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6900000003

第3章 村社变社区 村民变居民(3)

刘大爷除了担任栋长,还被选为村议事会成员。从2009年起,成都市和郫县财政每年给村里拨21万元(2011年已增加到25万元),用于公共服务方面的建设和需要。老百姓要求议事会进行监督,做到“专款专用”。经大家讨论,2010年这笔钱用来修路、修水渠。动工前做了预算,动工时又跟踪检查,完工后还要大家验收合格签了字才能付款。

正说话时,刘大爷的老伴儿散步后回来了,一进门便说:“咋把灯开得这么亮?”看见有客人便不说话了。60多岁的她烫了发,穿着花上衣,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年轻好几岁……

◆去掉“农”字搞规划

唐昌镇是古蜀人进入成都平原的必经之地,在唐高宗时为唐昌县,取唐朝繁荣昌盛之意,故名唐昌,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唐昌原是崇宁县治的所在地,民间流传的成都市上五县“温郫崇新灌”中的“崇”就指的是唐昌镇。取消县治后部分划归彭州,部分划归郫县。

战旗村地处郫县西北角的柏条河畔,郫县、彭州和都江堰“三交界”地区,没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和地区优势。当地人告诉我,这里是龙门山脉的尾部,地质构造特殊,是个缓冲断层,能像海绵一样把地震的能量释放,因此在“五?一二”大地震中,都江堰和彭州许多地方山崩地裂,遭受重创,而这里连瓦片都没有动一动,难怪当年西汉的道家名人、在成都卖卜的严君平,会把自己的墓址选在附近的横山上(一说严君平墓在邛崃的童家桥)。

柏条河是都江堰内江的四大干渠之一,在唐昌镇的四周都有柏条河的分支流过,“竹林夜雨”,流水潺潺,让唐昌镇平添了一股灵动之气。

战旗村原本是一个传统的农业村,但如今却已经“蜕变”成一个小集镇,整齐美丽的别墅式建筑,带着川西民居特有的风格掩映在红花绿树中,平坦宽阔的村道两旁种植着行道树,有超市、商店、餐馆、医疗站和学校,汽车和摩托车来往穿梭。2009年,人均纯收入已经达到了8848元。

在上世纪60年代,战旗村是全省著名的学大寨先进单位,曾发动民兵大改条田,“横山脚下春意浓,改天换地战旗红”这两句话便源自那个时代。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战旗村也先后办起了酒厂、砖厂、机面厂、铸造厂、预制厂、树脂厂等12个集体企业。当时,战旗村的集体资产保持在千万元以上。上世纪90年代以后,战旗村的集体企业进行了股份制改造,但由于经营者采用各种手段侵吞集体资产,包括使用扩大成本、收入不上账等“虚亏”的手法,使集体资产大量流失,集体企业逐渐萎缩。名义上的股份制企业,实际上却是“四不像”,打上了浓浓的“家族制”烙印。

2002年下半年,村里的工作陷入了困境,眼看再过两三年,上千万元的集体资产就会全部流入私人的腰包。就在这个时候,个子不高、瘦瘦的、皮肤黝黑、鬓边已现出白发的李世立临危受命,当选为村支部书记了。

当时有人曾好心地劝阻他:“你是‘瓜’(傻)的?这个烂摊子不好整,是‘脱死人衣裳给你穿’,这个书记没得当头。”但李世立没有听从他们的劝告,而是立即全力投入了工作。

选谁来当自己的搭档——担任村主任呢?李世立很动了一番脑筋,最后选中了精明强干、办事公道的高德敏。高德敏是村里的能人,成功地经营了自己的企业,在“竞选会”上他发表的“施政演讲”讲的是以后如何发展战旗村的经济,让村民们受益,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最后便高票当选了。

为了防止集体资产继续流失,李世立和高德敏首先对全村的集体企业进行了清产核资,弄清资产的归属关系,然后便邀请了大学教授和省政府参事室的专家到村里讲课,讲解什么是现代企业制度,什么是股份制,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关系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开始健全企业的内部运行机制。

当时,一些厂长、经理想不通。特别是专家们说“经营者也是打工仔,也是放牛娃儿”时,他们更想不通,认为厂长、经理既然是企业的领导,就应该是企业的所有者,企业的大事、小事都应该自己说了算。针对这种现象,李世立和高德敏一方面以村委会的名义收购了大量散股,让村集体重新成为最大的股东,并完善了企业的股份制,另一方面又以“重奖”的形式安抚了过去的经营者。

最初一些经营者对他们的做法曾强烈反对,声称:“随便把股份卖给哪个,都不得卖回村里!”有人还上门威胁李世立:“你再不收手,要把你家的人放倒两个!”上级领导表示“支持”他们的做法,但一些干部对这种做法抱怀疑态度,认为经营者们有权有势、极有能量,不好惹……

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李世立和高德敏没有退缩。李世立大义凛然地对持反对态度的经营者说:“按合同规定,已经连续亏损两年或两年以上的企业,应该由村上收回,你们有什么理由反对?”

顶着沉重的压力,经过两年的努力,村委会用70来万元资金,陆续回购了经营者和职工所占的散股。经过一番整顿,终于救活了企业,并让集体资产不再流失,也稳定了企业的就业人员。以后便采取公开招标的形式,选择了企业的经营者。两年中,战旗村回收到了420万元资金,然后又把这笔资金用于企业扩大再生产,以此壮大了集体经济,为统筹城乡建设新农村打下了物质基础。

村领导的做法受到了村民们的热烈欢迎。过去一些抱怀疑态度的人纷纷向李世立伸出了大拇指,称赞道:“李伯儿,你们这一步棋走得太好了!”

担任村干部后,李世立和高德敏都放弃了自己原本经营得不错的企业,他们新的梦想是,一定要让战旗村在全国“挂上名”,让大家都知道战旗村这个地方。这是他们人生价值的追求和体现。

集体经济富了,2005年战旗村村集体已经拥有自有资金1280万元(其中现金460万元)。从这年开始,便给每个村民每年发放40元“以工补农”款,60岁以上的老人每年可以领160元养老补助,全村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费用全部由村集体负担。

战旗村更大的发展是在成都市推行城乡统筹之后。

2005年成都市大规模推进新农村建设和“三个集中”。最初郫县确定的试点地中并没有战旗村。李世立在一个会议上得知郫县将要按照省、市的部署开展土地整理、拆院并院等试点工作后,立即向镇政府借来文件连夜研读。

“这个政策太好了、太适合我们了!”李世立兴奋地对高德敏说,“我们不是参观过华西村和一些示范村吗?哪一个经济发展得很好的地方还在一家一户地自己种植一小块土地?哪一个不在搞规模化经营?如果战旗村也能实行拆院并院,让农民集中居住,腾出多余的宅基地和城市建设用地项目挂钩,并且搞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岂不是会进一步改变战旗村的落后面貌,是又一次发展的机遇。”

和村干部们商量后,他们一面征求村民们的意见,一面向镇党委、镇政府申请试点。在上面还没有批准的时候,村上就主动花两万元请来了成都市的一家测绘公司,对全村每家每户的承包地、宅基地等进行测绘。以后村集体又出资上百万元,改造和整治了道路、沟渠、管网等等,并且请规划设计单位对集中居住点进行规划设计。

当时有的村民同意集中,有的反对(约占40%)。最大的阻力是观念的制约,“穷家难舍,热土难离”,不愿意告别传统的老房屋、老习惯,舍不得丢弃原先祖祖辈辈传下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在县委宣传部的帮助下,战旗村采用了“高校+支部+农户”的办法,让大学生住进农家,让学校资源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终于让村民逐渐接受了新的观念和新的生产、生活方式,赞成集中居住的人逐渐增加。

2007年成都市被批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市委书记李春城到战旗村考察,听了村干部们的汇报后高兴地说:“这个村很有想法,我看应该支持!”于是,战旗村成为全市首家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示范点。这一年村委会再一次就愿不愿意集中居住对村民们进行调查,结果颇出大家意料之外,全村501户中,竟有496户同意拆院并院集中居住,只有5户表示“要再考虑一下”了。

为了把集中居住区建成有特色的、和城市居民一样的生活小区,战旗村郑重聘请成都市村镇设计院对新型社区进行设计。设计院最初提供了两种户型,都很单调,并且有猪圈和鸡舍,胸怀大志的李世立和村委会否定了这些规划,李世立诚恳地要求设计人员们“转变观念,去掉‘农’字搞规划”,强调当时战旗村的村民已经实现了充分就业,养猪、养鸡的人很少,完全可以按照城市的生活方式进行设计,他明确要求:“按成都市的小区规划设计,中等偏上,上等偏下,户型按连体别墅户型,而且家家有车库,每户都有一到两个带卫生间的卧室,便于老人们居住。”强调“要做到设计20年不落后”。

“去掉农字搞规划”,“按城市的生活方式进行设计”,这对于川西坝子农村的居住环境来说,是一场翻天覆地的大变化啊!农村人祖祖辈辈谁敢有这种想法呢?这正是成都市推行城乡一体化希望达到的目标!

改变观念后,设计图纸进行了修改,小区不再是单调的、一览无遗、四四方方的“火柴盒”式房子,别墅式的住房中有花园,有弯弯曲曲的小径,有湖泊、小溪和绿化带,群众看了后表示满意,稍稍进行调整后便按图施工了。

关于卫生间,还出现过一些趣事。

李世立要求,3人住的套房要有3个卫生间,5人住的套房要有4个卫生间,村民们绝大多数都觉得卫生间太多,楼上有一个卫生间、楼下有一个卫生间就够了,搞那么多有啥必要呢?但见过世面的李世立说服他们:“你们要考虑啥叫20年不落后!人们的生活水平、生活要求都在不断提高,过去厕所不进楼房,后来全家一个厕所,把厕所放在楼梯间,现在则发展到楼上一个楼下一个了。以后呢?会有主卧、次卧之分,主卧要求更加方便,现在城里人已经接受了这种设计,我们也要适应,以后还可能每间房都有卫生间哩……”

是的,有人说,厕所代表了一个地方的文明程度,战旗村的变化也是如此。

至于绿化呢,小区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总的要求是要实现住房在花园中、住房在森林中,公共场所由村集体负责绿化,房前房后则由住户自己种花种树。

2009年8月,占地200多亩、投资9500万元的社区新居竣工,基础设施、医疗卫生、商业、文体等公共服务配套完善,每户村民平均只掏了1.4万元就住进了楼上楼下宽敞漂亮的别墅式新居。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战旗村居民小区移栽和新栽的树木花草都已经成气候了,许多村民还养了画眉、八哥和别的小鸟,漫步在小区的花径中,到处都可以听到小鸟清脆悦耳的鸣叫声。

村民集中居住后,原来的宅基地进行了复耕,仅此一项全村便增加了耕地300多亩。其中新增的集体建设用地指标230亩,由郫县统筹安排“挂钩”到郫县郫筒城镇规划区出让,战旗村回收了建设新社区所需的资金。

◆采访札记

让城乡群众共创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的核心内涵。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实质,就是要建立城乡群众共创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体制机制。正如著名经济学家、国情研究专家胡鞍钢所指出的:“成都实践是一场以人为本的历史性变革。”

为贯彻“农民向城镇集中”,7年多来,成都市上百万农民有序地进入了城镇、农村新型社区,进入了第二、第三产业。与此同时,为适应农民改善居住和生活条件的迫切要求,成都市实施了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村村通水泥路(或柏油路),城乡居民用电同网同价、自来水和天然气覆盖农村、村(社区)垃圾集中处置、村村通固定电话和广播电视、移动信号覆盖率100%……总之,成都的农民已经享受到了现代化的福泽,他们居住的地方已经不是“村社”,而是城里人一样的“社区”,他们不被称作“村民”而被称作“居民”。一些新型社区和城市的“别墅区”相比,毫不逊色。于是许多农民说,“这是过去做梦也想不到的。”

截至2011年8月,成都已经交付使用的新型农村集中居住区已达1726个,56万多户农民搬进了现代化的新居,与此同时,农民也交出了原有的宅基地,或进行复耕,或变成集体建设用地。新型社区漂亮的房子外面有宽敞的绿地,清新的空气、姹紫嫣红的花草和蓬勃生长的蔬果,构成了一道新的、靓丽的风景,总是让城里人和前来参观者艳羡不已,甚至有城里人希望出重资“购”得一个农村户口,但基层干部和农民笑着摇头,坚决回答:“不行!”

让上百万农民离开祖祖辈辈世代居住的老屋,搬迁到新的地方,不但涉及许多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上的差异,也涉及许多观念上、文化上甚至感情上的问题。而让农民放弃原有宽敞的宅基地搬进狭窄的楼房,就更加复杂,绝不是一件小事了。成都为什么能做到?为什么农民不但没有闹事反而得到了他们的衷心拥护,让改革实现了“软着陆”?

深层次地进行审视,原因之一是市财政加大了对“三农”的投入,每年把城市较大部分的土地收益用于支持农村,近7年累计投入近800亿元,仅2010年市县两级财政对“三农”便投入了229亿元,较2002年增长31倍,集中居住的农民不交钱或只交少量的钱便大大改善了居住条件。原因之二便是成都市自城乡一体化启动开始,就以“三个集中”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在此基础上,又大刀阔斧地破除城乡二元体制,系统、配套地推进“六个一体化”和农村“四大基础工程”,资源配置市场化、管理民主化、社会公平化,让广大农民和城里人一样能够平等地享有改革开放的成果,能够有尊严地生活,因而得到了他们的广泛拥护。

这就是成都模式的精髓和实质。

当然,农民集中居住后,腾出的宅基地能否真正地复耕,如何复耕,让它们不只是“统计上的数字”而重新变成良田,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还需要认真研究、贯彻和落实。而农民集中居住后,如何继续提高他们的素质,如何继续发展家庭副业、庭院经济等等,也是一些需要长期关注的问题。

同类推荐
  • 诸葛亮文集译注

    诸葛亮文集译注

    纵观诸葛亮的一生,他不但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导演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活剧,创造了彪炳千秋的业绩,而且以其精辟的著述,丰富了我国思想史的宝库。诸葛亮的著作,涉及内容十分广泛,既有论及治国富民的篇章,又有谈论发展生产的内容;既有治国治军的宏论,又有举贤斥佞的表文;既有畅谈外交、形势的文章,又有提出战略决策的雄文。其中,有关治军、用兵的论述,又成为诸葛亮著作中引人注目的、闪耀着朴素辩证法思想光辉的瑰宝。罗志霖译注的《诸葛亮文集译注》即对诸葛亮的著作进行了翻译和注释,题解着重介绍时代背景、著作内容,并简要揭示其思想意义。
  • 创建名校的思考与实践(第三辑)

    创建名校的思考与实践(第三辑)

    射洪中学创建名校的思考与实践。射洪中学的办学思想是:“德才厚重、博贯兼容”。办学的主体教育思想是:“让学生喜欢,助学生成才;让老师喜欢,我们要成才。”这种办学思想要求整合传统和现代的先进教育思想,兼容古今中外优秀文化,师生德行上乘,才能足备;这种教育思想是将情感、智慧、行为三者整合起来的、师生互动的、有创新的教育思想。射洪中学教育思想的表述是简单的,但内容是丰富的。
  • 实用保险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保险文书写作大全

    本书详细得为读者讲述了什么是保险文书,保险文书写作的具体方法,注意事项及样板案例,实用方便。
  • 杨红樱教育观漫谈

    杨红樱教育观漫谈

    《杨红樱教育观漫谈》杨红樱的文学作品是滋养孩子心灵成长的精神食粮,更是蕴含丰富教育思想的教育指南。秉承苏霍姆林斯基先进的教育理念,杨红樱反对格式化教育,尊重孩子的个性,主张把快乐还给孩子,用情感温暖成长,以博识推动发展,倡导充满人性关怀和游戏精神的生命教育。解读杨红樱畅销书作中的教育智慧,自当会引发我们对儿童教育更为深入的思考和更加积极的行动
  • 非常试题大公布

    非常试题大公布

    “更快,更高,更强!”奥林匹克的格言充分表达了奥林匹克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的奋斗精神,它已成为人类战胜自我、奋勇向前的精神力量。奥林匹克运动的倡导者顾拜旦说,奥林匹克精神是人类吸收古代传统构筑未来的力量之一,这种力量虽“不足以确保社会和平”,但仍可促进和平;虽“不能更加均衡地为人类分配生产和消费物质必需品的权力”,但仍可促进公平;虽“不能够为青少年提供免费接受智力培训的机会”,但仍可促进教育。和平、公平性、教育性,在他看来就是完整、民主的奥林匹克精神。
热门推荐
  • 杀手狂妃:王爷吃定你

    杀手狂妃:王爷吃定你

    “天涯海角,本王一定会追到你。”京都第一美男对落雨说这种话,让落雨禁不住飘飘然。第一美男要追她啊,还什么杀手神偷的,嫁这种权势王爷才是正道啊。可是她真的想太多了!“这次你跑不了了吧。”某王爷狰笑。“呜,王爷,打人别打脸,打脸伤自尊啊。”
  • 智商潜能激发(婴幼儿2-3岁)

    智商潜能激发(婴幼儿2-3岁)

    本书介绍了2~3岁幼儿智商潜能开发的方法,包括:EQ分析、智慧训练宝、快乐天地、智育百科、营养小叮咛等。
  • 没有不景气 只有不争气

    没有不景气 只有不争气

    遇到低谷期,你就得努力克服,而且还得一路走过来。在一路走来的时候,我们经常会这样问自己:低谷期是否含有某些发人深省的东西?低谷期实际上意味着什么?它传达了什么样的信息,我们要怎样去理解和尝试呢?而这些问题的答案就是一个:把脚步放慢点!干任何事情,实际上都不可能做到一帆风顺,决策一个比一个英明,措施一个比一个得力。该书告诉我们,人的一生都不可能是风平浪静、一路平坦的,会遇到许多的坎坷和困难,若不去正视与克服这些关隘,就会彻底地堵塞通往成功的大路,而克服这些困难就需要我们自己争气,因为命运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
  • 千万别这么吃

    千万别这么吃

    “民以食为天”。如何吃得营养、吃科科学、吃得有品位,这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本书告诉人应该吃什么、该如何吃,尤其指出了种种人们习以为常的错误饮食习惯。这本书的内容对每个人都有用,当你面对美食时,别忘了提醒自己:“千万别这么吃!”你知道怎样饮食才能获得健康吗?你清楚你的身体里需要什么营养物质吗?你了解餐桌礼仪吗?你有不良的饮食习惯吗?本书将以一个全新的视角的诠释“吃”,引领你去走近饮食、了解饮食、透析饮食,向你展示吃的文化,吃的科学。以这里为起点,吃出你的健康来,吃出你的品位来。拥有它,你将拥有美丽和健康;翻阅它,你会获得审美愉悦与精神享受,从而受益终生。
  • 食物与食物相宜

    食物与食物相宜

    《食物与食物相宜》精选了近百种“最佳搭档”的食物,科学详尽地介绍了它们相互融洽、和谐共处的原因和结果,令你能在短时间内全方位地掌握相关知识,以便在下厨或饮食时不至于“混搭错配”。
  • 卡耐基成功处世艺术

    卡耐基成功处世艺术

    戴尔·卡耐基的成功得益于他高超的处世艺术,他在自己的奋斗历程中积累了许多宝贵而有效的处世经验。卡耐基认为,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是具体的,因而个性各异,与这些独特的个人交往必须倾注满腔的热忱和诚意,饰外修内,表现出坦荡和真诚的品性,对方才能相信自己,这是成功处世的基础。
  • 天才召唤师:冷妃戏邪帝

    天才召唤师:冷妃戏邪帝

    某女咬牙切齿:“你够了没有,不就是阴了你一回吗,你需要追着我不放吗?”某妖孽笑的很无良:“娘子,莫非觉得我该主动点?不要跟为夫闹了,捉迷藏玩够了,咱们回家吧。”某女嘴角抽搐。......某只妖孽睁着一双潋滟的紫眸,好奇的问:“娘子,为何不喜欢我?”某女勾唇浅笑:“你长的太抽象了。”某妖孽腹黑一笑:“娘子,你长的也很抽象,我们天生一对,很是相配。”某女万分无语……
  • 聚焦民生新常态

    聚焦民生新常态

    聚焦两会, 聚焦民生新常态。城镇化规模持续扩大对房价有何影响?高房价还能持续多久?看病难、看病贵能否缓解?实体经济持续衰退,哪些领域值得投资跟进?
  • 少女病有100种

    少女病有100种

    在我们年少的时候,总有些人会认为自己是个怪小孩。那些在否定的声音中长大的孩子,就像某种经受不起太多阳光的湿地苔藓一样,她认定自己不值得被爱,她以为自己的整个少女生涯都是被人厌恶的,她一直都不知道其实有人不惜一切地爱惜过她、保护过她。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