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5800000042

第42章 《太玄真一本际经》的判教思想(10)

灵宝派极度尊崇《老子》,不但制立斋法、制定教规传度《老子》,而且把习诵《老子》作为修仙的必要津梁。敦煌道经S1351号《太极左仙公请问经》云:“道家经之大者,莫过五千文,大洞玄真之咏也。此经虚远,诵之致大圣为降云车宝盖,驰骋龙驾,白日升天。五千文是道德之祖宗,真中之真,不简秽贱,终始可轮读。敷演妙义,则王侯致治;斋而诵之,则身得飞仙,七祖获庆,反胎受行,上生天堂,下生人中王侯之门也。”《中华道藏》第4册,第120页。《太极真人敷灵宝斋戒威仪诸经要诀》是晋宋之际问世的早期灵宝派道经,在陆修静《灵宝经目》中称《太极真人敷灵宝斋戒威仪诸要解经决下》一卷。该经也说:“唯《道德五千文》至尊无上,正真之大经也。大无不包,细无不入,道德之大宗矣。……所谓大乘之经矣。”《道藏》第9册,第870页。

在此思想基础上,《本际经》卷四《道性品》中地仙孟德然专门说:“伏闻神尊所说《道德》尊经,白日升天之道,是无为之上法,名为大乘之经。”老君曰:“《道德》之要,非中仙所知。子等曈曚下仙,安得闻此?”“吾乃愚人淳淳,不知谁子;直以无状之状,有物混成,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太上以吾狂直恍惚,赐垂委任。”“吾受太上重任,方以大乘至法,化度八方人民贵庶,乃至一切神鬼,三涂地狱蝖飞蠕动之类。”扶桑太帝曰:“至如神人所弘大功德,本不简秽贱,唯善是与,然则大无不苞,细无不入,所以神人弘此法,故和光同尘,匠成万物也。下仙虽复垢重,量非大慈所弃。”在早期灵宝派极度尊崇《老子》并将其尊奉为大乘经之祖的基础上,进一步神话了《道德经》和老子本人。

南北朝末期佛道论衡异常激烈,道安《二教论》将道教以往的“救行之术,练行仙法”贬斥为 “外教”。这一特征在灵宝经教体系中表现为内教与外教的分野,从而引出了品级不同的“升玄内教法师”和“灵宝五篇法师”的区别。《要修科仪戒律钞》卷九“坐起钞”引《升玄经》云:“斋会行道时,正一道士不得与上清大洞法师共同席座;上清大洞法师不得与灵宝法师共同席座及服饰衣物;灵宝五篇法师复不得与升玄内教法师共席座。”《道藏》第6册,第963页。可见,灵宝五篇法师当属“外教”,而“升玄内教法师”所代表的《升玄内教经》属于灵宝经系列《云笈七签》卷六《三洞品格》有云:“元始天王告西王母曰:太上紫微宫中金格玉书灵宝真文篇目,有十部妙经,合三十六卷,是灵宝君所出,高上大圣所撰。具如《灵宝疏释》,有二十一卷以现于世,十五卷未出。孟法师云,高玄大法师夏禹师仙公所撰十卷,及修行要卷五卷,足为三十六,合为六卷,即今世所行。其后分为《内教》十卷,即是《升玄》之文,亦世所行也。”明确指出后出的《升玄内教经》十卷,是从灵宝经中后分出来的。另外,《升玄内教经》中屡见“救拔生死,济度人天”的“度人”思想,无疑受到《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的影响。而该经在宋文明《通门论》所引的陆修静《灵宝经目》中已有著录。经中出现的诸如轮回报应、因果祸福、修善积功等思想观念,都有灵宝派经教影响的痕迹。这也证明了万毅的观点,该经是由北周时期的道士从当时流行的受到南朝灵宝派经典影响的升玄系列经典中改造合编而来(《敦煌本〈升玄内教经〉补考》,《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三辑第286页,三联书店,1998年)。

《升玄内教经》自述本经功德云:“此经法者,众经之上,……在最后说而得为大者,义渐深故。……于诸经中最为第一,摄众经故。”“今见世十方天尊,无不履行此经而得道者。将来学人,若不解此经而能得道者,绝无有是。要须得此经已,乃得道耳。……若将来世学真道士但欲度身,奉行大乘,不能兼度小乘者,但行此经,道自得成,不须复受诸余契令法术。何以故?此经尊妙,兼苞众经三洞之上,统御万灵,世人修习此经,十方天地神官莫不充塞虚空,合掌礼侍。”“此经攘祸术中最为第一,消殃术中最为第一,解过法中最为第一,除罪法中最为第一,进行法中最为第一。”《中华道藏》第5册,第87页、93页、112页。几乎相同的意思、同样的文字也散见于《本际经》各品之中,说明《本际经》受《升玄内教经》影响至深、一脉相承,这也反映了中古时期以《升玄内教经》和《本际经》为代表的道教灵宝经系新经典,为了使道教适应新的时代及思想背景下的发展需要,开创出有别于小乘道教的大乘道教勇气和创新精神。

二《本际经》对灵宝经教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南北朝佛道论衡中佛教思想界多指责道经剽窃佛典,把灵宝经作为批判的主要对象。这实际和南北朝道教经教体系中,灵宝派和灵宝经所具有的包容兼蓄、融会贯通的特色有关。这一特点不仅体现在灵宝派于道教内试图建立以灵宝经为核心,整合道教各派、统摄三洞经教的统一的道教经教体系,而且突出表现在对外非常善于吸收、借鉴、利用佛教的现实成果,以充实、完善道教经典、教义,企图以道教思想会通佛教并欲取而代之。诚如陈寅恪先生所言:“其真能与思想上自成系统,有所创获者,必须一方面吸收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此两种相反而适相成之态度,乃道教之真精神,新儒家之旧途径,而二千年吾民族之所以昭示者也。”《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陈寅恪史学论文选集》第512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本际经》的十二条判教标准,基本上涵涉了佛教、道教的思想特征。“十二法印”的具体内容大致可以归结为两部分思想:一方面强调“苦”、“空”、“无常”、“无我”,渲染出世“升玄”清净解脱;另一方面突出道教传统的“至道”常住、真实、自然、善有的思想本位,恪守了“本体”、“本源”、“本根”的理论特质。“苦”、“空”、“无常”自然是吸收利用了佛教教义,而“无我”之说则显然针对道安《二教论》所言“佛法以有生为空幻,故忘身以济物;道法以吾我为真实,故服饵以养生。生生不贵存,存存何绩?纵使延期,不能无死”《广弘明集》卷八,《大正藏》第52卷,第139页。予以回应。

然而,承认“无我”并不意味着扬弃长生成仙这一道教基本信条。所以,《本际经》紧接着又提出“大我”之说,所谓“真一妙智,自在无碍,神力所为,随意以辨,故名大我”。这样一来,《本际经》的神仙学说可以理解为“无我”与“大我”之说的结合,也就是,因认识到个人肉体之“无我”而追求出世“升玄”期冀精神自由永恒之“大我”,与“道”合一。表面上借用了佛教专用术语与概念,实质上表达的仍然是道教的思想观念。

《本际经》“无我”观念,亦源自古灵宝经思想,在《太上洞玄灵宝智慧定志通微经》中元始天尊说:“当知三界之中,三世皆空;知三世空,虽有我身,皆应归空。明归空理,便能忘身。能忘身者,岂复爱身?身既不爱,便能一切都无所爱,唯道是爱。”又说:“一切善恶皆有因缘,应从吾受。”《道藏》第5册,第889页、890页。轮回皆因有“吾(我)”,所以必须破除对“吾(我)”的执著、不爱身,即“无我”。既然“无我”,也就不须“爱身”,不再以肉体不死作为长生成仙的标准。

在《本际经》中“苦”、“空”、“无常”、“无我”的观念与“本体”、“本源”、“本根”之说看似南辕北辙,而又能辩证地统一在一个理论框架之下。《本际经》卷六《净土品》太上道君自述昔于元始天尊西那玉国闻此经时,西方有国号曰“多恼”,遣使“往诣东方西那玉国天尊之所”启请妙法、归依,天尊将“太玄本际微妙经文”付与来使之事,这无异于“老子化胡”说的翻版。因为,既然老子化胡为佛,那么佛所说经无异于老子所云,自然可以堂而皇之地进行移花接木式的引用、接收了。《本际经》卷二《付嘱品》云:“末世正法流行,所说言辞随世文字,天魔异道添糅真经,语似义乖,云何分别?”“法本无言,亦无文字,但为世间无明众生,愚痴触壁,悬心冥道,无由悟解,故立世典渐启曈曚。乃寄语言宣示正道,假借文字著述经图,语字乃同,非复凡俗。”佛典之中的相关思想论述,又可以被解释为道教的“权变”之说。包容佛教将其与本土宗教相结合,改造佛教,最终代替佛教并凌驾于佛教之上,这才是以《本际经》为代表的灵宝派“新”经典会通佛教的真正目的。

《本际经》卷二《付嘱品》中有“念大道真是法王”,卷三《圣行品》有“究竟真一平等大道”,卷五《证实品》老君告诸仙人诵三宝名号忏悔业障“至心归命太上无极大道卅六部尊经玄中大法师”,经中尚多次提及“正一真人三天法师”张道陵。学术界通常把“大道”、“太上无极大道”、“正一盟威之道”作为早期天师道的专称,张道陵又是天师道的祖师。《太平广记》卷六十“女仙五”之“张玉兰”条引《传仙录》云:“张玉兰者,天师之孙,灵真之女也。……得素书《本际经》十卷,素长二丈许。……灵真即天师之子,名衡,号曰嗣师。自汉灵帝光和二年己未正月二十三日,于阳平化白日升天。玉兰产经得道,当在灵真上升之后,三国分兢之时也。”《太平广记》第30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此则神话传说说明了《本际经》与天师道有关系。《本际经》尊崇《道德经》、神化《道德经》及老子,也是受天师道影响的有力证明。两晋时代《老子》是天师道徒尊奉的首要经典,《世说新语·文学第四》载东晋末年殷仲堪尝“云三日不读《道德经》,便觉舌本间强”,他本人“少奉天师道,受治及正一”《三洞珠囊》卷一《救导品》引《道学传》)。

灵宝派早期领袖葛洪虽然在《抱朴子内篇·释滞》中对老子《五千文》表现出明显的排斥性,他说:“五千文虽出老子,然皆泛论较略耳。其中了不肯首尾全举其事,有可承按者也。但暗诵此经,而不得要道,直为徒劳耳,又况不及者乎?”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第151页,中华书局,1985年。但是早期灵宝经《太极左仙公请问经》,却一再流露出对老子及《五千文》的无比崇敬。说明灵宝派在葛洪之后,可能已经融摄了天师道教法。姜伯勤先生说:“(本际经)竭力在经书上反映了南北道教各系传承的交融与大一统局面。《本际经》各卷出现的神仙,兼顾了东南西北各派系。三天法师张道陵是整个道教都接受的人物,徐来勒是灵宝派与上清派共同信奉的神仙,窦子明代表了西南地区的道教,而上相青童君则象征着东南沿海的上清派信仰。”姜伯勤:《〈本际经〉与敦煌道教》,《敦煌研究》1994年第3期。另外,在《本际经》中依次出场的各路神仙里面,元始天尊是灵宝派的至上神,太上大道君原是上清派的最高神,太微帝君也是上清派的重要神仙,太上老君是天师道的最高神。《本际经》把他们有序地排列在一起,以《本际经》为基础整合道教各派的意图是相当明显的。

灵宝经教的传授据说是经过了由太极真人徐来勒—葛玄—郑隐—葛洪的过程,葛洪去世后“以付兄子海安君,至从孙巢甫,以隆安(397—402)之末传道士任延庆、徐灵期等,世世录传,支流分散,孳孕非一”见《云笈七签》卷三《灵宝略纪》。相同的记载又见于《道教义枢》卷二和《云笈七签》卷六《三洞经教部》中。徐灵期之后传授记载就付之阙如了,作为一个独立道派的活动资料亦相对匮乏。陆修静虽对灵宝派的发展做出过很大贡献,但未见有学人继承其灵宝法者。因此灵宝派在陆修静之后的情况已不明了,这也许和灵宝派具有鲜明的整合道教各派以建立统一的经教体系的倾向和特点有关。六朝时代道教各个流派融会贯通,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本地风光”宗派藩篱反而越发模糊了。灵宝派也许因此完成了它整合道教的历史使命,而消融到“新”道教的经教体系中去了。

灵宝经问世于东晋隆安(397—401)年间,最初传授以句容葛氏家族为核心。《上清经》约产生于四世纪中叶,传授以句容许氏家族为核心。这两个家族都居住在句容都乡吉阳里,故有世代姻亲关系。据陶弘景《真诰》卷二十《真胄世谱》记载:许谧叔父许朝娶葛洪之姊,其孙许黄民娶葛洪重孙葛万安之女,许谧曾孙娶同郡葛氏。日本学者吉川忠夫先生在《六朝道教之研究》中,通过对许迈家族的考察指出,在六朝信仰者中,可以看到不同派别之间的融合,像上清系创始人之一许谧的兄长许迈,既是上清派重要人物鲍靓的学生,又曾经从天师道吉阳治左领神祭酒李东授《六甲阴阳符》。他的婶婶是葛洪的姐姐。许迈是南朝名士天师道信徒王羲之的朋友,王羲之的女儿嫁给上清派魏华存的孙子刘畅,而王家又与天师道世家郗家有姻亲关系转引自葛兆光:《屈服史及其它:六朝隋唐道教的思想史研究》,第44页,三联书店,2003年。由此可见,儒家家族血亲观念对早期道教领袖阶层根深蒂固的影响,他们也可能有意识地期望通过联姻手段扩大本家族及本道(门)派在上层士族社会中的影响力,借此巩固自己在教门中神权、族权的“垄断”地位。这无疑也是造成中古道教各派别之间之所以能够产生兼容并蓄、融会贯通局面与效果的催化剂。

这一鲜明的时代特色从另一方面亦可得到证明,如南朝道教宗师陆修静是当时集道教各派教法之大成者,他虽然自称“三洞弟子”,其实与天师道、上清派、灵宝派都有渊源,但皆无直接的师承关系。他的再传弟子陶弘景,更是遍访上清诸仙真迹,尊三茅君为祖师,以上清、灵宝为宗法,提出“崇教唯善,法无偏执”的原则。陶弘景《茅山长沙馆碑》明确指出“万法森罗,不离网仪所有;百法纷凑,无越三教之境”《道藏》第23册,第651页。另据《华阳陶隐居内传》载:“茅山中立佛、道二堂,隔日朝礼。佛堂有像,道堂无像。”又据于敬之《桐柏真人茅山华阳观王先生碑铭》记载,有道士王轨字洪范者,曾在法主王远知座下听《老子》、《西升》、《灵宝》、《南华》真人论云云《全唐文》卷一百八十六,中华书局,1982年。此亦说明,灵宝经已经成为茅山上清派奉持的重要经典。

同类推荐
  • 山水的启迪:中国古代散文的人文情怀

    山水的启迪:中国古代散文的人文情怀

    这套丛书由8本书构成,是国内文学和语文教学论方面的知名学者优势互补,为中学生提供的“青春读书课”。它克服了文学专家文选式读物可……
  • 落泪是金

    落泪是金

    有这样一群人,从山里走来,带着贫困,走进神圣的殿堂。他们之中有的父母不堪忍受沉重的负债,带着不为人知的心酸和痛楚,永远离开了人间;有的因物质的匮乏而扭曲了心灵,也开始堕落。《落泪是金》探究了中国贫困生在通往高等学府的崎岖路上,经受着个人与家庭的艰辛和痛苦。
  • 南磨房行走

    南磨房行走

    《南磨房行走》旨在让形形色色、光怪陆离,有着怎样闪光的头衔、动听的言辞、华丽的外衣都显示出本来面目。具体内容包括《“避邪”的邪门》《质疑十条“土”法律》《还有多少空置地在扯皮》《说“包二奶”》等。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解放青岛(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解放青岛(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本书以纪实手法纪录了在解放青岛的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的光辉事迹,歌颂了他们的大无畏精神,再现了解放战争的悲壮场面……
  • 当代报告文学流变论

    当代报告文学流变论

    这里所汇集的论文,报告文学的崛起,是作者多年来研究报告文学的成果。文章对许多优秀作家作品的实证研究和理论探讨方面的成绩,是当前文坛较为突出的。报告文学仍然是一种需要人们再认识,再实践的新型文体,是新时期最为突出的文学现象之一。对报告文学的潮起潮落及其流变有着直接的参与和体验。本书作者一直处于新时期文学活动的中心,此前相关的理论著作极少。这本书的出版,有助于人们了解认识报告文学,并对报告文学的理论建设有所补益
热门推荐
  • 总统书架:美国总统推荐的读书计划

    总统书架:美国总统推荐的读书计划

    美国历届总统最为推崇的案头藏书。你可以没看过这些书,但一定要警惕看过这些书的人美国五届总统共同推荐的励志奇书除《圣经》之外,对奥巴马影响最大的人生智慧。
  • 颠覆经典之昭君传奇

    颠覆经典之昭君传奇

    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词客各摅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可见这昭君果然个千古奇女子,只是她的故事到底应该如何呢,就看今日凤凰如何妙笔生辉了。这是架空的故事,和历史不尽相同,若是想以此来考证历史的话,请绕道而行。---------------------------------------据说狼的终身伴侣只有一个,即使它残酷无情,可对自己的爱侣倾心相许。他是狼王,是草原的主人,也是匈奴的君主。只为一个情,他以人入狼,生生世世守着寂寞她是秭归的一方美玉,清逸脱俗,美名远扬,却也因为美名所累,一道圣旨,被迫入宫。时也,命也,无心在后宫争宠,宁愿买通画师掩盖自己的风华。缘也,情也,意外相遇,彼此留下了深刻的影子他是她一生的梦,即使他会成为一片过往的云,她的心中也只有他。她是他生生世世的心,即使最后为了她会成为沧海的浪花,他也无悔。只为灯火阑珊处,她那回头的一眸,早已经刻入他的心海。
  • 世界上最伟大的投资书

    世界上最伟大的投资书

    如果现在的你刚刚进入投资领域,渴望成为成功投资者中的一员;或者已经在股市摸爬滚打多年,现在仍是时常亏损的一个,渴望提高自己的投资技巧。那么,建议你认真阅读一下本书。让你汲取大师的投资精华,从而全面提升自己的投资能力,在投资领域展翅高飞!
  • 重生之错养魔帝

    重生之错养魔帝

    强者为尊,谁说一定要武力超强?看她一个经脉堵塞、毫无灵力的废物,如何在这灵力纵横、实力说话的世界打破定律,混得风生水起。前世,她惊才绝艳天赋卓绝,聚灵力斗灵兽名动大陆,却不想透心一剑出自过命之交同伴之手。再次睁眼,变为了边缘小镇商人之女,经脉堵塞废人一个。听闻昔日同伴天才之名响彻大陆,才知,一条性命几年情谊,抵不过虚名一场。白发苍苍老父,强忍病痛只为给她撑起一片安宁天空,慈爱目光,打破了她心中重重冰层。今生,她天赋异禀,粉碎冒名天才谎言,超越前世一切重铸辉煌。带着捡来的便宜儿子,走出小镇,势要疼爱她的父亲以她为荣。只是,这个便宜儿子似乎有点不太对劲……“你是我捡的、养的,所以你是我儿子。”“你死而复生全是我的功劳,你岂不成了我的女儿?”“你这是狡辩!”“既然‘父女’‘母子’关系没有办法达成一致,我们可以换一种比较容易接受的关系。”某男神色郑重。“什么关系?”某女一时没有反应上来。什么关系?当然是“就地正法”,某男一向喜欢用行动说话,做永远比说更有效果,他属于务实派。
  • 女人这辈子的选修课:离婚何惧

    女人这辈子的选修课:离婚何惧

    恋爱的时候,女人往往用分手要挟男人。而结婚之后,男人往往用离婚威胁女人。风水轮流转,但目的不同。女人的要挟往往是假的,是为了和男人更加靠近;而男人的威胁往往是真的,是为了和女人真的分开。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沧浪诗咏

    沧浪诗咏

    沧浪诗社和沧浪区有缘,它也是因沧浪亭而得名,而且就在沧浪区辖区内办公。因此一向多情的诗人就对沧浪区特别多了一份关爱。以弘扬旧体诗词为己任的沧浪诗社自1984年成立以来,诗人们就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出了大量讴歌沧浪区发展变化、民情风物的诗篇。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