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70500000047

第47章 子路篇第十三(3)

一言可以兴邦,又可以丧邦。每个为官的人都知道为官不易,如果执政者一心一意行政为民,忠诚地履行自己的诺言,一言就能够使国家兴盛;而如果执政者长期专制,老百姓不敢提出不同的声音,一言又的确可以丧邦。虽然语言不是原子弹,不可能一下子毁灭一个国家;反过来乜一样,没有哪一句话可以像“芝麻开门”那般神奇,一下就能兴旺一个国家。但是,语言能够支配思想,思想能够决定大政方针,所以,有些时候,关键的一句话确实可以起到兴国亡国的作用。可见,要想实现一言兴邦而防止一言丧邦,就要建立一种科学有效的民主决策机制,建立多种进言献策的通道,并允许不同声音的存在。

13.16叶公问政。子曰:“近者悦,远者来①。”

注释

①近者悦,远者来:这句话指的是一个国家的内政外交,一语而囊括。

译文

叶公问怎样治理政事。孔子说:“使国内的人高兴,使国外的人来投奔。”

名家注解

朱熹注:“被其泽则悦,闻其风则来。然必近者悦,而后远者来也。”

张居正注:“叶公,是楚大夫。叶公问政于孔子。孔子说:‘为政之道,在得民心。若能使民之近者被其泽而喜悦,远者闻其风而来归,则为政之道得矣。然人心至愚而神。苟非有实心实政足以感人,而欲以欢虞小术违道干誉,则四境之内且不能服,况其远者乎?’此盖夫子言外之意也。”

解读

孔子周游列国,先后到达卫国、曹国、宋国、郑国、陈国和蔡国,后又辗转来到当时属于楚国的叶邑。叶公接待孔子时,向他请教怎样治理好叶邑这个地方。对于这样一个政治问题,孔子的回答却只有一句话:使境内的人民高兴而无怨恨,使境外的人民心向往之,愿意投奔。说白了,就是要普遍关心四方人民的生活,使不论远近的百姓都能心悦诚服。

近悦远来,似乎是为政者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却没有几个人能真正做到。做官的人如果不能让自己辖区内的老百姓幸福地生活,那么他一定是个失败的领导者。老百姓的愿望就是能过上安定而快乐的日子,讲究的是实际利益,当然都向往政治清明、治安良好而又物质充裕的地方。今人也是如此,所以能够让远方的人迁移到自己辖区内生活的领导者,一定是清明廉洁而又一心为民的好官。

13.11子夏为莒父①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烈大事不成。”

①莒父:鲁国的一个城邑,在今山东省莒县境内。

译文

子夏做了莒父的邑长,向孔子问治理政事。孔子说:“不要求快,不要贪图小利。求快,则反而不能达到目的;贪图小利,则办不成大事。”

名家注解

程颐、程颢注:“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子夏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子张常过高而未仁,子夏之病常在近小,故各议切己之事告之。

朱熹注:“欲事之速成,则急遽无序,而反不达。见小者之为利,则所就者小,而所失者大矣。”

张居正注:“莒父,是鲁邑。速,是急速。小利,是小小便宜。达,是通达。”

又注:“盖子夏素有近小之病,故孔予以此教之,其实为政之道,不外于此矣。”

解读

孔子讲的“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贯穿着辩证法思想,意思就是说对立着的事物也可以互相转化。孔子要求子夏从政不要急功近利,否则就无法达到目的;不要贪求小利,否则就做不成大事。这也是对我们每个想要成功的人的忠告。

“欲速则不达”,盲目地追求速度,其结果往往不仅达不到预期目的,反而还降低了质量。做什么事都要循序渐进,不能不顾客观条件限制,盲目地强求速度。成大事者,必定有一定的远见和耐心,能够客观地评估环境,从而制定出详细的计划和步骤,把握好节奏,一步一步地实施到底,这样才能得到想要的效果。

在我们追求成功的道路上,存在形形色色的各种诱惑。如果我们一味贪图小恩小惠,就容易见利忘义,失去美好的本质,难以取得成功。所以,我们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抵挡住生活中的诱惑。

13.18叶公语孔子曰:“吾党①有直躬者⑦,其父攘羊③,而子证④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注释

①党:乡党,古代以五百户为一党。(参直躬者:正直的人。(爹攘羊:偷羊。(蓟证:告发。

译文

叶公告诉孔子说:“我家那里有一个坦率正直的人,他父亲偷了别人的羊,他名家注解

程颐、程颢注:“此是彻上彻下语。圣人初无二语也,充之则啐面盎背;推而达之,则笃恭而天下平矣。”

朱熹注:“恭主容,敬主事。恭见于外,敬主乎中。之夷狄不可弃,勉其固守而勿失也。”

张居正注:“仁,是心之德。恭,是敬之见于外者。敬,是恭之主于中者。

忠,是尽心而不欺。之字,解作往字。弃,是舍去的意思。”

解读

孔子对“仁”的解释,是以恭、敬、忠三种美德为基本内涵的。在家恭敬有礼,就是要符合“孝”的道德要求;办事严肃谨慎,就是要符合“礼”的要求;待人忠厚诚实,这是“仁德”的本色。

许多人在人前的时候,表现很好,但是独处的时候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揭开面具,独自面对自己的内心的时候,我们的人性才能表现出来。独处才可以真正修心,如果一个人在面对自己的时候也能够做到不懈怠、不放肆,仍然能坚持原则的话,这个人才能真的面对整个世界。“执事敬”是告诫我们,想要把事情做好,首先要对所做的事心怀敬畏;这样才能竭尽全力去投入。“与人忠”就是要我们对人要有宽恕之心,忠诚待人,能够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论做什么事情,面对什么样子的人,都要从做好自己开始,然后再去要求别人。可见,我们要想成为一个心怀仁德的仁入君子,就要按照圣人的这三点要求去不懈努力。

13.20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①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竹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径径②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③,何足算也?”

注释

①士:士在周代贵族中位于最底层。此后,士成为古代社会知识分子的通称。

②砬径:象声词,敲击石头的声音。这里引申为像石块那样坚硬。③斗筲之人:

筲,竹器,容一斗二升。比喻器量狭小的人。

译文

子贡问道:“怎么样才可以称为士呢?”孔子说:“自己行为处事要有羞耻之心。出使外国,不侮辱君王交给的使命。这样就可以称士了。”子贡又问:“请问次一等的怎么样。”孔子说:“同宗族的人称他孝顺父母,乡里人称赞他尊敬长者。”子贡问:“请问再次一等的怎么样。”孔子答道:“说话要守信用,做事要果断。虽然是浅陋的小人呀!——也还可以称为次一等的士了。”子贡道:“现在从事治理国政的人怎么样呢?”孔子说:“咳,见识狭小的人,不值得一数。”

名家注解

程颐、程颢注:“子贡之意,盖欲为皎皎之行,闻于人者。夫子告之。皆笃实自得之事。”

朱熹注:“其志有所不为,而其材足以有为者也。子贡能言,故以使事告之。

盖为使之难,不独贵于能言而已。其本末皆无足观,然亦不害其为自守也,故圣人犹有取焉,下此则市井之人,不复可为士矣。子贡之问每下,故夫子以是警之。”

张居正注:“可见论士以才行为准,而取人以实行为先。苟有其行,则虽径径之小人,尤为圣门之所不弃,不然,则市井无行之徒虽有小才,不可以称为士矣。

有用人之责者,宜致辨于斯。”

解读

孔子观念中的“士”,首先是有知耻之心、不辱君命的人,能够担负一定的国家使命。其次是孝敬父母、顺从兄长的人,再次才是“言必信,行必果”的人。他认为他那个时代的当政者是器量狭小的人,根本算不得士。

孔子所言的三类“士”,第一类是勇者,第二类是仁者,第三类是智者。士之勇者,让他出使列国,他能够顺利完成任务,这就不仅仅需要勇气而且还需要有一定的智慧和说话的技巧。简言之,第一类士综合素质较高,是能够辅助国君安抚四方、治理天下的人。士之仁者,遵守孝道,心怀仁慈,与人为善,这是从道德品质方面来谈的。士之智者,能做到说话算数,做事认真负责,但是被孔子认为是士的最低等级。因力在孔子看来,言必信,行必果,只是个人的修养而已;相对于匡扶社稷,治理天下来说,还只是小成就。当今社会,诚信正在日益缺失。在这种大环境下,加强诚信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相对于古人的“修身治国平天下”,我们应当现实一些,把目标放低,先从修身做起。

13.21子曰:“不得中行①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注释

①中行:行为合乎中庸。

译文

孔子说:“如果不能与遵守中庸之道的人交朋友,也一定要和激进的人与保守的人相交!激进的人锐意进取,保守的人不做超越规范的事。”

名家注解

朱熹注:“盖圣人本欲得中道之人而教之,然既不可得,而徒得谨厚之人,则未必能自振拔而有为也。故不若得此狂狷之人,犹可因其志节,而激厉裁抑之以进于道,非与其终于此而已也。”

张居正注:“中行,是资质既高,学力又到,无过不及,中道而行者。与,是传授。狂,是有志的人。狷,是有守的人。进取,是进而取法乎上。有所不为,是不为非礼之事。”又注:“孔子所谓中行,即《洪范》所谓平康正直。狂、狷,即《洪范》所谓高明沉潜之人也。中行之士不可以易得,故不得不有取于狂狷,平康之世不可以常见,故不得不用刚柔以克治之。圣人之教人,与帝王之治世,其道一而已,有君师治教之责者,宜留意焉。”

解读

孔子认为如果不能与合乎中庸的人在一起,那么就选择两种人做朋友吧:一种是积极进取,常常有些冒进的人;一种是做人十分低调,情绪消极低沉,甚至有些玩世不恭的人。选择这两种人,也比庸庸碌碌、四平八稳过日子的人强很多。因为这两种人,前者有勇气,有实干精神;后者有自己的主意,有自己的操守和品质。

他们虽比不上奉行中庸之道的人,也算得上是可以为友的人了。无论进还是退,都是保持了自己人格理想的人,都是不同流合污的人。孔子赞赏这两种人,实际上是赞赏这两种人的精神品质。

“狂”与“狷”是两种对立的品质。一是流于冒进,进取,敢作敢为;一是流于退缩,不敢作为。孔子认为,中行就是不偏于狂,也不偏于狷。人的气质、作风、德行都不偏于任何一个方面,对立的双方互相牵制,互相补充,这样才符合于中庸的思想。孔子对中庸之道看得很清楚,虽然他主张中庸之道,但是他也知道,真正能做到中庸之道的人并不多,所以他才能看到“狂者”和“狷者”的可取之处。在现实生活中,“中庸之道”也并不适合所有的场合,有的时候,能够“狂狷”一些会更好。比如在庆祝胜利的时候,狂一些,激情一些能更好地释放内心的感情。

13.22予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①。’善夫!”

“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呼曰:“不占(骊已矣。”

注释

①巫医:用卜筮为人治病的人。②不恒其德,或承之羞:此二句引自《易经·恒卦·爻辞》。③占:占卜。

译文

孔子说:“南方人有一句话说:‘人如果没有恒心,连巫医都做不了。’说得好啊!”“没有恒心守德,有时就要承受羞侮。”孔子说,“《易经》上的这句话是说没有恒心的人就不要去占卜了。”

名家注解

朱熹注:“虽贱役,而犹不可以无常,孔子称其言而善之。”

张居正注:“南人,是南国之人。恒,是常久。巫,是巫祝,祝鬼的人。医。是行医的人。承,是进。占,是占卜。天下无难为之事,而人贵有专一之心。君子恒其德,则可以为圣贤;圣人久其道,则可以化天下。若以卤莽灭裂之心,而尝试漫为天下之事,是百为而百不成者也。”

解读

本章表明了孔子的两个观点:人必须要有恒心,这样才能成就事业;人必须恒久保持德行,否则就可能遭受耻辱。这是他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对学生们的告诫。

孔子认为当时文化不发达的南方人尚且知道无恒的弊端,作为学做君子的人,更应该理解和实践恒德的道理。在古代,人们认为巫术是很浅薄的事情,可是如果没有恒心,也同样做不好。而修德行,如果没有恒心,就更难以取得成果了。说到底,任何人做任何事,都不能缺乏决心和恒心。恒心是成就一切事情的必要条件。

如果一个人做事喜欢半途而废,无法坚持到底,那么无论他才华多么出众,都不会取得成功。修养仁德也一样,德行的修养贵在坚持,如果不能一而贯之,最后就会遭人侮辱、被人责骂。这跟一个人做了一千件好事,最后因为做了一件坏事而被人唾骂的道理一样。“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所以,德行的修为不在于一朝一夕,而在于日久天长的努力。

13.23子曰:“君子和唧百不同②,小人同而不和。”

注释

①和:不同的东西和谐地配合叫做和,各方面之间彼此不同。②同:相同的东西相加或与人相混同,叫做同。各方面之间完全相同。

译文

孔子说:“君子讲求遵循道的基础上的和谐,而不是盲目的随从,小人讲求无原则的盲目随从与附和而不是和谐。”

名家注解

朱熹注:“和者,无乖戾之心。同者,有阿比之意。”

张居正注:“和,是以道相济,而心无乖戾。同,是以私相徇,而务为雷同。

孔子说:‘君子、小人,心术木同,故其处人亦异。君子之心公,其与人也,同寅协恭,而绝无乖戾之心。既不挟势以相倾,亦不争利以相害,何其和也。然虽与人和,而不与人同。事当持正,则‘执朝廷之法,而不可屈挠,理有未当,则守圣贤之道,而不肯迁就。固未尝不问是非而雷同无别也。小人之心私,其与人也,曲意徇物,而每怀阿比之意。屈法以合己之党,背道以顺人之情,何其同也。然外若相同,而内实不和。势之所在,则挟势以相倾;利之所在,则争利以相害。固未尝一德一心,而和衷相与也。’此可见和之与同,迹同而心异。公则为和,私则为同,此君子、小人之攸分,而世道污隆之所系。欲进退人才者,所宜慎辨于斯也。”

解读

同类推荐
  • 谁是谁的太阳:尼采随笔

    谁是谁的太阳:尼采随笔

    《谁是谁的太阳:尼采随笔》随笔包括了尼采对哲学、科学、生命、自由、偏见、家庭、宗教、伦理等各个方面的见解,充满了心理学的洞见和艺术的奥秘,以振聋发聩的真知灼见和横空出世的警世恒言向世人展示了他的思想和生活。
  • 哲学就是爱智慧(爱智书系)

    哲学就是爱智慧(爱智书系)

    在很多人的眼里,哲学是一个让人莫测高深的词汇,一提起它,就令人联想到某种至高无上的智慧,还有一张与这种智慧相连的刻满岁月年轮的脸。哲学真的是这样让人望而生畏的吗?这本小书将会回答我们最关心的几个问题:什么是哲学?哲学家们想的都是些什么问题、哲学家都是些什么样的人,读过这本书后你会发现,哲学原来有着这样一张生动有趣的面孔,而你自己也曾经像哲学家一样思考过!
  • 新国学(第七卷)

    新国学(第七卷)

    本书是第7卷《新国学》,书中具体收录了:《蔡琰的号啕,美杜莎的笑——蔡琰研究的性别反思》、《“儿女情”与“风云气”——论张华文学及其玄儒思想》、《唐代华亭德诚禅师《拨棹歌》所呈现的意涵》、《林希逸诗学思想的特色及其学术基础简论》等研究文章。
  • 老子与道家学派

    老子与道家学派

    本书对道家思想进行了概说,并介绍了道家哲学的代表人物和道家思想的精髓及历史上的显现。
  • 北大哲学课

    北大哲学课

    历经沧桑的北大,以其“兼容并包”的风范,将古今中外百家思想融会贯通,同时以“思想自由”的理念培养出了一大批学者,他们对于人生有着独特的经验与智慧。本书汇聚中外哲学大师的思想精华,穿插北大人的生命体悟,不仅是一本哲学思想著作,也是一本指导现代人生活的著作。
热门推荐
  • 雄霸西洋

    雄霸西洋

    意外穿越到大明洪武年间的特种兵文朔在大明朝混的风生水起,泡美女、杀倭寇、造船出海、征服蛮夷、数银票数到手软……就连皇帝的妹妹竟然是也不放过,谁会想到他竟然是个假太监呢?
  • 杰出青少年一生的行动计划

    杰出青少年一生的行动计划

    青少年风华正茂,无不渴望杰出。要成就杰出,就必须付出实际行动。但如何去行动,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又该如何站在整个人生的高度,协调各方面因素制定贯穿一生的行动计划?本书总结众多杰出人物的人生经历,为青少年展现出一幅全面规划人生的宏伟蓝图,引导青少年有条不紊地开创成功卓越的人生。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低碳经济报告

    低碳经济报告

    自2009年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以来,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与概念开始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运行的“低碳化”成为了新世纪全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本书在概述人类对气候变化认知变迁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低碳经济产生的现实背景以及国际社会的行动态势,对碳金融、碳交易、碳壁垒以及低碳技术、低碳城市、低碳社会等议题进行了专门论述。最后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中国经济社会实现低碳转型的主要对策。可供政府工作人员、高校师生及企事业单位人员参考。
  • 自动自发(员工培训版)

    自动自发(员工培训版)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经济环境下,每一个企业都在呼唤能够自动自发的员工。如果你是企业的老板,想培养勤奋敬业、忠诚可靠的优秀员工,你需要将本书赠送给他们;如果你是一名员工,想创造骄人业绩,想得到老板的赏识与提拔,你更需要读读本书。
  • 好父母 教能力

    好父母 教能力

    《好父母·好素质:好父母 教能力》主要内容包括:能力比分数重要;智慧做事的能力;高效学习的能力;自我管理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独立生存的能力等。
  • 每天读点世界历史

    每天读点世界历史

    本书以人类历史为主干,取材于历史,又尊重历史,按照主题划分的形式进行编排,以通俗易懂的散文化表述,追求一种和谐而有趣味的阅读快感。它以时间为经,以历史名人和重大历史事件为纬,通过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勾画人类文明发展的踪迹,通过一个个精彩鲜活的历史故事展现五千年世界历史风貌。
  • 法国精神

    法国精神

    自中国被西方战舰轰开大门,西方大国就介入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变迁。其中法国对于中国的影响不可小觑。如果说在19世纪下半叶,对中国改革运动起着重要影响的还主要是来自当时第一号强国大英帝国的社会政治思想(比如严复的著名翻译都采自英国思想家),那么在19、20世纪交替期间,由于大部分海外的中国留学生都来自于日本、美国和法国,因而这三个国家变成了外国影响中国最主要的国家。
  • 感动中国的100位道德榜样人物

    感动中国的100位道德榜样人物

    他们是我们生命之路上的道德榜样,更是我们身边的平凡人。他们以一己之力,为这个社会带来融化在手心里的温暖,流淌在身边的感动!他们像前进路上的明灯,引领整个社会在道德之路上前行。
  • 惹上律政女王

    惹上律政女王

    江温暖是律政界无人能敌的律政女王,不料却被牛郎摆了一道,输掉官司沦为了业界的笑柄。当得知算计她的牛郎正被逼婚,她高兴的跑去谈判:“慕总裁,我正缺钱,不如和我契约结婚,两亿三千万,一年为期。”慕总裁桃花眼微眯,“结婚以后,我可不保证会发生什么变故。”她毫不示弱的答应,你有你的张良计,我有我的过墙梯。当腹黑女嫁给奸诈男,也预示着一段盖世姻缘即将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