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2100000007

第7章 中观学派之源流及传承(4)

道融,汲郡林虑(河南汲县)人。十二岁出家,初学外典。及三十岁,才解英绝,穷究内外经书。罗什入关后,师前往谘禀,罗什甚奇之。受姚兴之命,住于逍遥园,参与罗什之译场。后还彭城,讲说《中论》、《法华经》等,门徒甚多。后寂于彭城,世寿七十四。著有《法华义疏》、《大品般若义疏》、《金光明经义疏》、《十地经义疏》、《维摩诘经义疏》等。师讲说《法华经》之际,将经文分科为“九辙”,所谓“九辙”指不动明王之本誓乃谓断绝三界九地之惑障,完成十地之佛地;由于不动明王之利剑周围有九火焰,故称“九辙”,其利剑称为“九辙剑”,故时人誉道融为“九辙法师”。

此外,昙影法师为罗什门下“八俊”之一,亦是传中观之正义者。曾助道安翻译《鼻奈耶》。能讲《正法华经》及《光赞般若经》,听者逾千,姚兴大加礼遇。及鸠摩罗什至长安,师往从之,助其译经,并整理《成实论》诸品,立“五聚”之科目。罗什殁后,遂隐栖山林。师助罗什译经,弘赞法义,深为罗什赞赏。罗什叹曰:“传吾业者寄在道融、僧叡、昙影乎?”师性虚靖,不甚交游,而安贫志学,举止详审。著有《法华义疏》、《中论疏》及《序》,为后世所敬仰。师于义熙末年示寂,世寿七十,其生卒年不详。

第八代 僧朗

中观学传来中国,原来只在北方流行,后因僧朗的传播,才流入南方,故被称为“新三论学派”之鼻祖。僧朗本高丽辽东城人,生卒年不详。于齐建元年间(479-482)来南方,初住建业钟山草堂寺,遇名士周颙,周颙就师学习,因著《三宗论》。当时江南盛弘《成实论》,“三论”的玄义纲要几乎断绝。僧朗到江南之后,非难了《成实论》之大乘师,并破斥从来就视“三论”与《成实论》思想一致的旧说,使“三论”学重归纯粹。后来入摄山,游学于法度门下,继承了法度栖霞寺的法席。梁天监十一年(512),梁武帝仰师德风,敕僧诠、僧怀等赴摄山,从师学“三论”,其中僧诠学有成就,嗣后数代相传,遂有“摄岭相承”的宗派。然另有一说,谓师先至敦煌,从昙庆法师学“三论”,一度隐在会稽山,后始入摄山。

第九代 僧诠

僧诠,又称止观诠。籍贯不详。梁武帝天监十一年(512),敕僧怀、慧令等十人往摄山止观寺,随从僧朗研习“三论”之义理,十人中唯独师得其法。当时,《成实论》之学盛行江南,“三论”之风不振,师乃继承僧朗,住于止观寺,大兴其道,故后世称僧朗与僧诠以前为关河之旧说,以后为“三论”之新说。明道之《海印玄录》载,自鸠摩罗什至吉藏之间七代相传,有新旧“三论”之不同。七代中自竺道生至河西之道朗(恐为僧朗之误),以罗什之法相,成无所得宗;自摄岭之僧诠至吉藏,则别立法相,成无所得宗。前为旧说,后为新说。僧诠一生只讲“三论”和《摩诃般若》,认为《中观论》是《般若经》的中心正解。著有《二谛章》,早已遗失,只有吉藏撰写的《二谛义》中保存其寥寥数语,说明二谛是教,这是他的学说特点。

僧诠之生卒年及世寿均不详,门下数百人,其中法朗、慧布、智辩、慧勇等四人,世称为僧诠之“四友”,或称僧诠门下“四哲”。时人有“兴皇伏虎朗,栖霞得意布,长干领悟辩,禅众文章勇”之誉。

第十代 法朗

法朗(507-581),徐州沛郡(今江苏沛县东)人,俗姓周。二十一岁出家,初从大明宝志禅师习禅,又从僧诠学“三论”教学与《华严》、《大品般若》等经。僧诠门下有兴皇寺法朗、长干寺智辩、禅众寺慧勇、栖霞寺慧布,时称诠公四友,各具独到的智解。由于他们的宣扬,摄岭“三论”之学越发恢弘。其中传承学统而开辟后一宗之规模者是法朗。

陈武帝永定二年(558)十一月,法朗奉敕入京驻锡兴皇寺,宣讲《华严经》、《大品般若经》、《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等经论,发挥往哲所未谈之奥秘,疏通后进所省略之难义。常随之众,多达千余人。法朗阐扬中观学派之经论,前后二十余年,各达二十余遍。于宣帝太建十三年(581)示寂,世寿七十五。后世为表尊崇,遂以寺名“兴皇”尊称之。法朗一生致力于三论宗之弘扬,尤善演布龙树之宗义。著有《中论玄义》、《四悉檀义》各一卷。其门下有二十五哲,知名者有吉藏、罗云、法安、慧哲、法澄、道庄、智矩、慧觉、真感、明法师、小明法、旷法师等。

第十一代 吉藏

将中观学派发扬光大而建成一大宗派者,当是吉藏。吉藏(549-623)是中国隋代三论宗之集大成者,金陵人,俗姓安,名贳。祖先系安息人,后迁至金陵,故又称安吉藏、胡吉藏。师三四岁时,随其父谒见真谛,真谛为师取名吉藏。后其父出家,法名道谅。师常随其父至兴皇寺听法朗宣讲“三论”,七岁时(一说十三岁)随法朗剃度出家。十四岁时,法朗传授师《百论》,十九岁开始为大家复述,崭露头角,二十一岁受具足戒,声誉日高。

吉藏受戒后,学解更进。南朝陈代桂阳王钦慕他的学问,对师特别尊重。陈末,隋兵进攻建康(今南京),社会局势极为混乱。吉藏和一些同学前往各寺,搜集佛教经典义疏,藏在三间堂内,战争结束后再加整理。师涉猎的典籍非常广泛。后来师在著述中旁征博引,就得力于此。

隋开皇元年(581),师三十二岁,值法朗示寂,遂东游至浙江会稽之嘉祥寺,专心讲学著书,问道者千余人,讲肆颇盛。师为“三论”等书所作之疏,亦多于此寺完成,故后来学者即因他所住的寺称他为“嘉祥大师”。吉藏除集三论宗之大成外,还精通《法华经》、《涅槃经》等大乘经典。开皇十七年八月,师致书天台智大师,请其宣讲《法华》之教。大业二年(606,一说仁寿二年或开皇末年),炀帝下诏置四道场,师奉敕居于江苏扬州之慧日道场,据传师所著之《三论玄义》,即于此时完成。后迁长安日严寺,振道于中原。吉藏于各地讲述诸经,以兴隆“三论”为宗,故世称三论宗再兴之祖。师曾与当时著名之“三国论师”僧粲(529-613)辩论,吉藏应对如流,双方征问往还四十余次,师最后取胜,声誉隆显一时。大业初年至隋末,吉藏书写《法华经》两千部。又造二十五尊像,竭诚礼忏;另置普贤菩萨像,与之对坐而观实相之理。唐武德元年(618),唐高祖在长安选拔十大德,吉藏亦在其列。此外,并应实际、定水二寺之请,兼务寺事。后移居延兴寺。武德六年五月命终之时,沐浴清净,烧香念佛,著《死不怖论》而入寂,世寿七十五。敕赐赙仪,葬于南山至相寺之北岩。

吉藏的学说渊源来自于摄山学系,他一生的学说有三种变化,最初宗承其本师法朗的学说,深究“三论”和《涅槃经》;继而吸取天台宗《法华玄义》的学说;最后倾其全力阐述“三论”的思想,著《三论玄义》,树立了自己的宗旨。在师以前的所谓“古三论”,有罗什门下的僧肇、道融的“关内义”(或称为“关河旧说”),有僧朗、僧诠、法朗三代相承的“山门义”,到了吉藏,才开始集“三论”教义的大成,因此他的学说被称为“新三论”。师平生讲说“三论”一百余遍,《法华经》三百余遍,《大品般若经》、《华严经》、《维摩诘经》、《大智度论》等各数十遍。门下俊才颇多,以慧朗、慧灌、智等最有名。师著作甚丰,有《中观论疏》、《十二门论疏》、《百论疏》、《三论玄义》、《大乘玄论》、《法华玄论》、《法华义疏》等,尚有《法华经》、《涅槃经》、《胜鬘经》、《大品般若经》、《金光明经》、《维摩诘经》、《仁王经》、《无量寿经》等大乘经典之注释书及略论。

中观学派在我国西藏的弘传,是由阿底峡(982-1054?)大师的入藏开始的,直至印度佛学输入西藏始获全功。阿底峡对藏传佛教的贡献最大。传入西藏的佛教,以中观学派的思想学说为主流。前弘期的寂护(700-760)是大乘佛教中观学派衍化出来之瑜伽行中观派的创始人,那烂陀寺的著名学者。公元747年,应西藏乞双提赞王之请,与莲花生、迦摩罗什罗、莲华戒进藏。寂护是印度清辨论师的五代弟子,为中观自立派。然而在这一时期汉僧及梵僧会集西藏,彼此所学的渊源又不尽相同,所以发生了一些争论。汉僧在藏讲学时间较久,其时势力颇盛。其领袖被称为大乘和尚,他所讲的内容,似汉地的禅宗主张,以直指人心乃得开示佛性,和寂护所传的学说大相径庭。争论嚣然,久莫能决。寂护的弟子莲华戒,于公元792年与大乘和尚论战宫廷,后大乘和尚辩败,退出西藏,因此我国佛教系统诸派顿止,此即西藏佛教史上著名的“拉萨论争”。其后中观思想一支独盛,并且奠定了以后西藏佛教之基础,其影响在格鲁教派宗喀巴所著之《菩提道次第论》一书中表现最为显著。

阿底峡大师的思想出于金洲及觉贤两位大师。金洲之学传至慈氏、无著;觉贤之学传至文殊、寂天,寂天传至龙树、提婆、清辨、月称。西藏的佛学思想,由于时间递演,传承的师承学派均有不同。寂护、莲华戒所传乃清辨系中的自立派(即自起派,传入西藏称自续派);其次则为胜友等人所传的瑜伽行派的思想。阿底峡所传乃是寂天及融和了中观、瑜伽两派之说,加上印度超岩寺贯通了显密二宗的思想。以上三派,当其在西藏弘传之际,莫不各自成理而允为究竟,然于时过境迁之后,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而不为之淘汰的,那就要唯推阿底峡大师一家了。所以,推论西藏佛学中的主要思想,求其足以纲维全局的,当以阿底峡大师为始。阿底峡及宗喀巴大师以弘扬中观学派之具缘(传入西藏称应成派)思想为主。

同类推荐
  • 圣经故事:先祖与先知

    圣经故事:先祖与先知

    本书讲述从上帝创造世界到大卫当犹太国王的故事,对应《圣经·旧约》的前12卷。共分五篇,内容包括:开天辟地的故事、犹太先祖的故事、大卫王的故事等。
  • 修得慈悲心,福报自然来

    修得慈悲心,福报自然来

    何谓慈悲?慈爱众生并给予快乐(与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拔苦),称为悲:二者合称为慈悲。慈悲是一切德行的根源,慈悲是无量智慧,慈悲是大爱。能感知一切众生的痛苦,能善待一切众生,并有想帮一切众生摆脱痛苦的心,就是慈悲心。慈悲心包括放下执著心、保持正心、宽容心、随缘心等。本书共分八篇,以佛学思想为核心,分别从善念、放下、静心、做事、宽容、智慧、平常心、随缘八个方面,讲解了慈悲给我们带来的福报以及怎样修得慈悲心。书中还有“佛陀格言”、“禅机妙语”、“佛家典籍”、“佛心故事”等版块内容,使读者能更好地了解和感悟佛法。我佛慈悲。慈悲即佛。佛即慈悲。
  • 李叔同说佛

    李叔同说佛

    从天津富豪的少爷,到上海欢场的公子;从拖辫子的中国书生,到西服笔挺的日本留学生;从西子湖畔的教师,到虎跑泉边的高僧……李叔同的人生,仿佛应该从从万花筒里看过去:一样的人、物、事,一样的名、利、财,一与他接触就起了奇妙的反应,触发出意外的光彩。
  • 佛教故事选萃

    佛教故事选萃

    本书选取的佛教故事包括:鹦鹉救火、女颜象、弟兄俩、看远不看近、火灾、摩诃罗学祝词、牛奶变醋等。
  • 东晋佛教思想与文学研究

    东晋佛教思想与文学研究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先是依附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道术、玄学,至东晋时与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融合,影响遍及全国。当时,无论在文化或思想上,佛教逐渐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心灵之中。特别是佛教深入到士大夫阶层,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东晋文人的诗歌和文学创作。东晋的玄言诗、山水诗、佛理诗中都可以见到佛教的宗教理想和佛学理论独特的思维方式。佛经故事丰富的想象力,佛教宣扬的神通变化尤其是当时流行的观音感应故事,为中国古典小说带来了新的生命力,拓展了新的叙事领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热门推荐
  • 我亲爱的迷鹿不见了

    我亲爱的迷鹿不见了

    顾森北和岑小雨虽然没有表示出来,但互相看不顺眼。经历一些事情后,他对她产生的朦胧好感逐渐清晰。而在这同时她没有血缘关系但却感情深厚的姐姐却有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与顾森北有关,因为误会,导致他将恨意转移到她身上。她想知道为什么,单身在台风夜去公园赴约,不料傍山而建的公园山体滑坡,她生死未卜
  • 神机妙算(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神机妙算(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人人都羡慕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的形象有些妖魔化了,现实中能有那样的神机妙算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但是神机妙算对于我们来讲也并不是遥远的传说。我们可以在生活中用心观察,用心思考,来获得一定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 店长必备手册

    店长必备手册

    全书分为店长的素质、职责与形象,员工管理,团队管理,促销管理,顾客关系管理,店面日常运营管理,物品采购管理,店面卫生管理,店面安全与防损管理,设备管理与财务管理等几大部分,以管理实务、工作方法、工作标准、工作规范、管理制度与管理表格等实用工具的形式,全面而具体的呈现了店长日常操作与管理的要点。
  • 天帝重生记

    天帝重生记

    因转生出差错,被转到不知名的星球去的经历。天帝会有什么经历呢?爱还是恨?情还是仇?他将得到什么?女人!金钱!实力!权利?比天帝更高的权利!他有多少女人?令人期待的王母将在何方?
  • 炫风:中国明星城市发展史

    炫风:中国明星城市发展史

    某种意义而言,21世纪国际竞争既不是企业也不是国家,而是各具特色的城市圈。没有城市圈的形成和崛起,没有发达的大城市做后盾,没有人口和产业聚集以及城市的高度文明,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很难在国际市场上获得竞争力的国家。
  • 名家名作精选:冰心散文(学生阅读经典)

    名家名作精选:冰心散文(学生阅读经典)

    世上的一切事物,只是百千万面大大小小的镜子,重重对照,反射又反射,于是世上有了这许多(璀璨)辉煌,虹影般的光彩。没有蒲公英,显不出维菊;没有平凡,显不出超绝。
  • 狼帝溺爱

    狼帝溺爱

    孟浅夕,本是二十一世纪超级女警花,一朝穿越,变成了尼姑庵的光头小尼姑,却还是地位最卑微的,整日受师叔师姐们欺负的小受气包。本是人民公仆,最嫉恶如仇,惩奸扬善的她怎么可以接受这样的安排?她奋力反抗,拼命崛起,却总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幸好在山中捡到的一只幼狼能为她保驾护航,披荆斩棘。可是谁能告诉她,为什么跟她朝夕相处,日夜相对的狼崽会在一夜之间变成了一个一丝不挂的极品美男?********北宫玄琛,本是天汉王朝至高无上的太子殿下,却因为幼时的一场阴谋,变幻成了一只人人喊打的天狼灾星,此后他便一直是狼身人心地活在这个世上。本是万尊之躯,最高洁傲岸,一枝独秀的他怎么可能向命运低头?他百折不挠,越挫越勇,却还是摆脱不了恶狼的身份。幸好在山中遇到的美丽小尼,还能将他重新带回人世间,给他久违的温暖。可是当狼身褪去,他要如何从人生的最低谷,一路往上攀爬,走到权利的最巅峰,夺回本该属于他的一切?********【庵堂篇】“听说她给那只狼崽取了个名字叫阿狂呢!”尼姑甲说。“听说阿狂昨天把法能师叔给咬了!”尼姑乙说。“听说现在没有人再敢给她气受了!”尼姑丙说。某小尼姑傲娇的抱着手中那只名叫阿狂的狼崽,从一众小光头面前走过,自从有了阿狂,再也不用担心她会被那些光头尼姑欺负啦!阿狂:嗷呜!我们是美尼与野兽组合!【乡村篇】“听说她家男人叫阿狂!”村民甲说。“听说阿狂很厉害呢!发起狠来把村长儿子都扔进河里了!”村民乙说。“听说她现在的头发是假的,是阿狂剪了自己的头发给她呢!”村民丙说。某小村姑傲娇地甩着一头乌黑亮丽的假发,从一众无知村民面前走过,自从有了阿狂给的假发,再也不用担心别人说她是尼姑啦!阿狂:我的小美尼,正在长成倾世美人!【将军篇】“将军!孟姑娘把王大人送来的那十名美人儿都绞了头发,送到庵堂里面去做尼姑啦!”管家慌慌张张地跑进来禀告。某将军不慌不忙地看着从前线传回来的急报,说道:“做得好!下次若还有人往府里送美人儿,都让孟姑娘这么处理!”“啊?”管家惊得下巴都要掉到地上去了。某将军无视管家的惊愕,继续说:“那些女人就该好好送去庵堂修身养性,我的浅夕就是从尼姑庵出来的,你看她多完美!”“啊?”管家的下巴彻底掉到地上。【宫廷篇】“陛下!皇后娘娘不肯接受您的册封,撕了宝册,丢了凤印,说要再度做尼姑去!”小太监惊慌失措地跑过来禀报。
  • 重生之娇妻刚成年

    重生之娇妻刚成年

    她前世豪门大族小姐,因为男友劈腿,发生争吵,被雷给劈死了。她今生重生为一个小奶娃子,势必要报当年被雷劈之仇!奈何报仇之路何其漫长,仇还没报完,就已经被某只豺狼给困进狼窝了…片段一:麦倾倾三岁,乖宝宝一枚,但只要到安家做客,就鸡飞狗跳…“安叔叔,被雷劈死了是什么样啊”小娃娃明亮的大眼好奇的发问着。对面的俊雅男子一愣,随后尴尬笑道“倾倾还小,不懂。”“那安叔叔什么时候被雷劈死啊。到时候安阿姨一听要通知倾倾。”麦倾倾六岁天才小宝宝“闻人逸,我太聪明了,真懊恼啊!看吧,你从垃圾箱里捡了个宝吧。”小女娃得意洋洋的说完,就被冷漠的男子从床上给拎出去。“闻人倾,警告你乖点,要是再给我惹麻烦,从哪来,就滚回哪去!”这个调皮蛋就知道闯祸,前天一条假蛇,把安太太吓的流产,问题还没解决,她又不安分了…无视某人的警告,小女娃嘴里咋吧的啃着棒棒糖,大摇大摆的离去。麦倾倾十八岁终于修成正果,被拐进婚姻的殿堂“倾倾,不要嫁给他,不要,你们这是乱伦!”教堂外面男人毫无形象的嘶吼着,眼底是一片悲凉。“安叔叔,难不成你想老牛啃嫩草?”“倾倾,我爱你,求你别嫁他!”“安谦,可我不爱你了。”错过就是错过…漂亮的新娘子俏皮一笑,旁边的新郎满脸阴霾,开口道“都是有身晕的人了,还不老实!”看着调皮老婆恶作剧的模样,新郎头疼…,这个老婆是活生生的被他养大的,却养出一个麻烦精…推荐溪的旧文:总裁的笨笨小娇妻憨憨小老婆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带着宝贝嫁豪门

    带着宝贝嫁豪门

    “嘀铃铃……嘀铃铃……”午夜电话再一起的响起。程晨立马接起,就怕吵醒了在熟睡中的女儿。午夜凶铃也不过如此,只要是丈夫不在家的夜晚,家里的座机总会准点响起。好像就是从一个月前开始的。接起,“啊……啊!”又是如此劲爆的又销魂的声音,还夹杂着男人粗重的喘息声。这样的电话,快要将程晨给折磨疯了。不是没有想过不去接这个电话,甚至她将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