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4800000019

第19章 胡适与抗战(1)

在1937年七七事变前,胡适一直反对对日作战。为此,他曾长时间担着“卖国”的罪名,受到舆论的谴责。但七七事变后,他却受蒋介石的委托,为抗日的事出国奔走,不久出任驻美大使,成为国民党政府战时外交活动的一个重要角色。那么,胡适是怎样从反对抗战转变到拥护抗战的呢?他在抗战时期,尤其在担任驻美大使时期,做过哪些活动?这些活动对中国抗战有何意义?他对中国抗战发展前途是如何估计的?如此等等,这些问题,过去一向不很为人注意,却都有加以研究的必要。

九一八事变发生时,胡适在北平任北京大学文学院长。他同他的朋友丁文江、蒋廷黻、傅斯年等曾准备拟定一个对日妥协的方案给政府当局参考。因分歧较大,终未形成一致的方案。(参见胡适:《又大一岁了》,载《独立评论》,第151号。)胡适本人极力主张同日本直接交涉。为此,他曾给宋子文、罗文干写过信,并在《独立评论》上发表文章,申述他的理由。与此同时,他又力倡国际调节。当国联调查团的报告书发表时,他表示衷心的欢迎,尽管那个报告书并没有维护中国的主权。胡适坚持对日直接交涉和依靠国际调节,目的就是避免对日作战。他的理由是:第一,中国的经济力量、军事力量太弱,无法同日本较量。他认为同日本打仗,无异是以血肉之躯去同现代的武器拼命,绝无取胜的希望,可能遭难更惨。他甚至说:“我宁愿亡国,也不愿主张对日作战。”(胡适:《我的意见也不过如此》,载《独立评论》,第46号。)第二,他认为国民党的政权不稳固,同日本打仗,内部会出乱子,所以,应先谋国内的统一。他的“统一”首先是针对共产党的,其次也是针对各种反蒋势力的。他说:“政府不能用全力注意到疆土的防守,一半是因为剿匪的工作需要很大的注意和很大的兵力;一半也是因为国内不统一,各方的猜嫌不能全消……”(《大公报》,1935-11-07。)第三,他认为,在日本同其他大国,如英、美、苏等的矛盾尚未进一步激化的情况下,中国抗战不易得到切实的援助,所以应等待国际环境的变化。1935年6月20日,他写信给王世杰说:“在最近期间,日本独霸东亚,为所欲为,中国无能抵抗,世界无能制裁。这是毫无可疑的眼前局势。”但“在一个不很远的将来”,由于日本侵略势力过分膨胀必激化它同英美等国的矛盾,因而在“太平洋上必有一度最可惨的大战,可以作我们翻身的机会”(胡颂平编:《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1383页。)。

胡适反对抗战的言论在当时发生了很坏的影响,因此受到舆论的激烈批评是很自然的。但把胡适说成是卖国主义者,又是不合实际的。第一,胡适主张对日交涉并不是没有原则的。1935年华北危急时期,他曾很不客气地批评当局无原则退让的方针。(同上书,1382页。)他在给罗文干的信里曾提出交涉的原则:“(一)取消满洲伪国;(二)恢复在东北之行政主权。”(《胡适来往书信选》(中),135页。)第二,他不是无条件地反对对日作战,只是主张在国内统一和国际条件变得于中国有利时再对日作战。对他的拥蒋反共的立场和等待外援的错误思想自应予以批判,但应实事求是,不宜轻加“卖国”的罪名。这样,我们才能够理解,为什么七七事变后,他逐渐改变态度,走上拥护抗战的轨道。

胡适的转变有一个具体的过程。

七七事变的第二天,胡适南下赴庐山参加蒋介石、汪精卫召集的谈话会。胡适到庐山后,仍不主张即刻对日作战,他希望再作一次“和平的努力”。他向蒋介石建议,认为:“(1)近卫内阁可以与谈,机会不可失。(2)日本财政有基本困难,有和平希望。(3)国家今日之雏形,实建筑在新式中央军力之上,不可轻易毁坏。”他提议应争取谈判达到:“(1)收复新失之土地,保存未失之土地;(2)彻底调整中日关系,谋五十年之和平。”(《胡适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部分日记》,载《近代史资料》,1955(2)。)这时,蒋介石已决定作战,而胡适却仍幻想和平,这种极端软弱的立场使他一度同汪精卫、周佛海等人搅在一起,成为所谓“低调俱乐部”的成员。(参见周佛海:《走火记》,载《古今杂志》,第16期。)

但是,胡适对自己的建议并无把握,早几天他写信给蒋廷黻说,苏俄对打仗预备了很久,却仍以避战为方针,何况我们中国?但中国与苏俄有重要的区别:苏俄之所以能避战,第一,因对外有抵抗的能力;第二,对内有控制的能力;而中国这两样都没有。(参见《胡适来往书信选》(中),363~364页。)这里已流露出所谓“和比战难”的想法。

蒋介石受到内外两方面的压力,一方面是日本侵略者的疯狂进攻,不给他求和的余地;一方面是全国人民沸腾的抗日情绪。蒋介石感到苟且已不能偷安,才不得不决心作战。此时他特别需要了解英、美等国的态度,希望得到他们的同情和援助,遂委派胡适以非官方使者的身份出游欧美。9月8日,胡适离开南京。临行时,他向送别的汪精卫、高宗武、陶希圣三人表明,他不再祈望和平了。(同上书,364页。)

9月26日,胡适飞抵旧金山,当日即对华侨发表讲演《算盘要打最不如意的算盘,努力要作最大的努力》,表明他对抗日战争有比较清醒的认识。10月1日,又对全美广播。12日,会见美国总统罗斯福。此后便在朝野各界广泛活动,争取同情。从当时胡适的忙碌情形可知,他是相当认真地对待他的使命的。他谢绝了英、美几家大学的聘请,放弃了各种娱乐活动,全力以赴,“为国效劳”。在写给夫人的信中,他说:“我在外国,虽然没有危险,虽然没有奔波逃难的痛苦,但心里时时想着国家的危急,人民的遭劫,不知何日得了。我有时真着急,往往每天看十种报纸,晚上总是睡得很晚,白天又是要奔走。”(胡适致江冬秀的信(1937年12月30日),见拙编:《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第21册,441~442页。)他告诉妻子:“到纽约六个月,只看一回戏,看一回电影,连老朋友过纽约,都顾不上照应。”(胡适致江冬秀的信(1938年4月7日),见拙编:《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第21册,453页。)他从美国东海岸到西海岸,然后又到加拿大,一路上会见各种各样的人,参加各种各样的集会,发表许多许多的演说,力求争取人们对中国抗战的了解与同情。

1938年7月,当胡适结束在美国的活动前往欧洲时,他遇到了一生中一次重要的抉择。他于19日到法国,第二天就接到蒋介石要他出任驻美大使的电报,此事他考虑了一星期。当他到伦敦,第二次接到蒋介石敦促的电报时,终于决定勉应其命。7月30日,他写信给夫人说:“我在这十几天,遇见了一件‘逼上梁山’的事。”因江冬秀一向坚决反对胡适陷身政界,所以,他还不肯一下子就告诉她全部真相。当大使的任命正式发表后,他才再度写信给夫人说:“我二十一年做自由的人,不做政府的官,何等自由!但现在国家到这地步,调兵调到我,拉夫拉到我,我没有法子逃。……我声明做到战事完结为止,战事一了,我就仍旧教我的书去。”(两信见拙编:《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第21册,461~462、467~470页。)在写给傅斯年的信里也表示,他是万不得已才接受政府的委任,“牺牲一两年的学术生涯,勉力为之。至战事一了,仍回到学校去”(胡颂平编:《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1369页。)。

我引证这些材料,不只是要说明胡适于国家危急之际不得不受命的心情。而且也是要说明,这种紧迫的抉择的作出,最终使胡适义无反顾地走上了抗战的轨道。

中国政府当局极端重视对美外交。孔祥熙认为“列强惟美马头是瞻,举足轻重,动关全局,与我关系尤切”(孔祥熙致胡适电(1938年9月22日),见《胡适任驻美大使期间往来电报》,1页。)。因此对胡适出使美国寄予极大的希望。

胡适以学者膺大使之任,这在中国是少有的事。他任使四年,尽管奔波忙碌,但从纯粹外交角度看,成绩实在太平常。聊可一述的,大概只有如下几件事。

(一)争取美援

在胡适上任前,已有陈光甫在美专门从事借款活动。陈是中国有数的金融专家,奔走颇得力。胡适对他很敬重,悉力助他。不久,第一次桐油贷款2500万美元告成。当时正值广州、武汉陷落,此款数目虽不大,但对蒋政权起了很好的政治作用,所以蒋介石特地发电向胡、陈表示慰谢。由于两人合作,并力推动借款,至1940年3月,又有第二次滇锡借款告成。此后不久,陈光甫奉召回国,蒋介石续派宋子文到美接洽借款等事。至是年12月,又达成一亿美元的信用借款。以后,胡适便不再参与借款的事了。

(二)为中立法案事奔走

胡适到任时,正值美国会讨论修正中立法案问题。此法案规定,美国政府对发生战争双方严守中立。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美国以双方未曾正式宣战为理由,未施用中立法。中国政府当局希望法案区别侵略国与被侵略国,援助被侵略国,制裁侵略国。如不能如此修改,便以继续搁置中立法为宜。中立法原规定,美国不向交战国输送战争物资,但不禁止交战国以现款在美国购货,自备运输工具,将货运出。这种规定显然有利于日本,而不利于中国。因为日本具有这种“现购自运”的能力而中国没有。美国会酝酿中的修正案,完全从欧洲的情况出发,要把这种“现购自运”作为唯一的和普遍施用的原则。胡适深知此案于中国抗战关系至巨,所以,积极奔走于白宫与国会之间,与罗斯福会谈多次,与国会外委会主席等人更是频频接触,力言此案与中国抗战利害关系。此案在1938年终于被搁置了。这虽不是胡适一人奔走的结果,但至少可以说,他是尽了职的。

(三)阻止美日妥协

美国为避免同日本发生冲突,对中国抗战一直采取谨慎中立的态度。1940年秋,德、意、日三国结盟,日本加紧南进,同美、英矛盾渐趋尖锐。美国为避免战争,从1941年春便开始同日本谈判。日本想利用美国的孤立主义传统,逼使美国让步,在牺牲中国的条件下,与美国达成临时协定。美国避战心切,也有意妥协。其所拟的临时协定草案,只要求日本从越南南部撤军,北部允其保留2.5万人;对中国境内的日军,只字未提。而美国却要放松对日经济制裁。11月22日,美国务卿赫尔召见中、英、澳、荷四国大使,说明美方草案。当时其他大使均无异议,胡适当即表示反对,并质问,在临时协定期间,有何办法可以约束日军继续进攻中国?胡适即将此事急电国内。24日,赫尔再次召见四大使,胡适仍坚决反对。第二天,胡适接到国内的电报,即向美国务院提出正式抗议。据美国学者保罗·海尔(PaulHyer)说,胡适为此还去找了罗斯福。而且“这位一向温文尔雅的学者,第一次在美国最高领导面前发了脾气”(PaulHyer:HuShihtheDiplomacyofGentlePersuasion,inDiplomatsinCrisis UnitedStates Chinese JapaneseRelations,1919 1941,p 167)。25日,英国首相丘吉尔在接到蒋介石的电报后,权衡得失,认为美国方案冒险太大。他致电罗斯福说:“我们所焦急的就是中国,如果他们崩溃,我们的危险将会大大增加。”([英]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中译本第三卷,530页。)罗斯福得知胡适及中国政府之强烈反应和丘吉尔的疑虑之后,决然放弃妥协打算,美日谈判遂告破裂。

美日谈判破裂是太平洋战争爆发的直接导因,而太平洋战争爆发,对中国抗战无疑是一个有利的条件。

但是很明显,美日谈判的破裂,胡适所起的作用是有限的。从历史学家的眼光看,美日谈判的破裂本属必然。在美国方面,太平洋是其重大利益所在,它同日本的冲突是无法避免的。11月间,美国已截获日本电报,得知日本进攻美国方针已定。它的妥协方案仅是拖延时间而已。既然中国强烈反对,英国也不赞成,美国也就不愿冒丧失同盟者的危险,换取短暂又不可靠的和平。在日本方面,它决心要夺取英、美在太平洋的利益,已向谈判代表下达了最后期限,所以谈判破裂是必然结局。再从中国方面说,蒋介石权衡国内外形势,他不愿在过分屈辱的条件下觅求和平,尤不愿在别人做成的圈套里就范。胡适坚决反对美日妥协方案,可以说并未超出重庆政府的政策范围。但我们毕竟可以说,胡适在这个紧要关头的表现,是不辱使命的。

国民党政府对美国寄望太深,他们“于外交、军事、经济各端,莫不集目标于华盛顿”(孔祥熙致胡适电(1940年11月8日),见《胡适任驻美大使期间往来电报》,82页。)。但胡适为他们争得的却很有限,他们感到失望,由失望而渐致不满。

胡适出任美使,本来就有人反对,使任命的发表推迟了50多天。胡适履任后,不断发生“去胡”的风波。

1938年12月,胡适上任刚刚两个月,因一次演说传到国内而引起风波。有一家《译报》译载演说稿时加按语说:“胡适演说中国抗战,竟谓中国向日本作和平建议,身为使节,竟作此谈话,殊为失态。”(《译报》,1938-12-07。)1939年1月,国民党五中全会上有人公开指责说,胡适在美演说,称粤汉失陷后,中国政府态度动摇,并称张伯伦为欧洲和平救星等等,亦认为失态。蒋介石指示外交部查询此事。胡适回电给外交部长王宠惠说,维护张伯伦的话确曾有之,其余皆属妄传。当时胡适因患心脏病住院70余日,外间遂附会传出胡适因病将去职的消息。蒋介石特命王世杰打电报给胡适:外间所传“因病将去职而以颜惠庆继任的消息,纯属虚造”(《胡适任驻美大使期间往来电报》,18页。)。第一次风波就此平息了。

1940年3月,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病逝,须选举新院长,学界不少人瞩望于胡适。这事再一次给反胡的人提供了机会。他们想乘机调胡适回国,于是“攻击他的人很多,尤其是颜大使与孔先生”(张慰慈致胡适的信(1940年5月22日),见《胡适来往书信选》(中),468~469页。)。颜惠庆是觊觎“美差”,想取胡而代之。孔祥熙反胡,则情况较为复杂。大概言之,一则是两人气质根本不同,一为学者,清高自持;一为政客,贪鄙营私。凡政客都以私结党,非其党羽,必相排斥。二则是傅斯年数次上书蒋介石,指斥孔氏一家劣迹。傅与胡关系密切,无人不知,孔氏很可能因傅而疑胡。三则是胡适与陈光甫合作经办第二次滇锡借款,孔祥熙于达成协议后,要求改变滇锡作抵的条件。胡适力拒之,这也增加了孔氏的不满。

同类推荐
  • 拿破仑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拿破仑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法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人称“奇迹创造者”: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执政,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兼任意大利国王、莱茵联邦的保护人、瑞士联邦的仲裁者:曾经占领过西欧和中欧的大部分领土,使法国资产阶级革俞的思想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
  • 对话周有光

    对话周有光

    是什么样的家世、教育、交游背景铸就了周有光的生命底色?他是如何描述他心目中优秀学者?周有光与张允和如何成就七十年的爱情与婚姻传奇?是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让周有光渡尽劫灰?109岁的老人有何长寿与养生秘诀?汉语拼音与语文如何在周有光的笔下变得有用且有趣?周有光晚年在思考哪些问题?而这些思考为什么让他声誉渐隆?
  • 爱默生的超验主义思想研究

    爱默生的超验主义思想研究

    本文旨在对爱默生的超验主义做出全面的解读。作为美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散文作家,诗人,爱默生的超验主义对美国文化影响可谓至深至远。本论文在对爱默生的两个核心观念——超灵和自立进行详细解读后,还尝试从对爱默生的超验主义和孔子的儒家思想进行比较研究的角度来进一步阐释爱默生的超验主义。
  • 遇见一些人,流泪

    遇见一些人,流泪

    世界上最触动人心的东西,其实是人的命运。可以说,这是一本人物小记,也可以说,它是一本心情手记。翻读它,就像触摸人物柔软的命运。不管是李叔同,还是三毛,还是诗人普拉斯,画家潘玉良,歌手科恩……他们的生命是多么伤感,孤独是多么深刻,情感是多么脆弱。他们的爱与恨,和他们的作品一样,让人爱怜,让人惊叹。爱情会崩溃,寂寞会唱歌,人生会告别。遇见了20个人,遇见了他们的脆弱与眼泪……
  • 中国古代将军传

    中国古代将军传

    这本《中国古代将军传》选取了历代将帅,为之立传,上起先秦的伊尹,下迄清季的聂士成。中国古代的将帅数目之多,不可胜计,本书所选取的是其中最着名、最具代表性的。虽然管窥锥指,不能全部囊括,但读者可以窥一斑而想见全豹。
热门推荐
  • 哦嘿!秋香香点唐小虎

    哦嘿!秋香香点唐小虎

    F,也许是FOUR,也许是FIVE?外表冷酷功夫了得的女主角秋香香,带着某种目的来到明阳学院,并迅速与三大校草连在了一起。四个人一边打闹一边管闲事,竟在不知不觉中帮助了很多人,办了很多件风光的案子,而他们的代号F也变得异常响亮。经过生死事情之后,秋香香却带着神秘的身世不告而别……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倾城狂妃太逆天

    倾城狂妃太逆天

    凌薇雪倩,东云国凌薇世家直系血脉,与上面六位哥哥同样鼎鼎有名,却是因为“废物七公子”这个响亮的称号。因为有着废物的著称,所以走到哪里都受到众人的唾弃,却偏偏让东云国有名的七殿下一眼就挑中,从此成为七王府最高地位的护卫。他用自己的实力在这片大陆上站稳脚步,从此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只是到最后当所有人知道原来那个惊世天下的人是‘她’后全是唏嘘不已。东方倾城说:爱上一个人不需要多久,只要一眼便定终生。
  • 做个腹黑的女主

    做个腹黑的女主

    为了偿还爹地欠下的六百万巨额债务,她把自己卖给了赌场老板。原本以为一切不会再糟糕了。但想不到的是,倒霉的她喝醉了酒,没去指定房间,而是意外地非礼了TLB总裁宫三少。“杜小姐,你知道什么是完美男人吗?”“温柔、阳光、乐观、大度、最好会做菜,而且疼我。”“温柔的男人没男人味,乐观的男人缺心眼,会做菜的男人没出息!”“……”“杜若熙,你知道什么是完美男人吗?”“不知道。”“那好好看看我吧。”
  • 风湿自我康复全书

    风湿自我康复全书

    人们常认为“风湿病”就是关节炎,这种说法其实是不正确的,风湿病是多种疾病的总称,范围涉及骨关节、韧带经络、骨滑囊等。风湿病的危害性不仅是病症本身对身体的损伤,还有其并发症给人体带来的危害,对这些疾病和并发症地预防和治疗就成为备受人们关注的问题。目前,大部分健康人群和风湿病患者在防治过程中都主要依赖于药物,其实,合理的膳食习惯、科学的饮食方法等,同样会对风湿病的改善、控制具有良好的效果。本书献给渴求健康的风湿患者朋友,教您从病理入手,根据不同症状,正确用药,合理膳食,注重调养,让您一步一步走向健康的彼岸!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不可不知的心理常识

    不可不知的心理常识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知要经历多少的坎坷。每一次的成功,也许都要经历唐僧取经般的九九八十一难。如果我们的生命真有无限长的话,即使把所有的路都走一遍都无所谓,但事实是生命有限,人生苦短,人生真正能够做事的时间不过是短短的几十年。鉴于此,我们编著了这套《不可不知丛书》,作为读者朋友面对现实生活的一面旗帜,来感召和激励人生,共同朝着美好的未来前进。
  • 重生缘:妃倾天下

    重生缘:妃倾天下

    一朝穿越,她竟成了人人欺负的对象,开什么玩笑?墨惜颜已经死了,现在她—夏清菱才是这个身体的控制者,要想发展,就得先生存,而且要好好的生存用脚绊她的丫环?好,哪只脚?废了全家来找她算账?好,新账旧账一并算了逼她出嫁?行,谁逼的?把她嫁了当离开那个所谓的家,孤身立在雨中,她回眸轻轻的笑了,替墨惜颜笑得淡漠......等等,事情怎么越来越不受控制了?妖孽的七王爷夜陌熙望向她的眸中竟也有了孩童般的天真:“惜颜,做我的王妃可好?”洛凡拉着她的手,那个不可一世的世子竟在她面前放下身段:“惜颜,跟我在一起,我会为你夺天下。”战无不胜的四王爷手持在她面前放下手中的兵刃,低低问她:“若我舍江山,可能得佳人?”一心复国的前朝王兄,最后却放弃兴国,只因她一句:“血染的江山,我不要。”错综复杂的纠葛,前世究竟是谁欠了谁,才落得今生的轮回?遥望,远处楼宅烟雨中,一身无事也悠然忆万世,记千秋,几度风雨几度愁#####注:此文曾发,因为网络问题不得不重新发表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啊女主冷酷坚强格外彪悍男主多多剧情绝不虐结局开放推荐好友文文:http://m.pgsk.com/a/255090/
  • 绝色红颜——紫眸王妃(完结)

    绝色红颜——紫眸王妃(完结)

    紫眸,绝色,任何人见到她之后都说她的妖怪,所以她也觉得自己是妖怪,所以不敢面人,离她近的人都会离奇的遭遇横祸。她也不想这样,她只想和人好好相处,但是好像都是事与愿违,难道这一生都不会有疼她爱她的人??再次失忆,她做了他的妻,这种欺骗的婚姻能维持多久?番外正在上传中,其他网站全文均为盗链,不全!!!即将完结,请关注幽幽的新文《后宫红颜·汉殇——羽妃传》,多多留言,不胜感谢!!
  • 格列佛游记(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格列佛游记(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英国杰出的讽刺作家斯威夫特的代表作,他以一个外科医生格列佛的口吻叙述了在航海时遇难、漂流到几个奇异国度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