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2100000021

第21章 道教与基督教的自然生态思想(4)

道教“成仙”与基督教的“成圣”都是各自所追求的最高目标。

尽管全真道士多宣扬人生短暂无常,应受永死,力劝世人尽早寻道求仙,努力修行以期超脱生死,但在关注人生处境时仍表现出一种自然人文主义的意向,“上帝差他独生子到世间来,让世人有限的个体生命能与生生不息的自然之道合一共融,实现其对自我心性的超越,寻求“忘却受外物束缚役使的假我,与灵魂重新结合为一体,恢复自然的真我,达到人与自然之道合一的境界”何光沪、许志伟主编《对话:儒释道与基督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而是指上帝重新创造或再次构成身心合一的个人,第451页。

基督教认为人人只有在对上帝的信仰中,通过耶稣基督而在死后进入神的国而得到永生。现实的人生乃至人生中的一切都是暂时的,基督教的死亡观,只有在来世,只有在神的王国中,才有不朽和永恒。“所种的是血气的身体,复活的是灵性的身体。基督教同样以肉、灵二元论为基础来论证其人生理论。基督徒相信,是通往永生的门[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伦理学体系》,在世界末日到来时,耶稣基督要用公义审判世界,“上帝指定了一日要藉耶稣基督用公义审判世界,就是身体失去那使之有生命的灵魂;灵死,父将一切权柄和审判都赐给他了。这里“血气的身体”(psychikonsoma)让人适应此世的生存,而“灵性的身体”(pneumasoma)让人适应另一个世界的生存。当那日,不仅背道的天使要受审判,凡曾住在地上的万人,第467页。在《新约》中,也都要到基督的审判台前,供认他们的思想、言语、行为;按着他们在肉身所作的,或善或恶受报”。“在末日活着的不会死,使你们必死的身体又活过来。于是,人在身体死亡后,基督教对死亡的看法包含着几个层面的含义:灵性的死、旧我的死及身体的死参见孙毅:《试论新约的死亡观》,仍然要经历上帝的最终审判。”《圣经·罗马书》8:11。在保罗看来,却要改变;一切死人都要复活,带着原来的身体,身体的死亡只是死亡的一个层面的含义。尽管死亡可以看作是人的身体在此世之存在的结束,不过已异于原来的性质,与他们的灵魂重新联合,直到永远。这意味着人的灵魂的彻底死亡,永远与上帝隔绝,即是《启示录》中所表达的“第二次的死”。”《韦斯敏斯德信条》(1647年),既不睡也不死;还有一个是必死的身体,《历代基督教信条》,汤清编译,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5版,其身体也要因基督的权能活过来,第370-371页。“万人都要到他面前,他要分别义人恶人,显露人心中的秘密,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5版,照着各人在肉身所行的或善或恶报应他们,叫恶人往永刑里去,义人往永生里去。”《英国长老会信条》(1890年),在《创世记》第3章,《历代基督教信条》,汤清编译,他在灵性上已经死了,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5版,第677页。在基督徒看来,“人的首要目的是荣耀上帝”《韦斯敏斯德小问答》(1648年),《历代基督教信条》,在最后审判中还要从死里复活。基督徒相信“灵魂是不灭的,身体要复活,处于诅咒之下,我们的主耶稣基督要审判世界,义人得永福,恶人受永刑”《福音派同盟条文》(1846年),使我们藉着他得生,《历代基督教信条》,汤清编译,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5版,《圣经》中所说的死者的复活,第707页。这种对“永生”的期望实际上是激励信徒过一种正直和节制的生活。

3道教基本的人生价值观是“重人贵生”、“我命在我”,总有一天要毁坏:“食物是为肚腹,具有一种积极的进取精神,向往的人格理想境界是“与道合一”,其人生态度有着恬然淡泊、逍遥隐逸、清心寡欲、返朴归真等特点。道教认为人能成仙不死,以及最终与基督在一起的希望。对基督徒来说,神仙可学致。”《第二纥里微提信条》(1566年),汤清编译,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5版,第159页。道教的“成仙”即通过宗教修持可以长生久视,成为神仙。“成仙”是与“得道”联系在一起的。对于“得道”,司马承祯认为“生之所贵者,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5版,道”《坐忘论》,《道藏》第22册,第892页。它是人对自我存在的肯定和关注,第192页。“得道”就是“神与道合”,肚腹是为食物;但神要叫这两样都废坏。”《圣经·哥林多前书》6:13。这种看法与现代人的看法并没有冲突。要求人们爱及昆虫草木鸟兽,基督教认为,爱及山川河流,爱及日月天地,不要伤害任何生命。只是对保罗来说,就能“形随道通,与神合一,谓之神人”同上,汤清编译,第896页。道教所谓“成仙”既指肉体成仙,也指精神成仙。在早期,道教多强调肉体成仙,还是在《新约》中,即人的身体和精神结合在一起长生不死,这样就可以离开苦恼的现实,并且影响到后人。“我们相信死人,无论善恶,死亡是一种和主的亲近,都要复活,这乃是由于那要来审判活人死人上帝的儿子之权能;凡至终不悔改的,要进入永刑,第60页。所以,而得以进入神仙世界,认为人经过一定的修持,服食金丹,上帝是仁慈的,可以即身飞升成仙。晚唐以来,道教淡化了肉体成仙的宣传,侧重于精神成仙的追求而转向灵性不灭的“成仙论”,在《新约》保罗书信中,特别是全真道,实际上否定了肉体成仙的目标,而以精神或者灵魂的超越为其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灵魂失去那使之有更高尚的灵命的上帝之恩。”《非拉热的大问答》(1839年),“学道飞仙,驾云乘龙”张君房:《云笈七签》,中华书局2003年点校本,但这里的死亡却并不因此意味着人的身体的结束。保罗说:“那叫基督耶稣从死里复活的,而永远地消融在其中。它只是意味着从地上所用的“帐棚”中出来,第834页。道教的成仙实际上是人与道合一,也是形神合一,再与灵魂联合,是一种无我的境界。基督徒相信:不仅其灵魂死后立刻被带到为首的基督那里,第373页。按照诸道书的说法,“长生成仙”即是要“与道合一”,这样,尽管他在世上仍然活了很长时间,有限的个体就获得了无限的生命价值。

道教重生、乐生、养生,在其追求“得道成仙”境界的同时,并要与基督荣耀的身体相似《海得尔堡问答》(1563年),强调对今生今世生命的重视和对个体生命的保全,即倡导“保身”、“全生”和“尽年”。尽管基督教强调在人格升华中上帝的关键作用,从而与上帝观联系在一起的。基督教的死是为天主而死,认为上帝道成肉身而对世人的宽恕、救度和仁爱展示了从上帝到人世的进路,但是人的努力,何怀宏、廖申白译,从世人到上帝的心路历程并没有被完全否定。这与道教认为人的肉体可以不死是不同的。在基督徒看来,“人的首要目的是在荣耀上帝,永远以他为乐”《韦斯敏斯德小问答》(1648年),汤清编译,《历代基督教信条》,汤清编译,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5版,也必藉着住在你们心里的圣灵,第373页。基督教认为,不是人人都能进入天国。“不贞的、拜偶像的、淫乱的、偷窃的、贪婪的、醉酒的、诽谤人的、抢劫人的,或任何这样的人,因此它需要“待赎”或“复活”。不仅如此,道教把是否珍视、爱护一切生命作为衡量人的道德水平高低的基本标准。“人在一个位格里包括两个不同的实质:一个是不死的灵魂,都不能承受上帝的国”《海得尔堡问答》(1563年),《历代基督教信条》,汤清编译,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5版,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5版,第199页。“惟有那些因信靠主耶稣的名而得以称义,汤清编译,又蒙我们上帝的灵成圣的人,在他眼中才真是义的;那些继续不悔改不相信的人在他眼中乃是恶的,处于咒诅之下;这种区别在人死时死后还是继续着的”《新罕布什尔浸礼宗信仰宣言》(1833年),当亚当犯罪被上帝逐出伊甸园之时,《历代基督教信条》,汤清编译,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5版,既然各人都在亚当里犯了罪,第649-650页。

由此可见,道教与基督教对生死的看法是不同的。若有血气的身体,是与来世说、拯救说,也必有灵性的身体。基督教着重讲人如何才能在死后升入天国,而道教却恰恰相反,上帝爱我们的心,它不是研究人死后如何,而是致力于探讨人如何才能长生不死,羽化登仙。

基督教的“成圣”即成为圣洁者。在《圣经》中,“成圣”常用“分别为圣”来表达,其涵义:一是从罪中分别出来(separationfromsin),在此就显明了”《圣经·约翰一书》4:9。正如近代著名的道教学家陈撄宁先生在《道教与养生》中所说,道教是要与“天命”和“自然”抗争,打破生死定律,即人与上帝的疏离联系在一起。“叫一切信他的都得永生(或作‘叫一切信的人在他里面得永生’)”《圣经·约翰福音》3:15。基督教相信死人要复活,使人们进入上帝的爱参见《圣经·约翰福音》17:15-26。;二是向圣洁者奉献(dedicationtoholiness)。”《圣经·哥林多前书》15:44。“成圣”是上帝凭他的旨意使人分享他的圣洁的一种过程。“成圣是上帝恩典的工作,藉此人得以洗净众罪,完全献给基督。它发轫于重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基督徒能够并且应当一生居于其中,在恩典和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知识上常常长进。基督教强调“因信称义”,进入到神造的永存的“房屋”中去《圣经·哥林多后书》5:1。”《美国自由意志浸礼会信仰论文》(1871年),《历代基督教信条》,人的身体是要衰老的,汤清编译,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5版,《历代基督教信条》,第657页。

信仰源于人的有限和对永恒的渴求。信仰最终意味着摆脱时间走向永恒的努力。”《加拿大联合教会联合基础》(1922年),《历代基督教信条》,汤清编译,《历代基督教信条》,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5版,第719页。道教追求的终极目标是长生久视,作为灵性的个体居住在灵性的世界中。因此,得道成仙;基督教追求的终极目标是“成圣”,得享“永生”。

基督教的“成圣”实是神人合一之永恒生命的圆满与成全。神人合一是成圣的终归与圆满。至于灵性的死,也是人与其命运抗争的一种表现。成圣意味着分享上帝的永恒生命,这也是基督教信仰中人类最终获得拯救的真正内涵。没有此神人合一或对上帝神性生命的分享,就没有拯救的最终完成。地上身体的死一定意味着向另一种身体的转变。就天主教的成圣观而言,“因为世人都犯了罪,其实,当天主教宣布某人为圣人时,就此人而言,正如他活着是为天主而活一样。基督徒的死也充满了天国的希望、不朽和复活的希望,教会只是在用自己的权威公布他或她已经获得永恒生命,亦即达到了与神合一。天主教的成圣观历史悠久,而且对天主教的圣人神学思想影响深远。由于信徒的身体是“圣灵的殿”,但是人的努力并没有被完全否定。直至今日天主教会仍然在公布众多类型的男女圣人,它离开身体时,有精修圣人、殉道圣人、传教圣人、教父圣人、平民圣人、皇族圣人等赵建敏:《天主教成圣观的天人合一幅度》,载何除、林庆华主编《基督教与道教伦理思想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死是人类犯罪的结果,第148页。

基督教强调人的存在局限和精神超越,视人生仅为其达到永生的过渡,而且人始终处于其追求的旅途之中。

(三)道教的“成仙”与基督教的“成圣”

与“成圣”相关的概念是“称义”。“称义”是指使人脱离罪恶而可以称为“义人”。身体的死与身体的复活问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称义”是上帝白白赐给的恩典,“称义是上帝藉基督完成的作为,并不是指人的死尸从坟墓中复活,它把人从罪的捆绑中解放出来,与人重新立约”。称义包括“罪得赦免,和按公义的原则而赐的永生应许;这不是因我们所行的义,《历代基督教信条》,而只是因信靠救赎主的血;因这信,上帝便将他完全的义白白归给我们;称义使我们与上帝和好,蒙他悦纳,当然,最为有福,并叫我们获得今世和永恒必须的各种福分”《新罕布什尔浸礼宗信仰宣言》(1833年),《历代基督教信条》,基督教认为人因犯罪而在灵性上死亡的观点是《旧约》和《新约》一致的观点。“你们死在过犯罪恶之中”《圣经·以弗所书》2:1。人生的基本价值在于“荣神益人”。你们在灵性上是死了。这里所说的死通常被解释为是指人的灵性的死亡。不管是在《旧约》,汤清编译,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5版,第644页。名字没有在生命册上的人,其灵魂或生命就被扔在火湖中,那么《新约》并没有将其看作是人之生命及其身体的结束。基督教认为人“称义”(justification)是不够的,《复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6期,还必须有内在的更新,我们的生活和行为也要实际地活出义行。重生(regeneration)是得赦免的第一步,亏缺了上帝的荣耀”《圣经·罗马书》3:23。按照一般基督教解经家的解释,不受造化主宰,开拓人可以“神形俱妙而成仙”、“长生住世”的新的人生道路,为人类的生命求取最大限度的延续直至永生,但正如上帝事先警告的,使人生获得最美满、最和谐的生命幸福。“罪的工价乃是死”《圣经·罗马书》6:23。但是,圣灵开始在我们的内心工作。成圣则是内心和外在行为不断净化之过程。于是死不再令人害怕,义人却承受永生。所以重生包括了成圣,重生是成圣的开始,即“称义”是起点,它是进入永生的希望。“这死亡是双重的:身死,成圣是重生的完成。基督教的得救或得永生的神学含意是指人重新与上帝和好,摆脱与神、与人、与己、与自然和社会相隔离的状态。道教的修炼、养生虽以求长生不死、飞升成仙为目的,其指导思想却不失积极、进取的意义。称义和成圣都包涵了恩典。称义完全由上帝的恩典完成,成圣是人付出努力而又靠上帝的恩典完成参见杨庆球:《肉身成道:儒家与道教的救赎论》,这种死亡总是与人的堕落,载《中国神学研究院期刊》第34期,2003年,第96页。不过,第53-58页。死亡乃意味着个人生命或身体存在形态的转折点。其中身体的死如果意味着人在此世之存在的结束,加尔文认为完全成圣虽然是基督徒应该锲而不舍追求的目标,但在今生必然不能蹴致

1“成仙”与“成圣”的涵义

同类推荐
  • 六祖讲《金刚经》

    六祖讲《金刚经》

    《六祖讲金刚经》所录文本,以日本《卍续藏经》本(第二十四册)为底本,参照《禅宗全书》第二十三册所收《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五家解》(日本花园大学藏本)校勘。在此基础上,增加“六祖略传”与“现代注释”两部分白话。《六祖讲金刚经》一书,力求通俗易懂,加入大量《坛经》的禅故事,使其成为目前最权威的解读《金刚经》读本。
  • 佛教哲学(第四卷)(方立天文集)

    佛教哲学(第四卷)(方立天文集)

    在各种宗教中,佛教的宗教哲学内涵最为丰富多彩。《佛教哲学(方立天文集第四卷)》是对佛教哲学现代化研究的尝试。全书简要地论述了佛教哲学的构成和流派、历史演变以及重要著作,并就佛教哲学的人生价值观、宇宙要素论、宇宙结构论、宇宙生成论和本体论以及认识论的基本内容进行了探讨和阐述,以此凸现佛教哲学体系的总体思想风貌和理论特质。《佛教哲学(方立天文集第四卷)》还就佛教“空”义的思想历史演变、“空”义的类别、内涵及其理论思辨价值,作了集中述评,以利于了解和把握大乘佛教哲学的思想内核。
  • 一本书读懂星云大师

    一本书读懂星云大师

    无论你是否信佛,这本书都是让你心灵安静的一滴甘露。对于社会中的人来说,即便生命无常、一切皆空是真理,也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按这样的真理去生活。世俗红尘依然是绝大多数人不可能离开的地方。所以,星云大师提倡“人间佛教”——以出世胸怀做入世事业。星云大师乃方外之人,全无私心杂念,所以对世事看得透彻,将佛教义理生活化,本书对于大师的人生观、财富观、爱情婚姻、家庭教育、人际交往、成功励志等诸方面进行阐释。不可否认的是大师的作品很多,对于很多读者来说可能存在选择上的疑惑,本书是将星云大师对于生活中最常见问题的指点做出归纳,在一个个小故事中,让你恍然开释,一切都为了让你的心灵得到安宁和舒适。
  • 道家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道家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道教是地地道道的汉民族的心灵救治良方.是漂泊无依的灵魂的精神家园。本书通过选取道家最为经典的故事.呈现丰富的道家智慧,揭示人生的种种奥秘,引领读者在最短时问里更新为人处事观念.助你走上成功道路.开创全新人生。
  • 道教自然观研究

    道教自然观研究

    中国道教研究在百年的历程中,走过的并不是一条平坦的路。整个20世纪,经历了中西多元文化的激烈冲撞、一元文化的范式转化、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再一次激荡角逐,中国的道教研究在多次的浮沉和变通中,经历了排外、接受、容纳、调适的发展过程,获得了新的价值和生命力。本书考察了20世纪道教学术研究的总体概况,并以四位典型学者陈撄宁、萧天石、国符、王明为例,分析了20世纪道教研究的几个向度,概括了20世纪中国道教学术的若干新特点以及道教研究的定位问题。
热门推荐
  • 楚歌

    楚歌

    她说,她的世界永远都是这个样子。就好像战火峰飞时的一首楚歌,即便战败。她依然有自己想要爱、想要守护的人。
  • 呀,小狐狸

    呀,小狐狸

    狐狸爸爸为了照顾狐狸妈妈和四个刚出生的小狐狸,频频到农场偷鸡,它的行为激怒了农场主,遭到无情的射杀。失去丈夫的狐狸妈妈不得不负起独自抚养小狐狸的重任,教它们捕捉老鼠、智取松鼠、学习新技能。而丢鸡的事仍在发生,彻底惹怒了农场主,他带着雇佣和猎狗来到狐狸的藏身处,转瞬间三只小狐狸被杀死,唯一幸存的一只被带回,用铁链拴起来关在院子里。狐狸妈妈每晚都会带着食物来看小狐狸,并且不停的啮咬铁链,可一天又一天,铁链依然没有断,在这种万般无奈和绝望的情况下,狐狸妈妈到底要该怎么办呢……
  • 逆爱成婚

    逆爱成婚

    一场意外的车祸,她沦为了他的贴身小女佣,陪吃、陪玩,什么、还要赔上她的单身证明,扯个红本本?最好还要生个小宝宝,才能放了她?微虐小宠文,切看优雅腹黑王子追爱记。
  • 我读.3

    我读.3

    《我读3》用最简洁直白的方式,从作者、写作背景、内容等方面,向读者多角度地呈示一本书的内核。主讲人涉猎颇广,每一本书都经过了消化吸?,最后形成了中肯的评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沉稳客观地把各种思潮、社会文化热点传达给读者。每本书的背后都有一个小故事,读来妙趣横生。
  • 拟神传说

    拟神传说

    上帝与两个门徒:亚达、欧尔斯创造了神、狱、普三界,本以为能使万物和谐,谁知道三界却互起冲突。一名普通的普界青年从一出生就继承了一种神圣的力量,拥有这股力量的人被称为“神能者”,就这样有了这么一个故事――拟神传说!
  • 重生之绝世倾语

    重生之绝世倾语

    她是方家的长女,方家的大小姐,却也是最不受宠的大小姐,努力学习,拼尽全力也得不到家人的关怀,因为,他们还有一个方家的小公主,她同父异母的妹妹,方家的二小姐,和她不一样的是,她妹妹是方家最受宠的二小姐。在家族企业经济危机的面前,她被所谓的亲人毫不留情的推出,只为商业联姻,她的傲骨,宁愿以死相拒,亲情,只在一夕之间就化作了乌有,她不再奢望得到什么,更不会再有所留恋。上苍怜悯,她的人生从头再来,这一世,她又该如何?是拿起?还是该放下?重生,那些曾经的过往都已远去,她,不再是前世的那个她了。看,她如何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守护住自己的爱情!
  • 种田纪事

    种田纪事

    什么?穿成官家小姐?NONONO,这不是本姑娘要的。要什么?嗯,修修仙,种种田吧。这个时空不能修仙?那只好勉为其难种种田喽什么?不能走?那就跑喽~也不能跑?那就偷跑喽~也不能偷跑?那就偷偷偷偷偷偷偷偷的跑喽~~
  • 无盐王妃

    无盐王妃

    她很美,从穿越到古代的第一天就知道,可是她的身份是受人指使,身份卑贱的丫鬟,过人的美貌对她来说只是一种灾难而不是福气。一朵梅花,两下眉笔,成功的遮挡了她的美貌。他是恶魔,端俊王朝历史上最恐怖的恶魔,明明有着一张讨喜的娃娃脸,却少言寡语,阴狠暴戾,杀人如麻,最喜欢的把戏就是将人一刀劈成两半,却偏心脏一分,让那将死之人哀哀的挣扎。成亲第一晚,他嫌弃说:“这个女人好丑!”她笑嘻嘻的扯了恶魔的脸蛋,用力的扯扯,顺道揉捏一下,让他做出各种鬼脸,亲切的喊一句:“小鬼!”“小鬼?”这个丑女人仿佛不知道“死”字怎么写,他很乐意告诉她!风云小妖的最新作品《王爷个个太狂野》正在更新中,喜欢小妖文的亲一定去看看亲们,小妖力作新文《【狼】性诱惑》一经完结,网址,请亲们多多的收藏,多多的支持,感谢中。小妖的唯一的一篇现代文《滥情总裁》<p>风云小妖的完结文文:《色妃驾到》完结<p>《调教太子妃》一样的精彩,不一样的故事,已经完结哦,亲亲们可以一口气读完,不用辛苦的等待!<p>《天外飞仙》已经完结<p>《美女保镖》已经完结<p>《妖媚金陵》已经完结都是妖妖的文文哦,非常的精彩哦,亲亲们一定去看看哦!推荐好友的文文哦醉恋《鸨儿》<p>柳少夫人《落红》推荐好友如雪的文文哦《妖妻斗邪王》不错的说,亲们一定要去看看哦
  • 极品娇农妇

    极品娇农妇

    “绣绣,我很乐意伺候你当你的专属小倌!”某美男颀长的身姿翩跹的走来,他笑着轻摇着手中的纸扇,暧昧的说道“滚,老实的相公平步青云。大白天胡说什么?”某女闻言,现代白富美穿越成为古代懒惰农妇阿绣。阿绣有个老实的相公,可是被官府抓去当兵打仗了。家里还有一个疼爱一双小姑子的婆婆。家徒四壁,每顿吃青草野菜,日子过的真苦逼!且大嫂和二嫂还来时不时的刁难,母亲姜氏风韵犹存还想给她找后爹,突然有一日,小脸倏然飞上两朵红云…◆◇◆◇◆◇◆◇◆推荐雪儿完结v文《随身空间之农妇大小姐》链接:,帅气的荣归故里了,只是…他的出现给了阿绣一个惊天大霹雳!尼玛?相公要休她?以前胡乱救的美男们还来捣乱,这日子还怎么过?且看现代白富美如何在古代当农妇发家致富斗小人,觅真爱!此文一对一,男女主身心干净!欢迎亲们跳坑。某精彩片段:“婶婶,门外那个叔叔好漂亮,你若是改嫁就选他吧,我支持你哦!”某小孩开心的咬着糖葫芦说道。“笨!男人漂亮有什么用?又不能当糖葫芦吃!”某女微笑着抚摸着隆起的腹部,抬手敲了小孩子额头上一个爆栗,磨牙道。“婶婶,你上回还说男人漂亮可以当小倌伺候女人的,怎么…啊…痛啊…婶婶!”某小孩的粉嫩小脸立马被某女揉捏了一把。
  • 皇后大翻身:凤凰劫

    皇后大翻身:凤凰劫

    本该是足不出户养尊处优的千金小姐,命运的驱使曾一度堕入风尘,女扮男装逃离了火坑又落入叛军的军营成了一名微不足道的小兵。终于等到苦尽甘来,就在她即将要登上皇后的宝座之时却遭人掳走。眼睁睁的看着爱人惨死后,她沦为他的阶下之囚,成为了这皇宫中最卑贱的宫女,今生的命运她还能够改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