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养生 | 一躲,二养,三补,四防


作者 :儒风君
《黄帝内经》讲:“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夏天正式开始。
顺应节气的变化,我们在生活中,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1
一躲:躲立夏
立夏天气开始变得炎热,蛇虫鼠蚁也比较多。
民间有“躲立夏”的习俗,这天尽量不要出门。
必须外出时,可以擦一些皂荚枝和红花。
或在家门口撒上墙灰,蛇虫鼠蚁闻到气味,自然就会躲开。
2
二养
养心
《素问·脏气法时论篇》:“心主夏。”
一年四季中,夏天属火,火气通于心。
夏天新陈代谢增强,心脏负荷增加,立夏养心尤为重要。
要保持精神安静,切忌大喜大悲。
夏天多吃冬瓜,补充钾元素。
也有助于将体内多余的钠排出,起到保护心脏的作用。
养脾
脾是后天之本,也是气血生化之源。
夏季阳气盛于外,阴气居于内。
很多人容易“苦夏”,食欲不振、脾胃虚弱。
可以多吃水果蔬菜,开胃的同时还能补充维生素。

3
三补
花椒芽:补中散寒
中医认为,花椒芽性味辛、温,能补足中气、驱散寒气。
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以刺激肠道,增加蠕动,有利于便秘。
从对于脾胃虚寒所导致的脘腹冷痛,或者蛔虫所导致的腹痛恶心呕吐,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丝瓜:滋阴补阳
张景岳:“善补阳者,必从阴中求。阳得阴助,生化无穷。”
中医认为,丝瓜味甘性凉,入肝、胃经。
尤其是粘液中,含有大量保湿因子。
能舒缓紧绷干燥的肌肤,为肌肤补充水分。
特别适合出汗多、津液大量流失的夏季食用。
苦菜:祛湿补脾
立夏节气,气温逐渐升高。
湿热淤积体内,饮食应注意健脾化湿。
《神农本草经》中记载,苦菜性苦寒。
能去五脏邪气,补脾胃正气。
此外,还有有清热解毒、杀菌凉血的作用。
既可以炒着吃,也可以凉拌吃,是药食两用的食材。
4
四防
饮食防寒
《伤寒论》讲:“五月之时,阳气在表,胃中虚冷。”
立夏节气,气温才刚开始稳定上升。
阳气都浮在体表,脾胃反而是内在空虚的。
要注意保护好体内阳气,忌食生冷,温暖肠胃。
刚从冰箱中取出来的食物,千万别吃。
特别是肠胃功能较弱的儿童,最易发生恶心、呕吐。
起居防晚
《黄帝内经》:“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
夏季昼长夜短,可以晚睡早起,适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
但是不能太晚,不要超过晚上十一点。
中午适当小睡,让大脑和身体能得到休息。
但午休时间不宜过长,不要超过半个小时。
由于脑血管硬化变窄而出现头晕的人,不宜午休。
心情防躁
《素问·上古大真论》言:“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立夏之后,随着气温上升,人的情绪波动较大。
生气易怒,最容易给心脑血管带来损伤。
因而夏季要戒躁、戒怒,避免心火内生。
多做些偏“静”的事情,比如练字、下棋、钓鱼、养花等。
运动防汗
中医认为:“阳加于阴谓之汗。”
出汗,需要阳气和阴精的共同参与。
过度出汗,会造成心气不足。
出现心慌胸闷,乏力困倦等症状。
夏季高温天气,可以选择在早上10点前和下午5点后进行户外活动,让身体感受大自然的温度。
运动时,多备一些绿茶、绿豆汤,生津止渴,降温补水。
文末点亮在看,鼓励下儒风君!
3秒加星标,儒风大家抢先看
广西90后夫妻隐居山林,12年间生下10个孩子,现每月领4000元低保
文丨孙虎的书房编辑丨孙虎的书房广西的一处深山老林中,住着一对年轻的90后夫妇,他们在12年时间里竟然接二连三的共生下了10个孩子,都丝毫不给女人肚子一个喘息的机会。有的人会说,能养得起这么多孩子,那绝对是大户人家。可是不然,他们夫妻二人都是来自遥远的山村。深山里破烂的木屋,生活条件很艰苦,几个孩子从来没有吃饱的时候,只能靠每个月领4000元的低保来维持这一家12个人的生活。读书号2023-05-26 10:50:170000班主任:我将高一数学学霸笔记整理出来,8天吃透,基础分不能丢
不管是刚上高一的同学们,还是高三准备复习的同学们,高一的知识点是在高考之中经常会用到的,不要小看高一的知识点简单,其实,高二和高三的知识点都是在高一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如果你高一的数学没学懂,那么高二,你的数学大概率是跟不上的,高三总复习的时候,就会很麻烦,更别说想把成绩提高。读书号2023-04-23 10:20:420000班主任:我总结了高中生物总复习提纲,高三复习吃透拿分,赶快看
在高中生物进入到最后的复习阶段,经常会出现大家对一些概念不清,忽视前提或者是一些公式法则记忆不清,而造成这些方面的原因是因为生物的知识点太多,好多的内容经过很长时间不在去复习,然后新的知识点又要灌输进来,导致了以往的知识点都忘了一干二净,所以才会出现文字推理及判断性错误,以及相关的解题方法,技巧等没有真正的去理解和疏通一遍。读书号2023-04-22 20:12:130000一定要背熟的生物知识点
读书号2023-04-20 19:09:140000王怜花为何不将《怜花宝鉴》传给李寻欢?你看李寻欢的师父是谁?
在《多情剑客无情剑》中,王怜花这个人再次被古龙提及。之所以王怜花被提及,是因为王怜花要跟随沈浪一同出海归隐了。归隐意味着江湖生涯结束,此后就是过着闲云野鹤的日子,再也与武林没有瓜葛。王怜花惊才绝艳,琴棋书画,星象占卜,武功一流,文采一流。突然间要放下这一切,告别江湖。王怜花的内心还是很不舍的,尤其是他一身的才华,难以割舍。所以在出海归隐前,他将自己的生平所学,写在了《怜花宝鉴》上。读书号2023-04-19 15:52:0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