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2100000009

第9章 中观学派所依的典籍(2)

要言之,此十义不出微妙、感果、庄饰三义:其(1)为体;(2)(3)(4)(5)(6)(7)为“相”;(8)(9)(10)为“用”。凡华而有华与实相隔相后者,或华与实同时者,故有感果、庄饰之分,微妙为行体感果,庄饰为行用;行布门是感果,圆融门是庄饰。因位之万行开敷,依其严饰佛果之义,故称之为“佛华严”,方东美教授在讲《差别境界与不可思议》时,首先提出此看法。《游心法界记》曰:“华者菩萨之万行也……华有生实之用,行有感果之能……”即此谓也。总之,《华严经》虽有如上重重深义,但要言之,因果交澈、理行无碍,故互为能严所严,镕融自在,而标之曰“佛华严”。换言之,“大方广佛”是标智也,本智则平等佛性;《华严经》者诠妙行也,妙行则本真德用。“大”言体报无外,蠢动贤愚皆所固有;“方”言教同法界,方正平等不迁不动;“广”者言用等太虚,周遍含容无所障碍;“佛”者即本智之果后;“华”者万行之因对果而言;“严”者因华庄严佛果,忘心遗照无严不严,然后福智十德圆满,乃证十身。《探玄记》云:“大以包含为义;方以轨范为功;广则体极周用;佛乃果觉圆满;华譬开敷万行;严喻饰并本体;经则贯穿缝缀,能诠之教等。从法就人寄喻为目,故云《大方广佛华严经》。”

总而言之,从《华严经》之经题上可分出法、喻、人、法、理、事、体、用、因、果等之种种差别,但其相对差别皆不过义门之别,而在其无尽缘起之法体上,则圆融无碍而“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所以从《大方广佛华严经》七字所表示的一法界之法界,可见其中尽一切之义。

《华严经》在我国有三种译本,传说是龙树从龙宫里取出而流传世间,但从实际上说,现在的《八十华严》或《六十华严》是否全部都是龙树时代所有虽还不能判定,但《十地经》及《入法界品》已有了。从龙树著作中所引用的部分,及从我国译经史上支娄迦谶、支谦特别是到护法所译的多数“华严部”的经典可以推定,《华严经》的大部分在龙树以前已经成立了,因此其对龙树的大乘思想的发端是有影响的。《华严经》的立场,是唯心论。“三界所有,皆由于心”,“十二因缘分,皆依于一心”是《十地经》有名的文句。又如“心如工画师,画种种五阴,一切世界中,无不造是法。”

《华严经》与《般若经》,不用说也有很大不同的地方,《华严经》与《般若经》同样说法的地方也很多:《般若经》是立于妄心缘起的产场;《华严经》则完全灭却这妄心的空心,即在于清净心,是以一切世界为着眼点的。原始佛教的缘起观,始于无明而归结于老死。可是,佛陀既已打破无明而立于清净心(空心)的当体,自己为自己而观缘起,那缘起观在经过一度空之后的缘起,从所谓妙有的立场看,那个缘起,才真正是净心缘起,可说是含有这种思想的。以这种结果而开展的华严世界观,完全是泛神观;这种全法界,就是法身毗卢舍那的显现。即使在一草一木中,也可以说是全世界的反映;即使在一瞬一刹那中,也可说是包著永远。就此世界而言,它是以无限的缘起丝筋而维系着的,涉于时间空间的一切,无不是相互关联,虽一毫之微,也不是孤立的,真可说是无限庄严的一大建筑。如从中国的注释家的学术观点来说,就是所谓的“十重无尽”的缘起。明确阐示这一观点的,就是华严宗的“十玄六相”之学说。

总之,《华严》的立场,是以“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缘起观为基础,而把其扩至世界观的。只要将世界与法身同视,不管什么人,只要内心获得清净,都可以悟出这个道理。如在譬喻方面说明,是就名而为法身说法;而归着之处,终于仍从这解脱的一心所导出。如此,则真正以原始佛教缘起灭观为出发点,经过《般若》的空思想,终于到达无尽缘起观的至极之处。至于对《华严经》思想之剖析,可参阅拙著《华严宗简说》(巴蜀书社2004年版)。

(第三节)中观学派所依之《维摩诘经》

中观学派通预想的《般若经》与《华严经》,而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同时专欲立于高处而论破小乘的经典,那就是《维摩诘经》。依近来的研究,本经在我国先后汉译有七种之多,而最通行的是鸠摩罗什译本。这部经塑造了一个在家居士维摩诘的形象,他是佛在世时毗耶离城中的大长者,家庭资财无量,十分富有,在社会上有相当的地位,加上他是一位乐善好施持身严谨的人,在群众中有相当的声誉。他虽不是出家人,却遵守实践沙门的戒律;虽有妻子,却常修清净梵行;虽然居处在世俗的家庭和社会中,却不留念三界,常为一切众生说法,使无数人得到无上正等正觉。这从《方便品》中对他的介绍,就可以知道。

《维摩诘经》的主题说明宇宙观与人生观,如《佛国品》中庵园初会,明显的是示净土因果,以六度四摄为净土因,报应二国土为净土果。《方便品》中方丈初会,是示法身因果,“佛身者即法身也”,是明法身的果;“从无量功德智慧生”等,是明法身的因。这两品都是这样次第说明,因要先有国土,然后才有法身。为了劝人舍秽取净,显示净土因果;为便生死欣求佛身,所以次辨法身因果。以此二门总摄法门要义。

从《弟子品》到《入不二法门品》,都是说明人生问题的,亦即是人生观的多方面展开。《弟子品》是小乘人我执,以示人生问题;《菩萨品》是就大乘法我二执,以示人生问题;《问疾品》总明我法二空,示菩萨的大行,以期解决人生;《不思议品》乃就日常的生活,显示不思议的理性;《佛道品》是就净法明不思议的理性;《入不二法门品》依不二法门悟入不思议的理性。若以佛法理性说,破除大小乘的迷执,实践大行的菩萨妙行,就是修法身因,以此法身因,即得如来果。

《香积佛品》一方面就诸佛的日常生活,显示不思议的法性理体,以证前说的意趣,为众生与佛之所同具;一方面是明众香国土的如何?为净土的果德,成就八种所应修的行门,为生净土之因。这同样是说人生观与宇宙观的。《菩萨行品》则更明显地是说宇宙与人生的两重因果,因悟入不思议理性所成就的菩萨行,能做到一行一切行,无行不含摄其中,此所成就的菩萨行,不但为净土因,亦复为法身因。

《阿佛品》,维摩诘以一手断取妙喜世界,始真正的完成究竟人生。而这究竟人生,就是功德智慧所成就的清净法身。所谓法身妙果,现于妙喜世界,是法身果,亦是净土果,同样是表示宇宙观与人生观。因此,依《维摩诘经》所示而行,不但可得极为美满、理想的清凉世界,亦可究竟成佛而得彻底解决人生。

佛法所说的世界观,向来分净土与秽土。我们所住的娑婆世界是秽土,西方的极乐世界是净土。秽土不止一个,净土十方皆有。净土庄严受诸乐的理想世界,是佛教的理想世界观。本经不但在《佛国品》中阐明了唯心净土的要义,除《方便品》、《弟子品》及《菩萨品》没有明显地说到净土,其他各品,处处说到净土。《维摩诘经》所说净土,不专指某个净土,而说众多的净土,这就是下方佛土、上方佛土、余方佛土。初于庵摩罗园所说的释迦佛土,是属下方佛土;次于方丈室所辨的香积佛土是属上方佛土;后来于庵摩罗园所明的阿佛土,是属余方佛土。正因为该经重视净土,而特别告诉行者,怎样修行,如何实现净土,并强调“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的唯心净土要义。

《维摩诘经》为提示这些主题思想,其所采用的文学手法达到了如神之妙境。夸大的文笔描写了他的神通及辩才无碍。他示疾以招致佛陀派人去问候,佛陀首先派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前去,而舍利弗立刻禀白佛言:“我不堪诣彼问疾。”因为维摩诘是位无人不晓的大菩萨,去了不是寒喧慰问就算了事的,一定要论辩到高深的法义。因为舍利弗在林下静坐时,维摩诘突然来到,对其“宴坐”进行了不客气的批评,而舍利弗听到了批评之后,“默然而止,不能加报”,故不堪问疾。佛陀继之派神通第一的大目犍连,目犍连亦因昔日于毗耶离城之里巷中,为在家人说法,当然是说如来常法,如布施、持戒、升天等功德,本是很适应的,可是以诸居士的根机来看,不应说事相的人天法,亦不应说小乘法,而应说高深的彻底的究竟大乘佛法,以致遭受到维摩诘的批评,因之亦回答佛陀:“我不堪任诣彼问疾。”双贤弟子如此,其他的八位大弟子,都不敢去,他们每个人都向佛陀讲说自己被维摩诘批评而被难倒的窘迫场面,继之佛陀派弥勒、光严、持世等菩萨,而这些菩萨亦诉苦不愿意去。在《弟子品》和《菩萨品》中各自叙述被维摩诘批评的事例不同,问题不同,场面亦不同,而且维摩诘都是用深层次的佛理去批评他们,弄得他们个个都哑口无言。

最后,佛陀只好派文殊菩萨前去。于是,文殊菩萨、十大弟子、释梵天王、八千菩萨、百千天人,场面非常壮观。而维摩诘的居室“即以神通力空其室内,除去所有及诸侍者,唯置一床以疾而卧”。维摩诘的居室只有一丈见方,时舍利弗想,此小小居室,如此多的菩萨及大弟子众,“当于何坐”,维摩诘施展神力,使须弥灯王佛“遣三万二千师子之座,高广严净,来入维摩诘室。诸菩萨、大弟子、释、梵、四天王等,昔所未见。其室广博,悉皆包容三万二千师子座无所妨碍;于此毗耶离城及阎浮、四天下,亦不迫迮,悉见如故。”当三万二千高广庄严的师子座借来之时,维摩诘请文殊师利等就师子座。不过坐时,不可以平常身就座,“当自立身如彼”师子座一样高大方可坐上。其得神通的菩萨,听了维摩诘这样说,随即将自己平常的身体“变为四万二千由旬”的高度,然后安然地坐在“师子座”上。因为高度如此,身体不得不变为这样高。而诸新发意菩萨,由于修行未久,功夫不深,虽有神通,可是不能升上高广的师子座;至舍利弗、目犍连等诸声闻大弟子,虽说皆有神通,但亦不能升上这样高的师子座。舍利弗等,凭借自己的力量,也不能升座,维摩诘言:“唯!舍利弗!为须弥灯王如来作礼,乃可得坐。”于是新发意菩萨及大弟了,即为须弥灯王如来作礼归命,果然不错,凭借佛之威德力加被,各各“便得坐师子座”,由此可以看出二点:一是纯凭自己的力量,要做什么都做得到;二是单凭自己的力量不够,还得加上另外一种相助之力量,才能见功效。如念佛求生极乐,单凭自己微薄的智慧功德皆不能去,必须靠阿弥陀佛愿力摄受摘引才得往生。由于这个故事,所以丛林的住持和尚之居室,称之为“方丈”。

《维摩诘经》宣传大乘般若思想,批评小乘的片面性,故此,传统称之为“弹偏斥小”、“叹大褒圆”。如《观众生品》中所述的“天女散华”故事,当文殊与维摩诘讨论得正微妙之时,在维摩诘居士的“丈室”中,有一天女见诸菩萨、声闻、天人闻所说的妙法,便于室中显现其身,而且随即以天华缤纷而下,散到诸菩萨及诸弟子身上,以为供养。其华飘至诸大菩萨的身上,随即皆堕落到地上,没有一片留在他们的身上。可是飘至舍利弗等诸声闻大弟子身上,便黏着不堕地。声闻大弟子们看到华在身上不堕,有点感到不好意思,于是就运用自己的神通力,设法除去身上所有的华,可是尽管用尽自己的神通力,仍不能令华离去。于是引出天女与舍利弗一翻妙趣横生的对话:

亦时,天问舍利弗:“何故去华?”答曰:“此华不如法,是以去之。”天曰:“勿谓此华不如法。所以者何?是华无所分别,仁者自生分别想耳。若于佛法出家,有所分别为不如法,若无分别则是如法。观诸菩萨华不著则,已断一切分别想故……”

更为有趣的是,舍利弗与天女经过一番理论的辩论后,知道她确是一位了不起的女人,于是问言:“汝何以不转女身?”舍利弗的这一问,所含的道理,是因为平常所说的女人业障深重,如中国民间说的:“男女相差五百劫”,是即显示女子不如男子,想要堂堂正正的做个男人,还要修五百劫才有可能。假使一个众生,业障转,善根厚,智慧高,就不为女,如色界及无色界就没有女性,是即显示天的程度高一层,又以成佛都是以男人身成的,可见一般世人的想法,不是没有道理的。舍利弗本着世俗的想法,突然问天女为什么不转女身,想难倒她。天女很有趣地回答:你以为女人不好吗?可是我自从在这室中十二年来,寻求女人想,根本了不可得的,既不知何为女人,又知何为男人,找不到身相的决定性,试问当何所转?亦转个什么?一个人的身形及至生理组织,一切都是无决定性的,时刻都在变化的过程中,佛法亦没有说那种烦恼是女人特有的。所以女人之所以为女人,并没有女人的决定性可得。当知不论是男是女,都不外乎是因缘和合的假名,除了和合的假相,既没有女相可得,亦没有男相可转。说明了上述的道理,天女为了教育舍利弗的“重男轻女”思想,再举事实来说明。即时运用她的神通力,“变舍利弗令如天女,天自化身如舍利弗,而问言:‘何以不转女身?’舍利弗以天女像而答言:‘我今不知如何转天变为女身?’天曰:‘舍利弗!若能转此女身,则一切女人亦为能转。如舍利弗非女而现女身,一切女人亦复如是,虽现女身而非女也。’是故佛说:‘一切诸法非男非女’。”从而批评了小乘的偏执,宣传了般若的空性。

《维摩诘经》是在《般若经》的系统上发展起来的一部分大乘经典之一,这些经典,既不赞成以“有”为“实”,亦不同意执“无”为“真”,而倡导“中道”。即否定世俗的一切,尤其是世俗中最不干净的那部分。然而,又以圆融的方便告诫佛弟子,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具体地要求“空观”理论服从社会实践上存在的需要。在东晋时,就把此经看成是阐发佛理的最高准绳。僧肇曾评说:“予始发心,启蒙于此,讽咏研求,以为喉衿。”(见《毗摩罗诘提经义疏序》、《出三藏记集》卷八)这是把该经作为佛教理论的读物。僧肇在《维摩诘经序》又说:“大秦天王隽神超世,玄心独悟,弘至于万机之上,扬道化于千载之下,每寻玩兹曲,以为栖神之宅。”这里只为《维摩语经》是国君当作推行“圣治”,宣扬“道化”的法宝。鲁迅先生曾经指出,南北朝时期的文人学士都有三部书,即《论语》、《老子》和《维摩诘经》。到了唐代,在士人中还十分流行。本经对我国净土宗的理论建设起过巨大的作用,对中国禅宗的形式,也有着重大的贡献。《维摩诘经》之所以受到僧俗的普遍欢迎,与本经的主人翁维摩诘有直接的关系。如果说《般若经》类反映的是应该如何从出世间回到人间,因而弘扬了昙无竭这样的出家菩萨的精神。那么,《维摩诘经》就是反映出佛教徒应该如何把处世间当作出世间,从而创造了维摩诘式的在家菩萨形象。

同类推荐
  • 天香:圣经中的女人

    天香:圣经中的女人

    这是一本比较特殊的书,我们在一个女作家笔下,第一次看到一组圣经里的女性群像圣洁的圣母、英勇的女士师、温柔幸福的妻子、沦落又皈依的女子、给人间带来灾难的少女、给民族带来福祉的王后……
  • 佛渡有缘人:佛法与人生智慧(大全集)

    佛渡有缘人:佛法与人生智慧(大全集)

    忙、茫、盲……大多数现代人的真实写照。大街上人们行色匆匆,办公室里人们忙忙碌碌,工作台前人们废寝忘食。有人忙出了功成名就,有人忙出了事半功倍,有人忙出了迷惘无助,有人在盲目地忙啊忙……人在旅途,最累莫过奔命、最怕莫过于茫然若失、最苦莫过于苦海无边。故而,我们需要学会去调整、去谋划、去经营、去感悟,用从容的心去欣赏人生路上的风景。愿这本忙里偷闲者写给大忙人的佛学感悟,能够帮助每一位现代社会的大忙人,让大家都找到一张让心灵放松的按摩椅,一个让心灵休憩的驿站,一处让心灵休整的港湾。
  • 六祖讲《金刚经》

    六祖讲《金刚经》

    《六祖讲金刚经》所录文本,以日本《卍续藏经》本(第二十四册)为底本,参照《禅宗全书》第二十三册所收《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五家解》(日本花园大学藏本)校勘。在此基础上,增加“六祖略传”与“现代注释”两部分白话。《六祖讲金刚经》一书,力求通俗易懂,加入大量《坛经》的禅故事,使其成为目前最权威的解读《金刚经》读本。
  • 一日一禅(超值金版)

    一日一禅(超值金版)

    “禅”是一面镜子,可以照彻人的心性;“禅”是一盏明灯,可以照亮人的心路。禅的思想是空灵、豁达、开阔、明朗的人间清流;禅的生活是积极、自在、简朴、自适的安心方式;禅的理念是教人首先学着放下自欺、自怨、自慢和自我枷锁,然后才能海阔天空地任意翱翔;禅的方法是教人首先练习认识自我、肯定自我,然后再粉碎自我。《一日一禅(超值金版)》所撷取的佛学故事,篇篇隽永,字字珠玑,每个故事就是一道顿悟的光芒,一汪沁心的泉水,一把理解现实人生的钥匙。以禅养性,以禅修身。旨在帮助你借助禅这面镜子,照亮自己的心境,借助禅这盏明灯,清净自己的心灵,明心见性,去掉自心的污染,以此和谐性情,舒适身心,从而达到修身的目的。
  • 受难与复活:耶稣的故事

    受难与复活:耶稣的故事

    这是一本了解耶稣和基督教知识的理想读本。《受难与复活:耶稣的故事》以故事形式讲述基督教创始人耶稣的生平事迹和心路历程,主要包括耶稣的诞生与少年时代,耶稣的传道生涯,耶稣的受难与复活三方面内容,完整再现了耶酥极富传奇色彩的一生。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当黑道恶少遭遇恶魔女

    当黑道恶少遭遇恶魔女

    “只要你幸福,即使守候在你身边的人不是我也没关系。”温柔如他;“我好像爱上你了,你说怎么办?而且我儿子也只认定你这个妈咪。”霸道如他;“记住,我叫北宫御,因为这个名字将会伴随你一生。”邪魅如他;可她夜莫紫只有一个,总不能分成三份每人拿一份吧?
  • 帝王密爱:第一傻妃

    帝王密爱:第一傻妃

    如烟殿。透过翻卷如云的宫墙,恢弘大气的宫殿若隐若现。其中精致的阁台轩榭;错落的假山奇石;唯美的奇花异草,各种绮丽交相辉映,愈发衬出这宫殿华丽不凡。然而,天上漆黑黑的乌云压顶,沉闷的让人喘不过气来。一阵寒风徐徐吹来,带着刺骨的冷意。在这冷清天气的映衬下,原本绝丽的如烟殿此刻却染上了一股凄凉诡异。透过雕梁画栋的阁楼中,几户敞开的窗户,隐隐的听到了几声痛苦……
  • 邙珠

    邙珠

    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天地开辟阴阳,阴阳两大族群阵营下,无数的小族生命繁衍。一切,从这里起航!新时代的诞生记……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将军弃妃

    将军弃妃

    本文极度虐身虐心,入坑者请自备纸巾。文文有点慢热,随着剧情的推动,会越来越精彩的~本是伊人红妆,化身百战将军决胜千里,谋划天下王族的争夺,将她卷入其中一朝为妃,只是他增加的胜利筹码,新婚之夜的肃杀,换他储君地位,深情错付,终究只是棋子,卸甲闺门,红颜不悔,是幸还是不幸?当他夺回心爱之人后,他们的关系又该走向何方?废立之间,是否有暗藏的情愫牵动彼此,为了换回爱人,将她送入敌军之手,为奴的岁月,她经历怎样的坎坷?几度来回,心依旧否?且看她情路何归……****************************温馨提醒:没收藏的快收藏,找不到就麻烦了!如果,亲觉得青的文写的还不错,动动你的鼠标,用一分钟注册一下。这样就可以在此书的简介下点击【放入书架】与【投票推荐】。收藏后,亲们可以第一时间看到文章是否更新了。靠搜索书名找书,是不保险的哦!若是本书换了书名,你就搜不到了。靠浏览器(网页)放收藏夹的收藏,对作者是起不到任何支持的。因为这种收藏,作者是看不到你的收藏显示的。若是看不到亲们的收藏,青怎么知道有亲在支持我呢?O(∩_∩)O哈哈~,所以亲爱的们,为了多给青点信心,你们快去注册一下下了,投个票,收个藏,留个言吧。你们的支持,是青最大的动力!群么个,muma~青青的扣扣群:四八二三九四一敲门砖是任何一个亲亲喜欢的文文中的人物的名字,只要是青青的两篇文文中的都行********************************************【友情推荐】:好友们的文文,都好好看的,亲们有空可以看一下哦~璃那《裂情》一场背叛换来了家族千年的诅咒。一场惊变唤醒了沉睡千年的魂灵。爱上另一个自己的她,背负这一段裂情回到了那历史上最混乱、最黑暗的五代十国。老树皮《王的野宠》曾经一直深爱着的爹地变成了她的杀亲仇人,被她视为敌人的政坛新秀却将她视为猎宠,未婚夫视她为通往利益最大化的垫脚石,对她一见钟情的男子为了她继承爵位,默默关心着她的男人甘愿为她而死,……..她最终是谁的宠物,谁又能够真正猎取她的心。苏九娘《宫乱》从秀女到宫女,最后成为母仪天下的国母,她演绎了麻雀变凤凰的传奇。当凤冠霞帔加身,她稳坐于西宫首位,看着眼前广袤的宫廷,目光深远。她知道,她能斗过这宫中所有人,却独独斗不过那朝堂之上一身倨傲的男子。洛欣晨《残欢》她是他明媒正娶的王妃,却在成亲的当晚,受尽凌辱折磨……他并不爱她,娶她只为折磨她害他心爱女子死去的错,怎么可以算在她头上?她不过是被迫代嫁,他的新娘本应该是她的姐姐再相见时,她铠甲加身,英姿飒爽。果断持剑刺刺入他的胸,冷笑道:"欠你的,还给你……"烽火狼烟起,英雄逐鹿为红颜,且问红妆战沙场,亦为谁?
  • 繁花:十年高考满分作文精选

    繁花:十年高考满分作文精选

    高考满分作文十大要点:标题引人入胜——独树一帜;语风清新明义——言简意赅;文体形式多样——不拘一格;视角独特深入——见微知著;内容充实新颖——镜意求新;材料意象丰富——托物引类;立意务求深刻——高瞻远瞩;行文展现才情——拍案惊奇;真情自然流露——去伪存真;彰显个性魅力——锋芒毕露。
  • 仙凛天下

    仙凛天下

    在广阔无垠的仙凡大陆上,万族并立,顶尖势力明争暗斗,看似平静,却引起千帆浪;古老的黑暗组织,阴谋不断,动乱天地。成就仙位,是所有人拼搏的目标,可仙路漫漫,何为终?问大地,谁主沉浮!一个从蛮荒走出的少女,故事从这里开始···
  • 邪尊的宠妻

    邪尊的宠妻

    我愿站在三生石上、忘川河边三千年,乞求与你生生世世的痴缠,爱恋永不灭。那一夜的大火,烧去了她全部的爱恋灭门之恨,江湖风雨一朝红颜醉倾尽万古柔当她浴火重生,再临尘世万丈光华,灼了谁的眼?玉洁冰清,迷了谁的情?他将她一手带大,她是他捧在掌心的宝,谁敢动她,他必天涯海角,虽远必诛!他是她指腹为婚的夫君,却辜负了她的一颗真心。权倾武林又如何,当他察觉时,那抹身影早已不在身旁。他是隐宗的左尊,是整个江湖无法超越的神话。他狂傲不羁,恣意风流,却为她心动,只想倾尽所有去疼她宠她。还有他、他、他……是谁守护了谁七世,毫无怨言是谁辜负了谁七世,追悔莫及是谁找寻了谁七世,再不放手前世千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这一次的擦肩是谁辜负了谁的情,又是谁会错了谁的意?宠文、慢热,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