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0100000049

第49章 附录:有效交流的焦虑和不确定性管理理论(5)

我们与陌生人的关系会深深地嵌入社会网络之中。帕克斯和阿德尔曼(Parks & Adelman,1983)认为与陌生人的其他社会网络成员的(比如他们的家庭和朋友)交流可以减少不确定性的产生,交流时产生不确定性的程度是由我们与陌生人分享的社交网络的程度决定的(如Gudykunst,Chua & Gray,1987)。分享的网络也可以帮助我们管理不确定性(Dyal & Dyal,1981),如果我们能从对陌生人熟悉的人那里知道的信息越多,我们就能更好的管理不确定性。

五个关于与陌生人的联系的公理如下:

公理27:陌生人对我们的吸引力越大,我们的焦虑就越小,预测他们行为的自信心就越大。限制条件:我们的焦虑和不确定性介于最大和最小“门槛”之间,并且我们不是深思熟虑时,这个公理成立。

公理28:我们与陌生人以及他们的群体成员交流的数量越多,质量越高,我们的焦虑就越小,准确预测他们行为的能力越高。限制条件:我们的焦虑和不确定性介于最大和最小“门槛”之间,并且我们不是深思熟虑时,这个公理成立。

公理29:我们与陌生人之间的互相依赖性越高,我们的焦虑就越小,准确预测他们行为的能力越高。限制条件:我们的焦虑和不确定性介于最大和最小“门槛”之间,并且我们不是深思熟虑时,这个公理成立。

公理30:我们与陌生人关系的亲密度越高,我们的焦虑越小,准确预测他们行为的能力越高。限制条件:这个公理只适用于跨越关系发展阶段的大体趋势,在任何关系发展阶段之内或者某个特定的谈话场合之内,焦虑和不确定性是有波动的,并且我们不是深思熟虑时,这个公理成立。

公理31:我们与陌生人分享网络程度越高,我们的焦虑越小,准确预测他们行为的能力越高。限制条件:我们的焦虑和不确定性介于最大和最小“门槛”之间,并且我们不是深思熟虑时,这个公理成立。

前面提到的互相依赖性的讨论,我们与陌生人联系的自然属性不能直接影响到我们正确预测他们行为的能力,这主要依赖于我们与他们的交流是有意识的、深思熟虑的。

与陌生人道德上的交流(Ethical Interactions With Strangers)

尊严是最低限度的自尊,它使人们感觉到自己的价值,感受到别人对自己的爱戴,以及作为一个人得到最起码的尊重(Pritchard,1991)。伦理和道德要求我们保持自己的尊严意识,并且维护陌生人的尊严意识。普理查德(Pritchard)认为“道德至上”要求我们的“行为必须要在道德接受范围之内”(p.226)。交流初期的行为倾向于互惠(Gouldner,1960),因此,如果我们尊敬陌生人,他们也会给予我们应有的尊严,这会使我们的焦虑程度降低。

以道德的方式行事,尊敬陌生人是必须的(Gutmann,1992),普理查德(Pritchard)也认为“尊敬他人”是道德行为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在与陌生人交流的时候,需要依据“平等价值的假定”(Taylor,1992,p.72),当我们尊重陌生人时,我们会下意识认为陌生人也尊重我们(见Sampson,1993和Smiley,1992,对尊敬重要性的讨论),这会使我们的焦虑程度降低。

当我们尊重陌生人时,我们会采取一种道德上的包容方式,奥伯托(Optow,1990)指出“当个人或者群体意识到道德价值、规则和公平原则跨越界限不适用时,道德排斥性就会发生,那些排斥道德的人被认为是无足轻重的,不值得人们尊重”。如果陌生人被认为无足轻重的话,“伤害他们就可以被人接受,人们会认为这是合适的或者公正的”(p.1)。当我们采取道德上的包容方式时,我们会考虑适合于陌生人的公平原则,愿意为了帮助他们做出牺牲。

我们谴责陌生人以及从心理上对他们避而远之,此时道德排斥就显露出来(Optow,1990),并会产生较高程度的焦虑,因为我们不期望采取道德排斥方式对待的人与我们享有同样的公平原则。相反,如果我们以包容的方式对待陌生人,我们期望他们同样被公平的对待,当我们期望公平对待他们时,焦虑就会降低。

与陌生人交流时我们作为旁观者,仍然不会放弃自己的道德责任感。斯道博(Staub,1989)认为“旁观者可以植入一种强有力的影响,他们可以定义事件的意义,可以通过共鸣和漠不关心影响他人,可以提升价值和加强体贴关心他人的规范,或者通过被动或主动的参与到系统中,他们可以断定作恶者”(p.87)。布兰查德等(Blanchard等,1991)的研究表明,在参与他人和陌生人交流的场合时,如果我们表达了反偏见的意思,他人会很少表达对陌生人的偏见,因此,我们可以影响他人对陌生人的道德行为。

三个关于与陌生人的交流的公理如下:

公理32:在与陌生人交流时,我们保持双方尊严的能力越高,焦虑越小。限制条件:我们的焦虑和不确定性介于最大和最小“门槛”之间,并且我们不是深思熟虑时,这个公理成立。

公理33:我们越是尊重陌生人,焦虑就越小。限制条件:我们的焦虑和不确定性介于最大和最小“门槛”之间,并且我们不是深思熟虑时,这个公理成立。

公理34:我们对陌生人的道德包容力越强,焦虑就越小。限制条件:我们的焦虑和不确定性介于最大和最小“门槛”之间,并且我们不是深思熟虑时,这个公理成立。

焦虑、不确定性、深思熟虑和有效交流(Anxiety,Uncertainty,Mindfulness,and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为了达到有效的交流,我们必须理解陌生人考虑问题的角度,这就要求我们深思熟虑。前面提到,朗格(Langer,1989)认为深思熟虑与新的交流类型的创新、对新信息的开阔视野、多角度认识问题有关。有效交流要求我们提高学习陌生人深思熟虑的方式,朗格(Langer,1997)认为这包括“对新形式的开阔视野;对差异的警惕性;不同文本中的敏感;如果不是直白地、含蓄地意识到视角的多样性;当下的指向”(p.23)。这些过程都是互相联系的,引导我们“可以接受不断前进的环境中的变化”(p.23)。

在群际交流中,陌生人比群体内部成员更趋向于深思熟虑。弗雷布等(Frable等,1990)认为陌生人会把注意力放在交流的进行上,以及会意识到促进交流进展的最佳方式。通常,陌生人的深思熟虑是一种防御方式,因为他们不能确定群体内部成员如何回应他们(Frable等,1990)。其次,陌生人比群体内部成员更倾向于意识到对方的视角,迪万等(Devine等,1996)认为这样使陌生人比群体内部成员“潜在性协商社会交流的难题更有效果”(p.444)。

迪万等(Devine等,1996)认为为了达到有效交流,我们深思熟虑的程度取决于陌生人的偏见和客观性。他们认为“受社会谴责的成员(如许多但并非全部的陌生人)通常不信任或者怀疑大多数成员的意图和动机”(p.445)。陌生人对群体成员的反应也受他们“归类的歧义”(如陌生人可能把群体成员的行为归纳为成员的个人特质使然或者群体成员对陌生人群体的传统看法;Crocker等,1991)。迪万等(Devine等)认为希望被消极对待的陌生人“可能不会把焦虑当做是令人厌恶的事”(p.449),即使群体成员不怎么存有偏见。当群体成员深思熟虑时,陌生人如何反应?目前为止,没有任何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如果陌生人意识到群体成员没有很大的偏见,并且群体成员的意图很积极,我认为这一反应会使交流顺畅。如果群体成员对交流的过程而不是对交流的结果深思熟虑的话,也应该会出现顺畅的交流。

如果我们从自己的角度来理解陌生人的信息,就像我们在交流时没有深思熟虑,交流必定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我们更多地学习如何描述陌生人的行为,并且越少评论,陌生人就越有可能意识到我们的意图是积极的。描述陌生人的行为也可以帮助我们明白陌生人是如何理解信息的,因为我们不会自动地认为陌生人会以相同的角度理解信息,并且我们尽力去理解陌生人的解释。把陌生人对信息的理解从我们对信息的理解中区分出来,这一能力可以正确预测陌生人的行为。

理解陌生人的语言或者方言也有助于管理我们的焦虑和不确定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帮助我们从陌生人的角度去理解。例如,第二语言能力提高了我们在这种语言文化中处理不确定性的能力(Naiman等,1978),掌握语言和方言也能帮助我们管理焦虑(Stephan & Stephan,1985)。

当与陌生人交流时产生的焦虑会使我们进行社会分类(如分成群体内部和群体外部;Greenland & Brown,1999)。焦虑也会影响我们处理信息的能力,王尔德和夏皮罗(Wild & Shapiro,1989)指出当焦虑过高时(如高于我们的最大“门槛”),我们处理信息时会采取一种简单的方式,王尔德(Wild,1993)指出焦虑过高会唤起一种自我注意力,这种注意力分散我们当前关注的事情,并且减弱我们对陌生人作出区分的能力。这一系列的原因表明当我们焦虑过高时,不能收集关于陌生人新的或者正确的信息,因此我们就无法做出正确的预测或者对陌生人的行为作出正确的解释,尽管如此,王尔德和夏皮罗(Wild & Shapiro,1989)指出“不可或缺的焦虑(如对陌生人群体的焦虑)”可以有利于信息的处理,但是强烈的焦虑(如不知从何而来的焦虑)是不利的。

格林兰德和布朗(Greenland & Brown,2000)提出对产生焦虑理由的解释可能会影响我们处理焦虑的策略。他们认为对产生焦虑持有一种“积极的”理由(如我们不想表现得存有偏见)可以使我们系统性地处理信息,并且不会陷入传统观念中(如我们对陌生人群体怀有敌意),相反,“消极的”理由会让我们简单地处理信息。

如果焦虑和不确定性超过了最大“门槛”,我们必须在正确预测陌生人行为之前有意识地管理焦虑(如使之降到最大“门槛”之下)。管理焦虑要求我们控制自己的身体征兆(如气短),并且控制忧虑的想法(Kennerley,1990),一旦管理好身体征兆(从身体上或精神上打破这种情形),我们就可以有意识的管理引起焦虑的忧虑的想法(如全有或全无的想法;见Burns对造成焦虑意识的扭曲和如何管理它们的讨论,1989)。管理忧虑的想法很重要,如果我们管理不当,它们会干扰我们复杂地处理关于陌生人信息的能力(Fiske & Morling,1996)。

如果我们的焦虑和不确定性太高或者太低,就不能有效地交流,利于有效交流的焦虑和不确定性的最佳水平应该介于最大“门槛”和最小“门槛”之间。对不确定性而言,最佳水平就是当我们意识到陌生人的行为是可预测的,但还不足以准确解释的时候。对焦虑而言,最佳水平就是当我们与他们可以舒适地交流,但仍对交流有一定的焦虑从而不致于自鸣得意的时候。

当焦虑和不确定性不在最佳水平时,我们可以有意识的管理它们并把它们引入正常水平(这个不确定性管理的观念与Brasher的不确定性管理理论不同,2001)。当我们的焦虑和不确定性在最佳水平时,特别当我们深思熟虑时,我们可以有效地交流。尽管如此,当我们深思熟虑时,我们不想过度警惕(Langer,1997),相反,如果我们只是“适度警惕”,我们会广泛的接受信息,意识到陌生人考虑问题的角度,当交流中的误解发生时,我们也会积极地去改正。

加斯和维罗尼斯(Gass & Varonis,1991)归纳出两种产生误解的情况。当我们把不同的意义赋予信息但我们没有意识到时,“完全的误解”就会产生;当我们把不同的意义赋予信息,但我们中的一个人意识到了,“不完全的误解”会产生。加斯和维罗尼斯(Gass & Varonis)认为完全的误解确实是棘手的问题,因为交流者都以为理解了对方。然而,当我们深思熟虑时,会意识到误解的可能性。如果深思熟虑的话(如通过意译、说明、反馈、给予更多信息等),我们可以实事求是地改正错误(如我们本该从陌生人角度考虑问题,却从自己角度考虑而造成的错误),这有利于交流双方协商意义以达到有效交流。

五个关于焦虑、不确定性、深思熟虑和有效交流的公理如下:

公理35:提高描述陌生人行为的能力也能提高我们正确预测他们行为的能力。限制条件:当我们有意识的处理交流,但是不过于警惕,并且我们的焦虑和不确定性介于最大和最小“门槛”之间时,这个公理成立。

公理36:我们提高掌握陌生人语言或者方言的能力会降低焦虑,提高正确预测他们行为的能力。限制条件:我们的焦虑和不确定性介于最大和最小“门槛”之间,并且我们不是深思熟虑时,这个公理成立。

公理37:在处理信息时我们越是深思熟虑,我们管理自己焦虑和不确定性的能力就越高。限制条件:只有当我们不是过于警惕时,这个公理成立。

公理38:有意识地认识到错误或者实事求是地改正错误,这一能力的提高,有利于与陌生人协商意义(有利于提高交流的有效性)。限制条件:当我们在交流中深思熟虑,不过于警惕,并且我们的焦虑和不确定性介于最大和最小“门槛”之间时,这个公理成立。

公理39:与陌生人交流,我们管理焦虑的能力越高,准确预测的能力越高,对他们行为作出正确解释的能力越高,交流就越有效。限制条件:当我们在交流中深思熟虑,不过于警惕,并且我们的焦虑和不确定性介于最大和最小“门槛”之间时,这个公理成立。

这五个公理侧重于有效交流的基本因素和有效交流的过程(如深思熟虑),前面的公理(1-34)解释的是在与陌生人的交流中我们可以管理自己的焦虑和不确定性,它们侧重于有效交流的表面因素。

在焦虑和不确定性管理理论过程中的跨文化变异(CrossCultural Variability in AUM Processes)

同类推荐
  • 宁夏历史地理变迁

    宁夏历史地理变迁

    《宁夏历史地理变迁》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大庆献礼项目 ——《宁夏历史文化地理》丛书之一。按照历史地理内涵的要求,把宁夏 的地理沿革、疆域变迁、政区演化,以及长城、雄关、重要地名的出现, 还有山脉、河流、湖泊等方面的内容做了系统介绍。从宁夏远古地理环境 和石器时代人类文化遗址写起,沿着王朝兴替设章分节逐一进行介绍,注 重史料价值结合地方特色,还特别将宁夏省解放后一直到宁夏回族自治区 成立,以及最近几年_的行政建置与区划变动一一做了记录。
  • 中国书籍发展简史

    中国书籍发展简史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书籍发展简史》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向你介绍了文字的起源与书籍的产生,书籍的发展和演变,书籍的制作方法,书籍的维护与收藏等有关内容。
  • 三教九流全知道(超值金版)

    三教九流全知道(超值金版)

    本书浓缩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精髓和发展脉络。以及古今各阶层群众的生存状态,并试图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无论是对个人层面的修身养性,还是社会层面的治国安邦,尽力展现古代东方文化的思想精髓,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书以豁达恢弘的气度、悲天悯人的情怀,向读者展开一幅中华文明的画卷;同时以凝练的笔触,本书内容丰富、涵盖面广,着力阐述古代中国文明是如何哺育出中国宗教和哲学传统的。本书加入了许多有意思的“文化常识”板块,力求在有限的篇幅中,希望读者在轻松阅读中有所收获
  • 大巧若拙(从关键词读经典)

    大巧若拙(从关键词读经典)

    中国历来有向学的传统,把读书看得很神圣。古人为我们树立了读书的榜样:苏秦头悬梁、锥刺骨,匡衡凿壁偷光,董仲舒三年不窥园……这样的典故还有很多。这些"书痴"不仅书读得好,人生也很成功,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人们崇尚读书,尊重读书人,乃至习惯于对读书人高看一筹,这是烙在中国人灵魂中深深的印记,永远都抹不掉。今人读经典,正是这种传统的延续。
  • 腊八节

    腊八节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热门推荐
  • 寒门嫡女

    寒门嫡女

    那日,衣着嫁衣,双眼含情,满心甜蜜,等待君迎,等来的却是他迎娶姐姐的消息。他的手牵着她的手,满含幸福的走近花轿,心在那一刻彻底疯狂。让他和她在宁城抬不起头,不够;让她和他家破人亡,不够;让他和她失去所有,还是不够.片段一:“娶我,你可以得到墨家的一切。”墨千依仰望着整个宁城最有权威的男人,眼底闪过一丝疯狂,她要复仇!“好!”紫青寒没有多余的话语,因为娶她本是他的人生计划之一。只是现在看来,这个计划要提前进行。从此人见人怕的冷面城主多了一个城主夫人!片段二:“妹妹,为何不能放过我们?”墨千荀满含绝望的失声裂肺道。“放过你们?在你们合计陷害我父母的时候,你们可想过要放过他们。当你们谋夺我家全部财产的时候,你们可想过放过我?”墨千依冷冷的注视着这个从小捡来的女子,心中除了恨就只剩下悔。他们当初就不该救她!最后,仇已报,恨已尽,才发现,自己的心早已在一个人的无声放纵中慢慢沦陷。推荐表妹文文《高官老公,我不嫁你》离家三日,被家里的爹妈告知自己和全国最冷最嗜血的军官定了婚,肖素素一个冷颤,她不要被虐死或冻死。于是乎,肖素素伪装身份把自己送到那冷血军官的面前,想尽一切办法让他取消婚礼。计谋篇——“你看我比你未婚妻长的好看吧!”某女一个媚眼抛过去。某男冷冷的瞟了一眼,“没见过她本人,不知道!”美人计,失败!“你看我比她有情趣吧!”某女衣着性感的紧身衣,努力做着各种诱人动作。某那斜视一眼,“胸有点小,屁股不翘,其它地方还勉强。”诱惑计,失败!“你看我够爱你吧!”某女指着操场上那一排排宏伟的由塑料花编制的‘ILOVEYOU’。某男微微蹙眉,某女窃喜,难道成功?“破坏环境是不道德的,明天把操场打扫干净。”某男转身离去。真心计,失败!摊牌篇——“女人,你到底想怎样?”某男咆哮。“我想你解除婚礼和我在一起”某女手叉腰,一副不怕死的模样。某男阴笑,“这是你说的。”随后扑倒某女!最后的最后,婚约是解除了,但是肖素素肚中貌似已经有了某男的种,这辈子是休想再逃掉了。新文,\(^o^)/~《爹地,妈咪要睡觉》潇妙妙,超级懒人一枚,平生最爱的事就是梦周公。躺着要睡觉,坐着会睡着,甚至连站着都有可能接受周公的接见!
  • 废后归来:至尊凤华

    废后归来:至尊凤华

    前世她贵为大将军之女,从小与太子青梅竹马,成为最尊贵的皇后。那知后宫深似海,从前青梅竹马却也不过转瞬即逝。胎儿被害,打入冷宫,弟弟为救自己而死,却遭受满门抄斩。一朝为敌国宠妃,匕首亲自插入他胸膛,鲜血染红了白色长裙,大仇终报,匕首插入自己心脏,终于得以解脱!却知重生回到了小时候,或许只是为了亲口和他说一句对不起!安嫣然;我若在你心上,情敌三千又何妨。温懿轩;你若在我身旁,负了天下又怎样。安嫣然;你赢,我陪你君临天下,你输,我陪你重头再来。温懿轩;你生,我陪你踏破天涯;你死,我守你直到白发。一句话文案;淡漠女扑到腹黑男的故事。青梅竹马,宠文~
  • 为政干事做人:向杨善洲学什么

    为政干事做人:向杨善洲学什么

    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作出向杨善洲同志学习的重要指示之后,神州大地迅速掀起了学习杨善洲同志的思想热潮。本书立足于把学习杨善洲同志与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结合起来,分为政、干事、做人三个篇章,围绕杨善洲同志的光辉事迹从理论到到实践、从党性修养到个人品行,用生动可信的文字语言阐述了杨善洲精神作为我党宝贵精神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从而对于引导基层党组织履职尽责创先进、党员立足岗位争优秀、干部示范引领作表率,用优异成绩迎接建党90周年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 灵魂里的铁

    灵魂里的铁

    本书为李克的首部个人诗集。收录作者创作、发表的140首新诗,分为《说出那个词》、《事物的内部》、《光芒涌入》三个专辑。
  • 重生之最强战神

    重生之最强战神

    一个混吃等死的少爷被逼一路战斗,一个奇葩的破网游,直至巅峰,一个坑爹的‘最强战神系统’……顾南的座右铭:有架打必须打,迷糊爱惹麻烦的神秘神兽,给他的崛起之路带来了一系列麻烦……混吃等死的少爷被逼一路战斗,直至巅峰,没架打创造机会也得打。一系列令人扼腕的试炼任务,将顾南这个连拿拖鞋都嫌麻烦的人,硬生生的变成了一个令人闻风色变的战斗狂人!傲娇霸道的奇葩宠兽,一次诡异的重生。新人新书求收藏推荐!多谢!一个个逆天的奖励,成为最强战神。成为最强战神新人新书求收藏推荐!多谢!,却将他打造为一个全能战神!
  • 峡江地区汉晋墓葬文化因素分析

    峡江地区汉晋墓葬文化因素分析

    《峡江地区汉晋墓葬文化因素分析》是索德浩在硕士论文基础上修改出版的,前后历经数载,反复补充了不少资料,是今天研究长江流域汉晋以来墓葬考古和相关历史背景的一部颇具参考价值的著作。
  • 滥情老公

    滥情老公

    第二部:《婚后也风流》一段婚姻不在于“忠诚”,也不关乎物质以外的“感情”!而是在乎于经济上、物质上的……一种独特享受!她,项紫晴,拥有三层身份;宫家长媳妇:入得厨房,出得厅堂;网络、出版写手:编出一部部精彩的网络文;还有,LN酒吧的幕后老板娘;冷艳是她的个人特色;淡漠是她的保护色;冷血是她的个人写照!……他,宫天阙,有妇之夫,宫氏跨国企业集团的龙头老大因为孩子,奉子成婚;因为孩子,把捆绑在身边三年的女人扶为正室;婚后,夫妻之间不受任何束缚花心,是他的个人写照;滥情,是他的座右铭;风流,是他的无情;留情,是他的无心!第一部《滥情坏男人》他,滥情的男人,对女人处处留情但从不会付出真心面对养在家的女人,只有淡漠的溺爱她,言情小说的网络写手,是一个处事淡漠的女人对养她的男人,她从不把情放在他身上因为她懂得两人之间需要的是什么面对对女人处处留情的滥情、花心情夫,她从不为所动,永远只有一个情绪,就是——漠然!以为可以一直漠视下去然而,她却……
  • 山海经

    山海经

    《山海经》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奇书之一,据说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就有“山海图”流行于世。《山海经》分《山经》五卷和《海经》十三卷,虽仅有三万一千余字,但其内容涉猎甚广,从天文、地理、传说、神话、宗教,到种族、动物、植物、矿产等,包罗万象,体系庞大,堪称我国古籍中的百科全书式的著述。然而,由于它所述多奇诡怪异,常被人斥为荒诞不经。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