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84000000024

第24章 京华忆旧 (5)

建国后,我感到京剧就有衰落的趋势。其原因大概还在于为政治服务上,在这点上它有点要被评剧(建国前老北京有些看不起评剧,称它为“蹦蹦”或“落子”)取代的趋势。传统上,倡优一体,艺人地位十分低下。解放后,抬高了艺人的地位,对他们说,你们是教育人民的。既然要教育人民就不能老演内容反动、情趣低下的戏,要编演新戏,新戏的主要任务就是配合当前政治。什么艺术形式最适宜“配合”?就是比较简单、没有定型、发育尚不完善的艺术形式,评剧、还有曲艺(下面再说)最适合。而有一百多年历史,清末民初发展很完美的京剧就不行了。有四五百年历史的昆曲,想都甭想。

解放后,百废待兴,实施的第一道法律却是《婚姻法》(1950年5月),那时我上小学,还到大街上宣传过《婚姻法》(主要是给过路人念)。评剧马上就跟了上来,排了许多宣传婚姻法的新戏,如《小女婿》《刘巧儿》《罗汉钱》等,反霸斗争时就排了《艺海深仇》。这些马上唱红,大街小巷都唱“我十九,他十一”(《小女婿》女主角杨香草的唱词)。而京剧就配合不好,五十年代初京剧也排了一些写阶级斗争的戏如《江汉渔歌》《九件衣》等,都是古代题材的,这与在延安创作《逼上梁山》是一个路数,但北京人不接受,这些“现代戏”始终没有红起来,现今就是京剧界的人士恐怕知道的也不多了。

而评剧配合政治运动的戏则成功率很高,像上面说的《小女婿》《刘巧儿》红得简直就像十年前尹相杰《纤夫的爱》。连蹬三轮的收工回家时也敞胸露怀、十分放松地唱“巧儿我自幼而许配赵家, 我和柱儿不认识怎能嫁他呀……”或“我十九,他十一,事事他都不懂的……”。那时的评戏除了旦角有好听的唱段外,其他行当则少有华彩唱段,所以这些少不更事的小姑娘的诉说让蹬车的老爷们儿唱也很滑稽,但车夫好像流动广告,他们使得评戏红上加红。金少山当年就是这样红上加红的,在他唱压轴大戏之时,只要他一上场(一般都在夜里十点以后),剧场门大开,随便进。门口等着拉晚座的洋车夫涌入,尽情欣赏如排山倒海式的金老板的高门大嗓。

清末民初特别是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京剧受到几乎是全体城市民众的欢迎,用柏杨先生的话说“平剧”(即京剧)运气来的时候长城也挡不住。老北京大多都能哼哼几句“二黄”,至不济听戏时也是眯着眼睛、摇头晃脑用手轻轻地在大腿上打着拍子配合台上的吟唱。过去,京剧之所以受到人们的追捧,并非是剧本的情节好、引人入胜,更非戏中塑造了成功的、立得起来的人物形象,这些虽然都是新文艺理论家的口头禅,但京剧绝不是靠了这些才走红运的,而是因为它创造了无数优美感人、而且极易上口的唱段,人们爱唱。

京剧的唱段大多属于板腔体(也有少量宫调联唱的曲词)的,板腔旋律简单、变化自由、节奏明快,易于演唱,可接受性强。当这些优美易唱西皮二黄,如果再配以恰到好处的词句,两者相得益彰,就成为播于众口的流行歌曲。而且其热火程度足可以与当今的流行歌曲相比美。上世纪二十年代,齐如山先生写过一篇《戏文警句》收录了100多句流行于民众之间的京剧中的警句,齐先生赞美这些警句有着“感化人民心理,左右社会的趋向”的作用。警句中有对白也有唱词。当时还很少有创作歌曲,而民歌大多为情歌小调,曲词轻薄,在主流社会看来都是淫词媟语,正经人很难出口。人们如果心中有了点积郁,需要抒发,往往就会选择京剧。比如“过了一天又一天,心中好似滚油煎”“一日离家一日深,好似孤鸟宿寒林”“昨夜晚吃酒醉和衣而卧,稼场鸡惊醒了梦里南轲”“听他言吓得我心惊胆怕,背转身自埋怨我自己作差”等等。这些或是对未来的忧虑,或是自怨自艾的词句都有较开阔的广谱性,都能代替人们抒写郁闷。

这种情况到了建国后有很大改变,共产党打天下很注重文艺的力量,对于创作歌曲尤为看重。因此当时是革命到哪里,歌声就到哪里。解放后的北京到处是革命的歌声,这自然而然挤压了京剧唱词流行的空间。京剧的气运之衰,可以说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但当时的歌曲过于单调,不能顾及到人们感情的多面性(当然也不允许感情多样),这样到了革命激情下降、人们情感彷徨无归时期(如困难时期)就找不到了正常的宣泄渠道了,于是旧京剧和一些外国歌曲就成了替代物。我记得那时在学校常常听同学唱起“我本是卧龙冈散淡的人,论阴阳如反掌、保定乾坤……”“我正在城楼观山景,耳听得城外乱纷纷……”在物质困难的时刻,人们力图在精神上超脱一些。

解放前,艺人是自由职业者,虽然吃开口饭也自有其艰难,黑白两道都要维持,但大体上还是凭本事吃饭。演出的剧目也是多少代积累下来的,演什么和怎么演,全看观众口味与演员实力。解放了,新政权日益重视对于意识形态的控制与管理,推行了许多新措施,其中最重要的就是1951年由政务院总理周恩来亲自挂帅领导的戏曲改革。戏曲改革的方向是把散漫的艺人编织在由政府组织的国营戏曲演出团体之中。北京的中国京剧院、中国评剧院都是国营剧团。当时还有许多声望卓著、在公共领域有着重大影响的名角如四大名旦、四大须生都各有戏班,仍在旧的管理形式下运转。于是在国营化之前,先把他们以公私合营或私营公助的形式组织起来,作为过渡。这样就出现集合了大批的京剧第一流艺术家的北京京剧团。这个剧团且不说有马连良、谭富英、裘盛戎、张君秋这样名震华夏的“四大头牌”,就是名老旦李多奎、名丑马富禄、花旦赵燕侠、武生杨盛春、黄元庆等都是一时之选,真是人才济济,这是其他剧团遥不可及的。

也有些老戏迷、老演员提起“戏曲改革”十分痛心疾首,认为“戏改”使得许多令他们目眩神迷的戏不能唱了,如《四郎探母》《探阴山》《乌盆记》等;我对这点基本上没什么感受,因为我对京剧的记忆大多是“戏改”之后的事儿。被禁的戏中只有《铁公鸡》我曾看过,但只对张嘉祥抖大旗一场武戏还有点印象。

我没上学就听戏,因为没人给讲,听了也不懂,就觉得热闹,因此爱听武打戏,爱看丑角、大花脸,就怕青衣上场。她们一露面,抱着肚子一唱就是半天,令人坐立不安。我还爱看一些不登大雅之堂的小戏,如介于相声与喜剧之间的《打面缸》《三不愿意》《连升店》《花子拾金》(这些有点像现在流行的小品)等,它们通俗易懂,又逗乐。后来还欣赏过中国京剧院叶盛章、张春华、张云溪等著名武丑和武生演的《酒丐》《杨香武三盗九龙杯》和诸多的武松戏(如“打虎”“打店”“血溅鸳鸯楼”等)。那时大栅栏中有个庆乐剧场,专演连台本戏,如《封神榜》《西游记》等,有烟火,有电光布景,也能招徕一些不太懂戏的观众。这些戏一般不注重唱,倒仓时嗓子坏了的李盛藻在这里挑班(李盛藻嗓子没出毛病时,学高庆奎,其红的程度可比马连良),后来他去戏校教书了。

有唱、有打、有做的《打渔杀家》符合解放后的意识形态,一度很红,到处唱“杀家”,连民间文艺演出都排这出戏,其剧本还选入50年代北京教育局编纂的《文学课本》。这出戏行当较全,萧恩与女儿桂英对唱和萧恩大段独唱都很好听,教师爷催讨渔税银子,打上门来的玩笑戏极有趣,使得全剧庄谐并作,受到广泛的欢迎。而且“教师爷”一词也成为流传很广的贬义词。

我在虎坊桥北京工人俱乐部听戏最多,第一,它离我家最近,走十分钟即到。别看它名叫“工人俱乐部”在改革开放前它一直是北京第一流豪华剧场。第二,它是北京京剧团驻地,前面说过,京剧界的名角一半集中在这个团。虽然马、谭、裘、张早在二三十年前就红了,但五十年代可以说是他们的艺术上最成熟的时期。《失·空·斩》《大·探·二》《群英会》《淮河营》《铫期》《龙凤呈祥》《赵氏孤儿》《将相和》《秦香莲》《望江亭》《诗文会》……一系列名剧在这个剧场屡演而不衰。

俗话说“生书熟戏”,也就是说听评书要听生的、听没听过的;而听戏则要听熟的,甚至熟到自己能唱才好。台上的角儿每唱一句,台下的听者在心里也跟着重复一句,重复之时体味歌者行腔的用心,这样才能感受京剧的韵味。否则台上咿咿呀呀地唱,您还在琢磨刚才那一句是什么意思,这哪能感受到皮黄旋律的韵外之致。如裘盛戎的《铫期》一段二黄原板“皇恩浩、调老臣龙庭独往,隆恩重,愧无报,心已彷徨。转过了万花亭太和殿上……”行腔委婉和走鼻音,余音袅袅,让听众体味铫期这位开国老臣的心情复杂。虽然行军打仗、保卫边疆他是行家里手,但回朝侍奉已经腐化的昏君则使他十分尴尬,不知所措。裘盛戎把铫期的“伴君如伴虎”的忧虑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后一句“换戎装、卸甲胄、来见君王”,音乐嘎然而止。此时听众感受到的是铫期内心深处的质疑:“这位曾经和自己一起摸爬滚打的皇帝怎么突然变得不认识了!”

到五六十年代的马连良嗓音已经不如年轻时之“脆”,此时他更适于唱衰派老生。如《四进士》中的宋士杰、《一捧雪》中的莫成、《天雷报》(清风亭)中的张元秀等,后二者都有些背离当时意识形态,很少演出,《四进士》是麒麟童(周信芳)的拿手戏,而且拍了电影(电影名《宋士杰》),受到观众的好评。50年代京剧界的风气是“捧周压马”(周信芳因是党员更受器重),马连良要演《四进士》要向《宋士杰》靠,所以也不好多演。那时马先生唱的比较多的是诸葛亮(《借东风》)、蒯彻(《淮河营》)、乔国老(《甘露寺》)。尤其是乔国老那段“西皮原板”转“西皮流水”“劝千岁杀字休出口,老臣与主说从头……”唱遍北京城,到处都可以听到有人唱,特别是澡堂子。

那时老戏迷不听新戏,这“新戏”不单纯指新编的现代戏,而是包括一切新编的戏,例如他们听《群英会》就不听《赤壁之战》,听《搜孤救孤》就不听《赵氏孤儿》,总之他们认为一经改编则“精华尽失”,没了京剧味了。然而马连良在《赵氏孤儿》中唱的那段“反二黄散板”转“二黄原板”(老程婴)却受到普遍欢迎。我听了也觉得颇有感染力,看来老戏迷们也不是一味盲目反对改编的。这段唱词是“老程婴提笔泪难忍,千头万绪涌在心。十五年屈辱受尽,佯装笑脸对奸臣。晋国上下的人俱谈论,都道我贪图富贵与赏金,卖友求荣害死了孤儿是个不义之人……”。

这唱段真是曲折低回、如泣如诉,表达了程婴忍辱负重、凄楚愁苦的心情。自1963年秋开始抓意识形态领域的阶级斗争后,文坛上的刽子手个个都瞪大了眼睛搜索对象,没想到到1964年了还有人敢演出大报仇的戏,而且它在香港演出引起巨大的轰动、受到热烈欢迎。在那种地方受欢迎,把一切都看成阶级斗争的主政者必然会想到其政治倾向一定有问题。于是在报纸上以整版的篇幅批判《赵氏孤儿》,其核心是指责它宣扬“世代复仇”。马连良那段著名的唱段中的“十五年屈辱受尽,佯装笑脸对奸臣”,到1964恰恰是建国15年,这能让斗争情结特别强烈的人们发生各种联想。可见即使没有吴晗的《海瑞罢官》,马连良在文革当中也不会好过。

还需要说一点,北京京剧团的票价在当时是最高的,特别是马、谭、裘、张四大头牌全都上场的演出,其票价是五元(我记得票价卖到五元除“四大头牌”外只有一次例外。那是1962年冬天,苏联功勋芭蕾舞演员里娅宾姬娜来京演出,北京歌舞界的一流演员几乎全体出动陪演。这次近于歌舞演出的票很难搞到,我买了个二楼前排加座是五元)。这是当时任何演出团体都没有的高价,但大多听众还觉得“值”。这些演出的票还很难买,非得早早去排队不可。

上高中了始知欣赏音乐,最初也就是去听演唱会,到1960年上大学时才有意识地去听正式音乐会,特别是中央乐团举办的音乐会。

那时中央乐团演出场所是北京音乐厅,它是由中央电影院改造而成的。我初中上的是北京师大附中,离这里很近,常到这里看电影。50年代搞的第一个西方国家的电影周是法国电影周,我就是在这里看的。如《勇士的奇遇》《没有留下地址》《危险的游戏》等,至今还有很深的印象。

同类推荐
  • 媒体制造

    媒体制造

    本书作者运用媒介责任理论的分析框架,对新闻实务界近年来大量经典案例和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指出当代中国新闻媒体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全书既涉足理论前沿话题,又有实务界鲜活案例,引证详实规范,为新闻学子必读。
  • 宝贝取名有学问

    宝贝取名有学问

    古人云:“赐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艺;教子一艺,不如赐子好名。”此话今天看来似乎有点片面性,带点名字决定命运的唯心味道,但其中也反映了名字的重要性,体现了人们对取名的重视程度。姓名,是人的“品牌”。取名,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姓名的好坏,虽不能决定人的一生命运,但它却带着时代的信息,凝聚着长辈对宝贝的深情厚意和殷切希望,好的名字寄托着人的理想、抱负和志向,从小为宝贝树立起人生的追求目标,激励宝贝奋发向上,努力进取,塑造良好的个性,在心理上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影响他们的一生。
  • 实用工商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工商文书写作大全

    本书详细介绍了实用工商文书的写作方法及类型,按其文体格式划分,有表格式文书、申请报告类文书、章程及合同类文书、申诉答辩类文书四大类。打开此书,找到你想要的文体,按图索骥,轻松搞定!
  • 实用个人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个人文书写作大全

    普通书信第一节概述书信源远流长,流传至今最早的信件是3000多年前周公旦写给召公夷(shi)的信。信是人人必写的,即使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也不可能不写信,因为书信是感情联络的纽带、信息传递的桥梁。打开本书,让您的个人文书更加完美吧。
  • 悦读MOOK(第二十一卷)

    悦读MOOK(第二十一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热门推荐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吴版倚天之长相守

    吴版倚天之长相守

    自小我就爱倚天屠龙记里赵敏与张无忌的爱情,那时只觉女子当做赵敏,而一生良人应寻无忌。长大后看了原著,陆陆续续看了九版倚天,终是只爱这一版。夜深人静,感念无忌敏敏的爱情,亦为儿时懵懂不知愁的痴意作个纪念,写下这个同人后续,愿与一起喜欢的吴迷一起分享。那时的无忌,给了我对于爱情最初最美好的向往。今亦是。
  • 世界最具神奇性的探险故事(3)

    世界最具神奇性的探险故事(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锦绣嫡女:毒医三小姐

    锦绣嫡女:毒医三小姐

    前世乃上古神秘之族嫡长女族长,长老陷害,自爆身亡,今世相府毒女,出生毒死亲娘,毒残奶娘的嫡三小姐,性子看着怯懦温软,谁能知道隐藏在体内真实的她觉醒会如何?!她安晏要做就做京都最锦绣的小姐,替嫁入侯府,一双毒手享誉天下!风云变,往昔,究竟谁对她好谁才是最坏的人?还有那个那个,面皮比城墙还厚的男人,没想到他的身份层层剥开后竟是那般让人惊愕.....“夫人,可否赐予为夫一毒,以毒天下?”“不给。”....“那为夫只能以身试毒了!”“滚!”
  • 豪门第一萌妻

    豪门第一萌妻

    他是冷血总裁,她是特种神偷;虽受尽万般宠爱,最终也抵不过她是个、代孕妈咪的事实!车祸毁容,她发誓要报复,身世被揭露,变脸后她带千亿嫁妆强势来袭。为了给萌宝的死报仇,她毅然将他的旧情人告上法庭。只是,当看到他代替旧情人被送上被告席…“老婆,别再闹了!”她,只听到了男人宠溺并带点无奈的声音被阻隔在审判台。直到真相被揭露,她终于知道,她错了,错得离谱……
  • 帝王的妖妃

    帝王的妖妃

    她是紫家的嫡女,紫家的耻辱,可谁知道,她已不再是她,她来自现代,古灵精怪表里不一。日日豪言壮志:拿了我的给我送回来,偷了我的给我交出来。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就算成渣了,也给我抠出来!正活的风生水起,怎知一不小心,一句流言,让她从此跟平淡无缘,身后至此多了一条狼……堂堂西凤摄政王,恐怖的“鬼王爷”,不在西凤施暴吓人!却闲得发慌,找她这个小女子的麻烦,于是东辰沸腾了,西凤遭殃了,天下颠覆了!尼玛的,流言止于智者知道不?什么?竟想要流言成真,天底下怎会有这种男人,看着因为一个流言追在自己身后的男子,紫灵第一百零一次的叹气……
  • 何必一往情深

    何必一往情深

    这二十多年、似乎没什么特别的可取之处、唯有执着。小的时候隔壁的小男孩抢了我的玩具,愣是追杀了他五个小时,追得他求饶才心满意足的拍拍屁股回家长大后,喜欢上一个人,掏心掏肺把所有所最好的都给他,改变自己的去迎合、却弄得自己满身伤痕累累。有的时候,都怪自己太过执着、人又何必要一往情深。小说交流群348036258
  • 全世界成功者都在用的80个关键思维

    全世界成功者都在用的80个关键思维

    本书以流畅的文字讲述了成功者都在用的80个成功思维。通过阅读本书,读者会豁然开朗,获得全新的观察视角,懂得如何摆脱思维定势。本书让读者明白,成大事者要拥有理性思维,不能被情感所左右,要学会理性地分析自己,还要懂得用逆向思维来解决问题,更要懂得积极思维的力量,凡事不消极,不悲观,只要转换个思路,问题就能迎刃而解。此外,要想获得成功,还要学会创新思维以及合作思维。总之,学习成功者的思维并加以运用,就能更成功。
  • 错嫁

    错嫁

    “无论今生是贫是富,都要入赘王府。人在世,不背诺啊!”齐博看着一脸悲痛的母亲,想着大着肚子的落雪。他该怎么办?他能怎么办?新婚之夜,郡主。望着齐博好久,才轻轻而又认真地说:“如果她果真怀了你的孩子,那么她的孩子也是我的孩子!我不介意你这么快就纳妾……”“我没要纳妾!”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