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8300000031

第31章 叙述形式的意义(3)

如果我们把这些描写作为认识真实的社会的信息来源,那社会真的认为中国人脸色白净,或者中国妇人都会一见钟情。其实远不是那么回事。把小说作为社会信息的来源,去了解该社会的实际情况,是批评家们自己与某些读者一样把小说世界当作现实世界。但是如苏曼殊这样从小说中认识该社会文化形态所形成的“万口同声”的规范,不把这规范的内容(“面如冠玉”等等)当作现实,而作为该社会文化形态的曲折投射,那就是一个很正确而且得益匪浅的读小说法,因此,规范是小说的真正认识意义之所在。

这种规范主要是道德性的,但也有超道德的部分。现实生活中某种社会文化形态所不能接受的事物,在艺术叙述中可能被接受,例如张生与莺莺的婚前关系,是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所不能接受的,因此在比较更接近历史性叙述的元稹《莺莺传》中,就必须加以匡正,因为不能被接受,但在文学叙述诸宫调或戏曲《西厢记》中就可能被读者接受,因为规范有超道德而基于人性反应的部分。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规范依然是读者与作者共享的而且被社会文化形态所制约的。我们可以看到,这种非道德的部分总有适当的意识形态补正(即原谅的借口),虽然在现实生活中即使有这借口也不会被原谅。在文学叙述中,只要借口符合规范就行,因此,文学作品中体现的规范与社会行为规范不完全重合,而是大部分重合。

读者基于共同的规范判断而与叙述世界作认同默契,但这不一定说他们完全赞同作品的主旨,或主人公的思想态度。耽读《水浒传》《红楼梦》的人不一定是“正面人物”宋江或贾宝玉的崇拜者,他们只是感到作品的逼真性造成了一个他们能够理解的,进而信以为真的世界。他们能对这个那个人物保持批评态度,但是无法对叙述世界保持批评态度,因为他们把叙述中的人和事当作真人真事来看待的,他们对人物的好恶,也是用对真人真事的规范来评价的。东吴弄珠客《金瓶梅序》说:

读金瓶梅而生怜悯心者,菩萨也;生畏惧心者,君子也;生欢喜心者,小人也;生效法心者,乃禽兽耳!

这四种人,虽有菩萨与禽兽这么大的区别,在叙述学上却属于同一范畴,都是“认同派”。

有时看我们当代有些文学评论文章,非常严肃地谈这个女主人公不应该与那个男人离婚,不应该与这个男人结婚等等,不由得觉得文学叙述的逼真性的确伟大,足以把批评家们也拉入叙述世界,就像阿丽思把镜中世界当真一样。清华大学男女研究生三百多名在一次调查中列举他们最喜爱的人,女性人物有卡捷琳娜,撒切尔夫人,简,阿信,陆文婷,刘晓庆;男性人物有尧书成,冉·阿让,里根。这里真人与虚构人物有趣的混合,使人觉得文学叙述的逼真性的确强大到足以成为一个十足的社会存在。

至今还有很多人坚持一种意见,即认为在一个社会中,不同的阶级阶层有完全相反的、对立的道德规范价值。但是,我们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对某一社会文化形态而言,不同阶层的规范是异中有同,而且在大部分条件下(社会文化形态处于稳定状态时期,例如中国封建社会的绝大部分时期),规范中的相同的成分大于相异的成分,这正是主导的社会文化形态得以形成并且发挥功能的主要条件。叙述文本在语言风格上可能各有其读者,在道德内容上却是“雅俗共赏”的。

仔细阅读一下明清戏剧和小说,我们就可以发现高雅的士大夫剧本与民间俗剧在叙述形态上差别相当大,但在道德规范上的一致性达到惊人程度,以至于如果我们不读剧本的文字,光看内容提要,我们绝对不可能把两者相区分。明代士大夫就已感叹民间艺人维护道德风化的努力,使“徒号儒大夫者不如己”(《东维子文集》卷六)。清代焦循也认识到俗戏《花部》比士大夫喜爱的吴音更坚持儒家道德规范:

其音慷慨,血气为之动荡……其事多忠孝节义,足以动人。(《花部农谭》)

鲁迅在《阿Q正传》中生动地写到这种社会文化的主导规范强加于全社会所有成员之上的情形:

(阿Q)有一种不知哪里来的意见,以为革命党便是造反,造反便是与他为难,所以一向是“深恶而痛绝之”。

阿Q本来也是正人,我们虽然不知道他曾蒙什么明师指授过,但他对于“男女之大防”却历来非常严,也很有排斥异端——如小尼姑及假洋鬼子之类——的正气。

阿Q的阶级地位并没有使他有另一套规范。而且,规范渗透于整个社会生活之中,缺乏教养如阿Q,也无法逃脱这套规范的控制。

那么,读者与作品的规范不同,会怎么样呢?那他就无法与叙述世界认同,作品就无法对他产生逼真感。我们无法把儿童读物当真(我们曾经当真过),因为儿童文学另有一套规范形态;我们已无法把古希腊悲剧或《哈姆雷特》当真,因为我们已不明白复仇的荣誉为什么比生命还重要。实际上现代的成熟的读者恐怕很难把任何小说、任何叙述作品当真,因为现代社会文化形态变得过于复杂,很难有一套大家公认的价值规范,在现代,要观察逼真性及其效果,恐怕真的只能到通俗小说通俗剧及其观众中去找,在那儿我们可以看到已经开始渐渐沉入亚文化层次中去的集体认同现象。

当然,这不是说文学或其他叙述样式就失去了存在理由。文学叙述的意义本来就不在于逼真性或认同效果,但失去这效果的确使文学在社会文化结构中扮演的角色大不相同了,文学不再是一种推进、普及规范的高效能的渠道了。

如果文学在中国还在起这样的作用,文学作品在中国还具有巨大的认同效果,这可能是好事,但随着社会的演化,它将渐渐失去这个地位。

当代文学的许多特征,实际上都可以从文学在社会文化结构中地位的变更中找到。但这已在本书的讨论范围之外,已经不是叙述学能处理的问题。

(第三节) 自然化

本书讨论的是叙述形式,要想单从叙述形式来确定逼真性产生的机制,是不可能的事,因为逼真性是大多数小说(除了现代先锋小说)预设的目的,也就是说,是隐含作者、隐含读者本来取得的共识、共享的价值,不由叙述者控制。但是,我们可以观察到叙述形式与逼真性有一定的关系,某些叙述技巧、叙述手法,是为了制造逼真性而创造的;而在某些叙述形态中,逼真性成为其明显的首要目的。

首先,文学叙述能产生逼真性,其基本原因是语言作为一种符号体系的特殊能力。它通过人的语言理解能力,通过人的“语言默契”,在人(使用者,接受者)的头脑中激发关于现实的印象。因此,逼真性本是语言的内在可能性。

在这里我们必须讨论一下从符号(文字)到对象(经验)的符号过程是如何进行的。任何符号都不可能自动指向它的指称物,必须靠符码的“翻译”,符码,就相当于莫尔斯电码或任何其他密码。使用一套符号,必须已有编码的体系,理解一套符号时,必须有相应的解码体系。只有对掌握信码的人,符号才是可理解的。某些我们用做符号的手段,例如图像,本身与指称物有一定的肖似性,用它们作艺术叙述手段,例如电影、戏剧等,逼真性似乎是件自然而然的事。实际上却不然,没有预期的解码过程,它们只是无意义的图像。语言是一种非图像性符号,它与指称物的关系,完全靠约定俗成的“武断”的符码。语言又是人类最庞大而且最重要的符号体系,它的编码与解码,受整个社会文化形态和人的社会行为的控制。

文学叙述,是语言符号的特殊集合,它在语言符号系统上另外附加一个构造,这个构造(叙述的文类要求)本身构成了符号体系,而这个符号体系,更需要社会文化形态提供编码与解码的转换方式,才能真正做到沟通。

符号与意义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社会契约,文学叙述的“逼真性”是读者群中世世代代以来形成的集体性契约,是一种程式化解码方式。正因为如此,文学叙述的逼真性,既是多重编码的结果,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生产强加于读者阅读方式之上的解码方式。

语言叙述从根本上说是线性发展的,是时间性而不是空间性,而叙述世界,尽管是虚构的,要被当作真实,就必须在时空感觉上是充分的,因此,它的逼真感要靠读者的想象;而且,文学叙述行为必然有大量叙述行为的痕迹,时时提醒读者他们在读小说而不是进入一个真实的世界。因此文学叙述的“人造”性非常强烈。

其实,文学叙述的人造痕迹与逼真性,以及与符号过程的一般效果没有必然关系,因为符号总是人为的。但是巴尔特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为了推进其文化形态的规范化,努力使叙述“自然化”:

我们社会尽最大的努力消除编码痕迹,用数不清的方法使叙述显得自然,装作使叙述成为某种自然条件的结果……不愿承认叙述的编码是资产阶级社会及其产生的大众文化的特点,两者都要求不像符号的符号。

巴尔特与法国六七十年代大部分文学理论家一样,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时很激进。但“自然化”问题并不是资本主义的特殊现象,而是文学叙述长期以来的潮流。巴尔特指出的叙述的自然化方法有“书信体,假装重新发现手稿,巧遇叙述者,片头后置的电影”。

我们在第三章中已经讨论过,小说刚诞生的时候就有超叙述结构,并非现代小说,或18世纪以来的市民小说所特有。但超叙述的确是一种“自然化”的好方法。例如自白内容的小说,一般人并不长篇大论地向人说自己的罪孽,总得找个理由说明叙述者这样做是在特定环境下自然的行动。纳波柯夫的著名小说《洛丽塔》(1955)是个老夫痴爱少女的故事,这个内容对50年代的欧洲或美国来说,都太出格,但非得有个超叙述不可:

《洛丽塔,又名一个白人鳏夫的自白》,我收到这份奇怪的手稿时,就有这两个标题。手稿作者“亨伯利·亨伯特”,于1952年12月16日在押期间死于冠状动脉血栓,死时离开庭审理其案子只有几天。

下面就是亨伯特激动的自述。可能我们会觉得这手法很简单:不一定有把叙述自然化的作用。茅盾的《腐蚀》主叙述是一个内心处于不断矛盾痛苦中的女特务赵惠明的日记体自白。在主叙述前有个超叙述结构,说是“作者”在重庆防空洞中拾到这一册日记。茅盾在《腐蚀》后记中写道:

这二三年来颇有些天真的读者写信来问我:《腐蚀》当真是你从防空洞中得到的一册日记么?赵惠明何以如此粗心竟把日记遗失在防空洞?赵惠明后来下落如何?——等等疑问,不一而足。

可见这个简单的“拾到手稿”手法,的确起了自然化的作用,大大加强了逼真性。文学叙述还用其他方法进行自然化,加强逼真性。例如18世纪理查德森的小说就用大量细节,精雕细刻。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更是尽量多使用读者可能分享的经验材料,使情节中堆集起大量在读者的回忆中似乎可以验证的信息片断,这是造成逼真感的重要手段。

19世纪末开始出现的人物视角小说则用权力自限,给叙述一种客观记录人物印象的假象,因为现代读者对一个坦白承认并非全知,只能写下所见所闻的叙述者,更为信任,这样的叙述给人一种目击者写回忆录那样的感觉。论者早就指出,像康拉德《水仙号上的黑鬼》这样无稽之谈的小说之所以显得真实,就是因为作者丢开了全知式视角,不给自己解释不便解释的情节的权力。

现代小说加强逼真感的另一个手法是减少作者干预,尽可能消除叙述干预的痕迹,隐藏叙述行为。叙述的逼真性,与关于事物的信息量成正比,而与信息发送活动的显示成反比。这有点类似绘画与照片,绘画所提供的细节信息量比摄影少,但信息发送活动的痕迹(笔触)却较明显,因此,一般来说,绘画的逼真感比照片弱。这个手法很早就被文论家注意到。“在任何情况下不要直接向读者说话,避免写任何会提醒他是在读小说的语句。”“技巧的不二法门是作者隐身,所有好作品都通过这办法取得的一个效果:强烈的现实幻觉。”

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现象是,现代小说虽然拥有以上诸种手法,并不见得比18世纪或更早的小说对当时的读者具有更强的逼真感,正如现代电影给观众的逼真感,也不见得比简陋的元曲舞台演出给当时观众的逼真感强烈。为引起逼真感,起最重要作用的实际上并不在于上面说的信息量与信息发送痕迹,除非在可对比的情况下,信息发送痕迹并不严重地干扰或破坏逼真感。在没有全息摄影的时代,彩色照片够逼真的;在没有彩色照片的时代,黑白照片够逼真的;在没有照片的时代,绘画也就够逼真的;在没见过西洋画写生方式的时代,中国观众觉得单线平涂就够逼真的。现在对着电影明星彩色照片单相思的年轻人,早生几百年也能对着一张仕女图单相思,如《牡丹亭》中柳梦梅见到杜丽娘的画像就能一见钟情。

这就是为什么信息传送痕迹很明显的文类,例如叙事诗,在过去某个时代照样可以有很强烈的逼真性,在今日,弹词也能使一部分听众潸然泪下。同样,事实信息量有限的文类,如童话,如神怪故事,对于某一部分读者,也可以有很强烈的逼真性。可见自然化并不一定是逼真性的保证。19世纪欧洲现实主义小说的确有相当强的认同效果,但是从巴尔扎克到乔治·艾略特,到狄更斯,都大量使用叙述干预,尤其是萨克雷的《名利场》这部公认的现实主义名著,其中的干预量之大,在现代成熟的读者看来几乎是贪嘴,但在当时,《名利场》的叙述方式是很自然的。英国批评家凯瑟琳·梯洛曾有段奇妙的辩解,她说:

萨克雷的评论(干预)是出于他“表现现实感的愿望”,尽管他公开承认作者与小说的关系,没有一个现代作者敢于这样做……萨克雷的坦白是由于他对真实的热爱。正由于他相信真诚,他能够承认他写的是小说。正因如此,幻想没有被打破。

这话很奇怪,似乎单靠愿望就能取得逼真感。但梯洛曾有一点是对的,有的作家,如写《项狄》的斯特恩,或是写《死魂灵》的果戈理,有意暴露技巧,或有意作大量干预,以破坏逼真感,有论者称之为“自觉式”小说。而萨克雷并非如此,他只是并不认为有必要用消除干预这种自然化手法才能取得逼真感。韩南在评论中国古典小说时,也遇到这情况。他认为白话小说叙述者毫不遮掩的干预,尤其是开场白即“入话”部分的大篇说教,是“有意使修辞(叙述行为,叙述技巧)明确化,以制造一种距离效果”。

这看法是对的,这与布莱希特对中国戏剧的看法相同,即认为技巧手段之显露有助于破坏虚假的现实幻想,从而使观众保持批评能力。

同类推荐
  • 王维·孟浩然诗选(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

    王维·孟浩然诗选(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

    王维和孟浩然都是不可多得的诗人。王维的诗歌描写山川美景,抒发融入自然的喜悦,读来清新自然;孟浩然的诗描写田园风光,表达对农家生活的热爱,读来朴质感人。他们是盛唐时期的田园山水诗的代表人物,有大量脍炙人口的诗歌流传了下来,深得大众喜爱。
  •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短篇小说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短篇小说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是世界上对文学作品的最高肯定,是世界各国文化的精髓。《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短篇小说精品》共收录了1905年至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短片小说精品40余篇,为所有读者提供一份可供学习、欣赏、借鉴的世界短篇小说经典之作。该书1995年12月初版,现经修订整理后再版。《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短篇小说精品》由毛信德和李遵进担任编著。
  • 警路留痕

    警路留痕

    本书的作者是派出所的所长,多年的警察工作让他经历了各种类型的案件。本书即是作者从警经历的真实记录,书中不仅包含了对现实生活中真实案件的介绍,情节惊奇,让人觉得匪夷所思,触目惊心,也有作者的文学创作,如小品剧、漫画、诗歌等,以及作者对生活、工作和人生的一些感悟。
  • 李白诗歌语言研究:并列式复合词

    李白诗歌语言研究:并列式复合词

    本书全面统计出李白诗歌中共有复音词14563个,其中有并列式复合词1223个;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联系唐代文化背景和全唐诗的语境,通过艰苦的考证和分析,相当准确地解释了其中218个并列式复合词的语义,包括一些宗教色彩颇浓的词语;分析了构成李白诗歌并列式复合词两个语素之间的各种语义关系;论证了这些复合词是以上古单音词作为语素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归纳出这些并列式复合词意义的类聚特点,揭示李白诗歌中并列式复合词应用的鲜明系统性以及李白诗歌用词“无一句无来历”的特点。
  • 我和这个世界不一样

    我和这个世界不一样

    在这本书中,作者以真诚的文字记录了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对教授过自己的老师怀念与感恩,对曾经同学、朋友及共同度美好时光的回忆;对一些社会问题提出的看法并给予包容和理解;对他乡之游的所见所感等等,让我们看到了95后的独特思维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与拷问,从而了解他眼中世界的样子。如果你是一个90后的少年,你会从中间看到自己,如果你已不再年少,这些文字也会让你停下来,找回属于曾经的回忆。
热门推荐
  • 通天神巫

    通天神巫

    巫者,天生神力,感应天理;巫者,心怀大善,教化世人。且看一个莫名其妙被逐出家门的少年,如何披荆斩刺,如何面对残酷的现实,如何在魔女、妖女、圣女等万般诱惑下保持真我,如何踏上通天之路。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丫头奸商

    丫头奸商

    他,总是心疼的叫我“坏丫头“他,总是笑着叫我“小奸商”他,总是静静的看着我,一句话也不说。最后转身离开。空气中却飘来一句话。“你只能做小丫头,却做不了小奸商!”我,不坏,却喜欢他叫我坏丫头。小奸商是我在唐朝生存的“技俩”呜……我就做我的丫头奸商!专门代理幸福的“幸福代理商”,最伟大的目标是让他们都幸福……永远……可是……一个是拥有双重性格的霸道男人,一个是拥有大唐所有宠爱的太子,一个是拥有帝王之风的大唐皇子,他们,谁将是我最后的归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洛佳儿其他作品:《洛氏神女》已出版《阎王选妃》已完成《天使的恶魔夫君》第一部已完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生出个吸血鬼宝贝

    生出个吸血鬼宝贝

    苏菲,孤儿院长大,不知生养她的父母是谁。十六岁出来混世,如今二十岁的她一个人独居。白天,她是个其貌不扬的本分上班族,夜晚却变身为网络兼职代号:SF。【妈咪版简介】:“苏小姐,恭喜你,你怀孕了!”从外地“休假”回来的苏菲,正逢公司一年一度的体检,原本自以为身体超健康的她居然收到体检医生的一句恭喜祝福。恭喜个P呀!她苏菲正值花样年华的二十岁,私生活向来检点。试问,她哪有可能怀孕???苏菲左右扫视了一下,以着极快的速度关上房门,接着一把薅起体检医生的领口,目露凶光:“你、是、在、开、玩、笑、的、吧?!嗯?”医生吓傻,眼镜斜挂在鼻梁上:“没,绝对没有!不信,你可以用验孕棒验一验……”苏菲照做,果然,发现验孕棒上亮起了两盏红灯……她,确实怀孕了!!!But,???……【宝贝版简介】:产房内,传来女人声嘶力竭的呼痛声————“吸气,用力,再吸气,再用力……啊,就快出来了,就快出来了!”医生不厌其烦地说着。“Shit!这句话你他妈的都说了不下一百遍了!”女人咆哮,接着一用力,人也跟着嘶吼了一声。“啊,出来了,出来了!”医生兴奋地将一个软乎乎嫩生生的小肉球抱给女人看,并顺势拍了一下孩子的小PP。岂料————“妈咪!”孩子不是嚎哭出声,而是开口说话了。医生两眼一翻,晕倒在地。五分钟后,医生睁开眼,刚想大呼,眼前却出现一枚坠饰摇摆不停。“你什么都没听到,什么都没听到,什么都没听到……”女人以着蛊惑的声音一遍又一遍地说着。于是,医生也跟着喃喃念道:“我什么都没听到,什么都没听到,什么都没听到……”……对于这个莫名出生的宝贝,苏菲其实并未有多大的触动情绪。因为,宝贝看起来似乎和普通的孩子没什么两样,只不过是比普通的孩子聪明一点,漂亮一点,懂事一点……还有奇怪一点——遇到危险或惊慌时,宝贝的头发会张扬竖起,原本银色的眼眸会变红,口中的小犬牙会抽长,背后还会长出两只蝙蝠的翅膀……而苏菲本身也发生了奇怪的事情,经常会梦到一个满脸是血的男子向她和宝贝扑过来。更更奇怪的是,一向低调行事的她居然受到了众多帅哥的青睐,这真是……★注:【此文颠覆常规的血族文,慎入!!!】+++++++++++++++++++++++++++++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幽冥是个江湖

    幽冥是个江湖

    这是一个发生在魔教却无关江湖的故事。这是一个发生在另一个世界却处处江湖的故事。——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谁说没有人,就没有江湖?在那个妖魔鬼怪聚集的地方,我们同样在江湖里飘啊飘~~情节虚构,切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