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3300000003

第3章 引子 赵汸的《春秋》学(3)

我们列举两条赵汸关于存策书之大体的材料,就可以看出存策书之大体不过是对官方历史记载的实录而已。卷一“存策书之大体第一之一”为“嗣君逾年即位,书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不行即位礼不书即位,告朔朝正书王正月”,赵汸用“隐摄君位不行即位礼,庄、闵、僖以继弑君,不行即位礼;桓、宣亦继弑君,而行即位礼者”来说明《春秋》所以于隐公、庄公、闵公、僖公无“公即位”,其余诸公包括继弑君的桓公、宣公在内都有“公即位”。又存策书之大体之三的“岁首必书王月,无系月之事不书”,是赵汸通过统计分析十一公的“王正月”(朝正即位书,与系事之月异,故不在此列,不予计算)相关记载来说明的:“书王正月九十一,王二月二十四,王三月一十九,岁首必书王正月,明奉王朔也,事系正月,书王正月,正月无事而事系二月,则书王二月,正月二月俱无事,而事系三月,则书王三月。月,为系事书也。”(《春秋属辞》卷一。)为此赵汸反对“王正月”为孔子特笔之说,他借用文物为说:“近代或有以书王为夫子特笔者,案殷人钟铭有‘唯正月,王春,吉日’之文,可见,时月称王,乃三代恒辞。”能运用考古文物来作论证,说明赵汸在研究方法上不局限于书本,这是赵汸治学的高明与先进之处。但是,这一研究方法只有对历史学的证明是有价值的,赵汸用以证明“王正月”为三代史法,可谓言之有据;而《公羊》学以王正月为孔子微言大义之说,却不是对历史的认定,所以,赵汸用考古文物来驳斥《公羊》学,未免又文不对题。在此条分析中,没有涉及定公元年,因为定公即位在夏六月,赵汸对此解释说:“定公受国于季氏,待昭公丧至既殡,而后即位,故即位在六月。亦与他公继世者异,从策书之大体,不待笔削而义已明者。”赵汸此说清楚不过地说明所谓存策书之大体都是“不待笔削而义已明者”,也就是按照对历史的记载如实保留。

《春秋属辞》的第八篇《辞从主人》,是从文辞上讲存策书之大体。该卷“特取陈氏语名篇,以矫其失,天道人纪、爵号名氏、郊庙师田、婚姻朝聘,史氏之恒辞,皆依类发例”,所分有18类。如:编年类,“凡君之首年曰元,王之始月曰正。(原注:元者,首也,以吾君即位之首年故曰元;正者,长也,以时王所改一岁之长月,故曰正月。)”名号类,“凡侯国之史称天王,或曰天子。”丧纪类,“凡天子曰崩(原注:上坏之形),君、夫人曰薨(原注:上坏之声),未逾年君曰卒(原注:降成君)……诸侯曰卒(原注:别于内)”,如此等等。辞从主人的所谓主人指鲁君而言:

八曰,辞从主人。主人谓鲁君也。《春秋》本鲁史成书,夫子作经唯以笔削见义,自非有所是正,皆从史氏旧文,而所是正亦不多见,故曰辞从主人。此八者,实制作之权衡也。(《春秋集传序》。)

故该卷旨在说明《春秋》用辞是以鲁国君主为主,站在鲁国的立场来言说的。因此,辞从主人是说《春秋》在文辞上依从的是鲁国文辞,实际上同存策书之大体一样,都是讲孔子制作《春秋》有笔无削的一面。

赵汸为此批评各家说:

《穀梁》以国地之异名者,谓之从史文,不能通诸全经;《左氏》所发多史例也,而记韩宣子之言,谓之周礼,且曰非圣人莫能修之,则其失在不知有笔有削而已;至永嘉陈氏乃专主笔削求经,然犹以爵号名氏为褒贬,误指《左氏》所录即鲁史旧文,而经之成言皆为圣笔所修,其所谓从主人之辞者亦无几焉。则惑于《公羊》,而于孟子所述者,未尝少致思也。(《春秋属辞》卷一五。)

《三传》及陈氏不能正确地理解《春秋》,都与他们不明白辞从主人有关。辞从主人肯定了《春秋》用语多本于鲁国,所以,《春秋》多存有鲁国之辞,而非陈傅良所言“皆为圣笔所修”。赵汸以为,自七十子以后就不知辞从主人之义,而误以为《春秋》为孔子“一家之言”:

司马迁有言:孔子西观周室,论史记旧闻,与于鲁,而次《春秋》,七十子之徒口授其传指,为其有所讥刺褒贬抑损之文辞,不可以书见也。则有《公羊》之说而意其当然,然愈诞也。至是以来,家自为学,人自为书,穿穴支离,傅会胶固,其甚者乃若法吏深文巧诋之为,皆坐以《春秋》为孔氏所创一家之言,而不知其本故也。(同上。)

辞从主人实际上是从《春秋》文辞运用的角度对“存策书之大体”的说明。关于这一点,赵汸在论说《春秋属辞》八篇关系时说:

其前六篇篇目即是义例,其终二篇义例自见篇中。第一篇有笔无削,与第二篇有笔有削者相对;第三篇至第六篇皆变文,与第八篇从史文者相对,而与前二篇相为经纬。其第七篇则又一经之权衡也。大抵史法相承而一定,故虽详密而可尽,经则随事而取衷,故法若简妙而难穷其间。(《春秋属辞叙》。)

赵汸以第一篇与第二篇相对,第三篇至第六篇与第八篇相对,实际上是将《春秋属辞》的八篇内容分为两类。其中第一篇的“存策书之大体”与第八篇“辞从主人”,同为有笔无削的史文保存;第二篇“假笔削以行权”与第三篇至第六篇的所谓“不书”、“变文”、“特笔”,皆为孔子之意的寄托。因此,“辞从主人”同“存策书之大体”一样,都是对孔子本鲁史著作《春秋》的说明,都是说的《春秋》所存为鲁国史文,而非包括各国的一代通史。

《春秋属辞》的第七篇《因日月以明类》也多有存策书之大体的内容。赵汸说:“《春秋》纪事之例有三,事以日决者系日,以月决者系月,逾月者系时,此史氏之恒法。自鲁公以至定哀之间,官守相因,不得有改者也。”(《春秋属辞》卷一四。)“以日决者系日,以月决者系月,逾月者系时”的日月之法,本是史官常法,故赵汸说:“考之笔削之例有三,曰不书,曰变文,曰特笔,而存策书之大体,与日月之法不与焉。”(《春秋属辞》卷八。)“日月之法”是“存策书之大体”的纪事之例,与寓有孔子之义的笔削是不同的。因此,《因日月以明类》的史官日月之法与“存策书之大体”、“辞从主人”皆是《春秋》所存史文的论说,从篇幅说,“存策书之大体”的第一篇已经占《春秋属辞》的一半,加上第八篇的“辞从主人”、第七篇的“因日月以明类”的史官之法,分量就更多了。由此可见,赵汸《春秋属辞》一书的绝大部分篇幅是用以发明存策书之大体的,都是对鲁国史文的保存。

赵汸以为,不明白这一策书之大体,就不可能知道孔子制作《春秋》的原委,自然就不能正确地解说《春秋》,《公羊传》等说《春秋》失误的根源也就在于此:

为《公羊》者遂以《春秋》为夫子博采众国之书,通修一代之史者,于是褒贬之说盛行,又有以为有贬无褒者,又有以一经所书皆为非常,而常事不书者,有谓黜周王鲁者,有谓用夏变周者,其失在不知有存策书大体之义而已,说经昧其源委一至是哉。(《春秋属辞》卷一。)

“存策书之大体”是孔子《春秋》的重要内容,《公羊传》等不知此义,才有种种误说的产生。他认为,只有《左传》及其承继者才对此有所认识,因此,他虽然批评《左传》的不明圣人笔削之旨,却许其能“博览遗文,略见本末”(《春秋属辞序》。)。

§§§第三节笔削之旨

“存策书之大体”是《春秋》对史文有选择的笔而不削,经过孔子的笔而不削,“策书之大体”成为《春秋》的基础,已经不同于原本意义上的史书,而是孔子之义的体现。但是,笔而不削不能完全地体现圣人之义,而有“书与不书”、“变文”、“特笔”等孔子特创笔法,以阐发其义,赵汸统称为笔削之旨。所以,孔子所寓之义不仅见于笔而不削,而且见于笔削之旨中。只有综合二者,才能够完全知道孔子之义。故赵汸说,《春秋》“有笔有削以行其权,有笔无削以存其实。实存而权益达,权达而实愈明,相错以畅其文,相易以成其义者也”(《春秋属辞》卷一。)。“有笔无削以存其实”指“存策书之大体”,“假笔削以行权”指孔子笔削之旨,赵汸虽然只说二者相得益彰,但是,孔子的笔削之旨较之“有笔无削”、“存策书之大体”,显然更为重要,因为《春秋》之成为圣人经典并不仅仅在于对史文的保存,而恰恰在于与史文的根本不同。正是在此意义上,他批评《左传》于“削笔之旨无所发明,此所谓知不足以知圣人,而又不由《春秋》之教者”(《春秋属辞序》。)。

赵汸所说的孔子笔削之旨,主要包括三大内容,一是所谓书与不书,二是变文,三是特笔。下面一一分析。

一书与不书

书与不书又称为笔削,赵汸以此为孔子笔削之义之二,在《春秋属辞》的第八、九卷中,赵汸有专门的论述。他在叙“笔削之义有八”中说:

二曰,假笔削以行权,《春秋》拨乱经世,而国史有恒体,无辞可以寄文,于是有书有不书,以互显其义,书者笔之,不书削之。其笔削大凡有五:或略同以存异,公行不书致之类也;或略常以明变,释不朝正,内女归宁之类也;或略彼以见此,以来归为义则不书归,出奔为义则杀之不书之类也;或略是以著非,诸侯有罪,及勤王复辟不书之类也;或略轻以明重,非有关于天下之故不悉书是也。(《春秋集传序》,又见于《春秋属辞》卷八“假笔削以行权”:“孔子作《春秋》,以寓其拨乱之志,而国史有恒体,无辞可以寄文,于是有书有不书,以互显其义,所书者笔之,不书削之。……考之笔削之义有三,曰不书,曰变文,曰特笔。其不书大凡有五:一曰略同以显异,公行不书至之类也;二曰或略常以明变,释不朝正,内女归宁之类也;三曰或略彼以见此,以后归为义则不书归,出奔为义则杀之不书之类也;四曰或略是以著非,诸侯有罪,及勤王复辟不书之类也;五曰略轻以明重,非有关于天下之故不悉书是也。凡书不书之大端不出于此。”)

这里首先需要辩明的是,赵汸所说的笔削有两种含义。一是广义的,泛指孔子的所有笔法,相对史法而言,如他批评《左传》不明笔削之旨,说《春秋》笔削之义有八等,都是在此意义上来说的;二是狭义的,仅仅指孔子笔法中的书与不书,以书为笔,以不书为削,狭义的笔削只是广义的笔削的一部分,其所重视的是不书的一面,与“存策书之大体”的“笔而不书”正相对应,故赵汸有时仅以“不书”来言说狭义的笔削。《春秋属辞》卷八、卷九所说的“假笔削以行权”就是指狭义的笔削,而其言说多重在“不书”方面。“书与不书”的笔削之旨是《春秋》最常见的笔法,仅次于“存策书之大体”,赵汸总共归纳为74条条例,而“变文”、“特笔”的条例分别只有38条、18条。而且,“书与不书”是学《春秋》之要,他说:“《公羊》、《穀梁》每设不书之问,盖其所承,犹得学《春秋》之要。而无所考据,不能推见全经。”(《春秋属辞》卷八。)虽然说《公羊》、《穀梁》不能推见全经,但却肯定了发不书之义是“得学《春秋》之要”,足见“书与不书”在孔子笔削中的重要地位。而赵汸言书与不书,除了引用《公羊》、《穀梁》之说外,还多据陈傅良之说以立论。(如《春秋属辞》卷八:“三十三,诸侯逃不书,必逃中国而后书”,举僖公五年秋八月“郑伯逃归不盟”,襄公七年十二月“陈侯逃归”之事,而评论全据陈傅良之说:“陈氏曰,文十年厥貉之会,麋子逃归不书,宣六年,厉之役,郑伯逃归不书,盖逃楚也,必若郑文公逃齐,陈哀公逃晋而后书,所以示内外之辩严矣。”又如“三十六,诸侯讨乱,杀公子不书,虽杀世子母弟不书,必杀之非其罪而后书”。赵汸评价亦据陈氏为说:“陈氏谓讨乱不书,虽杀世子母弟不书,谓君父讨子弟而当其罪,虽专杀,无以议为也”。)

“书与不书”在史官的史法中,是有一定规定的,《春秋》的书与不书恰好与史法不同。在史法当书的地方,孔子往往削而不书;在史法当不书时,孔子又变而书之。如《春秋属辞》卷八,赵汸所列条例之三十五,“王讨篡立者不书,虽杀卿士不书,必杀无罪而后书”,是据襄公三十年夏“天王杀其弟佞夫”而得出的,赵汸解释此条说:

庄二十二年春杀王子颓,僖二十五年夏杀王子带皆不书,而王子之乱,倾王室、篡大位、动天下。其杀之也,必告诸侯,史无不书之理;而孔子削之,以天子讨乱臣,而罪人斯得,其事无可议者,不书可也。桓十八年,周公欲弑庄王而立王子克,王杀周公黑肩;昭二十九年,杀召伯盈、尹氏固,虽杀大夫,亦不书者,天子无专杀之讥,与诸侯异也。唯灵王崩,儋括欲立王子奸夫,佞夫弗知,景王立而杀佞夫,失亲亲之义,故书之。

《左传》中天王杀篡立者、杀卿大夫的记载,照史法都应该有所记载,但是,孔子为明杀篡立者是罪有应得,天子无专杀之讥之义,都削而不书;只是在天王滥杀亲人,失亲亲之道时,才书其事,以明亲亲之道不可失。因此,书与不书的笔削,都是由孔子所要说明的一定义理来决定的,而不同于史例的要求。

对“书与不书”的74条条例,赵汸将其归纳为五大凡例,对孔子的“书与不书”所发之义作出概括,这就是所谓“或略同以存异、或略常以明变、或略彼以见此、或略是以著非、或略轻以明重”。由此可见,赵汸所要明的“书与不书”之义,着眼于所谓同异、常变、彼此、是非、轻重之辨,这是由赵汸用属辞比事来论说《春秋》所决定的,而与《公羊》由“书与不书”来阐发微言大义是有差别的。

“书与不书”虽然都是孔子之义的体现,但是,究竟是以书明义,还是以不书明义,这又需要具体分析。有时,孔子以不书见义,如“书与不书”的第一条,“公如大国恒书至,则不书至以见义”,赵汸在罗列恒书至的大量史料后,举“僖十年春王正月公如齐,十五年春王正月公如齐”不书至评论说,孔子不书至:“明不与他时朝大国同,所谓信而安之者也。盖为伯主者必若桓公,而后可当诸侯之朝,为诸侯者必若事齐桓,而后得朝伯主之礼,是故特不书至以别之,所谓以书至为衡,则不书至以见义也。”有时,孔子又以书见义,如“书与不书”的第二条,“公会诸侯恒不书至,则书至以见义”,赵汸在罗列多条不书至的史料后,举定公十年夏、十四年夏会齐侯于夹穀、牵,《春秋》皆书,评论说:“齐景公结鲁以叛晋,会鲁卫以袭晋,中国无伯,诸侯复散,天下大乱,故盖有在于是,故皆书至,重叛盟主也。”(以上皆见《春秋属辞》卷八。)从这两条分析中可见,是否以“书”或是“不书”见义,在于“书与不书”何为《春秋》常辞,也就是以何“为恒”的问题,当书是常辞,以书为恒时,孔子之义就是通过不书来体现的;反之,《春秋》之义就应当从书来认识。

二变文

笔削是讲书与不书,通过对史文的有所取有所不取,以表示孔子之义;变文是指对史文的改变,来寄托孔子之义。变文有三,一是变文以示义,赵汸说:

《春秋》虽有笔有削,而所书者皆从主人之辞,然或有文同而事异,事同而文异者,其予夺无章,而是非不著,则非唯不足以尽事变,而反足以乱名实矣。是故有变文之法焉,虽所因革不越乎一二字间,而是非得失之故,可无辩而自明。将使属辞比事者,即其研讨详略以求之,所以决嫌疑明是非,而非褒贬之谓也。(《春秋属辞》卷一〇。《春秋集传序》说:“三曰,变文以示义,《春秋》虽有笔有削,所书者皆从主人之此,然有事同而文异者,有文同而事异者,则予夺无章,而是非不著,于是有变文之法焉,将使学者即其文将异同详略以求之,则可别嫌疑、明是非矣。”)

同类推荐
  • 别让外界浮躁了你

    别让外界浮躁了你

    《别让外界浮躁了你》:读其文,识其人,识其人,知其心,海亮的文字与他的生活,其实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看上去散淡随意,细咂却是绵绵不尽的爱,是一份让人敬佩的认真。由周海亮编著的《别让外界浮躁了你》共6篇,主要内容为起身的饺子落身的面,原谅别人等于解脱自己,我真的闻到了花香,暗夜的明灯,寻找一处桃源,尊重每一扇门。
  • 活色生香话水浒

    活色生香话水浒

    《水浒传》的故事家喻户晓,人们大多耳熟能详。但您知道那108条好汉绰号的来历吗?他们的绰号与他们的性格是否有关系?里边都含有怎样的寓意?与他们的人物命运和性格发展是否有照应?这些人的经历在现实生活中是否有翻版?他们对现代社会的我们有何启示?看了这本《活色生香话水浒》,您就都会释然。
  • 历史与文明

    历史与文明

    中华文明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创造才能和聪明智慧,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道德观念和精神风貌。在走向世界的今天,弘扬中华文明不仅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刻的思想意义。
  • 美丽的散文

    美丽的散文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 心月何处:欧阳自远与中国嫦娥工程

    心月何处:欧阳自远与中国嫦娥工程

    作者从世界几大强国争相进军太空这一背景出发,也同样令人感慨不已。尽情讴歌了有关科技人员为了人类的未来与祖国的尊严,本书即是全面描写这一光辉历程的纪实文学。这是本书的思想精髓,一部无字的天书”、“看似淡淡的喟叹里”、“月球,也是本书价值之所在。全书分“携带一壶月光上路”、“序曲:1958”、“陨石,在太空探索事业上不断追求与奋斗中所表现出的崇高的社会责任感与神圣的历史使命感;书中同时还涉及无论是在近代化,还是现代化进程中无不艰难跋涉的一个民族的心路历程,以大开大阖的格局、气势澎湃的激情及目极八荒的视野,其中所表现出的光荣与梦想、奋斗与追求,末路上的英雄”等二十个章节
热门推荐
  • 昧宠

    昧宠

    三年的感情,只因为她没有“良好的家庭背景”和正式工作而告吹。在他和他妈的眼里,她处处不如那个公务员。可是,谁又曾想到,她竟然会是政府高官的女儿?他漠然地看着她说,分手吧。她却只能泪眼模糊地看着他,强挤出一个笑容来说:好。有人说,作为高干子弟,她不够张狂。她的身世背景,足以让她在A市翻云覆雨,而她却格外低调,从不武权弄术。也有人说,作为极品富二代的女友,她不够贪婪。他的外表和钱财,足以满足任何女人的虚荣心,足以养活她几辈子,而她却逃开高干子弟的光环,凭着自己的努力和坚持,闯出自己的一番天地。当一切尘埃落定,她以崭新的身份出现在曾经的他和他引以为傲女友面前的时候.......本文结合“首席总裁不好惹”和“溺宠”的风格,加入一些新元素,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汗,还是那句话,小雨不会写简介,希望大家多多包涵。)欢迎喜欢《昧宠》的朋友加入“昧宠”书友会,群号100797422:验证信息:书名或者书中主角的名字。...................................................................................................本文故事纯属虚构,若与真实故事相撞,纯属巧合。推荐自己的文:《妖妆》《溺宠》《狂情总裁》(半价)《首席总裁不好惹》《暴戾王爷的贱妾》.........................................................................................推荐朋友作品:初晨《帝妻》
  • 凤舞异世:奸妃太狂

    凤舞异世:奸妃太狂

    她是被拒婚无数、文不成武不就的将军府废物五小姐。被嫡母怒极之下一巴掌拍晕,再醒来时,风云变色。当拥有超能力的她穿越异世,人尽可欺,如何步步为营,绽放属于她的光芒……浮华乱世,过往云烟,只愿在最后,寻得一人心,白头不离。【穿越女强爽文!更新快!求收藏!】(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皇上委屈您了

    皇上委屈您了

    夏岩穿越了,她很淡定。按照国际惯例,她应该是那种被各种陷害却还能捧着一颗圣母心坚强地活到最后,并且凭着一张普通的脸以及世人都没有的气质坐拥美男的命运。至少,从她以往阅读小说的经验来看,相信过不了多久,她就会打怪升级,泡上俊王爷勾上酷将军,出任皇后一职走向人生巅峰,想想还有点小激动呢!只是现实永远是残酷的:说好的帅哥美男···都不是她的。说好的荡气回肠···都是骗人的。唯一给她了一个官配还是个毒舌腹黑的外貌协会。简单来说,本文男主腹黑毒舌无节操,卑鄙无耻毁三观。女主信心满满想要在异混个风生水起的希望,被男主兵不血刃地扼杀在摇篮中。年过不惑的夏岩看着旁边比年轻时更加成熟稳重的男人叹息:“你说,你从来都没对我说过一句甜言蜜语,我就这么陪着你过了大半辈子,是不是太不公平了。”“知道有句话叫知足常乐么?”旁边的男人看她一眼,幽幽道。“···”让夏岩用一句话来总结自己的穿越经历,那就是:自从穿越以后,整个人都不好了!
  • 重生之邪气天师

    重生之邪气天师

    *爽文+修真升级流+捉鬼驱妖*她,林七七,九州大陆魔门尸鬼宗的宗主,惊采绝艳,再踏上修真界的四百年间就达到了渡劫境界,却不凑巧地碰上了九重雷劫,肉身毁灭,几百年修行一朝尽丧,只留下了一缕幽魂飘飘荡荡,附身在了一个被水鬼拉脚而死的乡村九岁少女身上。从此,林七七开始了她御鬼炼尸。炼丹炼器的,混迹黑白两道,政界商界,玄学门派的逍遥人生。看林七七如何脸鬼仆,收灵宠,斗恶霸,一步步踏上修炼的巅峰。
  • 嫡妃带球萌萌哒

    嫡妃带球萌萌哒

    顶级女保镖穿越成落难嫡女,居然还未婚先孕,野外生子。赞!人生直接跳过婚恋这等麻烦事,不亦乐乎?所谓母子搭配,干活不累。二房夺走家产?不急,我们连本带利讨回来!外国太子寻仇?等着,娘俩再坑他一把!公主挡我女史仕途?很好,送你和亲塞外去,不谢!且看腹黑娘亲携手二货萌宝如何遇神杀神,遇佛杀佛,玩转朝野,青云直上!咦……听说还有更麻烦的事。什么!孩子他爹就潜伏在身旁?儿子说,妈咪,你看这位大叔也萌萌哒,有木有?
  • 爱人的头颅

    爱人的头颅

    《爱人的头颅》收录蔡骏早年中短篇小说十九篇。作者在时间和空间的迷宫中寻找永恒之爱,然而爱情之花花开有时,人类注定长怀无法解开的忧愁。“爱人的头颅”千年不朽,灵魂长驻其间,千年来他只爱一个女子;她与“爱人的头颅”长相厮守,直至进入坟墓,爱尽今生。神秘的白猫化作美女夜夜来伴,“恋猫”之人是否能放下南泉和尚的那把屠刀?烽火连天,“一封家书”一路平安,两地之人已生死相隔。白衣女子轻轻地绕过卫兵,走上了城门。她来到高高的城垛边,整个城池和城中央巍峨庄严的宫殿都在眼前。你们顺着长长的城墙根看过来,可以看到她缓缓拉动吊着人头的绳子,直到把那颗人头捧在怀中。
  • 赔妻

    赔妻

    “你是谁?”秦梓萱的声音有些颤抖。“你的债权人。”逆光中,他抿起薄而性感的嘴唇,声音却冷如冰窖,让人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债权人?”秦梓萱懵了,“我应该不认识你吧。”那他怎么会成为她的债权人呢?“你是不是搞错了?”对,一定是这样。“秦梓萱,秦梓扬最疼爱的妹妹,没错吧。”黑暗中,他低沉的声音冷冷地扬起。秦梓萱心中冷然一颤,“是又怎么样?”他到底是什么人,好像已经把她调查的一清二楚了。门,被用力的关上,细微的光线消失了,房间又恢复了黑暗。他一手狠狠捏住秦梓萱柔软的下颚,俯下身,邪魅地一笑,“那你就必须在床、上、取、悦、我!”
  • 剑上仙:主公有妖气

    剑上仙:主公有妖气

    万年昆仑境,千年神魔井,百年东海畔。“我有两个心愿。第一个是希望能有永远也吃不完的东西。”“第二个呢?”“第二,是把那些吃不完的东西都吃完。”“......除了吃能不能有点儿别的?”连薇想了想,问眼前淡漠清俊的青年:“想把你也吃了和你一起研究为妖之道、青春常驻之术算不算?”“是么”,他漆黑如墨的眼动了动,看着她,半晌又道,“好啊。”读者群【漓水彼岸181199388】贴吧【漓云吧】微博【漓家胖云】欢迎入坑~!
  • 人生断裂层

    人生断裂层

    本书是一部报告文学集收入记人民音乐家施光南、旅加爱国侨胞罗道安奋斗史、助人为乐的小学生王玉梅等内容的作品11篇
  • 重生幸福攻略

    重生幸福攻略

    古玩鉴定天才“小肥妞”重生初中时代,幸福从此开始“养成”。重生后她很爱家,学习恋爱事业一把抓。重生“大礼包”很强大,老天赏给她聪明的小脑瓜。淘淘宝,赚赚钱,上上学,抽空再萌动一下。卖糕的,她可不可以不要这么强大?————————更新稳定,已有作品《重生之云绮》,请放心跳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