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70500000038

第38章 先进篇第十一(1)

11.1子曰:“先进①于礼乐,野人②也;后进③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注释

①先进:指先学习礼乐而后再做官的人。②野人:朴素粗鲁的人或指乡野平民。③后进:先做官后学习礼乐的人。

译文

孔子说:“先学习礼乐而做官的人,是平常人;先有官职而后学习礼乐的人,是卿大夫之类的人。如果让我选用人才,那我选用先学习礼乐的人。”

名家注解

程颐、程颢注:“先进于礼乐,文质得宜,今反谓之质朴,而以为野人。后进之于礼乐,文过其质,今反谓之彬彬,而以为君子。盖周末文胜,故时人之言如此,不自知其过于文也。”

朱熹注:“孔子既述时人之言,又自言其如此,盖欲损过以就中也。”

张居正注:“盖周末文胜,古道寝薄,孔子伤今思古,欲损过以就中,故其言如此。其后汉儒董仲舒,劝武帝损周之文,用夏之忠,亦是此意。故人君之治天下,若能因时救敝,返朴还淳,行政,则敦本实而不为虚文,用人,则重老成而不取浮薄,庶几先进之风可追,而先王之治可复矣。”

解读

孔子认为,那些凭借家族继承爵位的人,没有接受礼乐知识的系统教育,还不知道怎样做官,就做了官;这样的人是不可选用的。而那些生来没有爵禄的平民,他们在当官以前会先全面系统地学习礼乐知识。这样就知道了怎样做一个好官;这样的人才是合适做官的人才。‘其实,这就是一个“仕而优则学”和“学而优则仕”

的问题。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反对世卿世禄的世袭制。

从我们现代人的眼光出发,孔子“学而优则仕”的观点顺应了历史潮流的发展。一个人只有先学习了文化知识,才能通晓事理,懂得如何为人处世,才会知道怎样能做一个深受百姓拥戴的好官。英雄不问出身,不管自己是高官子弟还是平民之子,要想成就光辉的事业,都要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处事能力。在如今这个文化开放的时代,我们要抓住一切学习的机会,坚持不懈地充实自己,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11.2子曰:“从我于陈、蔡①者,注释

①陈、蔡:都是国名。②不及门:门,跟前受教。

皆不及门也。”

这里指受教的场所。不及门,是说不在⑨一论语大全集一趁~译文

制子说:“当初跟从我在陈国、蔡国的学生,现在都不在我门下了。”

名家注解

朱熹注:“孔子尝厄于陈、蔡之间,之,盖不忘其相从于患难之中也。”

张居正注:“盖以其相从于患难之中,解读

弟子多从之者,此时皆不在门。故孔子思故念之而不忘也。”

孔子带着弟子们周游列国,四处讲学。在公元前489年,孔子和他的学生们从陈国到蔡国去。途中,他们被陈国人包围,师生绝粮7天,许多学生饿得走不了路。当时跟随孔子的学生有子路、子贡、颜回等人。公元前484年,孔子回到鲁国以后,子路、子贡等先后离开了他,他们有的做了官,有的回了老家。颜回也病死了。孔子到了晚年,面对物是人非的现状,回忆起曾经共患难的弟子们,不仅悲从中来。

11.3德行①: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②:宰我、子贡。政事④:

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注释

①德行:指能实行孝悌、忠恕等道德。②言语:指善于辞令,能办理外交。③政事:指能从事政治事务。

译文

孔子的学生中,德行好的: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口才好的:有宰我、子贡。能执掌政事的:有冉有、季路。能掌握文化典籍的:有子游、子夏。

名家注解

程颐、程颢注:“四科乃从夫子于陈、蔡者尔,门人之贤者固木止此。曾子传道而不与焉,故知十哲世俗论也。”

朱熹注:“弟子因孔子之言,各因其材,于此可见。”

张居正注:“颜渊以下十人,解读

记此十人,而并目其所长,分为四科。孔子教人都是孔子弟子。”

孔子重视因材施教,所以他划分专业,对弟子们分科教育。本章中记载的就是孔门弟子中著名的“四科十哲”。

颜回性格内向,勤思善学,不迁怒、不贰过、不伐善、不施劳。闵子骞是一个沉静寡言的人,他为人恭敬谨慎,以修德为终身目标。冉伯牛性格宽厚,做事认真,善于处理日常事务。仲弓即冉雍,他为人仁笃厚道,任劳任怨,不善言辞,孔子称他有帝王之相。宰我好学善思,能言善辩,语言平实,但能一语中的。子贡天性聪颖、,思路敏捷,善于交际,他是孔门弟子中最富有的一个,家累千金。冉有性格开朗、多才多艺。季路耿介正直,粗鲁率直,重信守诺。子游爱好文学,对孔子倡导的“仁”有特别的领悟,常常能提出自己独到的看法。子夏刻苦勤奋,崇尚“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强调知行结合。可见,孔子的这十个弟子各有所长,各有特点。

17.4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①。”

注释

①说:同“悦”,喜欢。

译文

孔子说:“颜回不是对我有所帮助的人,他对我的话没有不喜欢的。”

名家注解

朱熹注:“颜子于圣人之言,默识心通,无所疑问。故夫子云然,其辞若有憾焉,其实乃深喜之。”

张居正注:“盖颜子于圣人之言,默识心融,有非群弟子所可及者,夫子盖深喜之,故抑扬其词以称之如此。”

解读

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之一,他对孔子的学说深信不疑,在孔子面前始终毕恭毕敬。孔子曾不止一次盛赞他。但是,颜渊在孔子教学过程中,从来没有提出过疑问,对孔子所讲的一切道理都欣然接受,这未免让提倡“教学相长”的孔子感到一些遗憾。

老师教育学生,并不是单方面的灌输,最好能够双方互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向老师提出疑问,老师在解答疑惑的时候能够受到学生的启发,从而提升自己的教学质量b当然,学生的性格不同,右的喜欢发问,有的则喜欢自己思考。老师不能因为某些学生不提问题就否认其是爱学习的好学生。教学讲究教学相长,相互辩论,在为人处世方面也一样。生活中,我们都喜欢别人认同我们的观点,希望大家能够与自己保持一致的意见。但是,大家的一致赞成并不代表我们的观点就一定是准确无误的。所以,我们还要乐于倾听不同的声音,学会接纳别人的质疑。这样才有利于我们的进一步成长。

11.5子曰:“孝哉阕子骞!人不间呼其父母昆②弟之言。”

注释

间:非难、批评、挑剔。②昆:哥哥,兄长。

译文

孔子说:“孝顺啊,闵子骞!人们对他父母兄弟称赞他的话从没异议。”

名家注解

长居正注:“盖凡人之孝,见称于父母兄弟者有矣,然或溺于爱、蔽于私,而外人未必以为然也。今闵子骞之孝,不独父母兄弟称之,而外人亦皆称之,初无异于其父母兄弟之言,使非孝友之实,积于中而著于外,何以得此乎?此闵子骞所以为纯孝也。”

解读

闵子骞是孔子的学生,据说他比小孔子15岁,是一个性格内向、沉默寡言的人。他将修养道德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是孔子弟子中德行很高的一位。据《韩诗外传》记载:闵子骞早年丧母,他的父亲又娶了一个妻子,生了两个儿子。闵子骞的这位后母给两个亲生儿子穿棉袄,但是给闵子骞穿芦花袄。他父亲发现了之后很愤怒,要休了他的后母。闵子骞不但没有怨恨后母,还替她向父亲求情,请求父亲宽容后母,说:“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后母听了之后,就彻底悔改了。所以,孔子对闵子骞的德行赞不绝口。

孝道是儒家十分重要的德行修养,也是我们每个人人性善的体现。对待亲人要持宽容的态度,长辈难免也会犯错误,作为晚辈的不能记恨,而要学着谅解。当然,行孝道并不是指完完全全顺从于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当之处,我们要委婉地指出来,这也是孝敬的表现。

11.6南容三复白圭①,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注释

①白圭:白圭指《诗经·大雅·抑》的诗句:“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兰之玷,不可为也。”意思是白王上的污点还可以磨掉,我们言论中有毛病,就无法挽回了。这是告诫人们要谨慎自己的言语。

译文

南容反复诵读《诗经·大雅·抑》篇中“白圭的污点可以磨掉;我们言语中的污点无法去掉”这几句话,孔子便把自己哥哥的女儿嫁给他做妻子。

名家注解

朱熹注:“《诗·大雅·抑》之篇曰:‘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南容一日三复此言,事见《家语》,盖深有意于谨言也。此邦有道所以不废,邦无道所以免祸,故孔子以兄子妻之。”

张居正注:“南容,是孔子弟子。三复,是再三反复,佩服不忘之意。白圭,是《诗经》篇中的说话。其诗说:‘白圭若玷缺了,尚可磨得,若言语差了,则不可追悔矣。乃是要谨言的意思。子,是女子。妻,是为之妻。南容之为人,常再三反复佩服白圭之诗而不忘,盖深有意于谨言也。夫惟君子为能谨言,南容之欲谨言如此,可谓君子矣。故孔予以兄之女而为之妻,盖择配而取其贤也。”

解读

南容崇尚道德,为人谨慎;他时常诵读《诗经·大雅·抑》中的诗句:“慎尔出话,敬尔威仪,无不柔嘉。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这几句诗的意思是:玉石上的瑕疵可以磨掉,但是我们言语中的失误却不容易消除。南容反复吟诵,说明他懂得时常提醒自己要慎于言。正因为他做人谨慎,能做到“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善于保护自己,才深得孔子的赏识,并将自己的侄女嫁给了他。

11.7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注释

季康子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是最好学的?”孔子回答说:“有一个叫颜回的学生很好学,却不幸短命死了。现在再也没有像他那样的了。”

译文

范氏注:“哀公、康子问同而对有详略者,臣之告君,不可不尽。若康子者,必待其能问乃告之,此教诲之道也。”

解读

颜回是孔门第一大弟子,他的学识和仁德都极高,并且好学善思,能够闻一知十,所以深得老师的喜欢。但可惜的是,如此聪慧如此仁义的人却不幸英年早逝。

颜回去世后,孔子极度伤心,这里也表达了孔子的痛惜之情。

好学是积极进取的表现,也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起点。天资再出色,如果后天不努力,不好学,也不可能取得好成绩;有的甚至还会聪明反被聪明误。相反,有些人虽然天生的资质一般,但是后天却十分好学,懂得刻苦钻研,最终取碍了光辉的成就。可见,天资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勤奋好学,对待知识要有孜孜不倦的求索精神。

现代社会,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人类对事物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学科种类越来越多。我们能够学习的东西自然也在增加。这种背景下,如果不好学就可能被社会淘汰,跟不上时代的脚步。所以,我们要做一个对知识充满渴望的好学之人。

11.8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

鲤色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②,不可徒行也。”

注释

①鲤:孔子的儿子,字伯鲁,去世的时候50岁,当时孔子70岁。②从大夫之后:跟随在大夫们的后面,意即当过大夫。孔子在鲁国曾任司寇,是大夫一级的官员。

译文

颜渊死了,他的父亲颜路请求孔子卖了车给颜渊买外棺。孔子说:“有没有才,也都是自己的孩子。我儿子孔鲤死了,只有内棺而无外棺。我不能不要车子步行来给颜渊买外棺。因为我曾经作过大夫,是不能步行的。”

名家注解

朱熹注:“颜路,渊之父,名无繇。少孔子六岁,孔子始教而受学焉。椁,外棺也。请为椁,欲卖车以买椁也。鲤,孔子之子伯鱼也,先孔子卒。言鲤之才虽不及颜渊,然己与颜路以父视之,则皆子也。孔子时已致仕,尚从大夫之列,言后,谦辞。”

张居正注:“夫颜渊死,孔子至有丧子之叹,岂吝一车而不以周之乎?盖义有所不可故耳,此可以观圣人之用情矣。”

解读

颜回因病英年早逝,他的父亲颜路没钱给他买外棺,就去请求孔子卖掉车子来为颜回买外棺。颜回是深得孔子器重的学生,他去世了,做老师的孔子悲痛欲绝。

可是面对颜回父亲的不情之请,孔子却拒绝了。他说自己儿子孔鲤去世的时候也没有外棺,他不能卖掉车子,因为他曾经做过鲁国司寇这样的大夫,根据礼制,是不可以步行的。孔子拒绝颜路的时候,没有拐弯抹角,而是用很坦诚的态度直言相告。可见,孔子处事既讲情,更考虑是否符合礼。他为人处事的态度是:是就是,不是就不是,凡事直言相告,不会曲意迎合。

我们在生活中难免遇到自己不想去做或者做不到的事情,这个时候就要学会拒绝。如果不懂得拒绝,就无法在社会上生存。即便是对于自己很亲近的人,在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面前,也不能为了一己私情而违背社会伦理成者触犯国家法令。说白了,做人做事都要有原则,该拒绝的时候一定要学会拒绝。

11.9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译文

颜渊死了。孔子说:“唉!是天要亡我!是天要亡我!”

名家注解朱熹注:“丧,去声。噫,伤痛声。悼道无传,若天丧己也。”

张居正注:“噫,是伤痛声。昔者颜渊死,夫子伤痛叹息说道:‘吾之道,实赖颜回以传。今颜回死,则吾身虽存,而道已无传,就如丧子的一般,是天之丧予也!是天之丧予也!’重言以发叹,盖深惜之也。”

解读

颜渊病逝时,孔子已经是71岁高龄了。孔子对颜渊特别器重,认为他是自己最得意的学生,并且把推行仁政的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可是不幸的是,现在颜渊死了,自己又年老体衰了,传道的使命却未完成。孔子既对颜渊的死感觉万分悲痛,又担心仁道无人传承,所以,发出了“天要亡我”这样的悲叹111.10颜渊死,子哭之恸①。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②人之为恸而谁为?”

注释

①恸:哀伤过度,过于悲痛。(参夫:指示代词,此处指颜渊。

译文

颜渊死了,孔子哭得很伤心。跟从孔子的人说:“您太悲伤了!”孔子说:

“太悲伤了吗?不为这样的人悲伤那为谁悲伤呢?”

名家注解

朱熹注:“夫人,谓颜渊。言其死可惜,哭之宜恸,非他人之比也。”

张居正注:“恸,是哀之过。夫人,是说此人,即指颜渊也。昔颜渊死,夫子哭之而过于哀,门人之从夫子者说:‘夫子之哭恸矣。’欲其节哀也。是时夫子哀伤之至,殊不自知,乃问说:‘果有恸乎?即有恸也,乃亦理所宜然者。吾非为此人恸,而更为谁人恸乎?’明其哭颜渊非他人比也。”

解读

颜渊死,孔子前去灵堂告别,在吊丧时哭得浑身抽搐,呼天抢地。其他学生们怕他哭伤了身体,劝他说:老师,您哭得太过伤心了。孔子反问道:我哭得很伤心吗?我不为这样的人哭那为什么样的人哭呢?一个反问,足以看出颜渊在老师心中的地位,也足以表明颜渊的才华之出众和仁德之高尚。

颜渊是孔门弟子中最好学也是最善学的一个,并且他对老师毕恭毕敬。在好学和尊师方面,颜渊在同门弟子中起到了榜样作用。孔子把传道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可是没想到颜渊竟然早孔子一步先离开人世。从孔子悲锄的热泪中,我们看到了师生之间的深情厚谊,也看到了孔子对学生们“为师如为父”的大爱精神。

11.11颜渊死,门人欲厚葬①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

“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贮二三子也。”

注释

①厚葬:隆重地安葬。②予不得视犹子也:我不能把他当亲生儿子一样看待。

③夫:语助词。

译文

颜渊死了,孔子的学生想丰厚地埋葬他。孔子说:“不行。”学生们仍然很丰厚地埋葬了颜渊。孔子说:“颜回对我像父亲一样,我却不能像对儿子一样对你。

这不是我,是你的同学们要这么做的呀!”

名家注解

朱熹注:“丧具称家之有无,贫而厚葬,不循理也。故夫子止之。”又注:

“叹不得如葬鲤之得宜,以责门人也。”

同类推荐
  • 曾国藩冰鉴(第五卷)

    曾国藩冰鉴(第五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本书采用1876年典藏版法文原著,在此版本上进行翻译。译文尊重卢梭当年应第戎学院征文而执笔的写作原意和部分词汇的专业用法,更加精准流畅。开篇导读,帮助读者对卢梭以及对这部著作进行一个提纲概括式的了解,减轻名著入门难的障碍。本版新增卢梭当时于论文写成后又添加的19个补充注释,使读者更加全面的了解卢梭在写作过程中的哲学思辨,延伸的知识也令本著作更加立体。还收录当年日内瓦著名博物学家博纳(Bonnet)以菲洛普利(Philopolis)的笔名写信反对《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后,卢梭亲自雄辩答复博纳质疑的回信,是值得收藏的经典版本。
  • 庄子大全集

    庄子大全集

    在这个越来越纷杂的世界,我们于喧嚣和浮躁中寻求平和,也愈发不明白,为什么要想真正地笑一次是那么难?科技越来越先进,但烦恼越来越多;我们努力地生活,生活却越过越不快乐。寻觅那把打开快乐之门的钥匙,却原来早在两千多前,庄子便已通透人生的烦恼,留下解惑的“圣经”——《庄子》(《南华经》)。细读《庄子》,它告诉我们:人可以用另一种方式逍遥天地,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生命。
  • 鬼谷子(大全集)

    鬼谷子(大全集)

    鬼谷子,人如其名,颇具传奇与神秘色彩。相传他受命于天、得书于仙。被称为“智慧之禁果,旷世之奇书”的《鬼谷子》,专门探讨古代政治斗争权谋,全面总结了战国纵横家的理论精华,是此派流传下来的唯一一部子书。在当代,它称得上是一部军事、外交、商业和公关领域的智慧宝典、中国说服修辞术。《鬼谷子》立论高深玄远、行文奇古精妙,与中国一贯遵循的儒家传统相比,颇具异类色彩,历代褒贬悬殊,争议不断。它提出了不同于儒家、道家和法家的政治哲学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独树一帜。
  • 男人模式:3000年关于男子品性的智者高论

    男人模式:3000年关于男子品性的智者高论

    本书汇集了自荷马以来西方的经典文学、哲学、历史作品中对男人品性和形象的描述,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思考男人之道的窗口。通过这扇窗口,读者看到了骑士时代的男子、绅士时代的男子、智慧的男子、家庭中的男子、从政的男子、高尚的男子、美国男子以及后现代的男子,看到他们的勇气、信心、智慧、浪漫、困惑。书中所选,既有对男人品性的哲学和道德思辨,自亚里斯多德到奥古斯丁,到培根,剖析男性美德的细微之处;也有对男人角色的有力辩护,自古罗马的卡托到戴高乐以至肯尼迪,先贤之训诫名言,值得深思;更有对男子形象与模式的生动描摹,自荷马笔下的俄底修斯到中世纪的浪漫骑士,无不是经典男人气质的体现,给人以深刻印象。
热门推荐
  • 欺婚厚爱

    欺婚厚爱

    某女伸出手来:“请付现,谁知霍景容却是一只铁公鸡,嘴里还念念有词:“之前的还没付清,请一次付清吧,意识到自己被骗婚,欠账对您的声誉不好。”楚嘉洺,女,楚嘉洺决定要讨回自己应有的财产。某男已经无语凝咽了。,概不赊账。”某男冲着书房忙碌的小女人大喊。新娘顿时双眼放光,包袱款款嫁入霍家,就寝了。新郎靠近新娘,勾过新郎的脖子就扑了上去。“难道你不想要十万了?”某男诱惑,“一晚十万哟。”“老婆大人,男,霍先生,新郎和新娘成为合法夫妻,此生最大的愿望就是挣很多很多钱给家里的小女人花。”霍景容,郎才女貌。”礼堂上,牧师微笑的看着眼前的一对新人,被他描绘的金库蓝图所诱惑,在耳边低声开口:“一个KISS,开价十万。”拿出计算器噼里啪啦的敲了起来。生平最大爱好就是喜欢钱,“我现在宣布,遇到富家大少霍景容,现在新郎可以亲吻新娘了“今晚请睡书房。”小女人坚定不移。
  • 嫡女凶狠:强宠王牌太子妃

    嫡女凶狠:强宠王牌太子妃

    晋王造反,两军对峙,她端上一杯毒酒:“小女在此祝贺太子家族二百口人,神兽无数,今日同赴黄泉醉生梦死。”某妖孽搂她入怀,笑得邪魅:“很抱歉现在才通知你,魔武双修,黄泉之路,你得和我共赴……我的新太子妃。一次宴会对上,她毫不留情的将他摔进茅坑。”从此,外带神秘随身空间,与妖孽太子彻底杠上。妖孽腹黑,她身怀异能,睥睨天下。某女狠瞪,笑傲异界,就算有一天成亲了,她也得在上,唯我独尊。他是帝国太子,压着他!【玄幻女强,爆笑爽文】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赢在人生的起跑线

    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赢在人生的起跑线

    每个人都在梦想着成功,但每个人心中的成功都不一样,是鲜花和掌声,是众人羡慕的眼神,还是存折上不断累积的财富?其实,无论是哪一种成功,真正需要的都是一种健康的心理。有了健康的心理才是成功的前提与保证,在人的一生中,中学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阶段,心理健康对以后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唐朝诡事录2:长安鬼迹

    唐朝诡事录2:长安鬼迹

    千年前的唐朝,万邦来朝,是当之无愧的世界中心。优越的物质生活,多样的文化融合,催生了唐朝人极致的想象力。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白居易等一代传奇诗人,用他们的诗句,描绘出一幅幅华丽的大唐美卷;而穿行于市井之间的贩夫走卒,则用他们更加不羁的想象力,在唐朝的夜幕中勾勒出神魔鬼怪的憧憧魅影;甚至当朝的宰相,也会在入夜之后,关起房门,点上一盏烛灯,开始写鬼怪故事。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商不厌诈

    商不厌诈

    本书是一部商战小说。本书以国内某日化公司现实场景和真实案例为蓝本,以作者亲身经历为基点,披露了日化行业的营销、策划、公关等内幕和生死博弈。
  • 校园首席:误遇傲娇少爷

    校园首席:误遇傲娇少爷

    【已完结】她说:如果你是个好先生就好了。他说:如果你是个坏姑娘就好了。她说:那样你就可以讨人喜欢。他说:那样你就可以众叛亲离。她说:这样,全世界都赞同我们一起。他说:这样,全世界就只有我喜欢你。于是,正当年少,春光无限。他们狭路相逢,一场好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