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3700000009

第9章

颜青梅摇头说:“不理解。”

她真的不理解。杜超和父母的关系有点不像父子母子,像什么呢?老师和学生?养子和养父母?她拿养子的话跟杜超开过玩笑,杜超只憨憨一笑,并不辩解。

颜青梅收到了她父母的信,果不其然,她父母的欢悦跃然纸上,问她何时带人回去给他们瞧瞧,何时办登记结婚,是否要搞婚礼,等等。收到信的中午,颜青梅约杜超见面,把家信给他看了。杜超眉开眼笑,颜青梅说:“我父母这边没问题了,你那边呢?”杜超说:“下午你等我电话。”

下午刚上班不一会儿,杜超电话来了,说:“晚上到我家吃饭吧。”他跟他母亲说了,他母亲很是高兴,提出晚上见一面。颜青梅问:“要是见了他们又不满意呢?”

杜超胸有成竹地说:“怎么会。”说他母亲是详细询问了她的情况后,才“迫不及待”要见她的。他这么说给足了她面子,也相当于给她打气,不过颜青梅心里还是忐忑不安,今晚就见面?自己的穿着得体吗?鞋子呢?头发呢?是不是该回去另换一身衣服?杜超说不必,他父母不是以貌取人的人,“再说你秀外慧中,怕什么。”杜超这样一说,颜青梅内心越发不自信,他父母在她脑子里已形成不苟言笑、难以接近的坚固印象,他们对自己儿子的要求都那么高,那么严,对儿子未来的媳妇少不了挑剔。

好在她办公室里没其他人,估计杜超也是找了个方便说话的电话机,两人才可以尽兴说话。

“万一你父母就是不喜欢我呢?”

“你就争取让他们喜欢嘛。”

“怎么争取?”

杜超在电话那头吭哧几下,说:“不知道。”

“你这个笨蛋。”

那头杜超呵呵一笑,说一会儿他下了课先回父母那边,帮着拾弄晚饭,等她下了班,先到一个约定的地方,到时他去接她。他把程序安排得环环相扣,颜青梅又问了一句:“不能改个时间么?”杜超说他母亲打过电话征求他父亲的意见,他父亲今晚恰好可以按时下班,这个时间正合适,否则说不定他们哪位有这个事那个事的,时间又得后拖。颜青梅只好答应。

颜青梅内心其实早就时刻准备着了,他父母再不好接近,也不是老虎狮子,她要做的是慎言慎行,礼貌勤快,若那样还讨不得他们的欢心,她只能听天由命。跟着杜超到了他家,进门时,客厅里只有杜超父亲,坐在沙发上喝茶读报;杜超母亲在厨房忙活。客厅的布置十分简朴,家具多是深色的,墙壁光秃秃的没任何装饰,整个房间一副落落寡欢的调子,好在饭桌上已摆上的几道菜发出了亲切的香气腾腾的欢迎气息。杜德诠起身招呼她,他高眉深眼,很有派头,说话的口吻从容和气:“小颜来了?来坐来坐。”把她让到沙发上,全然没有她担心的肃穆冷淡。曾芹闻声从厨房走出,一样以“小颜”相称,眼光迅速从她的头看到脚,请她坐下吃水果,转身又要进厨房。杜超阻止母亲说:“妈你歇会儿,我去弄吧。”出门去接颜青梅前,杜超已把饭菜做得大半,剩下不多的活儿才交给母亲继续。颜青梅屁股刚落座,听杜超说要去厨房,马上弹身站起,说,“我也去帮忙。”

曾芹大幅度摆手:“都不要来!就一个汤了,不用你们帮什么忙,你们坐着说说话。老杜,招呼小颜吃水果。”

这次见面,颜青梅印证了她最初对杜超父母的想象,他们骨子里严肃,但对人客气,很关注她的工作和学习。杜德诠夫妇对颜青梅的总体印象也不错,这女子衣着素净,貌不出众——她要是花容月貌他们还不放心呢;懂礼貌,不咋呼,虽说出身一般,但学历、工作都够格,人也勤快,吃过晚饭主动要求洗碗,当然,这是不是第一次登门刻意的表现也难说,究竟她性格是好是差还得靠时间说话,不过好好坏坏都主要是杜超今后自己去受的。看杜超的神情眼色,对颜青梅无疑是巴心巴肝地喜欢,看来这女子完全把杜超降住了。

事情至此,杜德诠夫妇才明白他们以前担忧儿子找不到对象纯属瞎操心。曾芹自是快慰,不久前,她都开始托人打听有没有合适的女子,准备出手给儿子介绍了,现在儿子的终身大事有了着落,她当妈的怎不长舒一口气。杜德诠的心情没那么简单。杜超调过来后,其工作的事情一直是杜德诠心里的一个结,交女友的事情是曾芹心里的一个结,现在他整了个女朋友来,曾芹倒是合了意,杜德诠却是喜与不喜参半。喜欢的原因与夫人一样,不喜的原因是他想得更远,杜超交下女友,接下来名正言顺地谈恋爱,筹办结婚,置东西,生子,这么一路下来,他哪还有心思和精力在工作上进取;难道他就这么一直下去了?想到这一层杜德诠内心那一半的欢悦豁然消失。杜德诠无法陪同妻子一起高兴,曾芹体察出来,然后说:“哎呀,儿子大了,既然有了女朋友,就先等他把结婚的事情弄妥了再说。”

杜德诠不悦地想:女人总归是女人。

杜德诠周身疲乏,单位上累了一天,回到家还不得心闲,想了一轮,干脆合上眼睛睡觉,不管那么多了。

杜晓晗受罚的续篇被杜超颜青梅的事情覆盖并消解了。当晚母亲曾芹没有依言让杜晓晗继续面壁思过,第二天晚上,母亲也只是雷声大雨点小地对她进行了补充性的告诫和教育,并要求她以后放学回家不得与李吉安同路。事情是过去了,可杜晓晗下了决心,等她考大学,一定要考到别的地方去,而且毕业后绝不回来。

杜超的婚事在春节期间办妥。他和颜青梅回了一趟后者的家,在那边举行了一场吃吃喝喝的婚礼,返回这边只简单操办了一下,请双方的家人(颜青梅的家人是她三叔一家)吃了一顿家宴,给单位同事散发了喜糖喜烟花生瓜子,就算把婚事办了。杜德诠也不希望儿子铺张婚事,如此简省行事最好。

杜超结婚置办家具用品,用的是杜德诠夫妇给的钱。他和颜青梅准备去登记前,杜德诠夫妇把他们叫进书房,曾芹拿出一笔钱交给杜超,其数目超过杜超的预想,杜超的第一反应是承受不起,惶惑推让道:“不用这么多,我和青梅也有点积蓄。”

曾芹说:“这钱说多也不多,是我们做长辈的心意,也是我们该拿的。结婚置办个家,要花钱的地方多,你们要处处精打细算。今后日子长,你们呢不要学现在有的年轻人,有几个钱花几个,不知勤俭持家。这钱是从我和你爸的死工资里省吃俭用省下的,多的我们也拿不出来。”

杜超二人唯唯不语。

背后颜青梅笑曰:“这也不是什么巨款,看把你感动的。”

杜超问:“你觉得少了?”

“把我当什么人了。”

有了自己的家,平时杜超就不回父母家吃饭了,只是周末带着颜青梅过去。颜青梅更愿意过二人世界,每次到了丈夫父母家里,公公婆婆对她客气是客气,却让她怎么都觉得不随意,不自在。杜超说:“时间长了就习惯了。”时光推移数月,颜青梅发觉这无疑是杜超说过的最不实在的一句话,习惯?连他自己都是硬着头皮在习惯,更不说她了。

颜青梅不是不想讨公婆欢心,她曾主动跟婆婆谈些家长里短、趣闻逸事、营养菜谱,不知怎么总有做戏之感,她像是做戏在说,婆婆像是做戏在听。杜德诠跟他们谈的永远是一本正经的话题,最新政策和形势,国家大事,国际局势,还有就是询问他俩的工作生活情况。就话题而言,颜青梅并不十分讨厌这类话题,但听公公杜德诠谈,最大的感受就是累。

另一层是公婆家没什么娱乐活动。杜德诠公务繁忙,有时周末也有工作,另外还有看不完的报纸和文件,曾芹忙完家务,没事时便坐在沙发上发呆,似乎进入了一种冥想状态。公婆俩能如此枯燥而又心安理得地打发闲暇时间,叫颜青梅觉得是个谜。一家人围坐餐桌边吃晚饭,少有谈笑风生、七嘴八舌的时候,哪像颜青梅父母家那边,饭桌上的一家人总是鸡一嘴鸭一嘴的,抢菜斗嘴不亦乐乎,公婆这边不说人人正襟危坐如用御膳,至少没多少生趣。吃过饭收拾了碗筷,顺着杜超父母的喜好看会儿电视,周末的全家相聚才宣告结束。

这个周末,颜青梅随杜超到了杜德诠夫妇家不一会儿,杜超被杜晓晗叫去请教数学问题去了。颜青梅给自己找了点事,拿了盘水果,洗净、削皮并切成小块。这时,杜德诠从书房踱了出来,颜青梅喊了一声“爸”,杜德诠坐下,颜青梅将牙签插在削成小块的水果上,将果盘放到杜德诠面前。杜德诠没动手,他不爱吃水果,颜青梅正想走开,杜德诠却要和她谈话,摆谈了几句后,说到杜超的工作,这次,杜德诠把话说明确了,他说:“你们俩现在生活走上了轨道,心思要偏重到工作上来,趁着年轻,找准事业的发展方向,该做的调整得去做,杜超性格疲沓,你要敦促他,不能这么得过且过下去。”

“得过且过”这个词轻轻刺激了颜青梅一下。她和杜超婚后生活惬意,还真希望就这么轻轻快快到天长地久。杜超脾气好,体贴,宽让,有时颜青梅故意欺负他一下,他也不生气。他俩单独在一起的时候,他很会哄她,聊到很多话题也常有让她信服的见解,他的话不多,却有盐有味。生活上杜超能做肯干,做饭做家务什么的不说了,收录机出毛病瘫痪了,他也能摆弄几下使它复活。他们结婚前请人做衣橱和矮柜,都是杜超自己画图设计的。买回的家具哪里不对劲,他就敢大刀阔斧地用锯子斧子修整,家里那两把藤椅买回来,颜青梅嫌它们高了点儿,坐着不舒服摆着不好看,杜超就借来锯子把椅子的腿锯短,再钉上胶皮,合适得很。他的毛病是过分地与世无争,人家把他怎么着都无所谓,他就是这么个好好先生。

颜青梅读书时也有过崇拜英雄想入非非的时候,梦想有个气宇轩昂、玉树临风的白马王子青睐自己,慧眼独具从她平凡外貌下看出一颗闪光的灵魂。随着年龄成熟,那个原本不强烈的梦幻吸取不到维持生命的养分,早已枯萎消失,如今在记忆的峡谷中几乎找不到痕迹。有了杜超,她真心实意地觉得他俩的相遇结合是老天的恩赐,他和她从哪方面说都不算高人一筹,可处在一起却能营造出轻歌曼舞、如诗如画的景致,他们能不乐在其中么?至于说杜超的工作,说起来是不怎么样,可杜超自己觉得还行,收入不算低,那不就成了。他俩商讨过,走一步看一步,以后若能遇到机会,再顺势而为,当然,也要看那个工作那个单位杜超是否喜欢。不过现在既然公公点明了这个问题,颜青梅也不回避,干脆把自己的想法抖露出来,她说:“爸爸您说得对,那您看您能不能想点办法,让杜超去一个好点的单位?我们俩没什么门路也找不到什么关系。”

杜德诠不客气说:“凭关系走后门,不要有这个想法。”又说,“这个‘好一点的单位’的说法也不妥,我们希望的是他所做的工作能够发挥他的所学,能使他得到锤炼不断进步,不枉受这么多年教育,并不是说他现在这个工作就不值得好好干,而是不希望他一辈子原地踏步。”杜德诠理顺了思绪,事实上他是在说话中修正了原先的思路,不论杜超在哪个领域工作,只要能够干出些名堂,那也是好的。他说:“这些话我们从来没有少敲打他,现在他和你成了家,你该敦促他的地方要敦促。”

颜青梅意料到可能碰个软钉子,没想到这钉子很硬。杜超说他父母太正,看来真是硬得刀削斧劈都不烂。颜青梅不是杜超,不至于那么不敢说自己的意见,她赶在公公稍作停顿的当儿,大胆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就是她和杜超谈论过的那些想法,杜德诠听后呼出一口重气,颜青梅心头一紧,坏了,她是不是说得太直接把公公给得罪了?此时电话铃响了,杜德诠接听电话,颜青梅看看到了做饭的时间,赶忙溜进厨房,避开了谈话。

回自己家路上颜青梅对杜超说:“我看你爸的意思还是想让你换个工作。”杜超闷了几秒钟,吐出一个字:“咳。”颜青梅问:“咳是什么意思?”杜超只捏捏她的手。颜青梅知他对答不上,想挤对他一下又不忍心,她这丈夫看着大男人一个,在爹妈面前却是憋屈得紧。不唯杜超,杜晓晗也是话不多的,只一个杜晓红算个另类,有她在的时候,屋里倒有几分唧唧喳喳的活力,可颜青梅看得出,杜晓红言谈举止也还是小心收敛着的。这就是所谓知识分子和大干部家庭的家风吧。颜青梅此时想,她一个外姓人,以后还是别那么放肆,今天对杜德诠说的那番话叫她颇有些后悔。她对杜超说:“你爸大概觉得我辜负了他的期待,从此要对我‘另眼相看’了。”

接着又说,“你父亲是为你好我也知道,但也不能强求别人呀。”杜超道:“他没把我们当‘别人’。”颜青梅瞄一眼杜超,道:“你倒挺会想。”

是的,他是善于用冷幽默和善意的想法从难题的边沿绕开的。他只是对他父母如此,还是对所有的麻烦事都如此?这究竟算大度和智慧,还是算软弱和无能?他们默默走了一阵,颜青梅说:“下次我们不回去了吧。请几个朋友来家玩,聊聊天打打牌聚个餐,或者我们去逛商场,我想买点线钩两块桌布。”

同类推荐
  • 周仓是个大帅哥

    周仓是个大帅哥

    三国时代不仅会经常打仗,我觉得可能是作者的写法让我们充满了薪鲜感——他试图用童话的眼光打量那些在我们眼前渐渐模糊的历史,这和时下的“恶搞”“戏说”“穿越”都不同,作者获得过冰心儿童图书奖。偶尔也会举行类似于现在的选美比赛——当然,周仓有一次参加了,铜铃样的大眼睁开来总好像随时要跟人打架,本来选美不一定轮得到他,可是一场突如其来的事件改变了大家对他的看法……《周仓是个大帅哥》受欢迎的原因,乱蓬蓬的胡子能经常把他喜欢的小孩吓哭。周仓长得和张飞差不多,它使厚重的历史有了温度,可感可触
  • 女孩和三文鱼

    女孩和三文鱼

    《女孩和三文鱼》是“郁达夫小说奖”陈河的中短篇小说精选集,包括了中短篇小说《西尼罗症》《女孩和三文鱼》《黑白电影里的城市》《夜巡》《水边的舞鞋》《怡保之夜》《南方兵营》《猹》。《女孩和三文鱼》讲述了一个发生在西雅图的华人女孩被绑架遇害的故事。《黑白电影里的城市》描写了20世纪末进入阿尔巴尼亚的中国药品经销商和一个当地女药剂师的情爱故事。《西尼罗症》发生在主人公买房后得知神秘的女邻居患有西尼罗症,在湖边休养,但一直没有见到过女邻居,直到在湖边看到一个流血的妇人,后来女邻居死去,湖边妇人也神秘不见,而主人公发现自己也患上了西尼罗症……
  • 蝙蝠

    蝙蝠

    爱情,不是最终的依靠。只有退到底线时,才发现,身边默默陪着你的才是真正值得的情感。三篇动人的短篇治愈故事集结,蔡智恒用文字温暖你人生中的低潮。
  • 美国悲剧

    美国悲剧

    描写了主人公克莱德·格里菲思受到社会上邪恶影响,逐渐蜕变、堕落为凶杀犯、最后自我毁灭的全过程。
  • 杨柳清风

    杨柳清风

    《杨柳清风》是一部以拟人化的动物形象描写英格兰田园牧歌式生活的散文作品,文笔细腻典雅,对大自然的描写丰富流畅,而且故事曲折有趣,富含哲理,被誉为英国散文作品的典范。小说塑造了一群生动的动物形象:行事鲁莽但天性善良的蟾蜍、踏实而又不乏诗趣的河鼠、忠诚而又天真的鼹鼠、性情执拗而又富有慈父般爱心的老獾,等等。这些鲜活的形象各自保留着动物特有的习性,但动物的性格、思想、行为已经人格化、社会化了,作者关注的重心已经超越了动物生活和动物心灵而投向了人类的生活和心灵世界。因而,读者从中可以获得关于人类生活经验和价值的体认。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医世红妆:腹黑大小姐

    医世红妆:腹黑大小姐

    (正文已完结)古医传人、慵懒腹黑的顶级特工,穿越成为丑陋痴傻的废柴少女。想!害!她?白夕云眯眯眼,看谁阴死谁。一路女扮男装,一面扮猪吃老虎。左手契约神兽坐骑,反手施医救个牛人。偶尔扫荡藏宝秘地,顺便坑坑天下英豪。素手风云,揽尽世间风华无限;轻狂浅笑,一袭红妆君临天下!——已完结小说《凤绝天下:毒医七小姐》
  • 康熙后宫Ⅱ、Ⅲ:岁月如流、晚秋离歌

    康熙后宫Ⅱ、Ⅲ:岁月如流、晚秋离歌

    心系江山,开创伟业,满清帝王,坐稳中原——他是满清的帝王,他守候着满清的江山,他的心装的是天下,装的是江山社稷;他的心中也有儿女情长,也有夫情父责,他——是清朝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爱新觉罗玄烨!绵情如丝,岁月如流,默守君王,无怨无悔——她是康熙的后妃,她知道大清的君王心系江山,岁月的痕迹妆点在她的面庞、她的身体、她的心里,但有一份守候却永远流存,她——是康熙帝白发相守的女人:荣妃!本文在历史时间上,与第一部是接叙的关系,第一部讲述康熙五年到康熙二十年的故事,第二部是从康熙二十年康熙大封后宫后开始;第三部则讲述康熙最后的二十年,全书以与康熙白头到老的“荣妃”为女主,以她的视角,走过康熙后宫五十年的风雨历程,讲述一代英明帝王的后宫生活,帝王亦是凡人,亦有七情六欲,人之情感,亦有心中天平最重的那颗砝码;本文写作手法以写实为主,不追求文章的华丽,追求与史实的尽量贴尽,重新解读历史,平淡中见知真……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白雪红灯笼

    白雪红灯笼

    甫跃辉, 1984年生,云南保山施甸县人,复旦大学首届文学写作专业小说方向研究生毕业,师从作家王安忆。在《人民文学》《大家》《花城》《中国作家》《青年文学》《上海文学》《长城》等文学期刊发表中国短篇小说。获得2009年度“中环”杯《上海文学》短篇小说新人奖。
  • 残狼灰满

    残狼灰满

    人们大概只知道动物的天性无非是强者为王、弱肉强食、优胜劣汰和异类相残等等,却不大知道动物世界里也有智慧和情感,也有“伦理关系 ”和“道德情操”。这并不是小说家的杜撰。请看这本《残狼灰满》,那只已经断了两条右腿的残狼,如何仍然主宰着一群健狼;那只被猎人发现了老窝的公狐,如何保护自己的家族;那只由红奶羊奶大的狼崽,如何与同类反目;那只为保护后代安全的老狼,如何与金雕在蓝天拼搏…… 《残狼灰满》所收作品中有多篇获得全国奖。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权鉴

    权鉴

    权鉴,鉴前世之兴衰,考权谋之得失,撂放枕边,可以参悟歧途迷津,提首案头,可以明理进退规则。本书搜集了大量的史料,并旁征博引,总结出历史人物求权的几大途征,既揭示出奸臣贼子的丑陋嘴脸,也展现出忠臣义士的良苦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