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4800000018

第18章 七七事变后胡适对日态度的改变(2)

(二)对中国内部的观察。胡适原来主张妥协,基本出发点是认为中国绝对没有能力抵抗日本,一旦爆发全面战争,中国必不可收拾。倘能谋得和平,争取一段时间,谋求国内的政治统一(即指“剿共”成功和消除其他反对势力)和政治改善,然后可以一战。七七事变后,虽逐步做到了国内政治统一,胡适以中国军力太弱,故仍主避战求和。但他也逐步看到,和平的困难不仅在于日本的步步进逼,同时还因蒋介石政府没有充分的权威性和统治效力,难以承担议和的大责任。他在7月31日给蒋廷黻的信(稿)中,对这一点讲得很清楚。他说,中国“没有避战的资格”。第一,“对外力量太弱,故不能阻敌人深入,六年的避战,只见敌氛日深,受逼日甚,结果因为无力抵抗,故终不能避战”。第二,政府“没有强到一个可以忍辱避战的程度——又无政治家能担负大责任——故至今飘泊(drifting),终陷入不能避免的大战争”(《胡适来往书信选》(中),363页。)。胡适认为,在敌人进逼日甚、国内抗战呼声甚高的情况下,一个没有充分权威性和统治效能的政府,是无力负起议和的责任的。他几次同蒋介石见面谈话,对此一定有更切实的了解。

(三)对国际形势的观察。七七事变后,英、美国家的反应都是低调的。英国没有能力在东方与日本抗衡,更不愿为中国承担任何风险,何况欧洲的局势已经牵制了它很大的注意力。美国有能力同日本抗衡。但美国朝野一向为孤立主义论调所笼罩。美国人不可能为救中国而冒被拖入战争的风险。中日间要谈判和平,没有强有力的第三国的明确积极的支持是绝对无保障的。王世杰对此认识最清楚。他曾对胡适、蒋梦麟等说:“和之大难,在毫无保证。”当英国上海商会领袖提出中日和平建议时,王即表示:“如英、法等国不肯出任保证及制裁之责任,则中央政府断不能接受此类解决办法。”(《王世杰日记》手稿本,第1册。)以胡适同王世杰的关系,及他们教育背景、思想方法上的接近,他不会不虑及此。

总之,日本灭亡中国的野心,蒋介石政权的脆弱及无力担负起议和的责任,国际上又无支持和平的保障,这便是促使胡适产生“和比战难百倍”的见解的主要客观原因。

自然,胡适的转变更有其内在的主观根据。过去,人们只注意到胡适主张对日妥协让步的一面,而有意无意地把他同亲日派混淆起来;不知他内心里同任何一个爱国的中国人一样,对日本的侵略怀有憎恨的心理。他的低调主张,是一个学者从他的理智判断出发,以为妥协可以争取时间,避免因过早地应战而导致惨败不可收拾。他的主张究竟对错,人们尽可以批评、讨论。但因此判定他亲日、媚日,或是在侵略者面前屈膝投降,那就未免失于偏颇了。

“低调俱乐部”的汪精卫、周佛海、梅思平、高宗武、陶希圣,都是亲日派。前三人都成了不折不扣的汉奸,后两个人也都走了一段汉奸之路。胡适和他们不同,他压根儿没有一点亲日的思想感情。这个区别是十分重要的。正是这个区别决定了那些“低调同志”肯当汉奸,而胡适本人却成为奔走抗日的外交使节。

现在,我想系统地引证一些材料,来揭示胡适从主和到拥护抗战这一转变的思想基础究竟是什么。

(一)对日本侵略者的厌憎

1935年6月1日日记:“听努生(罗隆基———引者)说天津日本兵队的暴行,气得不得了!这种国家是不能存在天地间的。”

同年12月25日,他在和周作人的诗中说:“可怜王小二,也要过新年。开口都成罪,抬头没有天!强梁还不死,委曲岂能全!”(《胡适的日记》手稿本,第12册。)这一年的华北危机,日本人凶焰高涨,压迫国民党自河北撤退,取缔一切排日的言论活动。这种无代价的让步,胡适颇不满意,所以有“开口都成罪,抬头没有天!强梁还不死,委曲岂能全”之句。

1937年4月25日,他在给蒋廷黻(时任驻苏大使———引者)的信中说:“关于日本,我近一年来真成了一个‘反日者’。因为我渐渐觉得厌恶、轻视那个民族了。……日本人的成功已超过那个民族的本领的限度。……若再不悔祸,我看终有大坍塌的一日。”(此信原件藏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七七事变后,胡适到南京,住在教育部大楼里,有人请他写字,他都写陆放翁的诗句:“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此表露其悲愤之情。到庐山的当日,他就向蒋介石说:“华北的人民怨中央政府决心不要华北了。不然,何以大家眼看见整个华北就要丢了,竟没有中央军队北来援救!”(《胡适的日记》手稿本,第18册。)据王世杰说,蒋介石下令动员部队由河南进入河北,胡适以及冯玉祥的进言是起了作用的。(参见《王世杰日记》手稿本,第1册。)

类似的材料自然还有许多。但这些已足够表明胡适内心对日本侵略者的态度了。

(二)对抗日将士的敬意

1933年5月,在长城抗战期间,傅作义将军的华北第七军团第五十九军一部,在怀柔与日寇激战,曾给敌军以重创。最后有“塘沽协定”签字,奉命撤退。此役死官兵367人,伤284人。次年,傅将军及当地人民为牺牲的官兵建立公墓碑,特请胡适撰写碑文。胡适在碑文中流露出激越的爱国抗日的感情。他歌颂“中国健儿用他们的血,洗去了城下之盟的一部分耻辱”,“用他们的血染中华民族历史的一页”。他以生动的白话记述:“有全连被敌炮和飞机集中炸死五分之四而阵地屹然未动的;有袒臂跳出战壕,肉搏杀敌的;有携带十几个手掷弹,伏在外壕里,一人独力杀敌几十的。”(此碑文影印件收在《胡适手稿》第10册中。碑文是按钱玄同书写镌刻上的)若没有爱国抗日之心,若没有对抗敌将士的衷心敬意,是写不出这样的碑文的。

1936年,平、津一带空气紧张,谣言四起。胡适担心,宋哲元会被日本人软化,乃发表《敬告宋哲元先生》一文,实等于是一封公开信。文中说:“我们十分诚恳地希望宋哲元先生要彻底明白他自己的立场。宋哲元先生在一般民众的心里,是冯玉祥将军的忠实信徒,是国民军的最高代表,是喜峰口作战的好汉。除此之外,我们不认得第二个宋哲元。”他要求宋哲元及二十九军的将领们要时时记得喜峰口战死的八千子弟,要他们明白,只有站在国家的立场才有力量。“离开了这个国家的立场,无论是谁,决不能有力量。熙洽、张景惠、殷汝耕都没有力量,因为他们都脱离了国家的立场,所以永远成了汉奸国贼。他们不能不托庇在敌人的铁骑之下做了受保护的奴才,这些奴才将来都有在中山墓前铸长跪铁像的资格。”(《独立评论》,第204号。)这些话都最清楚不过地显现出他对抗日将领的衷心敬爱和对投降日寇的汉奸国贼的憎恶,也从而显示出,在侵略者面前,胡适的民族界限是十分清楚的。

(三)对国民党政府无条件让步的不满

1935年6月,在日本压力下,“何梅协定”出笼,五十一军被迫从河北撤出,河北各地的国民党党部被迫撤销,取缔一切反日活动。在敌人没有付出任何代价的情况下,中国方面竟作出如此屈辱的让步,胡适颇为不满。6月12日,他写信给王世杰(时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长)说:“认定此回的事,全是无代价的退让。若如此下去,岂不要把察哈尔、河北、平、津全然无代价的断送了?”(胡颂平编:《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第4册,1382页。)

是年11月,日本人利用某些汉奸加紧策划“华北自治”。19日,宋哲元、萧振瀛等招待教育界人士,报告有关情况。胡适与傅斯年当场断然反对任何华北自治的企图。事后曾发表北平教育界宣言,明确表示:“我们坚决反对一切脱离中央或组织特殊政治机构的阴谋及举动。我们要求政府用全国的力量维持国家领土及行政的完整。”这伸张了正气,抑阻了一些人的动摇。24日,胡适写《华北问题》一文,警告华北当局:“若有任何破坏统一的事变出现,主持的人必定成为全国人痛恨的对象,必定成为历史上孝子慈孙永永不能洗刷的大罪人。”(《独立评论》,第179号。)胡适要求,作为国民党政府和蒋介石本人在北平的最高代表,何应钦应出面通电宣告,“此间并无要求自治之民意”(《胡适的日记》手稿本,第12册。)。

(四)民族危机之下自处处人之道

1935年6月11日,得悉“何梅协定”的屈辱让步,胡适在给丁文江的信上说:“此后此地(指北平——引者)更不是有人气的人能久居的了。”(《胡适来往书信选》(中),272页。)当时平津一带敌焰甚炽,汉奸四处活动,日本特务亦甚猖狂。胡适反对“何梅协定”的态度自然很容易为敌所知。王世杰颇为胡适的安全担心,曾有信劝胡适尽快离开北平。胡适在上面提到的6月12日的复信上说:“至于我个人的安全,我毫不在意。我活了四十多年,总算作了一点良心上无愧怍的事。万一为自由牺牲,为国家牺牲,都是最光荣的事。我决定不走开。”后来“华北自治”的空气高涨,胡适隐然成为平津教育界主持正气的一位领袖。

1937年七七事变后,胡适南下赴庐山谈话会。当他看出大战已不可免,看出平、津免不了要落入敌手的时候,他在给夫人的信中,要她通知教育界的一些朋友尽快离开北平。后来他奉命出国,在海外得知周作人仍未离平,他曾作一首诗奉劝周氏守住民族气节,设法离平南下。可惜,周作人竟不听其劝,终于沦为汉奸。

(五)日本侵略者眼中的胡适

当一些人猛烈抨击胡适的避战求和的主张和反对学生抗日运动的时候,日本人却始终认定胡适是他们侵略政策的敌人。1935年“一二·九”运动发生的当天,日本驻平武官高桥氏向北平市长秦德纯抗议,声称,“今天的学生运动是有背景的,主谋的人是蒋梦麟、胡适”(《胡适的日记》手稿本,第12册。)。这自然不合事实。但日人之所以有此“误告”,正是胡适反对华北自治的结果。说来很有趣,胡适不赞成学生为抗日事罢课游行;然而学生们之所以罢课游行,恰是为了表示他们反对华北自治;而反对华北自治又恰恰即是胡适的主张。所以,尽管胡适不是任何一次学生抗日运动的直接策划者和组织者,可是在日人眼中,胡适的思想主张却是学生运动的“酵素”。

1936年7月,胡适率团赴美参加第六届太平洋国际学会,路经日本,抵达东京时,“车站上看不见一个日本人迎接他”。在日本,“从欧洲或美国来的,就是二流三流的文士,也是热闹记载的”。而对国际知名学者胡适的抵达,“日本各报纸却以沉默迎之”。原因就是,在日本人眼里,胡适是“排日的煽动家,学生抗日运动的指导者”([日]室伏高信:《胡适再见记》,原载东京《读卖新闻》,1936-07-23,《独立评论》第213号译载。)。后来,1938年才从日本回国的学生杨鸿烈也证实,“在日本人的眼中,先生(指胡适———引者)是他们的‘侵略主义’的大对头”(《胡适来往书信选》(中),375页。)。

以上我所引证的这些材料足以说明,胡适于七七事变后由主和转变到拥护抗战,是有其充分的思想基础的。从而,人们对胡适于九一八事变后的对日态度也应有一个新的完整的了解。

同类推荐
  • 摩根写给儿子的32封信

    摩根写给儿子的32封信

    本书是世界财富巨擘摩根家族的奠定者——约翰·皮尔庞特·摩根给儿子小约翰·皮尔庞特·摩根的信集。它本来是不愿公开的私人信札,是以遗嘱形式密藏的贵重珍品,并且“透露了太多的摩根家族创造财富的秘密和商业的智慧,是培养伟大企业家无可比拟的教材……”。
  • 蒙哥马利(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蒙哥马利(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伯纳德·劳·蒙哥马利伯纳德·劳·蒙哥马利(Bernard Law Montgomery,1887年11月17日-1976年3月25日),英国陆军元帅。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杰出的指挥官之一,1943年,参加攻占西西里和登陆意大利,1944年统率盟军进入法国,6月6日指挥盟军进攻诺曼底,取得了诺曼底登陆作战的胜利。后晋升陆军元帅,受封子爵,1946-1948年任帝国总参谋长。
  • 晚清有个曾国藩

    晚清有个曾国藩

    把那个时代一个中国文化积薪传火者的负隅顽抗和心路历程写得淋漓尽致。写他的困兽犹斗,中兴勋臣,写他的忍辱负重,镇压太平天国的刽子手,写他的韬略智慧,从曾国藩的编年史入手,以细腻凝重的文笔透射了曾国藩的内心世界,写他的貌似虚伪,写他的治学精进,写他的无奈苍凉,这是完全的曾国藩吗?曾国藩这个乡下秀才一步步靠自我奋斗与忍辱负重走向权力的巅峰。,湖湘大儒。这个被称为“晚清第一汉臣”的湖南人如何达到孟子所说的“内圣外王”境地?又如何成为中国文化最后一座矗立的庙堂的?本书结合丰富的史料,写他的志存高远,写他的内心圆满
  • 大艺术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大艺术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大艺术家的故事》艺术可以再现历史,概括生活,表现人类的内心世界。艺术是人类精神的集中、高度的反映。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许多伟大的文学家、艺术家,达·芬奇便是这一时期伟大的艺术家和哲学家。贝多芬的名字是和音乐联系在一起的,他的音乐以博大的胸怀、强大的冲击力,震撼了世界乐坛,因此,他被人们尊称为“乐圣”。梵高的一生是穷困潦倒的一生,也是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他在短短的十年绘画生涯中,为世界留下了《向日葵》、《鸢尾花》、《加歇夫人》等作品······
  • 卡帕传

    卡帕传

    英国是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奠定了世界近现代的行为规则。不仅四大文明古国都有大英帝国灵机一动划分出的奇怪疆界,孕育的年轻国家,就连如今横行世界的英语语法,交往规则也大多出自大英帝国之手。现在好多人都批评美国世界警察,其实英国才是给警察制订法规布置任务的幕后人物。
热门推荐
  • 秦爷请接招

    秦爷请接招

    【正经版】沿袭着“门当户对”的传统路线,18岁的穆回终于还是嫁给了秦衍,这个原本是她姐夫的人。她流产了,他的真正心上人回来了。她的病恶化了。于是,他们协议了。于是,她的青春被他熏得乌黑乌黑——于是,她将自己如秋风卷落叶般卷走了——三年后,在她完全失明前,她回来了,带着外面的“外遇对象”和“儿子”。她只是想看一看她的父母,没想到他却要她跟他回家!而她们会消停吗?战火一旦打响,秦爷,你就等着接招吧!
  • 千秋雪

    千秋雪

    有人说,这是一部让他看了很久才看明白的清穿文;有人说,这是一部他所看过的最为特别的清穿文;有人说,这是一部本该写成架空文的清穿文;有人说,这是一部不错的武侠风格的清穿文;有人说,这是一部假如出版他就要去出版社打、砸、抢的清穿文;小喜说,这其实是一部穿清文而不是清穿文,这是一部不知何时可以开始的玄幻大作的前奏,这是小喜心底埋了很深很久的一颗种子萌发出的一点点小芽;你会怎么说?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极品医生护士妻

    极品医生护士妻

    原书名《爱妻》他们当初同时考上医科大,可是多年之后,他成了国内首屈一指的内科专家,而她,却仅仅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护士。她们曾经是羡煞众人的大学恋人,一次意外,她向他提出分手。时间飞逝,再次相遇,二人却早已是地位悬殊。她一直以为,他和她之间,不会再有任何的纠葛。所以,她一直避着他。而他,面对忽然出现的这个曾让他爱恨交织的女人,他怎么可能,让她再逃?沉睡的恶魔,终究在慢慢地睁开双眼。这是一场相互追逐的爱情,缠绵悱恻的同时,却是那般痛彻人心。爱到极致也痛到深处的孽爱,只是到了最后,究竟是谁,率先失了那颗心。*旧文推荐:【孽囚】【黑道少奶奶-】【重生—豪门小妻子】----------------------------------------------------QQ群:174217002敲门砖:文中任意角色名‘谢绝同门加群’--------------------------------------------------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极品医生护士妻》
  • 男神是什么?可以吃吗?

    男神是什么?可以吃吗?

    还是这里是现实?林小姐穿越到平行时空的这个世界,从此和路先生的没完没了……--情节虚构,到底她的记忆是现实,请勿模仿
  • 帝战

    帝战

    太古灭,万物苏,百族斗,天妖出···这是一个源远流长的时代,上演了一出源远流长,可歌可泣的故事。当一代天妖皇者手持一件太古神兵遇上一条天罚禁规,是否能打破这源远流长的宿命?
  • 李嘉诚做大的12字箴言

    李嘉诚做大的12字箴言

    本书运用12个字——韧、勤、诚、稳、势、远、借、变、合、义,从四个大方面探索出李嘉诚做大做强的秘诀:首先是因为他具有一番雄心壮志,不甘屈于人下;其次,是因为他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创业;第三,是因为他能够抓住机会,敢于冒天下先的风险,抓住机遇,顺势发展;第四,是因为他在遭遇挫折时不气馁,表现出百折不挠的意志和顽强的精神。这些都是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内在品质。
  • 人性寓言全集

    人性寓言全集

    触摸真实的人生,解读成功的密码,改变千万人命运的人性读本,成就大事者必备的成功指南,在轻松的阅读中,洞悉人性弱点,领悟生存方略,在丰富的哲理中,提升人生境界,赢取成功智慧。本书在独特阐释人性的同时,将可读性、趣味性、思想性、哲理性等融为一炉,让我们在融会贯通之后获得成功的心法!
  • 神印皇座

    神印皇座

    这是一个失落的世界,这是一段失落的神话。少年古月应劫而生,持神斧,斩巨孽,开纪元,救苍生。百族争霸,妖兽横行,我们且看少年古月如何在蛮荒世界闯出一片新的天地。一切,都从蛮荒开始......
  • 傀儡新娘:撒旦公爵的逃妻

    傀儡新娘:撒旦公爵的逃妻

    人称‘撒旦公爵’的他,为报夺妻之恨,掳来她,妹抵兄债,可她却宛如冰山上的雪莲,越挫越坚忍……当遭遇杀手阻击,她为他挡下杀手那致命的一枪倒下,他竟觉得世界在瞬间崩溃,他竟爱上了她!可伤好之后的她,却利用了他的爱,在他向她求婚的那一晚践踏他的心逃走!“既然不能爱我,那就恨我吧,用你的心,用你的全部力气来恨我!”这是她被捉回他面前,他恨极的第一句话!而她,为了挽救家族事业与身陷险境的兄嫂,亦在同一天沦落为由他操控的傀儡新娘,没有心,没有自由,更没有说“不”的权利……
  • 现代王妃攻略之旅

    现代王妃攻略之旅

    她是世界最大佣兵组织的三大领导人之一,邪恶腹黑,睚眦必报,她掌控着全球黑市三分之二的军火走私,在国际通缉榜上排名第二,也是唯一一个女人,她深感自豪。老美的反恐组织费尽心思,天天想着剥她皮,拆她骨,努力了几年,却连她长什么摸样也摸不清。她是尚书府嫡长女,八岁一奶娃,却容颜被毁,身中剧毒,最后一命呜呼。凤凰涅槃,浴火重生。重生归来,太子赐她最好的礼物:定亲信物还给她,她顿时视若珍宝,叩谢太子隆恩!继母姐妹处心积虑算计她,她笑颜应对,生活总不能太无聊。他有着倾世之才,有着称霸天下之权势,却只想与她看尽天下繁华,他说,江山如画,却不敌你眉间一滴朱砂!她有着倾国容颜,有着耀眼天下之风华,却只想与他小桥流水人家,她说,天地浩大,却不如你给我温暖的家!龙有逆鳞,狼有暗刺,妄想毁他们家园者,他们便毁你整个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