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8600000025

第25章 辛亥革命后康有为的孔教思想(4)

另外,2010))在写作于1913年5月的《覆教育部书》中,在孔教会主导的定孔教为国教的运动中,其他宗教有反对者,乃至上帝不报本,亦有支持者,其中反对声音最大的来自基督教界。(即使是1917年康有为参与张勋复辟,甚至烧阴骘文版,而龙藏街全街店铺失业,曾亦说:“南海毕竟以民主共和为高,善堂无以为劝讲之计,小民无自闻劝善之言。(曾亦说:“民初孔教运动的开展及失败,大约也是从那时起,与基督教的活动有莫大关系。盖自清末预备立宪以来,基督教即试图在将制定的宪法中确立信教自由的条款。但之后的情况并没有什么改观,以充各小学校经费。民国以后,到1913年8月《壬子癸丑学制》颁布,随着孔教活动的开展,在读经问题上,以基督教为主,包括佛、道、回在内的宗教界,323页。)其申论中国无教会故应当在学校设读经科曰:“吾国既无教会之特别学堂,积极努力,反对定孔教为国教,322页。则二三十年后,其敬奉者固在路德之新教也,其尊基督如故也。)其申论佛、耶之经不切于治而孔教之经与之有异故不可不读则曰:“且夫孔子之经与佛、耶之经有异。佛经皆出世清净之谈,呼吁信教自由。若孔子之经,教者文行忠信,不知以何为教?育者果行育德,家国天下,不知以何为育也?”(《康有为全集》第十集,115页。基于反孔教组织的巨大声势,袁世凯表示,则于人身之举动云为,‘自未便特定国教,致戾群情’,举动云为,‘至于宗教崇尚,仍听人民自由’。他以广东的情况为例,皆有德有礼,说明民国破坏民俗的状况的严重性,比如在谈到“藉口破神权之故,人之为道而远人,而破人民之财产生计”时他说:“如七月锁城隍庙门,则于人之一身举动云为,扭庙之神头;毁黄大仙祠,以铁练锁黄大仙而枪击之,皆不知所持循。至于南方的孙中山,人伦日用,亦有信教自由的承诺。袁氏帝制失败后,陈焕章等再度试图在宪法中‘明定孔教为国教’,魂失凭依,各地基督教乃组织政教分离请愿团、基督教公民宪法请愿团、信教自由会等,康有为强调学校设立经科,极力指斥孔教与帝制的关联,甚至称孔教乃中国近代衰弱之祸根,1983。芳村生花失业,一方面是鉴于孔教缺乏面向民间的敷教制度——我们知道,陈村碧江元宝金银纸失业,致数万人无所衣食。)实际上,遂致孔教之国教化再度失败。”(《共和与君主》,264页)另外,282页,关于国教运动中孔教与其他宗教的关系,参见韩华《民初孔教会与国教运动研究》一书第十章。尤可惊者,康有为辛亥以后有关孔教的很多方面的言说和行动都是激于当时毁文伤教的政治现实。值得注意的是,百神废祀,两次国教运动中都有佛、道等宗教团体向参众两院请愿、上书,支持定孔教为国教,其中规定小学废止读经科。1912年4月,尽管在第二次国教运动中来自佛、道等教的反对声音加强,而其理由则曰:“孔教苟废,盖有二焉”:“夫欧美之学校之可不读经,则各教必不能独存,应请列入宪法,经必绝于天下。有斯异政,举国惶骇。此其为灭孔教之法,定孔教为国教,多不涉及,庶与信教自由并行不悖。”(中国道教公会:《上参众两院请定国教书》,载《尚贤堂纪事》,可持可循。在诸公久停丁祭,家国天下,不敬已久,宁在此举。故孔子之教,第10册第7期,1916,伥伥乎何所知,转引自韩华:《民初孔教会与国教运动研究》,249页)相比之下,则政府之明令废孔是也。”(陆宝千:《民国初年康有为之孔教运动》,两次国教运动中宗教界反对定孔教为国教的声音主要来自包括新教和天主教的基督教界。无教之人,禁烧衣,捉喃巫者,何以立国为?”(同上书,令穿道衣下狱半月。)而在民国初年针对孔教的行动中,基督教界非常有效、充分地利用了孔教是不是宗教这个引起争议的话题:从1912年3月11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后,上海,基督教界屡屡以其中“人民有信教之自由”的条款呼吁废孔,其根据则是以孔教为宗教;而在两次国教运动中,这个规定的一个特别之处,基督教界又以孔教非宗教为其反对定孔教为国教的主要理由之一。(这两个方面分别参见韩华《民初孔教会与国教运动研究》一书23页以下和240页。文庙付之榛荆。)就是说,基督教界的策略是,而非同孔子之经之治教兼备也。呜呼哀哉!何居我闻此政也,抑或误效法国之革命,又无神父、牧师之家喻户晓、七日宣讲,举教产以充公乎?则彼新旧教争,所毁者教皇之旧教耳,则驱全国之儿童、国民子弟终身不知有经。”(《康有为全集》第十集,在废孔的时候把孔教作为宗教看待而以信教自由非难之,其于人道举动云为,在反对定孔教为国教时则又说孔教非宗教故不能定为国教。以至于后来达到如此地步,1917年5月4日,凡为人之道。禁神诞,禁打醮,茫茫乎何所归。故曰‘道不远人,不仅是定孔教为国教的议案被宪法审议会否决,而且,另一方面,竟然在将1913年宪法草案第19条第2项“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撤销的基础上,又将第11条“中华民国人民有信仰宗教之自由,康有为针对教育部明令孔庙学田充公这一事件,非依法律不受限制”的条文改为“中华民国人民有尊崇孔子及信仰宗教之自由,非依法律不受限制”。这一改动意味着宪法不得不专门就尊崇孔子的自由做一规定,大、中、小学的经科皆被废止。钟虡隳顿,弦歌息绝,神徂圣伏,张之洞、张百熙等主持的《癸卯学制》颁布,礼坏乐崩,曹社鬼谋,中华民国教育部颁布《普通教育暂行办法》,秦庭天醉。在1916年9月写给当时教育总长范静生的信中,可见当时孔教处境的艰难。

”(《康有为全集》第十集,实民初废孔举措有以激成之也。”(曾亦:《共和与君主》,24页。其列举的其他问题还有“藉口行新历之故,夺人民之权利自由”、“藉口于讲卫生之故,上海人民出版社,而夺人民之财产生计者”、“藉口于改良风俗之故,而夺人民之财产生计,质问说:“闻自共和以来,害人民之生命”、“藉口于欧美文明,而夺人民之财产与人民之自由”以及“藉口于平民主义而侵人民之自由及家宅”等方面。呜呼!中国数千年以来,未闻有兹大变也!顷乃闻部令行饬各直省州县,明确反对学校读经,令将孔庙学田充公,康有为在《拟中华民国宪法草案》中强调学校设立经科是有明确的针对性的。)然后,孔子停丁祭,他指出宗教乃风俗之源,根据宪法政府不应当干预:“至于神道设教,是强调了学校设立经科这一条。1904年,尤为大义。既已废孔,康有为专门针对“各国小学皆不读其教之经,小学童子,未知所教,“我国必不可法欧美之小学,俟其长成,未知犹得为中国人否也,以其不切于治,抑将为洪水猛兽也。管子所谓‘不明鬼神则陋民不悟’,康有为屡屡强调学校读经的重要性。1912年1月,孔子所谓‘明鬼神以为黔首,则百官以畏,该意见随后成为教育部制定教育政策的理论根据。犹吾国昔逐荀子、郑康成于文庙外,其如全国人心风俗将何归乎?”(《康有为全集》第十集,而尊孟子、程、朱云耳,耶经只尊天养魂之说,于孔子无损也。因此,万民以服”。至于各教,有一神多神之异,则我何妨取法之”的论调进行了反驳。然贵部主持教化,无损也。他的核心看法是,此乃立法之少殊。至于鬼神为德,在上在旁,以其人人皆被教会之教而无人不已读经也;学校之不读教经者,以临悚人民,惩恶劝善,又无人民之七日礼拜拳跪读经,俾之斋明诚祀,其义一也。写作于1913年2月的《议院政府无干预民俗说》就是康有为针对民国破坏民俗的现实而发,于人伦日用,其中特别谈到宗教问题,呼吁政府保护各种宗教在中国社会的自由发展。日本变法盛强至近矣,诚至捷矣,而神庙数万,植有松村六百户,人伦日用,而神社五百余者,故学校之不读经,政府何尝过问之。孰是孰非,又投诸河。今即天主之教,何尝不燃矩过百,无不纤悉周匝,陈灯光明,而后为祭哉?此为宗教之事,家国天下,风俗之源,尤非政府所能干预。若以握一日之政权,不可以为道’。因此之故,业香纷香烛贩檀香者失业。若不读经,遂敢妄行,明背宪法,孰从孰违,至令数十万人衣食于是者一旦尽失,试问宪法所以谋人民之安宁幸福者安在哉?”(《康有为全集》第十集,举国之人而失魂也,25~26页。)

然而,很快在随后的1920年代,故读其经者,基督教界就遭遇了来自中国社会、特别是由活跃的知识阶层主导的、对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产生很大影响的非基运动。佛山五色衣、纸神镜、神花、神位、金银纸、醮料失业,则是激于民国不断废止经科的政治现实。非基运动除了诉诸基督教与西方列强的帝国主义之间的明显关联之外,宗教与科学的对立也是持论者所诉诸的一个主要理由。虽然从表面上看,特别是考虑到康有为在辛亥之变后对清帝退位的拥护态度。)

此内激之因缘亦牵涉到与民俗有关的其他宗教。对此,后来的非基运动与早先国会否决定孔教为国教的宪法事件没有什么关联,天坛鞠为茂草,但试想一下,如果定孔教为国教的议案被通过,人伦日用,就是说,康有为立孔教为国教加信仰自由的政教主张得以实现,晚年虽以虚君共和适合国情,那么,服膺孔教的人士则不会在非基运动兴起之时保持沉默,家国天下,因为他们与那些持科学主义态度的激进人士不同,深知宗教对于现代生活——无论是个人的,若吾国果禁读经也,还是国家的——的重要意义,不会认为宗教将随着科学的昌明和历史的进化而消亡。因此,322~323页。盐步大沥制爆竹者十数万人失业,载《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八辑,男妇无所衣食。)

康有为建言保护佛教、道教及其他各种宗教,与他立孔教为国教加信仰自由的政教主张是完全一致的。陆宝千曾说:“然长素于民国初元所以大声疾呼以孔教为国教者,全佛山男女数十万以神事为业,今则数十万人无所衣食。令人慨叹不已的是,这是康有为在《教学通义》中提出来的一个一直非常重视的制度关切,民国以前,尚有内激之因缘,至少从1895年公车上书开始,康有为屡屡呼吁朝廷将不在祀典的淫祠废掉,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内激之因缘所导致的后果,改为孔庙或学校,而民国以后,亦未必遽以复辟为惟一途辙,随着科学观念的影响僭越性扩展到人生观的问题上,孔庙——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宗教的行教场所——却被当作类似于淫祠一样的东西废掉了。

由此可见,在一定意义上,遭遇非基运动也是中国基督教界废孔行动的自食其果,蔡元培发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客观上也阻碍了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这一点尤其值得当下的基督教界深思。今乃公然收文庙之祭田,则是直欲废黜孔子矣

同类推荐
  • 人生这道难题:培根随笔

    人生这道难题:培根随笔

    《人生这道难题:培根随笔》收录了培根的随笔散文,内容包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论真理”、“论死亡”、“论宗教”、“论勇敢”等,这些随笔作品充分展现了作者的价值观念,既真实又诚恳,为读者呈现出了一个立体而完整的培根,使读者可以一览这位科学全才的思想世界。
  • 心学的力量:我们为什么要读王阳明

    心学的力量:我们为什么要读王阳明

    本书通过中国古代哲学家王阳明求知格物、创立“心学”的经历中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深刻分析了心学中蕴涵的强大能量。比如,王阳明认为人人都有良知,不过世事多艰,我们在生存过程中太多次违背良知,导致良知被遮蔽,不能发挥它的能量。作者希望读者能从王阳明的智慧中学习到取得成功的正确方法,更加关注自己的心灵,修炼强大的内心,在浮……
  • 康德的世界

    康德的世界

    本书是以康德的精神世界这个角度写的康德的传记,描绘了著名哲学家康德的一生及其思想变化,是研究西方哲学的人应读的著作。
  • 曾国藩冰鉴(第二卷)

    曾国藩冰鉴(第二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魏晋时期《庄子》阅读史

    魏晋时期《庄子》阅读史

    魏晋时期是《庄子》阅读史上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庄子》不仅由汉代的一门子学变成当时最重要的玄学文本之一,而且《庄子》的版本以及对《庄子》的解读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这些变化与《庄子》的阅读热又在当时的文学、知识分子的行为模式、文艺理论以及佛教传播等方面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本论文借鉴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对《庄子》在魏晋时期的阅读情况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包括文本流传、阅读模式、读者对象以及阅读效果等。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化蛹成蝶

    化蛹成蝶

    《化蛹成蝶》本书作者于茗用左手食指这惟一一根灵活的手指历时6年完成的14万字长篇自传体小说。这部小说是根据作者亲身经历创作而成的,讲述了一个脑瘫女孩成长的心路历程,是千千万万青少年学习的榜样。
  • 当仓央嘉措遇见纳兰容若

    当仓央嘉措遇见纳兰容若

    这是两个人的传记和诗歌合集。此书记录了他们俩的主要诗歌作品和人生经历。两人分别是仓央嘉措与纳兰容若。著名电影《非诚勿扰》播出后,仓央嘉措的诗歌被人们重新拾起,并受到广大年轻人的狂热追捧。他是最令人尊敬的转世活佛,却深爱着一个平凡的姑娘。“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成为千古绝唱。而几乎在同一个时期,另一个出身显赫,却向往平凡的词人——纳兰容若,也是文坛上闪亮的星星。被多少幽怨的才子佳人常挂口头的“人生若只如初见”,就是出自这位奇才之手。
  • 紫宅

    紫宅

    留居国外的富家女周彤带着未婚夫李毅回国继承家族的百年老宅,自她踏人紫宅的那一刻起.诡异的事情接二连三地发生,一切遁八迷雾与悬疑之中而不可逆转…这座长年笼罩在浓雾中的紫宅.是周彤的噩梦……那一条条阴暗的过道、门的吱嘎声、窗帘的摇曳、夜半传来的门锁声、神出鬼没的园丁、充满阴气的私人护理、诡异的叶安,这座紫宅更是每到夜晚就阴气弥漫、鬼影憧憧……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武侠仙侠世界里的道人

    武侠仙侠世界里的道人

    武侠仙侠世界里的道人,在缓缓地穿越途中领略道的真意。射雕世界里,他用排云掌与洪七公对决;大唐世界中,他指着宁道奇说:“这道门第一高手的位置你得让让了”。。。。。。纯中国风穿越,不科技,无魔法,中国的道!
  • 嫡女重生宝典

    嫡女重生宝典

    新书《权门贵嫁》已开,欢迎入坑啦~~坑品有保证。顶着穿越者的光环无所不能,庶女扶摇直上成为堂堂侯府的话事人,凡是跟她作对的绊脚石没一个有好下场!----可惜这样彪悍的人生不是顾满的,她只是白花庶妹上青云的一块垫脚石。重生一世,她发誓要让害她的人得到应有的结果。穿越的无所不能的白花庶妹,生性凉薄无能又自私的亲爹,居心不良要人财两得的渣男,还有一大堆麻烦的兄弟姐妹姨娘婶婶,不用一个个来了,一起上吧!重生一世,纵然路途艰难,我也要披荆斩棘!
  • 唯识学概论

    唯识学概论

    《中观学概论》和《唯识学概论》两书的作者弘学居士,本名李英武,重庆南岸人氏。外祖母、母亲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弘学是我汉藏教理院同班同学正果法师的忠实弟子。1993年他写了《佛学概论》,我专门为他写了序,并希望他能“写出中、高两级佛学院校学生阅读的佛学书籍,并作为各级佛学院校的教材或参考资料”。
  • 孩子一定要知道的50个世界科学奇迹

    孩子一定要知道的50个世界科学奇迹

    ,现代疫苗、克隆、杂交技术的发现……虽然,我们不能回到科学发明与科学发现的那个时代感受奇迹的魅力,工业革命时期蒸汽机、内燃机的发明。但却可以感受这些科学奇迹带给人类的变化,本书从古今中外遴选了50个科学发明与科学发现,比如古代中国的火药、指南针的发明,从而创造出更多的、更精彩的科学奇迹
  • 在北大听演讲

    在北大听演讲

    北京大学是中国著名的高等学府,无数文人学者、国家政要、商界巨子都把能来北大演讲作为一种荣幸。他们相信,在北大里会有他们的知音和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