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9400000014

第14章 格林童话在中国译界的早期漫游 (3)

周桂笙的意思是想说明吃掉小山羊的狼固然很贪婪,最后中了羊妈妈的计谋而落入水中淹死也是自得其果。但是在这整个过程中,那些助纣为虐、为虎作伥的帮凶们才是真正令人发恨,最应受到人们的谴责。比如故事中的小山羊发现了狼的黑爪子而拒绝开门后,狼便跑去找面包师用湿面给它敷爪子,尔后又跑去找磨坊主给爪子上再撒点白面粉,像这些面包师、磨坊主们才是真正致狼于死地的人,没有他们,狼的计谋就不会得逞,狼自个儿也不会落下亡命的下场!然而像这样的帮凶普天下比比皆是。来自台湾的学者就分析认为,这个故事引起了周桂笙仔细的考量,说出这番话语,都是因为他想借此传达自己对当时晚清政府的不满与抨击。B胡从经也评价道:“这里已是借题发挥,把批评的锋芒指向了卖国求荣、觍颜事敌的清王朝的官僚将帅。”C

《猫鼠成亲》中的猫为了独霸它与老鼠准备过冬而储藏起来的一罐油,找了三次借口欺骗老鼠,把油偷吃得底朝天。这还不算,就在老鼠弄清事实真相后,恼羞成怒的猫一不做二不休,干脆跳将起来将可怜的老鼠一口吞下,为此,周桂笙又留言:

普天之下,一日之中,熙熙而来,攘攘而往,圆颅方趾中之小事大、【A海风主编《吴趼人全集》第九卷,前引书,第334页。BYea-Jen Liang, Kinder-und Hausmarchen der Bruder Grimm in China. Wiesbaden: Otto Harrasso-witz, 1986, p.39. C胡从经《晚清儿童文学钩沉》,前引书,第156页。续表:】强凌弱若此类者,盖不可以胜计也。复何怪乎?此一鼠哉,吾不禁熟视之而为之危也。彼鼠辈之不知自立,强颜倚人,犹其小焉者耳。A

周桂笙的这番话真要搁在晚清政府身上,还真是挺贴切的评语。

《乐师》这个故事讲提琴师独自行走在森林里,觉得无聊想通过琴声找个伴,结果琴声先后引来了狼、狐狸、小兔子,乐师对来的都是动物不满意,用计谋将它们一一捆绑起来,然后继续赶路,继续拉琴,美妙的琴声终于给他带来了一位穷樵夫,即乐师想要的“人”朋友。而这期间三只动物挣脱了束缚,追赶了上来,想要找乐师算账,樵夫则用他那把亮晃晃的斧子吓走了它们。周桂笙于是说:

(一)特色之一:缀上“教育尾巴” (2)

谚有之:宁取怨于君子,勿取怨于小人。况富也耶?虽然出处而择交,固处世者所宜然。然而不可者拒之可也,奈之何从而狎愿之,荼毒之?若狼,若狐,若兔之修怨于乐师,非狼、狐、兔之罪也,乐师自取之也,设非椎者,乐师其危矣。择交而终得其人,此乐师之幸也。君子曰:“侥幸而已矣,未足以为训。”B

像这样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人情事理、伦理道德规范,在接下来的故事中,周桂笙都继续给出了自己的观点与标准。《林中三人》展现的是格林童话中最常见的情节,美丽善良的姑娘遭受继母的摧残与迫害,虽逆来顺受,但总因自己的美德而受到外界的眷顾与馈赠,最后总能拥有一个Happy-End,姑娘做了国王的新娘,从此过着幸福的生活。对故事中这个受到虐待的姑娘以及那个残暴的继母,周桂笙发出这样的感叹:

上下数千年,纵横凡万里,环地球中子女之遭继母之荼毒者不知凡几。盖狠心辣手至某氏妇,而可谓极矣。使无如林中三人者于冥冥中播弄之,则充其恶不知将伊于胡底C也。我于以见东西古今人之惰性如出一辙,初无二致也。然而奇矣。D

《十二兄弟》讲的则是从前有一个国王和一个王后,生了十二个孩子,可全都是淘气的男孩。国王就对王后说,如果她生的第十三个孩子是女孩的话,他就下令杀掉那十二个淘气鬼,让女儿继承王位,并得到遗产。果然,王后生下了一个公主,为了不让儿子遭受厄运,王后于是让十二个儿子逃进森林躲起【A海风主编《吴趼人全集》第九卷,前引书,第332页。B海风主编《吴趼人全集》第九卷,前引书,第337页。C“伊于胡底”是个典故,意思是究竟要到什么时候才到尽头。D海风主编《吴趼人全集》第九卷,前引书,第345页。】来。公主长大后决心找回自己的哥哥,经受的一个磨难与考验便是七年之内不许笑与说话。当然,故事的结局仍然是个Happy-End,哥哥找回来了,公主也与自己的国王丈夫过着快乐的生活。周桂笙对这个小公主很是赞赏与佩服,认为现如今,社会风气变得险恶不平,兄弟姐妹之爱也变得违背常情。兄长不像兄长,弟弟不像弟弟的人,天下到处都是。原文如下:

世风险夷,悌道乖常。兄不兄,弟不弟者,盖天下滔滔皆是也。友于之笃若此篇所传之十二兄弟者,已若凤之毛,麟之角,不能常见于世矣,况以十三妹之坚贞沉毅,舍身救兄,虽鼎、刀剑亦不足以易其心,夺其志者乎!

按:此篇所传之女,始终未著其名,余以其行十三也,即以十三妹称之。A

《某翁》是原格林童话中的第78个故事,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并经常拿来作为教育子女应该尊敬、孝敬父母最好的例子。因为该故事不仅我们非常熟悉,而且也相当短小,因此在这里再次不赘将周桂笙的译文摘抄如下:

某翁家小康,年既耄,体态龙钟,目晕耳惫,不便视听。足复不良于行,故起居不克自如。每饮食,举手辄颤,茶若汤恒泼泻满案,淋漓尽致。

翁之子若媳以是深厌恶之,乃移之于墙隅矮桌间,而不与同饮食。馔品亦日以菲薄,继且食器亦易磁为瓦。翁听之不与较,惟终日闭目凝神,静坐墙隅而已。一日,翁偶失手,举瓦盆而碎之。媳乃以贱值购木碗为代。翁亦听之。居无何,翁之孙年四龄矣,一日坐庭前草中,试以索束木片为戏。

翁子见而问曰:“儿束此将安用耶?”儿答曰:“无他,儿于此制木碗,以备他日吾亲年老时用耳。”夫与妇闻之,举舌挢而不能下,面面相觑者久之,继而泪且簌簌然下矣。相将入室,奉翁上座,从此敬事以礼,丰其甘旨,殷殷然惟恐不得翁之欢心。终其世,未尝敢一日慢焉。B

动物都还有反哺的自然反应,人有时却连动物都不如。在故事中,“夫”与“妇”至少连四岁的孩童都不如,对这个已经涉及儒家传统伦理道德的故事,周桂笙不仅欷歔不已,当然也要撰文向不懂“孝道”的人们开启这个人之常理。

天下惟赤子之性最率真。所谓人之初,性本善也。翁之孙以一言使其【A海风主编《吴趼人全集》第九卷,前引书,第351页。B海风主编《吴趼人全集》第九卷,前引书,第352页。】 亲发现良心,力改前愆者,惟出于至性故耳,甚矣,至诚感格之深也。又曰:世俗劝孝者,有檐前滴水之喻言,前后相及,不移分寸也。A观于孺子之言,益信矣。呜呼!岂独父子之间为然哉。天下事,莫不皆然。何物乳臭小儿能以片言警尽世人,吾欲铸金事之。B

周桂笙最后作的评说是给故事《乡人女》的。故事讲述的是关于一位农家女聪明机智的故事,因为她的聪明与机智,不仅救了自己的父亲、与自己身份相同的农夫,最终还赢得了国王的爱情。周桂笙认为,该女子堪称东方的东方朔,因为只有东方朔才能与自己的国君汉武帝如此这般斗智斗勇。同时也感慨,像故事中那些如“指鹿为马”的行为,是我们国家官吏们的通病。原文如下:

译者曰:自古人臣之能玩其君于股掌之上者,吾中国四千年历史中,惟得一人焉,则东方朔之于汉武帝是也。呜呼!若此乡人女者,殆东方朔之流欤。

又曰:天下事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此案乡人于拦舆控诉之顷,王以仓卒,不暇细研,仅就其理而度之,以驹归牛,何殊指鹿为马。此殆吾国宰官之通病矣。幸而乡人之不死,而犹有大白之一日也。呜呼!吾愿为民上者,其各加之意焉。至若堂帘高远,而小民呼吁无门者,则吾未如之何也矣。C

这12个故事在格林童话1857年德文版中有位列第一、第二位的,也有如《熊皮》位于第101位的,其间跨度很大。因为缺乏可以查考的资料,我们无法确定这12个故事是周桂笙自己特意选定的,还是当时手上就只收有这些。

但不管是这几个故事的内容,还是周桂笙专门撰写的按语,都很容易让人觉得,翻译这些故事无不跟周桂笙的想通过译介活动达到启发民智的目标相吻合。周桂笙谈论的这些道理上通至国家,下可达平民百姓,既有忧国忧民之怀远意识,又有涉及交友、赞美兄妹情深、抨击子不孝的平常教诲心。

而配上了这些按语的格林童话故事真可谓格林童话汉译史上一道有趣别样的风景。周桂笙能这样去做,一来,他是第一个将格林童话翻译成中文的译者,前【A此俗语谓父母如何对子女,子女也如何对父母,以及自己的子女。同时也有子女对父母回报的意思。如“檐前滴水不移分寸”。B海风主编《吴趼人全集》第九卷,前引书,第352-353页。C海风主编《吴趼人全集》第九卷,前引书,第366页。】 无古人,没有什么可借鉴的,也没有什么可束缚的,全凭自己的理解、判断与主张。因此,他极有可能将这些个话说“猫猫狗狗”、“公主国王”的故事当作了寓言,给它们配上段“道德说教”,这本是寓言自身的行文风格。二来,我们的文学从来是崇尚“文以载道”的硬道理,周桂笙本来就对这些童话故事的性质与来历不清楚,生怕自己的译文与“时下君子所译鸿文同时并出,毋亦徒留笑枋于当世耶”。因此,把故事摆出来,再加个评述,这应该不为过,而且还理所当然,至少“我”这个译者从故事里能看出个端倪,讲得出一个让人折服的道理,能达到“我”自己翻译的最原初旨意,那就是要“开启民风”、“启发民智”!

(二)特色之二:“直译”与“白话文”

国内研究周桂笙的著述比较少,而专门研究其格林童话译本的就更少之又少,胡从经所著的《晚清儿童文学钩沉》基本上是我们了解周桂笙格林童话翻译情况的重要来源。书中名为“周桂笙的儿童文学翻译作品”的小节不仅给我们勾勒出了周桂笙其人其事,最为重要的是胡从经在文中对周桂笙的译笔着墨颇多。他讲:“周桂笙的译笔是非常忠实的,他的直译与当时以意为之、任意割裂原著的译风迥然不同,也相异于林纾所谓‘继承方姚道脉’的古文体,虽然采用的也是文言,但终究是比较平易活泼的。”A

这实际上从文本层面出发,给我们概括总结了周桂笙格林童话译文的重要特征。第一,与其同时代译者的译文相比,周氏译文采取的是“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尽可能与原著的内容与风格保持一致,容易与它相提并论的就是翻译策略中的“异化”原则,即尽可能让作者安居不动,而引导读者去接近作者。

但两者之间实际是有一定区别的,异化强调的是译者的态度、关注的是有关文化的问题,即是否要保持原作原汁原味的问题,而直译更偏重于译者翻译形式上的自由与不自由。第二,周桂笙采用的应是介于纯粹文言文与白话文之间的一种混合文体。因而他的译文既不像通篇文言文那样佶屈聱牙,又比全是口语化的语言来得更有文学性,更为优美动人。

比如妇孺皆知的《青蛙王子》是位列格林童话第一位的故事,周桂笙译为《虾蟆太子》,杨武能译为《青蛙王子或名铁胸亨利》,为对周桂笙译笔的“直译”和“半白半文”体有所印象,笔者在这里将原德文故事开头及周桂笙的中译一起引录对比如下:【A胡从经《晚清儿童文学钩沉》,前引书,第151页。】

原德文故事周桂笙译文

同类推荐
  • 陈独秀文选

    陈独秀文选

    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精神领袖,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他创办了著名白话文刊物《新青年》。《陈独秀文选》是“经典纸阅读”系列丛书之一部,编者筛选了陈独秀谈新文化运动、杂论、论文化、论教育、政论、谈人物、论文学七类文章中的精华篇目,以供读者欣赏研究陈独秀的文章,感受其思想智慧的光芒。
  • 西中黄村志

    西中黄村志

    盛世修志,志载沧桑,自古皆然。值此国家兴旺发达,社会和谐进步,人民安居乐业之际,西中黄村有史以来的第一部村志,破天荒的面世了,可喜可贺!村党政领导班子的有识之举,可歌可颂!众多有志乡士的无私奉献精神,可敬可佩!西中黄村,地处三晋“丁陶”、千年古镇汾城腹地。这里地灵人杰,世代耕读;物阜民丰,人才辈出。素有文化村、文明村、古建村、富庶村等盛名,堪称“金襄陵、银太平”版图上一株靓丽的奇葩。
  • 毛泽东这样学习历史这样评点历史

    毛泽东这样学习历史这样评点历史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毛泽东读史说史,在于适当的应用。他一生走遍大江南北。解放以后,每外出必自备中国地图,找好路线和方位;每在一处会议,就要向所在地的图书馆查阅大量图书;每到一地,还要查阅地方志和有关本地历史文化书籍,和当地人员畅谈、作情感交流。这也是读史的别致处,也是他不断深化自己研读历史的一个方法。毛泽东对历史的评说,虽然很多是片言只语,甚至是日常生活中的闲话,但却能折射出这位历史人如何运用历史,恰到好处。
  • 红楼钟声燕园柳

    红楼钟声燕园柳

    本书是谢冕先生关于北大的一本散文集。谢冕先生用诗意的语言来描述他工作和生活了将近50年的北大。那湖,那塔,那园,那月,只要是北大的一草一木都让他笔尖充满情感。北大在他的叙述中充满迷人而纯粹的美……
  • 温柔的挣扎

    温柔的挣扎

    每个人都处在某种生活状态中,这种状态既包含着物质的拥有,更显示着精神的姿势。因为身在此山中,我们自己往往很难用一个词来描绘这种由诸多元素合成的状态。但旁人,或许因为与你存在着距离,反而能清晰地穿透你的言行,对你的生存状态作出一言以蔽之的、综合性和概括性极强的评价。“温柔的挣扎”这个语汇就出自我一位文友的描述,“温柔”与“挣扎”这两个情感指向迥然有别、行为姿态截然不同的词,居然能如此浪漫而又理性地、轻柔而又有力地统一于同一个话语环境中,不由让我怦然心动,我认同它作为我生存状态的语言形态了。
热门推荐
  • 品质与修养

    品质与修养

    品质和修养是做人的关键。一个有品质游修养的人,是会受到欢迎的。本书将教会大家提升品质和修养的方法
  • 葛底斯堡的雄狮:美国南北战争传奇将军张伯伦回忆录

    葛底斯堡的雄狮:美国南北战争传奇将军张伯伦回忆录

    《葛底斯堡的雄狮(美国南北战争传奇将军张伯伦回忆录)》是第一次在中国大陆介绍张伯伦将军。张伯伦将军的勇敢精神,尤其是他的宽容精神,无论是对美国内战,还是当今中国都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我就是个蟠桃而已

    我就是个蟠桃而已

    世界上最幸运的是什么?一只蟠桃修炼成了仙!世界上最倒霉的是什么?被某英俊无敌的帝君抓住要吃了她!!桃桃这辈子没什么大的愿望,就希望吃吃喝喝玩玩乐乐,顺便拐个帝君回去过小日子。可玉帝不让她如愿,什么历劫,什么赐婚,她统统没在怕的!!只是,当千帆过尽,一切沧海桑田时,她还能拥有本心,和他白头到老吗?
  • 重生之千金大小姐

    重生之千金大小姐

    这文,好吧,小舞觉得这文,咳咳,大家还是先别看,等小舞改好了再看,免得浪费币。=========================================前世,她无权无势,无亲无故,一无所有,唯有黎彬不离不弃,相爱相伴。无奈,身份地位导致他们生死相离,阴阳相隔。重生后的她,是千金大小姐,站在金字塔尖,金钱,地位,亲情,前世所渴望的今生都拥有。前世的爱人变成今生的陌路,仇人成为了挚友,她该何去何从。原以为今生可以平平淡淡的生活,可是出生就告诉她,她没得选择自己的人生,家族联姻,她无法选择自己的爱人。她,林江舞,不甘。她要自己掌握自己的人生,不允许任何人来指手画脚。她用前世的知识,对未来信息的把握,建立了自己的商业帝国,原以为一切都在自己掌握之中。然而,扑朔迷离的家族,风起云涌的势力纷争,让一直置身事外的她深陷其中。究竟是谁在背后推动着?【一】小贝红着小脸蛋,怯生生的看着面前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女孩,鼓着腮帮,坚定的说到:“我不要叫你姐姐,爸爸说你答应做我的老婆,所以你要叫我老公。”江舞额头上冷汗都要掉下来了,这个小孩是在扮猪吃老虎吧!好难搞定,嘴唇微微抖动:“怎么都听你爸爸的话啊!你要有自己的主见知道不,不然怎么可以做一个男子汉呢?”小贝泪汪汪的大眼睛看着江舞,侧着头,想了一会儿说道:“爸爸说了,男子汉是没老婆的人干得,我要老婆,所以不做男子汉。”·······【二】“你是我一辈子认定的老婆,你逃不了的!”充满磁性的声音在江舞的耳边萦绕,带着诱惑与妖娆。“我干嘛要逃,你可是我在你小屁孩的时候就看上的。”江舞搂着他的脖子,鼻尖抵着他的鼻尖,嚣张的说到:“来,美人,给爷笑一个。”·······【三】“这就当是我给你最后的纪念品。”放下手中的画集,黎彬转身,走了几步,猛地定住,低着头,看着地上那滩不起眼的污渍:“我,我明天就要就去巴黎了,你可以送我吗?”背对着江舞的黎彬,眼眶慢慢的浸湿了,却忍着不让自己发出一声呜咽之音。“好,”听到肯定后,泪再也忍不住,在脸上肆意的滑落。握紧了那不知是因激动还是悲伤而不停颤抖的双手,头也不会了,快速走出房间。亲们,领养开始喽!亲们可以留言自己想要领养的主角哦!领养表:小贝(由雨佳禾领养)推荐好友的文文:《成功压倒绝世王爷》《疯狂学院》《珍心有泪》《桃花朵朵压前夫》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半部论语治企业

    半部论语治企业

    《论语》是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儒家思想的由近及远、由小及大、由己及人的思维方式正好符合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理念。在《论语》中、我们不但能找出许多高效率的管理方式,而且还能找到许多现代企业管理所必不可少的管理方式和方法。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风流小浪底:一个副市长的工作手记

    风流小浪底:一个副市长的工作手记

    它让你了解这个由世界银行贷款、50个国家水利专家参与的高难度工程拉开帷幕的艰难步履,让你领教被世界工程界奉为圣经的《菲迪克》条款的神圣性、权威性,让你惊叹合同部主任李淑敏钻研《菲迪克》条款锲而不舍的精神,让你欣赏总经济师何有源巧妙运用《菲迪克》条款的娴熟技巧,让你领略世界公认的高级环境工程专家鲁德威格老人一丝不苟的学者风范,让你聆听意大利承包商马西莫·马尔亘涅对中国建设的铮铮良言。让你叹服总监理工程师李其友协调承包商与业主关系游刃有余的高明手腕。,揭开了举世瞩目的跨世纪工程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神秘的面纱,速写出这个“封闭型”工地风流人物的翩翩英姿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