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5500000021

第21章 中古汉语"是"字判断句 (5)

(17)呼亭长问:"新令为谁?从何官来?何时到也?"曰:"县已遣吏迎,垂有起居。"曰:"正我是也。"(《过誉》)

(18)城阳,今莒县是也。(《怪神》)

例(17)判断句在对话中承前省略了主语"新令",谓语部分的修饰副词"正",处于判断谓语前面,而不是紧贴系词"是",这正是中古"是"字后置判断句具有的特征之一,所以该句中"我"分析为前置的判断谓语,句子为"是"字后置式判断句。例(18)判断句前项和后项是两个简单名词,而且其语义所指处于不同的时间层面,需要包含时间要素的系词"是"字来连接,"是"字这里无疑是系词,句子为"是"字后置式判断句。

如果说《列女传》中的用例在当时是单文孤证,其文句存有后世改动的可能,那么《风俗通义》中的用例却是肯定的,下文的分析也会证明东汉产生"是"字后置式判断句是完全可能的。而应劭《风俗通义》成书于2世纪晚期,也早于《中本起经》的译成时代。

另外,汉译佛经中的"是"字后置式判断句主要是介绍人物的身份,少有例外。而中土文献用例却不受此局限,不仅可以介绍人物,还可以介绍地名、称谓、身体部位等,较早的《风俗通义》的用例就不单一,两个用例一例介绍人物,一例介绍地名。如果说中土文献"是"字后置式判断句源自汉译佛经,汉译佛经这种句式在几百年的时间里使用范围狭窄,基本没有变化,而中土文献使用范围却一直较宽,那么说它由佛经扩散到世俗文献显然不合理。

因此,根据"是"字后置式判断句出现于中土文献的时代早于出现于汉译佛经的时代,在中土文献中使用时语义范围广于汉译佛经使用时的语义范围,我们推断中古"是"字后置式判断句源于汉语自身,下面对其来源作具体的阐释论证。

(二)汉语本源

上古汉语中有一类"A,B是也"式判断句,形式上与中古汉语"是"字后置式判断句相似,不过其中的"是"是代词,而不是系词,与系词句有本质区别。上古汉语中"A,B是也"式判断句,一般是前项A提出一个话题,后面B举例论证,前项A多是一个谓词性陈述,B是名词性短语,构成的是"S(VP),NP+是也"式结构。如:

(19)虽在僻陋之国,威动天下,五伯是也。(《荀子·王霸》)

(20)故至贤畴四海,汤武是也;至罢不容妻子,桀纣是也。(《荀子·正论》)

(21)夫治国者以名号为罪,徐偃王是也。(《韩非子·喻老》)

(22)贤主必自知士,故士尽力竭智,直言交争,而不辞其患,豫让、公孙弘是矣。(《吕氏春秋·不侵》)

(23)趋利固不可必也,公孙鞅、郑平、续经、公孙竭是已。(《吕氏春秋·无义》)

(24)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战国策·魏策四》)

(25)虽布衣穷处之士或首恶而危海内,陈涉是也。(《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26)小人智浅而谋大,羸弱而任重,故中道而废,苏秦、商鞅是也。(《盐铁论·遵道》)

(27)在母身时,遭受此性,丹朱、商均之类是也。(《论衡·命义》)

这种句式在上古时期,特别是战国中晚期以后,特别常见,直到东汉时期,文献中仍有较多用例,如例(27)。有时句末的"也"字可为"矣"、"已"等语气词代替,如例(22)、(23)。这类句式主要作用是举证,比如例(19),先提出一个话题,"虽在僻陋之国,威动天下",然后举例,指出"五伯"就是这样,"是"字在句中是代词复指前面的话题。余例皆当如此分析。以上"A,B是也"句式中B是名词或名词短语,这是用具体对象举证前面的陈述,说明B代表的人或事物就是前面所述的样子。偶尔见到B处是个谓词性成分,用名物化了的动作行为举证前面A处的陈述,形成"S(VP),VP+是也"式。如:

(28)故曰以至智说至圣,未必至而见受,伊尹说汤是也;以智说愚,必不听,文王说纣是也。(《韩非子·难言》)

以上"A,B是也"式中,A都是陈述性的成分,谓语部分用"是"字复指它,"是"是个确定无疑的代词。其中,NP(B)表示的人物具有VP(A)的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有时充当A的VP后加了一个"者"而名词化,成为体词性短语,这样,A就由表示行为转指具有这种行为的人,与B具有对等关系。如:

(29)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孟子·梁惠王下》)

(30)毁廉求财,犯刑趋利,忘身之死者,盗跖是也。(《韩非子·忠孝》)

(31)有其实而无其名者,商人是也。无其实而有其名者,农夫是也。无其名又无其实者,王乃是也。(《战国策·秦策四》)

(32)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史记·乐书》)

(33)战胜而不休,身死国亡者,吴王是也。(《盐铁论·论功》)

这样的句子,话题主语比较明确,"是"字虽仍然是代词,但它复指的必要性不是很大,逐渐偏向起是认、肯定的作用,这样它就有了向系词虚化的趋势。有时,A直接由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充当,A与B形成等同或类属的关系,"是"字复指的必要性更小,肯定、联系的作用更为突出了。如:

(34)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孟子·尽心下》)

(35)夫鲁无功曹之官,功曹之官,相国是也。(《论衡·遭虎》)

(36)贤之纯者,黄、老是也。(《论衡·自然》)

例(34)先是一个"A,B也"式判断,后面"是"字无论指代"圣人"还是指代"百世之师",都是具体的名词或名词短语,"是"字具有一定的是认、联系作用。不过既然前面是一个判断,后面显然是举"伯夷"、"柳下惠"加以证明,"是"字仍然主要起复指作用。从系词"是"字产生发展的历史性上看,《孟子》这例"是"字也还是应该看做代词的。例(35)充当A的是"功曹之官",是个确定的名词短语,"相国是也"虽有举证意味,但"是"字在这里主要起肯定、联系作用,复指作用不明显,"是"字有被重新分析为系词的可能。

例(36)充当A的也是个名词短语,中心语是"贤"(这里"贤"作为名词使用,义同"贤人"或"贤者"),"纯者"是后置定语,而充当B的也是由两个专有名词"黄"、"老"组成的名词短语。这样A与B也存有明确的对应关系,"是"字起肯定、联系作用,很容易被重新分析为系词。比较一下《抱朴子·内篇·辨问》中的一处用例:"得道之圣人,则黄、老是也。"西晋这一例"是"字看做系词应该没有多大问题,例(36)与此例相比没有明显的差异,而且《论衡》时代系词"是"已经较多地使用了,那么例(36)后置"是"发展出系词性应该是可能的。总之,《论衡》中的这两例可以看做是"是"字后置式判断句的萌芽了。

有时,"A,B是也"句式中A代表的话题虽然是一个陈述,但谓语部分"是"字指代的不是整个陈述话题,而是话题中一个明确的对象,或者说是一个有定的指称。自西汉起文献中有了较多用例。如:

(37)得幸武帝,生子一人,昭帝是也。(《史记·外戚世家》)

(38)鬼臾区号大鸿,死葬雍,故鸿冢是也。(《史记·封禅书》)

(39)夫国亦有社鼠,人主左右是也。(《说苑·政理》)

(40)臣闻秦有十失,其一尚存,治狱之吏是也。(《汉书·路温舒传》)

(41)臣闻周室既衰,四夷并侵,猃狁最强,于今匈奴是也。(《汉书·韦贤传》)

(42)周封微子于宋,今之睢阳是也。(《汉书·地理志》)

(43)单父吕公善相,见高祖状貌,奇之,因以其女妻高祖,吕后是也。(《论衡·骨相》)

(44)无恤最贤,又有贵相,简子后废太子而立无恤,卒为诸侯,襄子是矣。(《论衡·骨相》)

(45)许在颍川,今许县是也。(《潜夫论》卷九)

上面例子中,判断对象可以是人物、地名以及其他一些事物。指称的对象或是前句的主语,如例(40)、(41);或是前句的宾语,如例(37)、(38)、(39)、(42)、(44)、(45);甚至是前句充当状语的介宾结构的宾语,如例(43)。所有这些例句,"是"字所指都不是前面的整个陈述,而是其中的一个有定对象,这样"是"字复指的作用也不明显,肯定、是认的作用较为突出,而"肯定"、"是认"正是系词"是"具有的功能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是'字的基本作用是表示肯定:联系,判断,强调,都无非是肯定,不过轻点儿重点儿罢了。",所以这种句法环境中的"是"也有明显的向系词虚化的趋势。特别是有些例句判断项和被判断项代表的是不同时间层面的称谓,正需要系词"是"字连接断定,代词"是"不具有此功能。可以说以上例句也是过渡状态的系词"是"字后置式判断句了。

总之,上古汉语"A,B是也"式判断句,其主要用法是提出一个话题,然后举例证明。但是如果该句式中的A是一个有定的体词性成分,那么谓语部分"是"字复指的必要性不大了,而多了肯定、是认的作用,"是"字发生虚化,虚化到一定程度其词性就会发生质的变化,变为系词。而随着"是"字词性转变,句子发生重新分析,原来句子结构中B是主语,重新分析为前置的谓语。东汉时代已经具足了发生重新分析的条件。

另外,汉代有些"A,B是也"判断句,虽然表面上构成的是"S,NP是也"式结构,但是如果把"是"看做复指代词,其所指既不是主语部分的整个陈述,也不是出现在主语中的某个明确对象,"是"字的复指作用淡化,肯定、是认作用突出。如:

(46)昔者,秦缪公都雍郊,地方三百里,知时之变,攻取西戎,辟地千里,并国十二,陇西北地是也。(《新序·善谋下》)

(47)及毕万佐晋献公,十六年使赵夙御戎,毕万为右,以灭耿灭魏封万,今之河北县是也。(《潜夫论》卷九)

(48)天地之气,在形体之中,神明是矣。(《论衡·卜筮》)

例(46)"陇西北地"指的是秦缪公所辟疆土,"是"字如果作代词,复指对象在上文中不明确。例(47)"今之河北县"指的是毕万受封之地,上文中没有出现明确的判断对象,只能根据文意补出。例(48)如果把"是"看做复指代词,更是难以找到复指对象,该句表达的是"天地之气处于形体之中,从而形成了神明"。以上各例"是"字所起作用主要是肯定、是认、说明一种变化,"是"的系词化倾向明显。

此外,我们还注意到,自上古有些"是也"居末的叙述句,"是"主要起加强语气的作用,"是"有与"也"结合向助词方向发展的趋势。如:

(49)我以为当其于此也,天下无愚夫愚妇,虽非兼者,必从兼君是也。(《墨子·兼爱下》)

(50)吊死而问疾,颜色戚容,必有以异于人也,如此而后可以服三年之丧,其余则直道而行之是也。(《礼记·杂记下》)

(51)鲍白令之对曰:"天下官,则让贤是也;天下家,则世继是也。故五帝以天下为官,三王以天下为家。"(《说苑·至公》)

以上各例"是"字显然没有指代作用,它的作用在于与"也"结合表达一种肯定的语气。这些句子虽非判断句,但"是也"在此类句子中所处位置与在判断句中所处位置相同,这种在句末起加强语气作用的"是",可能也会对判断句末指示代词"是"的虚化产生一定的类化影响。

综上所述,上古汉语"A,B是也"判断句式中,随着充当A的成分的变化发展,"是"字作为复指代词具备了向系词虚化的句法条件,到了汉代发生词性转化和重新分析的迹象较为明显了。另外,有些句子"是也"位于句末起加强语气的作用对句末代词"是"的虚化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而随着句中系词"是"的产生、使用,句中的"是"逐渐完成了由代词向系词语法化的历程,到了东汉,系词"是"字基本走向成熟了。在句中系词"是"字广为使用的前提下,那么完全有可能对句末的"是"字产生类推影响,加速其向系词的虚化。这样到了东汉时代,判断句句末的"是"内部既有虚化的句法条件,外部又有类化影响和类推推力,那么它就完全有可能语法化为系词,产生"是"字后置式判断句了。上面《论衡》中的很多例句是可以作两可分析的,而《风俗通义》中出现地道的"是"字后置式判断句更是在情理之中了。

(三)外来影响

同类推荐
  • 行政公文写作技巧、模板与范例

    行政公文写作技巧、模板与范例

    公文写作速成手册。指点迷津,提供标准的格式、现成的思路、规范的词语。现查现用,快速写成权威、规范、正确的公文。
  • 中华句源(超值金版)

    中华句源(超值金版)

    本书是对中华民族积淀传承下来的经典之作的深度总结提炼,涉及到修身、养性、学习、处世、心态等诸多方而,在每条经典诗句后均附有出处、释义及延伸阅读,以期在帮助读者了解每一句经典之作的来源及现代解释外,引导读者向更深的层次去探寻、去思考。好的诗句会给人如沐春风之感。《中华句源(超值金版)》能为每一位读者带来缕缕春风,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 云影萍迹

    云影萍迹

    颜瑾师姐不善言谈,属于纳言君子一类。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进入贵州电视台,在做了几年记者、拿了几个奖之后,转入总编室工作,任时光荏苒。相对宁静的空间,给予师姐更多思考的时间。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电视成为真正的主流媒体,走在媒体改革的前沿。师姐在青云山下《贵州电视》杂志那个角落清净的办公室里,静静地观察着,静静地写了一篇又一篇文章。她始终是文静的,但是在一些文章里(主要是第一辑《论文、电视杂文》部分),言语却犀利得毫不留情,指出浮躁的时代、浮躁的“电视”出现的低俗现象,呼吁影视工作者沉下心来,多些内涵之作。作者的影视评论同样是期望影视工作者抵制低俗,制作出有创意、有深度的精品力作。
  • 敢问敢答

    敢问敢答

    本书从录像从录音从回忆中整理出数十万字的“问答”,挑挑捡捡地在报刊上发表了一些,大获读者的青睐。用本书敢字来修饰来修饰问答,有点可笑,有点张扬,更有点故意标榜,倘若你一口气或是两口气但绝不会三口气看完这本书时,就会觉得我的这个敢字用得挺恰如其分。
  • 五环辉映下的金陵:2014南京青奥会知识读本

    五环辉映下的金陵:2014南京青奥会知识读本

    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会(TheYouth Olympic Games, YOG),简称为“青少年奥运会”或“青奥会”。青奥会是当今世界的新型体育运动赛事,它是国际奥委会为贯彻“奥林匹克宪章”而增设的一项国际性的体育盛会,是专门为全世界青少年而开设的一个集体育比赛、文化和教育于一体的青少年的交流平台。
热门推荐
  • 扇底桃花:独宠腹黑女

    扇底桃花:独宠腹黑女

    纵是小小扇子,也能助她扶摇直上一世还一世,上辈子吃她的吐出来,抢她的还回来,害她的要遭报……什么?负心人想要重修旧好!桃花遍地开。你又算是哪一株?!,无辜惨死,连尸体都找不到,却成了别人口中的荡女。天幸让她重生成街头小乞丐,重学祖传秘技。
  • 陕北煤老板

    陕北煤老板

    全书以陕北煤城古塔镇为背景,揭示一群文化不高的煤老板是如何通过盗挖乱采而“发家致富”。那些陷阱与圈套,那些黑白勾结,勾勒出一张张鲜活生动的面孔和一个个离奇怪异的故事,让你直击煤老板这个特殊群体的生存现状。资产和名声迅速扩大的煤老板訾三通过金钱和美色手段,同煤城的“一把手”付县长交上了朋友,并被聘为县长助理,在网上引起争议……一场因原岔湾矿股份分红纠纷的官司,给原矿主陈老板招来杀身之祸。而雇凶杀人者正是訾三的弟弟訾四,訾四在潜逃时出车祸死亡,几起悬案最终水落石出……
  • 天才炼术师:王爷宠妃无限

    天才炼术师:王爷宠妃无限

    人生无处不狗血,一朝睁开双眼,首席佣兵首领变成亲母离世,生父抛弃,受人暗害而命丧冷池的天生废物。敢不敢更坑爹?!?秉着受什么都不能受气,吃什么也绝不吃亏的优良品德,姨娘算哪个球?亲爹算哪根葱?敬我一尺,放你一马,辱我一分,死无全尸!稀世灵宠?抱歉,已经归她了,上古神兽?不好意思,名兽有主。什么?要抢她的美男?身藏绝世兵器百八十种想试试那种死法?可是,谁来告诉她,这些美男为什么自觉的折断一朵朵桃花都说要抢她?不不,美男也就算了,那谁,你分明就是一只炼成人形的神兽,麻烦不要来凑热闹好吧?
  • 山狼海贼

    山狼海贼

    故事发生在“文革”期间辽东半岛—座临海小城镇里,主人公是四个二十多岁的“海碰子”。无论是性情暴躁、不乏狡黠且又敢作敢为的刀鱼头,还是矫健英俊、感情丰沛、外刚内柔的马里,以及不时卖弄小聪明、行止有些委琐却也情有独钟的三条腿和相貌丑陋、憨实平和却做出惊天举动的大龇牙,面对无垠的大海,尽显其率真本性,没有虚伪矫饰,没有倾轧攻汗。只有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性与爱的憧憬,以及亲如手足、肝胆相照的友情。
  • 流星蝴蝶谷

    流星蝴蝶谷

    传闻流星蝴蝶谷的主人是四个女人,是四个绝艳又心狠手辣的女人。他们从五湖四海而来,却因同是天涯受伤人而聚首,每一个女人都背负着一段放不下的深情,他们狠毒,但同时他们又是那么凄美……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只要敢做你就行

    只要敢做你就行

    本书作者是闻名世界的著名牧师、演讲家和作家,他的一生充满传奇的色彩,他是他在世时几任美国总统的顾问,获得过里根总统颁发的美国自由勋章——美国公民最高荣誉。却对企业界有如此巨大的影响,他说:只要敢想你就赢。真是了不起的企业家精神,令我不能不敬...
  • 洛阳伽蓝记

    洛阳伽蓝记

    《洛阳伽蓝记研究》分主题篇、内容篇、时空叙述篇、文体篇、文学篇五个部分。主题篇讨论了作品主题与作者心声的传达这两个相关话题。内容篇则关注书中对人与物的展现。时空叙述篇讨论了《洛阳伽蓝记》全书独特的叙述框架,即以空间叙述为经、为主;在空间叙述中又加入时间叙述,以时间叙述为纬、为辅,最终形成时空交融、共时与历时叙述交融的叙述格局。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