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84000000023

第23章 京华忆旧 (4)

一是所谓“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的影片。转到一监不到一个月主席逝世,接着就是“四人帮”垮台。本来“反击右倾翻案风”该刹车了,但北京的运动并未停止。那时旧电影(1966年以前拍摄的)大多没有解放,社会上放的电影也多是1975、1976年间拍摄的。经过文革,文艺政治化搞到极端,当时最大的政治就是“反击右倾翻案风、批邓”。因此这时的影片内容就是谎言的汇聚,是对观众智力的侮辱,也不妨说是一种测验。有个片子的名字记不清了,但它的第一个镜头,即使过了30年仍然记忆如新:一个革命派的姑娘,风风火火,怒气冲天,从岸边跳上一只小船,一把抓住船上一男人的肩头,刺啦一声,撕下一大块布来。这是一个大特写。

原来这位女革命派阻拦其男朋友进城做小买卖,“搞资本主义”。这位女士的形象就是当时极其时髦的“头上长角,身上长刺”的造反派角色。另一个就是《欢腾的小凉河》,这是个针对性很强的政治片。影片中有个“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相当于现在的副县长)一出场就是要“整顿”,要以“三项指示为纲”,要搞“四个现代化”等等一类大多数民众听着合理,却被主流舆论狠批的口号。这个副主任在外在造型上都模仿邓小平,留着小平头(“四五”之后,“小平头”就成为一种“反动”的政治意象),穿着藏蓝色的中山装,并在与无产阶级革命派争论时,引“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耗子就是好猫”这句邓氏名言。虽然影片把这个副主任当做反面人物来塑造,但他颇具气势,言辞尖锐,与造反派辩论时侃侃而谈,影片想贬损这个人物,反而增加了我们普通观众对他的好感。

印象最深的影片是1975年中国新闻纪录影片厂拍摄的访问“民主柬埔寨”的纪录片。这个片子很长,分上下集,大约有三个小时。我很佩服拍摄者的毅力,这样一个没有色彩、没有欢笑的空间,他们居然能够专心致志地审视那么长时间。当时柬埔寨内,人们穿的一律是黑色(仿佛是秦始皇时代的“尚黑”),无论男女,女的只比男的多一条黑围巾。不过这让一监犯人(犯人服装都是黑色)感到亲切,看看银幕,再瞅瞅衣裤,真有“天下同此一色”之感。

歌舞团的演出也一律着黑装,其歌唱如诵佛经,不知是佛诵取法于柬地民歌,还是柬埔寨人由于深信释迦惯用佛音梵呗以表达情怀呢?舞蹈只是顿足扬臂,颇具古风。女舞者持镰刀,男扬斧头,两者携手,就是工农团结;举枪展臂,昂首扬眉,便是消灭敌人。一看就懂,非常大众化。

影片中的首都金边,更令人惊讶,宽阔的大街上几乎没有行人,只有军用卡车往来疾驰,扬起阵阵沙尘,大约革命政府的车子在执行任务。这个片子中给我印象最深的镜头是一位十来岁的小革命军人。这个孩子大约也就一米三四高,穿一身工作服,面无表情、专心致志地在车床上加工机器零件。因为个子矮,只得站在一个肥皂箱上工作,车床旁边还竖着一支冲锋枪。旁白说,这个孩子六七岁时父母被美帝国主义者杀死,为了报仇,他参加了红色高棉革命部队,用枪打击美国侵略者及其走狗,为革命建立了功勋。现在革命胜利了,他放下武器,拿起工具为柬埔寨的社会主义建设努力工作,再立新功。当时还不知道柬埔寨发生了人间浩劫,但我想这样小的孩子,如果在革命战火中没有条件上学的话,革命胜利了,为什么不让他们读书呢?后来我才知道,那时根本没有学校了,因为学校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的地方,统统被取缔了。

电影这种有刺激的娱乐往往会引起犯人的遐想,特别是1977年下半年,旧电影开放了,许多电影的放映都能带来点震撼。例如“政治犯” (当时不承认有政治犯,因为刑法中有“反革命罪”,“反革命”也是刑事犯罪)对影片的政治含义很敏感。改革开放前,中国文艺、学术都是政治信号,开放旧电影简直就是发布政治信号。荧屏播放了写海瑞的湘剧影片《生死牌》是一声春雷,大家议论,文革中第一个倒霉者吴晗要平反了,文革有点儿站不住脚了,彭总也要重新评价了;放《林家铺子》知道所谓“三十年代文艺黑线”又快成为文艺红线了……政治是个谜,时时放出些微信息让大家“猜一猜,谁来吃晚餐”。这真是一种益智活动,连监狱的犯人也能半公开地参加。

文革中拍的“革命电影”特别适合监狱中放映,因为影片中一律孤男寡女,不食人间烟火,不会引起犯人的遐想,有利于思想改造。因此,我想,当时积极提倡的“为工农兵服务”,似乎也没忘了犯人,也是为犯人服务。可是文革前的影片中还一些是有点爱情内容的,尽管这已经是“革命+爱情”,或“劳动+爱情”了,最不济也是爱情不忘革命,爱情不忘劳动,与现在拍的爱情片根本不是一回事。但就剂量甚微的爱情也有副作用,足以使一些定力不足者心动。

有一次放完了《我们村里的年轻人》,这是一个歌颂大跃进农民改天换地的影片。其中女主人公孔淑贞,很是抢眼。第二天一早在三角院洗脸时,碰到大老黑,他拿着一块新的花毛巾擦他那张黑脸,因为对比鲜明,我不禁赞叹“真花啊”!大老黑用手拍着毛巾说“知道吗?孔淑贞给的”!我笑了说“你真是至死不悟啊”!他案子在北京很有名。老黑本是某工厂的书记,当过兵,去过朝鲜,为人嘻嘻哈哈,很豪爽,很有人缘。家在河北农村,独居北京,平时与工人打成一片,没大没小,偶尔失足,与食堂女炊事员发生关系。

70年代的北京“备战备荒”,挖了许多地道,这位女炊事员常值夜班,卖完夜宵后,常常从地道溜进老黑的办公室,宵入晨出,“来非空言去绝踪”,很是秘密,真是“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后来,终于被女炊事员的男友知道了,气愤异常,要去捉奸。老黑厂里的朋友、耳目多,马上把这件事告诉了他。老黑把电灯的火线接到门把上,想电来人一下。没想到那天恰好下雨,电工怕穿胶鞋出声,光着脚板,提着鞋去捉奸,一拉门把,陡然中电,因无防备,猝然摔倒。老黑知道出事,抱着电工抢救,不治而死。最后老黑被判“死缓”,老黑劳动表现好,乐于助人,又由于当时判得有些重,缓刑期满直接改为18年(一般是改为无期),不久又减两年。是不是女炊事员就是他的孔淑贞呢?没有探究过。

娱乐记往录

各个龄段的人们都有娱乐,但只有青少年时的娱乐才会在生命上留下深刻痕迹。我是个过早地结束了青年时代的人,一轮轮的政治运动、厄运都没有忘了关照我,要是买奖券能碰到这样运气多好(我也没买过奖券)。1964年被批判、定为反动学生,1965年发配劳改农场监督劳动。当时曾有诗云“此生二十三回秋,唯有此秋偏淹留”。23岁就开始了生命的秋天,还谈什么娱乐?年近不惑,摆脱厄运之后,又为谋生而奔忙,失去了静下心来欣赏艺术的耐力,逐渐也就失去了欣赏艺术能力。

80年代,我供职于文学所《文学遗产》期刊。有一天中午正在编辑部看稿子,所里科研处打电话叫我马上去到首都剧场去看日本能乐演出。我不想去,科研处同志说:“这是文化部发的票,我们所里十几张票,没人去,上头要批评的。”于是只好奉命前往。

过去我都没有听说过“能乐”这个词,懵懵懂懂到了剧场,演出正好刚开始,偌大的剧场没有多少人,显得空空荡荡。我脑子里还回荡着第二天《文学遗产》的发稿问题,有几篇还没有“齐、清、定”(这是对送交印刷厂之前对稿件三项要求)呢。此时根本没有放松看戏的心情,只见舞台上几位穿浅色和服的演员像鬼魂一样飘动。“能乐”是日本的国粹,但我真的没有能力欣赏,演员戴着面具,动作缓慢,一招一式,仿佛是电影的慢镜头;伴奏尤其令人烦闷。三只鼓(大中小),节奏单调,还有一只短笛,但音似乎走调,有点沙哑,这情景要写在诗中很好,唐人有“短笛无腔信口吹”的名句。可是到了现实中,耳朵是受了很大委屈的。

剧情要比昆曲和京剧还慢,剧中人拖着长腔对话,一句述说很紧迫的事情的句子也要拉长腔,真是对性情的折磨。最后实在忍不下去了,悄悄地弯着腰离开座位,趁人不注意时溜号。不料到了门口,发现门被反锁了起来。旁边的剧场工作人员低声但颇有点严厉地说:“对外宾要有礼貌,遵守外事纪律!”这居然是外事活动!鲁迅曾说到他家乡的戏班——“群玉班”,名实不符,没有人要看。乡民们编过一支歌:“台上群玉班,台下都走散。连忙关庙门,两边墙壁都爬塌。连忙扯得牢,只剩下一担馄饨担。”这场演出,幸亏早早地关了大门,否则连馄饨摊也没有。当然这不是说人家演得不好,而是说这种艺术形式对于当时的中国人来说,太陌生了。

从这件事上,也感觉到工作紧张已经使我失去了欣赏艺术的心境,对于一时难以进入其境界的艺术缺少耐心。其实上大学时不是这样的。有一年纪念肖邦,在音乐厅听波兰女钢琴家的演奏,也完全不懂,但静心听下来,还是有些感悟的。困难时期,中央音乐学院学生每星期日都有音乐会,一毛钱一张票,有时是整场的交响乐,我不懂也去听,贝多芬的“田园交响”就是在那里听的。那时是学生,困难时期的政策也稍稍宽松(文艺界尤松),没有烦心事,听戏、看电影、听音乐既是娱乐身心,也是增长知识和提高审美能力。在有压力的生活的情况下就很难做到这一点了。几十年了,几乎没有进过电影院、剧场、音乐厅,而且逐渐失去了涉足娱乐场所的兴趣,不想去了。不用说花上几百元买门票,就是白送票也要顾虑重重,天冷、天热、散戏后如何回家都成了不想去的理由。

前几年写过一组文章叫做《看电影的记忆》,文中曾说看电影是北京人最普通、也最普及的娱乐活动,但这只限定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不包括文革),至于建国前则不是这样。那时最大众化的娱乐活动则是听戏和看“玩意(儿)”(指曲艺与杂技,这个称呼对艺人有污辱性,逐渐被淘汰)。看电影则是新派人物和青年学生的营生,为老派人物以及社会普通人所不取。四十年前,有次向电影导演的郭宝昌请教有关电影的问题,他家是旧式家庭出身,不赞成子弟们看电影,可是他却阴错阳差干了电影这一行,干得还挺起劲。他说:“有一次几个青年人商量看某个片子,老太爷病卧床榻听到了,颤颤巍巍地高声制止:‘不要去看电影,那里面有kiss!’”其他的老北京虽然不一定会说这样的话,但总觉得看电影的都是轻浮子弟,甚至是洋场恶少的嗜好,庄重的人、老实人不应该涉足那个男女混杂而又黑洞洞的神秘世界。至于听戏、捧角、戏迷的紧跟不舍地跟踪盯梢当红“角”都发生在光明正大的世界,谁也不觉得那么下作,还被看做是风流。

“听戏”主要指听京剧;昆曲虽然也有听,但其主要观众是从江浙一带来的文人;梆子(主要是河北梆子)还有一定的叫座率,但主要是周遭进京的农民欣赏;评剧则是没文化的家庭妇女和老太太陪着戏里的主人公一起去掉泪(评戏多是苦戏,如《烧骨记》《杨三姐告状》《杀子报》等);而京剧则是雅俗共赏的,全体北京人都喜欢,特别是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

为什么不叫“看戏”而称“听戏”?北京的老戏园子最初都是酒楼茶肆兼营的,既然是茶楼酒肆,方桌必不可少。茶酒吃食都摆放在桌子上,客人围在方桌的四周一边吃喝、一边聊天、一边听戏。他们大都不是面对舞台的,只是闷头听,遇到精彩处,抬起头来,抻着脖子叫一声“好”!以说明他们是知音的。因此早期的京剧(京剧这个词是建国后发明的。起初有“乱弹”“皮黄”“二黄”“国剧”“平剧”等名称)注重唱、不太注重表演。小时候,要是说“我去看戏”还要受人讥笑呢!

建国前关于听戏我印象特深的有两件事,一是程砚秋先生重返舞台,程先生重新登台唱的什么记不清了,但“满城尽说程砚秋”的氛围至今想起,尚很鲜活。日本占领北平期间,程告别舞台,隐居京郊青龙桥务农,抗日胜利后重出,受到北京人热烈欢迎,称赞他“耪了八年地”。不只是赞许程砚秋的民族气节,还是对追星一族更有刺激力的新花样。就记得常来家串门的女眷们说“他耪了八年大地,手怎么还那么细嫩,真不容易”。另一件是梅兰芳先生抗战胜利后回北平在长安大戏院(西单)登台演出,我们家买了一个包厢。那时长安大戏院包厢很简陋,在二楼前二排围个圈,圈中有四把木头椅子。演的是梅派名剧《生死恨》,全剧已经没有印象了,只记得韩玉娘抱着其丈夫程鹏举靴子哭诉情景。

同类推荐
  • 成功社交72法则

    成功社交72法则

    生命中有些东西是不依赖于外力的,要想倍受瞩目,要想创建一个良好的人际氛围,必须得注重内在人格的修炼。正所谓:肚中有货,不骄不躁,不怕没有伯乐寻不着千里马,气宇轩昂,平易谦逊,不愁身边不环绕仰慕的群众。
  • 王学泰自选集:江湖旧梦

    王学泰自选集:江湖旧梦

    这本书浓缩了作者几十年的研究心血,在字里行间中折射出了作者对于“游民文化”“江湖文化”牵动中国社会变迁的密切关注和深刻思索,让读者在“游民文化”和“江湖文化”中发现另一个中国。
  • 南京血祭

    南京血祭

    经济犯罪现代著名作家阿垅写于1939年的报告文学体长篇小说《南京血祭》(原名南京),是第一部纪实南京大屠杀和南京保卫战的史诗般的作品。
  • 胡适论人生:立场

    胡适论人生:立场

    收录胡适先生平生多种著述,以片断体、语录体的形式全新编排,内容详尽充实,涉及文化、治学、时政、人生、文学等方方面面,胡适的重要著作、优秀著作均收录其中。本书尽量保持原作风貌,原汁原味地再现一代大师的风采。
  • 每天懂点开心经济学·心理学·博弈论·国学

    每天懂点开心经济学·心理学·博弈论·国学

    读懂心理学,做他人的读心高手,做自己的心理理疗师,掌握经济学,你会在财富的每一角落遇见亚当·斯密,知晓博弈论,你将拥有行走江湖的处世王牌,了解国学,你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结构。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庶民百姓的故事

    庶民百姓的故事

    童话是世界儿童文学中永不凋谢的花冠,是与我们少年儿童捉迷藏的小朋友。童话王国简直就是一个多姿多彩的万花筒,在那些语言浅显、妙趣盎然的美丽童话故事里,有的蕴藏着严肃的人生准则,富于哲理,发人深省;有的反映了社会的真实现象,揭露了黑暗、鞭打了丑恶;有的揭示了大自然的奥秘,使人增长知识,开拓视野。童话奠定了我们的人生基础,影响着我们的一生。因此应该把那些名篇珍品传给后代,陶冶后代。为此,我们编辑了这套《世界经典童话故事全集》丛书,把世界各国许多童话名篇佳作装在一个美丽的花篮里,让它熠熠闪烁的光辉照耀下一代人茁壮成长,使孩子们梦幻般地度过金色的童年。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网游之异界霸主

    网游之异界霸主

    一个身患绝症的女生网游老手玩最后一次游戏却不曾想,在这个看似是古风的游戏中,却似异界的游戏中收获到人生中最精彩的时光收获到最真挚的感情既然生命有限,为何不在游戏里玩出自己的精彩人生?各种精彩,各种离奇,请大家不要错过!!!
  • 娘子,夜深了

    娘子,夜深了

    新坑《老婆,不婚休想离》皇命在身:一年之内必须娶满三夫四侍!正夫诱惑:娘子,你看上谁了?为夫帮你抢回来!但是你的心里不许有别人!只能疼我爱我!夫管严者有家训曰:为妻者,宠夫是王道!这是一个爱吃醋的傲娇妖夫,怕娘子爱上别的男人,想要独占宠爱,却又死乞白赖的给娘子塞各种相公、挖各种桃花坑的NP爱情故事!这么一个夫管严,这么一个娇憨老实的姑娘,为了三夫四侍的皇命,必须得狡猾一下下了!先把美人们娶回来,哄了夫君再谈情说爱!【扮猪吃老虎】。【仙侠】。【女宠男】。【小白】。【美男多多】。喜欢的亲们请收藏、留言支持下昂~(*^◎^*)------------(~o ̄▽ ̄)~o窝是又萌又可耐的分割线------------【玄幻宠文】阴阳师,九尾狐,返祖。【哥哥是只妖】墨儿师傅【宠文】女王,忠犬男~桃花常常眼冒精光,因为别人家哥哥、稳重、正太还超级萌!看自家哥哥:阴险、腹黑、还是个万人迷牛郎~偏偏还是只妖、不是人!啊啊~~最可恨的是,这个阴险腹黑万人迷妖哥哥时常对自己动手动脚,还……宝贝们滴有爱【宠】文妈咪,我是合法的》九尾鸢这是一个宠文,先婚后爱,宝宝很无敌,涉及高干豪门和黑帮。男主强女主也不弱,都擅长扮猪吃老虎,但是到底是谁吃了谁呢,亲们钻文看吧。《难耐美人恩》凤陌焰美人如画,恩宠不断。耐得了寂寞,受得了严寒,守得了家门,却,难耐美人狂野恩宠!《爱妃,老子是狼王》【宠】他是狼崽,她是渊识的人类,她不嫌弃他,教他唤她的名字:黎西,给他取名,黎狼;后来,他是王,她是贱民,他也不嫌弃她,教她用最精致的器皿享用世间最好的一切。【宠文推荐】《废帝霸妃》【契约老公,别乱来】剩女脸不红耳不热,纤手捏着美男俊脸:小朋友皮肤蛮水嫩的,教姐姐如何保养……【拐个娘子,生个娃】穿越只想泡美男,玩JQ,为啥子要嫁给大了她十几多岁的大叔?!如此,要逃!《全能皇妃》这一世,她立誓要做一个全能美少女,什么诗词歌赋,什么琴棋书画,什么谋略天下,只要是人会的,她都要学会…【那些年,我们一起打怪兽】【独宠妖孽徒儿】【仙侠+师徒+宠文】神马伦常,神马禁忌,那都是浮云。就偏生要做一对让人艳羡的神仙眷侣!http://m.pgsk.com/u/1792766237木子的微博拿出来晒晒太阳~\(≧▽≦)/~有木有喜欢刷微博滴亲亲~
  • EQ情商测试全书

    EQ情商测试全书

    紧张的都市生活是不是让你经常心生困惑?复杂的人际关系是不是让你觉得人心难测?多变的情感之路是不是使你身心疲惫?这些问题可能会出现在你生命中的某一个阶段,这时你就要好好思量一下如何改变这种状态了。本书从性格特征、婚姻爱情、事业前程、人际交往、发财指数等六个方面通过心理测试的方式解析你的心理,让你能够轻松地跨出战胜自己的一步。本书将帮你揭开心灵的神秘面纱,让你活出更灿烂、更真实的自己。通过这些测试,你也可以窥探别人心里的小秘密哟!紧张的都市生活是不是让你经常心生困惑?复杂的人际关系是不是让你觉得人心难测?
  • 洪荒战神

    洪荒战神

    项问,一个角斗士。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受尽屈辱嘲笑。生死存亡之际得到未知兽魂的认可,成为一名兽魂师。从此,风云再起。魂徒,魂士,魂者,……魂尊,且看项问如何一步步迈入强者之林。寻身世,灭强敌,拳战四野,脚踏八荒。既然天下人皆负我,那我为你孤战天下又如何?屹立在傀灵山颠,怀抱昏迷的采儿,项问眼眸如水,战意滔天!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