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2100000008

第8章 中观学派所依的典籍(1)

(第一节)中观学派所依般若经典

中观学派所依的经典很多,择其主要有五经:《般若经》(主要是《摩诃般若(大品)经》)、《大方广佛华严经》、《维摩诘经》、《妙法莲华经》、《大般涅槃经》。

在诸大乘经典中,最原始且最根本的是《般若经》。般若代表空的思想,是原始佛教缘起观的结论,是对部派佛教发展的种种空观的总合,一切大乘经典的人生观、世界观都是建筑在这上面的。《大正藏》中《大般若经》及其别出经以及其他支派般若经典在内,约有四十二部七百七十六卷,总称为“般若部”。藏文大藏经于《甘珠尔》亦别立般若部。般若部乃大乘佛教五大部之首,汇集阐说般若波罗蜜深理的经典,总称为“般若经典”(旧译为《般若波罗蜜经》,新译为《般若波罗蜜多经》)。其种类繁多,如《大品般若经》、《小品般若经》、《大般若经》、《般若心经》、《金刚金经》均属之。关于般若经典之弘通,在印度方面,于佛陀入灭五百年顷,《小品般若》盛行于印度北方,以须菩提为说法主,舍利弗亦常出座说法。其后《大品般若》成立,舍利弗与须菩提互究空理。《文殊般若》则以文殊、迦叶为主。约于佛陀入灭六百年顷,大品诸本广为流通,自此以后,未经几时,诸本品类系部成立。

般若部乃《大藏经》中最大部之经典,约占全部经典三分之一,而般若部中最大的经典是《大般若经》,占般若部之四分之三,其余四分之一则为《大品般若》、《小品般若》、《金刚般若》等经。“般若波罗蜜”,意即“通过智慧到达彼岸”。

《大般若经》(全称为《大般若波罗蜜多经》)旨在说明世俗认识及其面对之一切对象均属因缘和合,假而不实,唯有通过“般若”对世俗真相之认识,方能把握真理,达于觉悟解脱之境。它不仅为中观学派之理论基础,亦为整个大乘佛教的理论基础,是诸部般若经之集大成者。全经共有四处十六会六百卷。四处,系指佛陀宣说本经之四个处所,即:王舍城鹫峰山、给孤独园、他化自在天宫、王舍城竹林精舍。十六会中,第一、三、五、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等九会为玄奘新译,其余七会为重译。

第一会共七十九品,凡四百卷。此会详述般若观之开阐与习行、菩萨之愿行进趣、般若之甚深殊胜,叙说诸大弟子、诸天、释梵之供养、赞叹因缘及受持一句之广大功德,由常啼、法涌二菩萨受般若之因缘,说明听闻般若波罗蜜甚为难得。据《法苑珠林》卷一〇〇、《开元释教录》卷十一等所载,第一会之梵本共有十三万二千六百颂,根据《大正藏》之校对,梵本有六章七十二品,内缺常啼菩萨、法涌菩萨、结劝等三品,其余诸品之开合与汉译本相异处颇多。西藏译之各版本,亦多同于梵本,惟奈塘版中具有常啼菩萨等三品,而共计七十五品。

第二会共有八十五品,凡七十八卷。与第一会相较,文略而义同,各品之废立亦异,并缺常啼菩萨等三品。相当于现存之梵文二万五千颂般若,《法苑珠林》卷一〇〇、《开元释教录》卷十一等,亦载有梵本二万五千颂。西藏译本分为七十六品,内有常啼品等。另据西明寺玄则所撰第二会《序》等所载,西晋无罗叉译之《放光般若经》二十卷、竺法护译之《光赞经》十卷(缺后半)、姚秦鸠摩罗什译之《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大品)二十七卷等诸经,皆为此会之同本异译。

第三会共有三十一品,凡五十九卷。其旨趣虽与前二会相近,而诸品之开合不同,亦缺常啼、法涌等三品。据《法苑珠林》卷一〇〇、《开元释教录》卷十一载,第三会梵本有一万八千颂。相当于西藏译一万八千颂般若,西藏译本共分八十七品,内有常啼菩萨品等。

第四会共有二十九品,凡十八卷。其大旨虽与前三会相同,文字则颇见省略。据玄则第四会《序》、《法苑珠林》、《开元释教录》等所载,后汉支娄迦谶译之《道行般若经》十卷、东吴支谦译之《大明度经》六卷、后秦鸠摩罗什译之《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十卷等诸经,皆为此会之同本异译;北宋施护译之《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二十五卷,亦与此会为同本。梵本共有八千颂,相当于现存之梵本八千颂般若。

第五会共有二十四品,凡十卷。所说较第四会尤为简略,《法苑珠林》及《开元释教录》等书,皆记载其梵本为四千颂。

第六会共有十七品,凡八卷。乃佛陀对最胜天王说般若及其修习之法。此会与南朝陈代月婆首那译之《胜天王般若罗蜜经》七卷为同本。《法苑珠林》、《开元释教录》等载其梵本共有二千五百颂。

第七会曼殊室利分二卷,相当于梵本七百颂般若,不另立品名。叙述曼殊室利及佛有关如来、有情界之一相不可得、福田不可思议、一相庄严三摩地等之说法。此会与梁代曼陀罗仙译之《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二卷(收于《大宝积经》第四十六会)、僧伽婆罗译之《文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蜜经》一卷为同本。《法苑珠林》、《开元释教录》等载其梵本共有八百颂。

第八会那伽室利分一卷,记述妙吉祥菩萨有关一切法非实如幻梦及无上法食等之说法,与宋代翔公译之《濡首菩萨无上清净分卫经》二卷为同本。《法苑珠林》及《开元释教录》等说其梵本有四百颂。

第九会能断金刚分一卷,相当于梵文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多。乃佛对善观尊者说菩萨乘之发趣、般若之修行及心之摄伏等。此会与后秦鸠摩罗什、元魏菩提流支、陈真谛之《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各一卷,及隋代笈多译之《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一卷、唐代义净译之《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一卷等皆属同本。《法苑珠林》《开元释教录》等说其梵本有三百颂。

第十会般若理趣分一卷,相当于梵本般若理趣五十颂。乃佛为诸菩萨说一切法甚深微妙般若理趣清净法门等。唐代菩提流志译之《实相般若波罗蜜经》、金刚智译之《金刚顶瑜伽理趣般若经》、不空译之《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摩耶经》、宋代施护译之《遍照般若波罗蜜经》各一卷,皆与此会为同本。《法苑珠林》及《开元释教录》等载其梵本为三百颂。至元《法宝勘同总录》卷一则说此会与现存梵本相同,皆为一百五十颂。

第十一会布施波罗蜜多分以下至第十五会,相当于西藏译Pha-rol-tu-phvin-pa lna-bstan-pa。其中,第十一会布施波罗蜜多分五卷,舍利子为诸菩萨述说以大悲心行布施,则得摄受一切智智,证无上菩提等。佛对满慈子阐明一切法非实有,无舍得损益之义,并以神力令大众见十方世界无量菩萨之布施行,宣说发心乃至菩提之差别、发心求一切智智之功德、一切智智相应作意之发起等。第十二会净戒波罗蜜多分五卷,舍利子承佛神力而广说净戒之真义,阐明持守净戒与非持净戒之一一戒条,如发二乘心为犯戒,趣向无上正等菩提为持戒,味着施相、分别诸法、远离一切智为犯戒。第十三会安忍波罗蜜多分一卷,满慈子与舍利子之间,阐明安忍无上菩提之法,即以惭愧心作空观,则止息斗心而得安稳。第十四会精进波罗蜜多分一卷,佛陀对满慈子阐释住于般若,止息六情,精进三学,完成菩萨行之道。第十五会静虑波罗蜜多分两卷,佛陀在灵山会中对舍利子、满慈子解说四禅、八解脱、九次第定等一切定,并说空、般若三昧。据《开元释教录》载,第十一、十二两会之梵本各为二千颂,第十三、十四两会各为四百颂,第十五会为八百颂。《法苑珠林》则谓十四会之梵本为八百颂。

第十六会般若波罗蜜多分八卷,佛陀于王舍城竹林会中,对善勇猛菩萨遍说般若无所得解脱。《法苑珠林》及《开元释教录》等载其梵本为二千五百颂。此会相当于现存梵文Suvikrāntavikrami-pariprcchā,西藏译分为七章。

此十六会中,已有部分刊行了梵本及藏文译本,如初会、第四会、第七会、第九会等。本经传译以后,西明寺玄则对十六会各别制序,大慈恩寺窥基作《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理趣分述赞》三卷、新罗元晓作《大慧度经宗要》一卷。另有《大般若经关法》六卷(宋代大隐)、《大般若经纲要》十卷(清代葛)等。《大藏圣教法宝标目》卷一、《阅藏知津》卷十六至二十三等,亦各记述本经之纲。关于本经各会之卷次、品数及古来之同本异译等。

《般若经》是一切大乘佛教的母胎,因而般若部的经典渐次增多,乃至形成如玄奘大师所译的《大般若经》那样六百卷的大丛书。可是,龙树时代所流行的,是《小品般若经》和《大品般若经》。《大品般若经》是《小品般若经》的增广。《小品般若经》凡十卷二十九品,即八千颂般若,乃鸠摩罗什于408年所译,为大乘佛教最初期说般若空观之基础经典之一。其内容阐释菩萨之般若波罗蜜、菩萨之诸法无受三昧、菩萨摩诃萨及大乘之意,又详举般若波罗蜜与五蕴之关系、受持修习般若波罗蜜之功德,以及诸法空无所得、空三昧等之理。本经是《大般若经》之四会,卷五三八至五五五。《大品般若经》又称《摩诃般若经》,因《小品般若经》亦名《摩诃般若经》,故特以大品、小品而分别之。《大品般若经》凡二十七卷(或作三十卷、四十卷),计九品。鸠摩罗什译。本经即《大般若经》之第二分和,卷四〇一至四七八。

在一切法的本质上达观其空,养成不被“囚”的无碍自由的生活活动之力,这种空观是从前小乘佛教分析各个事象所不能达到的,是根据大乘直观的总合达观的结果。把达观名为般若,即是智慧。而智慧与知识,其性质完全相异:知识是基于欲望、经验的积聚,以分析为他作用的特质;智慧是综合、超越智识所表现的超经验的认识,以总合为其特色,所以叫智慧,叫做空。般若与空,本质相同,只是把同一事从主观的方面叫做般若(智慧),从客观的方面叫做空而已。

(第二节)中观学派所依之《华严经》

从中观学派的创始人到鸠摩罗什,主要是弘扬《般若经》与《华严经》,龙树造《中观论》和《大智度论》以释《般若经》,造《大不可思议论》和《十住毗婆沙论》以解《华严经》。龙树学说中包括《华严经》和《般若经》深广两种法门。《般若经》里面具备妙有的方面,这种妙有虽渐次地在《般若经》中展开,但还不能到达广大妙有的地步。继承这个而使之一回转的所谓净心缘起的立场,开展广大妙有世界观的,是《华严经》。

《华严经》系释迦牟尼成道后第二七日,于菩提树下为文殊、普贤等上位菩萨所宣说之自内证法门。此一《华严经》乃教法中之根本法轮,故称“称性本教”;又因本教属顿教法门,故亦称“初顿华严”。内容记述佛陀之因行果德,开显重重无尽、事事无碍之妙旨。《华严经》虽出于印度,然尚未发挥本经最高之玄旨,直自我国成立华严宗,立法界缘起,以事事无碍等妙义为宗旨,《华严经》的真义方才被发扬光大。故关于中观学派的传承,除前一章所述之外,尚有释迦——文殊——马鸣——龙树——龙智——清辨——智光——师子光——日昭,而后传于中国贤首,新罗元晓。贤首即法藏(643-712),唐代僧,我国华严宗之第三祖。师一生宣讲《华严经》三十余遍,致力于《华严经》教学之组织大成,并仿天台之例,将佛教各种思想体系分类为五教十宗,而推崇《华严经》之组织乃最高者,《华严经》哲学于现实世界中乃属理想世界之实现。不仅中观学派,瑜伽行学派亦推崇《华严经》,其所依之经典为“六经十一论”,《华严经》居首。

《华严经》全称为《大方广佛华严经》,这是一个“法喻因果”并举、“理智人法”兼备之名称,一经之要旨,皆在其中。“大方广”三字为所证之理,“佛”乃能证之智,而理智不二,就是毗卢遮那法身,即释迦牟尼法之本体。故本经虽然广大,要之惟理智二法,此经题为一部之总标。所称“大方广”者,大即包含之意,表现体;方即轨范之意,表现相;广即周遍之意,即体之“用”是无穷尽;盖一真法界之妙体包罗万象,其相具备空间之横而十方、时间之纵而入三世之轨范,其妙用深存因缘果法之义。“华严”二字乃譬喻之语,佛在因位,所修万行如华,以此华庄严果地之佛德,故称“华严”。“经”乃能诠言教,这是指七处九会之说法,即七处九会所说之法;以因为的万行来庄严起的理智二法,即《大方广佛华严经》。

《华严经》合“体”、“相”、“用”三者,以明整个至妙之理,又曰“体”、“相”、“用”三大。依据《探玄记》,则“大方广”三字各有十义。

“大”字之十义:

(1)境大:谓十莲华藏世界及十佛三业无边,正为所信境如“初会”等所说。

(2)心大:谓依大境起心。故如《贤首品》及《发心品》所说。

(3)行大:谓依大心起行,故如《离世间品》等所说。

(4)位大:谓积大行成大位,故即“五位圆通”等,如“第二会”至“第六会”所说。

(5)因大:谓行位普圆,生了究竟,如《普贤品》所说。

(6)果大:谓在于随缘自体果德圆明,如《不思品》等说;因分、果分圆明毗遮那佛之果德。

(7)体大:谓大用平等,皆同真性,如《性起品》等所说:尽法界之性起,大用平等。而皆同真性,不离真性。

(8)用大:谓念念盖生,顿成行为,如《小相品》等所说。

(9)教大:谓一一名句皆遍一切,如“下结通”等所说。

(10)义大:谓所诠尽无边法界,如“一尘含十分,一念包九世”,如“八会”等所说。

“方广”二字亦有十义:

(1)周遍之义:言教广遍诸尘方故。

(2)普说之义:谓普宣说一切法故。

(3)深说之义:说深甚法界海。

(4)备摄之义:备摄无尽众生界故。

(5)广益之义:要令众生得佛菩提之大利乐。

(6)荡除之义:遍除二障及习气。

(7)具德之义:具摄无诸胜德。

(8)超胜之义:独经超余无比类。

(9)含摄之义:通摄众多异类法。

(10)广出之义:能出生佛大果。

依据澄观大师之《华严玄谈》,则上述十义是当于体、用、果、因、教、义、境、业;又当于《大方广佛华严经》将一经所诠之法曰义大,无尽众生曰境大,亘于三界十方摄化无体者谓之业大。要之,虽上述一门多端,然表一心法界之“体”、“用”广大无边之义,故名之曰“大方广”。

佛,亦有十义,证得无尽法界之理者曰“佛”。其十义也就是“大方广”之十义,此不赘述。将成此万德圆满之果体的因行,喻之为“华”,亦有十义:

(1)微妙义:表示佛行德离于尘相,故说华为严。

(2)开敷义:表示行敷荣性开觉。

(3)端正义:表示圆满具德相。

(4)劳馥义:表示盛德普熏自他。

(5)适悦义:表示盛德欢愉无厌。

(6)巧成义:表示所修之德相善巧成。

(7)光净义:表示断障永尽清净。

(8)庄严义:表示为了因严本性。

(9)因果义:表示为生因起佛果。

(10)不染义:表示处世不染如莲华。

同类推荐
  • 跟南怀瑾大师学佛悟道全集

    跟南怀瑾大师学佛悟道全集

    用“文如其人”形容南怀瑾先生恰如其分。他的为人如同他的文章,朴素而雅致,随和而亲切,于平凡中自显不凡,他的文章如同他的为人,文学而多连,杂采而博贯,于随适中自见精神,人文合一,正是大师境界。
  • 圣经故事:历代愿望

    圣经故事:历代愿望

    《历代愿望》分册,是《圣经故事》的第三分册,讲述耶稣的生平故事,对应《圣经·新约》的前4卷。
  • 佛解人生

    佛解人生

    本书是梁启超撰写的研究佛教在中国发展兴衰的经典之作,从史学角度来阐述对中国佛教兴衰流变的看法,以及佛法之于人生的意义。是梁启超佛学研究不可多得的代表作之一
  • 佛度有心人

    佛度有心人

    红尘凡夫。人人都需要一颗禅心。,佛陀说:“人的生命,只在一个呼吸问。”生命短促,我们应该善待自己,思索活着的意义。生命不是用来寻找答案的,也不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它是用来愉快地过生活的。人生多一分烦恼,就需要一分禅心来解救
  • 流传千年的儒家佛家道家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流传千年的儒家佛家道家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林林总总,一应俱全;道家则是药店,灵丹妙药,用以救人济世。儒家店必须光顾,圣人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佛家店则随时可以逛逛,日常用品,有钱则购,无钱则望,其中应有尽有,为人生不可或缺之物。道家店则是无事不必登,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对于儒释道三家曾作过这样的比喻:儒家好比粮食店,有病必须看,否则病入膏肓,悔之晚矣。可以这样说,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华组成了汉学的基本哲学思想,就连西方学者也不得不承认这三者的地位——西方学者曾评出的“东方三大圣人”,为人们提供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佛家是百货店,第一是老子,第二是孔子,第三是六祖慧能,正好代表了中国的道、儒、释……
热门推荐
  • 说呼全传

    说呼全传

    ,其为惩创,原无庸更藉于稗宫野乘,是忠也。其文古,小说家千态万状竞秀争奇,何止汗牛充栋,然必有关惩劝、扶植纲常者,其义深,一切偷香窃玉之说、败俗伤风之辞,虽工直,当付之祖龙尔。统阅《说呼》一书,其间涉险寻亲、改装祭墓,学士大夫之所抚而玩,是孝也﹔救储君于四虎之口,诉沉冤于八王之庭,愿求削佞除奸之敕,不能挟此以使家喻而户晓也。维忠与孝。至庞氏专权,表里为奸,卒归于全家殄灭,则是书不无裨于教云。乾隆四十有四年,孰大焉?维遐及史册,其足以为劝惩者,灿若日星,清和月吉,然而史册所载,方可刊而行之,终复不共戴大之仇,滋林老人出于西虹桥衅之罗翠山房。如欲使家喻而户晓,此可以为劝者也
  • 特工穿越1:冷宫皇后要翻身

    特工穿越1:冷宫皇后要翻身

    只不过中了一枪,她居然穿越了!可是那该死的人居然鄙视她,还把她这个皇后打入了冷宫,士可杀不可辱!她一定要叫他刮目相看,一定要让他爱上她……      
  • 经济学与生活全集

    经济学与生活全集

    为什么美女更爱打扮,而剩女却越来越多?为什么易中天能成为“学术超男”,凤姐能一夜走红网络?为什么站票与坐票享受不同,价格却相同?为什么年夜饭价格大涨特涨,春节票价却纹丝不动?最见怪不怪的生活案例,最意想不到的趣味解读,为你揭开日常生活中鲜为人知的经济学秘密和潜规则。
  •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经典童话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经典童话

    爱听故事是每个孩子的天性,阅读已经被认定为人一生最重要的素养。阅读素养高的人,不仅求职的能力、转换行业的能力强,而且从心理学角度讲,也更容易拥有快乐、充实的人生。本书选取了中外经典童话,这些童话仿佛一滴滴甘露,滋润着孩子稚嫩的心灵;又好似一位循循善诱的智者,引导孩子变得聪明好学,让孩子更加求知若渴。相信有了这本书,孩子们的生活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 暗帝的禁宠

    暗帝的禁宠

    在这个纸醉金迷,没有尊严只有金钱至上的地方,她无意闯入他的世界。原以为他只是生命中的一个过客,却不曾想成为自己一生挥之不去的梦魇!他权势滔天,却也有得不到的东西,比如她的心;他爱她,不惜一切代价使尽手段只为留下她;她不过是韩家捡来的一个孩子,却要背负韩家的罪孽;她身世成谜,却在大白天下那刻让所有人震惊。他残忍的捏起她的下巴,冷声道:“无论你愿不愿意,今生你都无法逃开我!你,永远是我的!”——宠她、恋她、疼她,也只是因为他爱她!——强取豪夺只因我爱你,囚的虽是你的人,又有谁知实际囚的却是我的心!——我愿意付出一切来换取你留在我身边!所以,如果只有这样才能留住你,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堕入地狱吧!友情提示:本文定位强取豪夺,纯属笔者YY之作,所以请自带避雷针,以免中招伤人伤己。此外,小阿是女主控,男主的后妈,女主的亲妈,最不喜前面被男主虐得死去活来,最后还原谅男主的文,所以只能自己写文来虐男主了。有好这口的亲,要毫不犹豫的跳坑啊!当然,本人皮粗肉厚,欢迎拍砖!此文虽以虐为主,但因男主深爱女主,所以有宠也是正常滴,但女主不爱男主,所以有虐也是正常滴~~~剧透一:半年之约,让他对她眷恋不已。分不清是身体上的,还是心灵上的,只愿永生将她禁锢在身边!“不过是逛了一下商场,她为什么会不高兴?”男人危险的眯着双眼盯着手下。“是肖姐……她说韩小姐不过是门主的玩物,一个妓女的身份……”“好了!”男人打断,“从今往后,这个道上再没有肖姐这号人物。”手下愕然,要知道,肖姐在道上是个风云人物,要拉她下马虽不是不可能,可为了那几句话,就要对方永不翻身,这是不是有些过了啊?可让人更咂舌的在后面。她故意气他,专给他找麻烦,只希望他能厌烦自己自动放她离去。她将他名下的知名商场弄得鸡飞狗跳,谁知却换来他一句:“既然你喜欢,你可以试试另一家,那家商场更大,你会玩得更开心。”她犹如幼稚园的孩子,将他的名牌车子全部用染料涂抹了一遍,他却一挥手,送来一组车队,让她玩个够!无论她做什么,他都可以容忍,甚至为了讨好她不惜奉上一切,只要她不离开他。所以……“千万不要试图逃离我,否则我连我自己都不知道会做出什么事情来!”剧透二:
  • 可爱的80后

    可爱的80后

    所谓80后,是指出生在1980~1989年的人群。作为一个时代的象征,80后的实质意义远远超过80后的字面含义。因为,80后代表着一个时代的变迁,代表着这一群体的喜怒哀乐。其性质与60后、70后一样,具有深深的时代印痕。其实,所有的80后,就像我们的小弟小妹一样,有着成长时的幼稚、有着不被理解的苦恼、有着桀骜不驯的叛逆。我们无需担心,也无需责怪,80后就是80后,他们将是民族的脊梁,将是时代的砥柱,必将肩负起时代赋予他们的责任,勇立潮头!
  • 等你来

    等你来

    有的人见上一面就会误了终生,比如宋佳和管羽风。宋佳是典型的狮子座女生,哪怕爱到骨子里,也要保持傲气,你若不来,我可以等,但绝不会送上门去。偏偏让她遇上喜欢欲擒故纵的管羽风,历尽艰难最终还是没能在一起。虽说亲情难舍占了很大原因,但终究还是败给了自己骄傲的性情。虽然讲的主要是管羽风的故事,但里面的配角,不管是孙小鱼还是沈南,或者唐茜,他们心里都有一句潜台词,那就是“我在等你来”。可是这句话,自始至终,谁也不曾说出口。
  • 随机应变大考试(中小学生奥林匹克集训与选拔)

    随机应变大考试(中小学生奥林匹克集训与选拔)

    “中小学生奥林匹克集训与选拔”丛书旨在通过向青少年提供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科学文化知识,激发他们学习科学和热爱科学的积极性,引导他们拓宽视野,不断创新,最终达到提升综合性素质的目的。其中涉及到青少年必须知道的许多知识领域,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和现代性,是青少年学习的最佳读本。
  • J.S.G.C搞怪恶魔党

    J.S.G.C搞怪恶魔党

    一个气质非凡,高贵典雅的贵族千金。一个身手不凡,喜欢打抱不平的暴力女。一个智商超过150,只懂得学习的书呆子。一个处事精明,精通战略的网络游戏高手。四个性格各异,完全陌生的女孩转到了同一所学校,而且又同时分到了一个宿舍。完全不搭边又性格不合的她们,会在这所贵族学校闯出什么闹剧呢?
  • 针灸甲乙经

    针灸甲乙经

    全书共分12卷128篇,全面概括了针灸史、脏腑经络、病因病理、俞穴、刺灸临床治疗各个方面,是一部既有系统理论又有丰富宝贵临床经验的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