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5500000022

第22章 中古汉语"是"字判断句 (6)

我们认为中古汉语"是"字后置式判断句源自汉语,但并不否认佛经中此类句式的使用受到了语言接触带来的影响。我们注意到这样的事实:中土文献中"是"字后置式判断句虽然表意丰富,但是出现频率并不高据我们粗略统计,《列女传》有1例,《风俗通义》2例,《搜神记》3例,《拾遗记》3例,《佛国记》1例,《宋书》2例,《洛阳伽蓝记》1例,《高僧传》2例,《齐民要术》5例,《周氏冥通记》1例,《真诰》稍多,有十余例。其中《佛国记》《洛阳伽蓝记》《高僧传》等又是佛教文献,受佛教用语影响较大。汉译佛经中此类判断句数量多、出现集中,而且使用很有特点,即一般出自佛口,主要揭示人物的身份。这种情况说明佛经中此类判断句的使用与佛经源语有一定关系。据江蓝生《语言接触与元明时期的特殊判断句》,梵文原典判断句可以不用系词,如果出现系词是为了强调,要放到句末。汉译佛经"是"字后置式判断句的使用可能受到了梵文原典强调式判断句的影响。近年来梵文对勘的研究成果提供了这方面的证据。下面转引朱冠明《中古汉译佛典语法专题研究》的一条例句:

(52)ahamsa tena kālena tena samayena rāja -abhūvam/

我国王是

ayam eva sa devadatto bhiksus tena kālena tena

提婆达多

samayena rsir abhūt/(蒋忠新1988:219)

仙人是

时国王,则吾身也;梵志者,调达是。(西晋竺法护译《正法华经》,9/105b)

尔时王者,则我身是;时仙人者,今提婆达多是。(姚秦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9/34c)

以上例句比较的是《法华经》梵文原本和两个汉译本,梵文原本把相当于英语动词be的bhū放在句末,两个汉译本如果使用系词"是",也是将其放在句末,构成"A,B是"式判断句。

龙国富《从梵汉对勘看中古汉译佛经中的特殊判断句》从梵汉对勘的角度论证得更为详细,转引一个例子:

(53)tvam evājita ns′ a tensa kālensa tensa ns′ amayensa

汝迦逸多此此时此时

tas′ ans′ kāmo nsāma bodhins′ atvo abhūt//(蒋忠新1988:19)

求名名 菩萨是

求名菩萨,汝身是也。(姚秦鸠摩罗什译《法华经》,9/4b)

梵文助动词bhū位于句末,翻译为汉语时仍把它放在句末,构成"A,B是也"式系词判断句。

汉译佛经中"是"字后置式判断句之所以能够大量使用,一者汉语有先例,为其提供了句式基础,至少有古汉语"A,B是也"这种与梵文表面一致的线性组合的基础。二者梵文"是"字判断句主要是用于强调,汉语中判断句句末"是"的虚化主要表达肯定确认语气,也是对判断谓语的凸显强调,这样在语义语用上又存在一致性,那么佛经中"是"字后置式判断句大量使用就易为接受了。需要注意的是,梵汉语言在这个句式中的相似处,就在于系词在句末,但句中主语和谓语的位置却是相反的,这也可以证明,汉译佛经中的"A,B是"句的直接来源是汉语本身,而不是梵语。

佛经翻译初期,虽然汉语具备了"是"字后置式判断句,但使用不多,佛经翻译时大量采用这种句式,出现了"A,B是"、"A,B是也"、"A者,B是"、"A者,B是也"等形式。而个别情况下以新兴的"是"字例程句为基础,在判断谓语后再加"是",就形成了系词叠加式判断句。如:

(54)欲知尔时净复净王发道意者......则是今现莲华首菩萨是。(西晋竺法护译《正法华经》,9/132c)

(55)弟子华者,即是舍利弗比丘是。(东晋僧伽提婆译《增一阿含经》,2/793c)

(56)无所怯弱,亦是须达女优婆斯是。(东晋僧伽提婆译《增一阿含经》,2/560b)

(57)复告比丘:"又彼过去伽罗尸弃辟支佛边,手执伞盖作荫人者,还是即今此耶输陀比丘身是。"(隋阇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3/823b)

这种叠加式判断句也是一种错合使用,即"是"字前置式判断句和"是"字后置式判断句的重叠使用。系词叠加式判断句的出现正是汉语在语言接触过程中受到影响的表现。

总之,汉译佛经中的"是"字后置式判断句受到梵文原典的一定影响,不过其深层根源仍是汉语。佛经的翻译,对于这种句式的发展和流传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余论

上古汉语中的"A,B是也"句式,最初结构上是"S(VP),NP+是也",语义上是举例证明,即A表示动作行为,B是所举具有A属性的人,"是"是一个复指代词。后来,A由谓词性成分逐渐变为名词性成分(或者仍然是谓词性S,不过被后项说明的只是S中的一个NP),由指称动作行为转指具有动作行为的人,由泛指转为定指,那么A与B之间的关系由举例证明转为等同或类属,这样"是"字复指的作用弱化,肯定联系的作用加强,发生语法化,由代词逐渐演变为系词,同时句子结构发生重新分析,产生"是"字后置式判断句。

以上是"A,B是也"句式孕育出"是"字后置式判断句的简要过程。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上古一种大量使用的举证式判断句式,"A,B是也"在中古没有全部转为"是"字后置式判断句,它的举例证明的语义功能仍在延续,并使得"是也"向语气助词方向虚化。

上古汉语"A,B是也"句式中B一般为名词或名词短语,这样当A发生名词化后才能与B形成对等关系,促使"是"字向系词虚化。中古时期出现了大量B为谓词性成分的"A,B是也"句,即"S,VP+是也",用动作行为举证前面的论述。如:

(58)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三国志·魏志·华佗传》)

(59)其余唯帝之庶母及蕃王承统,以追尊之重,特为其号,如恭怀、孝崇之比是也。(《后汉书·献穆曹皇后纪》)

(60)其为物雄而无雌,不交不产;常取桑虫或阜螽子育之,则皆化成己子。亦或谓之"螟蛉"。诗曰"螟蛉有子,蜾蠃负之"是也。(《搜神记》卷十三)

(61)臣松之案:诸书记是时帝居北宫,以建始殿朝群臣,门曰承明。陈思王植诗曰"谒帝承明庐"是也。(《三国志·魏志·文帝纪》注)

(62)吴无刻玉工,以金为玺,孙皓造金玺六枚是也。(《宋书·礼志五》)

(63)陈郡谢灵运有逸才,每出入,自扶接者常数人。民间谣曰"四人挈衣裙,三人捉坐席"是也。(《宋书·五行志一》)

(64)光武入纂,南顿君已上四世,别祠舂陵。建武三年幸舂陵园庙是也。(《南齐书·礼志上》)

(65)古者,书误则削之,故《左传》云"削而投之"是也。(《颜氏家训·书证》)

以上充当A的是谓词性成分。

(66)次则松柏脂、茯苓、地黄、麦门冬、木巨胜、重楼、黄连、石韦、楮实、象柴,一名托卢是也。(《抱朴子·内篇·仙药》)

(67)从事中郎、掾、属、主簿、令史,前汉官,陈汤为大将军王凤从事中郎是也。御属、参军,后汉官,孙坚为车骑参军事是也。(《宋书·百官志上》)

(68)五神者,谓两手、两足、头是也。(《真诰》卷五)

以上充当A的是体词性成分。

以上所举例句,从语义上分析基本还是举证,但是由于充当B的是一个谓词短语或句子,这样句法语义自足,"是"字的复指作用不明显了,偏于起加强语气的作用。而上古汉语中"是也"本来就有表示肯定语气的基础,加上"是"与语气词"也"经常共同出现在句末,这样受其沾染,语义类化,推动"是"字与"也"结合成词组向语气助词虚化。实际上中古时期有些"是也"位于句末的句子,"是"字既不能分析为复指代词,又不能分析为系词,"是也"几乎可以看做是一个语气词了。如:

(69)布妻谓曰:"将军自出断曹公道粮是也。......"(《三国志·魏志·吕布传》注引《英雄记》)

(70)江水之东,金陵之左右间小泽,泽东有句曲之山是也。(《真诰》卷十一)

(71)其人形中人,面左边有紫志,著黄绢帽,多髯而前齿缺是也。(《周氏冥通记》卷四)

(72)世祖罢广兴还,立别宅,遣人于大宅掘树数株,伯玉不与,驰以闻。太祖曰:"卿执之是也。"(《南齐书·荀伯玉传》)

以上例句中"是也"都是仅起加强语气的作用。

前面"S,VP+是也"句式,"是"字一般不能分析为代词,同时也不能理解为系词。虽然不能看做系词,但是由于中古时期"是"字作为系词地位已经较为巩固了,系词"是"的肯定强调作用对于"是也"向语气助词方向发展并固化下来产生了正面的影响。系词"是"的影响体现在"是也"前面有时出现副词。如:

(73)前世乐饮,酒酣,必起自舞。《诗》云:"屡舞仙仙"是也。宴乐必舞,但不宜屡尔。讥在屡舞,不讥舞也。汉武帝乐饮,长沙定王舞又是也。(《宋书·乐志一》)

(74)蔡邕章句曰:"阳气和暖,鲔鱼时至......今三月上巳,祓于水滨,盖出此也。"邕之言然。张衡《南都赋》祓于阳滨又是也。(《宋书·礼志二》)

(75)凡阴景者,因光而生,故即谓为景。《淮南子》呼为景柱,《广雅》云:"晷柱挂景。"并是也。(《颜氏家训·书证》)

(76)母病经时不差,入山采药,遇一老父语之曰:"得丁公藤,病立愈。此藤近在前山际高树垂下便是也。"(《南齐书·孝义传·乐颐》)

例(73)~(75)基本上是举证式,而例(76)不是举例证明,"是也"主要起加强语气的作用。这些例句"是也"前出现了"又"、"并"、"便"等副词,作为代词或语气词是不能受副词修饰的,这些副词的出现说明使用者是把"是"字看做系词的。但这只是说明了"是"字作为系词大量使用带来的影响,并不能证明所有"是也"位于句末的句子都是系词句。因为更大范围语料的调查显示,大部分"S,VP+是也"句,"是"前成分句法语义自足,"是"字不应视为系词。

"是也"居于句末加强语气的用法一直延续到近代汉语中。如:

(77)盖此星独居天轴,四面如轮盘,环绕旋转,此独为天之枢纽是也。(《朱子语类》卷二)

(78)以此气遇此时,是他命好;不遇此时,便是有所谓资适逢世是也。(《朱子语类》卷四)

(79)这个阴阳,都关系着皇帝一人心术之邪正是也。(《大宋宣和遗事·元集》)

(80)婢妾是刺仪王姜老星忽刺之女,二公子姜侭牙、三公子姜代牙之妹,叫做姜金定是也。(《三宝太监西洋记》第二十四回)

以上例句已经完全没有举例证明的作用了,"是"前成分句法语义自足,"是也"居于句末起加强语气的作用,基本可以看做是语气词了。

三、中古系词"是"的进一步虚化与功能扩展

中古时期,系词"是"字在逐渐发展成熟的基础上,词性进一步虚化,语义功能也有了扩展。

(一)用作焦点标记

一般认为,焦点是句子中最重要的信息,是说话人所要强调的核心。焦点通过一定的语法手段表现出来,现代汉语中凸显焦点的主要手段是在所要强调的成分上面添加焦点标记词"是"。"是"字作为焦点标记词是在系词用法基础上发展出来的。Heine&Kutewa研究证明人类语言焦点标记最常见的两个来源是判断词和指示代词,而"指示代词>判断词>焦点标记"的发展链是人类语言演化的一个规律。汉语中"是"的发展正符合这一规律,"是"字在上古最常见的用法是指示代词,上古晚期在指示代词用法的基础上发展出系词(判断词)用法,中古时期在系词用法的基础上又发展出焦点标记的用法本书吸收石毓智的观点,区分了焦点标记和强调标记两个不同的概念。被焦点化的成分是离散性质的,被强调的成分是连续性质的。在"是小王打碎了杯子"一句中,"是"充当焦点标记,焦点化施事。在"他昨天是来过"一句中,"是"充当强调标记,强调事实发生的真实性。中古时期"是"字具有了焦点标记的用法,但还没发展出强调标记的用法,"是"后跟谓词性成分是对事件的一般性判断说明,不是强调事实的真实性或性质的程度之高。从中古汉语到现代汉语"是"字一直是最重要的焦点标记词。

实际上系词"是"字至迟在汉末就发展出焦点标记的用法了,在我们穷尽调查的前期文献中,《论衡》有1例,《修&中》有2例,列举如下:

(1)如审是王莽致之,是非瑞也。如非凤皇,体色附从,何为均等?(《论衡·讲瑞》)

(2)必是世尊哀顾若兹。(《中本起经》卷下,4/157c)

(3)是其威神,令吾等失神足。(《修行本起经》卷上,3/463b)

以上三例"是"字都是加在施事前使其焦点化,"是"起强调作用。

中古后期,"是"字焦点标记的用法就更为多见了,不但可以标记施事为焦点,还可以标记时间为焦点。如:

(4)此潭左侧有五色石,皆云是白螭肠化成此石。(《拾遗记》卷十)

同类推荐
  • 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

    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

    袁益民先生在教育评估体制创新方面所做的这一研究是一项有益的尝试。《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从我国教育评估的历史经验和现实问题出发,以比较开阔的视野,分析描述了教育评估体制的一种新的愿景。论述中既有一般性的介绍,也有深入的分析;既有心得体会,也有理论反思;既有现实感言,也有真知灼见;既有问题的探讨,也有具体的建议,相信该项研究将能引发更多对于教育评估方面的思考。
  • 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书

    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书

    最伟大、最高尚、最科学、最有力量的思想。本书是对经典的浓缩,是对大师的一种怀念。精心选取了人文类、宗教类、管理类、哲学类等各个领域的思想经典,记录了世界思想史上的每一个脚步,是大师智慧精华的缩影。内容精彩,版块丰富,值得每一个人用心去品读。
  • 悦读MOOK(第十二卷)

    悦读MOOK(第十二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中国人的脸谱

    中国人的脸谱

    本书是美国著名学者亚瑟·亨·史密斯先生的经典著作。
  • 实用经济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经济文书写作大全

    本书详细介绍了经济文书的种类及写作方法,主要包括:计划与总结、商品说明书与投标书、广告企划方案、企业经营计划、企业销售人员管理文书等。
热门推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红线传

    红线传

    独家收录“红线传系列”的近五万字未发表作品,超值典藏七篇系列力作,集结成册以飨读者。故事主角为红线,忘言,爱德华三个盗窃世家的青年人和他们的父亲莫奇?罗宾、管家J所组成。就像是一天分为白昼与黑夜,红线游走于黑白之间——这种命运在她成为莫奇先生的养女时就开始了。她就是暗夜的精灵,她在城市中穿梭,成为都市的一个传说。忘言是莫奇先生收养的最小的孩子。据说已经失忆,但是他真的失忆了吗?只有天和他自己知道!……而作者唯一能够肯定的是,他身上有很多秘密。
  • 灵女破苍穹:绝色双骄

    灵女破苍穹:绝色双骄

    洛灵儿,本乃至尊神女却不幸一身灵力被封,重练筋骨,她发誓要成为世上的绝顶强者,站在修炼的巅峰。糖可甜,梦兰大陆第一杀手,她受雇进行各种暗杀、作战甚至政变。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她们都喜欢战斗,善于挑战。生死的厮杀,冲破束缚地争斗。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的双眼。我要这天地规则,再不能束缚我。
  • 秦朝那些事儿

    秦朝那些事儿

    蹒跚着潮流历史的脚步,挣扎着传统思想的禁锢。铿锵着真挚情感的倾诉,释放着疯狂燃烧的温度。
  • 重生之弃后崛起

    重生之弃后崛起

    贬妻为妾、终生无宠、一死了之……在过去的十七年里,每一步都和她梦到的一样。可是有一天,她很清楚自己的一世要经历什么,眼前的帝王突然对她好了起来……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重生之公侯正妻

    重生之公侯正妻

    重生空间女PK现代穿越女她是定伯侯的嫡长孙女儿,圣上亲封的丹阳郡主,为心爱之人倾尽所有,却换来声名狼藉,被迫休弃!冲冠一怒,她亲手解决了那个男人的命根。点燃烈火自化灰尘,从此生无所恋,死无所惜!再睁眼,她重回少女时期,却发现自己拥有一个逆天的空间法宝!再次站在人生的转折点上,携着浓浓悔恨的她,能否改写她前世悲惨命运?且看她如何转朱阁,低绮户,素手轻挥,撕破她身边那些居心叵测之人的伪善面纱。再为自己缔造一段锦绣良缘。不是只有穿越女才能混的风生水起,本土女王也能顶起一片天!推荐文文:《重生之贵女无嫡》她,名门贵女,成亲八载,却因无子,终以悲剧收场。只听新人笑,那闻旧人哭!一边是相守相扶的丈夫,一边是同气连枝的姐妹,一碗掺了剧毒的敬茶,让她毫无设防的命丧那对新人的毒手。直到此刻方知,陪她一起命赴黄泉的还有那期盼已久,却姗姗来迟的孩儿……在意识消失的最后一刻,沈梦初咬牙,一字一句的发誓道:“日月在上,鬼神在下,我,沈梦初,愿坠阿鼻地狱,永不投生,只换那些负我之人,永世不得安宁!”再一次睁眼,重回十一岁,那一年她还顶着‘克亲’的名头,即将被人接回本家;她,本是21世纪的都市丽人,却因家中瓦斯中毒,而魂穿到这妻妾成群的古代;当重生的灵魂,遇到穿越的灵魂,同居一具身子,又该由谁主导谁?是东风压倒了西风?还是西风覆盖了东风?沈梦初:“喂喂喂,你是谁啊,干嘛占用我的躯体?”顾清影:“哎呀呀,从此之后,咱们就是基友了,不要那么小气嘛!”两条灵魂暗暗较劲儿,只为占有这具身子主导权!终于,历尽千帆,魂穿压倒了重生,可是,这这这……,谁能告诉我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原来,两个来自不同地域的灵魂叠合一起,她成了她,她成了她!灵魂融合,记忆融和!这一生且看她有仇报仇,有怨抱怨,翻手云,覆手雨,灭了那些居心叵测的禽兽,走出一条自己的康王大道!
  • 你不可不知的100种危害健康的细节

    你不可不知的100种危害健康的细节

    《百味》丛书分辑出版与人们生活、成长密切相关的种种知识和有趣话题,每册涉及一个主题,以问答形式和亲切的话语、活泼的版面,讲述与生命伴生而来的种种快乐和烦恼、种种酸甜与苦辣,讲述我们存在其中的世界的丰富与多彩。
  • 早懂经济学,早过好日子

    早懂经济学,早过好日子

    本书分析了生活中常见的经济学现象,并力求从中为你挖掘出最多的经济学信息,探测到最多的经济学秘密!它将在最贴近你的生活小事中为你进行经济思维的超级解密;它将带你透过生活中的千姿百态,看经济学的力量有多么不可思议;它将传授给你与众不同的智慧,教你懂得如何抉择才更能让自己游刃有余!
  • 问天

    问天

    西部某市,治沙专家郑达远突然离开人世,撇下了未竟的治沙事业,也留下了一段悬而未解的情感纠葛。沙乡人夺水,沙漠所权利博弈,新一代治沙专家勇挑治沙重担,周旋各个利益部门之间,辗转在都市与沙乡,责任与爱情之间。最终在富有责任感的,有发展眼光的副省长周晓哲协助下,挫败了那些只顾一己私利的人,造福一方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