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98500000002

第2章 绪论:当代视野下的魏晋南北朝骈文研究(2)

陈文认为,陶氏种姓出于世奉天师道的溪族;陶渊明之所以绝不见其受佛教的影响,就是因为对其家传信仰能“独具胜解”,能一生保持其世传天师道的信仰。这种思想,最典型地体现在《形神影赠答》一诗中,即主张新自然说,要旨则在委运任化。这样,陈文以家传信仰的角度,洞见了为何陶渊明不见一丝佛教影响的较为真切的原因。显然,这篇文章,在某种意义上,正不妨看做是陈氏这一时段学术研究所走之路的缩影。陈氏执著于探索事情的渊源流转、迁变,而魏晋南朝的高门又是解读这一时段历史所不可或缺的背景;因此,从此角度契入,也是顺理成章的事。然而陈氏的高明在于,在寻常的史料中,独具慧眼,发现陶氏家传信仰以及对此“独具胜解”,而不受佛教影响的真实原因,从而为陶渊明信仰解读的断裂系上了有力的一环。这是从家族的角度,曹文则从地域的角度,阐释了陶渊明的隐逸高出并非是一个孤峰特立的现象,而是一个时段、一个地域熏陶下必然出现的事。在东晋中叶至晋宋之际的荆州和江州一带,曾经居住着不少隐逸之士,如湛方生、刘驎之、翟汤、周子南、孟嘉等,这些文化修养颇高的人,之所以选择隐逸,与当时的社会状况以及人们的地域偏见——即江州士人在仕途上的坎坷遭际有很大关系。

这样,陈文以家族文化这把犀利的刀,深刻地剖析了之前一直未能很好解释的陶渊明信仰问题。曹文的洞见就在于,陶渊明之隐逸实不过是江州这个地域下一个普通的现象。两篇文章结合起来,正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千年来前人所未能了解、洞悉的陶渊明之隐逸高出,不过是一件极普通、自然的事——至此,问题有了令人信服的阐释。表面上看,从家族到地域,似乎只是视野、角度和方法的变更,实际上却有自己内在的发展理路,即背景的凸显已开始从四五十年代家族社会等宏阔的社会考察中,转变到90年代以来的微观探求。因此,在这一点上,这一时段的学术研究不妨着力探究这一时段,这一地域较长时间、较为稳定的自然、社会及文化背景——即背景的凸显。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历史才可能比较清晰地浮现出整体风貌,零散、杂乱的史实才有了整体、明晰的意义和价值。有时,借助一点来洞察、勾勒特定的社会生活氛围或制度,就或许更为迫切和敦实。已故的史学家唐长孺先生的《晋书赵至传中所见的曹魏士家制度》一文,就以《赵至传》、《世说新语?言语》中一些特异的现象,即“至年十五,阳病,数数狂走,五里三里为家追得。又炙身体十余处,年十六,遂亡命”而剖析背后的原因,借此一点凸显出曹魏时士家制度的一个重要侧面,即“士家制度的严格及其加于兵士的残酷压迫”。受其启发,拙作《陆机〈羽扇赋〉试释兼论南北隔阂》就从陆机《羽扇赋》中的特异之处,“大晋附吴,亦迁其羽扇,御于上国”,羽扇已沦为亡国的象征入手,来透视、凸显那一时期特有的南北对峙情绪。这样,它至少能为研讨这一时段的南北隔阂提供一个典型的例证。

在开阔的视野下,不妨从经济、政治、文化、学术、哲学、宗教、风俗等角度来透视、浮现这一时段的整体风貌和生活场景,并在此基础上洞幽察微;融汇不同的角度,无疑能更好地显示不同的特质和揭示真相。在现实的文学研究中,有些领域的研究,显然是不够的。比如,从政治的角度,尽管姚察在《南史》卷五十九《王僧孺传论》以及李谔《上书正文体》中都说得非常清楚,“近代取人,多由文史”,“世俗以此相高,朝廷据兹擢士。禄利之路既开,爱尚之情愈笃”,即这一时段的选举制度对当日文学实有巨大而且深刻的影响;这还可能更大程度上影响了一代文学的走向——显然这是一个重要的不可忽视的研究领域。但遗憾的是,这方面的研究几乎寥若晨星。为此,本人已粗略地进行了一些梳理、探讨。再如从经济的角度,如庄园经济与文学,都应该是可以涉及、深入的领域。虽然,这里面也有一个问题,或者说限制,即史料的散佚带来“文献不足征”的问题;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尽管其难度增大,总比一窝蜂地挤进陶渊明、谢灵运的研究领域,让陈词滥调充溢于论文要好一些。也就是说,背景的凸显并不只是精英、经典的背景,而应向下、向四周、边缘扩散——探求普通民众,即一般的思想、信仰和技术。在这种背景中,就会发现,所谓的精英、经典思想,都不过是在广泛民众中蕴育的东西,它蕴育于特定的社会生活、时代思潮;也只有这样,才能在字里行间发现被删削、遮蔽、文饰,或篡改、涂抹了的东西。宏阔的视野当然需要“识力”;学而有识,读而能通,即需要一种通识,一种深厚的学养——这自然需要时间和努力。

历来论这一时段的文学,多爱以或习惯以战火纷飞、南北阻隔的现实作为一个宏阔的欲彰显的背景来研讨、投射这三百年间文学,这不能说不对;但明显失之简略、粗率。姑且举两个例子。第一,尽管整个东晋南朝,为争权夺利,统治阶级内部杀戮、流血不断;但高门,特别是一流高门,如琅邪王氏、陈郡谢氏的地位就一直比较稳固,由此也让学者不得不承认他们是这一时段文学、文化传承之有力者。因为,每一个朝代禅让者都会无一例外地让世家子弟奉授玺书,借助于世家的声望或实力来收拾人心,稳定其统治——这当然是世家高门在当日比较稳定的势力和声誉所致。有时,即便是高高在上的皇权也不得不做出让步。纪僧真幸于齐武帝,曾向武帝“乞作士大夫”,武帝曰:“由江敩,谢瀹,我不得措此意,可自诣之。”僧真造诣江敩,刚刚登榻坐定,江敩便命左右“移吾床让客”,没办法,纪僧真只得丧气而退,告诉武帝:“士大夫故非天子所命。”就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退一步说,即便在杀戮、流血中,高门自可以一己门第为转移(这种行径,当然为后人所鄙夷、不齿),为维持或增进门第势力而做出文化上的努力,出现在东晋末年的“乌衣之游”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这就在事实上保证了文化、学术的延伸和发展,不至于呈现大的断裂。第二,这一时期南北分裂、山河阻隔;但是地域间的分割不仅不是凝定不变的,更重要的还是南北不时地遣使往来,修书交好。在一定意义上,东晋末年桓温、刘裕北伐,就不妨说是以一种异常的形式,促进了不同区域间的文化的传播和融合。因此,这一时期南北遣使往来,交流的途路尽管不畅,时有中断,但它客观上所起的作用却委实不可忽略。这种特殊情形下的交流至少能让人看到,南北是如何在战火纷飞、颇多杀戮的情况下,一步步走向融合,最终融铸成后人每每赞誉的盛唐文化的。这样,探讨其间的一些交往细节,并论其影响,无疑是一个饶有兴趣的话题。1939年,陈寅恪先生写了一篇《读〈哀江南赋〉》;无独有偶,六十年后,曹道衡先生也写了一篇类似角度的文章《读贾岱宗〈大狗赋〉兼论伪〈古文尚书〉流行北朝的时间》。《读〈哀江南赋〉》中,陈氏认为,“解释词句,征引故实”,“于古典甚易,于‘今典’则难”,而想考知‘今典’,就必须断定,一、“此事发生必在作此文之前”,二、“又须推得作者有闻见之可能”。以此为发端,作者在详细考察陈、周通好的史料后,加按语“所应注意者,即此二十年间流寓关中之南士,屡有东归之事,而子山则屡失此机缘。不但其思归无望,哀怨因以益甚。其前后所以图归不成之经过,亦不觉形之言语,以著其愤慨。”否则,“若非深悉其内容委曲者,哀江南赋哀怨之词,尚不能通解矣”。为此,“为读哀江南赋者进一解”。博识慎思的曹先生则独具慧眼,敏锐地从《大狗赋》中的一句话“越彼西旅,大犬是获”,发现了一个经学问题,即这句话是出自伪《古文尚书》。而伪《古文尚书》初始是流行于江左的,“江左学者,咸祖焉”(孔颖达《尚书正义序》);但在宋明帝初年,今山东及淮北一带并入了北魏,许多南朝士人入北,显然会带去不少典籍,其中当包括《古文尚书》和伪孔传。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在北魏孝文帝以后,引用伪《古文尚书》的人很多。据此,曹先生推知了伪《古文尚书》流行的时间及《大狗赋》的作者。

这样,一个从史学,一个从经学,共同探讨了南北朝特定情形下的交流和影响。它非惟有助于史实的疏通和理解;更以其创见,对其间的文化交流涂上了精彩的一笔。记得一位教授就曾谆谆告诫,“由经学入史学,史学可信;由史学入文学,文学可信”。一句话,就是具有经学、史学的根柢——这才是研究文学的一个关键所在。虽然,经学在今日早已退出了往日的主流位置,甚至在一些人的功利视野中淡化、消褪;但是,古代的经学——由官方认可和赋予的价值、判断、思想无疑会因利禄、声名等缘故而渗入、普及到民众的生活,进而让其生活附着上了浓重的经学(儒学)色彩。显然,古代文学的研究者是无法避开、绕开这种真切的生活和氛围;也唯有如此,恐怕才能较好地解决、阐释一些问题。此处,曹先生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精当的范例,经学并不是一堆废纸,而是当日活生生的现实。章学诚“六经皆史”固有偏颇之处;却不正一语道破经学所涵蕴的真切历史——这又足以让我们透过表层,看到一段被沉湮的鲜活历史。

转到这一时期的骈文研究,也自有其特别的社会文化氛围。这似乎是一个规律:盛极必衰;或盛极之下,难以为继,兴盛中潜伏、蕴育着危机。伴随着南北朝骈文的兴盛——以骈丽为特点,讲求隶事、藻饰,甚至声律的骈文几乎浸淫了一切,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但其末流之弊也日益显露,至少从裴子野、苏绰、李谔,到陈子昂,其间的批评绵延不绝。只不过,这些异样的声音确实微弱了些——不仅不能倾动根基,也不能动摇其主流地位。因指责而加以修正是必要的,问题在于,当苏绰用不切于时宜的《大诰》来整齐骈俪文风时,似乎就无意间潜伏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即通过政治来解决文学问题;这显然有失偏颇。遗憾的是,唐宋古文家却正是不折不扣的沿着这条路走下去的——一条充郁着浓重政治内涵的路;尽管这在那个时代,是一种不得已等而下的选择。当他们一概以“八代之衰”来对待魏晋六朝文学时,这种观念无疑是建立在一个松软的沙滩上;把唐宋文学直接上承秦汉,进而为自己的运动找到一个似乎合理、自然的源头。意愿是良好的,但也显然有失公允,因为它活生生地剥离了一段历史。这当然不是理性的审慎态度。重要的是,一、六朝人本无所谓骈、散,四六的概念最早也只是出现在李商隐的《樊南四六》;二、六朝文是秦汉文的自然发展,更是唐代文学兴盛的前奏和必要的累积;至少,唐初史臣修《隋书》时说的“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气质则理胜其词,清绮则文过其意,理深者便于时用,文华者宜于咏歌,此其南北词人得失之大较也。若能掇彼清音,简兹累句,各去所短,合其两长,则文质斌斌,尽善尽美矣”,就是说,“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是达到“文质斌斌,尽善尽美”的必经途径之一;这就充分表明了一种认可和审慎的态度。这样,唐宋古文家以一种不无偏颇的视野来矫正另一种偏颇(当然,这在当时特定的政治背景下也是必要的、不可或缺的一种手段)其结果恐怕只能是意气用事(这一点,在以后清代的骈散论证中表现得最为明显),或是历史真实的遮掩。但是,有一点也毋庸置疑,即从宋历经元、明,甚至到清朝,“八代之衰”的“定论”几乎无人能够撼动。历史的真相,更多的恐怕只能有待于时间的检验和淘汰。笔者把骈文综述的时间追溯到清朝(这当然不是个人偏好),正是基于这样的一个基本史实:即这之前,反驳古文的声音委实太微弱;而清朝,则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崭新的面貌,甚至在一个时期内一度形成骈、散平分天下的格局。

清代朴学盛行,在辑佚、校勘、注释等方面卓有成效。在这种时尚、氛围中,潜育着新的视角、新的变动及新的格局。骈文的最早论证,即发端于《文选学》的复兴;这似乎是一种连类而及的关系。何焯在《义门读书记》中,以“稍为质健”、“犹有东汉风味”等来标称六朝文章;又揭示辞赋对骈文的直接渗透,而不是从六经中简单地寻求对偶来梳理起源,由此构建了一个良好的研究开端。之后,魏际端、毛际可以批评应酬性四六的弊端为契入点,强调四六的真性情和增强叙事功能;袁枚直接质疑“四六”一名的表述;蒋士铨在删选明人王志坚《四六法海》的基础上,重视骈文的藻饰性;李刘直探“四六”的标准,都已超越了狭隘的应用型的四六观念,确立了内涵较为丰富的骈体概念。这些无疑都有助于认识的深化。特别是蒋士铨,主张以“圆活”为主,“典雅”为辅,二者适度调配,又开始深入到骈文的内部。蒋士铨的意义在于揭示了骈文创作的正统所在,“以徐庾文为适度,任昉不及”,为骈文家学古确立了正确的方向;这一点,也得到了近于官方——《四库全书》馆臣的认可:庾信“导四杰之先路”,“屹然为四六宗匠”(《四库全书?提要》)。

同类推荐
  • 人生断裂层

    人生断裂层

    本书是一部报告文学集收入记人民音乐家施光南、旅加爱国侨胞罗道安奋斗史、助人为乐的小学生王玉梅等内容的作品11篇
  • 中国文学名著全知道(超值金版)

    中国文学名著全知道(超值金版)

    当你在唐诗中感受运转不息的生命之力和千姿百态的生命节奏;在宋词里体会清新浪漫的意境美学和缠绵绮靡的人生情感;在元曲里领略苍茫寥廓的宇宙意象和风流倜傥的浪子情怀;在明清文艺中读懂色彩斑斓的人世画卷,那么你的语言水平,你的意境格调,中国文学从诗经、楚辞、先秦散文、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以至明清小说,你的思想情操都会得到升华。构成了一卷几千年中华文化的发展史。总有一天,你会徜徉于优美的文化典籍中欲罢不能,你会陶醉于中国最精华的语言中并能将其运用自如。这就是名著的力量
  • 做最好的面试官

    做最好的面试官

    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招聘作为企业获取人才的重要渠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企业招到合适的人才,是人力资源部门和人力资源管理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可是,很多招聘工作往往不够理想:用人迫在眉睫,可是却招不到合适的人;面试中表现不错的人,可实际工作以后却不能胜任。那么,招聘工作如何开展才最好呢——这就是《做最好的面试官》要探讨的问题。无论作为企业招聘工作参考,还是人力资源工作者个人学习,《做最好的面试官》都有着很高的实用价值。相信本书一定会给你带来益处!本书由刘翠编著。
  • 心情·百味卷(散文精品)

    心情·百味卷(散文精品)

    《心情:百味卷》收录的散文包括:“你是我梦中的期待”、“请把我的情感留下”、“将芳年写在心灵”、“珍视心中的爱”、“淡淡柳如烟”五个栏目。
  • 飞

    书名只用了一个字:飞。但仅只这一个字,却让人联想很多。想蓝天白云,想云中漫步,想自由,想风,想鸟儿,想浩瀚无垠的茫茫宇宙,想《鹊桥仙》里的“四海为家家万里”和李清照的“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甚至会做了要飞的准备,摆出个飞翔的姿势。我们不是鸟儿,但我们有谁不想飞?有谁不愿飞?我们只是太沉重,太瞻前顾后、患得患失,所以飞不起来罢了。人原本应该是会飞的,我们的双臂其实在早先就是翅膀,只是因为懒惰,因为久久不飞,渐渐失去了飞翔的功能。然而又因为渐渐失去了飞翔的功能,我们才又开始渴望重新找回翅膀,渴望自由飞翔。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无上寰宇

    无上寰宇

    被青梅竹马卷跑了家里的钱,而老母也气得住院,自已在公司也处处受人排挤。却意外踏入修仙世界开始了不一样的人生。凭着坚强的毅力与韧劲,他完成了任务,结果出乎意料。死亡还是生存,我命由我不由天,且看大神成长之路。
  • 至尊花嫁:女帝降临

    至尊花嫁:女帝降临

    女儿在世,当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她战时冷酷强大、闲时玩世不恭,她是女尊国的帝王,却重生在两千年后,被剥夺了姓氏,被迫女扮男装的本族柔弱后裔身上,好在伴她峥嵘一生的神兽随她的灵魂一同重生,还拥有皇家正宗的传承。且看她如何在变为男尊国的世界恣意遨游、睥睨天下!她戎马半生,她啸于九天。她此生只娶不嫁。他说:你这种粗鲁的女人也只有本小爷才受得了答曰:美人。性子虽然差了些,也可以考虑。他说:如果可以与你相伴一生,嫁你一次又何妨?答曰:身材魁梧了些,倒也不是不能将就,好歹也是个美人。他说:只有你配与朕分享天下。答曰:勾搭那么多女人,还养在后宫?这样不守夫道的男子孤怎么可能会要!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古堡秘影的故事

    古堡秘影的故事

    科幻故事是西方近代文学的一种新体裁,诞生于19世纪,是欧洲工业文明崛起后特殊的文化现象之一。人类在19世纪,全面进入以科学发明和技术革命为主导的时代后,一切关注人类未来命运的文艺题材,都不可避免地要表现未来的科学技术。而这种表现,在工业革命之前是不可能的。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效率达人:上班前45件事

    效率达人:上班前45件事

    只要愿意,找到活力的方法,从睁开眼睛的那一刻直到迈进办公室之前,我们可以在这段时间里找到N种方法来提升的活力,让自己精神充沛。也不仅仅是晨跑那般枯燥乏味。或许一时之间我们还想不出什么特别适合自己的“醒活”方法。没关系!翻开本书,绝不是猫在被窝里睡懒觉,我们会看到里面介绍了45种提升活力的方法,它们简单易行而且相当有效,其中肯定有适合我们的妙方
  • 同城热恋

    同城热恋

    他:30岁,三维动画师,痴迷于全息投影技术,构建虚幻的世界。然而现实的生活彻底崩塌,妻子要离婚,情敌是上司,一切都很混乱的时候,又遭遇野蛮邻居……她:27岁,美女空姐,性格直率,行动野蛮。面对纠结又无望的爱情,她害怕孤独,又怕秘密被揭穿……他:30岁,最有人气的外科大夫,英俊帅气,但是人情冷淡,以自我为中心。不想因好奇而变得执着,所以对任何事情都漠不关心,遭遇失恋女后,一切就都变得不同了。她,26岁,貌美却有着小小的自卑,婚礼前遭遇背叛!偶尔能把自己伪装得很坚强,却经常神经大条把事情搞砸,希望自己变得自信。在这座时尚的城,年轻的城,高科技的城。一群不同背景,不同身份,不同理想的青年男女。每天都发生着时而搞笑、时而离奇、时而浪漫、时而感人的故事……
  • 你的形象价值百万 你的礼仪价值百万(超值金版)

    你的形象价值百万 你的礼仪价值百万(超值金版)

    与人之间的竞争是智力的竞争,也是口才的竞争。口才决定了我们的价值,决定了我们的成败。无论你从事何种行业,无论你身居什么职位,也无论你是男人还是女人,无论你是年轻还是年老,你都必须重视礼仪。一个成功的形象,展现给人们的是自信、尊严和实力。个人形象是昂贵的,有的时候它价值连城。本书深刻地点明了形象、礼仪、口才在人生中的巨大价值和重要作用,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形象、礼仪、口才的基本原理和法则,指出了提升自我形象、修炼优雅礼仪、练就口才的基本途径和方法,从交际到生活、从求职到工作、从说话到办事、从推销到谈判
  • 极道修真

    极道修真

    相传,天地初开之时与创世之灵相伴而生的七色神光现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