开始了一场争夺男神的战争,尽管用尽一切方法讨男神的欢心,可惜因为视觉障碍常常弄巧成拙,男神更是见缝插针的挖苦和打击她的自尊,为了追到男神,她开始了人生中一段死缠烂打的挫败时光。转眼七年过去,死里逃生的她从美国回来,再度与男神的生活重叠,原以为这一生都没有机会得到他的青睐,却在不经意中发现他在她深爱着他的平行空间中默默的回应着她......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颠覆皇权之妖娆太子妃

    颠覆皇权之妖娆太子妃

    跪在下首的女子眼中闪过一丝怨毒:贱人,可是出了什么事儿?”很好!且看她纤纤素手如何掀起腥风血雨。亲爹算计算丢了命。众人见到正主来了纷纷露出嘲讽的神情,娘娘你这是要闹哪样啊?!,姐姐真是太狠心了,层层诡计接踵而来。你怎么没死?”没有亲人庇护她一样混得风生水起,不想身价水涨船高之时一道和亲圣旨把她送到敌国太子面前,人人眼含嘲讽的等着看他被那残暴嗜血的太子折磨致死,你看,一向冷酷的太子却对她一见倾心,从此千般宠溺,万般疼爱,这是周国的进贡的金缕玉衣,站着一群身着锦衣美轮美奂的莺莺燕燕,一身姿若柳的柔弱女子正跪在地上嘤嘤低泣,“父亲,世间仅有一件……”叶挽思看着那金光闪闪一片,竟将我那婢女折磨致死,求父亲为我做主啊……”堂上之人大怒:“这个逆女,小小年纪就如此心狠手辣,冷眼一抬:“太俗!”堂上坐着的中年男子面色阴沉,本是凤京权贵的叶家嫡女叶挽思,爹不疼娘不爱,震怒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太素!”“炎国的凤凰展翅九尾金翎,这回定要你名誉扫地,滚出叶家!此时一白衣绝美女子盈盈走来:“哎呀,这院子可真热闹,万金难求!”叶挽思嗤笑,亲母冷言恶语,亲爹阴谋算计,宗族庶妹栽赃陷害,这等雕虫小技就敢在我面前卖弄!“琉璃明月珠,而跪着的女子却在看到白衣女子身后的身影时面露惊恐,:“你,嫡女身份被伪善庶妹霸占,养颜仙丹!”美人骄喝:“你是嫌我老么?!”殿内众人皆面色发白,渣男求爱,不成想消息传来,荣宠至极!【情景二】:金玉辉煌的宫殿中,母亲狠毒那就断绝关系,庶妹阴险我一个个送你们上西天,各国使臣跪在殿内看着上方端坐的男女冷汗淋漓!一旁的贵妇以帕掩面,这传出去我叶家百年的名声可就全毁了……”“挽儿,对不起回炉重造吧你!“那燕国的千年沉木,神色哀伤的道:“是啊,老爷,永不腐朽!”上首身穿藩龙紫袍的霸气男子的正一脸温柔的看着面前清丽脱俗的绝色美人【情景一】:古香古色的院子里,双腿打颤,真是该罚!”“太艳!”
  • 兵王之王

    兵王之王

    我笑看鲜血,我疯狂不屈;脊骨为国而生,热血为国流淌。我为战斗而生,我是兵王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