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6900000004

第4章 幸福来得太突然(1)

◆七旬老人忆今昔

在温江寿安镇采访期间,我住进了东岳村妇女主任杨兴华的家。小杨70多岁的父亲杨国忠身材高大,思维清晰,很健谈,而且说话很有条理,看得出来一定是个农村里的“能人”。我一提起“杨国忠”在历史上曾经鼎鼎有名,他便笑着接口道:“杨贵妃的哥哥也叫杨国忠……”于是我们都大笑起来。

小杨70岁的母亲穿着一件紫红色提花棉袄,脸色蜡黄,还有些浮肿,说是胃口不好,连晚饭都没有吃便早早上了床。小杨给她送去了半碗冬苋菜汤和两片腊肉。前些日子大娘因肾病住院时医院曾下了病危通知,并要求做血液透析,但大娘拒绝了,坚决出院回家。回家后她自己在周边的田野里找了些金钱草之类的草药大把大把地天天熬水喝,现在竟可以下地活动了,邻居们说这简直是个奇迹。

我知道,患病——特别是患了重病,历来是农村返贫的重要原因之一,只要一个人患了病,整个家庭便会被拖垮。于是我便问小杨,她母亲住院时医疗费是怎样解决的。她告诉我,由于实行了医保,住院花了4000多元上面报销了3000多,自己只出了1000多元,没有啥困难了。

小杨的父亲向我详细摆谈了60年来自己的遭遇和农村的巨大变化。小杨父亲的记忆力很好,对许多问题也有自己的见解。这60年的变迁是做社会调查时极为宝贵的资料,因为杨大爷的命运实际上代表了川西坝子许多农民共同的命运,而历史也给现在的人们留下了许多经验和教训,值得人们深思,也值得人们引以为戒。

杨大爷60年的变迁是——

解放前我们家6口人,共有6亩田,又佃种了两亩多,都是水田,土改时划的成份是自耕中农,6口人每人分了1亩2分田,该是7亩多,我们多了1亩,但工作组没有把田拿走,我们还是种了7亩多。父亲懂医术,好行善,常常免费帮乡亲们看病,解放后便当了人民代表、财粮委员。我是小学毕业,1954年成立合作社时当了保管。

1958年成立了公共食堂……当时每人每天的口粮是1斤米……1959年不行了,我参加工作去修铁路。

当时报纸上天天吹嘘说“放卫星”“亩产万斤”,其实哪里有啥万斤?都是把8亩田、10亩田的秧子扯来栽在1亩田里,还开现场会!那时我们种的是高秆水稻,容易倒伏,1亩只收六七百斤,哪有啥“亩产万斤”?

1961年食堂撑不下去下放了,家家户户都是两手空空。把糠、红萝卜和米一起煮,米不够就吃糠、吃红萝卜。生产队每亩田只产谷子300多斤。

1962年搞“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大批城市居民被强制“精简”到农村,我也离开了修路队回到家乡。那一年,生产队搞选举,我被大家选为会计了。这一年收成好了一些,到1963年每人可以分得500斤粮了——当然是连红苕、芋头全部计算在内。只是人口多、劳动力少的家仍然不够吃。至于吃肉呢,只有打谷子农忙时生产队才会割一点肉,给大家打打牙祭。

但这种情况并没有维持多久,1964年又搞起了“四清运动”,口号是“依靠贫下中农,团结中农”,而实际上呢?我这个“自耕中农”便成了打击对象,工作组进村后宣布我是“四不清”干部,说我和生产队长等人私分了一仓谷子,队长分得2000斤,我贪污了3750斤,把我关了起来,要我“说清楚”并且进行赔偿。这件事惊动了四川省委,成为大案要案。我被关了23天,但我坚决不承认这“莫须有”的罪名,后来省委工作组来进行复查,才发现根本没有这回事!

1966年初我被平反了,还叫我当会计,但我害怕了,坚决不干了,于是又叫我去搞面粉加工。

那时农村实行的是“工分带口粮”,劳动工分和分得的口粮挂钩,70%是基本口粮,另外30%的口粮就得和劳动工分直接挂钩。我们生产队的工分值是每10分工4毛钱,在当时还是高的,有的生产队10分工只有8分钱,也就是说,一个男劳力,每天从早干到晚只能挣8分钱!

以后生产队进行改选了,大家高矮要让我回来当队长,实在推脱不过,我回来了。那时上面号召农民种植双季稻,规定是双季稻要占总面积的二分之一。但是我考虑到温江寿安一带靠近青城山,气候热得迟、冷得早,种双季稻并不适合,两季还当不了一季的产量,便坚决反对。乡上给我反复做工作,想说服我,但我不能昧着良心答应,闹到最后便只得辞去了生产队长……县委书记曾找我谈话,但我仍然坚决辞职了。后来水稻大量减产,事实证明我的看法是正确的,我们这里的确不适合种植双季稻。

在推行极“左”路线时,有个农民自己花钱买了些红瓦盖了两间房子,但上面说他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竟把房子给他推倒了!

辞去队长后,上面叫我去领导“知青点”,干了三年,知青们回城了,这时,又让我仍然担任生产队长,这样一直干到了1983年。1983年我们这里搞了包产到户,老百姓觉得有了新的希望,各家各户都攒劲干。当年产量特别高,收的谷子多得都找不到地方堆放了,一分田能挑一担,好的一亩田要产一千三四百斤,小麦一亩地也上过千斤。那时的副业主要是喂猪,我家便喂了七八条猪。

1984年我45岁了,上面分配征缴公粮指标时,给我们队多分配了5000斤。我觉得不公平,就反映意见,惹得大队领导很不安逸。虽然群众仍然选我当队长,但大队免去了我的队长职务,让我们生产队的队长由别队的人兼任。

免去队长后,又让我去管米面加工,直到1987年。

调整农业产品结构,把种粮食改成种花种树,是上世纪90年代以后的事。其实1983年包产到户前集体就种过花木,但当时大家对花木业的发展看不清楚,也没想到会把种谷子的田都拿来种树,也不敢去承包。后来有人在自己的地里小块小块地干了起来,由于动手早,也就赚了钱,于是大家也就跟着搞起了花木。2005年温江开了“花博会”后,花卉产业发展更快了。

邓小平曾说,我们的收入要翻番,现在确实翻番了,想吃肉就吃肉,过去地主的生活都没得这么好。又不上公粮,国家还给耕保基金和粮食直补。过去啥旮旯角落都种上粮食了,还不够吃;后来种的地少了,反而吃不完,最贫困的农户比以前的富裕户还吃得好,可以不吃稀饭,一天三顿都能吃上干的。

我们生产队女的55岁以上、男的60岁以上都买了养老保险。2008年地震后我交了10250元,头年每个月拿了280元,现在已经调整到每个月794元,70岁以下的每个月每人是714元。

说起来好笑,2008年刚卖社保时,有的村民不相信,说是发生地震了,国家没钱救灾就来骗人,要把钱拿到汶川、都江堰去救灾,于是不愿意购买。现在买了的人都说:“感谢党,感谢政府,真没想到农民还有社保!”而没有购买的人都很后悔,2009年又卖了一种新的保险,每人交13000多元,男的年满60、女的年满55岁后每月可以拿到170到190元,年满70岁以后每月可以拿到220元,有了上一次的教训,买这种保险的人倒多得很了。

为什么杨大爷参加的养老保险如此优惠?后来东岳社区的支部书记告诉我,2008年卖的那次保险,是搞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时政府给予农民的特殊照顾,财政是给予了补贴的,只搞了很短一段时间。他还说,全社区900多人,目前自愿买保险的已有680多人,农民的“社保”意识显著提高了,不再仅仅“养儿防老”。自2008年以后,成都市在全国又率先搞起了“耕保基金”,每亩地补贴300至400元,这笔基金直接划付购买养老保险,大大减轻了农民负担,于是绝大多数农民都加入了。

除了养老保险还有医保,最初每人每年交10元,后来增加到40元,今年是100元,门诊每年每人可以报销两百元。住院呢,在乡镇医院可以报销95%,县医院报销85%,市医院报75%,省医院报65%。小病我们一般不会去医院,自己扯点草药或买点药吃了。

外孙女读初二了,前几年每学期要交600元,从2006年起,我们不交农税提留,娃娃的学费也不交了。

现在我们这里的农民是想种地就种,不想种就出租。我家的土地出租了1亩8分,每亩地的租金是900斤大米,自己留了7分地,种了些谷子和菜,还间种了玉米,可以喂猪。

这两年城市搞绿化,花木很抢手,种花的村民收入高得很,就说红继木(红花檵木)吧,一苗卖三毛钱,一亩地有4万多苗;红继木高一点的一株卖到一块五到两块,一亩地便是几万块;金叶女贞也值钱。有的农民一年便可以收入几十万。还有一些农民去给种花大户打工,每天挣三四十元,当“撬撬匠”(受雇挖树的人)的,每天要挣上百元了。

我家没劳力,女儿在社区工作,每月有800元工资,女婿在松潘上班,外孙女在上学,没法搞花卉苗木了。

早饭后,我随着小杨在田野间漫步,看见一幢漂亮的、贴着瓷砖的小楼前,有几个妇女正坐在方桌边打纸牌,小杨告诉我,房主人是杨先福老人。和川西坝子农村的许多老人一样,坐在桌边的杨先福神情安详而愉快,带着平和、淡泊和满足。打纸牌的女人中,一个烫了头发、穿着绣花毛衣的女人是他的妻子。听说我要了解推行城乡一体化后农村的变化情况,70多岁的杨先福便打开了话匣子:

我以前是前进八队的队长。解放前我们家是雇农,老人是长工,我们四弟兄我行二,1938年生。老大学理发,我从小每天早晨捡狗屎,天不亮起床,走两三里路后天才亮,捡个四五天凑够了一粪桶就拿出去卖,可以换到半斤米。大一点后便帮人薅草、捡脚麻,半斤米一天。过去是文盲,连名字都写不起,直到解放后1959年进扫盲班,才学了点文化。

土改时大家积极性高得很,开会时跑得飞快,社会治安也好,晚上睡觉可以不关门,没有小偷。

搞互助组和合作社时还是你帮我、我帮你,直到1958年大炼钢铁、搞公共食堂才变了。那时生产队规定,社员赶场都要请假,耽搁了要给处分,扣工分还要挂口粮。种田又缺乏科学,搞得既费力又没种好庄稼,一年中总有半年农民们都在肩挑背磨中过日子,即使十冬腊月男人们也要下河劳动,女人们在队里干活。

“大跃进”时我不在家,去成都干活了。当时刮浮夸风,干部说假话,说是亩产5000斤、1万斤,仓库里下面是草,上面放点谷子;田里的水稻要出苞了扯起来,把十几亩田的秧子放在几分田里,搞“亩产万斤”,讨上面喜欢,吃亏的是老百姓。

那一年我父亲60岁,得了水肿病,晚上去地里偷了点麦子,偷回来又不敢煮,只有吃生的。当时的农民就到了这种地步!

1962年我被下放回农村,那时我们前进八队把土地悄悄划分到户,生产很快搞上去,不挨饿了,过年时大家放火炮(鞭炮)。到第二年,保管室里堆的粮食就有三个人高,谷子和麦子都捂得变质了。变质的粮食分给百姓,好粮上交国家,大家保密,都怕被批判成“三自一包”,搞资本主义。

虽然不饿肚子了,但老百姓还是穷,有时穷得要向人借一调羹(匙)清油、一小杯盐。

改革开放后可以做生意了,群众生活才一天天好了起来。搞统筹城乡后现在一年的人均纯收入已经有七八千元,吃低保的都比过去一般人的生活好。

我们这里家家户户都种了树,我家有四亩多田,又租了四亩多,种了桂花、金叶女贞、红叶李……品种多得很。你看,对面那家也种了好多树,树在地里就好比存在“绿色银行”里,一棵树每年都要涨几百元。每天早晨,我门前这条路上都要来两百多辆摩托车,车上搭着“撬撬匠”,都是来买树的。

树是儿子在种,种的罗汉松,卖得不好,但日子过得去。三个儿子一个是水电工,一个在理发,还有一个在青城山打工;女儿出嫁了,在搞装修。娃娃们每年给我们大米,房子也是他们修的,不是新房,修了12年了。

我和老伴儿已经买了养老保险,交10250元,现在每月每个人可以领到714元——户口上给我少算了3岁,要不70岁以上还要多领一些。

我还开了个小卖部,一个月有五六百元的收入。队长的退休补贴一年有1000多元,加上养老保险和儿子给的粮食,生活没得问题。

没买保险的老人生活还是有点恼火,但这里的农民一年收入几万元的也不少。10公分粗、枝条均匀、造型好的桂花,一棵便要卖到几千甚至上万元。

我的大哥过去一直替人拉蜂窝煤,年纪大了,上面给了低保,每月有100多元,叫他去领,他还不好意思,只要有人要煤,他还要帮人去拉。

以前我们光晓得地是国家的,种了一辈子也不晓得自己有啥权利。就像两人同居了却没有领结婚证一样,没法律保障。修路、修厂房、修宾馆……可以随便征用我们的土地。搞了城乡一体化后,产权改革颁了证,才晓得我们承包的地可以抵押贷款,可以入股,可以租赁……这些是有法律保障的,这一下,百姓的心里踏实了!

农村长期以来是我国建立社会保障体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农民是社会保障中一个被遗忘了的群体,千百年来似乎从来也没有人想到过要对这个巨大的群体建立什么保障制度。在推进城乡一体化中怎样对待和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我曾听到过很多动人的故事。

双流县50多岁的农民曾发明在2008年6月被查出患了直肠癌。一家人正想卖房子给他治病时,知道了县上正在搞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便赶紧交了一个季度的保险费174元。当年11月他住院动手术,花费了6万多元住院费,但一下子就报销了4万多元。曾发明的家人感激地说:“明知是癌症还给办医保,真是雪中送炭啊!”由于治疗及时,曾发明的病情已经得到了控制。

温江区永宁镇隆兴社区的总支书记周进告诉我,对实行养老保险,老年人都跷起大拇指说:“好!”由于幸福来得太突然,他70多岁的老丈人最初不相信,说:“哪有这种好事?我要揣起钱自己用!”甚至连周进自己也不相信,但后来看见别人真正领了保险金,自己才后悔惨了……

◆雷婆婆的“穿越”和“意识流”

在成都市金牛区考察统筹城乡情况时,我走进了路边的泉水南院社区,这是一个新出现的农民集中居住小区。近80岁的雷德君婆婆大方地主动热情邀请我到她的房里坐一坐。

雷婆婆胖胖的,穿着紫红毛衣、大红背心、黑皮鞋,戴着耳环和手表,满头白发剪得很短,极像“寸头”,显得很利索,很有精神。我一进门她就摆出了樱桃、糖果和爆米花,一再让我品尝。当我说“樱桃可能有点酸,我牙齿不好,不敢吃”时,她立即声明“不酸,不酸”,并且马上把一颗樱桃塞进了自己的嘴里……

她笑着得意地告诉我:“我每天中午都要喝一杯白酒哩,有六七钱吧,用麻花下酒。”

这真是一个健康而快乐的老人。

同类推荐
  • 震撼世界的100个科学发现(上)(世界历史回眸经典文库)

    震撼世界的100个科学发现(上)(世界历史回眸经典文库)

    本书编入科学历史上各领域震撼世界科学界的数百个科学发现。分门别类地对历史上曾经取得的重大科学突破进行分析介绍,为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年朋友们打开了科学知识之门,引人沉思,启示未来。
  • 人口与姓名(和谐教育丛书)

    人口与姓名(和谐教育丛书)

    人口作为一个生物群体,有出生、成长、衰老、死亡的生命过程,有自身遗传、变异以及全部生理机能。实现生命活动是人口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前提,本书介绍了与人口科学及人口发展历史相关的之时,也技术了姓名发展的过程。
  • 民国模范作文(日记篇)

    民国模范作文(日记篇)

    民国小学生日记PK当代小学生日记。继“开明国语课本”之后,再现民国语文教育风采!101篇民国小学生优秀日记,展示不同的少年中国!给当代语文教育一面镜子!给当代青少年一面镜子!全面展现民国小学生所思、所历、所感、所悟。在民国老课本引起广泛关注,并火热畅销之后。近日,民国小学生作文又被媒体疯狂转载,同时与当代小学生作文进行了比较,引起了热议。民国小学生作文多数语言功底扎实深厚,视角高远,思想深刻,最可贵的是,较少虚假套话。
  • 中华词源(超值金版)

    中华词源(超值金版)

    每一个词的背后郜有一个意想不到的故事,每一个俗语的形成都记录着一段历史生活。在故事中r解词汇的历史、典故、深意,使你成为一个更懂表达和倾听的人。《中华词源(超值金版)》精选汉语中妙趣横生的近千个历史典故,可以让广大读者朋友充分体会词语的奥妙,了解历史的真相。为完成《中华词源(超值金版)》,我们参考研究了大量专业书籍,从人类灿烂的文明中撷取最光辉、最耀眼的词语典故一一辑录在此,希望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词语的来源。
  • 美国种族简史

    美国种族简史

    罗永浩倾力推荐!为什么今天还要回顾一个国家的种族历史,反思各种族在同一片土地上的生存状况,即使在建国已有两百多年的美国,在种族已经实现了“平等”的今天。人是社会性的动物,追求集体感和身份认同是自然的选择,在种族繁多的美国,因为融合、改变带来的矛盾冲突尤其突出。一个少数族裔融入的过程伴随着各种痛楚,常不为外人道,而在美国,德国人、日本人、法国人、华人、西班牙人、波多黎各人走过的成为“美国人”的道路也各有辛酸。也许,你认为自己了解种族的问题,理解文化震撼,但读完本书,或许你会发现对种族的误解还深深存在,急待改变。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总裁的天价萌妻

    总裁的天价萌妻

    她和他的身份天壤之别!却在意外下飞上枝头做了凤凰,和秦少扯上了关系!据说,秦少是被她强的!又据说,她冷漠无情的抢了好友的男人,还将她打发去了国外!据说,她没心肝,背着秦少偷男人!又据说,她最后沦为全城人的笑柄…可是,这也只不过是据说!
  • 魔鬼训练大全集(超值金版)

    魔鬼训练大全集(超值金版)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以其各项训练随社会进步而灵活地调整知识,并从此迅速流行起来。魔鬼训练已经风靡全球。如今,魔鬼训练营最早起源于古罗马的“斯巴达克训练”,力求倡导最新成功技能的现实精神而为世人所追捧。“二战”后在欧美和日本演变成章程。其宗旨是锻炼人的意志力、忍耐度、心智模式、团队精神、沟通能力和技巧,开拓创新能力和领导能力等。,这种培训形式开始引起企业界的注意。魔鬼训练以其强调生存意志、重视自我激励、关注实用技能、普及商业理念的特色章程吸引了无数的社会大众,同时,风行于欧美
  • 理想透视

    理想透视

    歌德说:“名言集和格言集是社会上最大的财宝——只要懂得在适当的场合把前者带进会话里,在适当的时间唤起对后者的记忆。我们人类社会那些出类拔萃的名家巨人,在推动人类社会向前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他们通过自身的体验和观察研究,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感悟,他们将其付诸语言表达出来,被称之为名言或格言,其中蕴含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成为世人宝贵的精神财富。人们将之作为座右铭,产生着无限的灵感、启发、智慧和力量,从而成为人生的航灯。作为人生的追求者,茫茫人海,关键在于找到属于自己的名家导师,关键在于找到鼓舞自己的名言警句,当然,最关键的是在这些金玉良言的指导下付诸切实的行动。
  • 慕茗而来

    慕茗而来

    花开,一个是天之骄子,留恋花间,游戏人生,竟能因她“取次花丛懒回顾一个如人中龙凤,嶙峋傲骨,目空一切,却宁为她“零落成泥碾作尘”,牧茗身处幻世,又该何去何从?即使身隔万水千山,跋山涉水,只因慕茗而来。
  • 第一嫡女

    第一嫡女

    人家倒霉穿成不得宠的庶女要斗法她运气好穿成了得宠的嫡女为什么还是要斗法?一朝选秀,府中小姐们斗得个你死我活,她也有幸被卷入其中哎!既然你们铺就一条荆刺之路,我偏要走出一路锦绣,且看我嫡女无敌﹡﹡﹡﹡原以为在大宅子里斗斗嚣张的庶女也就罢了,没有想到有朝一日会入宫为妃深宫大院,那可是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反复思量后决定,不争宠,不抛头,不露面,米虫到底,总没人会来找我麻烦了吧!可上至皇上太后,下至侍妾宫女,一个都不肯放过她好吧!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你说啥么???你也是穿来的?这是肿马回事,原来穿越也能遇同行且看两个现代二十一世纪的新女性,如何在封建闭塞的代斗朝臣,斗宫妃如何能在岗位竞争如此激烈的后宫之中谋得一席之地谱写两段传奇的人生————本文一生一世一双人,男主自始至终只有一人,想看N多美男的请绕道本文关键词:种田+宅斗+宫斗+爱情——————————新文推荐新文《带着女儿嫁豪门》每天凌晨的骚扰电话,是带着欲望的粗喘,夹杂着放肆的呻呤不接,就是一条又一条的露骨短信,还附带着丈夫完美身材的图片就连女儿回家都甜腻的问她:“妈妈,爸爸出轨了,是什么意思?”到底是谁?想要逼疯她————————————喜欢懒鱼和文的朋友可以加群84125388,敲门砖,潇湘会员名聊天,探讨剧情都可以的哦!!###【白沐雨】由亲亲hslr小言【苍瑾煊】由亲亲qwasd9988765【莫宁】由亲亲朝暮染雪推荐自己的文《天价贵妇》故事源起于欧洲百年家族的一块血玉图腾娶她只为得到那一块百年大家族的血玉图腾嫁她就真的只是因为爱她从不知爱了她四年的男人竟然如此的狠,四年童话般的爱情,原来都是他所编织的假象那一天,他得到了那一块血玉图腾那一夜,他爱的女人回来了那一天,他得知她怀有身孕,亲手将自己的亲生骨肉扼杀那一晚,他亲手将她送上了其他男人的床那一晚,他搂着心爱的女人,看着她表演的那一场活春宫任身上陌生男人无情的驰聘,挂着鲜血和鬼魅笑意的嘴角只吐出一句话“欧洛翊,血债就要用血来偿!”那一夜,情已断,爱已绝,恨横生【五年后】一个清丽的女子抱着一个酷帅的宝宝走出国际机场复仇的游戏从这一刻开始!!!亲亲可以去关注一下懒鱼的微博哦http://m.pgsk.com/2238604140推荐好友文
  • 文学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文学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屈原是中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伟大的爱国者。屈原还是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是文学史上第一个成功用楚辞(楚地民歌)进行写作的作家。屈原名平,字原,出身于楚国贵族。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屈原从小就非常聪明,读书很多又十分勤奋,以至他有着惊人的记忆力,能过目不忘。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嚣张王妃:王爷很欠扁

    嚣张王妃:王爷很欠扁

    新文需要支持,《至尊逃妃》:不小心进错了时空,某女眨巴着眼睛,很是无辜地看着她现在所处的环境。听说,她是王妃;听说,她的那个王爷相公一点都不喜欢她;听说,她的那个王爷相公还经常的到外面去拈花惹草;听说,她这个身体的前主人就是因为无法忍受相公的冷落,所以在伤心绝望之下选择了自杀;听说…某女继续眨巴着无邪的大眼睛,突然眼珠一转,却笑得非常俏皮可爱,外加一点点的邪恶…“你到这里来干什么?”某女朝着那个冷漠的家伙展颜一笑,然后双手捧上了一本被称为春宫图的小册子,笑眯眯地说道:“相公啊,昨天人家见到您跟那个叫什么莉的女子干那个啥的似乎总是用着那相同的几种姿势,实在是有点无趣和乏味啊!所以人家特意去找这个来,希望能够帮助相公您和那些姑娘们增加一点情趣。”某个王爷青筋暴跳,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大有企图用眼神来将眼前的这个笑得一脸欠扁的女人给杀了的架势。只是随便地出了个门,结果却是一路的桃花,跟着她连甩都甩不掉,看到那帅哥幽怨的样子,某女差点当场崩溃。“帅哥,你干啥一直跟着人家?”帅哥满脸的忧愁,说道:“我没地方去了,姑娘你愿意收留我吗?”“我有什么好处?”“以身相许如何?”“砰!”某女直接摔倒在了地上,盯着那妖媚得过分的帅哥傻呵呵地笑。太后娘娘寿宴,作为儿媳妇的她自然是绝对不能缺席的,某女看着坐在上方的那个听说是皇上的家伙,怎么越看,这个皇上越像是她刚才在御花园里调戏过的那位帅哥呢?~宝贝开新文了,亲们赶快收藏了,么么~好友的文:陌上柳絮的《毒吻》:谨瑜的《驯服小师太》:金多多的《献身奴》:因为这张脸,她被派去假扮堂哥叶悠然,与其他三大王爷一道,去向公主求婚!成为炬国的第四名王爷!第一天,她被温柔如狐的雷洛发现,他明明知道,却不拆穿。第十天,她被狂暴如雷的骆云风发现,险险送去一条性命!为保秘密,只得卖身为奴。第二个月,她被莫忧发现,自此之后,她便成了他三人争夺的宠物,身不由主!妤灵的《冥后》:阳光灿烂的《占妾囚妻》:浅水的鱼的《墨心夜奴》:
  • 为什么总是伤害最亲的人

    为什么总是伤害最亲的人

    我们可以对一个陌生人面带微笑,我们可以向一个路人伸出援手,为什么我们总是毫不留情地去伤害我们最亲的人?为什么我们总是把自己最反叛的一面展现给最爱我们的人?不要再为伤害亲人找借口,不要让亲情变成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努力不去伤害最亲的人,才会更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