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3300000011

第11章 庄存与的《春秋公羊》学(6)

一《春秋正辞》与《春秋属辞》

庄存与在《春秋正辞》的卷首就说:

存与读赵先生汸《春秋属辞》而善之,辄不自量为隐括其条,正列其义,更名曰《正辞》,备遗忘也。以尊圣尚贤,信古而不乱,或庶几焉。

这说明,庄存与的《春秋正辞》是本于赵汸的《春秋属辞》。但是,二者又有所不同。究竟二者的异同何在?从两书各卷的名称明显看出,赵汸的著作主要是通过“属辞比事”的方法,对《春秋》的笔法进行归纳总结,以说明圣人笔削的主要笔法,各种笔法的具体条例,以及《春秋》中哪些属于圣人存策书之大体,哪些属于圣人所削的部分。虽也有对《春秋》之义的阐发,但这并不是赵汸之书的主旨所在。而庄存与的著作虽然也有关于书与不书之类的笔法论说,但主要是以发明圣人大义为宗。他以《正辞》为其书名,包含有两层含义,一是圣人所言微言大义皆正,二是他认为自己的发明得圣人大义之正。庄存与说:“《春秋》乐道尧舜之道……佑启我后人,咸以正无缺,圣人之志也”(庄存与:《春秋正辞·禁暴辞第七》卷九。)。《春秋正辞》之“正”,就取于此“咸以正无缺”。所以,庄存与以《正辞》名其书,既是对圣人之道为唯一正辞的推崇,也是对自己探得圣人之道的自信与自诩。但是,庄存与与赵汸的书都不仅仅是阐释《公羊传》的,而是对《春秋》的阐释,并于三传都有所论及。因此,无论是赵汸还是庄存与,在其著作中都引三传为说。只不过赵汸取《左传》以解史事,取《公羊》、《穀梁》以释义,而庄存与在兼采三传时,则主要据《公羊》为说。

庄存与讲《春秋正辞》有两个原则:

第一,“尊圣尚贤”。尊圣在尚贤之先,而不只是讲尚贤。庄存与说:“《春秋》乐道尧舜之道,察其所讥,尧舜之道存焉。”(庄存与:《春秋正辞·禁暴辞第七》卷九。)所谓尧舜之道即孔子所述圣人之道。又说“《春秋》用贵治贱,以贤治不肖”(庄存与:《尚书说》,第6页。)。庄存与认为,唯有圣人才能尽合天道,完全体现天意,唯贤人能正确地体悟圣人之义;在人类社会中,只有遵循圣人之道,实行贤人政治,才能使国治天下平,故应当尊圣尚贤。尊圣尚贤是《春秋正辞》立论的核心,而不只是《春秋正辞》的“阐释标准”。

即使从“阐释标准”来说,也是尊圣在尚贤之先。庄存与说:“《春秋》以辞成象,以象垂法,示天下后世以圣心之极。观其辞,必以圣人之心存之,史不能究,游、夏不能主。是故,善说《春秋》者,止诸圣人之法而已矣。”(庄存与:《春秋要旨》。)董仲舒、何休之说之所以为庄存与的《春秋正辞》多次引用,是因为他们的说法合于圣人之道;但是,庄存与又认为“止诸圣人之法”才是《正辞》的最高追求,所以,尊圣较之尚贤在庄存与的经学中更为根本,言尚贤而不及尊圣,则尚贤无所依凭,更不能尽庄氏之义。蔡长林在其博士论文《常州庄氏学术新论》第四章中说:“深探圣人底蕴,扣紧三代之治及孔子欲回复三代理想这一目的而发挥经说,我认为方是存与独得先圣微言大义之处。”对包括《春秋正辞》在内的庄存与所有经学著作都应作若是观。而且,庄存与所说之贤,即使从对《春秋》阐释的角度说,也不仅包括两汉的董仲舒与何休,而且包含孔子的后学七十子及孟子,甚至赵汸等人。仅仅以尚贤来论说庄存与的《春秋正辞》,未免不合庄氏之意;以尚贤仅指董仲舒、何休为代表的两汉今文学更是远离庄存与的本义了。

第二,“信古而不乱”。庄氏的信古之说,与尊圣尚贤的思想是互相联系、一脉贯通的,是二而为一,一而为二的。他所谓古实指孔子所传的尧舜三代古圣之道,只有合于这一圣人之道的“古”,才可以不使人迷乱;其他任何所谓“古”,都不具备这样的功用。两汉今文经学所以为庄存与所取,也是因为它们合于这一圣人之道,而不是相反。况且,庄存与在《春秋正辞》中,所取以为说的不仅有董仲舒、何休的《公羊》学,《穀梁传》的今文经学,而且有《左传》的古文经学;不但有汉人之说,也有宋人之说,如《春秋正辞·奉天第一》就两引程子之说,《春秋正辞·诛乱第八》释“夏六月乙酉郑公子归生弑其君夷”就明言“本胡氏、陈氏”为说。所以说“庄氏所说的‘信古’,实则指两汉今文学家所法之‘古’。他依照这一标准去寻求《春秋》辞句中蕴含的正确的义理”(陈其泰:《清代公羊学》,东方出版社,1997年,第62页。)的观点既非庄存与之义,也不合《春秋正辞》的实际。

二《春秋正辞》的经学思想

自汉代以后,解《春秋》者无不受到三传的影响。或取《左传》,或取《公羊》,或取《穀梁》;也有以某一传为主,而兼采其他二传;或是取史于《左传》,取义于《公羊》、《穀梁》的兼采三传。这种取舍,往往表明一部著作的倾向,也常常由此决定其思想内容。因此,探究《春秋正辞》的基本思想,首先应该了解《春秋正辞》对三传的取舍。

1以《公羊》为主,兼采《左传》、《穀梁》

庄存与在著《春秋正辞》时,对历代关于《春秋》的解说有一个总的看法。他说:

旧典经礼,左邱多闻;渊乎《公羊》,温故知新;《穀梁》绳衍,子夏所传;拾遗补缺,历世多贤。(庄存与:《春秋正辞·奉天辞第一》卷一。)

这四句话,涉及《三传》与后贤解《春秋》的著作。在庄存与看来,《左传》有多闻旧典之长,《公羊》可以温故知新,《穀梁》对误说多有弹正,后世贤人对《春秋》的传说注疏可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由此来看,《春秋正辞》实际上对包括汉代以后历代经学家的说法都有所取。同时,庄存与又认为历代解《春秋》者,唯汉代所传《三传》最有所得,而以后的贤人只是“拾遗补缺”,故《春秋正辞》多取三传为说。如庄存与为了说明《春秋》隐含着圣人关于人君的“寖微寖灭”之义时,就引三传为证:“穀梁子曰:‘讳莫如深,苟有所见,莫如深也。’公羊子曰:‘主人习其读而问其传,则未知己有罪焉。’左邱氏曰:‘《春秋》之辞微而显,志而晦,非圣人孰能修之’”(庄存与:《春秋正辞·内辞辞第三上》卷三。)。类似引用《三传》为说的现象,在《春秋正辞》中还有数处。

在三传之中,庄存与又以《公羊传》为主。朱眭说:

义例一宗《公羊》,起应寔述何氏事,亦兼资《左氏》义,或拾补《穀梁》条例。其目属比,其词若网之在纲,如机之在括,义周旨密,博辨宏通,近日说经之文,此为卓绝。(朱眭:《春秋正辞序》,《味经斋遗书》卷五。)

所谓“义例一宗《公羊》,起应寔述何氏事”,是指《春秋正辞》的篇目排列是按照《公羊》学来安排的。何休总结《公羊》学认为,《春秋》以元为天,人君禀元奉天;以鲁为内时,诸夏为外;诸夏为内,四夷为外;圣人之道由内以及外,由近以至远,而有据乱、升平、太平三世。《春秋正辞》以奉天、天子、内辞、二伯、诸夏、外辞、禁暴、诛乱、传疑的顺序来安排篇目,正与何休之说暗合。不仅在全书的构架上,而且在具体的论说上,也随处可见庄存与对《公羊传》与《公羊》董氏、何氏之学的引用。《春秋举例》所举的十条笔法之例,也全取自《公羊传》;《春秋要指》之说,亦一一依《公羊传》与董仲舒、何休为说。而在董仲舒与何休之间,如蔡长林所指出的庄存与更喜援引董仲舒之语,朱眭未及董仲舒,所说稍有欠缺,但总体上是有根据的。

庄存与所以在三传中以《公羊传》为主,是因为他认为《公羊传》最得圣人之道。他说:

《公羊》奥且明矣,烦烦如繁诸百世之变,尽在《春秋》矣。(庄存与:《春秋正辞·诸夏辞第五》卷七。)

《公羊》奥且明矣,不可不学;《穀梁》、《左丘》眊乎瞽哉。舍礼服则失本,舍《春秋》则失经。(同上。)

在三传中只有《公羊传》“奥且明”,对《春秋》有深刻而全面的理解;《穀梁》与《左传》则“眊乎瞽哉”,对《春秋》的认识模糊不明。故他多次称许《公羊》学:

公羊子之义允哉!允哉!(庄存与:《春秋正辞·诛乱辞第八》卷一〇。)

公羊子之义纳、入、立,皆篡也。何休氏传之矣。允哉!允哉!(庄存与:《春秋要指》,《清经解·续清经解》第3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

认为唯有《公羊》学所言之义才是公允正确的,而对《穀梁传》与《左传》,庄存与从未有这样的称许。

经学史上重《公羊》者必定轻《左传》,几乎没有例外。庄存与也是如此,与对《公羊传》的较多肯定相对,庄存与虽然对《左传》与《穀梁》都持否定态度,但对《左传》的批评往往较《穀梁》为多,而且更为严厉,并且批评时又常常是与对《公羊传》的肯定相对为说。如《春秋》桓公二年,“春王正月,戊申,宋督弑其君与夷及其大夫孔父”,庄存与取《公羊传》此条是贤孔父的“义形于色”,而批评“《左氏》所传,则孔父危其身,以及其君,而《春秋》诬矣,获罪圣人者,传左丘氏者也”(庄存与:《春秋正辞·诛乱辞第八》卷一〇。)。又《春秋》隐公五年,“冬,十有二月辛巳,公子卒”。庄存与说:《春秋》“凡所书者皆有表也。终桓之篇,不卒大夫,讥恩薄也;翚不卒,则国贼也;臧孙达不卒,庄公之薄也;公子牙称卒,以为当诛而讳;杀大夫也,以庄之不卒大夫,见牙之卒,非卒也,杀也。《公羊》家有所受之,彼徒据左丘,经将何以明之,鲜不乱传,且失之诬矣。”(庄存与:《春秋正辞·内辞第三下》卷五。)一方面说《公羊传》之言有依据,另一方面则批评仅据《左传》来认识《春秋》,就会诬经乱传,成为圣人的罪人。相对《公羊传》,庄存与对《左传》的轻视是十分明白的。但是,庄存与对《左传》的部分否定,并没有导致其对《左传》的绝对排斥,因而,在一些具体的解释上也时取《左传》为说。

同样,庄存与以《公羊传》为主,也不是固守其说,而是根据他自己的理解,来有选择地运用《公羊传》及《公羊》家之说。如《春秋》桓公六年,“春正月,寔来”。《公羊》说:“寔来者何?犹曰是人来也。孰谓,谓州公也。曷谓之寔来?慢之也。曷谓慢之?化我也。”化是齐人之语,指言行有过不合于礼。庄存与则说:“州公何以不言朝?天子之三公也。言来则可,言朝则不可,以为化我,公羊氏失其传也。”(庄存与:《春秋正辞·内辞第三中》卷四。)又《春秋》桓公八年,“祭公来,遂逆王后于纪”,《公羊传》的解释是:“遂者何?生事也。”而庄存与则批评说:“《公羊传》之逆天下之母,若逆婢妾,将谓海内何哉?圣人之辞,恭而有礼,曰王后,其辞成矣,以立诸夏之人纪也。”(庄存与:《春秋正辞·天子辞第二》卷二。)又《春秋》僖公元年,“楚人伐郑”,何休说是“为僖公讳与夷狄交婚”,而庄存与说是因为自召陵之盟之后,楚得以“举其臣之名,且氏之,列为诸侯,以承天子,故于僖之篇始人之也”(庄存与:《春秋正辞·外辞第六》卷八。)。类似之说,还有数处。从这些材料来看,庄存与即使是批评《公羊传》不符合《春秋》之义,也较之批评《左传》的语气要宽缓得多,而且所批评的只是就其对某一条经文的具体解释而言,而不是像批评《左传》那样,带有总体上的、基本性质的否定。

尽管庄存与对《公羊传》不是完全肯定,但是,《春秋正辞》是以《公羊传》为主来立论,却是不可否定的事实。因此,《春秋正辞》对《公羊传》与《公羊》家董仲舒、何休之说引用最多,除此之外,引用较多的就是《左传》与《穀梁》了。台湾政治大学韩国研究生金荣奇的硕士论文《庄存与春秋公羊学研究》,曾统计分析过《春秋正辞》对《左传》与《穀梁》引用的情况。其引用《左传》有15条,可分为《公羊》无传,取《左传》以释经;考据事实、善于礼者,取以为补;与《公羊》同义者,引以为援;取其不合义者而非之四种情况。引用《穀梁》的有27条,亦可分为《公羊》无传,取《穀梁》以补之;不取《公羊》,而取《穀梁》;以《公羊》为主,取《穀梁》为补三种情况。兼引《左传》与《穀梁》的有7条,可分为主《公羊》,兼取《左传》与《穀梁》;不取《公羊》,兼取《左传》与《穀梁》二种情况。(详见韩国研究生金荣奇的硕士论文《庄存与春秋公羊学研究》第五章《庄存与对左穀二传之取舍》(台湾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从中,可以看出庄存与的兼取《左传》与《穀梁传》也有相当的数量,而取《穀梁》大大多于《左传》。因此,《春秋正辞》在内容上主要是以《公羊》为主,兼取二传,既有今文经学,也包含有古文经学。仅仅用今文经学、《公羊》学是不能全面说明庄存与此书的性质的,更何况庄存与在书中还有对宋儒二程、胡安国诸儒之学的引用。

2《春秋》是经,非记事之史

庄存与以《公羊》学为主来解释《春秋》,在《春秋》一书的性质上,他必然认为《春秋》不是单纯记载历史事实的史书,而是圣人之经。这是庄存与在《春秋正辞》中一再强调的观点,也是庄存与对《春秋》的基本认识。如《春秋》隐公九年,“春,天王使南季来聘”,庄存与说:“公一朝王比使聘,则以为非常数而志之矣,得其常数不志于《春秋》,《春秋》非记事之史也”(庄存与:《春秋正辞·天子辞第二》卷二。)。又《春秋》隐公五年,“春,公观鱼于棠”,庄存与说“以非事书也,十有二公之策,书其非事则谨,君子所书乎?曰:《春秋》非记事之史也”(庄存与:《春秋正辞·内辞第三中》卷四。)。

同时,庄存与又承认《春秋》与史的联系:

《春秋》博列国之载,因鲁史以约文,于所不审,则义不可断,皆削之而不书;书则断之者,断则审之者,故曰:春秋之信史也。存阙文而不益,实其所不削也。不审其事则去之,不审其文则存之。传之万世而不可乱也。(庄存与:《春秋要指》。)

“《春秋》之信史”出自《公羊传》昭公十二年孔子之语。孔子这段话的全文是:“《春秋》之信史也,其序则齐桓晋文,其会则主会者为之也。”(《春秋公羊传注疏》,《十三经注疏》下册,中华书局,1982年,第2320页。)所谓信史是说《春秋》所言不是凭空虚构,而是以春秋各国的历史为根据的。所以,庄存与在反对以《春秋》为史的同时,也承认《春秋》所言为信史。

既说《春秋》非记事之史,又说《春秋》为信史,岂不矛盾?庄存与认为并不矛盾,因为《春秋》之信史,只是孔子著《春秋》时对春秋各国历史的如实保留,孔子以圣人之辞所言圣人之道,才是《春秋》的要义所在。故《春秋》之为《春秋》并不在于对各国史事的如实保留,而在于孔子书写《春秋》之辞,以及孔子之辞所包含之道,即不在于“其序则齐桓晋文”,而在于“其词则丘有罪焉耳”。庄存与说:

《春秋》非记事之史也,所以约文而示义也。是故有单辞、有两辞,有复辞、有众辞。众辞可凡而不可凡也,复辞可要而不可要也。两辞备矣,可益而不可益;单辞明矣,可殊益而不可殊益。故曰:游夏不能赞一辞。(庄存与:《春秋要指》。)

《春秋》的文辞是孔子独创的,这些文辞不同于记事之史的文辞:史书的文辞只是客观地叙述史事,而《春秋》的文辞包含着种种微言大义,蕴含着圣人之道。正因如此,连孔门的高足子游、子夏都不能赞一辞,故庄存与说:“《春秋》之防乱,以微不以显;《春秋》之讨罪,以见不以隐。……非圣人孰能修之矣?”(庄存与:《春秋正辞·诛乱辞第八》卷一〇。)所以,庄存与一再强调《春秋》是言说圣人之道的经书,不同于一般言事的史书。

庄存与认为史与经之间,存在着事与道的区别。《春秋》载僖公五年,“晋人执虞公”,庄存与说:“此灭虞也。曷为书执而已,忌也。虞,畿内之国,灭而不忌,是无天子也。虞曰公,王官也;晋曰人,晋侯也。目人以执王官,罪既盈于诛矣,举可诛而人执以不失罪,不书灭而不伤义。故曰:史,事也;《春秋》者,道也。”(庄存与:《春秋正辞·天子辞第二》卷二。)按照史书这里只需如实地记述晋侯灭虞,但孔子以晋人称晋侯,以“执虞公”言灭虞,既表示了对晋侯深恶痛绝的诛伐,也肯定了诸侯无权灭国的圣人之道。史书的文辞只是客观地记述历史事件,而《春秋》的文辞则包含着圣人之道,这是《春秋》与史书的根本区别所在。承认《春秋》与史的联系,又承认二者有所不同,这是庄存与与赵汸《春秋》学的共同点;但是,赵汸更多的是讲求《春秋》存策书之大体的一面,即《春秋》与鲁史等春秋史联系的一面,而庄存与则专门发明《春秋》中所包含的圣人之道,也就是孔子的微言大义。

同类推荐
  • 话题中国文学史

    话题中国文学史

    中国文学悠悠三千年演变发展的历程,早已汇集成一条起伏蜿蜒、波澜宏阔的漫长河流;而它各体兼备,于世间万物众象无不包纳涵盖、尽收之笔端眼底的复杂构建,也显示出一种气象恢弘、异常绚丽丰繁的巨大空间容量。所以,力图描述其多样化的表现形态与承传生新、消长盛衰的进化现象,探究那凸显的外在形式和深层潜注贯通的艺术特质,以给出较切实恰当的审美与社会文化层面上的价值评判,由之认定它在寻觅、确立民族—国家的灵魂或自我精神面貌上的标志性意义,换言之,即尝试着为文学编写撰作总结性的“史”的工作也相应而生———这同样可谓是渊源久长且古老,因为中国本来就有浓厚的历史情结、强烈的历史意识,是一个拥载了悠远史学传统的国家。
  • 平屋杂文:夏丏尊作品精选

    平屋杂文:夏丏尊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乡愁旧事(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乡愁旧事(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迅风辞赋集

    迅风辞赋集

    本书为辞赋作品集,是作者多年来的心血结晶,更是一个身处基层的文学爱好者艰辛奋起的例证。作者曾两次荣获中国地市报副刊作品二等奖、四川报纸副刊作品二等奖,还荣获了“中华赋坛十大精英辞赋家”荣誉称号。
  • 解放青岛(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解放青岛(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本书以纪实手法纪录了在解放青岛的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的光辉事迹,歌颂了他们的大无畏精神,再现了解放战争的悲壮场面……
热门推荐
  • 拱手河山讨你欢:错为帝妻

    拱手河山讨你欢:错为帝妻

    “深宫寂寞,臣妾今日就让皇后娘娘懂得什么叫做真正的快乐,可好?”控制不住的直接冲出冷宫,直到自己吃饱喝足以后,身侧却早已无人。落难凤凰不如鸡,曾经三千宠爱也不过过眼云烟。不过她也不稀罕,神马宠爱都是浮云,一人吃饱全家暖就好。
  • 夏日温存

    夏日温存

    这是有关几位青年人的故事,所谓他们的青春,所谓他们的怀念,都在上演,故事不够唯美。想要的悲伤不够悲,美好的结局不够美,但这是我最好的故事。
  • 全能战帝

    全能战帝

    不管是天阶战技,还是神级战技。只要让我看一眼,那便是我的战技!--------------------新书《都市魔天龙皇》已发,点击作者头像,即可看到。求多多支持!
  • 神秘逃妻

    神秘逃妻

    情节一她睁着一双清亮无邪的眼眸,看着眼前的冰山美男,跟妖孽美男巴眨着眼睛,不由的伸手挑了挑耳朵.不相信的再挑一下此时她觉得自己的耳力突然失聪但是耳边的魔音却继续响着,让她不得不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你晕倒在天下山庄.众所周知,天下山庄.寸土为金."妖孽美男,嘴角轻扯.某女".........""本公子扶住了晕倒的你,本公子,英俊潇洒,惊才绝绝,是众千女子的梦中情人,众所周知.本公子的怀抱更是千金难得.众千女子争抢和对像."某女........."本公子,可怜你孤苦无依.收留你在天下山庄,为你请大夫,看病,开单,抓药最后送走了大夫.每一样都要钱."......."最后,"某妖孽男说了一大堆之后,终于扯上正题."再加上此时你身上所穿一套女装,丫环的服侍."某妖孽男一边说着.,那冰山男.手中的白玉算盘,哗啦哗啦的几下,最后冰山男把白玉算盘上的天价数字摆到某女面前.冷声"一共十万两银票,是付银票,还是付银子",某女嘴巴张得再也合不上.正要华丽丽的再一次晕过去,耳边又响声了冷冷的话"再晕倒.二十万".......最后某女终于忍无可忍,咆哮出声“你们怎么不去抢劫,”情节二府内张灯结彩,欢歌笑语,高朋满坐。新郎一身大红的喜袍,周旋于宾客之间,满脸的喜气。“新娘到,新郎踢轿门。”新郎那张绝色的面容之上,笑意更深。满脸的喜气。.........揭开轿帘,新郎脸上的笑容已经僵在脸上,再也笑不出来,满堂的宾客更是一脸的目瞪口呆。没有想到,轿内如花似玉的新娘子,突然变成了一根水嫩嫩的大萝卜。白萝卜?随即一张大大的纸条映入众人的眼帘,让众人心跳都停止了下来。“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我只爱青菜,现奉上萝卜..........”众人在震惊之中还没有反映过来,身子已经快速的被人拎了起来,满堂宾客,华丽丽的被丢出大门口。一个不剩。整个上空回荡着咬牙切齿的咆哮声。久久不散“乔梦雪,不管你逃到何方,都休想……。”
  • 妃同寻常:毒医乱天下

    妃同寻常:毒医乱天下

    她,是21世纪诡异莫测的毒医,一身轻功卓尔不群,身负赌神、神偷盛名,谈笑间杀人于无形。他,古代中最年轻有为的君临者,生杀予夺,邪恶如斯魅惑天成,云端处傲视群雄,威震天下。当她遇上他,强者与强者的巅峰,王与王的对决。第一次,她凤眸冷眯,“滚……”他嘴角邪笑,“哦?成全你!”她四脚朝天,身子像皮球一样滚出去。第二次,她烦躁不安,“滚……”他薄唇微抿,拿出一枚鸡蛋,“好,我滚蛋。”鸡蛋像流星般砸向她。第三次,她怒火攻心,“滚……”他眉眼奸笑,“我们一起啊。”被单一裹,床上传出面红耳赤的喘息。(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傲世悍妃,错嫁邪魅王爷

    傲世悍妃,错嫁邪魅王爷

    蒲锦旋心中的座右铭:正妻不狠,地位不稳!小妾不滚,不能容忍!所以成亲那一日,她把她那后花园锦簇的所谓夫君给休了。片断一,本该是大喜的发日子,后院某女人却是正在很努力的爬墙。“月儿,等你家小姐我出去后,会悄悄的送信儿给你,放心,你家小姐我不会丢下你的!”某女气喘吁吁的说道。“那娘子什么时侯捎信儿给为夫呢呢?”某妖孽男风清云淡的说道,而他那幽深的眸子中的波澜却是泄露着他此时的心情。“啊!……”一声尖叫,正在努力爬到了一半的某女听到这个声音后,吓得竟从墙上栽了下去。而在她栽倒的过程中,众人又听到了‘撕拉’一声,只见某女的腰带墙角勾掉,紧接便是听到某男的一声:“全都把眼睛给我闭上,若有不闭者,我会让他永远的睁不开眼!”片断二,红彤彤的喜房中,某男先是把那被他裹的如粽子一般的某女给放了下来,紧接着眯着眼,低声的说道:“娘子也不用这样的着急引为夫过来呢!”“丫的,你才着急,休书你收到了吧,赶快放我走!”某女完全没有感觉到危险的来临,依然一副大爷的样子说道。“休书我到没收到,情书到是有一封,而且娘子有一句话说对了,为夫还真是着急了……”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逆世神尊:逗萌狐妖各种坑

    逆世神尊:逗萌狐妖各种坑

    作为女主,帝央拥有强大的金手指,NB的炼丹、炼器、制符、摆阵各种天赋,还有强悍的兽兽,少不了忠心的属下,更少不了各色美男前仆后继拜倒在帝央的石榴裙下。帝央:美男们如此多娇,是挑一个好呢还是全收了?反派、炮灰们怨念地罢工抗议:女主那么厉害,还要我们做什么!!!某莲对手指:所以你们要多努力了……炮灰们呐喊宣言:我们的目标是!帝央:没有蛀牙~炮灰们:错,是打倒女主
  • 斗破天下:至尊女武神

    斗破天下:至尊女武神

    古武大陆,强者为尊她,一个淡然素雅如菊的女子,无法凝聚真气修炼古武,却倍受家人宠爱,被捧在手心长大,而至亲的亲人,在一夜之间全倒在血泊之中,那藏在重重帷幕之后凶手,是谁?一段青梅竹马的情缘,最终的结局让她伤透了心,她,从此不再相信这世间有真爱的存在!那一个个接踵而至的无双美男子,谁的情谁的意,又能融化她冰封的心?灭门之仇,毁容之恨,刻骨铭心,永世难忘。有人不让我好好活,我偏要在这世间闯出我的天下,站在强者巅峰,到时,新仇旧怨,血仇孽恨,用不可想象的手段让你们一一奉还!初相识,一身淡雅气质的她,吸引了他的目光,好奇那张面纱之下,会是一张怎样的绝世容颜?她林中奇遇,三年的隐忍,三年的苦修,终于在三年后的一天,一鸣惊人,成为飘渺山五十年以来,第一个出山之人!情节一几个身穿白色衣袍的少年不怀好意的围住了一个戴着银色面具的少年,手中的木剑隐隐浮动着真气的能量气息,其中一个语带嘲讽的开口:“啧啧啧,自入了飘渺山,就一直戴着面具,该不会,那面具之下是一张见不得人的脸吧?”“师弟,我们把这小子的面具给取下来,顺便狠狠的教训一下他,让他知道咱们的厉害!”戴着银色面具的少年只露出了一双清冷的眼睛,然而,那眼中深不见底的光芒,却像有着一股魔力一般,引人不觉的迷失其中,只见他眼中幽光一闪,扫过了围着他的少年们,清冷的声音带着一股狠厉慢慢的响起:“想取下我的面具?你们,还不够资格!”只见他声音一落下,身形一闪,奇快的速度让人看不清他是如何出手的,只见那抺白色的身影在几个少年身边闪过,眨眼间又回到了原来的位置,扫了一眼那些被他定住的少年,清冷的声音带着一股散懒:“下次,要挑衅时,得先称称自己有多少斤两。”说着,衣袖一弹,迈开离开,留下身后那些少年在烈日之下暴晒着。情节二“你是风清然?哼!谁不知道风清然美名在外,虽然无法凝聚真气,却还有着一张倾国倾城的脸,而你,戴着面纱只怕是见不得人吧!又怎么会是风清然呢?”挑衅的语气,轻蔑的眼睛,不屑的看着那淡然一身的白衣蒙面女子。修真大陆,强者如云魔兽成群时光之门开启,她,踏上修真大陆,修习真气秘决,契约魔兽,学炼药,锋芒毕露,其光华无人能以掩盖片段一魔兽森林中一身白衣的绝美少年从一棵参天大树上跃了下来,伸了伸懒腰,清幽的目光随意的一扫,落在了那只通体雪白的狐狸身上,清冷的声音中带着几分的慵懒慢慢的传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