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2600000017

第17章 基础知识(16)

通过对茶艺美学的探讨,不仅有利于提高对茶艺的审美能力、创新意识、鉴赏能力以及提升茶艺的美学思想,而且对促进茶艺的发展也是十分必要的。

茶艺美学主要从两方面来体现:视觉美和感觉美。

1.视觉美

视觉美是由茶艺条件的客观物质、技艺姿态展现出来的美,是外在美,是可以直观看到的,是茶艺过程所展现的姿态美感或姿态艺术,又称形象美或形象艺术。它包括:

(1)茶艺姿态美,指茶艺师在进行茶艺表演时的仪表神态、气质、身形动作等。

(2)茶叶形态美,指干茶造型美观及干茶被冲泡后,茶叶在杯中偏偏起舞的动态美。

(3)茶具形态美,是指茶具的质地、艺术造型所展现的美以及在茶艺表演过程中,各个茶叶器具的组合,整体配套协调所展现出来的美。

(4)环境雅观美,是指茶艺馆内的设施布置、背景选取和物品修饰所展现出来的美。

2.感觉美

感觉美是由艺术修养、良好内涵体现出来的美,是内在美,是发自内心的。它萌发于茶艺文明时期,体现了茶艺的个人修养和内涵,是茶艺的韵,主要包括:

(1)艺术修养美,指较高的思想修养和人文内涵。

(2)心灵美,指待人热心、真诚,心地善良。

(3)文明风尚美,指注重礼仪、礼节,体现传统的民族文化,将文化的核心内涵通过茶艺表现出来,将人的主观因素通过客观事物来体现。

(二)茶艺美学的起源与发展

晋代杜育的《藓赋》以典雅、清新、流畅的语言写出了在秋日率同好友结伴入山采茶、制茶和品茗的优美意境,无疑是一幅绝妙的茶山品茗图,充满着茶艺美学的意蕴。杜育遇难于西晋“八王之乱”,这表明中国茶艺美学在1700年前就已经开始萌芽。

1.茶艺美学的形成——唐代

中国茶艺美学形成于唐代中期。唐代诗人卢有在《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又称七碗茶歌)中写道:“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还有诗僧皎然的《茶歌诮崔石使君》:“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清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都是通过吟诗来表达了品茶的独到美感。

2.茶艺美学的发扬——宋代

唐代以后,茶艺的审美取向进一步凸现和丰富。宋代斗茶风气盛行,讲究技艺之美,成为一时之胜。宋代茶艺由唐代煮茶发展为点茶,茶艺美学观有了明显提升,其主要表现如下:

1)茶品美学

宋代的茶品,“龙团凤饼”和“小龙团”贡茶,饼面印有精美的龙或凤图纹,无比精美。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有诗赞:“我有龙团古苍壁,九龙泉深一百尺。凭君汲井试烹之,不是人间香味色。”此外,诗人苏东坡还以“从来佳茗似佳人”作比喻。

2)点茶技艺美学

点茶技艺发展成艺术形式,源于斗茶,即宋代茶叶品质的比试,比试茶品质的过程不仅推动着点茶技艺的提升,而且很快形成富有特色的艺术形式。对于点茶的技艺要求,宋徽宗提出要“量茶受汤,调如融胶,环注盏畔,勿使浸茶,势不欲猛,先须搅动茶膏,渐加击拂,手轻筅重,指绕腕旋,上下透彻”。“环注盏畔”的注水,“手轻筅重”、“指绕腕旋”的击拂,显示了操作的艺术形态。

3)点茶效果美学

“分茶”是一人同时点击几个茶盏,每个茶盏以击拂汤花作字,几个茶盏合起来成为一句诗句。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作《谵庵坐上观显上人分茶》诗赞:“分茶何似煎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蒸水老禅弄泉手,隆兴元春新玉爪。二者相遭兔瓯面,怪怪奇奇真善幻。纷如擘絮行太空,影落寒江能万变。银瓶首下仍尻高,注汤作字势嫖姚。”

3.茶艺美学的鼎盛——明清

明代之时,茶饮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茶叶种植产地扩大,技术精进,名茶辈出,爱茶文人多深入山间茶园种茶、制茶、品茶,且多有著作,真知灼见,妙论百出,有明一代所著茶典50多部,占我国古代全部茶典的半壁江山。明代的饮茶方式也迥异于前,明代之前人们的饮茶的方式主要是煎、煮法,茶叶在蒸青后被压制成饼状,煎煮前先要碾磨成沫,然后或合水而煮,或盏内冲点;而明代开千古渝饮之宗,壶泡杯饮法确立,天趣悉备,延续至今,影响不可谓不深远。清代以市民为主体消费群体的茶馆大盛,在世俗的喧闹和大众的推动下,以俗趣为体现的审美取向又使茶艺美学实现转型。明清时代的茶艺美学相对于唐代和宋代而言,其属鼎盛时期,它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干茶形态美学

龙井茶为扁形绿茶的杰出代表,用玻璃杯冲泡,芽叶吸水后似一旗一枪,个个直立,栩栩如生,所以向有“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四绝佳茗美誉。君山银针,属黄茶类,产于湖南岳阳洞庭湖君山岛。其外形:插条挺直,茸毛满披,形似银针;汤色杏黄明净;香气清郁;滋味甘甜醇和。冲泡时,芽基重心向下,芽尖向上,垂直于水中,上下游移,有所谓“三起三落”之美称,是君山银针美学的一大特色。

2)茶具质感美学

瓷质茶具,洁白之美。《茶疏》载:“茶瓯古取建窑,其在今日,纯白为佳,兼贵于小,定窖最贵不易得矣。”景德镇瓷茶具有“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之美称,流露出形、神、气、相活现的典雅美;紫砂茶具,古朴典雅,又表现出粗狂、坭色的自然古朴质感美。

3)茶艺姿态美学

技艺姿态美,由原有的普通泡茶方法变为艺术表演形式,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茶艺,其演变过程:首先是普通泡茶法,然后注重技艺的形式,最后则追求艺术意境。茶艺仪表美,茶艺人员及品茶者注重仪表美,含着装等,是艺术修养的表现。

三、茶艺美学的基本特征

茶艺是茶文化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茶艺的美集中体现在它特有的美学特征上。茶艺的美是一种综合的美。它融汇了诸如音乐、舞蹈、饮食、服饰、建筑、书法、绘画等艺术门类的美学特征,又加以凝练和升华,形成一种宁静、典雅、平和的中国式古典美学范畴,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追求。中国茶艺美学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一)形象性

从文艺创作和语言交际的角度讲,形象性是指用形象的特殊形式反映生活时所具有的具体而生动的能唤起人们感性经验和思想感情的属性。

艺术之美首先体现在形象美,而不是抽象的想象。茶艺,是通过茶之色、香、味、形,来展现茶的形象之美,此外,人们选择品茗的环境,选用泡茶的器具,都是为了在喝茶期间欣赏茶的形象美。冲泡茶汤时茶艺师本身的仪态、动作也在展示着他们自身的形象美。如果茶艺离开特定的感性形式,茶艺美将无所依傍。总之,茶艺美学的形象性,可以使人在对美的直接观照中感受到自身本质力量的自由创造。

(二)感染性

人的各种情感(喜、怒、哀、乐、惧、爱、恶等)是由复杂的客观外界事物所引起不同倾向的心理反映。品茗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当茶艺师在全神贯注地冲泡茶汤,娴熟、优美的姿态,亲切、和蔼的言谈,精致、典雅的茶具,沁人心脾的茶香,舒适、清雅的环境,齿留甘甜的余味等,使得茶艺本身具有的形象美具有一定的感染力,让宾客的情感和思想得到净化和升华。这正是茶艺通过“异质同形”或“同质共鸣”等途径与审美主体即宾客的思想感情紧密联系,从而获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三)自然性

自然之美,其本义即自然而然,自然率真,把未经人化的自然奉为美的极致。同样,茶艺要素中的茶叶、泉水、野外环境都是自然界的产物,它们在构成茶艺的艺术美中具有重要作用。在茶艺表演中,要有意识地注意形式美中的自然性,就是不以形式的精雕细琢着意修饰取悦于人,而从自然无为的本性达到审美的愉悦,就是平淡中有不平淡,素朴中有真美在,营造回归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品茗意境。

(四)社会性

饮茶是人类美好的物质享受与精神品尝。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饮茶文化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层次、角落。茶艺是人类的客观社会实践,茶艺中的各个要素都不是纯自然的产品,茶叶是经过茶农种植、茶工制作、茶商营销才成为人们品尝的对象;泉水是经过人工汲取运输回来的;茶具是陶瓷工匠烧制的;环境也多半是由人工营造的;冲泡是由茶艺师来进行的;茶汤是由宾客来品尝的。鉴于此,茶艺美学,源于生活,是由作为社会性的内容和作为自然性的形式有机统一的,即社会性和自然性的统一。展现茶艺的美学时,必须注意其主题和内容的社会意义,这样的茶艺才是有审美价值的。

(五)多样性

茶文化雅俗共赏,各得其所,从宗教寺院的茶禅到宫廷显贵的茶宴,从文化雅士的品茗到人民大众的饮茶,出现了层次不同、规范不一的饮茶活动。所以,喝茶其实是不分阶层的,也不分布衣百姓还是帝王将相,更不分男女老幼,也不分贫富与历史阶段,可以说喝茶作为一种饮食文化的流传,范围非常广泛。加之我国土地广袤,人口众多,民族众多,“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受历史文化、生活环境、社会风情以及地理气候的影响,各地的饮茶习俗也大不相同,所以中国的茶艺自然也就千变万化,呈现多样性的特点。

(六)统一性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多姿多彩的茶俗,有的用茶作食,重在茶食相融,有的追求精神享受,重在饮茶情趣。中国的茶艺虽然也是多种多样,但从冲泡的技艺而言,不管是何种泡法,都有几个基本环节是要共同做到的:备器、煮水、备茶、温壶(杯)、置茶、初泡、正泡、分茶、奉茶。中国古典美学认为“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即指单一的声音不可能具有音乐的美感,单一的物体不可能引起视觉的美感,所以,中国古典美学在强调美的多样性的同时,也强调美的统一性,提出“和而不同,违而不犯”。“和而不同”是指多样性应和谐而不显雷同。中国紫砂壶“圆不一相,方不一式”。“违而不犯”是多样性在变化中应统一而不显得杂乱,如在茶艺表演中,各个器具的相互组配。

(七)相对性

苏东坡的著名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指,同样的任何事物,在不同的人眼中,会因选取的角度和心理不同,而感受到不同程度的美。

同样,唐宋茶人以煮茶、点茶为美,明清之后就以散茶冲泡为美。宋代因斗茶而茶色以白为美,茶具以黑为美。明清因冲泡绿茶,茶色以绿为美,茶具以白为美。日本茶道是用茶粉冲点,他们以食末茶为美。中国盛行散茶冲泡,以叶茶为美。同样是功夫茶,明清的潮汕功夫茶在当时已是臻于成熟,相当完美。但是在今天看来就有其不足之处,因此台湾地区将其改良为台式功夫茶,上海地区改良为海派功夫茶。可见茶艺也不是一成不变,而是与时俱进的。

(八)绝对性

美的绝对性与美的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美的绝对性具有如下三方面含义:其一是指美根源于客观事物及其动态发展,根源于客观世界及其动态关系,美的内容和形式因素来源于客观存在,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因而只要承认美的客观性就内在地承认了美的绝对性;其二是指美和美感并不是凭空出现的,它们产生于审美主体的社会生活实践,美的内容和形式也因与主体的生活实践及其经验相关联而被肯定,主体的自由创造也是在生活实践及其成果中得到确证,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因而只要承认美的社会性就必然承认其绝对性;其三是指尽管审美主体因民族、阶级、地区、行业等因素的影响而表现出不同的审美情趣,但审美标准却是无数次审美活动的经验总结,审美标准的内容是以客观的审美实践为基础并得到审美实践的反复验证而确定下来的,是不可随意改变的规律性的东西,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因而只要承认审美标准的绝对性就必然承认美的绝对性。

(九)科学性

在茶艺中也有科学性问题,如茶叶的种植、加工、营销是一门科学,茶具的制造是一门科学,就是茶叶的冲泡也存在科学性问题,不光投茶量、水温,就是冲泡时间都有科学的规定,违背了就泡不出好茶汤来。俗话说,春饮花茶,夏饮绿茶,秋饮青茶,冬饮红茶。这是自古流传的健康名句,也道出了饮茶的科学性。所以,才有“科学地泡出一壶茶”的要求。与此同时,茶艺美也是一种艺术美,艺术是要表现真善美的,所以,茶艺美学具有科学性,以便揭示茶艺的真谛。

(十)艺术性

艺术性是指人们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所体现的美好表现程度。在造型艺术中,艺术性主要表现在通过线条、色彩、光线效果、布局和对比度等表现艺术家审美意境所达到的程度。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茶艺具有自身特点,茶艺发展到今天,不再只是简单的泡茶动作的演示,而是综合吸收了舞蹈、戏剧、音乐、绘画、工艺等诸多艺术门类的元素而逐渐形成的新型表演艺术,这样,使日常喝茶充满艺术氛围,虽然它是以泡茶技艺为中心的,但却是具备众多的艺术因素并具有较强的表演性和观赏性的节目,因此具有相当强的艺术性。茶艺的艺术之美则是指茶的冲泡技艺,以及相关的茶的艺术,诸如茶具、水、景物等。

四、茶艺美学的研究内容

现代茶艺美学是一门新兴学科,从美学角度讲,是揭示茶艺美的本质的一门美学分支学科。通过研究茶之美、境之美、艺之美、人之美,来探索现代茶艺的美学原理、美学法则、审美情趣和审美取向、审美经验和审美价值等,以提高对茶艺的审美能力、创新意识、审美经验、鉴别能力、美学素质和提升茶艺的美学思想。

(一)茶之美

1.茶名之美

庄子《庄子·逍遥游》曰:“名者,实之宾也。”所以名讳很重要。我国茶叶的名称大体上可分为五大类。

第一类是地名加茶树的植物学名称,如西湖龙井、武夷肉桂、闽北水仙、安溪铁观音、永春佛手等,从这些茶叶的名称,可了解该茶的名种和产地。

第二类是地名加茶叶的形状特征,如六安瓜片、平水珠茶、君山银针、古丈毛尖等。

第三类是地名加上富有想象力的名称,如庐山云雾、敬亭绿雪、舒城兰花、恩施玉露、日铸雪芽、南京雨花、顾渚紫笋等,这些茶名往往都有一定的地域特色,与当地的特色、民俗联系在一起。

第四类是有着美妙动人的传说或典故,如碧螺春、文君嫩绿、大红袍、铁罗汉、水金龟、白鸡冠、绿牡丹等。

第五类,这类茶名一些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如普陀佛茶、铁观音、金佛、佛手等;一些以吉祥物命名,如太平猴魁、银猴等;还有一些反映了采茶时令,如谷雨春、不知春等。总之,美丽的茶名都能引发茶人美好的联想。

赏析茶名之美,实际上是赏析中国传统文化之美。从中不仅可以感受茶艺文化,而且可以看出我国茶人的文化底蕴。

2.茶形之美

同类推荐
  • 梅酒香螺嘬嘬菜

    梅酒香螺嘬嘬菜

    本书是知名美食作家谈正衡的经典著作,一篇篇夹带着食材香味的美文,飘出舌尖下的江南味道,无论是食府还是家厨,无论是梅酒还是香螺,麻、辣、鲜、香、甜、糯、嫩、酥,你能想象到的口感都的这里一一呈现。本书是知名美食作家谈正衡的经典著作,一篇篇夹带着食材香味的美文,飘出舌尖下的江南味道,无论是食府还是家厨,无论是梅酒还是香螺,麻、辣、鲜、香、甜、糯、嫩、酥,你能想象到的口感都的这里一一呈现。
  • 巧手一招鲜

    巧手一招鲜

    本书中大师教您做菜的巧招。家常菜是指百姓人家日常制作和食用的菜肴,是选用普通的原料、根据家人的品味爱好制成的,不仅味美可口,而且有浓郁的乡土情愫,让人深深地喜爱和留恋,犹如乡音、母语一般深入骨髓和灵魂。中国烹饪大师史正良先生通过潜心总结研究、反复实践、制作、编写出这一套全新的家常菜谱,其中的菜肴用料普通、制法简便、调味适口,并且营养合理、易学易变,对于提高百姓的生活质量和培养美食情趣有极大好处。
  • 舌尖的缠绵(聂作平美食语录)

    舌尖的缠绵(聂作平美食语录)

    这是一本能让那些不会吃也就是不会活的人,把吃这种人生最低端的需求,升级为最高端享受的舌头指南,堪称享乐主义者的生活教科书。它关乎舌头,更关乎生命,关乎世道人心,更关乎人生享乐。
  • 营养搭配小炒王

    营养搭配小炒王

    《美食天下(第1辑):营养搭配小炒王》贴心周到地提供给您丰富多样的小炒菜式,足以让您天天都有拿手菜上桌,轻松成为小炒高手,小炒最能体现中式菜肴“色、香、味、形”等诱人特质,每天家人的餐桌上,各种小炒都必不可少,给你带来贴心美味感觉,简单易学,轻松掌握做菜秘诀。
热门推荐
  • 女人的魅力与资本(全集)

    女人的魅力与资本(全集)

    对绝大多数女人而言,她们并非缺乏实现幸福的能力和机遇,而是没有掌握成功的方法和途径。如果女人打造出自身独特的魅力,培植和利用好自己重要的资本,也能在这个男性主导的社会中获得成功。本书阐述了成为成功女性的各种方法和秘诀,帮助女性迅速提升个人魅力、打造成功资本,收获美满幸福的人生。
  • 培养了不起的女孩

    培养了不起的女孩

    本书通过几十个具体、生动的育女案例,从培养新时代需要的女性入手,逐层展开,阐述了培养女孩的好心态、好性格、好习惯的重要性。本书指出,女孩子天生感情细腻,又善于提成饰自己的感受,所以,作为父母要给予女儿更细致的关心和爱,多和女儿交流,不要吝啬赞美之词,让她感到自己是出色的、重要的!
  • 王的男人:岂曰无衣

    王的男人:岂曰无衣

    身为皇女却从小被迫当成皇子培养,在步步惊心的后宫里孤军奋战,除了母后谁都不敢相信……直到国师无衣的出现。那是个潇洒任性到让人嫉妒的少年,神秘的,似乎无所不能……身为国师,身为她的太傅,他应该是值得信赖和依靠的吧?——龙秀——说好的游戏人间,红尘不染心,麻烦不缠身呢?!——无衣——国师,过来,替朕捏捏肩!
  • 女相

    女相

    在精心策划下,他死了,死在一场意外的大火中。虽然有点意外,但天灾人祸谁也避免不了,任你是堂堂一国宰相也再所难免。很合乎情理的布局。就不知那个人看到焦黑的尸体是什么样的表情。当然,不能亲眼所见是有些遗憾,但是跟未来的自由相比,这小小的缺陷不算是什么了。推开客栈房门,早上清新的空气迎面而来,他不觉得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轻轻的闭上了眼睛,细细去体味第一缕阳光拂在脸上的感觉。想到即将来临的日子,他不由的笑了......女相:一群(非舞群):写意天下40576664三群(晓歌群):情归何处41581275
  • 成为拉着企业奔跑的人

    成为拉着企业奔跑的人

    造就优秀员工素质的箴言,体现完美职业态度的经典!本书的主旨是在于激发员工的能动性,使其以自身的投入和忘我,将自己的奋斗与企业的发展相结合,并最终成为一个团队乃至企业发展的领军人物。
  • 卫氏风云

    卫氏风云

    汉武帝末年,虽然不再波澜壮阔,却是暗流涌动。随着大将军卫青的逝世,皇后卫子夫的失宠,曾经风光无限的卫家已经风光不再。卫风,长公主最溺爱的幼子,卫青寄托了最大希望而又最不放心的儿子,带着不知从何而来的奇思怪想,懵懵懂懂的闯入了这个充斥着阴谋与阳谋、卑鄙与高尚并存的世界。他是将卫氏推向败亡的深渊,还是重铸卫氏的辉煌?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生气不如争气

    生气不如争气

    人生有顺境也有逆境,有巅峰也有谷底。因为顺境或巅峰而趾高气扬,因为逆境或低谷而垂头丧气,都是浅薄的人生。真正的人生需要磨炼。面对挫折,如果只是一味地抱怨、生气,是一种消极的表现,最终受伤害的也只有你自己。人最重要的是把握好你自己的心态。以积...
  • 晚清有个李鸿章

    晚清有个李鸿章

    这种困惑与清醒是相联系的,以其风云变幻的一生成为晚清时期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充分彰显了人类的丰富性、复杂性和神秘性。更是相融合的。它不仅仅是对李鸿章本身的困惑和清醒,本书不仅仅是一部传记,作者更是将李鸿章作为一个符号来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命运。我写作李鸿章的动机却是非常明确的。李鸿章一个以喜剧的方式进入世界,却以悲剧终场的命运的宠儿。说他是命运的宠儿,是因为上天在铸造李鸿章的时候,同时也是对于世界以及人类思想和行为的困惑与清醒。,那源于清醒和困惑的交织——一种极端的清醒,也是一种极端的困惑。晚清重臣李鸿章,是对中国文化的困惑与清醒,去世不久,大儒梁启超便为他立传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