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70500000039

第39章 先进篇第十一(2)

张居正注:“门人,是孔门弟子,二三子即指门人说。昔颜渊既殁,其家甚贫,不能具葬事,于是孔门弟子以朋友之义,欲相与厚葬之。”

解读

儒家认为,葬礼的操办要依据亡者生前的地位和财力的不同而不同对待。颜回家境贫穷并且社会地位低下,不具备厚葬的条件。颜渊的同门师兄弟们却想要厚葬他,孔子说不可以。孔子的拒绝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厚葬颜渊有违周礼关于葬礼的规定;二是,颜渊视自己像父亲一样,自己应该像对儿子一般对待颜渊。孔子亲生儿子孔鲤去世的时候,只有内棺而没有外棺材,现在埋葬颜渊要跟孔鲤一样的待遇,才能表现出自己视颜渊如孔鲤一样。但是最后学生们没有听从老师意思,仍然厚葬了颜渊,所以,孔子发出了如此慨叹。

为死者操办葬礼,是生者对死者的尊重。葬礼一定要举行,但是却不一定要丰厚奢华。家境贫寒不能厚葬,因为厚葬会给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增加负担,以至拖累生者。当然,并不是说家境殷实就可以隆重奢华地为死者举行葬礼了。因为葬礼只是表现生者对死者哀思的形式,只要内心诚敬,将感情表达到位了就可以,没必要铺张浪费。

11.12季路①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

曰:未知生,焉知死?”

注释

①季路:即子路,姓仲,名由,鲁国卞人。孔子的弟子。

译文

子路问侍奉鬼神的问题。孔子说:“不能很好地侍奉活人,怎能去侍奉鬼神?”

子踣又说:“请问死是怎么回事?”孔子说:“还没有弄明白生的问题,怎么能了解死的事呢?”

名家注解

程颐、程颢注:“昼夜者,死生之道也。知生之道,则知死之道;尽事人之道,则尽事鬼之道。死生人鬼,一而二,二而一者也。或言夫子不告子路,不知此乃所以深告之也。”

来熹注:“问事鬼神,盖求所以奉祭祀之意。而死者人之所必有,不可不知,皆切问也。然非诚敬足以事人,则必不能事神;非原始而知所以生,则必不能反终而知所以死。盖幽明始终,初无二理,但学之有序,不可躐等,故夫子告之如此。”

张居正注:“然事人之道,即是事鬼之道,不过一诚之感通而已。生之理,即是死之理,不过一气之聚散而已。果能明所以事人之道,则事神者可以兼举。果能尽所以有生之理,则全归者可以无愧。是夫子虽不明言以告子退修诗书路,实所以深告之也。”

解读

子路问鬼神,孔子却王顾左右而言他。孔子认为如果不能好好地侍奉活着的人,就无从谈及侍奉鬼神;如果连生的问题都没弄清楚,就无法了解死的问题。可见,孔子的人生哲学倾向于现实主义。

在春秋那个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时代,科学技术相当不发达,恐怕没有人能说清楚神秘难测的鬼神问题。孔子却提出“事神先事人”、“知死先知生”的观点,强调“事人”、“知生”的首要地位。从中不难看出,儒家教育人重视今生今世,强调如何做一个君子。显示了孔子对鬼神问题持有理性而宽容的态度。

11.13闵子侍侧,阁阁①如也:

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注释

子路,行行哟妇也;冉有、子贡,侃侃③如①阁阁:音yn,和颜悦色的样子。②行行:刚强的样子。③侃侃:说话理直气壮。

译文

闵子骞站在孔子身边’,态度和悦的样子;子路刚强威武的样子;冉有和子贡从容不迫的样子。孔子高兴了。接着说:“像仲由这样的人,恐怕不能善终吧!”

名家注解

朱熹注:“闰、侃,音义见前篇。行,胡浪反。乐,音洛。行行,刚强之貌。

子乐者,乐得英材而教育之。”

张居正注:“侍侧,是侍立于旁。闰阁,是和悦而又正直的模祥。行行,是强勇的模样。侃侃,是刚直的模样。不得其死,是不得正命而死。”又注:“昔闵子骞侍立于夫子之旁,其气象则外和内刚,德器深厚,但见其k阁如也。子路的气象,则多强勇而少含蓄,但见其行行如也。冉有、子贡的气象,则和顺不足,而刚直有余,但见其侃侃如也。四子气象虽不同,然皆禀刚明正直之资,而绝无阴邪柔暗之病。这等的人,熏陶造就,将来皆可以副传道之寄,而入于圣贤之域者。故夫子见之欣然而乐,盖喜其得英才而教育之也。然四子之中,惟子路过于刚强,有取祸之理。”

解读

闵子骞、子路、冉有和子贡,都是深受孔子喜爱的弟子。他们四个侍立在孔子身边时,闵子骞温和正直;子路刚强英武;冉有和子贡从容大方。孔子看着他的爱徒们各有风采,便特别高兴,但是美中不足的是,他十分担心刚强勇敢的子路不得善终。子路是一个有勇无谋却十分刚强的人,孔子对他的担心在后来也得到了印证。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子路在卫国大夫孔俚的家里做家臣,后来卫国发生内乱,子路本在城外,但他抱着“食其食者不避其难”的信念,回到危城与暴徒血战而死。可见,一个人的性格和气质决定着他的行动。子路的刚强注定了他不会委曲求全,宁为玉碎而不为瓦全。

11.14鲁人①为长府‰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曰:

“夫人(环言,言必有中。”

注释

①鲁人:这里指鲁国的当权者。②为长府:为,这里是改建的意思。藏财货、基器等的仓库叫“府”,长府是鲁国的国库名。③夫人:这个人。

译文

鲁国的人要修建府库。闵子骞说:“照老样子修,怎么样?为什么一定要改建呢?”孔子说:“这人平时不大说话,说话就一定符合情理。”

名家注解

朱熹注:“言不妄发,发必当理,惟有德者能之。”

张居正注:“盖治国以节用爱人为要,而土木之工,乃劳民伤财之大者,苟非甚不得已,不可兴也。长府之作,本事之可已者,使鲁之君臣因其言而止之,一可以省费,二可以恤民,三可以昭恭俭之德,其为益也不亦大乎?所以说,夫人不言,言必有中。夫子之称闵子者,所以警鲁人也。夫府库,乃国家规制之当备者,在圣贤犹以为可省,况为寝宫、瑶台、芳林、别苑而纵游佚之欲者乎?有国家者,可以深长思矣。”

解读

闵子骞是孔子的学生中德行很高的一位,他平时沉默寡言,温和善良。但是在改建长府国库这件事上,他却很擅长言辞,一语申的。闵子骞认为大力改建长府国库势必会劳民伤财,就建议按老样子修,用不着改建。所以,孔子对其崇尚节约、爱惜民力的思想给予了肯定,也对他一语切中要害的语言艺术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我们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像闵子骞这样的人。他们平时往往沉默寡言,不善言辞;但是遇到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则会一鸣惊人,一语中的,一开口便能切中问题的要害。这些人说话往往很有分量,-能得到大家的认可与信任。不言则已,言必有中。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敏于事而慎于言,平时不要夸夸其谈,做一个说话有分量的人。

7.15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①?”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

注释

①奚为于丘之门:奚,为什么。为,弹。为什么在我这里弹呢?②升堂入室:

堂是正厅,室是内室,用以形容学习程度的深浅。

孔子说:“仲由弹瑟,为什么弹到我这里来了?”

学生们就不敬重子路,孔子说:“仲由学问已经入门伯萼了,只是还没达到精通。”轰名家注解

程颐、程颢注:“言其声之不和,与己不同也。”会朱熹注:“门人以夫子之言,遂不敬子路,故夫子释之。升堂入室,喻入道之次第。言子路之学,已造乎正大高明之域,特未深入精微之奥耳,未可以一事之失而遽忽之也。”

张居正注:“瑟,是乐器,古之为士者,无故不去琴瑟,所以养性情也。奚字,解作何字。堂,是厅堂。

室,是房室。昔子路好勇,故其鼓瑟常有北鄙杀伐之声。”又注:“然观孔门入室之徒,自颜、曾之外,盖亦无几,以是知圣学精微之奥,诚未易窥,而人既知所趋向,又不可不勉其所未至也。”

解读

子路是孔门弟子中属于年长者的一位,他的性格刚强威猛。他弹奏的琴声中可能透出征伐杀戮的感觉,不像孔子提倡的《韶》乐那般中正平和,所以孔子批评他。这一批评可能仅限于子路的鼓瑟之音,并没有涉及其他方面。但是,同门师弟们听到老师对子路的批评以后,就不尊敬他了。孔子怕影响子路的威信,就向学生们解释说子路的技艺和学问已经入门了,只要再努力些就能达到精通的程度。这一解稃既恰到好处地解除了学生们对子路的偏见,又从侧面给子路以鼓励。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对学生的评价十分客观,该表扬的时候表扬,该批评的时候批评,并时时鼓励学生不断努力争取更大的成绩。

1.76子贡问:“师与商①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

“然则师愈②亏?”子曰:“过犹不及。”

注释

①师与商:师,颛孙师,即子张。商,卜商,即子夏。(爹愈:胜过,强些。

译文

子贡问:“颛孙师和卜商相比较谁更贤呢?”孔子说:“颛孙师太过,卜商还不够。”子贡说:“这么说颛孙师更好一些了?”孔子说:“过和不够是一样的。”

名家注解

朱熹注:“子张才高意广,而好为苟难,故常过中。子夏笃信谨守,而规模狭隘,故常不及。”又注:“道以中庸为至。贤知之过,虽若胜于愚不肖之不及,然其失中则一也。”

张居正注:“师,是颛孙师。商,是卜商,都是孔子弟子。愈字,解作胜字。”

解读

子张和子夏都是孔子的得意门生,荣居七十二贤人之列。子贡问老师他这两位同门师兄弟谁更贤德一些,孔子说子张在追求仁德方面总是过头,而子夏却还不足。子贡便理解为子张要比子夏贤德,没想到孔子却说他们两个一样,因为“过犹不及”。这充分体现了孔子所主张的中庸之道。

生活中我们也像子贡那样,常常认为做过头比没做到要好一些,其实这种想法的错误的。做过了与没做到同样都有违中庸之道,其结果同样都很糟糕。所以,我们说话做事最好都要恰到好处,既不过头也无不及。

1.11季氏富于周公①,而求也为之聚敛铞百附益③之。子曰:“非吾徒也。

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注释

①季氏富于周公:季氏比周朝的公侯还要富有。(参聚敛:积聚和收集钱财,即搜刮。③益:增加。

译文

季氏比周公富裕,而冉求还为他搜刮积聚更多的财富。孔子说:“这不是我的学生。学生们,你们大张旗鼓地攻击他好了。”

名家注解

朱熹注:“周公以王室至亲,有大功,位冢宰,其富宜矣。季氏以诸侯之卿,而富过之,非攘夺其君、刻剥其民,何以得此?冉有为季氏宰,又为之急赋税以益其富。小子鸣鼓而攻之,使门人声其霏以责之也。圣人之恶党恶而害民也如此。然师严而友亲,故己绝之,而犹使门人正之,又见其爱人之无已也。”

张居正注:“聚敛,是多方征敛,以取民财0附益,是增加的意思。非吾徒,是说不是我的门人,绝之之词也。小子,指门人说。鸣鼓而攻之,是齐声攻击其过失。古之圣人有周公者,亲则成王之叔父,尊则天子之冢宰,又有安定社稷之功,食禄最多,赏赉最厚,其富乃分所当然也。季氏以鲁国之卿,而其富乃过于周公,则必有攘夺公家、刻剥小民之事。为家臣者,从而匡救其恶可也。冉求为季氏家臣,不惟不能匡救,又为之设法征求,多方聚敛,以增益其富,其党恶害民甚矣。”

又注:“夫人之为恶,若党与不众,则其为害犹小,惟夫身据权要,而人又从而附丽之,则其虐焰滋甚,不可扑灭。故圣人于党恶之人,拒绝之严如此。”

解读

公元前562年,鲁国的三家将鲁国国君直辖的土地和附属于土地上的奴隶瓜分,季氏分得了三分之一,并用封建的剥削方式取代了奴隶制的剥削方式。公元前537年,三家第二次瓜分公室,季氏分得二分之一。由于季氏推行了新的政治和经济措施,所以很快富了起来,比周朝的公侯还要富有。冉求当时正担任季氏的家臣,他替季氏征收田赋,搜刮百姓,以积聚更多的财富。所以,孔子特别生气,不承认冉求是自己的学生,而且让其他学生共同声讨冉求。

做人要正直仁爱,不可以助纣为虐。帮助道德败坏的人获取不义之财,是为人唾弃的小人行径。当今社会,面对屡次触犯法律违背道德的不义小人,我们要予以反对,积极回击,共同创建一个正义公平的社会环境,杜绝一切危害人民人身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行为。

11.18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瞻。

注释

高柴愚昧,曾参笨拙,颛孙师偏激,仲由鲁莽。

译文

程颐、程颢注:“参也竞以鲁得之。”又注:“曾子之学,诚笃而已。圣门学者,聪明才辩,不为不多,而卒传其道,乃质鲁之人尔。故学以诚实为贵也。”

张居正注:“柴,是高柴。参,是曾参。师,是颛孙师。由,是仲由,都是孔子弟子。愚,是明智不足。鲁,是迟钝。辟,是务外少诚。谚,是粗俗。”又注:

“愚与鲁者,必须充之似学问。辟者,必须本之以忠信。谚者,必须文之以礼乐,然后可进于圣人之道。不然,亦卒偏而不得其中矣,可不知所自励哉。”

解读

柴是高柴,也称子高,比孔子小30岁,他身材矮小,相貌丑陋,愚直而不知通变。参是曾参,比孔子小46步,他性格内向,处事谨慎,显得有些迟钝。师是颛孙师,即子张,比孔子48岁,他性格活泼,但处事偏激。由是仲由,即子路,比孔子小9岁,他性格耿直,威猛刚强,鲁莽豪爽。孔子在本章中指出了这四位弟子的缺点,认为他们各有不足,应该加以改正。可见孔子对学生们的性格特点十分了解,这也是他能够因材施教的基础前提。

11.19子曰:“回也其庶①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曙,亿④0屡中。”

注释

①庶:庶几,相近。这里指颜渊的学问道德接近于完善。②空:贫困、匮乏。

③货殖:做买卖。④亿:同“臆”,猜测,估计。

译文

孔子说:“颜回的学问道德接近于完善,但常常是家里困顿。端木赐不安天命,去投机经商,猜测行情常常中的。”

名家注解

程颐、程颢注:“子贡之货殖,非若后人之丰财,但此心未忘耳。然此亦子贡少时事,至闻性与天道,则不为此矣。”

朱熹注:“不以贫窭动心而求富,故屡至于空匮也。言其近道,又能安贫也。

言子贡不如颜子之安贫乐道,然其才识之明,亦能料事而多中也。”

张居正注:“夫颜渊亚圣而孔子特称其屡空,子贡高才,而孔子犹讥其货殖,则洁廉自守之士,与嗜利无耻之人,岂可同日而语哉!用人者当知所辨矣。”

解读

颜回在学问和道德方面接近于完善,但是生活上十分困顿;而子贡不听命运的安排去专心向道,投身生意场却常常能猜中行情而发大财。孔子对颜回安贫乐道的精神赞扬备至,而对子贡表现出的重利思想有点轻视。

像子贡这样既在学问上取得成就,又在商贸中获取家财万贯,是千千万万读书人最理想的生活目标。可文人清贫淡泊,家境不佳,却是自古如此。对于这件事情,就要从两个角度来思考了。家贫不等于志穷,颜回安于贫困,仍然被后世尊称为圣贤。;而富贵也不是什么耻辱,富人有为富不仁者,也有兼济天下者。无论贫富,重要的是要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生活在贫穷中,能够拥有坦然的心态,安贫乐道;生活在富足中,能够有仁者之爱,兼济天下。所以,只要修养美好的品德,无论身处贫穷还是富贵之中,都可以从容淡定,做出伟大的成就。

71.20子张问善人①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注释

①善人:指本质善良但没有经过学习的人。②入于室:比喻学问和修荞达到了精深地步。

译文

子张问善人之道是什么。孔子说:“如果不踩着别人的脚印走,学问修养也很难达到高深的境界。”

名家注解

程颐、程颢注:“践迹,如言循途守辙。善人虽不必践旧迹而自不为恶,然亦不能入圣人之室也。”

同类推荐
  • 沉思录II

    沉思录II

    马可·奥勒留·安东尼先师、古罗马著名哲学家爱比克泰德的谈话录。此书中,作者以寻求个人的心灵自由、安宁为宗旨,主张回归内在的心灵生活,倡导遵从自然规律过一种自制,追求理想的生活。时至今日,爱比克泰德的思想对背负巨大生活压力、心灵躁动不安的现代人来说,依然具有深远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 博爱:胡适人生讲演集

    博爱:胡适人生讲演集

    《读点大师:胡适人生讲演集·博爱》收录胡适先生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关于人生 问题的讲演实录,内容详尽充实,原汁原味地再现一代大师的讲演风采,还原当时中国社会的风起云涌,让我们领略特定时代风口浪尖上催生的伟大思想和智慧结晶。 胡适先生主张修己以安天下:“为己而后可以为人,求学而后可以救国”,这种圆融的态度在当时曾引起轩然大波,但在今天看来,这种通达的思想未尝不是饱含着热情和希望,将民族的气节和精神有力地传承下去。他给读者带来的不一样的声音,足可以引起我们对人生更深层的思考。
  • 康德的世界

    康德的世界

    本书是以康德的精神世界这个角度写的康德的传记,描绘了著名哲学家康德的一生及其思想变化,是研究西方哲学的人应读的著作。
  • 互文性:在艺术、美学与哲学之间

    互文性:在艺术、美学与哲学之间

    《互文性:在艺术、美学与哲学之间》,分为三篇:第一篇,艺术与审美经验;第二篇,美、美学与哲学问题;第三篇,哲学作为生活方式等。在该著作中,作者将视角从现象学、存在论拓展到生成论,对艺术、美学与哲学的有关问题进行了交叉式的研究,并力图展开它们之间的互文性的对话。该著作还涉及艺术、时尚与文学,以及中西思想的语境等诸多方面。
  • 曾国藩冰鉴(第二卷)

    曾国藩冰鉴(第二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热门推荐
  • 大馋鬼扭曲的童年

    大馋鬼扭曲的童年

    故事发生在东北地区的靠山小镇,一个穷孩子学艺的经历。主人公大馋鬼是个热心率直、朴实无华的男孩。只是因为家里贫穷,他娘才不得已把他送到了镇上的一家小酒馆里学徒。在那里,大馋鬼和大师兄小秃子之间产生许许多多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虽然大馋鬼也曾一度因忍受不了师傅的严厉管教,逃跑到皮匠铺里学徒、戏班子里学艺……但历经坎坷与磨难之后,他终于理解了“严师出高徒”的深刻内涵。于是,他带着对师傅的歉意和发奋向上的决心,重新回到了小吃铺里学徒。他更加积极乐观,勤奋好学,最终赢得了“小东北第一厨”的美名。--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颜倾天下之神偷皇后(完)

    颜倾天下之神偷皇后(完)

    我,表面看是M大精英学子,实际上却是让警方头疼不已的神偷“夜游侠”师徒中的徒弟。然而,这次盗墓行动我怎么突然走了背字,从没失手的我居然遇上了“诈尸”!莫名其妙地穿越到了一个莫名其妙的国度,居然……还做了那个任性公主的替身!嫁到了敌国皇帝手里。额……鬼才要做什么皇后呢!本小姐的神偷工作还没过够呢!!!看我怎么惑乱你这个该死的后宫!!!碧色空间1班:66267934碧色空间2班:67639222碧色空间3班:63812022碧色空间4班:19176107(新)
  • 中医整体观:天人相应

    中医整体观:天人相应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医整体观·天人相应》是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该丛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医整体观·天人相应》介绍了天人相应与生命整体观、养生方面的知识。
  • 花儿与少年 花儿美美走世界

    花儿与少年 花儿美美走世界

    《花儿与少年》是国内第一档明星真人秀旅游节目,在节目中,五位美丽的中国女性:郑佩佩、张凯丽、许晴、刘涛、李菲儿吸引了众多观众的视线。这五位女性,代表着中国女性美丽的五个侧面,节目的播出,让不同年龄段的女性,都燃起了“美美走出去”的渴望。“穷游世界”是年轻人的梦想,而作为女人,还要懂得在旅行中善待自己、宠爱自己,这样才能通过旅行让自己变得更美丽。这本书中,介绍了五位“花儿”的独门旅行秘籍,也从她们每个人的角度出发,揭示了女人在旅行中最美的那一面。同时,书中还独家收录了对五位明星和导演的贴身访谈,除了详解很多幕后“八卦”,更道出了一档优质真人秀节目的良苦用心。
  • 古龙文集:楚留香新传(2)蝙蝠传奇

    古龙文集:楚留香新传(2)蝙蝠传奇

    楚留香与胡铁花无意间看到华山掌门枯梅大师穿着俗服在江湖中走动,便想一探究竟。他们先后结识了金灵芝、华真真、原随云等人,并一步步踏上了寻找蝙蝠岛之路,也经历了一场惊险、刺激的冒险旅程……
  • 猎人特战队

    猎人特战队

    小兴安岭茂密的植被之下,四个身穿迷彩的战士一字排开。一个穿着同样迷彩、身材高大的家伙正在讲话:“欢迎各位来到猎人特战队新兵训练基地,我是你们的新兵教官猎豹,猎人代号747。当我还是猎人新兵的时候觉得这里是地狱,但现在我觉得不够准确。于弱者来说这里是地狱,但于强者来说这里是天堂——强者的天堂。”
  • 佳偶天成之老公不好惹

    佳偶天成之老公不好惹

    业界出了个‘女神’,话说她妖娆百媚,听说她清纯可人,手腕惊人。可谁知,她只是个半路出家的事务员,接的也都是感情的案子,自以为对感情了如指掌,奈何真正在意的感情来了,从未有过初恋的她就被打的措手不及。起因:手贱的接了个后妈的单子,引来了老妈的不满,不想和她拉上一点关系的谪仙表哥被迫抓人,无奈,她被迫‘妥协’了一个月的约定!经过:本以为后妈的案子了解,求着黑道老爷子把自己神不知鬼不觉的送出去,奈何表哥太牛,无法逃遁,顺手就拿出多金暖男的KISS,搪塞了过去,结果。。暖男兽弟恋上了她。看他们矜持的样子,女主当局者迷的不懂了!便宜儿子心心念念的要找到她,弄死她!结果,一场聚会,暖男在怀,气质出众的安天染,迷瞎了便宜儿子的眼,“这。。是她?”神秘感太重,很容易出事,SO。。便宜儿子拿钱拿势,拿对自己对她的了解,开始诱惑她!谪仙表哥暗地里帮她惑男,但却越帮越不对自己胃口,为什么?。。结果:安天染是谁?没钱没势?笑话,你们的身家,怎么和她比?没品没德?笑话,她的闪光,又是几个人能得见的?于是:谪仙表哥对着被自己‘禁锢’的她说了:“安天染,我的家世,能力,染姨会同意的!”但奈何从小的恩仇,不是这一朝一夕能化解的!火爆儿子抓着她,也说了,“安天染,你不就是要钱吗?我给,你要一手遮天,我煌家就是你的,你的本性怎样,我们心知肚明,你确定,在别人的怀里,你不累吗?”但奈何她不要钱,也不要他煌家的天。多金暖男以退为进,“不管你喜欢什么人,我都支持你,如果你觉得累,我在这里,不论何时我都等着你!”‘内向’弟弟借傻逼近,博取同情,“你不是说要照顾我吗?你难道不准备对我负责吗?我只要一直在你身边待着就行!”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口罩新文,没什么经验,请多支持!
  • 帝凰:邪帝的顽妃

    帝凰:邪帝的顽妃

    身为本世纪权威考古学家的她,意外穿越到大燕国的小婴儿公主身上……从小长大,才发现公主也不是那么好当的。皇家兄妹都要欺负她,最后连好不容易挑中的夫婿也要嫌弃她……什么?给她带来无妄之灾的,竟是这个男人……额,第一次见面打破她的头,三番两次伤害她的他竟然喜欢她,她才不要如此霸道的宠爱……“宠,我就要宠你!这是宿命,我在劫难逃”---燕飏帝****哈哈,这次要送给亲们的是怎样一位男主呢,喜欢霸道宠的亲们勇敢跳坑吧,让我们一起看看是什么样的男主配得上我们的穿越女……吼吼,收藏收藏,你们的支持才是风写文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