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5400000014

第14章 论魏延 (1)

论魏延

沈伯俊

内容提要:历史上的魏延,论才干,论对蜀汉政权的贡献,都比赵云高出一筹。在《三国演义》中,魏延的形象也颇为引人注目。魏延与杨仪发生火并而被杀,并非背叛蜀汉;虽系不顾大局而咎由自取,诸葛亮亦有处置不当之责。《三国演义》表现了魏延的智勇功勋,但为维护诸葛亮形象,却又写魏延"脑后有反骨",导致相关情节处理不够合理。

关键词:魏延;历史人物;《三国演义》;艺术辩证法

魏延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值得研究的人物。

他"身长九尺,面如重枣,目似朗星,如关云长模样,武艺独魁",但他的经历却远不如关羽顺遂,地位也远不如关羽显赫,更不像关羽那样深受后人尊崇。

他与黄忠并起一时,勇毅相侔,勋劳略等,但他却没能像黄忠那样,留下"忠勇老将"的美名。

恰恰相反,几百年来,随着《三国演义》的广泛传播,老幼妇孺皆知"魏延脑后有反骨"。魏延恶名如此昭彰,不能不使人视之为悲剧性的人物,并进而探讨其来龙去脉。

历史上的魏延本是刘蜀集团的重要成员。《三国志·蜀书·魏延传》说他原系刘备的"部曲",可见属于亲信将领。建安十六年(211),魏延"随先主入蜀,数有战功,迁牙门将军"。此时,勇冠三军的虎将赵云亦为牙门将军,二人品位相当。建安二十四年(219),刘备夺取汉中,称汉中王,准备迁治成都,行前要选派一名将领镇守汉中。汉中乃是益州的屏障,又是刘蜀集团北伐的前进基地,其地位至关重要,留镇者自然必须是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将之才。当时,刘备手下的第一员大将关羽已经留镇荆州,"众论以为必在张飞,飞亦以心自许",不料"先主乃拔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一军皆惊"。由此可见刘备对魏延是何等器重。其时,赵云为翊军将军,随刘备驻成都,其职责显然不及魏延重要。

建兴五年(227),诸葛亮准备大举北伐,以魏延为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而赵云则以镇东将军的身份,"随诸葛亮驻汉中"(《三国志·蜀书·赵云传》)。显然,魏延这时已经成为蜀汉的第一员大将,其作用更在赵云之上。以后,在诸葛亮几次北伐中,魏延常负先锋重任,曾经大破魏雍州刺史郭淮等,因战功"迁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东汉侯爵分为县侯、乡侯、亭侯三等,蜀汉沿袭此制,南郑侯属于县侯。而赵云至死未能进封为县侯(仅封为永昌亭侯),直到景耀四年(261),即他逝世三十二年以后,才被追谥为顺平侯。总之,在二十几年的三国纷争中,魏延长期肩负重任,出生入死,为蜀汉政权建立了累累功勋。作为历史人物,魏延多年独当一面,"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多谋善断,智勇兼备,确有大将之才;而赵云虽然忠心耿耿,英勇奋发,令人喜爱,却长期跟随在刘备、诸葛亮身边,从未独当一面。应当说,论才干,论对蜀汉政权的贡献,魏延都比赵云高出一筹。

在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魏延的形象也是颇为引人注目的。

首先,魏延是在刘备势孤力薄,惶惶奔走的危难之际决心加入刘备集团的,绝非那种趋炎附势、贪图利禄之辈。

魏延在嘉靖壬午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卷九《刘玄德败走江陵》中第一次露面,就表现得不同凡响。当时,刘备在曹操大军追迫之下,带领大批百姓,撤离樊城,来到襄阳城下,打算与刘琮合力抵御曹操。"蔡瑁、张允得知刘备唤门,径来敌楼上叱之曰:'左右与我乱箭射之!'城外百姓皆望敌楼而哭。忽后城中一将默然跳起,引数百人径上城楼,来杀蔡瑁、张允。"这个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将领就是魏延。

他"大呼曰:'刘使君乃仁德之人也!汝等何投曹贼,以图爵禄?非义士之所为!吾今愿请使君,入城诛贼!'轮刀砍死守门将,遂开城门,放下吊桥,大叫:'刘皇叔领兵杀入城,以讨国贼'"!由于刘备不愿乘机入城,转走江陵,魏延寡不敌众,只得逃离襄阳,投奔长沙去了。事虽不成,却表现了他的爱憎分明,见义勇为。赤壁之战以后,关羽进攻长沙,与黄忠交战,长沙太守韩玄因黄忠不肯射死关羽而下令将他斩首。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又是魏延挺身而出,"挥刀杀入,砍散刀手,救起黄忠,大叫曰:'黄汉升乃长沙之保障!韩玄残暴不仁,轻贤重色,今杀汉升,是杀长沙百姓也!愿随者便来'"!接着又"直杀上城头,一刀砍韩玄为两段,提头上马,引百姓出城,投拜云长"。这两次关键时刻的"亮相",一因刘备仁德,二为长沙百姓,都可以说是情词慷慨,正气磅礴,因而一呼百应,大得人心。读者从这里看到了魏延过人的见识和胆略。

其次,魏延出生入死,英勇善战,为刘蜀集团立下了汗马功劳。

刘蜀集团的全部历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刘、关、张桃园结义,登上政治舞台开始,到建安十二年(207)刘备三顾茅庐为止,是其草创和奠基阶段。在这二十四年中,刘蜀集团虽然初露头角,但是,没有明确的战略方针,没有可靠的战略基地,也没有总揽军政的帅相之才。因此,刘备虽枭雄而无所展其志,关、张虽骁勇而无所用其长,屡遭挫败,飘若转蓬,只得寄人篱下,依附刘表。从建安十三年(208)的赤壁大战,到建兴十二年(234)诸葛亮病逝五丈原,是刘蜀集团立国和发展的阶段。在这二十七年中,刘蜀集团按照诸葛亮隆中对策提出的战略方针,夺荆州,占益州,力量大大增强,与魏、吴鼎足而立。

虽然荆州得而复失,刘、关、张先后弃世,但由于诸葛亮的卓越努力,国力基本保持稳定,而且对强大的魏国一直保持进攻的态势。从建兴十三年(235)蒋琬为大将军,掌握蜀汉军政大权,到炎兴元年(263)后主刘禅投降邓艾,是刘蜀集团逐步衰落和灭亡的阶段。综观这三个阶段,第二阶段显然是最有声有色的。而在这一阶段中,蜀汉的开国大将关羽、张飞、黄忠、马超、赵云,即小说中的"五虎大将",都先后亡故,只有魏延一直奔走疆场,贯穿其始终。试看关系到蜀汉命运的几大战役--夺取益州之役、争夺汉中之役、南征之役、北伐之役,魏延总是甘冒矢石,奋勇当先。他或者与黄忠为伍,或者与赵云配合,或者独任先锋,总是冲劲十足,壮心不已。这里随手举出几个例子:

(诸葛亮出师南征)令赵云、魏延为大将,总督军马......(卷十八,《孔明兴兵征孟获》)

(诸葛亮出师北伐)唤诸将听令:前督部,镇北将军、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都亭侯魏延......(卷十九,《孔明初上出师表》)

(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乃令魏延、姜维作先锋......(卷二十一,《诸葛亮六出祁山》)

魏延为刘蜀集团南征北伐,东挡西杀近三十年之久,确实可谓劳苦功高。

第三,魏延颇识兵机,智勇兼备,在刘蜀集团出类拔萃。刘备手下的几员大将,关羽喜读兵书,颇有谋略;张飞粗中有细,时有妙计;赵云、黄忠用计不多,马超则只能算一勇之夫。魏延呢?在他年轻气盛的时候,也是以冲锋陷阵、斩将搴旗为能事;随着战争经验的日渐丰富,他对于战争艺术逐步加深了认识,用计献策的能力也就大大提高了。如卷十九《孔明祁山破曹真》则写到,诸葛亮骂死王朗之后,命赵云、魏延当晚去劫魏寨,赵云不假思索就要执行命令,魏延却提出:"曹真深明兵法,必料我乘丧劫寨,他岂不提防也?"当然,诸葛亮对此早有安排,但魏延的发问,表明他的确不同于一般的赳赳武夫,而是一个有勇有谋的大将了。更为难得的是,魏延不仅能对战役性、战术性的行动思谋用计,而且能对关系全局的战略方针独抒己见。当诸葛亮出师北伐,魏国派驸马夏侯楙率领大军迎敌之时,魏延向诸葛亮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计策:

夏侯楙乃膏粱子弟,懦弱无谋。可赐精兵五千,直取路出褒州,循秦岭以东,当子午谷而投北,十日之中,可到长安。夏侯楙若闻某骤至,必然弃城,望横门邸阁而走矣!所弃粮草,足可为用也。某却从东方而来,丞相可大驱士马,自斜谷而进。若如此行之,则咸阳以西,一举而可定矣。(卷十九,《赵子龙大破魏兵》)

这个建议,知己知彼,大胆精明,确实是一条难得的妙计,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战略设想。因为在魏蜀的抗衡中,蜀汉国小兵寡,力量单薄,经不起同魏国打消耗战;而且秦岭险峻,易守难攻,道路崎岖,粮食给养难乎为继。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出奇制胜,才有可能把握战争的主动权,夺取根本性的胜利。相比之下,关羽、张飞等人的计谋仅仅是战役性或战术性的,只有魏延从战略的角度提出过如此重大的决策,这不能不说是他的过人之处。

可惜的是,诸葛亮却以"此非万全之计"为理由,否定了魏延的计策,甚至连让魏延试一试也不干,而主张走陇右大路,"依法进兵"。这样,就放过了有利的战机,使本来手忙脚乱的魏军赢得了喘息的时间,得以调整部署,而蜀军则不得不在陕甘的山区地带与魏军打阵地战、消耗战,劳师数载,无功而返。诸葛亮的主要对手司马懿事后评道:"诸葛亮平素谨慎仔细,不肯造次行事。他却不知吾境内地理;若是吾用兵,先从子午谷径取长安,早得多时矣。"(卷十九,《司马懿智取街亭》)由此可见,魏延的主张是正确的,至少是很有可能成功的。

正因为魏延有上述这些长处,刘备对他非常器重。请看:

(刘备进位汉中王以后)令魏延总督军马,守御东川,遂引百官回成都。(卷十五,《关云长威震华夏》)

(刘备亲率大军伐吴时)命丞相诸葛亮保太子,守两川;骠骑将军马超并弟马岱,助镇北将军魏延共守汉中,以当魏兵......(卷十七,《范强张达刺张飞》)

看来,刘备这位"世之枭雄"一直把魏延当作方面之才来重用,不愧为开国之君,巨眼识人,善用其长。

历史上的魏延,其才干、智勇和功勋已是无可怀疑的了,那么,他最后究竟背叛蜀汉没有呢?

众所周知,魏延是在诸葛亮去世以后,与丞相长史杨仪发生火并时失败被杀的。对此,《三国志·蜀书·魏延传》记载得十分清楚:

(建兴十二年)秋,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延曰:"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

魏延的意思很明白:第一,诸葛亮虽然去世,但北伐事业不能中断,应当由他继续"率诸军击贼"。这虽然有自视甚高,对诸葛亮死后的困难估计不足的成分,但与"背叛"二字是风马牛不相及的。第二,论官品地位,论功绩威望,都应当由他负责统率全军,现在却要他听从一向与他水火不容的杨仪的号令,他心中实在不服。但是,这与"背叛"也根本不能划等号。

如果魏延当时真的要背叛蜀汉,他可以有三种选择:其一,率领本部在前线倒戈,投降司马懿,这可以说是易如反掌。其二,按兵不动,等杨仪率大军撤退以后,割据汉中,独树一帜,观望形势,待价而沽,如同当年的张鲁一样。凭着他多年镇守汉中的威望和实力,这也是不难办到的。其三,重施刘备夺取刘璋地盘的故伎,制造借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回成都,篡夺蜀汉政权,然后再来对付杨仪一军,这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然而,魏延并没有选择其中任何一条路,他仅仅主张由杨仪等人护丧还葬,而由他率军继续北伐,不要"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其心洞然可见,哪里是要反叛呢?

当杨仪不理睬魏延的主张,径自率大军南撤之时,魏延长期郁积的对杨仪的不满爆发了。在盛怒之中,他率兵抢先南归,与杨仪争相上表朝廷,互相攻击对方为叛逆。最后,双方在南谷口刀兵相见,魏延失败,被马岱"追斩之"。所以,陈寿在《三国志·蜀书·魏延传》中做了一个比较客观的结论:

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平日诸将素不同,冀时论必当以代(诸葛)亮。本指如此,不便背叛。

同类推荐
  • 中华成语故事(利)

    中华成语故事(利)

    成语源远流长,是汉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多源于历史典故诗词歌赋和寓言故事中。成语把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浓郁的文学色彩融为一体,堪称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精华。每个成语都是个故事,它的形式虽然简单,但却形象生动,十分富有表现力,往往几个字就能说出一个非常深刻的道理,发人深省,读了让人受益匪浅。
  • 风筝

    风筝

    金开诚编著的《风筝》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风筝相关知识。《风筝》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不可不知的世界5000年神奇现象

    不可不知的世界5000年神奇现象

    本书涵盖了现今世界神秘现象的广博领域,从不可思议的人体潜能到匪夷所思的动物世界,从令人咂舌的植物撷取到神奇诡谲的时空传奇,种种无奇不有的自然奥秘让人疑惑:乌尔禾城的“鬼怪声”是怎么回事?人类到底有没有极限?生命力超强的火山口生物是什么?蛋壳上的星辰图案从何而来?为什么会有“轻如鸿毛”的树?时空隧道到底有着怎样的秘密......在向读者展现神秘现象的同时,也对这些神秘现象采取了客观的评论,旨在正确地引导读者认识这个世界。
  • 万事吉祥通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万事吉祥通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住宅的吉祥、家居的吉祥、养花的吉祥、起名的吉祥、饮食的吉祥、睡眠的吉祥、保健的吉祥、日常的吉祥、处世的吉祥、用药的吉祥等。
  •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第10辑)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第10辑)

    李怡、毛迅主编的《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第10辑)》汇编了当代文学研究名家的精辟论述,系统地对这个命题进行了阐述。栏目有“现代文学与现代文化”、“文学史新论”、“巴蜀文学重读”、“对视与争鸣”、“现代中国文学档案”等。
热门推荐
  • 乔布斯给青少年一生的忠告

    乔布斯给青少年一生的忠告

    也许你不知道如何能爱上自己所做的事情,也许你正在为自己的将来担忧,也许你不知道如何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在这份送给青少年的知识厚礼中,乔布斯会用他不同凡响的一面,帮助你拓宽视野增进智慧,帮助你超越自我升华人生,最终从平凡走向卓越,成为同龄人中的精英,赢在起跑线上。
  • 销售的妙计

    销售的妙计

    销售的世界,是神秘的也是透明的。神秘是因为有许多销售人员不知道怎么才能做好销售,他们努力了,结果却总让人伤心,得到的跟付出的不成正比。透明是因为在当今信息爆炸的年代,你的客户都是公开的,你的业绩也是透明的。在销售工作中,许多人认为销售只要能吃苦、能说、能跑就可以了,遵循着这个传统的销售法则,很多销售人员迷失了自己,在一条错误的路线下。仍旧辛苦地奔跑。然而这条路是没有尽头的,付出的辛苦还不知道有没有回报。
  • 哪个夫君是我的

    哪个夫君是我的

    她有绝世容貌倾国倾城,他有爱美之心人之常情,从此后,她便夜夜侍君寝。进入皇宫她别有目的,品性却懵懂善良率直坦诚,却无法抑制自己的心,爱上了拥有佳丽三千的他。发现心中那份爱,傻傻的向他表白,换来的却是他的不屑和深深的伤害。他只要她乖乖的做一个侍寝的女人。她懂了,明白了,他是尊贵的皇帝,不谈情只谈天下,只宠女人,却不爱女人。心破了,碎了!———————————————————————————————他一向温柔的手,此刻却紧紧的掐着她的细颈,残酷而无情的道:“朕想得到的,别人休想得到,朕得不到的朕就亲手毁了她!”她泛白着脸,呼吸困难,一字一句的道:“那你就毁了我吧!”她以为自己终于找到传说中的爱情,却不料一切都是虚幻。他以为自己终于找到了倾心相爱的女人,谁知道一切都是谎言和欺骗。他为了自己身为皇帝的尊严,为了那颗高傲的心,伤害她,报复她对他的欺骗。而她,用冷漠和无声,默默的反击着他带给她的痛和伤害!原来幸福和爱情也可以是假的!———————————————————————————冷千夜——宇日王朝的皇帝,面如冠玉,眸如漆星,冷然中带着阴郁,神态中带着一些慵懒,可是那波澜不兴的眼神用总是会让人不寒而栗,性子里却隐藏冷酷无情的一面。冷邵阳——宇日王朝的王爷,刚毅中带着几分不羁,性格桀骜不驯,对女人一向淡然的他,却独独的钟情与她。独孤月——身份神秘的他,潇洒不羁,快意恩仇,无牵无挂,在遇到了她以后心莫名的被紧紧的揪住。……男主根据剧情随时添加,一对一结局!————————————————————推荐狸的完结文:《暴虐将军妻》《霸道王爷温柔爱》《恶男的美女保镖》——————————————————————————————推荐好友文文:《一夜恩宠》淡漠的紫色《情惑妖郎》懒离婚<敢不爱我,整死你!>旱莲草+++++++++++++++++++++++++++++++++++++++++会员晓晴所做视频地址:?pstyle=1喜欢文的读者亲,请点击【推荐投票】【放入书架】【留言】支持狸,谢谢!
  • 穿越红楼之林家双玉

    穿越红楼之林家双玉

    林紫玉怎么也没有想到,被牛头马面勾错魂的事居然发生在自己的身上林黛玉是谁啊是她最喜欢的人既然有机会去做她的姐姐又怎么会放弃这么好的机会呢看看有林紫玉的红楼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红楼整个红楼因她的出现,而发生了改变。可是等待着她自己的又将是什么样的命运呢?这具身体的母亲留给她的紫玉又意味着什么呢?当谜底被揭开后,等待着她的是什么?是幸还是不幸?小蝶新建了一个群,群号是:83839682,如果亲有意可以加群。验证码写紫玉(笑脸)小蝶隆重推出另外一个群红楼情思群,群号为:36840339欢迎光大红楼迷前来交流。希望大家多多支持笑蝶拜求点击+票票+留言+收藏!其实我一直想写有关红楼梦方面的穿越小说,看到一个个的都写得那么好,有点不太敢动笔,一直在想应该以什么样的身份写来,后来才决定虚构这样的人物来写,来圆自己的一个梦。借此机会,小蝶推荐自己的文:《一个女人三个老公》的下部《草根妈咪》粉墨登场,地址:《一个女人,三个老公》离婚了,没什么很平常净身出户,没什么大不了带着女儿,是天下最幸福的事离婚后的第一个愿望就是有份工资高的工作,把女儿接到身边来亲自教育,至于男人如果碰到合适的坚决不放过,当然最起码是在拥有一份固定的工作的情况下,谁叫咱是新世代的女性,谁叫咱是坚强的单妈呢?看着哥嫂的脸色过日子,那是没办法的,谁叫咱现在没有能力把女儿带在身边呢?面对前夫的骚扰,坚决反击,也不想想不离婚时忍那是为了家庭和睦,现在离婚了,就算是当炮灰的命,也不应该当你的炮灰。想和心爱的男人生活在一起,本以为水到渠成,谁知道天意弄人,真的是有缘无份吗?出去爬个山吧居然落水,欠了别人一条命。本想要个电话号码以后报答救命之恩,可是人家不稀罕。很好!是你不要报答的,可是为什么再次碰到时,非要逼着人报恩,什么世道!好友的文文:四兄妹的酷乐队:(小四酷=影子宝贝)穿越红楼之甄巧儿:(飞雪若影)红楼之玉落谁家:(玉人何处)
  • 国宝之谜

    国宝之谜

    人们在欣赏它们的同时不禁忍不住想知道这些国宝的创造者是谁?它们都有什么奇异之处?在它们身上都发生过哪些奇事?现存的国宝目前状况如何?下落不明的国宝消失的原因是什么?现在又在哪里呢?只有清楚地知道了这些问题。才能够让人们更加了解国宝、珍惜国宝。,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古代人民用智慧创造了无数辉煌的瑰宝。经过岁月,的沉淀后,它们变成了现在人们所见、所闻的历代传世国宝。每一件国宝都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背后是一个个不为人知的故事,散发着神秘而悠远的气息。 不同时代、不同的先民为人们留下了不同的具有各个时代特色的国宝,有些因为时代的久远、文字的缺失变得扑朔迷离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宠妻到底

    宠妻到底

    ◇◆他,男颜祸水前途无量。少年时期便沉稳寡言,却不曾料到她会无意间闯入他的黑白世界。自此以后,那一眼就是他的一生。她,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乔家公主,善良、单纯、娇气。从未曾想过她会跟冷面阎王似的他会有什么瓜葛,更不曾想过她会踏上这条道路。他,与她青梅竹马,时时刻刻守护在她的身边,原本以为她会顺理成章的成为他的老婆,不料半途杀出来一个---苏妖孽。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quot;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文化艺术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文化艺术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成语是汉语词汇宝库里的璀璨明珠。它是长期以来人们在相沿习用的过程中,形成的形式简洁面意义精辟的固定短语。它结可严谨,表现性强,具有庄重典雅的书面语色彩,历来为人们喜闻乐用。不论讲话或作文,准确恰当地镶嵌或点缀一些成语。本书注重知识性、可读性和完整性,每个成语都辟有释义、出处、故事三大部分。编排顺序按笔画多少排列,既方便读者阅读,又方便读者查阅。本书既可作为中小学生学习成语的工具书,又适合不同层次读者作为故事阅读,具有广泛的适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