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3200000058

第58章 也谈《铸剑》写作的时间 地点及其意义(1)

也谈《铸剑》写作的时间、地点及其意义

廖久明

对《故事新编》,鲁迅自己评价不高,对《铸剑》却另眼相看:“《故事新编》真是‘塞责’的东西,除《铸剑》外,都不免油滑。”加上《铸剑》的写作过程相当复杂,因而涉及的内容也很复杂,所以研究的文章不少,争议也很大。因搞清楚《铸剑》写作的时间、地点对理解作品意义重大,“不仅解决了史料的准确性,主要则是看到了鲁迅这一段不平凡的生活历程、思想发展及其战斗精神;特别是有助于对作品的主题的深入理解”,所以,单《铸剑》写作的时间、地点就存在着很大争议——多数人认为1926年10月在厦门完成了1、2节,1927年4月3日在广州完成了3、4节。早在1979年,朱正先生就在《铸剑不是在厦门写的》中如此写道:“关于《铸剑》,看来可以断定:写作时间:一九二七年四月三日,而不是一九二六年十月;写作地点:广州白云路白云楼,而不是厦门的石屋里;最先发表的刊物乃是《莽原》,而不是《波艇》。”也许因为朱先生考证时依靠的证据主要来源于《铸剑》以外,所以,收有《铸剑不是在厦门写的》的《鲁迅回忆录正误》尽管影响很大,但直到21世纪仍有人认为“《眉间尺》的一、二节是在厦门写的,三、四节是在广州写的”。李允经先生最近更认为,鲁迅1935年12月在自编《故事新编》时在《铸剑》后补记的时间“1926年10月作”“没有错,也不会错”。既然弄清楚《铸剑》写作的时间、地点有如此重要意义且争议如此巨大,笔者便不揣浅陋,结合《铸剑》本身对这一问题做一考证,同时谈谈该作品的意义——凡朱正先生已论及的地方笔者不再赘言。不当之处,还望专家多多批评指正。

一、1、2节不可能写于1926年10月

从内容可以推断,1、2节不可能写于1926年10月。第2部分中有这样的话:“‘哎,孩子,你再不要提这些受了污辱的名称。’他严冷地说,‘仗义,同情,那些东西,先前曾经干净过,现在却都变成了放鬼债的资本……’”这段话至少有一大部分是针对高长虹的。我们知道,鲁迅写文章有一显著特点,喜欢在文章中引用论敌的语句以达到讽刺目的。如果说“仗义”有可能针对现代评论派的话——鲁迅1927年9月3日创作的《辞“大义”》便主要是针对现代评论派的,那么“同情”很明显是针对高长虹的——正如《鲁迅全集》对该小说中“放鬼债的资本”的注释所说:“作者在创作本篇数月后,曾在一篇杂感里说,旧社会‘有一种精神的资本家’,惯用‘同情’一类美好言辞作为‘放债’的‘资本’,以求‘报答’。参看《而已集?新时代的放债法》。”而《新时代的放债法》中的“精神的资本家”是指高长虹已成学界定论。高鲁冲突爆发后,高长虹除在《公理与正义的谈话》中将自己打扮成公理和正义的化身外,还在《时代的命运》中如此说:“不妨说,我们是曾经过一个思想上的战斗时期的,他的战略是‘暗示’,我的战略是‘同情’。”明明是自己挑起争端,高长虹却在这儿摆出一副与人为善的样子,其荒谬性不言而喻,鲁迅对其进行讽刺也在情理之中——鲁迅12月22日完稿的《〈走到出版界〉的“战略”》引用的第一句话便是这句。而《时代的命运》和《公理与正义的谈话》发表在1926年12月12日出版的上海《狂飙》周刊第10期上。根据10月17日出版的《狂飙》周刊第2期鲁迅10月23日收到、11月7日出版的《狂飙》周刊第5期11月15日收到可以推断,鲁迅收到《狂飙》周刊第10期的时间当在12月20日左右。由此可推断,1、2节的写作时间不可能早于12月中旬。

二、鲁迅误记为1926年10月的原因

尽管1、2节的写作时间不可能早于1926年12月中旬,鲁迅在收入《故事新编》时写上“一九二六年十月作”的落款却是有原因的。

小说第一部分中有这样一段话:“过了一会,才放手,那老鼠也随着浮了上来,还是抓着瓮壁转圈子。只是抓劲已经没有先前似的有力,眼睛也淹在水里面,单露出一点尖尖的通红的小鼻子,咻咻地急促地喘气。”并说:“他近来很有点不大喜欢红鼻子的人。”只要看过鲁迅书信的人都知道,此“红鼻子”指顾颉刚。尽管在9月20日和30日给许广平的信中鲁迅都表达了对顾颉刚的不满,但这不满毕竟不严重。从给许广平的信中可以知道,从10月中旬后,鲁迅对顾颉刚的厌恶之情明显加深:“本校情形实在太不见佳,顾颉刚之流已在国学院大占势力,周览(鲠生)又要到这里来做法律系主任了,从此现代评论色彩,将弥漫厦大。在北京是国文系对抗着的,而这里的国学院却弄了一大批胡适之陈源之流,我觉得毫无希望”;“此地研究系鲁迅在1926年10月16日给许广平的信中说“现代评论色彩,将弥漫厦大”,此信又说“此地研究系的势力,我看要膨胀起来”,由此可知,鲁迅是将现代评论派与研究系相提并论的——鲁迅11月3日给许广平的信说顾颉刚为“研究系下的小卒”便是最直接的证据。的势力,我看要膨胀起来,当局者的性质,也与此辈相合”,“研究系比狐狸还坏,而国民党则太老实,你看将来实力一大,他们转过来拉拢,民国便会觉得他们也并不坏……国民党有力时,对于异党宽容大量,而他们一有力,则对于民党之压迫陷害,无所不至,但民党复起时,却又忘却了,这时他们自然也将故态隐藏起来。上午和兼士谈天,他也很以为然,希望我以此提醒众人,但我现在没有机会,待与什么言论机关有关系时再说罢”。鲁迅在1927年4月10日完稿的《庆祝沪宁克复的那一边》中如此写道:“革命的势力一扩大,革命的人们一定会多起来。统一以后,我恐怕研究系也要讲革命。去年年底,《现代评论》,不就变了论调了么?和‘三一八惨案’时候的议论一比照,我真疑心他们都得了一种仙丹,忽然脱胎换骨。”两相比较不难看出,它们的意思相近。由此可知,鲁迅此时确有打算写作提倡不妥协的复仇精神《铸剑》的可能。

鲁迅此时打算写作《铸剑》,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当与女师大有关。8月26日,鲁迅离开北京,“在上海看见日报,知道女师大已改为女子学院的师范部,教育总长任可澄自做院长,师范部的学长是林素园。后来看见北京九月五日的晚报,有一条道:‘今日下午一时半,任可澄特同林氏,并率有警察厅保安队及军督察处兵士共四十左右,驰赴女师大,武装接收……’”从给许广平的信可以知道,尽管离开了北京,自己曾经为之付出过心血和汗水的女师大发生的事情仍然牵动着鲁迅的心:“看上海报,北京已解严,不知何故;女师大已被合并为女子学院,师范部的主任是林素园(小研究系),而且于四日武装接收了,真令人气愤,但此时无暇管也无法管,只得暂且不去理会它,还有将来呢”;“女师大的事,没有听到什么,单知道教员大抵换了男师大的,历史兼国文主任是白月恒(字眉初),黎锦熙也去教书了,大概暂时当是研究系势力”;“‘经过一次解散而去的’,自然要算有福,倘我们在那里,当然要气愤得多”……尽管鲁迅不会像在北京那样“气愤”,但还是“气愤”却是毫无疑问的。10月14日,鲁迅将自己在离京前4天在女师大学生会举行的毁校周年纪念会上发表的演讲《记鲁迅先生的谈话》。后写上附记,并将篇名改为《记谈话》收入《华盖集续编》,“先作一个本年的纪念”。

应该正是以上两方面原因,才使鲁迅1926年10月打算写作《铸剑》。也正因为如此,鲁迅后来才会在《铸剑》末尾写上“一九二六年十月”这样的落款。所以,丸尾常喜先生下面的观点应该是站得住脚的:“在篇末所记的1926年10月这一时间里面,与其说反映了编辑《故事新编》时记忆的模糊,毋宁说在鲁迅的记忆里存在着某种对《铸剑》的构思起过重要作用的东西这种可能性更强。”

尽管有了想法,鲁迅却并没有动笔,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没有与“什么言论机关有关系”。在笔者看来,实际上还有以下原因:一、读读此段时间鲁迅的书信便可知道,当时厦门大学的吃住条件极差,不但浪费了他大量的宝贵时间,还使他内心感觉很不舒服;二、鲁迅在厦门大学不但有教学任务,还有研究任务;三、与许广平的分离不但令他牵肠挂肚,他还花时间写了不少情书;四、莽原社内部矛盾爆发,不但伤透了鲁迅的心,他还花时间写作了以下文章:《写在〈坟〉后面》(11月11日)、《所谓“思想界先驱者”鲁迅启事》(11月20日)、《〈阿Q正传〉的成因》(12月3日)、《〈走到出版界〉的战略》(12月22日)、《新的世故》(12月24日)、《奔月》(12月30日)。

三、鲁迅1927年4月初动笔的原因

1927年1月16日,鲁迅“午发厦门”;18日到达广州,“晚访广平”;19日“晨伏园、广平来访,助为移入中山大学”;20、22、23、24日,鲁迅接连看了四场电影(《鲁迅日记》)。这段时间,鲁迅“每日吃馆子,看电影,星期日则远足旅行,如是者十余日,豪兴才稍疲”。从以上文字可以看出,自从鲁迅到广州后,妨碍他写作的多数原因已不存在。与此相反,顾颉刚要到中山大学的消息却使他写作提倡不妥协的复仇精神的文章的愿望更加强烈。

同类推荐
  • 善文化宝典

    善文化宝典

    张刚忍编著的《善文化宝典》是善文化系列丛书之一,本书收录了关于“善”的名言一百句、“善”的故事一百篇,用这种方式来宣扬“善”,使更多的人通过图书了解“善”、认识“善”、践行“善”,对弘扬传承民族文化,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 中国人应知的文化常识

    中国人应知的文化常识

    如果有人问:阴历和阳历是怎么来的?篮球队中为什么没有1、2、3号队员?手术服为什么是绿色的?秋天的枫叶为何会变红?为什么日食发生在初一而不是十五?为什么说买“东西”而不说买“南北”?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是武则天吗?如果不是,那是谁?诸如此类的问题您能答得出来吗?也许您已经发现,这些都是常识性的问题,您所说的每一句话里都包含着文化。本书内容广泛,涵盖文学艺术、科举教育、官政典制、科技发明、风俗礼仪、衣食起居、节日节气、天文历法、宗教哲学、体育娱乐、医疗保健、建筑园林、考古文物、自然生物、地理景观、历史军事、政治经济等文化的各个层面,既是一本知识储备辞典,又是一本生活之余的休闲书。
  • 千年一坊:水井坊千年醇香

    千年一坊:水井坊千年醇香

    成都两大珍世活体文物——都江堰和水井坊。都历经千年而今仍在辛勤劳作,为人类奉献,一个灌溉着美丽富饶的天府之国,一个灌溉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我们可以这样形容,都江堰是成都农耕文明的后坊,水井坊则成为成都农耕文明的前店。汉代古井在成都市区范围内数量众多,它们就像草垛布满田野一样布满壮丽的汉代成都城郭。正是这些潜移默化的耳濡目染,奠定了千年成都独特的魅力与气质。就像一个人所在的家族需要追根溯源一样,血脉的尽头便是一个人真正的根脉所在。《千年一坊:水井坊千年醇香》中,水井街酒坊遗址所揭露的遗迹、遗物现象,为我们展示了一幅中国传统白酒酿造工艺演进历程的生动画卷。
  • 大巧若拙(从关键词读经典)

    大巧若拙(从关键词读经典)

    中国历来有向学的传统,把读书看得很神圣。古人为我们树立了读书的榜样:苏秦头悬梁、锥刺骨,匡衡凿壁偷光,董仲舒三年不窥园……这样的典故还有很多。这些"书痴"不仅书读得好,人生也很成功,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人们崇尚读书,尊重读书人,乃至习惯于对读书人高看一筹,这是烙在中国人灵魂中深深的印记,永远都抹不掉。今人读经典,正是这种传统的延续。
  • 湖北人的性情剖析

    湖北人的性情剖析

    湖北人既豪爽又谨慎,既热情又小心,既善于经营世俗人生,又崇尚精神生活。他们可以披肝沥胆,无私助人,也可以小处计较,谨慎处世;他们可以争强好胜,兼济天下,也可以超然物外,独善其身。本书是第一本诠释湖北人性情的精华本,是洞悉湖北人行为特性的全面攻略。本书着重描写了湖北的地理特点、文化和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本书中,编者突出表现湖北人在经济、教育、社会、性格、人文况味、语言等领域所呈现出的性情特征。其中,尤其对“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这句俗语,做了细致的解释。
热门推荐
  • 娘子不准逃跑

    娘子不准逃跑

    一朝穿越成王妃!她以为他不好女色所以在他面前毫无防备,却没发现某人的眸光似虎!直到某夜她眼中的断袖王爷用行动证明了他不是断袖之时,她才猛然发觉,他明明就是一匹不安分的狼……(轻松宠文)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享尽帝王宠爱:绝色俏贵妃

    享尽帝王宠爱:绝色俏贵妃

    她,一位美貌绝色的俏贵妃,因为俏皮之美,尽享帝王的至尊宠爱,并引来宫中一场场惊心动魄的争情夺爱故事。她常常因俏皮而惹祸,也总是因俏皮而得宠。她叫乔丹凤,不仅貌美俏丽如天仙,聪慧活泼,且俏皮,淘气,爱逗,风趣,因为她动人的一幅美人画,不料偶然被辗转传入皇宫,惊动了当朝皇上,下旨入宫为妃,这位俏皮美女不愿意被棒打鸳鸯,竟然抗旨拒妃,惊动了朝廷,龙颜大怒。因而,她被以抗旨之罪押送入宫领刑待杀。这个聪慧的俏美女,入宫后,却以她俏美、俏皮的特别魅力,让皇上倾倒,转怒为欢,不仅没有被杀,反而从此开始了她尽享至尊宠爱且又波浪起伏的艳妃人生,成为后宫缤纷花丛中盛开不衰的一朵俏丽奇葩,围绕着对她的争相宠爱,一场宫廷争夺美人与江山的惊涛骇浪展开了
  • 夫君不嫌

    夫君不嫌

    她!在参加完心上人的婚礼回家就遇到车祸.在死后遇到了一个自称是她师傅的怪老头.原来!她是下凡应劫的女神,却因为师傅(也就是这个怪老头)的失误搞错了地方.她要去的地方是个叫蓝凤的女尊国家.蓝羽蝶---女主!因为有着前世的记忆以及被神秘老头赐与的力量,从小就展现出超越凡人的能力,个性有点冷.是下任女王继承者。林墨痕---女主的师兄.同为黄舒源的徒弟.背负灭门血仇,平时寡言少语对待女主一心一意!萧影魔---魔宫的宫主.是个妖精.最擅长的就是媚惑人心.见到他的人无不被他绝美的容貌所吸引.可独独蓝羽蝶不受他的影响.就为这一直纠缠蓝羽碟直至爱上了女主一发不可收拾。梦语轩---丞相的儿子.一个小正太!.也是个被宠坏的男人.长大后第一次出门就遭恶女调戏,正好被出门的蓝羽蝶撞见救了他.自那以后就对女主倾了心.晨曦---女皇专门为蓝羽蝶培养的暗卫首领.除了蓝羽蝶对什么事都默不关心.是个非常冷酷的帅哥!上官莫冥---唯一的男武林盟主!女主在出游的时候正好遇见被人追杀倒在路边的他,便顺手救了.在相处的过程中对女主产生了特殊的感情!此男腹黑攻于心计!灵忆祁---蓝凤国国师继承人.有着妖艳的蓝发与妖异的紫眸。天生具有十分强大的灵力,虽然外表妖艳,其实单纯如纸。与女主相遇在册封太女的大典上,是女主最信任的人。这可是莹蝶自己的群哦!104489793新潮读者群2【作者读者都可加】莹蝶期待和欢迎你们的加入.推莹蝶自己的文文啦!《色惑》好友的文文:《御雷》《姐姐老婆好狂野》《冷情王爷嚣张妃》《夫君七个不能少》《相公有喜了》《妖姬媚人》《梅颜纷妃》《妖是落下的仙》《公子如玉》《夫君很抢手》《相公一个两个排过来》《冷情宅女亦多情》《拐个太父当夫君》《荣耀三国路》《嫁个将军好过年》《将军有女许给谁》《古怪精灵到古代》《肥婆休想逃》
  • 惊世第一狂妃

    惊世第一狂妃

    她是安阳侯府胆小懦弱的废物七小姐,一朝受辱致死,再睁眼,眸中万千风华。废物?笑话,堂堂21世纪杀手之王又岂会任人欺凌?私生女?当真相揭晓,她那高贵的身份亮瞎了那些人的狗眼!一场争夺赛,昔日的废物大放异彩,所有的人都傻眼了——
  • 鬼妃系列2:太子的鬼妃

    鬼妃系列2:太子的鬼妃

    继第一部鬼妃完后,颜兰又为大家推出一部有关鬼妃的小说,希望大家会喜欢。苏小暖,阴曹地府里的一女鬼,将地府搞得鸡飞狗跳,一个头两个大的阎王只好让黑白无常将此妞丢到阳间去。南若轩,南月国的太子,表面斯文如绵羊,内心腹黑如灰太狼,但是,他有一只天眼,能看到别人所看不到的东西。“这是哪来的刁女?拖出去斩咯!”“你说你是鬼,那好,你把你的头摘下来给我踢!”……“你丫的,老娘好不容易找了个身体做人,你丫的一句话就想把老娘打回原形,老娘跟你拼了……”苏小暖讲某人扑倒。“我真的是鬼,你信我啊!”……时而捧腹大笑,时而泪流满面,男女主角演绎一段不同寻常的人鬼恋。
  • 观念

    观念

    全球最畅销图书《致加西亚的信》的作者继《自动自发》之后的又一颠峰力作。一本改变人生和命运的必读书。 《观念》一书是从阿尔伯特·哈伯德众多著作中浓缩出来的商业思想的精华,书中洋溢着勤奋、敬业、忠诚、主动的“罗文精神”,强调转变观念才能改变一生,是继《致加西亚的信》、《自动自发》之后所有公务员和公司职员的又一必读之书。
  • 相府嫡女:五毒大小姐

    相府嫡女:五毒大小姐

    【新文——盛宠弃妃:神医六小姐已经发布,很纯很纯的爱,很美很美的情,很深很深的恋。看弃女重生,素手弄风云,剥开重重阴谋,收获完美爱情】她端午节出生,是防爹克娘五毒俱全的毒女,虽是尊贵嫡女,却被弃如敝履。前世,她毕生谋略为萧澈夺天下,最后他却勾结妹妹害她性命。这一世,她必定刀枪不入、恣意张狂,打得他们摇尾乞怜。渣男哀求她垂怜,渣爹乞求她亲近,继母、妹妹跪地求饶……她冷冷一笑,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在她的字典里,没有饶恕只有罪有应得!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