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2100000013

第13章 道教与基督教的生态神学思想(4)

道教认为这些神灵在冥冥之中监视着人的一切行为,善者受其庇佑,恶者受其惩罚。《老子想尔注》就鲜明地指出:“道设生以赏善,设死以威恶。”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25页。《太上老君经律》以太上老君的口吻论及遵守道戒、做道德之人的重要意义。《明真科》说:“甲子日夜半时,甲戌日黄昏时,已上天皇真官下日;甲申日晡时,甲午日日中时,已上地皇真官下日;甲辰日食时,甲寅日平旦时,已上人皇真官下日。右其日修斋,五岳四渎神君,各依方位,纠察善恶,无不上闻。”张君房:《云笈七签》,中华书局2003年点校本,第823页。人身中也有“神”,《无上秘要》卷五“身神品”详细具列了多种道经对“身神”的论述,从中可见,在道教“身神”神学里,人身已整个为各种身神所占领。道教认为,“人身中亦有三官六府、一百二十关节、三万六千神”,这些“三官六府”同天上神界的三官六府是上下相应相通的,“人身行恶,身神亦奏之三官;人身行善,则庆其仙名。生死罪福,莫不先由身神;影响相应,在于自然。人禀气而生,气结成神。人能养气,神则长存;内思守真,真不离身”《无上秘要》卷五,《道藏》第25册,第16页。除了养气之外,还可以常念身神,使人康强无病。如果人已生病,则三呼身神,便可得身神之卫助;若犯有罪过,亦将得神相通报,给以自我反省悔改的机会。身神观念是道教最具特色的观念之一。道教的身神说,不仅把众多的神灵引来监督人的思想和言行,迫使人们时时、处处、事事不忘谨慎守道,去恶从善,而且提供了许多用以“存神”的操作方法,使道教的道与道教的修炼思想联系起来。

在基督教神学中,不仅无身神概念,而且无道教这样严密的、无时不在运转着的从地(地祇)到人(身神)到天(神灵)相通的庞大的道德监督机制。基督教由原罪观生发而来的是强烈的罪感意识,人的得救在于上帝的恩典、基督的救赎,但却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人必须认罪悔改、皈依上帝才能蒙恩得救。

道教所有的神灵也具有超人格性的特征,表明神与人又是有区别的。姑且不论最高的“三清”天尊既是“道”之终极性的人格化,又具有人所不可企望的超越性质。即便在神阶中地位较低的雷公,也可“主天之灾福,持物之权衡,掌物掌人,司生司杀”《无上九霄玉清大梵紫微玄都雷霆玉经》,《道藏》第1册,第752页。“甲子日,太一简阅神祇。庚申日,伏尸言人罪过。本命日,计人功行。八节日,有八神记人善恶。三元日,天地水官校人之罪福”张君房:《云笈七签》,中华书局2003年点校本,第808页。这是天神考校人之善恶的日子的记述。尽管这些神灵都具有神人同形的特点,但其力量却超越于人世之上。不过,这与基督教至上、全能、全知的上帝相比显然又是有区别的。

在神人关系方面,基督教具有明显的神本主义特征。上帝是中心,是一切的出发点和归宿。人是由上帝创造的,上帝是人类生活的主宰者,人的善恶行为的审判者和祸福的掌握者。敬畏上帝,遵从上帝的诫命,就能进入上帝的国,得享“永生”;相反,“如果我们不遵从上帝的诫命,我们就不能蒙恩得救”DennisMBattle,TheGospelReligionofJesusChrist,Ohio:DennisMBattlePublications,1980,p11。在这里,只有上帝具有绝对支配权,神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以遵行上帝的诫命、服从上帝的旨意、信“福音”为基础,而且人是有限的,没有人可以成为上帝。在道教中,人可以成为神仙,道教的许多神灵也往往与人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联。道教尊神中的三官大帝主管记录人的善恶得失,所谓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济民救苦,福应万灵。道教俗神原是流传于民间的神祇,后被道教纳入了自己的神灵体系,并加以供奉,如雷公、门神、财神、灶君、土地、妈祖、城隍等等。这些神灵的功能主要是满足人的现世需求,保佑人在尘世的平安与幸福,如财神主“迎祥纳福”;门神御凶镇邪,保佑家庭平安;城隍既是剪恶除凶、护国保邦之神,又是阴间长官,主人生死尚九玉:《中西宗教精神之比较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第85页。

道教徒追求的最高目标是得道成仙,长生久视,即进入所谓“形神俱妙,与道合真”的神秘境界。要达到这一境界,道教非常强调人自身的努力。道教认为“天道万端,在人可为”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39页。“我命在我不在天”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87页。

与道教不同,基督教传统认为人的“原罪”是无法自救的,于是上帝派他的独生子耶稣基督降世,拯救世人,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为人类赎罪。所以,在基督教中,人类的拯救不可能依靠人类自己,而必须依赖上帝的意志和帮助,人的得救本乎上帝的恩典。加尔文进一步提出了“预定论”的神学思想。根据预定,有人得救,称为上帝的“选民”;有人受永罚,称为“弃民”。“选民”注定得救,“弃民”注定沉沦。人在现世生活中的成功与失败,就是“选民”和“弃民”的标志。

在神人沟通方面,道教不仅认为“仙道可学”,人人都有不死成仙的可能性,而且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以斋醮为主体,内容丰富而驳杂的科仪体系。道教斋醮科仪不仅是信道者向神明倾诉情感的形式,而且也是沟通神人的一种特殊形式。其名目繁多,无论事生度死,建宅造舍,还是安镇乡里,道教科仪几乎无所不包。道教斋醮科仪使人与神、人与人、人与自然联系起来,通过举行斋醮仪式恢复人与神、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虽然基督教中人神不同质,人是上帝的创造物,人永远是一个有限的存在,而上帝是无限的存在,是永恒的;但是人与上帝又是可以沟通并建立关系的,基督教的神人关系就表现为人之有限和追求超越这种张力中。基督教的神人关系是通过立约建立起来的一种契约关系,人类在接受上帝恩典的同时伴有庄严的义务。在《旧约》中,耶和华上帝多次与以色列人立约,其中有“洪水灭世”后上帝与义人挪亚及其后裔以“虹”立约;上帝与犹太先祖亚伯拉罕立约,始定“割礼”;上帝在西奈山上与带领犹太民族出埃及的古代英雄摩西订立“十诫”律法,设立“约柜”,让犹太人永守其“约”。基督教继承并发挥了犹太教的“立约”之说,通过耶稣基督与人类订立了新的宇宙之约EverettJenkinsJr,TheCreation,NorthCarolina:McFarland&Company,Inc,Publishers,2003,p211,它标志着神人关系的复和。全部的《旧约》都是围绕上帝与以色列人的盟约这一观念展开的。在《新约》中,这一盟约则得到了更新。通过耶稣在十字架上的牺牲,耶稣在上帝与所有的愿意追随上帝的人之间建立起了一种新的盟约。盟约所要传达的并不是如此众多的必须被遵守的约束,而是要维系一种确定的爱。上帝不是仅仅与人立约,而是和所有动物及“有生命的活物”立约。“凡有血肉的,不再被洪水灭绝,也不再有洪水毁坏地了”《圣经·创世记》9:11。虹是上帝与地上各样有血肉的活物立约的记号《圣经·创世记》9:16-17。这种契约精神经犹太教、基督教的传承和弘扬而在西方文化传统中根深蒂固。在道教中也有“盟”,谈人与神的契约。所谓“盟”,明也,彼此未信,对神以相明也,但毕竟没有成为建立神人关系的主流。

基督教认为人人可与上帝直接交通。基督教会通过举行“圣事”与神沟通,基督教认为“圣事”是由耶稣基督亲自定立的。举行圣事可使领受者获得所谓的“圣宠”和“超性生命”。东正教和天主教皆行“七件”圣事(洗礼、坚振、告解、圣餐、终傅、圣职和婚配)。16世纪宗教改革产生的新教特别强调“因信称义”,从而否定了教会神职人员的代祷作用。基督新教主张减化宗教仪式,大多数教派只承认洗礼、圣餐为圣事。基督教认为领受洗礼之后的人是属于基督的,从此信徒之心与基督连合,与耶稣基督建立了一种新的关系。通过举行圣餐圣事,与基督契合,实现神人合一。正如耶稣所说:“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常在我里面,我也常在他里面。”《圣经·约翰福音》6:56。在领受圣餐的过程中,耶稣与信徒们同在一起,而同基督契合又将导致信徒之间的契合。由此可见,道教与基督教的具体宗教礼仪尽管有别,其繁简程度也不同,但其沟通神人的功效却有着相似之处。

上帝不但创造世界,而且还实行神圣的拯救世界和人类的计划。基督既是神,又是人,是神与人之间的中介。《提摩太前书》说:“只有一位神,在神和人中间,只有一位中保,乃是降世为人的基督耶稣。”《圣经·提摩太前书》2:5。基督教信仰三位一体的上帝,上帝既是创世主,又是救赎主。在《圣经》看来,上帝既创造世界和人类,又护佑世界和人类。在《旧约》中,上帝的护佑主要跟以色列人的解放联系在一起;在《新约》中,上帝对人类最大的护佑体现在上帝派自己的独生子耶稣基督,通过在十字架上的牺牲为人赎罪,从而使人与上帝复和。

《圣经》以神人关系为中心,无论是《旧约》,还是《新约》,都是从神与人的关系出发来建立是非、善恶的准则。所不同的是,《新约》超越了《旧约》狭隘的民族界限,耶稣宣称:“凡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姐妹和母亲了。”《圣经·马太福音》12:50。耶稣对使徒们说:“你们往普天下去,传福音给万民听(“万民”原文作“凡受造的”)。”《圣经·马可福音》16:15。上帝与人的关系成为普世的神人关系,“你们因信基督耶稣,都是神的儿子。你们受洗归入基督的,都是披戴基督了。并不分犹太人、希腊人、自主的、为奴的,或男或女,因为你们在基督耶稣里都成为一了”《圣经·加拉太书》3:26-28。这使基督教很快走向世界,成为世界性宗教。不仅如此,《圣经》中这种以神人相和为基础的神人关系,在《旧约》里是以律法的形式固定下来的,并由先知来宣示和解释。在《新约》里,通过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流血牺牲所体现的爱而另立新约,使人因信耶稣基督而恢复与他之间的正常关系,得以称义。“我们既因信称义,就藉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与神相和。”《圣经·罗马书》5:1。

在《圣经》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服从于人与神的关系,而且神人关系直接影响到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界,万物的命运与人类的命运息息相关。这与道教的神人关系从属于最高的“道”、“道法自然”是不同的。

道教更多强调神对人的赏善罚恶,突出劝善成仙,也更多地注重人对于神所应持的态度和行为。神灵对人的“责任”则是对那些奉道行善的人予以奖赏,或对犯戒者予以惩罚。这与基督教“爱”的神学不同,基督教非常强调“圣爱”(Agape)。“圣爱”乃上帝通过耶稣基督而表现的一种神圣之爱、绝对之爱和至高之爱NormanLGeisler,TheChrtstianEthicofLove,Michigan:FondervanCorporation,1973,p16。这种爱是给予的、无条件的、普遍的、绝对的;这种爱,在《旧约》所展示的上帝“创造之爱”与《新约》所呈现的耶稣基督“受难之爱”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基督教的这种爱来自于上帝的启示和恩赐。在《新约》时期,正如对上帝的认识集中于对基督的认识一样,对上帝的爱也体现在对基督的爱上。爱人是爱上帝的表现,人们彼此相爱,使上帝的爱在人们中间得以完全,最终达到爱上帝与爱人的统一。

基督教和道教都认为,有超越至高无上的存在,都构设出一个超越现实世俗生活的彼岸世界,不过,基督教比道教更凸现了天国与人世的对立。正如《中国宗教与基督教》一书所指出的那样,“耶稣的奉献是一劳永逸的、完美无缺的自我牺牲,和《旧约》里的祭祀不同,耶稣的奉献使得将来的赎罪祭祀成为多余……确实,耶稣的奉献号召社团和个人去奉献,但它期待的不是献出身外之物,而是献出人本身;不是物质的祭品,不是面包和酒,不是水果或牲畜,而是赞美神、感恩、信仰、服从神的意志、日常生活中的真正的爱,这些精神的祭品”秦家懿、孔汉思:《中国宗教与基督教》,吴华译,三联书店1990年版,第43页。耶稣寄寓着人的终极希望。

不同宗教文化的差异可以导致冲突,也可以导致互补,这取决于人们对差异本质的认识以及相应的行动。实际上,无论是道教之“道”,还是基督教之“上帝”都意味着自我控制。道教追求“得道”、“体道”、“合道”,经过现实的转换有助于形成维护生态平衡的整体和谐观念;而基督教的上帝观,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抑制人在对待自然关系上的随心所欲,以维护人、社会、自然的和谐。

§§§第二节生态整体观

据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1866年对生态学的定义,生态系统整体性,是生态系统最重要的客观性质,反映这种性质的生态系统整体性观点,是生态学的基本观点,也是生态哲学的基本观点。世界是人—社会—自然的复合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它包括人、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各种环境因素。生态系统的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使生态系统成为一个合作而和谐的有机整体。

一、道教的“天人合一”与基督教的“神人合一”

道教的“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统一,与基督教中的“神人合一”追求人与神关系和谐进而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既相似,又相区别。

(一)道教“天人合一”的生态学蕴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观念对中国人影响至深,不仅“天人合一”的思想频频出现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儒家、道家、道教等皆言“天人合一”,而且古往今来人们对“天人合一”进行了不同的诠释,有着多种含义。但是无论怎样,当把“天人合一”中的“天”解释为自然之天时,其基本思想则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同类推荐
  • 漫画跟梁漱溟学儒

    漫画跟梁漱溟学儒

    本书通过通俗的文字和200多幅漫画和插图, 介绍了梁漱溟对传统儒家文化的体认和研究, 兼及其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人生实践, 是一部引导读者了解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并启发读者思考人生问题的入门读物。
  • 六祖坛经浅析

    六祖坛经浅析

    《六祖坛经浅析》相传为慧能所说,除大梵寺说法,弟子的问答机缘,都是晚年所说,由门人法海记录而成。这是一部由我国僧人六祖慧能大师的传教记录,而破例地被尊之为“经”者,这不仅是中国佛教史,亦是世界佛教史上绝无仅有的事,足见其在佛教史上的地位。《六祖坛经浅析》除逐段注释外,另加“提示”。所提示的内容可加深读者对《六祖坛经浅析》的认识外,更显示出从宗教实践的角度去阅读、体验《六祖坛经浅析》,是《六祖坛经浅析》的特色。
  • 中国佛教(第一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佛教(第一卷)(方立天文集)

    今年是方立天先生从教五十周年,明年即将迎来八十大寿,值此欣盛之时,结集以为纪念。方立天先生为人可敬,为学可信,毕生孜孜矻矻,专注于中国哲学、佛学与文化的研究,著作颇丰,影响非凡。文集共12卷,凝聚方先生一生心血之作,堪为集大成,在中国哲学与中国佛学研究领域,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关键意义。
  • 六祖讲《金刚经》

    六祖讲《金刚经》

    《六祖讲金刚经》所录文本,以日本《卍续藏经》本(第二十四册)为底本,参照《禅宗全书》第二十三册所收《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五家解》(日本花园大学藏本)校勘。在此基础上,增加“六祖略传”与“现代注释”两部分白话。《六祖讲金刚经》一书,力求通俗易懂,加入大量《坛经》的禅故事,使其成为目前最权威的解读《金刚经》读本。
  • 不生气:给大忙人看的佛法书

    不生气:给大忙人看的佛法书

    本书从佛的众多角度来诠释佛的真意,将佛的精神、佛的智慧、佛的精髓融入生活、工作当中。仔细阅读本书,会使你精神生活更充实,物质生活更高雅,道德生活更圆满,感情生活更纯洁,人际关系更和谐,让你的心更加善良、慈悲,胸怀更宽广。
热门推荐
  • 不可不读的最益智的哲理故事

    不可不读的最益智的哲理故事

    在成长的道路上,最快乐的体验是求知;在探索的过程中,最需要的帮助是引导。希望本书能带领小朋友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快乐遨游,让它成为你的良师益友!
  • 我是大小姐

    我是大小姐

    重生归来,再次飞上枝头变凤凰。这一世,再不受人蒙蔽,守护事业、守护家财、守护亲人,看她来一场华丽的保卫战。
  • 单亲男女

    单亲男女

    生活在北京的离异女丁楠离婚八年来,遭遇了各种各样的男人和感情,在她身边,也有着形形色色的单亲男女,他们的感情生活也形态各异。女主人公最终情归何处?单亲男女们的感情和生活状态究竟是怎样的?
  • 堂吉诃德(下)

    堂吉诃德(下)

    主人公堂吉诃德因沉迷于骑士小说,决定外出历险,做一名行侠仗义的骑士。他找来同村的农民桑丘·潘沙作他的侍从。他三次外出历险,作了许多可笑之事。最后他被化装成白月骑士的朋友打败,放弃行侠游历,回家不久后病倒。临死前,他醒悟到自己迷信骑士小说之过。
  • 落花生

    落花生

    许地山,民国最富盛名、也最有特色的才子之一,以佛的空灵思辨的笔墨,展示出散文的美与光、诗歌的色与香。 他早年受佛教思想影响,文笔风格绮丽空灵。作品往往取材独特,想象丰富,充满浪漫气息,呈现出浓郁的南国风味和异域情调。
  • 邪王眷宠小猫妃

    邪王眷宠小猫妃

    尼玛!?这个世界上还有再坑爹的事情么!?只是……为什么在面对这个男人的时候,黑猫一只,她竟然有了一种叫做动心的感觉,嗯,这样的好男人自然是要抓在手里的!再次醒来却变成了一直黑猫,落在了战场?只是,她无名无姓,没什么有时候在面对他的时候竟然会有种心痛的感觉。阴谋来袭,误会重重,当所有的一切都揭开的那天才发现,却因好友的背叛而“丧生”祸害,原来那个人一直都在原地等她,此生不悔!
  • 侯门正妻:弃妇抵万金

    侯门正妻:弃妇抵万金

    某女目睹男友与她人上演活春宫,误踩香蕉皮,搭上穿越的末班车。出身低贱的幼妇空有正妻之名,饱受小妾欺凌陷害,不幸而亡。强悍之魂附身弱女,罚小妾、惩刁奴、斗婆婆。从此,深宅内院,风生水起、广阔天地,自由自在。…………………………失去家族的支持,正妻的名份被豪门旺族小姐取代得知被休,她人前泪水涟涟,转身笑脸如花可是--被扫地出门的弃妇就能六根清净吗?媚眼如丝的三爷、云淡风轻的六爷都是小叔,小叔戏嫂天经地义。冷酷邪魅的王子、风流倜傥的帝师都是权贵,权贵夺美激流汹涌。………………三媒六聘,一波三折,她以弃妇身份再嫁王侯之门,正妻之位名符其实然而--皇上御赐的平妻、仰慕夫君的才女、两小无猜的公主、婆婆选中的佳媳接踵而来,窥伺她的丈夫,明争暗夺、阴谋诡计此起彼伏。某女举双手双脚欢迎,来者皆是客,我是正妻,要有正妻的派头和气度,摆不平她们就枉自己重生一次。………………兜兜转转,聚散离合,难逃旷世情缘。一个是风流倜傥、权倾朝野的强势王侯,堪比天高一个是家族没落、毫无依傍的颖慧弱女,犹如地薄两心相依,执手此生,天与地的结合处便是繁华尽头、莽莽青黄。…………场景之一:洞房花烛夜,男人上下其手,某女半推半就,男人意乱情迷之际,某女亮出尖利的虎牙。男人的血滴在洁白的元帕上,如冰雪中绽放的红梅。某女万分同情拍着男人的脸说:落红了,你任务完成,我要睡觉,请勿打扰。次日,收元帕的婆子喜笑颜开,男人挤出几丝笑容的脸比锅底还黑。某女叹服不已,狗血真是万能的,没有时空的界限,不服不行。……精彩对白:某男虚心求教:航海司主事大人取洋名叫P.T,贤妻通洋文,可知何意?某女阴涩回答:P.T的意思是英勇,朝中取洋名很流行,夫君不如也取个洋名,依妾身看就叫W.C,意思是宽容,夫君觉得如何?某男自恋奸笑:W.C不错,贤妻博学多才,为夫佩服。你我成婚多日,至今未圆房,为夫委曲求全,马上就跟你行房,当做对贤妻的奖励。某女腹谤哀嚎:我不上公共厕所,不――我不要被公共厕所上。……………一夜纵情欢爱,原来公共厕所的实战这么差,比起她的理论经验,简直是幼儿班的水平,枉担了公共厕所之名,还需她这个活了两辈子的腐女调教哟。…………………………注:1、此文以爱情、美男、宅斗为主2、各色美男养眼可心,结局一对一
  • 单亲妈妈古代奋斗史

    单亲妈妈古代奋斗史

    做个母亲不容易,做个穿越便带了球的便宜母亲更不容易。想为娇儿选个爹,是原装的凑和还是外进的优良?怀胎十月儿降生,说得容易怀起来难啊!
  • 邪帝殿下:婢女大翻身

    邪帝殿下:婢女大翻身

    希芫。你轻声叫我。我奇怪你怎么会记得我的名字,我只是这深宫里万千奴婢中的一个,我极少伺候你,从你带我回宫那天开始我就极力要求不被派到太子宫,因为我苦苦的哀求他们随了我的意,所以我很少见你,虽然心里有些许思绪。
  • 溺爱丑夫之夫人威武

    溺爱丑夫之夫人威武

    据说将军府的少将军年少有为,出战必胜,深得君心,却三十好几了好没有娶到老婆。因为少将军的脸上有一道狰狞的疤痕,再加上他魁梧的身材,女子见了皆是惧怕,稍微胆小点的直接晕倒。太后娘娘心急如焚,下旨丞相府必须嫁一女儿过去,嫡庶不论。从不为人知的相府三小姐,惊天出嫁。一时之间,各大赌坊相继摆局,赌的是,这位三小姐会不会在新婚之夜吓死。第二天,三小姐笑意盈盈送夫出门,一脸幸福。世人下巴皆掉,这是什么情况?!从此以后,世人皆知,少将军夫人宠夫上天。谁要是敢说一句少将军的不是,就等着倒霉吧。**她三世为人,终是逃不过那层层阴谋,注定要在这阴谋圈中周旋。上一世的灭门深仇,让她怎么也抛不掉撇不开,要用尽一切力量,将所有的真相都揭露出来。只是眼前的男人,却是她亏欠最深的人。她什么都依他,什么都顺他的意,只希望他平安顺利。只是没想到沉默的羔羊实际上是吃人的大灰狼,吃下去连骨头都不吐!**据说某一日,少将军想让夫人抛弃心中的仇恨,于是……“你什么都依我,说是出嫁从夫。”“恩。”“那什么条件都答应?”“恩。”“那可愿意为我抛弃心里的恨?”“……”夫人僵硬,摇摇头,“除了这个什么都可以依你。”“恩,为夫帮你报仇。你只要乖乖听话就好。”少将军熟练的宽衣解带。“……”第二天,夫人后悔了。腰好痛……谁说出嫁从夫的,老娘不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