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9400000013

第13章 格林童话在中国译界的早期漫游 (2)

受时代背景的影响,也主要因自身想通过译介外国文学达到强国的“拳拳之心”,1900年,应吴趼人的邀请(吴趼人时任上海《采风报》的主编),周桂笙翻译了阿拉伯文学名著《一千零一夜》,也就是《天方夜谭》。之后,他便在晚清译坛上声名鹊起。周桂笙对外来文学翻译的贡献,不乏人们的溢美之词。《一千零一夜》出版后,紫英写了书评,说:“在西国之价值犹之吾国人之于《三国》《水浒》,故男女老少,无不读之,宜吾国人翻译者之多也。”书评称赞:“是此书(指《一千零一夜》——引者注)开译之早,允推周子为先。”“而综观诸作,译笔之佳,亦推周子为首彰彰不可掩也。”A

而他翻译的法国侦探小说《毒蛇圈》,杨世骥就赞扬其是“一部最早的直译的小说”,“其体式在中国小说界尚是最初一次的发现”,在对侦探小说的贡献上,周桂笙“却是最力的一人。侦探小说的名词由他而成立”B等等。 周桂笙不光单纯从事译介,还善于将中西两种文化、文学进行对比,比如对侦探小说就是如此。由此,有人赞誉“他是我国最早能虚心接受西洋文学优点的人。他不像林纾一样,要是迭更斯好,必说其有似我国太史公”C。更为难得的是,周桂笙的译文语言常常采用白话文,即便采用文言文,也要尽力做到译文浅显易懂,这在他翻译的格林童话上表现得很透彻。在当时的译坛采用白话文,可谓又是一个大胆的创举。因此,要论周桂笙在晚清译坛上的表现及贡献,大可以说,“和林纾相比,周桂笙虽声誉不及,而贡献实过之”D。

二、格林童话与中国的初遇

要说周桂笙第一个将格林童话翻译并介绍到我国,算是偶然、碰巧而为之吧。首先从时间来看,翻译格林童话正好就是处于我国文坛译风大开,文人学者积极翻译引介外来文学的时候。随着大量外来文学的进入,“这里面就有不少著名的外国儿童读物,如格林童话、伊索寓言、凡尔纳科学幻想小说、《无猫国》、《天方夜谭》、《鲁滨孙漂流记》等等”E。听着这话,有一种外来儿童读物乘虚而入的感觉,事实上,此话不无道理。因为直到晚清,直到周桂【A李长林《清末中国〈对一千零一夜〉的译介》,载《国外文学》1998年第4期,第123页。

B杨世骥《文苑谈往》,前引书,第11-13页。C杨世骥《文苑谈往》,前引书,第10页。D薛松宝《清末民初南社社员的翻译活动综述》,前引文,第163页。E王泉根《论外国儿童文学对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影响》,前引文,第37页。】 笙生活的年代,中国的儿童基本就没有什么地位,更谈不上成人会想着要去满足他们的什么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当时中国儿童的读物是些什么呢?儿童在中国既然是被当成缩小的“成人”来对待,自然得 “把‘成人’所应知道的东西,全都在这个儿童时代具体而微的给了他们了;从天文、历史以至传统的伦理观念,无不很完整地给了出来”A 。

除开这些个充满道德训诲、枯燥正经的读物,中国儿童基本就没有属于自己的文学类的读物。周作人为此感慨道:“中国向来以为儿童只应该念那经书的,以外并不给预备一点东西,让他们自己去挣扎,止那精神上的饥饿;机会好一点的,偶然从文学堆中——正如在秽土堆中拾煤核的一样——掘出一点什么来,聊以充腹,实在是很可怜的……”B既然当时的儿童文学处于这样一种状态,那么人们对于儿童文学的认知也可想而知。“在中国,儿童文学这个概念是在现代文学史上才出现的。”C而童话——这个儿童文学的典型代表更是如此。

所以格林童话第一次被周桂笙译介到中国,真算是搭了西学东进的顺风车。据杨世骥在《文苑谈往》中提到:“《新庵谐译》凡二卷(光绪廿六年上海清华书局排印本,周氏哲嗣曾迭藏有上卷,我有下卷。)是他最早的翻译,卷上系节译《一千零一夜》,卷下是童话,大抵出自《伊索寓言》一类的书。当日他能注意到一向为人所漠视的儿童文学,实是很难得的。”D《新庵谐译》因为年代久远,现在很难觅得真迹,还好出版有《吴趼人全集》,在第九卷中专收有周桂笙翻译的童话,名为《新庵谐译初编》。吴趼人作序,周桂笙自序。周桂笙在自序中这样讲道:“开智启慧之助洋洋乎盛矣哉。不可谓非翻译者之与有其功也。于是乎,译材固不可以仅目之也。世之君子所译者如是。

若余此编,则既无宗旨,复无命意,牛鬼蛇神徒供笑噱,又复章节残缺,言之无文,乃亦与时下君子所译鸿文同时并出,毋亦徒留笑枋于当世耶?虽然,此编之成,初非余之本意,盖吾友吴君趼人怂恿之作也。”E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对于儿童文学,具体讲,对于童话这个文学体裁,周桂笙真的并没有太多的认识,这些体裁特殊的故事,在他眼中都是些“牛鬼蛇神徒供笑噱”罢了,仍然【A朱自强《中国儿童文学与现代化进程》,前引书,第76页。B朱自强《中国儿童文学与现代化进程》,前引书,第71页。C黄云生主编《儿童文学概论》,前引书,第121页。D杨世骥《文苑谈往》,前引书,第12页。E海风主编《吴趼人全集》第九卷,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303页。】 只是为了“开智启慧”这个大目标,周桂笙才把它们译介出来,然而又觉得这些不明身份、来历的故事,似乎跟他的大目标相距甚远,于是,还是在吴趼人的“怂恿”下,才有了格林童话的初译!

借此,吴趼人在格林童话与中国的初次相遇上功不可没!也可以说,在周桂笙的翻译生涯中,吴趼人是个不可缺少的人物。追溯起来,周吴二人的友谊始于《月月小说》,当时《月月小说》第五、六号先后刊登了两则广告:“‘本社所聘总撰述南海吴趼人先生、总译述上海周桂笙先生,皆现今小说界、翻译界中上上人物,文名籍甚,卓然巨子,囊者日本横滨《新小说》报中所刊名著大半皆出二君之手,阅者莫不欢迎。’(第五号)”;“‘本社以辅助教育改良社会为宗旨,故特创为此册,特聘我佛山人、知新室主人为总撰、译述。’(第六号)”A。1903年,吴趼人与周桂笙向横滨《新小说》投稿,从第一卷第八号起,该刊同时连载他俩所撰译的四部小说,此后,二人成为杂志贯穿始终的创作与翻译的主要作者。所以,周桂笙除了在《新庵谐译初编》自序中坦承,童话翻译全为“吴君趼人怂恿之作”外,自序几乎有一半的内容在赞扬吴趼人,说“与余交最莫逆”!当然,吴趼人对于老友,也是惺惺相惜:“得识周某,不负我旅沪二十年矣。”

在吴趼人的“怂恿”下,周桂笙曾经在吴趼人所主笔的这两份报纸上发表过一些文章,主要为寓言、童话。我们从前人研究的资料中了解到,周桂笙曾于1900年在《采风报》上发表过《一千零一夜》节译的两篇故事。1902年,周桂笙为上海的《寓言报》翻译并发表了《公主》《乡人女》《猫鼠成亲》《狼羊复仇》《乐师》等15篇童话,这些译作于次年被收入《新庵谐译初编》,吴硏人作序,上海清华书局出版。“壬寅春,吴君应《汉口日报》之聘,客居无俚,乃取此书,详加编次,且为文以序之,旋付上海清华书局,遂得公之于世”。卷上收《一千零一夜》《渔者》两篇,卷下收《猫鼠成亲》等15篇,署上海周树奎戏译,南海吴沃尧趼人编次。

三、周氏译文特色

(一)特色之一:缀上“教育尾巴” (1)

据《吴趼人全集》第九卷的说明,该卷是收录了吴趼人评点和编辑过的作品,笔者翻阅了作品后,发现这卷基本上就是一本周桂笙的译作集,比如卷首【A李洁《浅析〈月月小说〉与〈新小说〉之继承渊源》,载《明清小说研究》2002年第2期,第241页。】就是他翻译的《毒蛇圈》,还有分上下两卷的《新庵译屑》等,该卷的最后部分即为《新庵谐译初编》。“《新庵谐译初编》分一、二两卷,卷一收《一千零一夜》《渔者》两篇,卷二收《猫鼠成亲》等15篇,署‘上海周树奎桂笙戏译,南海吴沃尧趼人氏编次’,光绪二十八年孟夏(1903年5月)上海清华书局出版。首冠吴趼人序及周桂笙自序。本卷据上海清华书局本点校收入。”A

《新庵谐译初编》的卷二共收有童话15篇。经过与格林童话1857年德文版以及杨武能翻译的《格林童话全集》(中文版)进行比对,这15篇故事当中,有12个确定是格林童话,另有3个应该是来自其他的故事或寓言等。比如名为《一斤肉》的故事,讲的就是发生在16世纪时期意大利一个犹太人与一名叫阿通尼的商人之间的故事,情节内容与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如出一辙(围绕割一磅肉的诉讼,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和犹太人高利贷者夏洛克之间展开了戏剧化冲突);《狼负鹤德》则估计译自西方的某个寓言故事。

确定的12个格林童话故事分别如下:

周桂笙的译名②/杨武能的译名③原德语名④故事序号

(1857年版)猫鼠成亲/猫和老鼠Katze und Maus in Gesellschaft KHM 2

狼羊复仇/狼和七只小山羊Der Wolf und die sieben jungen Geib-lein KHM 5

乐师/怪乐师Der wunderliche Spielmann KHM 8

虾蟆太子/青蛙王子或名铁胸亨利Der Froschkonig oder der eiserne Heinrich KHM 1

林中三人/森林中的三个小人儿Die drei Mannlein im Walde KHM 13

十二兄弟/十二兄弟Die zwolf Bruder KHM 9

狐受鹅愚/狐狸与鹅群Der Fuchs und die Ganse KHM 86

某翁/老爷爷和小孙子Der alte Grobvater und der Enkel KHM 78

猫与狐狸/狐狸和猫Der Fuchs und die Katze KHM 75

熊皮/熊皮人Der Barenhauter KHM 101

【A海风主编《吴趼人全集》第九卷,前引书,“本卷说明”,第4页。② 周桂笙格林童话故事的中文译名均摘自海风主编《吴趼人全集》第九卷,前引书,1998年版。③ 童话故事中文译名均摘自(德)雅各布·格林 威廉·格林《格林童话全集》,前引书,2009年版。④ 均摘自德语原著1857版,Bruder Grimm: Kinder- und Hausmarchen, Ausgabe letzter Hand mit den Originalanmerkungen der Bruder Grimm, mit einem Anhang samtlicher, nicht in allen Aufagen veroffentlichter Marchen und Herkunftsnachweisen herausgegeben von Heinz Rolleke. Stuttgart: Philipp Reclam jun., 2007.】

乡人女/聪明的农家女Die kluge Bauerntochter KHM 94

公主/三片蛇叶Die drei Schlangenblatter KHM 16

周桂笙在《新庵谐译初编》的自序中对童话这种体裁的认知程度,以及自己的翻译宗旨表达得比较清楚,因此,周氏的格林童话中译本与后来其他译者的中译本相比较,就有着自己与众不同的特色。12个童话故事,除开《虾蟆太子》《狐受鹅愚》《熊皮》《公主》这四个外,其余8个故事周桂笙都给配上了他自己撰写的按语,这些按语现在读来让人感觉颇有趣味。比如对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狼和七只小山羊》(周桂笙译作《狼羊复仇》),周桂笙就在译文最后总结说:

狼性固贪。其死也,固宜然。苟无为虎作伥,助桀为虐,如司务其人者,则狼之计不得逞,即狼亦不至遽死也。故死狼者,司务也,非羊也。虽然当司务为狼敷粉时,岂能计及将以死狼也耶?呜呼!可不惧哉。然而若司务者,天下滔滔皆是也。A

同类推荐
  • 人间词话新释

    人间词话新释

    《人间词话》最早发表在《国粹学报》上,是王国维自己删定的,共64则,可分成两大部分:一至九则是总论,标举王国维论词的一个纲领,就是“境界说”。十至六十四则是具体批评,以“境界说”为理论基础,融合中西文艺美学思想,具体评论从李白一直到宋代的许多诗词名家。这是《人间词话》的正文。被王国维删掉的49则后来重新整理刊印出来,叫《人间词话删稿》。此外,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之外的著述中的一些论词语录,被人摘编成《人间词话附录》,共29则。本书注析《人间词话》,收录范围包括正文和删稿共计113则。
  • 史学名家梁园东

    史学名家梁园东

    梁园东先生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著名史学家,本书收入了梁先生论文中主要的、精华的部分,体现了他学术思想的概貌。
  • 挫折·走出困境的智慧

    挫折·走出困境的智慧

    “顺境不一定全都是好事,逆境也未必都是坏事!”这样的诠释用来形容挫折怕是再恰当不过了。如果非要对挫折的正面意义再来一个更为精确的阐释的话,再也没有什么比“越挫越勇”这个成语更为适合的了。挫折不一定只能带给我们困苦和疼痛,相反,它可能会给我们带来其他一些意想不到的正能量,比如认识到勇气和坚持的可贵,并学会在以后的困境中勇敢地去面对它们。
  • 纯情·温馨卷(读者精品)

    纯情·温馨卷(读者精品)

    风靡全球的真情故事,感动一生的纯美阅读;润泽心灵的饕餮盛宴,惠泽精英的成功启示;突破困局的导航明灯,缔造成功的内在密码。最纯美动人的励志佳作,无可替代的生花妙笔,展现励志美文顶尖力量,最憾动心灵的饕餮盛宴,最荡气回肠的励志大餐,最酣畅淋漓的悦读。一则则故事,催人奋进,帮你梳理纷乱的思绪,找到人生幸福的密码;一篇篇美文,怡人性情,为心灵注入勇气和力量,带给你爱和希望。一部相伴一生的心灵圣经,一掬滋润心灵的智慧甘霖,在阅读中收获真知与感动,在品味中得到启迪到智慧。
  • 民族灵魂的重铸

    民族灵魂的重铸

    本文不同意用西方现代“无主潮”的多元化状态来简单类比当代中国文学特定的多元化现象,同时认为,人道主义作为普泛的哲学思潮由于缺乏“中介”及其它原因不宜视为文学主潮;现实主义不论在方法的狭义上或者精神的广义上,也不宜涵盖日益复杂的文学现象。本文从文学的“人学”根本特性出发,把新时期文学主潮概括为:对民族灵魂的发现与重铸。。认为这是中国历史、中国社会、中国文学发展到今天的一个必然涌流,它并非人为的规范,而是人的自觉(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新觉醒)与文的自觉(当代文学摆脱依附性重建独立性格)的交汇的自然现象
热门推荐
  • 安那般那

    安那般那

    小昌,80后新锐作家,广西作家协会会员,山东冠县人,1982年出生,大学教师。曾在《北方文学》、《黄河文学》、《延河》等杂志发表中短篇小说若干。现居广西北海。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中国古代名妓传

    中国古代名妓传

    在封建伦理道德中,对妇女的要求甚为苛刻。三从四德就是紧箍咒。《仪礼·丧服传》:“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这就是三从,即妇女从生到死,一生都要依从男性,她们没有个人的意志和自由,她们只是男性泄欲和生儿育女的工具。所谓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周礼·天官·九嫔》注云:“妇德谓贞顺,妇言谓辞令,妇容谓婉娩,妇功谓丝臬。”说明白点,就是妇人对男性,第一要忠贞,第二说话谦恭,第三仪态装束要端庄温柔,第四做好针线茶饭的服务。一句话,妇人的视听言动都要围绕着男性。
  • 为后不恭

    为后不恭

    当这年头,“穿越”无时无刻的发生着,车祸穿、摔崖穿、睡觉穿、就连打个盹都能穿……如果一个不小心竟然穿成了亡国的公主,还不得已嫁给了俊美邪气的皇上,更无奈的是,皇上竟然不爱她还让她做苦力,这算不算倒霉?她接受不了这种赤裸裸虐待,这简直是侮辱自己的人格,她不想过这种没前途的日子,她要反抗,要让那个自以为是的男人败在自己脚下……
  • 名人的处世学问

    名人的处世学问

    想成功,先学会处世。学会处世,我们可以在商海官场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应对自如。本书汇集了许多成功的经验,通过一个个生动而有趣的事例,对现代社会的处世哲学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诠释。细心体会书中的妙文智语,将名人们的处世学问融进我们的一言一行,助我们走向成功。向名人学处世,像名人一样成功。
  • 这咬人的爱

    这咬人的爱

    她,一个独自生活、心意明确的女子,渴望一份超然的爱情。他,安静笃定、沉稳睿智,将过往深深埋葬。在遭受旧爱背叛之后,她是否还能相信爱情的存在?清茶淡酒营造淡淡温情的气氛中,他竟然还隐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穿越之我不是梁山伯

    穿越之我不是梁山伯

    “公子,我是四九啊!”“四九?汗!那我是谁?”“公子大名梁山伯。”吐血!她是招谁惹谁了嘛?老天爷在开玩笑吧!算了,穿就穿了,只当一次免费古旅行。穿成梁山伯她也认了,反正书院里帅哥多,没事看看帅哥,外加调戏美男也是人生一大乐事哪!情节虚构,切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