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9400000037

第37章 格林兄弟的童话范式 (9)

比如说,针对格林童话面对的是广大儿童读者这个事实,威廉·格林尽量避免成人味十足且冗长繁琐的句子,或者那些让儿童费解的措辞等,他大量采用的是符合儿童秉性、儿童口吻,既简单又多次重复的句子或故事情节。像《龙佩尔施迪尔钦》这个故事,在格林兄弟搜集笔录里,那个名字古怪的小矮人只帮了王后一次忙,就得到了王后将她的头生子作为报答的允诺。而在后来正式出版的故事里,这个小矮子一共帮了王后三次忙,得到的报酬第一次是根项链,第二次是枚戒指,第三次才是得到王后头生子的允诺C。因【AHeinz Rolleke, Die Marchen der Bruder Grimm. Ibid. p.76.BHeinz Rolleke, Die Marchen der Bruder Grimm. Ibid. p.80.CKurt Schmidt, Die Entwicklung der Grimmschen Kinder-und Hausmarchen. Ibid. pp.303-311.】 此,格林童话正式版本里的整个故事内容比起原来口述并记录下来的整整多了两倍。

再例如,童话故事《猫和老鼠做朋友》是卡塞尔的格蕾琴·维尔德口头讲述给格林兄弟听的,时间是在1808年。在奥伦堡发现的原始手稿里,格林兄弟记录下的故事开头非常简单:

一只猫和一只老鼠做了朋友,为冬天度日买了一罐油,并把油藏到教堂的圣坛下……

第四节 (2)

而1812年格林童话第一卷本里,这个故事从头至尾被威廉·格林修润得十分饱满,看看开头:

一只猫和一只老鼠想共同生活在一起,做好朋友,他们焦虑如何能度过冬天,于是买了一罐油,因为他们不知道有什么更好且安全的地方,于是他们把油藏在了教堂的圣坛下面。那么到他们需要这罐油的时候,就去教堂好了……A

如果我们再来对比格林童话1857年版本,那这个故事的开头比1812年版又更加地生动有趣,美丽动听得多了。试想,1812年版的故事肯定比原初笔录下来的故事更能俘获儿童的心。

毋庸置疑,每个童话故事都是格林兄弟充满毅力和耐心,凭借对德国古文化的珍惜与无比热爱,利用每一个可能的机会,搜集整理并最终出版成册的。对童话进行整理编写,实际工作做得最多的是威廉。作为童话实际编写者的威廉在下笔的时候,总是奔着一个目标,那就是忠实于原故事,同时寻找出一种方式来让不同的故事风格上趋于一致,趋于协调;并通过文学性地描绘与改写,让故事的语言更优美动听,让原来简单粗糙的故事情节变得跌宕起伏,曲折动人,使整个故事更具有可读性与文学性。

四、童话范式的意义初探B

对威廉创立的这个以“单纯、明晰、稚拙”为特征,或是代表着欧洲民间童话共性的童话范式,我国有人就发出了质疑的声音。首先是,比如在前面章节提及的,有人认为这样的格林童话无聊、稀里糊涂,甚至认为格林童话不可再读。笔者再次重申,有这样的一些声音出现,确确实实跟我们的文化传统、人文背景密不可分,说明我们对儿童和童话的理解,确实还很幼稚,还需要启【AKurt Schmidt, Die Entwicklung der Grimmschen Kinder-und Hausmarchen. Ibid. pp.217-223.B本小节阐述的很多内容参见陆霞对杨武能的访谈录《说不完的格林童话》,前引文。】 蒙。从世界范围看,我们对儿童真正意义上的尊重与关爱,至少比欧美国家晚了一个世纪。

有学者指出,在现代心理学的影响下,早在20世纪20年代,西方的儿童文学作家、理论家就开始从心理学的角度去探索儿童的精神世界。弗洛伊德认为,表达感情和幻想,是儿童成长过程的必然内容。还有精神病学家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指出:有必要给儿童提供体验童话生活的机会,因为童话中的大量信息,体现的是人类的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在克服自然人面临的困境时,在克服心理障碍时,童话故事总会影响儿童的心灵,帮助他们以意志战胜潜意识和前意识中的心理压力,避免出现心理问题。德国心理学家维特根斯坦说过:“那些没有经历过童话的孩子,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强暴时会毫无防备。”

所以,我们不能固守“文以载道”传统,老是强调文学的思想性和教育功能,要求纯真质朴、天真烂漫的格林童话也承载起沉重的忧患意识、批判精神什么什么……

其次,对威廉创立的这个格林童话范式,我们有人较少关注它的价值、意义与影响,似乎更津津乐道地去追问威廉在创建它的过程中究竟对故事做了哪些改动,对威廉曾说过的那句话“对童话的忠实对他来讲比任意的修改要高得多” 紧抓不放。对搜集、改写和整理童话故事这个工作,威廉自己曾回答世人说:“我们对收集来的材料没有添加什么……我们只是把故事的内容重新再现出来而已。只不过每个童话故事的表达样式以及如何措辞很大部分上是受了我们的影响。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我们总是想方设法保留每一个故事的独特性,保留它的原貌。” 哥哥雅各布也曾解释说:“我们肯定忠实于原来的故事”,“但这并不等于说我们在做算数,要求每次下笔都精准,况且,即使是在撰写最真实、最严谨的史书时,也不可能达到这种标准”A。显然,兄弟俩所说的这个“忠实”与有些人所理解的不一样,这个忠实不是说格林兄弟把从各个童话讲述人那里得来的故事一字不差,囫囵吞枣全部照抄进他们的童话集,而是要忠实保留这些口头文学的主要内容以及它们所体现的人类文明的精髓。

事实上,真要说“忠实”,就连格林兄弟俩的童话讲述人都无一例外遵循着这一原则,例如前面提到的格林童话第二卷重要的童话讲述人哈克斯特豪森【AHermann Gerstner, Bruder Grimm: In Selbstzeugnissen und Bilddokumenten. Ibid. p.43.】(Haxthausen)一家子。在谈到一个即将寄给格林兄弟俩的童话故事时,1814年5月,费迪南迪内·封·哈克斯特豪森(Ferdinandine von Haxthausen)在给自己的妹妹卢多维勒(Ludowine)的信里说:“这个故事你收到后,首先给弗里茨(指弗里茨·封·哈克斯特豪森,Fritz von Haxthausen),等他通读一遍后,你再寄给格林兄弟…… 我怎么听来的,就怎么写给你了。”同样,1814年夏天,奥古斯特·封·哈克斯豪森(August von Haxthausen)给威廉·格林寄去了一个童话,信的内容与5月的那封差不多:“这是我最小的妹妹讲述的故事,由我记录的,我怎么听的,就怎么写了……”A

对于“忠实”,也就是说格林兄弟,当然主要是威廉,在保存民间文学的价值与精髓、没有损害童话故事原有的内容及风貌之外,为了将它们再介绍给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对故事作了必要的文学性润色,以使全书具有统一的、娓娓动人的童话语调,赋予了这些来自不同童话讲述人的故事符合儿童心性、审美情趣,且既统一而又完美的形式,从而淡化了原来粗糙简单的民间艺术风格,不仅使格林童话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文学水准,由此还诞生出了有名的格林古典童话范式。威廉的这项“文字工作”不仅令世人惊羡,而且卓越又非凡。而对于格林兄弟的格林童话编写工作,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德裔瑞士作家学者赫尔曼·黑塞,在将格林兄弟的手抄稿和1812年出版的第一卷作了对比研究以后强调说:“格林兄弟在记录它们时所表现的忠诚,我们尽可以心安理得地写进德国人的光荣册中去。”

笔者在这里想再次说明,即使念及格林童话是“儿童和家庭的童话”,在编写过程中,格林兄弟去除了某些他们认为不适合儿童阅读的内容,正如威廉在《儿童与家庭童话集》1819年版的前言里说的:“在新的版本里,我们把对儿童来讲不太适合的措词与表达都仔细删除掉了。”B又如上面举出的《白雪公主》《莴苣》等非常直观清晰的例子,但是,也恰恰是这些有删除情节的“范文”让我们清楚地明白,根本就谈不上什么格林兄弟对童话的“再三删改”,也不存在什么“原版格林童话”,最“真实的格林童话”,对内容和总体风格的忠实,乃是格林兄弟在做艰苦的搜集和记录工作时所信守的准则。正因为如此,我们今天在格林童话里面还能读到格林兄弟不得不保留的某些不适合儿童阅读的内容,如以牙还牙的残酷复仇,杀人、食人的血腥描写等等。【A Wilhelm Schoof, Zur Entstehungsgeschichte der Grimmschen Marchen. Ibid. p.173.BHeinz Rolleke, Die Marchen der Bruder Grimm. Ibid. p.80.】

例如,在《灰姑娘》的结尾,两个来讨好的姐姐各被啄去一只眼,在《六只天鹅》结尾恶婆婆被绑在火刑柱上烧成了灰,还有在《丁香花》中对坏厨子的惩处等,都是残酷复仇的例子。特别是在《杜松子树》里,继母不仅残杀、肢解了前妻生的男孩,还把他炖来给丈夫吃了。还有《强盗的未婚妻》中杀人食人的情节,则为恐怖血腥的典型。于是,在评价威廉创立的这个格林童话范式时又出现了第三种声音,说什么格林童话血淋淋和残忍,甚至有人认为格林童话不可再读。

格林童话全集共计两百多篇,上述典型和极端的故事也就不过十篇左右,虽说放到今天的文明社会,的确有些触目惊心,但追根溯源,上面列举的残酷复仇和血腥恐怖是与日耳曼民族的性格和传统相关联,例如,作为德国文学源头的民间史诗《尼伯龙根之歌》和《古德隆之歌》,便讲的是一些残酷而血腥的复仇故事,来自民间的格林童话不例外也同样会反映德国民族的传统和性格。

而且我们应该、也必须看到,格林童话表现的更多和主要的,是善良与勤劳、忠诚与勇敢,以及不畏强暴、不惧艰险、乐施于人等好的行为与品质。在杨武能教授看来,“格林童话中残酷复仇的核心都是对恶人的惩处,反映了德国民众疾恶如仇的性格。至于极少数的恐怖血腥场面,在小时候都喜欢听大人讲鬼故事的我们看来,特别是在所谓罪案小说和惊悚影视作品大行其道的今天,也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不,岂止如此,简直可以讲也满足了儿童和成人的某种心理需求。”所以,在杨武能的序诗《永远的温馨》中,就有一句:“可噩梦总会在曙光中消逝,醒来,我们更爱身边的一切。”

著名的民间文学研究者、瑞士学者马科斯·吕蒂则认为:童话遵循的不是事理逻辑,而是情感逻辑。童话故事主要关心的不是可能性,而是合乎需要。

对于儿童来说,他所期望的东西就是最“真实的”,在童话中,手臂砍掉了,我们丝毫不用怀疑它以后会自己长出来。同样,我们不会去质疑沉睡一百年的玫瑰公主醒来后依然像从前那样年轻貌美。至于恶巫婆们、坏人们通常有的结局,那也只是她们应得的报应,谁也不会真去想那好痛,好残忍。反之就不叫童话了。有人将童话戏称为“幻想的游戏”!的确,在童话世界里,真实与幻想失去了它原本的界限与规定,两者互相交融,不分彼此;或者说,在童话世界里,人们才可以摆脱现实世界中的逻辑和因果关系的束缚,任凭那丰富的想象自由翱翔。战胜困难,获得幸福,天自有公道,人自有公正,简单地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幻想最终的旨趣。童话凭着驰骋的想象与奇幻的情节建立的这个充满神秘力量和希望的世界,打动着每个儿童的心灵。

这个由格林兄弟建立起来的童话范式,从学界看,它对世界各国民间口传童话故事的采集、保存、流传产生了积极重要的影响,对世界艺术童话以及儿童文学的发生、发展,乃至当下的再发生、再发展,产生了无可估量的影响与作用;从普通民众来看,这个由格林兄弟建立起来的童话范式,这些人们今天仍然津津乐道的经典话语,诸如“从此他们就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直到老死”等,不仅让我们的成年读者感受到重温幸福的温馨,也将一如既往地让我们的下一代——孩子们继续做着只属于他们自己的清纯、甜蜜、美丽的童梦……

结 语

同类推荐
  • 张中行散文:人物卷

    张中行散文:人物卷

    张中行以他独有的思想家的头脑,哲学家的智慧,国学大师的底蕴去勾勒人物,带有一种“史”的眼光,简单几笔就写出了人物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品格,勾魂摄魄。
  • 我的N种生活

    我的N种生活

    我崇拜痛苦和不公,生活深处的隐痛,它们唤起了我以及我的语言,让我的休闲有痛的感觉。我的隐痛是无限的,语言对于我来说是阶梯,经过攀登,我希望尽头是一扇门,打开它我就可以看到那些痛楚和不公了。这种感觉比做爱、喝酒、游荡、读书更重要,它来自语言,语言深处居住着的理解自己、安慰自己、灭掉自己的冲动和愿望。
  • 三地书

    三地书

    由于过去有较长时期生活在农村,生活的贫困和想象的自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致使我喜欢写瓷实而又有质感的诗,不喜欢故弄玄虚的东西。这里的瓷实,即有生活,有感悟,有真情实感;质感,即有形象,有诗感,有艺术境界。
  • 川藏

    川藏

    《川藏》作者在故事发生的地方写这篇东西,就在寺院的客房中间。四周静寂无声。抬眼就可以看见大殿的屋脊上站着永不疲倦的铜鹿,它们站在那里守护法轮。在我和这些闪闪发光的东西之间,是一片开满黄色小花的草地。
  • 当代散文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

    当代散文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

    然而,人们忘情地读诗、读小说,看戏剧……也一样忘情地鉴赏散文!散文的魅力究竟在何处呢?我们又该沿着怎样的路径去寻幽访胜呢?不妨随着编者的脚步,来学习欣赏散文吧,从形式到内容。本书收录了多篇当代散文,散文既无诗歌的音乐节奏,也无小说的故事情节,更无戏剧激烈的性格冲突,总之,并且由专家、名家为你解析、引导你鉴赏每一篇散文。这些散文的作者有:巴金、王蒙、刘白羽、张抗抗、老舍、余光中、刘心武、秦牧等等等等。,散文的确好像是显得太平常了一点
热门推荐
  • 鬼医傻后

    鬼医傻后

    云笑,东秦摄政王的女儿,闻名天下的傻后。一根绣花针把皇帝的宠妃送进锦鲤池.一杯云舌茶使得皇帝不举,访遍天下名医,无人能医.捉奸捉到太后头上,宫女被打,太监被踢。从此诺大的宫中,只要此女从面前过,周遭鸦雀无声.太后大病,鬼医进宫,一招暗度陈仓,傻后出宫。从此民间多了罂粟医馆,名动天下,罂粟,带着毒汁的迷香,一如它的主人,亦正亦邪的怪胎鬼医,一把薄如蝉翼的手术刀,可救人于水火之中,亦可眨眼夺命。慕容冲——黑暗王国,神龙宫的宫主,一袭白衣飘飘,神秘如仙,世人眼中嗜血成魔,冷漠无情的男子,一张蝴蝶面具,遮盖住的是旷世的容颜,还是嗜血的魔性?上官曜——东秦的皇帝,俊美无俦的少年皇帝,后宫佳丽三千,霸气深沉,所有女子梦魅以求的男人。上官霖——霖王爷,腹黑阴险,皇上的左膀右臂,视女子如衣服,繁花落尽,是谁迷离了他的眼?夜无昀——烟京第一公子,美丽中带着一缕忧郁,让人想靠近,却又被他的疏离生生的阻隔在门外?燕昱——北燕的太子,邪魅狂放,神采逼人,这样出众的人偏偏喜欢那个傻子,这即不是传闻?云祯——温润懦雅,翩翩风采,疼宠妹妹的好哥哥,只要她想要,他必然费尽千幸万苦为她谋得。片段:耳边传来凉凉的声音:“要不要再靠近一点?”“那敢情好,”云笑赞同的点头,忽然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谁?掉头对上一双深幽如潭,凉如薄冰的美眸,忍不住叫起来:“慕容冲,你又跟着我干什么?我没欠你啥吧。”片段:霸气俊美的上官曜,一脸温柔的执起她的手,深情款款的开口:“云笑,朕发誓,你永远是东秦的皇后,这个位置除了你,谁也不配坐。”云笑不紧不慢的抽回手,笑眯眯的从袖口里抽出香绢,把上官曜摸过的手擦了又擦,皮笑肉不笑的开口:“皇上,这宝贵的位置还是留给别人吧,我怕你手上有细菌,嘴里有细菌,”她的话停顿了一下,眼睛慢慢的下移,准确无比的落在男性的特征部位,鄙视的接着说:“全身上下全是细菌。”女人说完,笑意盈盈施施然的离去了,男人的一张俊脸瞬间黑青一片,咬牙切齿:“云笑?”云笑——东秦摄政王的傻女儿,受人百般欺凌的傻后,被皇帝的宠妃骗进锦鲤池,再次醒过来,星瞳闪烁,灼灼生华.笑的新文《毒医王妃》推荐笑笑的完结文:《天价皇后》《黑道皇后》推荐好友的文:《绝色太监》一叶心香《大牌淑女》风间名香《十七妾》舒歌《嫡女不得宠》薄荷清凉糖《刁妾》简红装
  • 逍遥天下:懒妻太嚣张

    逍遥天下:懒妻太嚣张

    韩青墨,已经十岁了,却是始终未能觉醒灵力!连个最低的灵者都不是!唉!真是可惜了,长得花容月貌,却是个灵力废柴!不过,废柴有废柴的优势呀!上有父母宠爱,下有哥哥呵护,哪个人敢说韩家的嫡出小姐是废柴?那根本就是韩家的小霸王!因为没有灵力,在韩家大院里反而可以横着走?这是什么道理?唉,认命吧,谁让人家的哥哥疼她,送她一只圣兽做宠物呢?这蛮横无理的废柴竟然在这凡间大陆活的如此的嚣张惬意!这怎么成?这可是急坏了一心要让她尝尽世间苦难的某人!只见某人对着一张大镜子,竟是咬牙切齿道:“有没有搞错?一个废柴也可以得到这样的待遇?”终于,有人看不下去了,想要拿走这废柴的这条小命,谁知某人又不干了,“有没有搞错?她,你也敢动?来人,去,将这个家伙打入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超生!”一次意外,韩青墨这个废柴竟然可以契约了?搞什么飞机?自己不是没有灵力吗?怎么也能契约了?靠!原来不是没有灵力,是被某人奸诈地强行封印了!靠,你小子给我等着,看我解开封印后,怎么罚你!某人直觉得后背凉嗖嗖地,怎么感觉是那个小白痴又回来了?某人在神镜中看着几个俊男围着那废柴不停地打转,直气得想把镜子砸了,“你这个妖精!迷得我神魂巅倒还不行!“旁边一个美男小心翼翼地道:”大人,这些人中有人有她的哥哥,有人救过她,有人帮过她。若是以后被她知道,您下令这么做了,只怕,“某人怒吼:“只怕什么?这天上地下,还有本尊怕的吗?”“呃。”美男的嘴角抽了抽,暗道:有,您就怕她!什么?韩青墨仰天长啸呀!开什么玩笑?就因为契约了这么个东西,自己就得找齐九大精灵王?我是废柴呀!废柴呀!老天,你怎么这么不长眼,让我契约这么个玩意儿?让我死了吧!本文一对一,不喜者慎入!本文宠文,无误会,无虐,爽文一枚!欢迎童鞋们踊跃跳坑!!!动动手指,轻轻一点,收藏吧!
  • 异界之绝非神偷

    异界之绝非神偷

    我苏可可堂堂一代神偷,不管是多厉害的高科技还是多牛逼的侦探队,只要是我要的东西就没有是得不到手的!只是天妒英才在本姑娘再次得手后这近视又老花的老天爷居然把本姑娘给逼得穿越了,其实吧、你穿了就穿了,替身就替身吧、这跨时空的爱恋是不是有点不太科学?“娘子、不许去偷别人的东西!”某人在本神偷密谋策划前又不怕死的警告了一下。话说我都认命了,只是这异界里不科学的事情是不是有点太多了?我只想当个安静的神偷而已!
  • 网游之神级猛士

    网游之神级猛士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腥风血雨都无法阻挡他的步伐,猛士,当无所畏惧!——李凡可是兄弟,做为一名枪斗士,你不去前方冲锋陷阵,躲在牧师MM身后是怎么个意思?“你们先上,我垫后!”
  • 大国的崛起

    大国的崛起

    《大国的崛起》威尔士以他开阔的视野,明快简洁的笔调将一部世界强国从成功走向辉煌的历史有条不紊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这部经典著作,不仅具有非凡的吸引力,也具有非凡的价值。
  • 当老师遇上学生

    当老师遇上学生

    高三的时候,阿娟所在的班级换了一个语文老师,他叫富冬,他很有成熟男人特有的风度,特别是他那双眼睛,总是微微地眯着,但却透射出一股迷人的光芒,在他上第一节课的时候,一向不认真听课的阿娟目不转睛地看着他……师生恋就这样开始了。
  • 末日大烟枪

    末日大烟枪

    日本鬼子乡下种大烟,城里开烟馆,流毒天下;刺刀和烟枪一起对着中华民族,百万吸食者的血汗被榨干,生命遭剥夺。本书首次披露了日本鬼子用大烟毒害中国人民的惊世内幕,并对日本帝国主义用大烟掠夺民财、筹措“战时资金”的丑行进行了历史性叙述。此是杀人真利器,不名烟袋故名枪。——《咏烟枪》
  • 圣诞老人传奇:他的生活和奇遇

    圣诞老人传奇:他的生活和奇遇

    是美国儿童文学大师弗兰克·鲍姆写给孩子们的圣诞老人的故事。圣诞老人叫什么名字?他是怎么来到我们这个世界的?谁把他抚养大?他为什么对孩子们情有独钟?他是怎么发明第一个玩具的?他在为孩子们送礼物的过程中遭遇到了怎样的困难?魔鬼们是怎样阻碍圣诞老人的?他为什么要在夜间旅行?他为什么要从烟囱爬进来?他怎么会跟驯鹿一起旅行?这些疑问都在本书的精彩讲述中一一被解答。从这本书中,你可以知道可亲可爱的圣诞老人,永远是孩子们快乐的守护神!
  • 足球圆舞曲

    足球圆舞曲

    一个平凡的男孩儿,一个体能极差、身体有缺陷的足球爱好者,自从第十八届世界杯结束后就踏上了自己的足球之路,他拥有很高的水平,但却有着自己的烦恼。他是如何征服一个个障碍,一步步地踏上足球之颠呢?
  • 诸葛亮十讲

    诸葛亮十讲

    在诸葛亮的一生中,最为出彩的,就是“三顾茅庐”时的“隆中对”。在后世的评价中,“隆中对”被认为是诸葛亮的天才之作,但也有不少人认为这是一个失败的战略。那么,这个计划究竟是对是错,其实施情况又如何呢?诸葛亮是三国时代最著名的智者之一,他在世的时候,蜀汉政权视他为顶梁柱,所有的军政大权都由他掌控。可是,如果他不在了,又将如何维持政权的稳定呢?诸葛亮也不是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只不过,他在接班人的选择问题上,陷入了一个误区,那就是——人才匮乏,次中选“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