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3400000017

第17章 嘉庆道光时期诗学(4)

龚自珍还常于平易的叙述议论中,忽起突兀,出奇不意。《己亥杂诗》二二五云:“银烛秋堂独听心,隔帘谁报雨沉沉?明朝不许沿溪赏,已没溪桥一尺深。”秋夜万籁俱寂,诗人面对银烛沉思,独自谛听心潮奔涌。这时有人隔帘报说:“秋雨沉沉,明早想到溪边走也不行了,小溪上的木桥会浸进一尺深的水里。”这种劝告对于沉思中的诗人,非常突兀。《己亥杂诗》七四云:“登乙科则亡姓氏,官七品则亡姓氏,夜奠三十九布衣,秋灯忽吐苍虹气。”诗人正写《布衣传》,凡考中举人者不收,官做到七品的也不收,诗人拿酒祭写入传中的三十九位布衣的在天之灵,此时忽见秋灯大放光芒,一片苍虹之气。前三句平常至极,最后一句出其不意。其又有《猛忆》诗云:“狂胪文献耗中年,亦是今生后起缘。猛忆儿时心力异,一灯红接混茫前。”忧患已深,每借拼命罗列文献来消耗时光,所谓“借琐耗奇”。当诗人猛地回忆起儿时的激越奋发,不禁无限感伤,深夜,孤灯惨淡,他思绪混茫……

第三是造奇语。龚自珍每以相对物况、境态并举以造奇。所谓“少年击剑更吹箫”(《己亥杂诗》九六),“来何汹涌须挥剑,去尚缠绵可付箫”(《又忏心一首》),“按剑因谁怒,寻箫思不堪”(《纪梦》),“箫心”、“剑气”并举,已为人熟知。其又有诗自述说:“醉醉心肝淳,莽莽忧患伏。”(《丙辰秋日,独游法源寺……惘然赋》)“侧身天地本孤绝,矧乃气悍心肝淳。”(《十月廿日夜大风不寐,起而书怀》)“心肝淳”与“忧患伏”、“气悍”与“心肝淳”相对。他更多以“春”、“秋”相对。《丙辰秋日,独游法源寺……惘然赋》说:“髫年抱秋心,秋高屡逃塾……春声满秋空,不受秋束缚。”《秋夜花游》云:“酒杯清复深,秋士多春心。”前句写了少年生气(“春声”)对沉闷氛围(“秋空”)的抗争,后句则写出了外表冷峻(“秋士”)下的激越情怀(“春心”)。龚自珍还每以色彩对比以造奇。其《行路易》云:“红玫瑰,青镜台,美人别汝光徘徊。”《发洞庭舟中怀钮树玉、叶青原昶》云:“樽前荇叶白,舵尾茶花红。仙境沓然沓,酸吟雨一篷。”《才尽》云:“春山有隐处,白日无还期。病骨时流恕,春愁古佛知。”《补题李秀才增梦游天姥图卷尾》:“一卷临风开不得,两人红泪湿青山。”

四兼容倾向

龚自珍的思想丰富而复杂,其诗学又有相当的兼容性。处在动荡衰败的时代,他强调诗与史合,但就其欣赏倾向而言,他对那些诗与史分的盛世之作也有兴趣。龚自珍经常回想刚刚过去不久的乾隆时代和那个时代的诗人。他有诗说:“乾隆朝士不相识,无故飞扬入梦多。”(《寥落》)“我有心灵动鬼神,却无福见乾隆春。……江南花月娇良夜,海内文章盛大师。弇山罗绮高无价,仓山楼阁明如画。”自注云:“弇山谓毕尚书沅,仓山谓袁大令枚。”(《秋夜听俞秋国弹琵琶赋诗,书诸老辈赠诗册子尾》)

过去时代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诗歌,龚自珍都能欣赏。有诗自述云:“吴歈楚辞兼国风,深吟浅吟态不同,千篇背尽灯玲珑。”(《能令公少年行》)他喜爱陶潜的诗,认为其中不仅仅是平淡。他说:“陶潜酷似卧龙豪(语意本辛弃疾),万古浔阳松菊高。莫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己亥杂诗》一三○)“陶潜诗喜说荆轲,想见停云发浩歌。吟到恩仇心事涌,江湖侠骨恐无多。”(《己亥杂诗》一二九)他有感于李白诗真伪杂呈,曾“费再旬日之力,用朱墨别真伪,定李白真诗百二十二篇”,认为“庄、屈实二,不可以并,并之以为心,自白始。儒、仙、侠实三,不可以合,合之以为气,又自白始也。其斯以为白之真原也矣”(《最录李白集》)。唐诗、宋诗,其他时代的诗,人们每有不同的喜好,龚自珍说:“唐大家若李、杜、韩及昌谷、玉溪及宋元眉山、涪陵、遗山,当代吴娄东,皆诗与人一,人外无诗,诗外无人,其面目也完。”(《书汤海秋诗集后》)乃至清初一般诗人,他都能接受。

对不同的诗学主张,龚自珍也能兼容。就乾隆时期而言,他不非议袁枚,对翁方纲也表示敬意。道光九年清明,他曾与人在法源寺祭祀翁方纲等。(范元伟《吴兰雪嵩梁偕汪孟慈喜孙、龚定庵自珍祭翁覃溪、王兰泉、李松雪诸先生于法源寺之枣花堂,予适与焉,因纪以诗》,潘衍桐辑《两浙轩续录》卷二十九)“梁侍郎章钜尝乞《虎丘右鼎歌》,先生欲仿翁覃溪学士体为之,自谓遒郁未及覃溪遂不报”(张祖廉《定庵先生年谱外纪》)。龚自珍对金石之学亦颇有研究,所作诗多有涉及金石处。其《送徐铁孙序》所谓“诗必有原焉,《易》、《书》、《诗》、《春秋》之肃若泬若,周秦间数子之缜若峍若,而莽荡,而噌吰……于是乃放之乎三千年青史氏之言,放之乎八儒、三墨、兵、刑、星气、五行以及古人不欲明言不忍卒言而始猖狂恢诡以言之言,乃亦摭证之以并世见闻、当代故实、官牍地志、计簿客籍之言,合而以昌其诗,而诗之境乃极”,强调以学问为诗,尤有翁方纲的影响在。

§§§第三节魏源

魏源(1794-1857),字默深,湖南邵阳人。乾隆五十九年出生。少有异禀,其祖“爱异之,常抚谓家人曰:‘此子性貌并不恒,勿以常儿育之也。’”(魏耆《邵阳魏府君事略》)十五岁,补县学弟子员。嘉庆十九年,二十一岁,随父入都,问学于京师。道光二年,中顺天乡试举人第二名。五年,江苏布政使贺长龄延辑《皇朝经世文编》,“遂有意经济之学”(《邵阳魏府君事略》)。九年,撰《诗古微》。这前后协助两江总督陶澍等筹办盐漕河诸大政,多见实效。二十年,重刻《诗古微》二十卷。鸦片战争爆发。二十一年,魏源入钦差大臣裕谦幕府,赴定海前线。不久辞归。二十二年七月,成《圣武记》,十二月,辑成《海国图志》。二十四年始成进士,官江苏东台、兴化知县,高邮知州。咸丰六年卒。

魏源比龚自珍小两岁,和龚自珍齐名。初入都,学公羊学于刘逢禄,常和龚自珍相切磋。(魏耆《邵阳魏府君事略》)道光二年,和龚自珍时相过从,龚自珍有《致魏源信》。三年,魏源有《致龚定庵信》,龚自珍亦有《与魏默深笺》。龚自珍自刻文集,文集中多有魏源批语。五年,魏源有《昆山别龚定庵自珍》诗。六年,和龚自珍同应礼部试不第,刘逢禄作《题浙江湖南遗卷》诗伤之,龚魏齐名自此始。魏源编成《皇朝经世文编》,收龚自珍文多篇。九年夏,魏源馆于龚自珍寓所,又有《客怀八首柬龚定庵舍人》。十二年,魏源应会试,龚自珍邀集。十五年,魏源买园于扬州定居,名“絜园”。十九年,龚自珍再过扬州,晤魏源。二十一年八月上旬,龚自珍再过扬州,宿絜园。十二日,龚自珍暴卒于丹阳。二十三年,魏源应龚自珍子龚橙请,编《定庵文录》、《定庵外录》各十二卷,有《定庵文录序》。

魏源“九岁应童子试,县令某公,于唱名时指茶瓯中画《太极图》曰:‘杯中含太极。’时怀二麦饼,即应声曰:‘腹内孕乾坤。’令大惊异”(《邵阳魏府君事略》)。魏源早年究心于王阳明心学,颇受影响。他说:“人之心其白日乎。人知心在身中,不知身在心中也”,“人知地以上皆天,不知一身内外皆天也”,“人之心即天地之心”(《默觚上·学篇五》)。“己之灵爽,天地之灵爽也。何微之不入,何坚之不刺,何心光之不发乎?”(《默觚上·学篇二》)魏源崇尚主体,也注重客观验证。他说:“以匡居之虚理验诸实事,其效者十不三四”,“古今异宜,南北异俗,自非设身处地,乌能随盂水为方圆也?”(《默觚下·治篇一》)留意经济之学后,他这种注重客观的思想更突出了。他说:“事必本手心”,“善言心者,必有验于事矣”;“法必本乎人”,“善言法者,必有资于法矣”;“物必本乎我”,“善言我者,必有乘于物矣”(《皇朝经世文编序》)。

魏源的诗歌思想和龚自珍有接近之处,亦受其崇扬主体、注重客观的哲学思想的影响。

魏源著述宏富,所作诗文,近人辑有《魏源集》。

一主兴会萧瑟嵯峨

《诗三百》在汉代成为经典,称为《诗经》。汉初重经典研究。当时研究《诗经》的,有所谓齐诗、鲁诗、韩诗、毛诗。前三家属今文经学,后者为古文经学,三家诗立于学官。东汉时,毛诗始立于学官,而三家诗逐渐衰微。受刘逢禄影响,魏源注重对三家诗的研究。他的研究,乃是要“发挥齐、鲁、韩三家诗之微言大义,补苴其罅漏,张皇其幽渺,以豁除毛诗美刺正变之滞例”(《诗古微序》)。魏源认为,“夫诗,有作诗者之心,而又有采诗、编诗者之心焉。……三家诗特主于作诗之意,而毛序主于采诗编诗之意”(《诗古微·齐鲁韩毛异同论中》)。在他看来,毛诗所讲的美刺正变,不符合《诗经》的本意,他要回到诗人作诗之意。但回到作诗之意,并不是不讲美刺,恰恰相反,是要通过对作诗本意之寻求,“揭周公孔子制礼正乐之用心于来世也”(《诗古微序》)。魏源确实从对三家诗的研究里发现了许多诗的本意,廓清了毛诗序的许多附会,但由于要“揭周公孔子制礼正乐之用心于来世也”,所以,同时有不免产生了许多新的附会。毛诗序讲美刺正变,意在发挥现实作用,魏源认为,“周公孔子制礼正乐之用心”在诗里本来就存在,因而,三家诗和毛诗“似不同而未尝不同也”(《诗古微·齐鲁韩毛异同论中》)。魏源的三家诗研究,从思想倾向上说,具有和毛诗同样的现实精神。

毛诗对后来的影响极为深远,魏源虽主要研究三家诗,但他对毛诗的许多基本观念是接受的。当时陈沆著《诗比兴笺》,用毛诗比兴之说,解释汉魏迄唐古诗,魏源很为赞同。陈沆,湖北蕲水人。嘉庆二十四年一甲一名进士,官翰林院编修。魏源和陈沆是挚友,相知甚深。魏源有《诗比兴笺序》说:“《三百篇》皆仁圣贤人发愤之所作焉”,“《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君王,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虹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雷电以为小人,以珍宝为仁义,以水深雪雰为谗构。荀卿赋蚕非赋蚕,赋云非赋云也”。又说:“由汉以降,变为五言,《古诗十九章》多枚叔之词。《乐府》、《鼓吹曲》十余章,皆骚雅之旨。张衡《四愁》,陈思《七哀》,曹公苍莽对酒当歌,有风云之气。嗣后阮籍、傅奕、陶渊明、鲍明远、江文通、陈子昂、李太白、韩昌黎则以此兴为乐府琴操,上规正始,视中唐以下纯乎赋体者,固古今升降之殊哉!自《昭明文选》专取藻绘,李善《选》注专诂名象,不问诗人所言何志,而诗教一蔽;自钟嵘、司空图、严沧浪有《诗品》、《诗话》之学,专揣于音节风调,不问诗人所言何志,而诗教再蔽;而欲其兴会萧瑟嵯峨,有古诗之意,其可得哉!……时予所治《诗古微》方成,于齐、鲁、韩之比兴,旁通曲鬯,……获读此笺,以汉魏六朝三唐之比兴,补余所未及,盖不期而相会焉。”

陈沆有《简学斋诗集》,多关注现实之作。魏源《简学斋诗集序》说:“诗人之境,类多萧瑟嵯峨,而《三百篇》皆仁贤发愤之所作焉。君运际休明,出入侍从,盎然春温而醇醲,宜其以福掩慧,以廊庙易山林,乃今读其诗,清深肃括之际,常有忧勤惕厉之思。”陈沆其诗,魏源多有评点。陈沆有《河南道上乐府》四章,其一《卖儿女》云:“河南一片荒芜土,满眼流离风又雨。年荒父母竟无恩,卖尽田园卖儿女。可怜父与母,泪满心内苦。岂不恋所生,留汝难活汝。往年生儿如得田,今年生儿不值钱。卖女可得青蚨千,卖儿不足供一餐。大车小车牛马走,儿啼呼父女呼母。役夫努目刀在手,百口吞声百色朽。此时父母死学生,食尽还增骨肉情。月黑风寒新鬼哭,饥魂一路唤儿声。”魏源评云:“未四句苦语令人不忍卒读。”其二《狗食人》云:“汝南人瘦万狗肥,前有饿者狗后随。忽然堕落沟中泥,狗来食人啮人衣。顷刻血肉无留连,残魂化作风与灰。狗去摇尾嬉,余者尚充鸦鹊饥。我行见之心骨悲,徒有恻怆无能为。大官北来何光辉,清道翼以双绣旗。从者飞语里卒知,为我亟去道旁尸,毋使不祥触公威。”魏源评云:“末二句惨绝。”其四《逃饥荒》云:“救荒古有良有司,今者逃荒官不知。一路嗷嗷男挈女,纷纷避荒如避虎。饿腹况兼行路苦,清晨冲风夜戴雨。只知四方口可糊,谁料饥荒无处无。官府捉人牛马驱,慎莫乞食门前呼……”魏源评云:“‘官府’二句可悯。”(见钱仲联主编《清诗纪事·嘉庆卷·陈沆》)

魏源有丰富的诗歌创作,其中多关注现实之作。嘉庆十九年,魏源入都,有《道中杂言》数首,其二:“客途已寒食,忽见如云女。野草久无青,踏青向何处?前去既何之,来岁未可期。东邻新鬻女,前春相伴嬉。谁知草再青,已成长别离。”踏青女失去了同伴,诗人也不由得无限感伤。当时江苏、湖北有“水、旱、兵”三大灾,诗三描写灾害造成的惨景说:“磐磐三河峙,民粟古互移。宁蕲三大灾,三河顿兼之。各占水旱兵,萃为死溺饥。”陈沆有《古风一首赠魏默深,即题〈北道集〉后》感叹说:“流离愁满眼,凭车发哀呻。惜哉徒为尔,不救民苦辛。”认为魏源的这些诗虽然不能救民于水火,但忧民之情却很真挚。

当时朝政衰败,因循守旧,弊端百出。魏源有《行路难》组诗感慨讽刺。其一云:“新沐冠,新浴舞,散发天风歌《白纻》,倒倾银汉无残暑。火云烧天汗垢尘,坐卧麻姑搔不仁。胡不兰汤上巳滨,一番澡雪一番新。有客色难心畏洁,欲浴先必谋虮虱,甘听群污饱膏血。甘此七斤大布袍,百年不浣沧浪月。……”诗以沐浴为喻说,沐浴后一身轻松,可歌可舞,盛夏酷暑,浑身汗垢,尤其需要。可有人却感到为难,沐浴之前还要同虮虱商量,以致甘让其叮咬吸血。这是对除弊革新的呼吁。诗又云:“扁鹊见田侯,三见三叹唏。初见腠理可针灸,再见肠胃可汤液。针灸苦肤药苦口,攻泄恐伤元气厚。何如勿药得中医,国老衣钵为君授。三见始入门,望气先却走。药石攻补百不受,太乙雷公齐束手。娠童媚子环刍狗,堂上称觞万年寿。”诗篇讲的是战国名医扁鹊见田侯的故事:第一次见田侯,其病尚在腠理之间,针灸可治;再次见时,病已到肠胃,汤药尚可疗。然而“针灸苦肤药苦口”,终致延误。等到第三次见,其病已不可救药,仙人神医也束手无策。可此时婢女家人、文臣武将还在替他祈福祝寿。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时世的忧思。

鸦片战争爆发,魏源作有《寰海》组诗。其一云:“同仇敌忾士心齐,呼市俄闻十万师。几获雄狐来庆郑,谁开柙兕祸周遗?前时但说民通寇,此日翻看吏纵夷。早用秦风修甲戟,条支海上哭鲸鲕。”诗篇主要描写广州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战斗。其一,云:“城上旌旗城下盟,怒潮已作落潮声。阴疑阳战玄黄血,电挟雷攻水火并。鼓角岂真从天降,琛珠合向海王倾。全凭宝气销兵气,此夕蛟宫万丈明。”诗揭露了清朝统治者面对陌生敌人所暴露的腐朽本质。“城上旌旗城下盟”,“阴疑阳战”,清政府举棋不定;侵略者“电挟雷攻”,生灵涂炭。清政府最后不惜以金银财宝乞求停战,以“宝气销兵气”!鸦片战争结束,道光二十二年,魏源有《寰海后》组诗,其一句云:“梦中疏草苍生泪,诗里莺花稗史情。”表示要反映战争给人民造成的痛苦,以诗的形式记述鸦片战争的历史。二十三年,魏源又有《秦淮灯船引》,描写在南京条约签订所在地,依旧一片歌舞,诗中说:“今岁灯船廿载无。……但看封豕离大江,依然画鹢出横塘。玉树重开花月夜,羯鼓宁惊霓羽裳。鲸波化为桃花浪,兵气销为明月光。阿芙蓉风十里香,销金锅里黄粱场。衣香鬓影天未霜,酒龙诗虎争传觞。今夕何夕银河苍,万岁千秋乐未央。”这里有诗人深沉的忧思在。二十四年,魏源写下《都中吟》,诗云:“岛夷通市二百载,茫茫昧昧竟安在?题本如山译国书,何不别开海夷译馆筹边谟?夷情夷技及夷国,万里指掌米沙如。知己知彼兵家策,何人职司典属国?”诗中提出“知己知彼”,认为要战胜西方列强,先须了解西方列强。这一思想在当时可谓石破天惊。

同类推荐
  • 就当一次路过

    就当一次路过

    恩德传媒出品,这么远那么近监制,OUR书系第一辑。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次路过,每个人都有各自抵达的终点,或许是你独自上路,或许有人愿意为你停留。最终大多数人或许会分开,我经历过,我知道他们很重要,任何人来到你身边愿意为你停下脚步,都是值得珍惜的事。所有相遇都是有意义的,别在意是否还有告别,哪怕只是一次路过,也要在最好的年纪里,放肆地活,坚定地爱。正是因为那些过往和遗憾才成就了现在的你,所有的回忆都会成为你温暖前行的动力。
  • 狼之独步:高建群散文选粹

    狼之独步:高建群散文选粹

    ,其代表作长篇小说《最后一个匈奴》是新时期中国长篇小说领域重要收获之一。中篇小说《雕塑》、《大顺店》、《刺客行》、散文集《新千字散文》、《我在北方收割思想》、《穿越绝地》等重要作品问世。此外还有长篇小说《六六镇》、《古道天机》、《愁容骑士》,当代重要西部小说家。本书收录了《我的饥饿记忆》、《陕北猎奇》、《我家的小保姆》等数十篇高建群散文佳作。被誉为浪漫派文学最后的代表人物,高建群,中国文坛罕见的具有崇高感、古典精神和理想主义色彩的重量级作家
  • 毛泽东妙评古诗书鉴赏

    毛泽东妙评古诗书鉴赏

    毛泽东是老一辈革命家中历史知识非常渊博的一位。他曾反复阅读“二十四史”、《资治通鉴》、《论语》、《中庸》等历史经典著作及古代诗、词、散文、文学等各个领域。伟大周恩来曾说:“读古使他的知识更广更博,更增加了他的伟大。”毛泽东的真识卓见与洞察力,毛泽东的多才博识,为同时代的国内外政治家和文学界泰斗所佩服。他对一些古诗书的评价独具慧眼,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和美学价值至今影响着广大读者。
  • 魏晋南北朝骈文史论

    魏晋南北朝骈文史论

    《魏晋南北朝骈文史论》以时间为顺序,研究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骈文。全书共分七章,内容包括:汉末到魏——骈文的继续酝酿;西晋——国家观念的弱化及骈散的杂陈;东晋——文坛的凄凉、凋落与变异;刘宋——骈文的成熟;萧齐——骈文的转向与要素的完备;梁朝——骈文的繁盛;陈到隋——繁盛中的变异。
  • 中国女明星在国外

    中国女明星在国外

    经商定,拟在大陆出版发行。文采音像公司将购买香港有关人士最近拍摄的《刘晓庆特辑》专题纪录片的版权,本书将为你介绍张瑜、苏小明、刘晓庆等明星在国外的生活。文采阁多功能厅经理出面邀请骁庆参观了“文采宴会厅”,并特邀她抽时间来赴“三国宴”和“作家宴”
热门推荐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仙路重生

    仙路重生

    若有来世,必将血债血偿。若能重来,定不负你。仙路飘渺,只能手握利刃,步步前行。------------------------------------------------栖霞山,丹鼎门。一名女子摇摇晃晃地朝炼丹房走去,她的肌肤丝毫不见血色,脸颊瘦的都凹了下去,仅剩层薄皮贴在骨头上,活脱脱一鬼魅。一路上见到她的人无不对她露出厌恶的神情,指指点点。原本不知道她是何人的弟子在听过旁人的话之后,也恍然大悟,接着同样露出鄙夷的神色。【新入坑的孩子们看完免费章节部分后,可以从第三卷开始看起。】
  • 职业修真

    职业修真

    正值乱世,魔弓王朝悄悄的崛起,他的主人,有扫平三界的傲气,有泡尽三界美女的勇气,有舍我其谁的霸气。还有一代帝王应有的王者之气!想知道他是谁吗?进来看看,不就什么都知道了吗?
  • 泰州学派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泰州学派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在16世纪中国思想史上,阳明后学的“泰州学派”产生了广泛的思想影响。我们发现泰州学派的思想特征有浓厚的社会取向、政治取向以及宗教取向;其思想立场大多有取于阳明心学的“现成良知”说,同时又有“回归孔孟”的思想诉求。他们的思想言行既是阳明心学的产物,同时又极大地推动了阳明心学运动向下层社会的迅速渗透以及儒学世俗化的整体进程。
  • 外星老公,情商很低

    外星老公,情商很低

    她亿万身家,却被逼结婚。气冲冲找上门,错认他为未婚夫。他对她的评论是:“泼妇,不适合当老婆。”一朝身亡,她的魂魄不安飘荡。他来自异星球,冷漠寡言。明明听得她的诉求,却无动于衷。她开始缠上他。他洗澡,她看着;他睡觉,她干脆睡在他身上...***月色下,婴儿眼眸发红,两颗小小的獠牙染着蓝色的液体。彼时,两人的反应是————为什么他的血是蓝色的,可是……太美味了。——原来是个吸血鬼宝宝,养着吧。【身为鬼魂时】她躺在他身上,闭眸,睡觉。他睁眼将她整个人提起丢了出去。良久,她囧囧地看着他,“末年,你这里......”他扣住她,差点让她魂飞魄散。【身为吸血鬼时】她霸占他的床,抱着他的被子,“吸血鬼体温太低,需要中和。”他将被子拿回手中,淡淡地道:“好。”只是为什么眼里尽是红果果的威胁···明天的“早餐”没有了。***整个人被压在墙上,腹部承受他重重的两拳。下腹鲜血流淌,她才知道自己怀孕了。只是这个孩子,他不要。【再后来】食髓知味的他,霸占她的床,抱着她的被子,凝着她。她轻轻拿过被子,“脖子洗干净等我。”他嘴角僵硬,墨绿色的眸子却闪着异常璀璨的光。***——老公,你说我们的宝宝会正常地生下来么?——你是吸血鬼,我是异星球人,小孩会是正常人吗?——负负得正,老公真聪明。末年默然。可是为毛宝宝的獠牙总是对着末年。难道是来跟她抢末年的?不行,末年的血只有她能吸。于是某宝宝华丽丽地被丢走。宝宝长大,獠牙终于可以解放了,谁知道末年捏着他的獠牙道:“收起你的獠牙,我是你妈妈的。”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妃池中物

    妃池中物

    一朝穿越,她身中媚药,将某男吃抹干净,却杯具的遇上传说中的捉奸在床?某男淡淡飘然而去:本王三天后正式上门迎娶。开什么玩笑!她无心亦不爱,怎甘愿被束缚?他的微笑如同毒药入喉,幕后却刀光剑影置她死地。而他,抢走她,兵临城下却轻吻她额上伤痕:“然儿,我用天下换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妃扬跋扈:天价妖妻

    妃扬跋扈:天价妖妻

    早有传言“妖瞳现世,天下皆乱”。和亲,将错位的爱恋,变得更加难堪。梦醒时分,换来的不止是一碗红花,还有锥心刺骨的背叛。是谁,为她印证了“天下皆乱”的传言?却不知,倾尽天下,乱世繁华的背后,不止是无尽的哀歌。这场爱恨情仇,究竟是错的太多,还是爱的太晚?一朝穿越,妖孽重生,血眸再现。他说:以天之价,换你怀中挚爱,你可会将她让与我?他说:若你能放下她,本王将天下拱手相让又何妨?且看,飞扬跋扈的妖女,如何演绎不同的人生……
  • 沙漠童话:小哈桑和黄风怪

    沙漠童话:小哈桑和黄风怪

    刘兴诗爷爷参加地质工作后,考察了一些沙漠。包括我国内蒙、新疆的沙漠,也包括境外的中亚沙漠的一角。沉默无语的沙漠,用它那特殊的方式,渐渐向读者展示自己特有的魅力。他作为大自然的观察者,把自己对沙漠的一些感受,以及一些所见所闻,写进了这本“沙漠童话”。沙漠并不单调寂寞,茫茫大沙漠里,也有生命存在。在它的一些角落里,也孕育着蓬勃生机。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