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70500000046

第46章 子路篇第十三(2)

孔子的这句话应该是赞许鲁、卫两国的政事。鲁国是周公旦的封地,卫国是康叔的封地,周公旦和康叔是兄弟,当时两国的政治情况确实很相似。而孔子本人也在鲁卫两国都做过大夫,对这两个国家都比较了解。所以他说,鲁国的国事和卫国的国事,就像兄弟一样。

13.8子谓卫公子荆①:“善居室②。始有,曰:‘苟③合④矣’。少有,曰:

‘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

注释

①卫公子荆:卫国大夫,字南楚,卫献公的儿子。②善居室:善于管理经济,居家过日子。③苟:差不多。④合:足够。

译文

孔子谈论卫公子荆时说:“他善于居家过日子。他刚有一点家产时,说:‘差不多够了。’稍稍增加一点,又说:‘差不多完备了。’当他富有时,说:‘差不多已经完美了。”’

名家注解

朱熹注:“公子荆,卫大夫。苟,聊且粗略之意。合,聚也。完,备也。言其循序而有节,不以欲速尽美累其心。”

张居正注:“公子荆,是卫大夫。居室,是处家。舍,是聚合。完,是齐备。

美,是精美。三个苟字,是聊且粗略的意思。”又注:“大抵人之处世,莫病于贪求,莫贵于知足。然所谓知足者,谓其当下便足,非谓有所期限而止也。若有所期限,则亦不免于求矣。子荆当始有之时,不慕少有;当少有之时,不求富有,随时便足,’无事营求。非其心清欲寡,不以外物累其中者,讵能之乎?故孔子贤之,谓其近于道也。”

解读

孔子赞赏公子荆对财物的态度,这其中包括两点:一是对财富没有过多的欲望,二是容易满足。卫公子荆为卫国的大夫,位高权重,孔子通过述说他善于居家理财,来赞美循序有节,容易知足,不求华美,以讽刺当时奢侈的人。其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让统治者能够勤俭、节制,更好地修养自己。

我们常说知足常乐,《墨子》中有:“非无安居也,我无安心也,非无足财也,我无足心也”。指出并不是没有安定的居所,而是自己没有安定的心,不是没有足够的财富,而是没有知足的心。知足了然后才会富有,不停地占有财物,即使拥有天下也不觉得富有。《老子》中有:“知足不辱”。欲望是没有穷尽的,人只有知足才不会被欲望所牵制,不为世间的欲望所累。一个人知道满足,心里面就时常是快乐的,达观的、有利于身心健康。相反,贪得无厌,不知满足,就会时时感到焦虑不安。

面对现实,我们看到不少铤而走险而落得声败名裂的人正是因为欲壑难填,贪得无厌而走上犯罪道路的。所以,知足不是没有追求,知足常乐更不是平庸的表现。相反,知足常乐是很难修炼成的美德。

13.9子适卫,冉有仆①。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雩毛,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注释

①仆:驾车。②庶:众多,这里指人口众多。

译文

孔子到卫国去,冉有为他赶车。孔子说:“人口真多呀!”冉有说:“人口已经繁多了,又该给他们增加什么呢?”孔子说:“使他们富起来。”冉有说:“已经富起来了,再给他们增加什么呢?”孔子说:“使他们受教育。”

名家注解

朱熹注:“庶而不富,则民生不遂,故制田里,薄赋敛以富之。富而不教,则近于禽兽。故必立学校,明礼义以教之。”

张居正注:“适字,解作往字。卫,是卫国。冉有,是孔子弟子。仆,是御车。庶,是众多的意思。圣贤一问答之间,而王道之规模、施为之次第,皆具于此,岂非万世之法程哉!”

解读

孔子与冉有之间的对话,告诉我们一个最基本的道理:“先富后教”。孔子认为,为政的首耍任务就是要使百姓富足,但同时应伴随着道德仁义礼乐忠信的教化。用现在的语言就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齐抓并举”,使国家富足,人民知礼行仁。为此,孔子提出“富民”和“教民”的思想,而且是“先富后教”。这是正确的,但这并不是说,对老百姓只富不教。在孔子的观念中,教化百姓始终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当今社会,开放搞活市场经济,一切措施意在“富民”;道德规范建设,意在“教民”。没有物质基础,很难谈精神层次的追求。古语说得好:“仓禀实而知礼仪”,当一个人的基本生存都是问题的时候,一切的道德都只是虚言。但是,仅仅“富之”就行了吗?当然是不行的。如果仅仅是为了富,为了吃饭,那样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呢?一个一点底线都没有,一点道德都没有的社会同样是可怕的。人不仅仅是自然的人,作为一种群居动物,当一个个体的利益无限地扩大,最后到了损害整体利益的时候,就必然会产生一种规则来达到互相制约的目的。否则这个种群就必然会灭绝。在互相制约、互相妥协的基础上,用来保证种群利益的相对最大化,而产生的东西,就是道德。二千多年后,我们的举措仍难离孔子“先富后教”、“边富边教”的理论框架,可见孔子理论的博大精深和经世致用。

13.10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唧百已可也,三年有成。”

圈圈①期月:一周年。

译文

孔子说:“假如有人用我治理政事,一年差不多见成效,三年便会有成就。”

名家注解

朱熹注:“期月,谓周一岁之月也。可者,仅辞,言纲纪布也。有成,治功成也。”又注:“《史记》,此盖为卫灵公不能用而发。”

张居正注:“昔孔手怀匡世之志,抱经纶之具,而不得试,故感而叹说:t当今之世,无用我者耳。诚使有人委我以国政而用我焉,虽至于周一年之月而已,将见弊者革,废者兴,纪纲法度渐次就理,皆有可观者矣。若至于三年之久,则化行俗美,礼备乐和,民生以厚,民德以新,而治功成矣。’惜乎不得少试,而使其徒托诸空言也。”

解读

孔子一贯认为,社会衰落混乱的根由是上层执政者没有像周王朝那样推行以德治国的方略。他认为如果自己能得到为官从政的机会,一定实行仁政,三年之内便能取得明显的治理效果。所以,他平时鼓励学生要有雄心壮志,努力施行仁政,认为只有那样才能功成名就。并以此鼓励学生心正身正地恒定于明确的事业,按老师所教导的施政方法行事。

“如果有人起用我,一年时间就差不多了,三年就会大见成效。”这是孔子自信的表觋,也说明他对“仁政”抱有极大的信心。孔子曾经说过,如果有君主能够任用我,我会先减轻人民的赋税劳役,让人民过上安稳的生活;然后再制定一定的礼制,以此来教导人民,这样卫国一年就会有起色,三年后卫国的强盛就指日可待了。然而,这一切永远都只是假设。在那样的时代,孔子的政治理想注定无法实现。这真是圣人的最大遗憾啊113.11子曰:“善人①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

注释

①善人:指君子阶层中具有儒家美德的人。

译文

孔子说:“善人治理国家一百年,便可以去掉残暴,免除刑戮。这话说得确实对呀!”

名家注解

程颐、程颢注:“汉自高、惠至于文、景,黎民醇厚,几致刑措,庶乎其近之矣。”

朱熹注:“为邦百年,言相继而久也。胜残,化残暴之人,使不为恶也。去杀,谓民化于善,可以不用刑杀也。盖古有是言,而夫子称之。”

张居正注:“盖凡民之心,有善无恶,其所以放辟邪侈而陷于刑辟者,岂无仁义之良哉?‘惟上之人无以感之耳。善人为政,虽未必德业全备、礼乐修明,只以其一念醇厚之心,积之而化,便可使刑措不用,但须先后相承,迟以岁月耳。若夫圣人之治天下,何待百年,其效亦岂止此而已哉。”

解读

孔子十分认同“善人治理国家一百年,就能够去除残暴,免除刑戮了”这个观点。并且他时常以此鼓励学生们,希望他们心怀仁德,有朝一日能出仕为官的话,一定努力推行仁政。

如果君主能够施行善政,即使他本人才能一般,他所治理的百姓也一定会在君主善良的言行教化下慢慢地变得和善起来,甚至那些残暴之徒也会在和善的社会风气中得到洗礼而重新做人。敦厚善良成为一种民风,重刑杀戮这样的酷刑也就没有必要了。‘当然,实行仁政以净化民风并不像说说这么简单,也不是一朝一夕能收到效果。这就需要执政者有恒心,有耐心,至始至终将“仁政”实行到底。

13.12子曰:“如有王者,必世①亓后仁。”

注释

①世:古人以三十年为一世。

译文

孔子说:“如果有称王的人兴起,一定经过三十年之后才实行仁政。”

名家注解

程颐、程颢注:“周白文武至于成王,而后礼乐兴,即其效也。”又注:“三年有成,谓法度纪纲有成而化行也。渐民以仁,摩民以义,使之浃于肌肤,沦于骨髓,而礼乐可兴,所谓仁也。此非积久,何以能致?”

张居正注:“王者,是圣人受命而兴。以君主天下者,三十年为一世。仁,是教化浃洽。”又注:“可见非王道不足以成至治,非悠久不足以行王道。盖惟唐虞之万邦时雍,成周之宇宙泰和,可以语此愿治者当知所从事矣。”

解读

以仁义之道来治理国家的,我们称之为“仁道”;以武力暴力来治理国家的,我们称之为“霸道”。孔子所说的王者,就是“仁道”的意思。前一章孔子讲,善人以善良的心态和行为来治理乱世,至少需要一百年的时间。百年时间才能使民众渐渐地受到熏陶而被善化,社会才能步人较为理想的盛世局面。本章孔子说称王的人治理乱世,也需要一代人的努力才能实现仁政的社会。

综合两章的内容不难看出,国家的治理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艰苦工作,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成完善的。孔子以此劝导为政者,要戒骄戒躁,不要有急功近利的思想,尤其要克制并防范短期执政行为。同时要有牺牲奉献的精神,勇于甘当社会发展的垫脚石,为后人铺路修桥。也同时告诫读书学礼的君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大家都要努力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和谐局面。如果将来有机会出仕为官,也要一代代地传承仁政思想,树立起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这对今天的我们来说,仍然有借鉴意义。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职场上,我们都不能急功近利,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往前走,只有这样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13.13子曰:“苟①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注释

①苟:如果,假使。

译文

孔子说:“如果端正了自己,那么治理政事还有什么难的?不能端正自己,又怎么能够使别人端正呢?”

名家注解

张居正注:“从政,是为大夫而从事于政治。孔子说:‘为政所以正人也,而其本在于正身。苟能居仁由义,动遵礼法,先自正其身矣,则上行下效,捷于影响,其于从政而正人也,何难之有?若立身行己,一有未善,不能自正其身,则表仪不端,焉能率下,其如正人何哉?”’

解读

孔子反复强调“正身以为政,正身以治人”的道理。先正自身,再治理他人。

作为一个管理者,一定要有以身作则的意识。只有自己先做到了身心端正,仁善天下,下属和民众才有可能被善化。但如杲管理者自己都身心不正,狭隘自私,那么必定会上梁不正下梁歪。

正人先正己,表率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作为领导者,首先要立身端正。如果仅仅依靠职务所赋予的权力,自我感觉良好,端着架子,硬把自己摆在领导的位置上发号施令,是做不好领导工作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判断,领导者唯有严以律己,以身作则,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来感染下属,才有可能被下属认同和接受。同样的道理,我们在人际交往中,也要从自身做起,做到严于律己,不要沦落到“虽令不从”的地步。

13.14冉子退朝。子曰:“何晏Q池?”对曰:“有政。”子曰:“其事也?

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注释

①晏:迟,晚。

译文

冉有退朝回来。孔子说:“为什么这么晚?”冉有说:“有政事。”孔子说:

“那只是一般的事,如果有政事,虽然不用我,我也会知道。”

名家注解

朱熹注:“大夫虽不治事,犹得与闻国政。是时季氏专鲁,其于国政,盖有不与同列议于公朝,而独与家臣谋于私室者。故夫子为不知者而言,此必季氏之家事耳。若是国政,我尝为大夫,虽不见用,犹当与闻。今既不闻,则是非国政也。语意与魏征献陵之对略相似。其所以正名分,抑季氏,而教冉有之意深矣。”

张居正注:“朝,是鲁大夫季氏私家之朝。晏,是晚。政,是国政。事,是家事。‘以,是用。古者大夫虽致仕,犹得与闻国政。”又注:“是时季氏专鲁,其于国政,盖有不与同列议于公朝,而独与家臣谋于私室者。故夫子阳为不知而言,所以正名分,抑季氏,而教冉子之意深矣。”

解读

季氏作为大夫,眼里没有国君,独断专权、肆意妄为。冉有在季氏家里做家臣,他为季氏增加税赋搜刮百姓,为虎作伥,助纣为虐。孔子多次批评他,并时刻提醒他不要忘本,不要有野心。教训他应该在其位就要谋其政,拿出能力来担负起做家臣的职责,如果没有能力控制局面就干脆辞职算了。对于冉有大肆为季氏聚敛财富的行为,孔子召号弟子们“鸣鼓而攻之”。

政指国政,是国家大事的意思。季氏只不过是个大夫,而冉求只是季氏的家臣,他们所谈论的只能是私事,不可能是国家大事。所以,冉求说“有攻”实际上是一种越礼犯上的行为。孔子就纠正他说那不是一国之政,而只是大夫的家事而已。“政”和“事”表面上看仅是一个词义的纠正,但是实际上却涉及到国君安危,反映了季氏欲行篡权的野心。孔子纠正冉求的话,意在遏制季氏膨胀的野心。

公事就要公办,不能把公事当成私事。现代某些有权势的人,同样喜欢将公事私办,他们往往置法律法规和百姓利益于不顾,利用人民赋予的权力搞权钱交易。希望有这样行为的人能认真反省自己,检点自己的行为。

13.15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①,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曰:“一言而丧邦,有诸r”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

‘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屯艺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

注释

①邦:指国家。②莫:没有人的意思。

译文

鲁定公问孔子:“一句话可以使国家兴盛起来,有这事吗?”孔子回答说:“言谈不可以像这样期望过高。人常说:‘做国君难,做臣子也不容易。’如果了解了做国君的难处,不就是差不多一句话而使国家兴盛吗?”鲁定公又问:“一句话而丧失了国家。有这事吗?”孔子回答说:“言谈不可以像这样期望过高。人常说:‘我做国君没有什么快乐,只是我的话没有人敢违抗。’假如那话是正确的而没有人违抗,不是很好吗?如果不正确而没有人敢违抗,不几乎是一句话而丧失了国家吗?”

名家注解

朱熹注:“因此言而知为君之难,则必战战兢兢,临深履薄,而无一事之敢忽。然则此言也,岂不可以必期于兴邦乎?为定公言,故不及臣也。”

张居正注:“夫邦之兴亡,非细故也,而皆始于一言。《大学》所谓一人定国,一言偾事,意亦如此。人君审其所以兴,鉴其所以亡,则可以永保天命而长守其社稷矣。”

解读

鲁定公在治理国家上试图走捷径,所以向孔子讨教,提出了“一言兴邦”、“一言丧邦”的问题。对于鲁定公的提问,孔子实际上作了肯定性的回答。他劝告定公,应当行仁政和礼治,不应以国君所说的话无人敢违抗而感到高兴。只凭统治者一人的言论来作为标准,如果说得不对,没人敢提出反对意见,国家治理开始就向着错误的方向走去,最终就要自食恶果。统治者的一个不当的念头或者一句不对的话,都有可能导致亡国丧天下的悲剧。

同类推荐
  • 中国思想论集

    中国思想论集

    《中国思想论集》收录了《穿衣之道:诸子争鸣的一个话题》、《周敦颐思想在儒家道德形上学中的地位》、《朱子“中和说”略论》、《儒宗别传:方以智的庄学史观》、《以庄继易:钱澄之的庄学观》、《近代墨学的复兴及其原因《经、子之别与“国故”问题--章太炎、胡适关于治学方法的论争》等论文。
  • 商人也要懂点哲学

    商人也要懂点哲学

    准确地把握了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到当代的发展演变线索和历程,立足于揭示当代 中国人的价值观概貌,对中国人在生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维度上的价值观内容进行发掘,重点突出当代中国人的“生”、“和”、“礼” 、“义”、“惠”、“进”、“美”的核心价值观,展示中国人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
  •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马克斯·韦伯是当代西方影响最大的思想家。他的这本书,反映了韦伯思想的总趋势。被西方学术界公认为世界名著。
  • 半壁史书:历史上的那些姐儿们第1卷

    半壁史书:历史上的那些姐儿们第1卷

    本书作者从汉朝吕后开始,历数西汉时期著名女性的故事。吕后、窦太后、卓文君、赵飞燕……她们的故事在作者笔下幽默诙谐,又不失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历史苍凉的反思。 本书是继当年明月和袁腾飞之后又一论史巨作,那些你不知道的历史故事,那些你一知半解的历史史实,那些你好奇已久的美人的秘密,那些充满争议的女人,都可以在本书中得到答案。你还等什么?赶紧拿起此书,寻找答案吧。
  • 老庄心解(新编本)

    老庄心解(新编本)

    《老庄心解(新编本)》是范曾先生负笈欧洲、闲居巴黎时与老庄进行的心灵对话;范曾先生或文、或史、或哲、或艺进行多学科的磨砺互证,对老庄最本原的思想命题展开了深度的阐释和解读。要言不烦,清新隽永;刹那神思,直抵灵府。
热门推荐
  • 日月

    日月

    安意如用纯美散文式语言写成的一部长篇小说。一个久居北京的藏地青年三十余年人世沉浮的心灵史,讲述了主人公在西藏被收养,到北京生活和学习,融入现代大都市,求学经商,经历情感挫折,渐渐迷失自我,最终重回西藏,寻根故土的完整过程,是一个关于成长、超越、觉悟的故事。本书也是一曲融宿命与情感,历史与现实于一体的人生咏叹,故事主人公索南次仁(尹长生)的此生,恰似仓央嘉措的今世。仓央嘉措虽未在书中真实出现,但却像一个符号,贯穿了全书的始终。小说中,现代都市的浮华虚荣与雪域高原的纯洁宁静形成鲜明对比。作者亦把书中人物的命运与自己对宗教的理解和感悟相结合,使作品具有了非常深厚的哲理内涵……
  • 中华蒙学经典大全集

    中华蒙学经典大全集

    中华蒙学经典著作大力宣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字里行间饱含着极其丰富的人生哲理。随口吟诵便能认知历史变迁,明了典故风俗,品味优秀诗歌,体会人文沉淀,知晓礼义廉耻……这些著作将古代文化的精粹浓缩其间,以做人处世的道德教育为核心,读之既能丰富传统文化知识,体会传统文化的精神,又有利于身心的发展、人格的塑造。本书收录了历代蒙学经典著作十六部。既有久负盛名的“三、百、千、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也有影响巨大的《弟子规》、《弟子职》、《增广贤文》、《幼学琼林》、《龙文鞭影》等。
  • 佛养心,道养性:用佛的境界道的胸怀点释人生

    佛养心,道养性:用佛的境界道的胸怀点释人生

    从淡泊、立身、烦恼、随缘、平常、 包容、谦逊、信念、精进、学问、交友、生活等方面 ,以清新的语言和生动的故事,多角度、多层次地阐 述了佛家和道家博大精深的思想,揭示生活妙理,点 破世俗迷障,以睿智的机锋给世人以深刻的启示,为世人指明人生的方向,是滋润心田的一泓清泉,是治 疗苦病的一剂良方。
  • 寒龙传奇

    寒龙传奇

    青龙家族的天才少年寒龙,无意间获得家族神兵传承,受到万年前的祖先灵魂认可,传授神奇功法,重振青龙家族声威。上天的眷顾不停地在寒龙身上展现,亿年一出的火麒麟成为他的契约魔兽,在美女如云的魔法学院中混的风生水起。天才少年历经诸多磨难,看他如何纵横世间……
  • 代嫁之皇后

    代嫁之皇后

    一场惊心动魄的阴谋,她从最高贵的嫡出小姐变成将军府里最低贱的粗使丫鬟,人人可欺。一次没有硝烟的后宫战争,惊才绝艳的少年皇帝变成了活不过二十五岁的病人,步步惊心。一道不可抗拒的圣旨,让他和她从此纠缠在一起,从此开始了相依为命,相互扶持的一生。他和她,从彼此的眼睛里面找到了好好活下去的勇气,找到了这世间唯一能够温暖彼此的真情。她庆幸,这辈子遇上了他。他感激,生命中拥有了她。*精彩片段一:女子泪如雨下,捂着红肿的脸庞,楚楚可怜的看着一身华服的少年天子,“皇上,您可要为臣妾做主啊!你看,我的脸被皇后打得肿成什么样子了。”一双哭得通红的眼睛怯生生的偷瞄了站在一旁一脸冷然的傅云若,眼底闪过一丝凶狠的光芒。傅云若双手抱胸,眼神里面没有一丝波动,勾起唇角似笑非笑,忽然,飞快的扬起腿,踹在女人的肚子上,用足了十成的力道。“啊!”杀猪般痛苦的尖叫声响彻整个御花园。她冷冷的拍了拍手,声音波澜不惊,“既然你这么说,我不做点什么就真的太对不住你了。”冰冷的眼神注视着艳丽的五官扭在一起的女人,她讥诮的声音幽幽传来。一身明黄龙袍的男人眼睛充满了心疼,优雅的踱步到狼狈的倒在地上的女人面前,声音清朗,如沐春风,“你没事吧。”“皇上,好疼啊,你看皇后!”女人的眼泪汇聚成珍珠般的滚滚而落。而英俊的少年天子,却慢慢的转了一个方向,心疼的半蹲下身子,在女人瞠目结舌的目光里,轻轻地揉着皇后的腿,清润的声音像流淌的月光,“下次要踢人找侍卫就行了,要是把你的腿弄疼了怎么办?”精彩片段二:城墙上面是皑皑的白雪,城墙下面是黑压压的士兵,他站在城墙下面,双目阴沉,像嗜血的豹子,瞪着那个被吊在皑皑白雪中的女人,心,像被人一寸一寸的捏碎,痛得鲜血淋漓。“司徒嘉熙,让你和你的部下放下武器,后退三十丈,否则,我让你的女人现在就去死!”城墙上的男人双目猩红,歇斯底里的大吼,杀气腾腾的声音在空气里面久久的回荡。充满深情的眼眸看着被吊在城墙的女人,一身白衣的他缓缓的唇边反而升起了一丝难以琢磨的笑容,风华绝代,看得城墙上面的敌军士兵都愣住了。“如果你敢伤害她的一根汗毛,我要整个风城的人全部陪葬,包括你!”推荐自己完结文《恨妻》《千年王妃》***推荐好友文文凌阡陌《狼吻》晓竹清风《失贞为奴》浅水的鱼《冷艳稚妻》蝴蝶吻花香《相公太粘人》
  • 人类的故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人类的故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当我只有十二三岁的时候,我的启蒙老师——舅舅,使我爱上书籍和图画,他答应带我去探险,一次难以惠怀的探险——他带我到鹿特丹的一个老圣劳伦斯教堂的塔楼顶上。我们选了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教堂的司事拿着一把巨大的钥匙,为我俩打开了那扇通往塔楼顶部的神秘大门。
  • 实用党务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党务文书写作大全

    行政公文概述行政公文,通常称为公务文书,简称公文,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公务文书。本书详细介绍了行政公文的种类及写作方法。
  • 霸气重生之超强天后

    霸气重生之超强天后

    她,童星出身,半红不黑,明星堆里三流以上二流未满。洁身自好,少有绯闻,不想才动心就换来情殇命绝。她,天机府帝师,胸怀天下温雅雍容。授业解惑扶持少帝,却错看了少帝眼中那一抹异样的情愫,误入死局。当天机府女帝师在小明星身上优雅重生——娱乐圈星光闪耀,再现巨星神话:金牌经纪人、鬼才导演、歌神影帝轮番登场,波涛暗涌。T市权贵云集,风云再起:任家三少、顶头boss、段氏家主强势逆袭,谁能得她真心,携手一生?啧,三少很风流【任三少】:欢欢虐我千百遍,我待欢欢如初恋。谢清欢挑眉:你的……第一千零一次初恋?呃,boss很爱财【顶头boss】:欢欢,我对你的心,就像对人民币一样坚贞不二。谢清欢:钱财乃身外物,阁下的心,还是自个儿留着妥当。唔,段老大很黄很暴力【段老大】:欢欢若有万一,你们统统陪葬!@#¥%……&!谢清欢甩手:不打你就不知道姐文武双全!友情提示:本文女强,霸气若有侧漏,定是耍流氓。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神山

    神山

    天仁寻梦来到神山,遇到来这里终生默默办学的李校长。李校长希望能在有生之年为孩子们建一间阅览室。天仁回到浦东,协助神山的县政府赴上海召开一场招商引资会,引诱发财痣到神山投资。发财痣发现神山脚下是金矿,大肆开发,还引进国外资金准备修建神山机场。天仁趁机吞并了发财痣和瘦老板的两家工厂,再与美国3W集团公司合资组建起浦东神山集团公司。集团董事局成立后的第一项决议就是捐建一所神山小学。玲儿组织了神山捐书会为山里的孩子们募集书籍,准备跟天仁一起到神山同时举行捐书仪式和捐书会集体婚礼。临行前夕,玲儿遇难,天仁毅然决然率领神山捐书会的年轻人前往神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