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8800000062

第62章 附录四 郭沫若翻译研究资料索引 (1)

一、郭沫若译著

1.《茵梦湖》,(德)史笃姆(Storm)原著,郭沫若、钱君胥合译上海泰东书局1921年7月。

2.《少年维特之烦恼》,(德)歌德(Goethe)原著,上海泰东书局1922年4月。

3.《鲁拜集》,(波斯)莪默·伽亚谟(Omar Khayyam)原著,上海泰东书局1924年1月。

4.《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日)河上肇原著,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11月。

5.《新时代》,(俄)屠格涅夫(Turgeniegg)原著,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年6月。

6.《约翰?沁孤戏曲集》,(爱尔兰)约翰?沁孤(John Millington Syngel)原著,上海商务印书馆1926年2月。

7.《雪莱诗选》,(英)雪莱(P. B. Shelley)原著,上海泰东书局1926年3月。

8.《异端》,(德)霍普特曼(Gerhart Hauptmann)原著,上海商务印书馆1926年5月。

9.《争斗》,(英)戈斯华士(John Galsworthy)原著,上海商务印书馆1926年6月。

10.《法网》,(英)高尔斯华绥(John Galsworthy)原著,上海联合书店1927年7月。

11.《银匣》,(英)高尔斯华绥(John Galsworthy)原著,上海创造社出版部1927年7月。

12.《德国诗选》,(德)歌德(Goethe)等原著,上海创造社出版部1927年10月。

13.《浮士德》,(德)歌德(Goethe)原著,上海创造社出版部1928年2月。

14.《沫若译诗集》,上海创造社出版部1928年5月。

15.《石炭王》,(美)辛克莱(U. Sinclair)原著,署易坎人译,上海乐群书店1928年11月。

16.《美术考古学发现史》,(德)米海里斯原著,上海乐群书店1929年7月。

17.《新俄诗选》,李一氓、郭沫若译,上海光华书局1929年10月。

18.《屠场》,(美)辛克莱(U. Sinclair)原著,署易坎人译,上海南强书局1929年8月。

19.《煤油》,(美)辛克莱(U. Sinclair)原著,署易坎人译,上海光华书局1930年6月。

20.《政治经济学批判》,(德)马克思原著,上海神州国光社1931年12月。

21.《战争与和平》,(俄)托尔斯泰原著,上海文艺书局1931—1933年。

22.《日本短篇小说集》,署名高汝鸿选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3月。

23.《华伦斯太》,(德)席勒(F. Z. Schiller)原著,上海生活书店1936年9月。

24.《赫曼与窦绿苔》,(德)歌德(Geothe)原著,重庆文林出版社1942年4月。

25.《英诗译稿》,郭庶英、郭平英整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

二、学术著作

1.卜庆华,《郭沫若评传》,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4月第1版;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5月新第1版。

2.卜庆华,《郭沫若研究札记》,湖南大学出版社1986年1月第1版。

3.蔡宗隽,《郭沫若生平事略》,时代文艺出版社1985年11月第1版。

4.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5.陈永志,《郭沫若传略》,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1月第1版。

6.陈玉刚,《中国文学翻译史稿》,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9年版。

7.傅正乾,《郭沫若创作论稿》,青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7月第1版。

8.郭沫若,《文艺论集》,上海光华书局,1925年12月。

9.郭沫若,《反正前后》(自传),上海现代书局,1929年8月。

10.郭沫若,《创造十年》(自传),上海现代书局,1932年9月。

11.郭沫若,《沫若书信集》,上海泰东书局,1933年9月。

12.郭沫若,《离沪之前》(自传),上海今代书店,1936年5月。

13.郭沫若,《沫若文集》(17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1963年。

14.郭沫若,《郭沫若全集》(38卷),人民文学出版社、人民出版社、科学出版社,1982—1992年。

15.谷辅林,《郭沫若前期思想及创作》,山东文艺出版社1983年8月第1版。

16.郭著章等,《翻译名家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7.黄侯兴,《郭沫若的文学道路》,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9月第1版;1983年9月第2版。

18.黄侯兴,《郭沫若文艺思想论稿》,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6月第1版。

19.李保均,《郭沫若青年时代评传》,重庆出版社1984年7月第1版。

20.马祖毅,《中国翻译通史》(共5卷),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1.孟昭毅、李载道,《中国翻译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22.上海图书馆编,《郭沫若著译书目》,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

23.田寿昌、宗白华、郭沫若,《三叶集》,上海亚东图书馆,1920年5月。

24.王继权、童炜钢,《郭沫若年谱》(上、下),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年。

25.王训昭等编,《郭沫若研究资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

26.卫茂平,《德语文学汉译史考辨》(晚清和民国时期),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

27.武继平,《郭沫若留日十年》,重庆出版社2001年。

28.张毓茂、钟林斌,《文学巨星郭沫若》,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9月第1版。

三、研究论文

1.卜红,(2006) “泛神论”之泰戈尔与郭沫若,《中国土族》第02期。

2.卜庆华,(1986),郭沫若早期与外国文学关系考源,《娄底师专学报》第02期。

3.卜庆华,(1986),郭沫若与高尔基,《外国文学欣赏》第01期。

4.卜庆华,(1984),翻译科普之巨著《生命之科学》,《长沙晚报》1984年12月5日。

5.昶旭, (1988),他找到了“喷火口”——简论惠特曼对郭沫若诗歌创作的影响,《楚雄师范学院学报》,第Z2期。

6.曹丹丹,(2005),从《棠棣之花》看郭沫若创作主旨的转变兼及日本影响,《重庆社会科学》第08期。

7.曹树钧,(1993),莎士比亚与郭沫若的历史剧创作,《郭沫若学刊》第01期。

8.车永强,(1999),试论郭沫若与泰戈尔抒情诗的泛神论思想,《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02期。

9.陈蕙荃,(2008),郭沫若译学思想浅探,《考试周刊》第31期。

10.陈鉴昌,(2000),郭沫若易卜生的娜拉形象意义比较,《郭沫若学刊》第04期。

11.陈荣毅, (1986),《女神》与《草叶集》,《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03期。

12.陈思清,(1985),郭沫若与《浮士德》,《云南教育学院学报》第02期。

13.陈万睦,(1982),新中国的歌德:简论郭沫若与歌德的关系,《郭沫若研究学会会刊》第01期。

14.陈永志,(1988),郭沫若译介外国文学的若干特色,《郭沫若学刊》第02期。

15.陈永志,(1989),郭沫若和泰戈尔三题,《郭沫若学刊》第02期。

16.陈永志,(1997),闲读偶记:海的歌吟——郭沫若与海涅,《郭沫若学刊》第 03期。

17.程瑞,(2006),鲁迅和郭沫若对雪莱接受视点的比较,《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02期。

18.成翔章,(2001 ),郭沫若在五四前的翻译实践及其意义,《外国文学研究 》第01期。

19.成翔章,(2000),郭沫若与德国文学,《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 06期。

20.成寅,(1989),《浮士德》对郭沫若抗战六剧的影响,《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01期。

21.戴维·罗伊、晨雨,(1989),郭沫若与惠特曼,《郭沫若学刊》第04期。

22.戴震,(1979),郭沫若与歌德,《郭沫若研究专刊》第02期。

23.邓经武,(2002),郭沫若与庞德:20世纪初中西诗歌的换位者,《郭沫若学刊》第 02期。

24.丁新华,(2000 ),翻译对郭沫若创作的影响,《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04期。

25.范劲,(1996),郭沫若与歌德,《郭沫若学刊》第 02期。

26.封英锋,(1999),浪漫诗人与情感化悲剧——郭沫若历史剧与莎士比亚悲剧之比较,《延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02期。

27.傅勇林等,(2009),郭沫若翻译标准管窥,《外语与外语教学》第05期。

28.傅正乾,(1991),郭沫若与外国诗人比较研究二题,《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02期。

29.傅正乾,(1994),吸取、创造与超越:郭沫若的歌德接受史,《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04期。

30.傅正乾,(1998),郭沫若与泰戈尔的散文诗,《郭沫若学刊》第04期。

31.傅正乾,(1992),郭沫若与屠格涅夫散文诗比较论,《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04期。

32.高国平,(1983),向世界打开窗户——郭沫若与外国文学,《萌芽》第11期。

33.高金平,(1999),意象的魅力——普希金与郭沫若诗歌意象之比较,《中国文学研究》第03期。

34.戈宝权,(1979),谈郭沫若与外国文学的问题:在郭沫若研究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郭沫若研究专刊》第02期。

35.戈宝权,(1985),郭沫若与外国文学,《郭沫若研究第一辑》,中国郭沫若研究会编,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36.龚翰熊,(1979),郭沫若与外国文学,《郭沫若研究专刊》第02期。

37.顾彬,(2008),郭沫若与翻译的现代性,《中国图书评论》第 01期。

38.顾国柱,(1991),郭沫若与雪莱,《郭沫若学刊》第02期。

39.顾国柱,(1987),郭沫若与尼采,《青海社会科学》第01期。

40.顾国柱,(2008),郭沫若早期美学观与雪莱《为诗辩护》,《南都学坛》第01期。

41.顾圣皓,(1987),泛神论与浪漫主义——试论郭沫若早期浪漫主义文艺观的形成,《齐鲁学刊》第03期。

同类推荐
  • 第一贪官:和珅

    第一贪官:和珅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第一贪官:和珅》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了和珅的一生。
  • 秦汉帝王文治武功全纪录

    秦汉帝王文治武功全纪录

    本书汇集了从秦到汉23位帝王的小传,涵盖了他们的人生轨迹、朝廷政务、后宫生活及得位根由、身死原因,截取他们生平中最得意之事、最失意之事、最痛心之事,历数品评他们的千秋功过,层层揭开他们的身后留下的谜团,以史实为依据,兼涉轶闻、生活。因而,具有史料性、知识性、趣味性、可读-陛。秦汉帝王的贤愚仁暴、国运的兴衰更迭、政治的清浊荣枯、民生的安乐艰辛,都能给后世以镜鉴。今天我们品读历史,钩沉帝王的史迹,传述他们的轶闻,小而言之,于今之借鉴、增知、休闲,不无裨益;大而言之,个人的修养成长,家庭的维系安顿,处世的进退取予,行事的韬略谋断,也都可以从中受到启迪!
  • 开创盛世:康熙

    开创盛世:康熙

    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即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康,安宁;熙,兴盛——取万民康宁、天下熙盛的意思。他8周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下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开创盛世:康熙》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了康熙的生平事迹。
  • 胡适新论

    胡适新论

    本书是作者1987年至1995年间胡适研究的相关成果。内容涉及很多方面,从《新青年》的思想及“新青年”群体的分歧乃至分裂,到胡适本人的思想及其与各界的关联,如胡适的文化观与价值观,他在国语运动中的地位与作用,他在抗战前及抗战期间的思想与活动,他与蔡元培、陈独秀、梅光迪的关系及其思想、学术与政治态度的比较,等等。其中《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再认识》一文,批评某些人以所谓“全盘反传统”来否定新文化运动是不实之词,反响很大,纠正了学界对这一重大历史阶段的认识偏差。作者认为:对胡适的认识的改变和深化,在一定意义上反映出中国社会的进步,反映出开放社会条件下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 中国古代高僧传

    中国古代高僧传

    在波澜壮阔的中国历史长河中,在富饶广袤的神州大地上,数千年来,曾经涌现出了一批批叱咤风云、扭转乾坤的英雄豪杰。他们如夜空中的群星,交相辉映,璀璨夺目。岁月的流逝,冲刷不掉他们的英名;朝代的兴废,也改变不了他们不朽的业绩。他们中间,有雄才大略、举贤任能的国君;有变法图强、励精图治的名相;有横刀立马、席卷千军的将帅;有运筹帷幄、料事如神的谋士;有忧国忧民、忠言直谏的贤臣……他们是我们民族的精英、祖国的脊梁。
热门推荐
  • 邪帝冷妻

    邪帝冷妻

    奇才现,天下乱,辅君王,定四方她,是黑道帝皇她,是相府小姐,她,是王府正妃,她是公主?她是神女?她的身份不解,或许,她,只是她!忍耐,承受!把那锥心的痛狠狠的埋在心间!只为铭记那永不消失的怨!她,清冷孤傲,拒人千里!唯独那个妖精一般的男人,方为他展露笑颜。她心如蛇蝎,却也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嘴角侵笑,袖手旁观,只见那天下乱事!【版本二】天生异象,奇才盾出,辅佐君王,俯视天下!她,冰冷的邪惑美人,这辈子,宁我负尽天下众人,不叫他们负我一分!他,逍遥闲散的冷酷邪君!我型我素的性格,心狠手辣的手段!世人皆知,宁得罪小人,勿得罪邪王!那一日,倾城的邪惑美人嫁给了逍遥闲散的冷酷邪君,是悲是喜,是恩是怨?无人得知!【片段一】摇椅上,慵懒的坐着一位艳红长袍的男子!顾盼生辉,皓月当空!身边,毅然坐着四个形色各异的俊美男子!却也是风华绝代。“都即将要大婚之人了,还来这种地方?还真是稀奇的很啊!”右手边第一人眼中带笑,嘴角微微上扬,打趣的看着身边那个面色慵懒,神色妖媚之人。“这话说的就错了,应该说是喜好男色的人逛窑子,这才是怪哉!”右手边第二人拿起扇子,轻轻摇着,眼神逗留在了那风华绝代之人身上。“看来,邪王并无娶妃之意啊!”一个玩世不恭的声音想起,细看,原来是左手边的第二人,一脸无害的面容,却难以遮掩眼中一闪而过的犀利之光,嘴角轻轻珉起。表现出,对他们三人的不满。摇椅之上的男子轻眯他的凤眼,转头看了一眼其他三人,嘴角一挑,举止优雅的把那香气四溢的陈年佳酿送入嘴中。【注释:这篇文是图图费尽心思想出来的,拒绝抄袭!!!请尊重本人的劳动成果!!】推荐新文《冷帝血后》(女强文)
  • bye,我的冷情首席!

    bye,我的冷情首席!

    “冯先生,您愿意娶姚小姐为妻吗?”“我愿意!”“姚小姐,你愿意嫁给冯先生吗?”“我……”“不要——”教堂的门忽的被人推开,一个年轻女人哭喊着冲进来,接着又忽的涌进一群人,教堂里刹时乱成一团。那女人跌跌撞撞地跑到新郎的身边,抓着他的衣袖,泪流满面地哀泣:“君宇,你娶了她,你叫我怎么办?你叫我怎么办?我肚子里有你的宝宝啊!”新娘呆呆地站在一旁,她的耳畔是女人不绝于耳的哀嚎,目光却怔怔地望向教堂门口处那身材颀长英俊无比的男人——她的前夫。他正眼神灼灼,目光如炬地望着她。那眼睛里仿佛燃着一团凶猛的烈焰,似乎要将她狠狠烧灼成灰。“姚雨菲,跟我回家去!”他一步一步向她逼近,周身带着无比的寒意,一刹时,她仿佛坠入千年玄寒的冰窖中,身体倾刻间颤抖不停……
  • 夫子栽了

    夫子栽了

    二十一世纪天才少女一朝穿越成了个刚出生的奶娃?!自此,东傲皇朝史上最是顽劣有余、纨绔十足的相府千金林镜镜横空出世。俏立刑部大堂,她巧舌如簧。傲立金銮殿,她玩转异邦。弯弓射雕,她智平三国之乱!一曲《红豆》,她到底是为谁轻轻唱?战火因她生,她来平。硝烟因她起,她来灭。还有不服?好,我以我血荐轩辕!这一世,爱她的人有多少,恨她的人就有多少。这一世,她被万千宠爱过,亦死过痛苦过。这一世,她得到的爱无人能及,她得到的痛亦无人能及。这波澜壮阔的一生,她说:“今生,我负他最多。”他问:“怪我么?”“不!如果没有你,我的一生只会在宠溺、享受和无法无天中度过,不会知道真正的爱是什么?”他问:“是什么?”“爱恨交织。”SO:这是一部腹黑男的娇妻养成史!★【正剧版总结】看俗世红尘中爱恨情仇、痴恋纠缠、放手成全、生离死别演尽!看三国风云、王图霸业、金戈铁马中终是谁成全了天下?栽了系列之东傲皇朝八百年故事:夫子!简介无能,内容相对精彩。★【推荐区】我的完结文:《我的长孙皇后》,千古一帝后!《我家娘子》,俊美相爷PK腹黑千金!《夫子归来之霸宠》,栽了系列的终篇,此书的后续。正在连载的文:《蜜爱100度:宠妻成瘾》,欢迎围观!
  • 勇敢坚强·拥有的就是天堂

    勇敢坚强·拥有的就是天堂

    蝴蝶勇敢的破茧,美丽地翩翩起舞。很多时候没有勇敢和坚强,就无法渡过难关,也就见不到最美的风光。最美的风景永远都在最危险的地方,只有勇敢和坚强的人才能欣赏到。我们应该让自己一直保持着坚强和勇敢的品质,这样无论危险还是困难都不可怕。
  • 李玫的价格

    李玫的价格

    工作是嘉兴市中级法院的一名法官。已发表小说100万余字,散见于《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中国作家》、《江南》、《山花》、《百花洲》等期刊。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机器人时代

    机器人时代

    当有一天,满大街上行走的不再是单纯的人类和动物,还出现了机器人,那会发生些什么呢?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最强战神

    最强战神

    圣武大陆这是一个修炼元力、以武为尊的界面,陆奇出生在圣武大陆的大家族——陆家。偶的灵书为陆奇开启了一条不一样的人生之路。修炼的巅峰,最强的战神……
  • 办公室秘战:在人脉角逐中平步青云

    办公室秘战:在人脉角逐中平步青云

    在办公室里,如果你想要更快地晋升,想要平步青云,就必须学会从现在开始积累和拓展你的人脉。因为,在职场中人脉就是你的命脉,谁掌握的人脉越多谁在职场中的优势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