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8200000004

第4章 为政第二(1)

本篇共二十四章,主旨是治理国家和为人处世都要以仁义、道德为准则。“为政以德”是孔子提出的政治思想,建立在这个思想之上的“以德治国”的理念,是孔子为中华民族和全人类做出的一大贡献。忠诚、孝顺、守信、立志向学、见义勇为、不结党营私,是仁义、道德在一个人为人处世中的具体表现,也是品德高尚的人必须具备的品格。

治国必先修身,修身必先学习。孔子提出的“温故而知新”、学与思结合的学习方法,“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学习态度,既是他的治学经验的结晶,又是一个人学习和修身的正确途径。

在本篇第四章,孔子通过对自己整个人生经历的回顾,进一步强调了学习是人的立身之本,并对人生的几个关键期(即十五岁、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六十岁、七十岁)分别提出了要求。孔子从人的整个一生的全局和高度,对几个关键期进行审视、规划,并提出要求,可以说是修身的纲要,处世的宝典。为政第二

2.1子曰:“为政以德①,譬如北辰②,居其所而众星共之③。”

【译文】孔子说:“国君用道德教化来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一样,处在它所在的位置上,其他星辰都环绕在它的周围。”

【注释】①为政:处理政务。《诗·小雅·节南山》:“不自为政,卒劳百姓。”也可解作治理国家。②北辰:北极星。古人认为北辰在天的中心位置。③所:处所,位置。共:同“拱”,环绕。

【解读】“以德治国”是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孔子以北极星为喻,告诫国君只有坚持“以德治国”,才能得到众臣的拥戴、百姓的拥护。孔子倡导的“以德治国”的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珍宝,经过两千多年的积淀和完善,在今天更焕发出其异彩,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和世界的一大贡献。今天,执政者坚持以德治国,才能得民心,顺民意;才能廉洁自律,鞠躬尽瘁;才能在德治、民主的基础上建设一个富强、民主、和谐、文明的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2子曰:“《诗》三百①,一言以蔽之②,曰:‘思无邪③’。”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思虑没有邪念’。”

【注释】①《诗》:儒家经典中的《诗经》。《诗》三百:《诗经》共三百零五篇,孔子只举其整数。②蔽:概括,囊括。③邪:不正。无邪:没有邪念。

【解读】“思无邪”是孔子对《诗经》内容的高度评价。孔子引用这句出自《诗·鲁颂·篇》中的话,既对《诗经》进行了评论,又表达了“诗言志”的观点。这一观点,在中国诗歌、散文等文学形式的发展史上得到了彰显,使无病呻吟、言之无物的文人受到了警策。可以说,孔子是中国文学史上主张“文以载道”、“诗以言志”观点的开先河者。

2.3子曰:“道之以政①,齐之以刑②,民免而无耻③;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④。”

【译文】孔子说:“用政令来教导,用刑罚来整治,民众只求免受惩罚,却没有羞耻之心;用德行来引导,用礼制来规范,民众就有羞耻之心,并能纠正不良行为。”

【注释】①道:通“导”,引导,教导。《释文》:“道本或作导。”政:政令。②齐:整治,规范。刑:刑罚。③无耻:指无羞耻之心。④格:纠正。《书·冏命》:“绳愆纠谬,格其非心。”

【解读】此章通过对施行法治与德治不同结果的比较,孔子倡导德治的思想得到了充分体现。法治能够治标,政令、刑罚能起到管理、整治的作用,却不能治本,不能让民众从道德自律的高度规范和约束自己。德治通过对民众的教导、规范、约束,让他们形成是非、善恶观念,具备羞耻、荣辱之心,进而实现主观上的道德自省和道德自律,促进社会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

2.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①,三十而立②,四十而不惑③,五十而知天命④,六十而耳顺⑤,七十而从心所欲⑥,不逾矩⑦。”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习,三十岁可以立身处世,四十岁不会困惑,五十岁领悟天命,六十岁听到不同意见能辨别是非,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而不会违背礼制的规定。”

【注释】①有:同“又”。十有五:即十五岁。②立:站立。引申为自立。指立身处世。③惑:迷惑,困惑。④知:领悟。天命:古代把天当作神,称天神的意旨为天命。杨伯峻先生认为:孔子是怀疑鬼神的存在的。因此,“把一切偶然性,甚至某些必然性,都归之于‘天’和‘命’。这就是孔、孟的天命观”(见《论语译注》“试论孔子”)。为此,文中“天命”一词可不译。⑤耳顺:朱熹《论语集注》:“声入心通,无所违逆。知之之至,不思而得也。”意思是听到不同意见能辨别是非。⑥从:通“纵”,放纵。这里指随意。从心:随心。从心所欲:即随心所欲。意思是按自己的意愿说话、做事。⑦逾:越过。意思是违背。矩:规矩,准则。指礼制的规定。

【解读】此章是孔子人生经历的自述,也是孔子在晚年对自己整个人生历程的总结和回顾。其中,潜心求学的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打好了知识和学问的基础,又能进行品德、人性的修养,就能在三十岁时立身处世。进入立身处世阶段以后,如果能够潜心奋智,继续进行事业的开拓、学问的精进、品德的历练,则能进入人生的后面四个阶段。孔子的这句流传千古的名言,不但启人心智,催人奋进,而且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值得深思和借鉴。

2.5孟懿子问孝①。子曰:“无违②。”樊迟御③,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④;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译文】孟懿子问什么是孝道。孔子说:“不违背礼制。”樊迟为先生驾车时,孔子告诉他说:“孟孙问我什么是孝道,我回答说‘不违背礼制’。”樊迟问道:“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父母在世时,要按礼制侍奉他们;父母死了,要按礼制安葬他们,按礼制祭祀他们。”

【注释】①孟懿子:即孟孙,姓仲孙,名何忌,鲁国大夫,“懿”是他的谥号。因他和季孙、叔孙作为鲁国的大夫把持朝政,经常违礼僭越,其父孟僖子临死前曾嘱咐他要向孔子学礼。②无违:不违背礼制。③樊迟:名须,字子迟,鲁国人,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三十岁。御:驾车。④事:侍奉。

【解读】古代礼制有严格的规范,天子、诸侯、大夫、士、庶人在婚、丧、嫁、娶等方面的礼仪都不相同,如果不遵从,就是违背礼制。鲁国的孟、季、叔三大夫有时用诸侯之礼,有时又用天子之礼,导致了礼制伦常的混乱,这就是孔子向孟孙强调“无违”的原因。春秋时期的礼制伦常,是维护贵族士大夫利益的。当今社会倡导的礼仪规范、伦理道德,在继承孔子倡导的礼制的精华基础上,赋予了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全新的内容,成为构建和谐、文明社会的重要举措。

2.6孟武伯问孝①。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②。”

【译文】孟武伯问什么是孝道。孔子说:“让父母只担忧子女的疾病。”

【注释】①孟武伯:孟懿子之子仲孙彘(zhì),“武”是他的谥号。②其:代词,指代子女。忧:担忧。

【解读】父母对子女的关心是多方面的,如果做子女的在做人、求学、事业等方面都做得让父母满意,而父母只担忧子女是否健康、是否生病,这就是子女对父母最大的孝。孔子的这个回答,是对他的人伦思想具体而生动的诠释。从孔子的这句话,我们领悟到:作为子女,既要好学上进,学会做人,事业有成,还应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只有这样,父母年老之后才不会为子女的健康担忧,才能过上幸福快乐的晚年生活。

2.7子游问孝①。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②。至于犬马③,皆能有养;不敬④,何以别乎?”

【译文】子游问什么是孝道。孔子说:“今天的所谓孝,是说能够赡养父母。就是狗和马,人们都能去饲养;不孝顺父母,与饲养狗和马有什么区别?”

【注释】①子游:姓言,名偃,字子游,吴国人。孔门文学科高材生,比孔子小四十五岁。②养:赡养。③至于:表示另提一事,解作“就是”。④敬:尊敬。这里意思是孝顺。

【解读】赡养父母与供养父母有本质的区别。赡养是发自内心的行为,蕴涵了“敬”,体现了孝道;供养是被动的、迫于无奈的行为,仅仅是在履行职责,与对牲畜的饲养无本质的区别。因此,孔子强调的“孝”是子女从孝顺的高度赡养父母,以尽孝道的具体行动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2.8子夏问孝。子曰:“色难①。有事,弟子服其劳②;有酒食,先生馔③,曾是以为孝乎④?”

【译文】子夏问什么是孝道。孔子说:“子女在父母面前总是表情愉悦,这是件难事。有事情,由子女操劳;有酒饭,让父母先吃。难道这样就可以认为是孝吗?”

【注释】①色:神态,表情。这里指子女在父母面前表情愉悦。②弟子:子弟,子女。劳:效劳,操劳。③先生:长辈,年长的人。这里指父母。馔(zhuàn):食用。④曾:岂,怎,难道。

【解读】孔子谈论孝道,总是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入手,决不作空泛、高深的议论,恐怕这也是《论语》和孔子学说能够成为传世经典的原因。孔子强调子女在父母面前的表情,因为这是人内心情感的表现。如果子女操劳家事、侍奉父母有了烦恼、怨气,必然会在面部表现出来,这当然不是孝顺。子女把侍奉父母、操持家务看成是应尽的义务,是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行为,自然会乐于去做,在父母面前就会和颜悦色。

2.9子曰:“吾与回言终日①,不违②,如愚。退而省其私③,亦足以发④,回也不愚。”

【译文】孔子说:“我和颜回交谈一整天,他都不提反对意见和疑问,像愚笨的人。他退下后,我观察他平时的言行,也能够发挥我所讲的道理,颜回并不愚笨。”

【注释】①回:颜回,字子渊,鲁国人。孔门德行科高材生,比孔子小三十岁。②不违:不违背。意思是不提反对意见。③省:观察,留意。私:私下。指平时的言论。④发:发挥。

【解读】此章反映了孔子“学贵知疑”、“重在发挥”的教育理念。孔子教育学生非常认真,这不但表现在自己讲授的内容和方式上,还表现在他对听讲学生的关注上。孔子发现了颜回听讲时的情况,却并不轻易下结论,而是通过观察他平时的言行,以了解他掌握和运用知识的真实情况,这说明孔子的教育是严谨的,他对学生的关心是全面的。孔子对颜回的评价,说明学生的学习必须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10子曰:“视其所以①,观其所由②,察其所安③。人焉廋哉④?人焉廋哉?”

【译文】孔子说:“看他所亲近的人,观察他所做的事,了解他做事时是否心安。那么,这个人怎么隐藏得住呢?这个人怎么隐藏得住呢?”

【注释】①以:与,亲附,跟从。所以:所与。这里指所亲近的人。②由:经历。所由:所经历的事。这里指所做的事。③安:安定。所安:指做事时是否心安。④焉:何,怎样。廋(sōu):隐藏。

【解读】此章是孔子谈论考察一个人的方法。俗话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了解一个人的真实情况是很难的。孔子从“视”、“观”、“察”的不同角度,对一个人从过去到现在、从外部表现到内在动机进行整体的全面了解,因而能够了解一个人的真实情况,而不会被假象所蒙蔽。现在许多年轻人由于轻信网友而上当,许多老年人由于轻信电话而受骗,都是因为缺乏警惕性,轻信别人或轻信别人说的话(包括电话里某某人的话)而造成的。

2.11子曰:“温故而知新①,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温习旧知识时,能领悟新的道理,就可以做老师了。”

【注释】①故:旧。指已学过的旧知识。知:知道,领悟。新:指新的道理、知识、发现等。

【解读】对知识的领悟能力,对世事的观察能力,是孔子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孔子认为,作为一个教师,不但要有广博的学识,而且要有较强的领悟能力,这样的教师才能为人师表。另外,中国历来有重视历史经验的传统,“温故知新”、“鉴往知来”,就是通过对历史经验的回顾和总结,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以指导现在和将来的事业。

2.12子曰:“君子不器①。”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样,只具备某一方面的才能。”

【注释】①器:器具。不器:不像器具那样,其作用只局限于某一方面。后来以“不器”作为赞人全才的词(见《辞源》“不器”注)。

同类推荐
  • 金匮要略(四库全书)

    金匮要略(四库全书)

    《金匮要略》为《伤寒杂病论》中一部分,共3卷25篇,是现存最早的一部专门研究杂病的医学专著,与《伤寒论》一起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准则,被后世推崇为中医经典著作。清代徐彬将其整理编次为24卷(原书分3卷),每卷列一种病证,文中有注有论,注释简明,论辨精当,引经析义,见解独到,密切联系临床,特别注重脉证辨析,揭示脉证规律。本书根据《四库全书》文渊阁本,参考清光绪五年(1879)扫叶山房藏版点校而成。
  • 尚书

    尚书

    《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也是最早的一部历史典籍,它的“典”、“谟”、“训”、“诰”、“誓”、“命”六体,有的是讲演辞,有的是命令、宣言,有的是谈话记录。《尚书》为我们研究我国原始社会末期和夏商周奴隶社会历史,留下了珍贵的资料。
  • 诸子百家名句赏析

    诸子百家名句赏析

    《诸子百家名句赏析》中“诸子百家”一般是指先秦至汉代时期出现的学术流派。西汉刘歆在《诸子略》中著录各家著作有一百八十九家,其后的《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等书则使“诸子百家”的著作上升到上千家。但流传较广、影响较大、为的不过几十家而已。其著名的学派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兵家、纵横家、杂家、名家、阴阳家、农家、小说家等。
  • 历代赋评注(唐五代卷)

    历代赋评注(唐五代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山海经

    山海经

    《山海经》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奇书之一,据说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就有“山海图”流行于世。《山海经》分《山经》五卷和《海经》十三卷,虽仅有三万一千余字,但其内容涉猎甚广,从天文、地理、传说、神话、宗教,到种族、动物、植物、矿产等,包罗万象,体系庞大,堪称我国古籍中的百科全书式的著述。然而,由于它所述多奇诡怪异,常被人斥为荒诞不经。
热门推荐
  • 穿越之农家白骨精

    穿越之农家白骨精

    本文1v1她是一名普通高级白骨精,婚姻压力下早已习惯了各种打击,有着一颗强大的心脏,谁知一个人骑行旅游时遇到山体滑坡,命陨大山。她是普通农家小娘子,为了不被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所束缚,性格刚烈的她毅然选择投河自尽。当高级白骨精穿到某朝代不受宠的农家小娘子,一往情深的才子竹马对上指腹为婚的将军丈夫,她不畏艰难,将一切洗牌重来。不仅受得了辱骂,挨得起白眼,还任劳任怨,慢慢扛起几方家业。终于一切风生水起,幸福即将来敲门时,才发现指腹为婚的背后,有着更多不为人知的秘密…且看农家白骨精对抗不公命运,追寻真爱,撑起家门的故事。
  • 无敌心剑

    无敌心剑

    三界情海出身的他单单少了一根情丝,她耗尽两千年的风月等来的却是他的寒刃,血溅冰锋始知情根深种,几度轮回,因果循环,失却当年的所有,能否追回前世的真爱……
  • 朵朵的格子间爱情(全本+出版)

    朵朵的格子间爱情(全本+出版)

    服装设计科班毕业的花朵竟然接到了思博公关的录取电话,不知公关为何物的她由此开始了不靠谱的白领生涯,她会在这个充满竞争、创意与忙碌的白领职场怒放么……本作是以现实为题材的职场励志小说,通过公关新人花朵的职场生涯展现真实的白领生活,其中充满了成长与欢笑,失败与挫折,当然还有花开不败的恋情……奔跑的诗(MOQI)QQ:524120569,出版:《朵朵的格子间爱情》《NowHigh!毕悦悦打拼创业记》《我们的小世界》当当网、卓越网及新华书店有售
  • 特种部队之中国篇

    特种部队之中国篇

    能佩戴黑色贝雷帽是中国特种兵的最高荣誉。济南军区雄鹰特种部队之所以有“黑色贝雷帽”称号,原因有两个。原因之一是雄鹰特种部队建立之初向往黑色贝雷帽,鼓励队员们以此为训练动力。原因之二是雄鹰特种部队具有其独特的价值与意义,就如同黑色贝雷帽对于中国特种兵来说一样。
  • 女保镖穿越:朕的皇后很大牌

    女保镖穿越:朕的皇后很大牌

    皇后?没兴趣。圣宠?不稀罕。侍寝?不好意思,本宫很忙。本宫千辛万苦地穿过来,可不是为了跟一帮女人争宠的。本宫可有着远大的目标:建立天下最大的保镖组织,赚很多银子,努力扩张势力,最终称霸天下!
  • 我若为仙

    我若为仙

    我有大定力,当抵狐媚惑!我有大智慧,当断世间乱!我有大勇气,当斩万千魔!我有大悟性,当成永生仙!我若为仙,定诛邪魔保平安;我若为仙,定叫公平临人间;我若为仙,定让乾坤换新颜;我若为仙,定把仙道重筑建!若生为鲲鹏,则海不能容;若生为凤凰,则烈焰新生。混乱大世界出生的易剑南,真心求道,勇猛精进,但凭手中玉如意,荡尽险难终得道!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重生星际时代

    重生星际时代

    带着生命空间和记忆重生,必须在二十岁之前成为S级异能者,否则就要挂?我勒个去,看来到了这星际时代,姐不发威不行啦!嗯,这位帅哥,你想以武求亲?可以,关门,众亲友上!敢上门调戏,就要有被群殴的觉悟。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再婚时代:首席前夫你够了

    再婚时代:首席前夫你够了

    总裁大人说:“你是木晴雪?江城第一少女?”结婚后,总裁大人很无赖。离婚,"结婚前,总裁大人没有只言片语。再婚,某女终于忍无可忍,将首席前夫虐成渣渣。&qu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