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7000000008

第8章 风物变迁 (2)

校内辟一体操场,中陈种种游戏之具,秋千其一也。每当清晨气爽、夕阳初下之时,偕三五同学纵身戏弄,意颇自得。回思初戏时,每胆怯而不得势,及后习愈久,胆愈壮。常先引其绳至三五步外跃而登之,乘势顿以足。顿愈重,荡愈高;荡愈高,用力愈省,自是而无忧。荡之不高亦无忧,力之不继矣。噫!天下唯顺物之性者,乃能即其物而利用之。而因以有利于我,其荡秋千之类欤?尝闻荡秋千可以张胸廓、增呼吸、练手足活动之力。习此技者,无晕船之患,不易有肺疾。今习之岁余,诚觉实有验也。考秋千之始,汉武帝后庭以此为戏,本名“千秋”,乃祝寿之意。然则久戏乎此,其果可寿乎?

佚名

小作者能从荡秋千中悟出的道理与古人所说的“顺物之性以治物,则物无不可用;顺人之性以治人,则人无不可治”何其吻合!另外,玩秋千可长寿之说,甚为可爱。很容易让人问:可有人见过老人家在秋千上飞来飞去的吗?

远足 ■

远足者何?乃于春秋佳日、天气晴明之时,集学生结队,步行于郊野空旷之处,或距离稍远之乡是也。盖学生日在教室上课,知识有限,见闻不广,而所学亦泥而不化,故借春秋开花结果之候,气候温和之时,举行远足。一以开拓眼界,观察实物之情形;一以舒畅胸襟,愉快吾人之精神。乃甚善之举,亦甚乐之事也。故今学校皆有之。

佚名

如今,足不出户已经可以完成对多种事物、风景的认识。但是,却都不是直观的体验。所以,今日之“春游”更是容易被忽视。

公园 ■

都会之中,市尘人众,空气不洁。人日处其中,颇有害于卫生。故近世文明诸国,凡都会繁盛之区,必有公园,备人游息也。盖公园者,必设于清净空旷之地,栽花木,凿池沼,使四时景色皆足娱目。有亭有椅,以便休憩。又有运动场,以供众人之游戏。皆所以助卫生而健身体也。然公园之益,既为人人所同享。则园中之物,人人应当珍惜而保护之。无或污秽或毁伤。虽一草一花,亦不可攀折也。

佚名

和谐社会,公园是必需品。而像小作者这样有公德心的公民更是社会生活中所必需的。

小书房 ■

妈妈认为读书是需要一个适宜于读书的环境的,所以特地替我布置了一间小书房。

小书房和我的卧室相连,是一间朝南的小屋子,空气很充足,光线也很流通。书桌安放在窗子的下面,桌上有几件简单的文具、一个案头日历和一个浅绿色的花瓶。

对着书桌,摆着一排小书架,架上陈列着各种故事书、儿童杂志和画报等,这些书报杂志都编着号码,次序是一些不颠倒的。书架右首靠壁的所在,安放着两把椅子和一只茶几,茶几上还搁着一套瓷质茶具,这是预备接待小朋友们用的。

两边壁上,挂着六幅蜡笔画和两张用毛笔写的格言。蜡笔画都是我自己画的,格言是我要求一个书法最好的同学给我写的。

这间小书房,便是我每天清晨和晚上读书写字的所在。

佚名

我们的楼房越来越高,屋子越来越豪华。但是,书房却离我们越来越远。因为读书生活正在离我们越来越远。小作者的书房,已经成了我们的一个已经远去的梦。

论学校 ■

学校为开通之地,亦为练习技能之所。人非生而即智也,有学校以去其蒙,而知识开矣。人亦非生而即能也,有学校以教之能,而技能备矣。技能备矣,知识开矣,尚有人才之不成也。吾不之信。人才者,国家所赖以振兴也。而人才之多寡,又以学校之多寡为转移。学校而多,则人才亦因之而多;学校而寡,则人才亦因之而寡。故欲为成才计,不可不入学校。而欲为造就人才计,更不可不设学校。

佚名

如今我们不缺学校了,但学校所教的东西,却离实际所需的技能越来越远。有关人士,应当努力改革,以还原学校之本能。

论碑帖 ■

同一字也,何以有优劣之分?其所以优者,皆得碑帖之力也。碑帖为吾人习字之模范。古之善书者,必有碑帖。后之人得此而模仿之,亦得成书法名家,以贻后世甚矣。碑帖之可贵也,今之求学者于习字一科毫不注重,即使习字,亦鲜有用碑帖者。此书法之所以愈趋愈下乎?

佚名

一语中的!现在写漂亮字的人越来越少了。还有很多人,只会写自己的名字。可见,电脑方便了人们,也让人们失去了一些能力。

论衣服之功用 ■

衣服者,所以保卫身体者也。人无衣服,何以调寒暖?亦所以整肃仪容者也。人无衣服,何以壮观瞻?是衣服之不可或少也亦明矣。今之衣服,大别有二。一用以御寒者,曰:“棉裘。”一用以去暑者,曰:“麻葛。”以其功用论之,整肃仪容犹其次焉者也,实所以保卫身体耳。今之人置备衣服,但趋向时尚,反致失其功用者,不亦愚乎?

佚名

不但越来越时尚,而且越来越不保护身体了,因为实在露得多、盖得少。不过,时尚人之所欲,保暖亦人之所欲。二者若能兼得,岂不美哉?

论眠床 ■

床为器用之一,专供人之睡眠。则其有利于人亦非浅矣。岂可轻视之乎?盖人之做事,终日劳动脑力,既乏精神亦疲。若无床以供睡眠,将何以修养此脑力与精神哉?而说者谓人宜勤不宜惰。怠惰之人每多贪眠,是床所以养成怠惰之习惯也。何足重哉?然而人之勤惰,在人自为。勤者自勤,惰者自惰。夫岂有此眠床而始养成其怠惰之习惯耶?

佚名

“勤者自勤,惰者自惰。夫岂有此眠床而始养成其怠惰之习惯耶?”这道理与“秋雨”之文(一三八页)所得出的道理“秋雨之令人悲者,亦人之自悲耳,于秋雨何与焉”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院子里的洋槐 ■

我家院子里有一株洋槐树,它的树干粗大,枝叶茂盛。还有一个特别的形状,就是很像一头雄壮的狮子。

原来它的上部,因为枝叶茂盛,蓬蓬松松得很像是狮子的头。粗壮的躯干支持着一个蓬松的头部,活像是一只蹲坐在地上的狮子。还有,盘在地面的树根,宛似一条尾巴。我曾经在一个动物园里看见过一只蹲着的狮子的雄姿,觉得与这株洋槐树的状态很相像,同学们也认为我这个譬喻很对。

洋槐树每当春末夏初,就开着白色芬芳的花,和苍翠欲滴的树叶相映,很是美丽。我常常禁止弟妹们去摘它的花。因为我觉得娇艳的花,必须生长在雄伟茂美的繁枝上,才分外有趣,如果把花朵折下来,任它活生生地枯萎而死,实在是一种最残酷的行为,更是自然界的莫大损失。同学们常常要笑我,说我这种观念过于迂,但是我总觉得我是不错的。

所以,每当春末夏初,这株槐树开花的时候,我既要欣赏它,又要看护它,真是忙碌极了。

佚名

折之而绝其生,任之而赏其美,孰乐?槐花的道理是这样,其他事物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小作者心中有大爱,也有大美。

航空母舰 ■

航空母舰,是海洋上飞机的活动根据地。专门装载和修理飞机所用,好使飞机参加海上的战斗,或向敌国军事根据地实行空袭,或轰炸敌舰,或跟敌方的空军作战。

航空母舰在战争上使用的时间还不久,当从前欧洲大战的末期,英国曾最先采用。起初是由商船改造成的,后来才造成专门的军舰。

航空母舰的外形,粗看上去,好像一座钢铁的浮岛;但是舰腹里,却可以收藏几十架以至一百多架飞机、炸弹和鱼雷等攻击武器,以及修理飞机的全部机械和各种应用材料。舰面有一座广大的平塔,这是供飞机起落用的。

航空母舰为了防御敌机的轰炸,更装有不少高射炮和中口径炮。在它航行时,还有战舰和巡洋舰伴随着它。这是现代兵器之一。它在战争时的用处,真是万分伟大呢!

佚名

民国的小朋友了解航空母舰的,应该很少。今天我们自己的航母都已经下水了。不过,我们希望它只帮我们御敌于国门之外,而不是真正的用来杀人。

同类推荐
  • 哈佛家训(黄金版)

    哈佛家训(黄金版)

    《哈佛家训(黄金版)》通过讲述一个个真实生动、富含哲胖的名人故事,启迪孩子的智慧,引发孩子的思考,激励孩子以坚韧的毅力、乐观的心态上挑战未来,赢得成功。如果此书是灯,希望能照亮青少年前行的路。如果此书是路,希望能引领青少年走向理想之路。
  • 教你学作文描写(下)

    教你学作文描写(下)

    语言文字的简称就是语文。语文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的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
  • 学生作文知识讲话

    学生作文知识讲话

    《作文知识讲话》是作者几十年作文教学实践及其研究探讨的结晶,对中小学生和语文教师具有切实的指导和参考价值。
  • 宋词(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六辑)

    宋词(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六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热门推荐
  • 九印决

    九印决

    沧海茫茫,红尘争香时却未猜透。夜来何妨?却有神伤。听南邙仙音三清,看牌匾写满仇怨。举手投足间看破苍穹。纨绔只为一时张狂,青梅煮酒,世间沉沉恶恶,且融与我一席置身。醉又何妨?震破四方!
  • 埃及大冒险(环游世界大探险)

    埃及大冒险(环游世界大探险)

    为了抵抗黑暗兵团,莱恩和卡奇、米娜兄妹又火速来到了埃及,神奇的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的神奇、法老墓室、木乃伊的诡异、埃及艳后的瑰丽、坏博士的阴谋、黑衣人的凶狠都让这次埃及的大冒险带着神奇诡秘的光环……
  • 谈诗说情

    谈诗说情

    一个是粉壁题诗,一个是破镜重圆,一个是玉枕难眠,一个是以死殉情,好像天下有情人的磨难永远走不完……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晚风干,泪痕残,欲传心事,独倚斜栏,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询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 节约用水科普读本

    节约用水科普读本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节约水资源是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保护水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是建设美丽家园的重要途径。
  • 明媚

    明媚

    匪我思存出道5年首部散文集,收录其多个专栏的数十篇美文。爱情小说作者笔下的狗血八卦,文字洋洋洒洒,讲波澜壮阔的帝王秘史、品龙井月饼的小巧精致,将寻常生活中许多感触与记忆用唯美的文字描绘出来,与读者分享。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不愿离开牢房的人

    不愿离开牢房的人

    悬疑之父,大师之中的大师,只可模仿,不可超越的巅峰,直逼理性与疯狂、压制与抗争的心理极限,你永远都猜不到故事的结局,你也无法预想故事情节的发展!精品、经典、精装、超值价蕾遇生与死、罪与罚的灵魂拷问。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扑朔迷离的化学宫殿(科普知识大博览)

    扑朔迷离的化学宫殿(科普知识大博览)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世界上那形形色色的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呢?这个自然科学中最根本的问题,在古代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公元前5世纪,我国的大学问家庄子就说过:"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意思是说,一尺长的短棍,若每天截取一半的话,是永远也截取不完的。