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98500000003

第3章 绪论:当代视野下的魏晋南北朝骈文研究(3)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根据历史才能给予中肯的评价;其开疆拓宇,筚路蓝缕,功不可没。导乎先路的情形蕴育、发展到嘉庆、道光时期,终于有人敢站起来,向主宰文坛、流风广被的桐城文人提出挑战。这代表人物便是阮元、李兆洛。从历史的脉络看,也势在必行。孙梅强调骈文对秦汉文章的超越,“炳焉与三代同风,卓尔轶汉京而上”,为骈文争一席之地;阮元则直接承续孙梅。阮元以封疆大吏的身份来主持学术风会,甚至借职务之便,布置《“文笔”策问》来寻求直接的突破口;其在骈散之争中替骈文摇旗呐喊,势必影响甚广。受地域文化的熏陶,“幼时即为《文选学》”,为彰明观点,阮氏甚至不惜借用汪中的奇论来排斥桐城古文,也自在情理之中;但是,其“文笔说”、“文言说”中“文”的阐释,却终究“不免流于穿凿附会”。不过,在阮氏的努力下,桐城派“扬宋抑汉”的言论毕竟得到了遏制;但这却似乎又回到了苏绰的时代,即以政治来影响、渗入文学。这样,阮氏未竟的事业——从文本本身、文体特质来认识骈文,就落在了李兆洛的肩上。李氏潜心研习汉魏六朝文章,因流溯源,终于认识到唐以后“古文”、“骈文”之分,实际上是掩盖了文章发展的历史真相,骈文本一脉相承于秦汉,六朝骈文比唐宋古文更近于秦汉;因此,古文家因流溯源时,也绝不能逾越这一阶段。李氏重新续上了曾被人为割断的历史。当然这也是时人孔广森、王芑孙、彭兆荪等人折衷骈散的结果。之后,到了朱一新时代,最终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批评理论,“故参以排偶,其气乃厚”,即以沟通骈散的标准来衡量文章发展的历史。重要的是,朱氏对明人谭献“潜气内转”的观念重新做了界定和诠释,“骈文体格已卑,故其理与填词相通,潜气内转,上抗下坠,其中自有音节,多读六朝文,则知之”,由此,“潜气内转”真正成了骈文批评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术语。其后经李详“其潜气内转,默默相通,与散文无异旨也”,(《答江都王翰芬论文书》),孙德谦“及阅《无邪堂答问》,有论六朝骈文,其言曰:‘上抗下坠,潜气内转’,于是六朝真诀,益能领悟矣”,而发扬光大。孙氏集“垂三十年”的功力,倾心深究汉魏六朝骈文,造诣自非凡响。其重视“潜气内转”,以及虚字对文章血脉的贯通,都显示出对骈文特质非凡的洞察;也由此凸显了对骈文本质的把握和概括的深化,《六朝丽指》最终成了中国古代骈文批评的殿军之作。

然而,全面审视、权衡,这些论争——或为古文争正统,或深究行文技巧,或洞察骈文特质,都未能从当日的社会思潮内部加以潜究。毕竟,这只是表面的因素;文学观念的更新,才是最本质的决定力量。当然,这种视野需要关注视野、思想领域的转变和开拓,即新的批评思想的借鉴或输入,才可能有根本的转变。这种情况,近代以来才有了较大的改观。20世纪以来,骈文的研究一度比较兴盛;这一时期出版的专著就有:谢无量《骈文指南》,金秬香《骈文概论》,瞿兑之《中国骈文概论》,刘麟生《中国骈文史》,钱基博《骈文通义》等,这都能看出那一代学者对骈文的研究与探索。新中国成立后,姜书阁《骈文史论》,“述二千年骈体文学之起源、发展与夫演变、衰亡之际,并于历代各家各派之观点、主张及创作实绩,略以己意有所论评”;然其在具体书写时,多述生平,以及列举范文,言明其骈对情形,未免淹没了骈文迁变的根本原因和整体情形的陈述。如其论李康《运命论》,先举了八大段(几乎举了全篇),然后论断:

很显然,这是骈体已经成熟之后,作家思如泉涌,语如贯珠,随意挥洒,都成妙趣;况复积之以学,运之以气,充之以涉世之久、阅历之深,锻之以辞采之精,音声之美,故能千变万化,左右逢源,有不期然而然者矣。

作者语言华丽、畅达于此可见,但如细究其论,未免不无可商:即对李文骈俪特色的具体分析似乎弱了些,整体上看,《运命论》的偶对颇多,类于战国颇具个性的骋辞色彩。但也显然,其隶事的化用技巧还并未圆融,仅是直举其名和事,如“盖见龙逢比干之亡其身,而不惟飞廉恶来之灭其族也。盖知伍子胥之属镂于吴,而不戒费无忌之诛夷于楚也”,就此句的偶对来看,也远不严谨——这只能是初期的状态。其声律的讲求,更多的也恐怕停留在无意为之的状态。重要的是,此际的骈文远没有成熟,成熟是刘宋以后的事。这样,给其一个较为准确的定位,无疑能清楚地揭示骈文发展的历程。张仁青《骈文学》,钩沉骈文的演变历史;尹恭弘《骈文》,“将骈文放在历史的长河中进行一番考察”,以看清它的盛衰演变、变异发展;虽限于体例,不免简略,但却多有可取之处。钟涛《六朝骈文形式及其文化意蕴》,认为骈文是“通过作者精心锤炼的高度艺术化的语言,产生出独特的艺术魅力。这也是我们认识骈文形式的出发点和终结点。”这些著述都显示出各自独特的视角和对骈文历史的梳理与解读。但是,“从专史来看,论述骈文创作的尚有金秬香《骈文概论》、瞿兑之《中国骈文概论》、刘麟生《中国骈文史》、姜书阁《骈文史论》等数种,差强人意”。当然,王先生是从更高的层次来看待这些专著,上述一些专著在魏晋南北朝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与哲学等方面的一些史料,确实还有待进一步的发掘、整理、凸显和评价。东晋南朝偏安江南一隅,这一点与南宋的情形极为相似;但南宋却出现了悲壮、慷慨的爱国词(诗)人辛弃疾、陆游等,甚至一介弱女子李清照也激于时艰,奔波、飘零中写下凄怆、感慨颇深的诗篇。然而,这种表达慷慨、悲壮等时代最强音的诗篇不仅在东晋南朝难以寻觅,即便在南渡初年——刚历经深痛巨创的士人中间,也几乎了无踪影。这中间最重要的原因就不得不归于西晋以来国家观念的极度弱化以及“士庶天隔”形成,士族只以一家利益为转移。东汉末年,感于“世积乱离,风衰俗怨”,一定程度上曹操也为士人构筑了一个赖以展示人生价值的舞台;因此发而为文,“志深而笔长,梗概而多气”。然而,好景不长,这种时代赋予的激昂、进取无疑受到司马氏政权无情的扼杀,司马氏夺得了曹魏的政权;但也同时也以卑鄙、肮脏、残酷阉割了汉末以来刚刚凝聚的士人报效国家的志向和节操。南渡之际,唯一挥戈抗衡刘渊、石勒的,只是刘琨、祖逖;然而,朝廷所给予刘琨的支持,只是一个并州刺史空头的称号,刘琨途中募得千余人,才转斗至晋阳。祖逖也只是得到一个豫州刺史的称号,自己招募士兵。这且不说,刘琨最终穷蹙而亡,丧生于王敦的密使之下;祖逖也受到了来自朝廷的牵制,“感激发病”而亡。而这一时节的王导,却正在对感叹“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的过江士人慷慨陈词:“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言辞之间又是何等的慷慨激昂、掷地有声——这又称得上怎样的“戮力神州”呢?!历史的事实是,终元帝、王导之世,都没有组织过一次北伐。当壮烈、忠心被视作灰尘,可以轻轻抹去时,谁还愿意为国效力呢!南渡之后,虽然一度有桓温三次北伐(分别为354年、356年、363年),刘裕也曾连续收复了洛阳、长安,灭南燕(410)、后秦(417);一时间可谓声威赫赫,大快人心;然而却没激起士人一丝雄心和抱负。随同大军南下,一代才学之士傅亮也仅在《为宋公至洛阳谒五陵表》中表示了并不深痛的悲伤,“入洛阳谒五陵,宋公百世一日也。表文无痛哭之谈,识者先知其非心王室矣”。这种情形下,又遑论他人!说白了,这也正是高门只以一家利益为转移的必然结果。而自私、卑微,缺乏高尚的人格,无疑深刻地影响到了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它只能导致视野的狭窄,只能导致对广阔、丰富社会现实的忽略,只是一味地浅酌低吟、纵情享乐。曹道衡、沈玉成就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南朝文学的根本弱点,不在于作品题材的狭窄和细小,也不在于感情的强烈或平淡,最致命的还是作家缺乏远大的理想,高尚的胸襟,致使作品缺乏深厚的内蕴。”这确实是挈入肯綮之论。一味地纵情享乐,“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也只能在梁末的烈火中焚烧,“火炎昆岳,砾石与琬琰俱焚;严霜夜零,萧艾与芝兰共尽”,在劫余的苦泪、流离、沉痛中再生!这是一个大的历史走向,骈文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生成、孕育。

就骈文自身的发展来看,从魏晋到陈隋,正好是骈文的各个要素——藻饰、对偶、隶事、声律,孕育、发展到较为成熟的一个时期。但这四个因素的发展不一致,也不均衡。偶对的出现较早,孙德谦就把此推到先秦的儒家经典。但这更多的只是无意为之,也并不多见,或者称为排比句,可能更贴近事实。到了东汉,这种句式才渐渐多了起来,并且随着对文学作品“以情动人”、“绮靡”观念的重视,而渐趋发展了偶对思想,并有意为之。曹魏时期,还有一个普遍重视丽词的文学观念。早在东汉,扬雄《法言?吾子》中已强调了辞赋语言风格的“丽”,“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尽管多是批评的口吻。曹丕则直接强调“诗赋欲丽”。应玚更撰写《文质论》,针对阮瑀从实用的角度指责“文”往往华而不实的批评,以“若夫和氏之明璧,轻縠之袿裳,必将游玩于左右,振饰于宫房,岂争牢伪之势、金布之刚乎”来回应,强调了华丽、文饰在娱乐耳目、美化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甚至,辞丽也成了一条衡文的标准,如傅玄《七谟序》、《连珠序》中即以“奔逸壮丽”、“喻美辞壮,文章弘丽”来分别评价曹植的《七启》、班固的《连珠》。这种情形下,势必强调文采、藻饰。因此,在东汉末年的赋、章表奏策等文体中都有比较明显的呈现。而在一些作家,如蔡邕、曹植、陆机、潘岳等身上,表现得尤其突出;例如陆机,因地域、特定的经历、感情等因素而对《楚辞》情有独钟,而《楚辞》正是以文采富艳著称,《文心雕龙?辨骚》即以“气往轹古,辞来切今,惊采绝艳,难与并能”来评价《楚辞》。但这也只是个别特例,并不能由此认为骈文业已完全兴盛,这是因为这一时期的散文还有很大的空间,比如较好地留存当日交往原貌的书信——陆云《与兄平原书》就纯任散句,甚至不避口语,就说明了这一情形。骈文的真正成熟是南朝以后的事。东晋虽然历时一百年之久,但因清谈、遗落世事俗物的影响,西晋时较浓的骈俪文风不仅没有延续,反而中衰了许多,只是到了东晋后期,骈文凭借各种因素,尤其是统治者的提倡、爱好,才一度兴盛起来。如果说,邺下文人集团以“高谈娱心,哀筝顺耳。……白日既匿,继以朗月,同乘并载,以游后园,舆轮徐动,参从无声,清风夜起,悲笳微吟”,“昔日游处,行则连舆,止则接席,何曾须臾相失。每至觞酌流行,丝竹并奏,酒酣耳热,仰而赋诗”,朝夕游览相处、宴饮唱和,给后人留下了一幅令人神往的画面;那么,这幅画面一定程度上又一次次地在宋、齐、梁时期一再上演,如晋宋之际出现的“乌衣之游”,就是陈郡谢氏在族人凋落、势力大为衰歇时,为振作家族势力而作的政治上的努力,有着明显的政治内涵。这实际上正是时人注重文学才华的一个映射。“是时流风所扇,虽英君、哲相,亦不能免。”孝武帝器重王珣、王恭、徐邈、殷仲堪等人,委以重任,其文学才华的出众就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时代略为靠前的一代雄豪桓温,也表现出对“文义”的热情,曾“会宾僚出江津望之,云:‘若能目此城者,有赏。’”当时,顾恺之即以“遥望层城,丹楼如霞”而受到两个婢女的赏赐。正是在这种浓烈的重文氛围中,这种氛围,裴子野《雕虫论?序》中有明确的揭示:“宋明帝聪博,好文史,才思朗捷,省读书奏,号七行俱下。每国有祯祥及行幸集,辄陈诗展义,且以命朝臣。其戎士武夫,则托请不暇,困于课限,或买以应诏焉。于是天下向风,人自藻饰,雕虫之艺,盛于时矣。”萧子显曰:“自宋以来,谢灵运、颜延年以文章彰于代,谢庄、袁淑又以才藻系之,朝廷之士及闾阎衣冠,莫不仰其风流,竞为诗赋之事。五经文句,无复通其义者。” 文见《通典》卷十六《选举四》引裴子野《雕虫论?序》及萧子显的言论。到了南齐,骈文的第四个因素声律也最终发展、建立起来了。也正是这四个要素完全的成熟,才形成了梁陈声情流丽、绮靡的骈文风貌,特别是徐陵,更“燃脂暝写,弄墨晨书,撰录艳歌”,编集《玉台新咏》以“代彼萱苏,微蠲愁疾”。也最终孕育出一代骈文大家徐陵、庾信。这个过程,如果从汉献帝建安元年(196)算起,到梁元帝承圣三年(554)庾信出使西魏,经历了近三百六十年的孕育、发展,才最终达到了骈文的一个高峰,时间是长了一些。不过,即便在梁陈,也不是所有人都喜欢用骈文写作,如裴子野;也不是一个人的写作都用骈体,如萧衍《净业赋序》、刘峻《自序》、王筠《自序》等。散文依旧还有它存在的空间,只不过,是大大地缩小了。再如,选官制度对文学的影响,类书编撰与齐梁隶事之风,南朝追求骈俪的根本心态等问题,在上述著作中,或没有涉及,或没能深入。为此,本人的研究力争在这些方面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尽量能全面、深入一些,勾勒骈体在这一时段孕育、发展的真实状态和原因。

1934年,陈寅恪先生在《王静安先生遗书序》中,概述、论定王氏一生的学术方法:

其学术内容及治学方法,殆可举三目以概括之者。一曰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凡属于考古学及上古史之作,如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鬼方昆夷猃狁等是也。二曰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正。凡属于辽金元史事及边疆地理之作,如蒙古考及元朝秘史之主因亦儿竖考等是也。三曰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凡属于文艺批评及小说戏剧之作,如红楼梦评论及宋元戏曲考唐宋大曲考是也。

进一步,陈氏断言,这些治学方法“皆足以转移一时之风气,而示来者以轨则”,“吾国他日文史考据之学,范围纵广,途径纵多,恐亦无以远出三类之外”。这里,陈氏所言的第一点实际上就是王氏所提倡的“二重证据法”。第二点则为陈氏自己所提倡。陈氏撰写的一些文章,尤其注意这种异族故书,当然更多的则是异族思想对研究的帮助和冲击。至于第三点,更多的是“世局激荡及外缘熏习”影响下的一个思路,这也不妨说是“西学东渐”对文史研究的冲击。总之,陈氏最大限度地放大了清儒以来的研究视野、角度和方法;或者说,外来观念的涌进和地下文物的大量浮出带来了研究视野、角度和方法的变更与拓展。这样,先前没有注意到的,甚至远离中心、边缘化的史料,被重新捡拾起来,加以有效地利用——这无疑促进了研究的深化和拓宽。而且,陈氏也以一己学术之成就,向后世昭示、建立了一个经典的范本。因此,骈文的深入研究,恐怕还有待于展示、发掘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以期更接近于历史的真实;而不止是对偶、隶事的简单罗列、比附。当然,做到这一步确实比较难,更何况本人资质驽钝、才浅学薄呢。不过,心实向往——向这个目标靠近,哪怕只是走了一步,也毕竟近了一步。

晚生后学,期待大家不吝赐正。

同类推荐
  • 私奔者

    私奔者

    本书是海男文学第二卷。边陲,高原,云南丽江的所在,海男作品的一个大的地域与人文背景。由于高原,它洋溢着神秘,且注定要演绎香格里拉的传说。于是,回归现实,这里的男女就生活得异常生动。他们的行为拙朴、灵动、有些古老的色彩斑谰,又用一种全开放的姿态走向现代。这里最动人的应是海男讲述的一个个曲折动人情欲横生的男女故事。
  • 社会底蕴

    社会底蕴

    《哲理美文·社会底蕴》荟萃了近百年来中外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成功家等有关社会的哲理美文,深刻揭示了社会的真正涵义,闪烁着思想的光辉,是指引我们为人处世的耀眼航灯。这些名篇佳作在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都代表了世界的最高成就,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极具收藏价值。这些作品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供欣赏、学习和研究世界哲理美文的范本,更使我们站到了巨人的肩上,展望未来,不断加深对社会的理解和认识。
  • 城市器物

    城市器物

    中国历来有“诗的国度”之称,诗歌能让人们感受到最好和最美的中国文化元素。德国作家歌德就特别欣赏中国诗词,他喜欢中国古典诗词所展示的山水花鸟和姑娘明朗的笑声,神往中国迷人的典故、古老的格言,尤为崇尚中国诗歌中流露出来的道德和情操。每一次欣赏好的诗词,都是一次重新发现的航行。李永才先生这部诗集《城市器物》,用自己的心迹引领读者走过城市与乡村,在时光与岁月的车辙中找寻自我的归属,体会生命的从容。正如诗人所说“从诗歌中获得一种恒久的力量”
  • 当代文坛点将录4

    当代文坛点将录4

    《当代文坛点将录》共五卷,收录五十位作家。文章大都出自名家之手,或为文坛名家或传主的亲友,或同被写的传主关系密切。他们写出的关于某一名家的创作背后的故事或花絮都是第一手材料,对于了解被写名家的创作与生活均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满足一般读者对著名作家的窥私欲。
  • 许地山经典全集

    许地山经典全集

    《许地山经典全集》收录了许地山的散文、小说与小诗作品,再分开排列,不仅方便读者阅读,而且有助于读者全面了解和欣赏许地山的创作风貌。许地山前期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集《缀网劳蛛》和散文小品集《空山灵雨》,散文名篇《落花生》等一批经典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他的早期小说取材独特,想象丰富,充满浪漫气息,呈现出浓郁的异国风味和异国情调。后期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危巢坠简》,保持着清新的格调,但已转向对黑暗现实的批判,写得苍劲而坚实。许地山的创作得益于他坎坷的生活经历和独特的人生态度与艺术追求,这使得他的创作在文坛上独树一帜。
热门推荐
  • 重生大玩家

    重生大玩家

    少年侠义,英雄史诗。让世界沉迷于中国风的电子游戏。王不负的穿越,带来的是所有玩家的重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一本玩家的狂想之作。如果你曾玩着《上古卷轴》,却感叹要是用《九州缥缈录》做背景该有多好……如果你曾玩着《刺客信条》,却憧憬想体验荆轲和专诸的事迹……如果你曾玩着《使命召唤》,却在脑中浮现《全频道阻塞干扰》的剧情……如果你曾玩着《全面战争》,却期望感受盛唐和大汉的荣光……那么,你应该能看得进这本书的吧。
  • 高中恋爱记事

    高中恋爱记事

    我就是一个平凡的女生啊!家世一般,长相一般,桃花运一般……可是我哥说“我妹妹的家世很不好吗?”江熙说“允晴,你是我见过最可爱美丽的女孩。”雪泺说“我哥认识了你六年……”这绚烂的高中时光,我努力的学习,努力的成长,只愿与你演绎最纯真的一段恋曲……
  • 重生之前妻

    重生之前妻

    快三十岁的凌雪,和丈夫相亲相爱八年,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儿女臣欢膝下。好不容易盼得子来,却不想在她三十岁生日晚宴上,她才发现自己深爱的丈夫竟早已变心。丈夫的薄情,让她心如死灰,小三更是嚣张的把她推下楼梯,夺去了她和孩子的性命。她指天发誓,决不罢休!重生回到五年前,再活一次,这一世,她绝不再唯唯诺诺,任人欺凌。婆婆刁难?她以牙还牙,让她永无宁日。小三诋毁?她陪她演戏,演得她人尽可夫。薄情前夫?呵呵…看她如何耍尽手段,让他身败名裂,后悔当初!
  • 僵尸问道

    僵尸问道

    僵尸出没!小心!!!宅男张洋在机缘巧合之下穿越到修真界,成为一头最低级的小僵尸,凭借着一本《太阴炼形》混得风生水起、霸气凛然,留下了一段“僵尸会法术,谁也挡不住”的传奇。
  • 八鬼闯校园

    八鬼闯校园

    父亲被捕,母亲离家,原本幸福的白素一夜之间除了与她相依为命的弟弟一无所有。她守着空荡的老宅,辛勤打工,刻苦读书,只为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直到她与两个性格完全相悖的男主相遇,不自觉卷进一场爱情的争夺战……【不要忘记收藏、订阅和投票哦~!】
  • 中华句典4

    中华句典4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汉语文字奥妙无穷。悠远的历史为我们创造出了鲜活精彩的语言和文字,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是一个故事,都牵动着华夏文明的神经。本书共收录名言警句、歇后语、谜语、对联、俗语、谚语等上万条。这些鲜活的语言文字语简意赅,大多经过千锤百炼,代代相传,才流传至今。这些语句,或寓意深长,或幽默风趣,有着过目难忘的艺术效果。本书以句句的实用性、典型性和广泛性为着眼点进行编排,所选的句句时间跨度相当大,从先秦时期的重要著作,到当代名人的智慧言语均有涉及;所选的名句范围非常广,从诗词曲赋、小说杂记等文学体裁,到俗谚、歇后语、谜语等民间文学都有涉猎。
  • 绿茵教父

    绿茵教父

    那一年,意甲七姐妹如日中天,德甲豪强傲视群雄,西甲高唱黑马当道,英超遭遇红魔霸权。那一年,巴塞罗那持续动荡,皇马迎来世纪变革,曼联迎来创造历史的巅峰,拜仁横扫欧罗巴所向披靡,切尔西还没有等到俄罗斯人的卢布。那一年,穆里尼奥还在巴塞罗那当助教这一份很有前途的工作;博斯克还在卡斯蒂亚带二队,偶尔客串一下救火主帅;瓜迪奥拉在为自己的前途迷惘和踌躇;贝尼特斯还在意大利和英格兰游学。那一年,有一个叫做叶秋的中国人,来到了阿贾克斯的德托克莫斯特训练营,开始了一段传奇之旅。
  • 亡灵女巫

    亡灵女巫

    本文乃是西方玄幻言情,背景华丽,浪漫神话!费雯.洁雅岑:无上的尊贵,纯血的代表,继承了先祖的荣耀,篆刻了父母的爱情;亚特大陆上没有一个媲美得上你,但却是通奸的证据,肮脏的混合。在死气中得到哺育,从亡灵中获得新生。再次立于人前,且看她如何纵横傲立,让男子哭泣,女子匍匐……她到底是谁?死神新娘?王子情人?或是异界女神?亚特的灭世者,还是救世者?其实一切早有答案,万年前注定的故事,三千年的沉淀,五千年的相伴!高绝神祗也无法扭转的意志!“即便结局是死,我也无悔自己的选择,这就是我!”冰绿色的眼眸玉粲光耀,如闪烁繁星。尘封的记忆、相貌的秘密,将慢慢揭开,众神的演绎节节呈现!亚特大陆上将要掀起一个女子的传说!◆◆◆◆【剧中节选】:亲爱的,为了你,耀世的头衔可以丢弃,天生的能力亦如蛛丝。花开了,然后凋零;星星再璀璨,可那光芒也会消失。我的一生如果最后一定要归于尘土,但只要能再看你一眼,我愿意付出永恒的等待,笑看生死,笑看你我!●●●●剧中人物略赏:【梅赫斯】“女人该是用来赞美和疼爱的!”【修瑞缇】“你爱或不爱,我就在这里…”【伊瑞克】“她要什么都可以,但爱在我这里,只是单程票,不能退,不能换,更没有返回!”【兰帕托】“这世上,没有什么比禁忌之恋更让我热血沸腾的了!”【贝拉】“男人的习惯是,说‘我要你’时生猛有劲;讲‘我爱你’时有气无力!”●●●●父帝:赫塔安火之女神——芙奥耶;水之神——瓦利瑟;光明女神——丽希特;玄之神——路伏德;黑暗之神——施瓦兹;大地女神——爱尔迪;死亡之神——伊瑞克;生命女神——卡瑟琳中立神:太阳神——欧纳斯;四季女神——茵茉琪;冶炼之神——赫丙克●●●●泠君简介无能,请大家移驾正文看看!泠君无牙求收藏,求票票,求推荐。有喜欢的可以加群150370254一起讨论哦,敲门砖就是文的名字:亡灵女巫,一定要写哦。么么大家推荐好友文文:《调教多夫》:她是调教世家的独女,从小到大耳濡目染各种调教床技。恰逢十八岁生日,遭遇亲生哥哥的强暴,她穿越成了娘不爱爹不疼的软弱养女。她岂会任人欺负,凭着一手调教绝学,走青楼,踏江湖,斗皇宫……只是……身后的男人,为何越来越多言情推荐区:夜沐洛《异界之倾世狂颜》苡潆枫《狼少的通缉军火妻》楚雲《霸上特工女军师》简红装《刁—妾》紫魂
  • 弃妇重生之一赌倾城

    弃妇重生之一赌倾城

    嗯,周晨类重生了!之所以有个‘类’字,是因为,她从三十好几的阿姨变回了十八的妹妹,但她周围的环境没变。她还得面对背叛的丈夫和嚣张的小三,还有一个已上学的女儿。但,重生的福利也有——随身空间——碧游仙府便宜师父——碧游真君不错,不管那个‘类’,她要重新来过!天眼透视,赌石赌玉赌钱!怎一个赌字了得!倾城一赌,赌出亿万家财!一赌倾城,成就翡翠女王!一赌再赌,赌来桃花纷纷无数!只有更强,才无人敢欺!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欠了我的,给我还回来!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