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8200000005

第5章 为政第二(2)

【解读】各种器具,包括今天的计算机,它们的功能和用途都是有限的。孔子对君子提出“不器”的要求,是希望君子自强不息,在学习知识和修身为人上矢志不渝,使自己成为具备多方面才能的人才,从而为国家和民族建功立业,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当今社会,不同学科、行业的专家学者,其知识、能力也是有限的,具备全才的人是罕见的。因此,孔子当年提出“不器”,并不是要求君子成为全才、通才,而是要求君子成为一个具有多方面才能的学识广博的人。

2.13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①。”

【译文】子贡问什么是君子。孔子说:“君子应该先履行要说的话,然后再说出来。”

【注释】①行:履行,实行。从:跟随。之:指要说的话。从之:这里指行而后言。

【解读】孔子认为,君子与小人有本质的区别。他提出的“行而后言”的观点,是区别君子与小人的标准之一。今天,言行一致、诚实守信作为做人之本,已成为人们进行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古往今来,凡是言而不行、言而无信的人,都会受到世人的谴责和鄙视。

2.14子曰:“君子周而不比①,小人比而不周②。”

【译文】孔子说:“君子忠诚守信而不勾结偏袒,小人勾结偏袒而不忠诚守信。”

【注释】①周:忠信。《诗·小雅·都人士》:“行归于周,万民所望。”比:朱熹《论语集注》:“比,偏党也。”这里指勾结,偏袒。②小人:指行为不正派的人。

【解读】宋代学者朱熹说:“君子小人所为不同,如阴阳昼夜,每每相反。然究其所以为分,则在公私之际,毫厘之差耳。”孔子把君子与小人的做人处事进行对比,表明了他敬君子而远小人的态度,是和非,美和丑,不言自明。李泽厚先生说:“《论语》中常有这种对偶短句,言简意赅,表达是非、黑白、善恶、美丑的对立,颇便于传诵、记忆。中国文字的对偶美,但望在今日能有所保存、延续。”(《论语今读》)

2.1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①,思而不学则殆②。”

【译文】孔子说:“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思考而不学习,就有危险。”

【注释】①罔(wǎng):通“惘”,迷惑。②殆(dài):危险。

【解读】“学思结合”是孔子在两千多年前总结出来的治学方法。这一方法,滋养了中国历史上一代又一代的学人,使他们在学与思的结合中跋涉书山学海,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殿堂里创造了辉煌的业绩。学思结合的方法,与温故知新的方法一样,是孔子在认识论和教育学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闪耀着哲学思辨的光芒。

2.16子曰:“攻乎异端①,斯害也已②。”

【译文】孔子说:“攻击与自己不同的观点、主张,这是有危害的。”

【注释】①攻:攻击。异端:指与自己不同的观点、主张。朱熹《论语集注》:“异端,非圣人之道,而别为一端,如杨、墨是也。”②斯:此,这。也:语气词,表示判断语气。已:语气词,用于语尾,表示确定。

【解读】和谐、包容是孔子一贯的思想。孔子主张不同的观点和主张,应该交流、争论甚至碰撞,这体现了孔子学说求同存异的宽容精神,这正是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学术繁荣局面的原因之一。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学的做法,有悖于孔子求同存异的主张,但在儒学的倡导和发展过程中,仍然吸纳了道家、法家、阴阳家甚至佛学典籍中的不少有益成分,并进而形成康有为、谭嗣同为代表的近代儒学。可见,兼容并包、求同存异的宽容精神,是学术繁荣、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在人类进入信息化、多元化的时代,这种精神尤为重要。

2.17子曰:“由①!诲女知之乎②!知之为知之③,不知为不知,是知也④。”

【译文】孔子说:“子路,我告诉你什么叫求知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求知的态度。”

【注释】①由:即仲由,字子路,孔子的学生。他是孔门政事科的高材生,比孔子小九岁。②诲:教导。这里指告诉。女:通“汝”,你。知:动词,求知。之:助词,无义。后文的两个“之”同此。③知:知道。④知:求知。这里引申为求知的态度。

【解读】孔子所倡导的求知态度,影响了中华民族一代一代的学人。他不强不知以为知的态度,在探求未知世界时虚怀若谷的精神,堪称后世学者的楷模。李泽厚先生说:孔子的这句话“揭示人必须认同自己的有限性,才可能超脱;认识自己‘不知’,才可能‘知’。这才是智者……孔学之‘极高明而道中庸’,于此可见一斑:它不只是高深道理,而且更是生活修养”(《论语今读》)。

2.18子张学干禄①。子曰:“多闻阙疑②,慎言其余,则寡尤③;多见阙殆④,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⑤,禄在其中矣⑥。”

【译文】子张学习求官职、获俸禄的方法。孔子对他说:“多听不同意见,保留有疑问的意见,谨慎地说那些自己赞同的意见,就能减少过失;多看别人处事,不做危险的事情,谨慎地做那些自己认可的事情,就能减少懊悔。说话少过错,行为少懊悔,官职俸禄自然就有了。”

【注释】①子张:姓颛孙,名师,字子张,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四十八岁。干:求取。禄:古代官吏的俸给,即俸禄。②阙疑:对疑难未解者不妄加评论,即存疑。③尤:过失。寡尤:减少过失。④阙:古代用作“缺”,空。殆:危险。阙殆:指不做危险的事情。⑤寡悔:减少懊悔。⑥在其中:在这里面。意思是自然就有。

【解读】孔子对子张的回答,说明了做官必先学会做人的道理。他认为,作为一个官员必须做到两点:首先,要善于听取意见,并分析权衡,采纳正确、合理的意见,保留有疑问的意见;其次,要善于处理问题,采纳别人成功的经验,吸取别人失败的教训。“说话少过错,行为少懊悔”,应该成为官员修养的重要内容。从孔子一贯的思想和风格来看,这种为官谨慎的思想是积极的,是有利于社会和民众的。古今官场,不乏察言观色、见机行事、利欲熏心、阿谀逢迎之徒,他们的为官之道,显然是与孔子提出的谨慎为官的思想背道而驰的。

2.19哀公问曰①:“何为则民服②?”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③,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译文】鲁哀公问道:“怎么做民众才会服从?”孔子回答说:“提拔正直的人,把他们安置在邪恶者之上,民众就服从;举用邪恶的人,把他们安置在正直者之上,民众就不服从。”

【注释】①哀公:姓姬,名蒋,鲁国国君,鲁定公之子,“哀”是他的谥号。②何为:怎么做。③举:举荐,提拔。错:通“措”,安置。诸:“之于”的合音。枉:不正直,邪恶。

【解读】“以德治国”是孔子治国思想的核心,“公平正义”是孔子治国思想的表现。要贯彻“以德治国”的方针,用人是关键。为此,孔子提出了“举直错诸枉”的用人原则。举用正直贤能的人,废弃邪恶无能的人,才能构建吏治清明的社会,自然就会得到民众的拥戴。从古今历史来看,任用邪恶无能之人执政的情况屡见不鲜,因而导致了社会动荡,生灵涂炭。可见,孔子提出的用人原则,作为他的理想和愿望,要真正得到实施,必须要有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有效的制度保障。

2.20季康子问①:“使民敬②、忠以劝③,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④,则敬;孝慈⑤,则忠;举善而教不能⑥,则劝。”

【译文】季康子问道:“要让民众恭敬、忠诚并努力,应该怎么办?”孔子说:“用庄重来对待民众,他们就恭敬;孝顺父母,慈爱幼小,他们就忠诚;举用正直善良的人,教育品行不好的人,他们就努力。”

【注释】①季康子:鲁国大夫季孙氏,名肥,鲁哀公时的正卿,“康”是他的谥号。②敬:恭敬。③劝:勉励,努力。④临:面对。引申为对待。⑤孝:孝顺父母。慈:慈爱幼小。⑥不能:无能。这里指品行不好的人。

【解读】孔子回答鲁国大夫季康子的话,提出了他所倡导的德治和礼治的部分内容和措施,体现了他从待人行事的具体情况出发,而不空发议论的说理风格。治国之道,应在以法治国的同时,对民众进行德治教化。德治的措施,一是待人以庄,即庄重诚恳待人;二是孝长慈幼,富于爱心和孝道;三是任用贤能,纠正劣行。孔子提出的这些措施,受到了后世执政者们的重视,“云梦秦简《为吏之道》也有‘慈下勿凌’、‘恭敬多让,宽以治之’、‘宽裕忠信,和平毋怨’等等词语……这倒可作陈寅恪以秦政乃儒学理想之实现说法的佐证,即秦汉政制及观念主要仍孔门儒学即荀子一线的发展开拓”(李泽厚《论语今读》)。

2.21或谓孔子曰①:“子奚不为政②?”子曰:“《书》云③:‘孝乎惟孝④,友于兄弟,施于有政⑤。’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⑥?”

【译文】有人对孔子说:“你为什么不参与政治?”孔子说:“《尚书》上说:‘孝呀!只要孝顺父母,又能友爱兄弟,就会影响到政治。’这也就是参与政治,为什么做官才算参与政治呢?”

【注释】①或:有人。②奚:如何,为何,疑问词。为政:参与政治,从政。③《书》:指《尚书》。④乎:助词,表示赞叹。惟:只有。⑤施:延续。这里意思是影响。⑥其:助词,无义。《诗·唐风·扬之水》:“既见君子,云何其忧?”为为政:前一个“为”指做官,后一个“为”指参与。

【解读】孔子引用《尚书》上的话,说明孝悌伦理对政治的影响。孔子认为,参与政治有多种途径,做官从政是参与政治,尊崇孝道、倡导人伦也是参与政治。从孔子一生的经历看,他曾先后担任过鲁国的中都宰、司寇等官职,后周游卫、宋、陈、楚等国,宣传他的政治主张,晚年回到鲁国,从事教育和古代文献整理,并创立了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的学说。可以说,孔子的一生都与政治有着密切的联系,他的积极入世的观念,在他一生的经历中得到了诠释。正如李泽厚先生所说:“孔子的为政思想,实际是从做人来强调的。在孔子看来,不论为政者也好,不为政者也好,首要的就是要学会做人”(《论语今读》)。

2.22子曰:“人而无信①,不知其可也②。大车无③,小车无④,其何以行之哉?”

【译文】孔子说:“作为人却不守信用,不知道那怎么可以。就像大车没有横木两端的木销,小车没有横木两端的销钉,这车怎么能行驶呢?”

【注释】①而:连词。却。信:信誉,信用。②其:代词。那,指上文所说的事。③(ní):古代以牛车为大车,牛车辕前横木两端的销子叫。④(yuè):古代以马车为小车,马车辕前横木两端的销钉叫。

【解读】忠、信是孔子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他以牛车、马车横木两端的销子为喻,说明“守信”是为人之本。在人际交往中,自己首先守信用,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当今社会一度出现的信任危机,其根源在于不守信,缺乏诚信。许多商家以次充优、以假乱真,大赚昧心钱,一旦真相被人揭露,最终落得关门、受罚的下场。可见,要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要有良好的企业信誉,必须在恪守信用上下功夫。继孔子之后,儒家思想增加了“诚”的内容,诚、信合一,丰富和发展了孔子“守信”为本的思想。

2.23子张问:“十世可知也①?”子曰:“殷因于夏礼②,所损益③,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④,虽百世⑤,可知也。”

【译文】子张问:“今后十代的制度可以知道吗?”孔子说:“殷代沿袭夏代的礼制,所增减的可以知道;周代沿袭殷代的礼制,所增减的也可以知道。那么,有继承周代的人,虽然历经一百代,也可以知道它的礼制。”

【注释】①十世:指十代。古代以三十年为一世。②殷:上古朝代名,亦名商,公元前16世纪灭夏后建立,公元前11世纪被周所灭。因:因袭,沿袭。夏:相传为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由禹的儿子启在公元前21世纪建立,公元前16世纪被商所灭。礼:礼仪、礼制。③损益:增减,改动。④或:代词。有人。⑤百世:百代。疑为极言其多,并非确指。

【解读】孔子对子张的回答,说明他对礼制的看法并非一成不变。他从殷、商两代对前代礼制的增减,推测如果有继承周代礼制的人,则可以知道以后数代的礼制。他所提出的礼制有“变”与“不变”的两重性的观点,体现了朴素的认识论思想。后来的秦代虽重法制,推行法家学说,但仍部分沿袭了周代礼制。汉代在推行法治的同时,仍然强调礼制,并大力推行儒家学说。从汉代至清代,历代统治者制定的政治体制,既有新的内容,又有对前代礼制继承的部分。可见,任何变革都不能简单地扬弃,而必须建立在继承的基础之上。

2.24子曰:“非其鬼而祭之①,谄也②。见义不为③,无勇也④。”

【译文】孔子说:“不是自己家族的祖先而去祭祀,这是献媚。看到合乎义的事不去做,这是怯懦。”

【注释】①鬼:古人称人死为鬼。这里指自己家族的祖先。②谄:献媚。③义:合理、适宜的事称义。④无勇:无勇气,怯懦。

【解读】祭祀祖先,体现的是“仁”,即通过对已逝先辈的追思,启示子女对父母应行孝道;见义勇为,体现的是“礼”,要求人们遵循礼制,维护社会公德和正义。“前者塑造关于个体的情感、信仰和气质;后者有关社会的正义、公平和合理。”(李泽厚《论语今读》)孔子要求祭祀自己家族的祖先,其立足点是“孝”,目的是提高人的道德修养,与古今一些人迷信鬼神、相信命运的思想截然不同。孔子鄙视“见义不为”的行为,体现了他的善恶、是非观,以及维护社会公德和正义的价值诉求。

同类推荐
  • 历代赋评注(唐五代卷)

    历代赋评注(唐五代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九芝草堂诗存校注

    九芝草堂诗存校注

    朱依真是清中叶广西诗坛上的著名诗人,袁枚推之为“粤西诗人之冠”。然而由于历史、地域及其声名卑微等多方面的原因,其作品的流传与影响受到了严重的制约。人们对朱依真及其作品的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本书着重对《九芝草堂诗存》进行标点、校勘、注释等整理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对朱依真的生平、思想、交游及其诗歌创作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进行较全面的分析研究,以期获得对朱依真及其作品较全面的认识与掌握,正确评价朱依真的文学成就,弘扬广西地方文学遗产,为今后的文学创作提供借鉴。
  • 左氏春秋

    左氏春秋

    记事基本以《春秋》鲁十二公为次序,内容主要记录了周王室的衰微,诸侯争霸的历史,对各类礼仪规范、典章制度、社会风俗、民族关系、道德观念、天文地理、历法时令、古代文献、神话传说、歌谣言语均有记述和评论。
  • 劫中得书记

    劫中得书记

    《劫中得书记》乃郑振铎先生在抗战烽火劫难中搜求古书之记录,其间种种为之欢喜为之愁之行状,为灾难中的祖国保存文化薪火之情思,无不怦然动人。这是一幅真正的爱书人的绝美的自画像。
  • 金匮要略(四库全书)

    金匮要略(四库全书)

    《金匮要略》为《伤寒杂病论》中一部分,共3卷25篇,是现存最早的一部专门研究杂病的医学专著,与《伤寒论》一起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准则,被后世推崇为中医经典著作。清代徐彬将其整理编次为24卷(原书分3卷),每卷列一种病证,文中有注有论,注释简明,论辨精当,引经析义,见解独到,密切联系临床,特别注重脉证辨析,揭示脉证规律。本书根据《四库全书》文渊阁本,参考清光绪五年(1879)扫叶山房藏版点校而成。
热门推荐
  • 向李渔学快乐生活

    向李渔学快乐生活

    此书侧重诠释李渔《闲情偶寄》的“颐养部”,用当代人的观念对其进行重新解读,以古今中外的事例来谈健身养生及风月韵事,重在说实话说趣话,契合当今重生活重时尚重休闲之风气,可谓大俗大雅好玩可读。书的最后附了一篇写李渔跟两位红颜知己的文字《当李渔爱上乔姬和王姬》,算是从另一角度阐述了行乐和止忧的关系,李渔本人就在实践他的理论,或者说他在体验着他的生命历程,只是这种体验,并不全是美好的一面。
  • 一只猎雕的遭遇

    一只猎雕的遭遇

    动物小说之所以比其他类型的小说更有吸引力,是因为这个题材最容易刺破人类文化的外壳和文明社会种种虚伪的表象,可以毫无遮掩地直接表现丑陋与美丽融于一体的原生态的生命。人类文化和社会文明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更新,但生命中残酷竞争、顽强生存和追求辉煌的精神内核是永远不会改变的。因此,动物小说更有理由赢得读者,也更有理由追求不朽。
  • 黄金渔场

    黄金渔场

    PS:开了新书,《妖魔哪里走》,请大家移步去看看。****爱蓝天,爱绿树,更爱波澜浩瀚的大海。浅海鱼,深海鱼,龙虾还有大海蟹,吃货的世界怎么能少了海鲜?快艇,游艇,海钓艇,还有巡航艇,其实豪华游轮才是王道。家里养着棕熊、白熊和浣熊,渔场还有海豚、白鲸和海獭,神马海狸、黑足雪貂、格陵兰小海豹,我的渔场应有尽有!没事闲坐钓鱼台,呼朋唤友赌珍珠。开上游艇逛七海,沉船宝藏我来捞。大家好,我是秦时鸥,我用笔记录我在加拿大渔场的悠闲生活。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西方哲学史

    西方哲学史

    公元前 6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到西方现代哲学的发展史。它可分为 4个时期:公元前6~公元5世纪,称为古希腊哲学;公元 5~15世纪,称为中世纪哲学;15世纪中~19世纪40年代,称为近代哲学;19世纪40年代以来,称为现代哲学。对现代哲学时期的划分,学术界有不同看法,有的把上限划在19世纪末,有的划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后,有的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 曾文正公嘉言钞

    曾文正公嘉言钞

    曾国藩作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自近代以来,就是中国青年争相学习的楷模。梁启超先生一生对曾文正公推崇备至,对其遗著更是“一日三复”,故从曾氏文集中摘录出此《曾文正公嘉言钞》, 以飨国人。本书为文白对照,对疑难的地方多加以注释,翻译精准简洁,将曾文正公的思想与心迹都明白地体现出来,使人以之为师为范,提升自己
  • 同城热恋

    同城热恋

    他:30岁,三维动画师,痴迷于全息投影技术,构建虚幻的世界。然而现实的生活彻底崩塌,妻子要离婚,情敌是上司,一切都很混乱的时候,又遭遇野蛮邻居……她:27岁,美女空姐,性格直率,行动野蛮。面对纠结又无望的爱情,她害怕孤独,又怕秘密被揭穿……他:30岁,最有人气的外科大夫,英俊帅气,但是人情冷淡,以自我为中心。不想因好奇而变得执着,所以对任何事情都漠不关心,遭遇失恋女后,一切就都变得不同了。她,26岁,貌美却有着小小的自卑,婚礼前遭遇背叛!偶尔能把自己伪装得很坚强,却经常神经大条把事情搞砸,希望自己变得自信。在这座时尚的城,年轻的城,高科技的城。一群不同背景,不同身份,不同理想的青年男女。每天都发生着时而搞笑、时而离奇、时而浪漫、时而感人的故事……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秋千旁的夏日私语

    秋千旁的夏日私语

    《秋千旁的夏日私语--听妈妈讲那些感悟一生的事》和《后花园的秘密领地--听爸爸讲那些大自然的事》、《摇椅边的心灵盛宴--听外婆讲那些人生的事》、《榕树下的智慧课堂--听外公讲那些智慧的事》是一套陪着孩子们成长的伴读书,是除了妈妈以外最贴近孩子心灵的呵护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