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6300000034

第34章 罗汝芳:泰州学的终结(2)

中洲答曰:“生西方第七朵金莲中”。接着,罗辂亦随之病倒,近溪“急讯中洲”,中洲答道:“兹岂独二令郎哉?吾亦将告行矣。”并预告了自己的死期。继而罗辂自云死后将“职供斗府,积累将可复”,并口授一文,由近溪代笔,详记“频年持诵功课簿”,焚之以呈“斗府”。意谓斗府便是他来生归宿之地,而斗府乃是道教中的一种信仰。最后近溪写道:“自是二子灵应叠出,显明无比。备纪于怀智孙《行略》。”“灵应叠出”概指亡灵现象,俗称“显灵”。要之,在近溪家族中不仅有“灵魂不死”的宗教信仰,甚至还有“与神灵通话”之类的宗教体验。有史料显示,这一事件在当时已传得纷纷扬扬,近溪死后,还被人上疏指责,认为近溪的种种神秘描述是“必无之事”。不过在天台看来,近溪在生活上虽涉足佛老,但其思想归趣仍在儒家圣学。唐鹤徵的见解与天台也非常相近,认为世人多以近溪之“踪迹”未免有疵而横加非议,但究极而言,近溪之见识“终不可废也”。

简短小结 由上可见,近溪一生的思想经历具有多重复杂的面相,他在公众领域坚持以儒学作为教化之本,大谈良知孝弟,但在私人领域却处处表现出对释老之学及静坐体验的关心。对于近溪思想的这种多重面相,黄宗羲有一中肯之论:虽然时人以为近溪未免玩弄“气机之鼓荡,犹在阴阳边事”,与吾儒圣学似有“一间之未达”,然而“以羲论之,……若以先生近禅,并弃其说,则是俗儒之见,去圣亦远矣”。并针对上面提到的杨止庵对近溪的严厉批评,宗羲指出:“此则宾客杂沓,流传错误,毁誉失真,不足以掩先生之好学也。”应当说,黄宗羲对近溪所表示的这一理解,与其对其他泰州学子的评判相比显得颇为不同,值得重视。总之,近溪对儒学思想特别是阳明以来心学理论的深刻认同必然根源于他一生独特的生命体验。因此,当我们在探索近溪思想的意义结构之前,有必要充分重视他的生活实践、生命历程。

(第二节 仁学思想

明儒好讲学,讲学喜言“宗旨”,这是史家的一般看法。黄宗羲编撰《明儒学案》便以各家“宗旨”作为重要的取舍标准。那么,近溪之学以何为“宗旨”呢? 许敬庵认为,近溪之学“大而无统,博而未纯”,意谓近溪学显得杂乱无章,缺乏一贯宗旨。宗羲以为敬庵此说“已深中其痛也”。邹南皋对此则有反驳:“或疑先生(指近溪)学‘大而无统,博而未纯’者。先生云:‘大出于天机,原自统;博本乎地,命亦自纯’,余读斯语,恍然如见先生。”此外,时人对近溪学之宗旨又有具体的评述,以下三例依次出自王塘南、周海门、孟化鲤(号云浦,1545-1597):

先生(指近溪)平生学以孔孟为宗,以赤子良心、不学不虑为的,以天地万物同体,撤形骸、忘物我,明明德于天下为大。先生学以孔孟为宗,以赤子良心、不学不虑为的,以孝弟慈为实,以天地万物同体,撤形骸、忘物我,明明德于天下为大。《罗近溪集》大要以孔门求仁为宗旨,以联属天地万物为体段,以不学不虑、赤子之心为根源,以孝弟慈为日用。以上三说具有相当的典型意义。海门之说当是源自塘南,但多出了“以孝弟慈为实”一句,值得留意。总起来看,三说非常接近,并有重叠之处,大致揭示了四点:第一,以孔孟求仁为宗;第二,以赤子之心为的;第三,以孝弟慈为实;第四,以万物一体为大。

若与阳明心学作一比照合观,赤子之心意同良知本心,万物一体亦是阳明心学题中应有之义,只是以求仁为宗、以孝弟慈为实这两条,应说是近溪的孤旨独发,与阳明之立言宗旨略有不同,由此亦可略窥近溪思想之于阳明又有新的开发。

杨复所从另一角度对近溪学作了如下归纳:

罗子之学,实祖述孔子而宪章高皇(指朱元璋)。盖自江门(指陈白沙)洗著述之陋,姚江揭人心之良,暗合于高皇而未尝推明其所自,则予所谓莫知其统者也。姚江一脉,枝叶扶疏,布散寰宇,罗子集其成焉。这里有三层意思:近溪学直接孔子之统绪,宪意明太祖“圣谕六言”,集阳明心学之大成。复所在另处甚至断言:“窃谓孔子一线真脉,至我师始全体承受。”这是欲从儒家道统的高度,赋予近溪以孔孟之后第一人之地位。当然这类说法乃是宋代以来儒家道统意识的一种反映,是否符合思想史之实情,则是颇可怀疑的。不过客观地看,复所之说亦有留意之必要,反映了他对身处其中的思想状况的一种判断:在阳明后学的末流演变中,唯有近溪能将心学发扬光大。

一 “求仁”宗旨

由上述可知,近溪在思想上有一段由迷惘于“诸儒工夫”进而“回归孔孟”的重要经历。根据其回忆,他自童蒙以来,“日夜想做个好人”,却对《论语》、《孟子》所言“孝弟”未有深切之体认,只是依循宋儒所说的各种工夫“东奔西走”,刻苦实践,结果“几至亡身”。自从拜师山农以后,“从此回头”,再来细读《论语》、《孟子》,“更觉字字句句,重于至宝”,“更无一字一句,不相照应”,最终他发现,孔孟“极口称颂尧舜,而说其道孝弟而已”。可见,近溪之回归孔孟,事实上也就是发现了孔孟宗旨之所在,即“孝弟”。另据他的回顾:

《论语》一书,直是难读。芳初读时,苦其淡而无味,殊觉厌人。稍长从事孝弟,乃喜其一二条契合本心,然往往以近易目之。后养病居家,因究心《书》、《易》,至尧舜二典、乾坤二卦,间有悟处,乃通身汗浃,始知天生孔孟为万世定魂魄、立性命,从之则生,违之则死也。自此以后,非《语》、《孟》二书,辄厌入目。以至莅宦中外,随处施措,自然翕顺,愈久而愈益简要、愈益精纯也。这段话说得更为明确。从“究心《书》、《易》”到“自此以后”,是指从胡宗正学《易》的一段经历。其中,“非《语》、《孟》二书,辄厌入目”一句值得重视,这表明近溪对孔孟宗旨已有深切的认同。

他深信《论语》、《孟子》是儒家经典中的经典,而两书中所阐发的“求仁”思想正是孔孟宗旨。他说:

孔孟宗旨在于求仁。

孔门之教主于求仁。

盖孔子一生,学只求仁。

孔门主教,只是求仁。

孔门宗旨只在求仁。

他甚至认为,《论语》、《孟子》“求仁”、“孝弟”已将《大学》、《中庸》的义理阐发殆尽,其曰:

孔子谓“仁者人也,亲亲之为大焉”,其将《中庸》、《大学》已是一句道尽;孟子谓“人性皆善,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其将《中庸》、《大学》亦是一句道尽。正是基于对孔孟宗旨的这一认识,所以近溪坚决主张:“一切经书,皆必会归孔孟”,而孔子的“一切宗旨,一切工夫”,皆“必归孝弟”、必归“求仁”。

根据近溪的种种回顾性自述来看,上述“发现”是近溪自己经过一番人生磨难、求学体验而最终获得的。若追溯其思想渊源,那么可以说,“求仁”及“孝弟”之被重新揭示和强调,其实在心斋、山农那里就已有种种类似的迹象。比如,心斋撰有《孝箴》、《孝弟箴》,强调“孝弟”乃是“天则”、“心之理”,并强调“尧舜所为,无过此职”。山农亦云:“夫孔孟之道,亦仁而已矣。” “夫尧舜之道,帅天下以仁而已。”因此可以说,重“仁”、重“孝”,乃是泰州学派自心斋以来的一贯“家风”,只是到了近溪那里,这一思想旨趣有了更为集中的理论表述。在吾人看来,近溪思想之基本格局也正是通过对“仁”、“孝”这一孔孟宗旨的重新发现而得以形成的。

关于仁与孝的关系问题,近溪认为两者“亦无分别”,他指出:

“人固以仁而立,仁亦以人而成,人既成,则孝无不全矣。”意思是说,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依据,孝是人之所以成就人的实践证明,故而“在父母则为孝子”,必然同时意味着“在天地则为仁人”,反过来说也一样。总之,每个人都想成为“仁人”、“孝子”,必然是同时成就,更无分别。人而非仁,仁而非孝,这在理论上是不可能的。

在此意义上可以说,仁孝合一,便是“孔孟宗旨”。

不过,从理论的角度看,“仁”显然具有根本的地位,按近溪的看法,仁不仅是人文世界的存在原理,还是宇宙万物的生生之理。

所以近溪有时只提“仁”字,而讲到“孝”则往往“孝弟”或“孝弟慈”并称。至于仁、孝的各自地位,近溪的基本看法是:仁是抽象原理,孝是具体原则,他说:“仁义是虚名,而孝弟乃是其名之实也。……仁义是皆孝弟安个名而已。”显然这是从概念的名实关系之角度而言的。要之,在观念层次上讲,仁与孝是有区别的,“仁”可以涵盖“孝”,反之则不行,然而若从实践层面上讲,仁孝应当是合一的,必然是同时完成的。

二 《中庸》与“仁学”

由上可见,近溪将孔孟宗旨归结为《论语》、《孟子》的“仁”、“孝”。但在近溪的意识中,《论语》、《孟子》未必在义理上高于《大学》、《中庸》。他认为,《大学》、《中庸》特别是《中庸》具有十分重要的思想意义。他指出《中庸》在抽象义理上“浑融含蓄”, 《大学》在工夫问题上“次弟详明”;就两书关系而言,“此今细心看来,《大学》一篇相似只是敷衍《中庸》未尽的意义”。意谓两书在义理上是可以互补的,故说“《中庸》、《大学》当相连看”。同时,他也坚持认为“若论入德,到先《中庸》”,理由是:“合而言之,《中庸》 则重天德,而《大学》则重王道也。”这里以“王道”、“天德”来分别定位《大学》、《中庸》,很值得注意。在近溪看来,若究极而言,《中庸》可成就内圣, 《大学》则通向外王,由于“天德”较诸“王道”具有更为根本的意义,所以说《中庸》也具有实践论意义。

这个看法与宋明理学的两大领袖人物朱熹和阳明都看重《大学》的观点不同,显示出近溪思想的独创性。

与以往有关《大学》作者的传统看法不同,近溪认为《大学》是孔子亲作,是孔子“取夫六经之中至善之旨”而成,而且“其旨趣自孟子以后,知者甚少”。在他看来, 《大学》只是提供了一套“格物”手段,相比之下,《中庸》“天命之谓性一语,孔子得之五十以后,以自家立命微言,而盹盹仁恻以复立生命之命于万万世者”,两书旨趣之不同即在于此。比较而言, 《中庸》义理深奥, 《大学》“规模广大,矩度森列”。当然从思想的角度看,《大学》一书自有精义,特别是“善之至”、“物之格”,“尤是六经之精髓,而为《礼》之大经,仁之全体也”。而《大学》旨意则是由《孟子》“大人之学”、“赤子之心”得到了进一步的彰显。

我们知道,朱子通过对“四书学”的长期研究,得出的一个结论是:《中庸》义理深奥,最为难懂,而《大学》义理浅近,最适宜作为初学者的入门教材,故他主张为学者须有读书次第而不可乱:

先《大学》,次《论语》、《孟子》,终《中庸》。对此,近溪不会没有了解,他说:“先贤亦云《大学》为入道之门。”然而他还是要跟朱熹唱反调:“但以鄙意臆度,则义理勿论,而其次弟则当先《中庸》而后《大学》。”这是说,不仅就“义理”而言,《中庸》在《大学》之上,即便就工夫“次弟”来看,《中庸》亦在《大学》之先。那么在近溪的眼里,《中庸》又为我们提供了什么具体的实践方法呢?事实上,这涉及如何解读“中庸”,如何把握《中庸》和《大学》之间的关系。近溪对“中庸”两字,有一个独到的理解视角:

“中庸”两字可以概言,亦可分言。概言则皆天命之性也;分言则必喜怒哀乐。……细细看来,吾人情性俱是天命。“庸”则言其平平遍满,常常俱在也; “中”则言其彻底皆天,入微皆命也。故其外之日用,浑浑平常,而其中之天体,时时敬顺,乃为慎独,乃成君子。是“中”者“庸”之精髓,“庸”者“中”之肤皮。这是从“概言”和“分言”这两个角度来训释“中庸”字义。概言之,“中庸”讲的是天命之性;分言之,“中庸”讲的是喜怒哀乐之情。究极而言,则两者互为表里,性情是一,俱从天命。就字义上看,“中”、“庸”则可互相训释,“中”是微妙义,“庸”是平常义; “中”指内在性体,“庸”指外在日用。结论是,“中”构成“庸”之本质,“庸”赋予“中”以形式。与此相应,近溪又以“良知良能”释“中”,以“民生日用”释“庸”;或以“平常而可通达”来解释《中庸》篇名的字义。质言之,《中庸》一书既有“蕴藏无尽”的义理阐发,又有贴近“民生日用”的具体内容。这也正是近溪为何强调工夫次第亦“当先《中庸》而后《大学》”的缘由所在。

有弟子问:“《大学》自有先后之序,如何必先《中庸》?”对此,近溪答道:

吾人此身与天下万世原是一个,其料理自身处便是料理天下万世处。故圣贤最初用功,便须在日用常行。日用常行只是性情喜怒,我可以通于人,人可以通于物;一家可以通于天下,天下可以通于万世。故曰:“人情者,圣王之田也。”此等平正田地,百千万人所资生活,却被孟子一口道破,说人性皆善。

吾不先认得日用皆是性,人性皆是善,荡荡平平,了无差别,则自己工夫已先无着落处,又何去通得人、通得物、通得国家而成“大学”于天下万世也哉?这段话的主旨是说:“日用常行”就是“人情”,而“人情”乃是成就“圣王”之“平正田地”,也是千百万人“所资生活”之处,“生活”、“日用”之中,处处都是“性”的体现,而人之性体是“了无差别”的,因此只有落实在日用常行中去“用功”,才是“料理自身”,由此推之,才有可能“料理天下万世”。显而易见,“日用常行”是这里的关键词。在他看来, 《中庸》所揭示的“日用常行”、“庸德庸言”这些道理,正是“通于人”、“通于物”、“通于家国”,进而成就“大学于天下万世”之理据。

从思想上看,近溪对《中庸》一书之所以有特别的关注,还有这样的理由:《中庸》开头的三句话“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其实已将圣门精蕴“全盘托出”。从其语义脉络来看,“天命率性”是为“启乎修道之端”,而“修道”一句则是为了“卒乎天命率性之蕴”;从其义理结构来看,“《中庸》一书前头条分缕析,何等精辟!后面穷神知化,何等融液!分明‘天命’三句只是一直说下,而不至尽性,不足以成教也耶!”反过来说,“圣人尽性,以至天命,乃《中庸》以至之也”。总之,“《中庸》欲学者得见天命性真,以为中正平常的极则”。可见,在近溪看来,“天命”以下三句,实已“把天地人的精髓,一口道尽”。正是在此意义上,近溪认为《大学》只是在工夫问题上对《中庸》的“意义”作了敷衍。

究极而言,《中庸》的“意义”是自具自足的,无须用《大学》来敷衍解释,《中庸》自身就可解释《中庸》,故他说:“噫!人亦何苦而不把《中庸》解释《中庸》,亦何苦而不把《中庸》服行《中庸》也哉!”他甚至说:“无怪乎,《中庸》一篇大旨埋没千载,而直至今日也!”语气分明是,《中庸》一书的奥义大旨是近溪重新“发现”的。不仅如此,他还直言人们必须相信自己就是《中庸》,提出了“我自己即是中庸”的命题。

三 《易》与“仁学”

由上可见,在“四书”问题上,近溪特别看重《论语》、《孟子》、《中庸》,相比之下,对于朱子和阳明所看重的《大学》则不免有所轻视。近溪的这一态度,值得注意。实际上,由对“四书”在儒家经典传统中之地位的评估,反映出近溪思想的问题意识不但与朱子不同,且与阳明也发生了某些偏离。朱子由“格物”贯穿《大学》的观点固然不为近溪不取,他甚至认为阳明以“致良知”来解释《大学》而于孟子所言“良知”却“未暇照管”。究其原因,恐怕是由于近溪对孔孟宗旨的认同与朱子和阳明都有所不同的缘故。

在近溪看来,“仁”字才真正是孔孟宗旨,他自负地说道:“孔孟两夫子心事,只有天知,至暗藏春色于言语文字,不无端绪可寻,却二千年来尚未见人说破。”这语气可与程明道“天理两字却是自家体认出来的”这句名言相仿佛。近溪进而指出:

芳辛遇人略曾指点,但择焉不精、语焉不详,亦久蓄疑而未由请正。今诸君兴言及此,又敢过自爱耶?盖孔子一生话头,独重两个字面:一个是“仁”字,一个是“礼”字。两个字常相为一套,却乃各有重处。仁是归重在《易》,礼则归重在《春秋》。其中涉及仁、礼的关系问题。在这一问题上,近溪的立场可以八个字来归纳:“仁以根礼,礼以显仁。”不过总体说来,近溪对“仁”以及对《易》的重视,远远超过其对“礼”以及对《春秋》的重视。

同类推荐
  • 每天读点《道德经》

    每天读点《道德经》

    《道德经》(又名《老子》)一书分为81章,由“道经”和“德经”两部分组成。尽管全书只有五千余字,但从古至今,研究《(道德经》的文字已经有几千万字之多,注解《道德经》的名家也有数十家。可以说,《道德经》是世界文化史上最具原创性和启发性的著作之一。本书从《道德经》中挑选出近百个影响深远、富有哲理的句子,分为人生之道、处世之道、修身之道、成功之道、社交之道、管理之道、谋略之道、思辨之道等章节,其中既有原文、译文,还有后人评注、人生感悟,能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老子有关治国、为人处世和个人修身方面一系列的观点。若能把它用于实践,希冀能成就自己的事业,实现完满的人生。
  • 男人模式:3000年关于男子品性的智者高论

    男人模式:3000年关于男子品性的智者高论

    本书汇集了自荷马以来西方的经典文学、哲学、历史作品中对男人品性和形象的描述,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思考男人之道的窗口。通过这扇窗口,读者看到了骑士时代的男子、绅士时代的男子、智慧的男子、家庭中的男子、从政的男子、高尚的男子、美国男子以及后现代的男子,看到他们的勇气、信心、智慧、浪漫、困惑。书中所选,既有对男人品性的哲学和道德思辨,自亚里斯多德到奥古斯丁,到培根,剖析男性美德的细微之处;也有对男人角色的有力辩护,自古罗马的卡托到戴高乐以至肯尼迪,先贤之训诫名言,值得深思;更有对男子形象与模式的生动描摹,自荷马笔下的俄底修斯到中世纪的浪漫骑士,无不是经典男人气质的体现,给人以深刻印象。
  • 孔子与儒家学派

    孔子与儒家学派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
  • 反经大全集(超值金版)

    反经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为唐代学者赵蕤所著述,为历代有政绩、有业绩的君臣所共悉,被尊奉为小《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从国家兴衰上讲谋略的,《反经》是从长短利害上讲智术的。它从逆反的心理态势中谋求一种逆反的思维方式,不失为古代心理学的范本。《反经大全集》在原文的基础上,增加了注释、译文,每篇前有导读,揭示《反经》的奥秘,是我们为人处世、安身立命以及为官、经商、管理的必备参考书。
  • 阳明学与当代新儒学(阳明学研究丛书)

    阳明学与当代新儒学(阳明学研究丛书)

    从儒学广角、宋明理学发展背景,以及阳明学的内在机制上来探讨阳明心学与当代新儒学的关系。作者在阐述孟子、周敦颐、张载、程颢等儒学大师心性之学的基础上,对王阳明“以心为本的实践道德说”作了深入系统的分析与研究,进而以梁漱溟的新孔学、熊十力的新唯识论、唐君毅的道德儒学、牟宗三的道德形上学、贺麟的新心学为个案,具体探讨了阳明心学的内在发展——当代新儒学的思想特质,及其与阳明学的思想联系。
热门推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35岁前一定要作的88个选择

    35岁前一定要作的88个选择

    在人生的长河中,35岁前是人生最具激情、最有创造力和最容易成功的时期。可以说,35岁前是人生中的黄金时期,也是走向成功最关键的阶段。本书以发展的眼光立足于当前社会,充分结合人们在35岁以前的特质,总结了这一阶段必须要作的88个选择,帮助读者设定人生目标、规划职业生涯、掌握高效学习和工作的方法、熟悉为人处世的艺术。35岁以前,有了这88个选择,会让渴望成功的人少走很多弯路,能让人活得更轻松、更幸福,拥有更精彩的人生。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神禁时代

    神禁时代

    这是一个没有众神的时代,旧的秩序被打破,新的秩序正在诞生!
  • 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2:8岁前,你可以帮助孩子获得好性格

    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2:8岁前,你可以帮助孩子获得好性格

    8岁前,你可以帮助孩子获得好性格。如果你的孩子内向、胆小、敏感、害羞;如果你的孩子不敢尝试,不能融入新的环境;如果你不知怎么纠正孩子的性格弱点,完善孩子的性格;那么你需要阅读本书。
  • 冷宫清妃

    冷宫清妃

    〈冷宫清妃〉明上她是世人眼中最年轻的女总裁,身价上亿,清冷,淡漠,手段非常,高傲冷艳暗里她是黑白两道都畏惧的风轻云淡之一,国家安全局的一员一朝穿越成为一个冷宫的妃子,还是一个刚生完孩子的弃妃,冷宫是吗?弃妃是吗.无所谓....他是一朝王爷,为帮兄长而娶了一个心有所属的女人,洞房花烛后他将她丢在冷院不闻不问“这个女人真是是当初自己娶的那个女人吗?”而且还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惊喜!!...《异世王妃》明上她是政界高官千金,娴静优雅,是上流人人趋之若鹜的名媛淑女...暗处她是国际最大的军火集团头目,敢爱敢恨,手段狠辣....他是异国,野心勃勃的王爷,一次偶然的相遇,却在日后救他于水生火热,万劫不复之地...相似的容貌究竟是前世的相续,还是前世今生的了结...*******************************************************推荐自己的另一部作品;冰霜女王爷她在十岁那年她失去了最最亲的,也因为那些所谓亲人的不管不顾与世人的冷漠,从此她就冷漠的看待这世上所有的人,从而成为了令人闻风丧胆的人物.来到这里睁开眼睛,“这个男人是谁,为什么抱着她哭成这样”“什么我是一个傻子.貌似这个傻子还是王爷,女王爷.””丫头你不傻,为什么要装.“这人这么跟她说又以女人为尊的世界,她会淡漠一切,还是登上权利的顶峰.身边的美男之多,她又会怎么选择.QQ群;136264520(紫凝的小窝),敲门砖书中主角名加潇湘VIP会员号...推荐新文《寒王冷妻》*********************************************************推荐好友的文;风幻漓;《恶女夫郎个个强》图图’;《邪帝冷妻》罗紫凌;《拒嫁无情总裁》倾城殇;《黑道之魁首争爱》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唯我武神

    唯我武神

    PS:新书《傲武战神》已发,希望朋友们可以来新书支持无言!新世纪少年穿越到废材少爷身上,人人耻笑,却意外觉醒逆天武灵,从此改天换命,一掌镇乾坤,一拳碎星辰,众千世界,唯我独尊!武灵大陆,浩瀚无边,觉醒武灵者,可修武道,少年李毅,觉醒双武灵,神灵之眼,封灵册,让他强势崛起,追寻武道巅峰,踏圣域,战诸天。一人一剑,荡尽神魔,纵横万界。
  • 七分养三分治文化养生经

    七分养三分治文化养生经

    探寻博大精深的国学养生之道;体会经典古典文学中的养生奥秘;思考饮食文化中的养生结晶;品鉴本草巨著之养生妙方。让文化中的千年养生密码成为你身边最可爱的健康大使.最理想的养生方式,尽在本书。
  • 贤妻生存守则

    贤妻生存守则

    她只是小小的六品官家女儿,实在高攀不上国公府这样的名门望族,可她就是在姊妹闺蜜羡慕嫉妒恨的目光中,十里红妆风光出嫁了…夫家是一个庞大的家族,三房杂居,二房当家,长辈的多有偏心小心眼。看似和睦,实则暗潮汹涌。安静茹唯有步步小心,谨慎地周旋其中,为自己,为丈夫博得一席之地。而夫家,自有夫家的贤妻生存守则…1、温柔贤惠,通情达理。例如:丈夫看上某个女子要想办法给丈夫娶回来。2、勤劳治家,任劳任怨。例如:累死累活的半夜,丈夫要运动,也必须尽力配合。3、相夫教子,心胸阔达。例如:要调教丈夫言行举止,要管好孩子的教育问题。4、孝敬公婆,团结妯娌。例如:婆婆病了要尽心伺候,婆婆闷了要说话解闷,妯娌闹矛盾要及时调解。5、…娘得!老娘不干了,你TMD可以三妻四妾,我却只能守着你一人,你还嫌弃我没有眼光,看上的女子不合你的心意。你不知道老娘管着一家老小累死累活,哪有什么心情和你做运动!老娘是你老婆不是你老妈,凭什么还要教管你的言行举止?!!总之,这就是安静茹嫁去国公府的生活现状。那啥,可以和离不?某男一个眼神飞过来——你丫的再说一句试试!!哎,丈夫貌似不完全属于她,孩子千真万确是别人的,她咋就这么命苦呢?种田、宅斗、爱情、家长理短、男主腹黑实则一闷骚货色、绝对一对一、小三什么的都是浮云,总之这是一个闷骚男主调教娇妻反被娇妻调教的温馨的文文!!小果归来,嘿嘿,别忘了收藏留言啊,小果鞠躬感谢!推荐小果完结文:《任家五小姐》《长媳》《一路锦绣之小户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